当前位置:首页 » 英文单词 » 前端加速度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前端加速度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发布时间: 2025-04-07 15:04:23

⑴ F1术语中英文对照

【红旗】
英文为Red flag 。表示中断比赛。
【外进外出(Out In Out)】
赛车转弯的基本技巧。即从外侧进弯,然后经弯道内侧再向外侧出弯。
【脚触地】
摩托车障碍检验赛中,车手因失去平衡导致脚碰触地面。若此种情形发生在赛段以内,则会被减分。脚触地一次减1分,触地2次减2分,触地3次以上减3分。另外,翻车以及超越赛段边界、后退等则会被减去5分。
【R(弯道半径)】
英文radius的打头字母。100R指弯道的外圆半径相当于100m。
【转向不足(Under Steering)】
赛车在转弯时微微向外侧偏移的动作或特性。

【黄旗】
告知某区域出现翻车等危险状况的信号旗。该旗所指示的区域内禁止超车。
【国际摩托车队联盟(IRTA)】
MotoGP车队的国际联盟。英文全称为International road race team association 。
【室内摩托车障碍竞技检验赛(Indoor trial)】
和Stadium trial同义。通过搭建人工比赛设施使观众得以在体育场内(室内)欣赏摩托车障碍检验赛。这种比赛特别强调竞技的速度性及技巧性,有些设施可以让两辆车同时并列比赛,在欧洲具有极高的人气,现已举行多届世锦赛
【电喷装置(Injection)】
是一种取代化油器的电控式燃料喷射供给装置。英文全称为Fuel injection(略称FI)。

【后轮平衡(Wheelie)】
指前轮腾空行驶的状态。常见于公路赛及越野赛的出发或者出弯时。但是,后轮平衡的时间过长会造成时间浪费。
【腾空飞跃(Wheelie jump)】
后轮平衡行驶状态下腾空而起、攀越障碍物的特技。利用后轮触碰障碍物壁时后悬架伸缩的反弹力攀上并越过障碍物。
【雨天比赛(Wet race)】
公路赛车的决赛分“晴天比赛”和“雨天比赛”,比赛前由主办方通知。“晴天比赛”有时在天气变化导致路面状况改变时会中断。但“雨天比赛”的通知一旦下达,不会因天气变化而中断。
【热身练习(Warm up race)】
决赛当天早上进行的驾驶练习。
【连续坡路(Washboard)】
越野赛赛道中搓板状的路面。前进方向上的整个路面横向连续上下凹凸,呈起伏的波纹状。由于凹凸的间隔并不均匀,会造成赛车因过度颠簸而失去平衡。这时,等待前面车手的失误,看准时机超车反而更占优势。

【国际摩托车联合会(FIM)】
国际摩托车联合会。两轮摩托车运动的国际统辖组织。
【日本摩托运动协会(MFJ)】
(财)日本摩托车运动协会。是日本两轮摩托车运动的国内统辖组织,属文部科学省管辖。另有国内4家厂商加盟合作,共同运营。
【参赛者(entrant)】
出场者、参赛车手、参赛车队。

【红黄直条旗】
黄底镶红色条纹旗。表示前方路面受油或沙等影响容易打滑。在公路赛车比赛中常见。
【主办方(Organizer)】
赛事的主办方。
【转向过度(Over steering)】
转弯时赛车微微向内侧偏移的动作或特性。
【前倾壁(Overhang)】
障碍检验赛中的一种障碍。指下方凹陷,上方向前突出的地形。如果单是以后轮平衡的方式将前轮腾空行驶,后轮有可能受阻于下方凹陷处,从而无法越过。不过,若能以腾空飞跃的技巧一跃而起,使后轮碾过障碍突起的上方,便可成功越过。
【组委会成员(Official)】
比赛中设置的组委会的工作人员。
【裁判(Observer)】
赛段内(记分区域)给车手的行驶记分的人。监视车手行驶时单手举起,减1分(脚触地1次)时竖起一根手指并向观众示意。同样,减2分时竖起2根手指;减3分时竖起3根手指。减5分时,则摊开手掌使5根手指全部竖起。有时,也会以写有数字1~5的牌子代替手势。另外,裁判还将用秒表计算每个赛段从1分至1分30秒不等的规定比赛时间,如果选手超过了规定时间(减5分),则会鸣笛警示。
【全程未出错(All clean)】
指所有赛段均无扣分(减分为0)顺利通过。每圈顺利通过所有障碍时也称“全程未出错”,如第1圈时称“第1圈·全程未出错”。
【整流罩(Cowling)】
指遮蔽赛车的树脂外罩。其作用是调整行驶时风的流动(气流),使赛车保持最高速度,减小空气阻力,保护车手免受风压的冲击。
【复位操纵(Counter )】
也叫“逆转舵”,英文全称为“Counter steering”。转弯时后轮失去抓地力滑向外侧时,向与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操纵转向车把,以调节赛车的方向。
【花纹轮胎(Cut slick)】
公路赛车中,在微湿的路面上行驶时使用的轮胎。这种轮胎通过在光面轮胎上手工或者用机械开出沟槽制造而成。
【倾斜弯道(Cant)】
指弯道的倾斜。为了使赛车行驶更轻松,特意将路面设计成内侧低、外侧高,也称赛道的“内侧倾斜(bank)”。在越野赛车中,倾斜弯道的外侧被设计得很高,以减轻转弯时的离心力。这种弯道比起平坦的弯道,可以使赛车转弯的速度更快。

【变速箱(Gear box)】
英文又称Transmission,即变速器。
【外倾行驶(Camber)】
障碍穿斜坡时的技巧。为了在斜坡行驶中保持平衡,通常是将赛车向斜坡高起的一面倾斜,而车手的身体则侧向低凹的一面。这样,即使失去平衡摔倒,也比较容易倒向高起的一侧,而不会造成人车一同跌下斜坡的情形。

【资格赛(Qualify)】
决赛前的预赛。只有通过了这个预赛,才能取得决赛的出场资格。
【冷胎圈(Cool down lap)】
比赛结束后,全部赛车减速继续绕场行驶一圈。
【切断离合器】
对于带传动装置的汽车来讲就是踩下离合器,而对于摩托车来说就是指切断后轮驱动。
【未出错(Clean)】
指障碍检验赛中没有减分顺利通过赛段的意思。
【绿旗】
表示比赛畅通无阻的状态。也表示行驶开始。
【畅通路段(Clear lap)】
指前方行驶路段没有其它形成阻碍的车辆。在预赛中常用这个词来说明路面状况。
【弯道内侧顶点(clip)】
英文全称为“Clipping point”。指弯道中最接近内侧的地点,即弯道中央的折回点。

【数据搜集装置】
MotoGP的各厂商赛车上装配的专门用来搜集赛车各种数据的装置,如速度、发动机的转速、换档情况、悬架的运动量、轮胎温度、制动器的工作情况等。籍此可以得到赛车设计开发的基本数据。

【最快圈速(Course record)】
最快一圈的时间。在MotoGP比赛中只有决赛的最快时间有效,但全日本锦标赛上预赛中的最快时间也被认可。
【Gauloise】
总部在西班牙的Altadis公司出品的烟草品牌。
【制造商(Constructor)】
赛车的制造厂商。
【车队总冠军(Constructor title)】
一年间,所属选手在各项赛事中出场所获积分总和最高的车队即获得车队总冠军。
【轮胎配方(Compound)】
轮胎的橡胶材质。

【暖胎圈(Sighting lap)】
公路赛车决赛开始前一刻,所有选手都需进行一圈热身行驶,以确认赛道及赛车的状况。
【并列竞速(Side by side)】
指2台以上的赛车激烈争夺位次。

【日本公路赛车锦标赛(JSB)】
公路赛车全日本锦标赛的巅峰赛事。这个比赛允许一般的市售改装车参赛。
【 减速弯道(Chicane)】
为防止赛车速度过快,在赛道某些部位设有弯道障碍。即小的减速弯道。
【市售赛车】
市场上出售的比赛专用车。公路赛用车称为公路赛车,越野赛用车称为越野赛车。
【底盘(chassis)】
即车的框架(Frame)。
【白旗】
表示车道上有救护车或其它缓慢行驶中的车辆。
【人工障碍】
本来障碍检验赛车中的障碍应该是自然地势形成的天然障碍,而人工制造的巨岩、凹凸等则被称为人工障碍。近年来的世锦赛中,为了使比赛更具观赏性,有时也特意将最终赛段设置为人工障碍赛段。

【SUGO运动场】
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郊外的国际赛车场。可举行公路赛车、越野赛车、障碍检验赛车等各类赛车比赛。是雅马哈发动机集团公司中的一员。
【Scorpa】
法国的障碍检验赛车制造商。其生产搭载雅马哈4冲程125cc、2冲程250cc发动机的障碍检验赛车。
起跑排位(Starting grid)】
决赛时赛车出发的位置,按照资格赛成绩决定。在04年的MotoGP中,起跑时1排3辆赛车,而在日本公路赛车锦标赛上1排可排列4辆赛车。资格赛中的第一名(杆位pole position)在两轮摩托赛中排在赛道的最外侧,而在四轮汽车赛中则排在赛道的最内侧。障碍检验赛的起跑位置则是横向1排,按照资格赛的顺序各自选择喜好的位置。
【静止站姿(Standing still)】
保持平衡、静止站立在摩托车踏板上的姿态。在障碍检验赛中,此姿态常见于挑战重要障碍前调整呼吸、伺机行动的时刻。
【阶梯路面(Staircase)】
本义是指阶梯状的地形。不过,在日本的障碍检验赛中特指“大落差阶梯”地形。例如,落差高度为1~2米的阶梯地形。而在欧洲,这种地形的叫法有“Step(阶梯)”、“Big step(大阶梯)”等。
【陡坡路面(Steep hill)】
指陡急的坡面。普通人步行都很难攀登上去的陡坡,在障碍检验赛中却要车手驾车一跃而上。登上坡面后,还要在坡顶折回,再从同样的坡面上急落下来。
【超级摩托车越野障碍赛(Supercorss)】
在体育场内特设的赛场上进行的障碍检验赛。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短道竞速、腾空飞跃等惊险特技。AMA超级摩托车穿越赛是以美国为中心、极具人气的一项赛事。
【超级换档(Super Shifter)】
公路赛车中,在加档时瞬间熄灭点火,使加档操作更加顺畅的装置。这样,即使不切断离合器,也可以简单地进行加档。
【スーパーバイク】
レースのカテゴリーとしての意味は「全日本JSB1000」または「スーパーバイク世界选手権」のこと。全日本のJSB1000は国内最高峰クラスで、一般市贩公道用バイクをレース用に改造して出场する。排気量制限は4サイクル1000cc以下。
世界选手権はWSBやWSBKと略される。88年から世界选手権として开催され、各サーキットを転戦する。05年は2月26日のカタール大会から10月9日のフランス大会まで全12戦。日本大会の设定はない。
【光面轮胎(Slick tyre)】
公路赛车专用的无花纹轮胎,用于干燥的路面。由于胎面上没有花纹,接地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强抓地力。
【滑倒(Slip down)】
轮胎打滑翻倒的意思,是常用于公路赛车的术语。
【滑流(Slip)】
常用的说法是“利用滑流”等。指赛车在高速直线行驶时,紧贴前面的车手,持续利用前面赛车高速行驶时所形成的滑流,减小自身的空气阻力,在转弯前一刻超车的行驶技巧。英文也称作“Slipstream”,又作“Draft”。
【慢进快出(Slow in fast out)】
一种转弯的技巧。即降低速度进入弯道,然后再加快速度驶出弯道。
【慢撒气(Slow puncture)】
指轮胎缓慢地漏气。

【赛段(Section)】
指障碍检验赛中的记分区域。长约几十米,左右两边由赛段警示带以及赛段标识等围起。赛车的前轮轴心跨入赛段区域内则开始记分,前轮轴心驶出赛段区域则算记分结束。比如,赛车在驶出赛段的瞬间摔倒,如果其前轮轴心已经出了赛段终点,也不会减分。一个赛段的行驶时间在04年的日本锦标赛上规定为1分以内,而在04年的世界锦标赛上则规定为1分30秒以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规定时间,则要被减去5分。

【暖胎器(Tyre warmer)】
由电毛毯等构成,用来给轮胎加热,在公路赛车中常用。还可以防止比赛初期轮胎的磨损。
【消音器(Silencer)】
装在赛车消音装置后端的消音器。

【黑白格旗(Checker flag)】
宣告比赛结束的信号旗。花纹为黑白相间的方格。
【车轮震动(Chattering)】
公路赛车中,在超高速行驶中减速时,车轮与悬架的振动产生共鸣,使前后轮上下微微震动的现象。英文也写作“Chatter”。
【车手总冠军(Champion)】
整个赛季积分最高的车手获得的称号。也称年度冠军、总冠军。

【ツーデー(2D)】
マシンの计测技术开発メーカー。MotoGPの各チームが使う。
【未发车(DNS)】
英文全称为“Did not start”。指赛车未能顺利发车。
【未完赛(DNF)】
英文全称为“Did not finish”,指因中途退出等故未完成整个比赛。
【跳台(Table top)】
障碍检验赛中搭建的梯形跳台。

【摩托车障碍检验赛(Trial)】
以专用的摩托车在岩石、悬崖等自然地形中进行的比赛。这种比赛中脚始终不能着地。以世界锦标赛为例,选手们必须在5小时30分钟的规定比赛时间内,将15个赛段构成的赛道驶过两圈,超过比赛时间将被扣分。在数公里长的一圈赛道中共设15个记分赛段,选手们分赛段进行比赛,由裁判员在一旁监视减分。每个赛段由不同的障碍如岩石、土斜坡、林地、沼泽等构成。减分最少的车手最后将获得冠军。

【新手级(Novice)】
指赛车比赛的初级级别。

【高向甩出(High side )】
公路赛车中,高速转弯时侧滑的后轮恢复抓地力,导致赛车翻倒的现象。这种翻倒被称为“高向甩出摔倒”。
【超车点(Passing point)】
超过前面赛车、或者试图超过前面赛车的地点。
【被套圈车手(Back marker)】
决赛中,比首位车手慢一圈以上的车手。障碍检验赛中,是指在最后发车的车手后出发的、前去整理赛场标记和赛段的组委会成员,被该组委会成员超过的车手将失去比赛资格。
【铃鹿8耐】
指铃鹿8小时耐力赛。此项比赛于2004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在日本三重县铃鹿赛道上举行,是FIM世界摩托车耐力锦标赛的第5站。
【半湿赛道(Half wet)】
指干、湿混杂的路面。
【斜挂(Hang on)】
一种转弯技巧。指转弯时车手的身体重心向内侧倾斜,甚至超过赛车本身的倾斜。这样,转弯的角度会更小。
【内侧倾斜(Bank)】
和“倾斜弯道(Cant)”同义。
【倾斜传感器(Bank sensor)】
公路赛车选手的装备之一,指绑在车手膝盖上的护罩,通常用树脂或压缩皮革制成。它能在转弯时通过车手膝盖与路面的接触使车手感知到弯道倾斜的状况。

【必比登-米其林轮胎人(Bibem)】
米其林轮胎的品牌标志,一个由白色轮胎堆成的小人。

【厂商车队(Factory team)】
由厂商直接经营的车队。和Works team同义。
【最快圈速(Fastest lap)】
决赛中最快一圈的速度。
【黑旗(Black flag)】
对犯规赛车或危险赛车进行提示的信号旗。与该旗一同出示的还有以白色数字标明车手号码的黑色指示牌。被提示的车手在本圈结束时必须停止比赛回到维修站。
【福耳图那(Fortuna)】
本部在西班牙的Altadis公司出品的烟草品牌。
【赛前练习(Free practice)】
正式开赛前的练习。
【蓝旗(Blue flag)】
向即将被超车的车手告知其后有想超车赛车的信号旗。
【前轮腾空回转(Floating turn)】
指前轮腾空回转的障碍检验赛特技。更高超的还有在空中回转的“空中转向(Air turn)”技巧。
【前轮腾空侧向(Front hop)】
指抬起前轮转向侧面,改变摩托车方向的障碍检验赛特技。

【领先过弯(Hole shot)】
指决赛中率先进入发车后的第1个弯道。
【杆位(Pole Position)】
资格赛中成绩最好,取英文“Pole”之意。在公路赛决赛中,取得杆位的车手可从最前排的内侧位置出发(四轮赛中外侧为杆位)。

【机械师(Minder)】
障碍检验赛的术语,英文也称“Mechanic”、“Support rider”,指在高级别比赛中协助车手的助手,相当于高尔夫“球童”。他们一般带着赛车的修理工具以及备用零件等随车手一起在赛场上移动,有时在某些赛段还会给车手一些战术方面的建议。

【μ(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这一用语通常在描述赛道的路面状况时使用。系数低表示路面易滑,系数高表示路面摩擦力大。

【慕思轮胎(mousse tyre)】
一种比赛专用胎。为防止爆胎,这种轮胎中应该充气的部分注入了果冻状的橡胶材。用于越野赛及耐力赛中。

【摩托车越野赛(Motocross)】
一种在未铺装的自然野地上以专用越野摩托车进行的环绕竞速比赛。英文全称为“Motorcycle cross-country”。比赛中,观众可以看到车手在起伏的赛道上时而跳跃,时而腾空飞起的精彩场景。这种比赛专用的赛车称为“越野摩托赛车”。现在市售越野摩托赛车的厂家有4家日本厂商和数家欧美厂商。雅马哈拥有从85cc至450cc,类型丰富的市售产品。
全日本锦标赛于每年4月至10月共进行10站比赛,是转战各地的赛季制比赛。比赛级别由“参赛车手的战绩”和“赛车排量”这两个因素区分。最高级别为国际A级250cc,其次为国际A级125cc。国际B级是较之更低一级的比赛。
250cc级别的比赛允许2冲程250cc以下、4冲程450cc以下的赛车参赛。125cc级别则允许2冲程125cc以下、4冲程250cc以下的赛车参赛。(这是鉴于2冲程和4冲程马力的不同性能而制定的公平原则。)
国际A级250、125cc的决赛时间为“30分钟+1圈”,是重复绕2圈的2轮制。按照车手每轮的到达顺序计分,年度积分最多的车手获冠军。全日本锦标赛还设有女子组的比赛。
世界锦标赛则于每年春天到秋天以欧洲为中心在各国展开。最高水平的“MX1”级别赛允许包括2冲程250cc、4冲程450cc以下的赛车参赛。“MX2”级别赛则允许包括2冲程125cc、4冲程250cc以下的赛车参赛。在美国,还有被称为“AMA超级越野赛”和“AMA国际越野赛”2种类型的锦标赛。前者在体育场内用泥土和沙石等铺设的特设赛场上举行;而后者则在通常的户外赛场上举行。
【国际摩联世界摩托车锦标赛(MotoGP)】
是2轮摩托赛车的世界顶级赛事。比赛分为MotoGP、250cc、125cc三个级别,MotoGP为最高级别。
【茂木赛道(Motegi Circuit)】
正式名称为“茂木双环赛道(Twin Ring Motegi)”,1997年建造于日本枥木县茂木町。双环赛道的英文“Twin Ring ”是由英文“Twin”和德文“Ring”组合而成的造语。茂木赛道由一条美国式的椭圆形赛道和一条欧式赛道构成。2004年9月19日,04年度MotoGP第12站在此举行。

【圈速(Lap time)】
指绕赛道1圈的行驶时间。

【后轮腾空侧向(Rear hop)】
障碍检验赛中,抬起后轮转向侧面,改变赛车方向的特技。
【外倾(Lean out)】
与斜挂(Hang on)相反,外倾是指车手的上半身朝着与赛车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主要在摩托车越野赛和障碍检验赛中使用。另外,上半身保持与赛车倾斜方向一致的技巧则称为“同倾”(Lean with)。
【后退(Reverse)】
在障碍检验赛中后退。以前,脚不着地使赛车后退被看成是高超的绝技,不减分,但从2004年起规则变更为,在赛车后退的时刻将减5分。

【赛车式换档(Racer shift)】
市售摩托车的变速杆为1倒档5加档(6档变速的情况),而赛车规格则一般是1加档5倒档。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当赛车大弧度倒向装有换档踏板的左侧时,也易于加档。
【雨胎(Rain tyre)】
公路赛车的雨天用轮胎。晴天使用的“干胎”上没有花纹,而雨天使用的“雨胎”上有花纹,且两者的橡胶材质也有所不同。
【赛车(Racer)】
特殊规格的比赛专用车辆。

【公路赛车(Road race)】
在专们铺设的赛道上以专用赛车进行竞速的赛车比赛。其顶级赛事是“MotoGP”。2004年的比赛从4月的南非站至10月末的西班牙站,转战各国共进行了16场。决赛中,每个级别的参赛选手需跑完规定的圈数(约40分钟),最先冲过终点的选手获得冠军。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计算积分,年度积分最高的选手获总冠军。所用赛车是专为MotoGP比赛设计的4冲程990cc排量以下车型,其直线速度可达300km/h以上。比赛中,赛车紧贴地面的转弯场景以及轮胎滑动前行的精彩场面令人目不暇接。
“MotoGP”赛事除最高级别MotoGP以外,还设有250cc和125cc级别的比赛。另外,除了以专用赛车进行比赛的“MotoGP”外,还有将普通公路摩托车改装成赛车参加的“Super bike(超级摩托车赛)”和“Super sports(超级运动摩托车赛)”,这两项赛事都有世界锦标赛举行。
在日本国内还举行全日本锦标赛,其最高级别为JSB。它是日本的Super bike赛事,执行日本独自设立的规则。除JSB外,还有250cc、125cc、 ST600共计4个级别的比赛。

【厂商车队(Works team)】
由厂家直接经营的车队,与“Factory team”同义。
【厂商赛车(Works machine)】
和“Factory machine”同义。
【单向离合器(One-way clutch)】
指能更好地控制离合器性能,保证制动时赛车稳定性的装置。英文中还有两种同义的说法“Slipper clutch”和“back torque limiter”。

⑵ 排线器 英语怎么说

Traversing Drive
排线器词汇-资料收集汇总-感谢整理者WEST BANK
标签:综合类英语词汇 学习笔记

A Chinese-English Terminology of the Traversing Drive
(内部)轴承座中心之间的光轴长度。 length of shaft between the centres of the (inner) bearing blocks
V形减速凸轮 V-shaped slowdown cam
标准光轴: Standard shafts:
表面粗糙度: Surface roughness:
表面硬度: Surface hardness:
不停机回转光轴上运行的驱动器。 drive operating on the rotating shaft without standstill
不圆度: Out-of-roundness:
材料卷绕速度 speed of the material to be wound
材料偏移范围 area of the material deflection
侧向推力 Side thrust
程序控制 Sequence control
齿形刻度盘 serrated scale
传动力矩 drive torque
从列线图确定寿命(小时) Determine the life from the nomogram (in hours)
粗糙度 roughness height rating
弹簧换向机构 spring-operated reversing mechanism.
电刷 Wipers
防腐蚀 corrosion protection
防锈防酸光轴: Rust- and acid-proof shafts:
防锈光轴: Rust-proof shafts:
分离支架 separate carriage
改变旋转方向 Changing direction of rotation
感应表面淬火surface-hardened by inction
感应淬火、研磨、抛光的钢轴。 inction-hardened, ground and finished steel shafts.
隔音 Noise dampening
光轴、导轨、轴承座和换向挡块 shaft, guide rails, bearing blocks and end stops
光轴材质 Shaft material
光轴速度 shaft speed
光轴下垂 shaft sag
光轴旋转 Shaft rotation
光轴直径 shaft diameter
滚动环动态能力 dynamic capacity of the rolling rings
滚动环径向载荷 radial load on the rolling rings
滚环驱动器产生的侧向推力 side thrust proced by the rolling ring drive
滚环驱动器在光轴自由移动用释放手柄 Release lever for free displacement of the rolling ring drive on the shaft
换向点加速度 acceleration at the reversal point
换向减速 Reversal slowdown.
换向减速滚动环驱动器 Rolling ring drives with reversal slowdown (feature V)
换向减速凸轮长度。 length of reversal slowdown cam
换向时间 reversal time
坚定螺钉 set screws
减速凸轮 slowdown cams
减速凸轮长度 Length of deceleration cam
节距设置 Pitch setting
锯齿形50级刻度盘 Serrated 50-step scale
卷绕线材张力 tension in the material to be wound
卷绕应用 Winding applications
卷筒盘接触来触发换向的移动键 Shifting linkage that makes contact with the spool flange to activate the reversal.
空转力矩 idling torque
控制手柄 control levers
连续调整节距用蜗轮驱动器 Worm gear drive fo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he pitch.
连续高速节距用坚定螺钉 Set screws fo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he pitch
联轴节连接。 Coupling connection
临界光轴速度 critical shaft speed
磨擦系数。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排线路径traversing path,
排线器行走方向张力 tension working against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of the drive
排线速度的计算 Calculation of the traversing speed
配有光轴和轴承的滚环驱动器(ARG)。 Rolling ring drive (ARG), complete with shaft and bearings
前端倒角 Leading end chamfer
切换机构 Switching mechanism
切换机构弹簧 springs in the snap-action switching mechanism
驱动电动机 Drive motor
驱动力矩 Drive torque
驱动器排线宽度 traversing width of the drive
全部研磨、精加工 All ground and superfinished
确定换向时间 To determine reversal time
绕线筒卷筒直径 barrel diameter of the bobbin
绕线筒与光轴最佳速度比 Optimum ratio between the bobbin and the shaft speeds
市场可购买到的不含MoS2滚柱轴承油脂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oS2-free roller bearing greases
释放手柄 release lever
双动气缸 double-acting pneumatic cylinder
双轴承座 Double bearing support
瞬时换向、刻度盘、释放手柄 MCR features
瞬时换向滚动环驱动器 Rolling ring drives with instantaneous reversal
所需侧向推力 side thrust required
所需传动功率 drive power required
所选排线器最大节距 maximum pitch of the drive selected
停机旋转光轴上运行的驱动器。 drive operating on the rotating shaft with standstill
通过排线器箱体侧壁安装的滚轮防止扭转应变。 rotection against torsional strain by rollers moun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housing.
同心度偏差 Concentricity tolerance
维护保养 Maintenance
无光轴和轴承的滚环驱动器 Rolling ring drive without shaft and bearings
无扭短联接适配器 Adapter for torque-free coupling
无需最小排线宽度 No minimum traversing width required.
线材最大卷绕直径或最大节距。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material to be wound or maximum pitch
载荷与支架总重的法向力。 normal force of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payload and the carriage
支撑托架 Support bracket
直径公差: Diametral tolerance:
重型导轨 Heavy-ty guide rail
轴承座切削力分力 component of the cutting force of a separator)
轴驱动 Shaft drive
专用清漆 Special varnish
自锁钮 Self-locking knob
最大节距 maximum pitch
最低要求: Minimum requirements:
最小换向距离: Minimum reversal distance:

⑶ 求翻译英文,用软件翻译也行,但是至少能读起来通顺,谢谢!

有时科技增量和有时跨越,发展一种现象,我们可以跟踪简要看建材工业时代从前工业技术的历史。从地球到泥石铁和钢的木材,这种演变的快速研究使我们一瞥行为的技术 — — 小、 线性步骤和如何有时,在一个大的飞跃,它跳超越自己,有时过程如何突破所有旧的假设及其伴随的制约。在早些时候,旧石器时代的男人,当洞穴不是可用的使木材,地球,从地面到洞穴样住房和有些人相信,动物的骨头。后来,新石器时代的男子从木材和动物隐藏和骨骼作了地面以上结构。近东 (有较少的木材),干的粘土、 芦苇、 棕榈叶被用来构建整个村庄的底格里斯河以东和杰里科在石器时代,当粘土的各种用法,拟订并作为主要元素的建设蓬勃发展的一次。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久的埃及人,剪出和运送重达 1000 吨用于建设中的金字塔和庙宇的大块石头的介绍。根据李泽楷德里和特雷弗 · 威廉斯,作者的简短历史的技术,石头是还用于以后,在第一个千年的亚述王西拿基立,公元前修筑一条通过的水被运往尼尼微点 50 英里的石头运河。这些石头基础建设的发展并不替换早期粘土和木材基于技术是一夜之间,像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会立即取代他们的前辈。与任何新的科技发展,一样有潜伏期期间,实验和零星而应用新技术。后此发展的初期时的新材料和技术经过测试和改进,, 那里的时候当新超过旧,在首次将其遮蔽,最终,呈现二级或过时。在适当的时间,当市场准备就绪时,在新兴的技术被一举到前列。在石头的情况下几百年来它被联合粘土砖与建设中的木材。哩,例如,用于底部的宫墙、 晒干,上部的砖、 石码头为一楼支持与框架的木材石瓦砾。最终,但是,由于优良的强度和耐久性,石头和水泥基施工技术在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后期间的增量加速度很大程度上取代早期的粘土基础建设

⑷ FOM(Formula One Management)是如何运营F1及其他赛事的(越详细越好)

F1即一级方程式 它代表全球最顶级的汽车赛事

F1是英文“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的简称,其中文直译是“一级方程式大奖赛”。人们可能对于方程式(Formula )不太理解,在这里方程式的意思是说参加比赛的车辆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标准制造出来的,它在比赛中要遵循严格的规则要求。

F1赛车是在国际汽联(FIA)所制定的一整套系统规则下制造并参加比赛的。而“1”则代表该系列赛事的级别是一级。因为除了F1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等级的方程式比赛:例如F3、F3000(F2)、Formula BMW、Formula Renault等等,他们都属于方程式赛车;只是各自的规则要求不同而已。F1是FIA所制订的方程式赛车中等级最高的,因此以F1命名。

F1的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即国际汽车联合会——FIA,简称为国际汽联;他是法文: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的缩写,该协会主席是马克思.莫斯利。FIA主要负责比赛规则的制定。而F1运动的运营则由FOM(Formula One Management)一级方程式管理委员会来完成;FOA的瞎枣猜CEO是伯尼.埃科莱斯顿(Bernie Ecclestone),总部设于英国伦敦。
FIA即国际汽联 莫斯利担任主席

FIA,即国际汽车联合会,简称国际汽联;他的英文全称是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1’Automobile。该组织于1904年6月20日成立,由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几个欧洲国家发起,总部设在瑞士,其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莫斯利担任主席。

FIA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它代表五大洲的117个国家的150个国家级汽车驾驶组织。FIA共分为两大部分:运动部和旅行汽车部。

运动部:负责管理世界所有形式的汽车运动,包括每年吸引50多亿人次电视观众的F1大赛,还有F3000大赛、旅行车(GT)赛、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卡丁车赛等。FIA根据各国的申请,每年在世界上约80个国家安排近800场各类汽车比赛
F1英文专业术语

1,国际汽车大奖赛(Grand Prix):音译是“格兰披治”,这是港台地区最为广泛的叫法;现在被广为接受的中文叫法是“大奖赛”。第一场被称之为“格兰披治”的比赛于1906年在法国勒芒举行。

2,锦标赛积分(Championship points):F1比赛的评分由国际汽联依据每场比赛的结果来评定,分为车手积分和车队积分两种。前者依据车手在每场比赛赛后的排名: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8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5分,第五名4分,第六名3分,第七名2分,第八名1分。车队的积分则由其旗下的车手积分相加得来。

3,底盘(Chassis):底盘是赛车最为基础的结构,包括车身底板结构、悬挂系统等基础部件。它通常是一部赛车的编号来源。

4,驾驶舱(Cockpit):F1车手乘坐的区域,它根据车手的体形量身订做的。但作为车队的第三辆赛车却不能兼顾两位车手的体形,所以它通常按照车队第一号车手的体形来设计。

6,制造商(Constructor):也叫车队,一级方程式磨型赛车的制造厂商是指车身底盘的制造者,现在F1车坛的制造商共有十个,分别是:法拉利,威廉姆斯,迈凯伦,英美,雷诺,索伯,乔丹,丰田和米那尔第。通常车身底盘的制造商名字都被放在引擎制造商的前面,如:BAR-HONDA,在F1中,车队冠军的荣耀是颁给车身底盘制造商的。

7,下压力(Downforce):它的目的上让高速飞驰的赛车被牢牢地压在赛道上,保证赛车轮胎拥有足够的附着力。下压力通过赛车的车身,前翼和尾翼等等的独特设计与高速流动的气流相互作用来实现。它通常随著赛车速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8,岩族排位(Grid):决赛起跑的排列位置,依据排位赛的结果来决定。具体的排列方法是分两列按之字型排列,前后两辆赛车的前后绝对距离是8米。

9,排位赛(Qualifying):指决赛前决定车手比赛发车顺序的比赛。通常分为前后两阶段举行,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发车顺序由车手在赛前的积分数量从高到低依次出发,而第二阶段的发车顺序则由车手在第一阶段的成绩从差到好反向出发。第二阶段的成绩决定比赛发车的顺序。

10,竿位(Pole Position):也叫首发;排在第一位出发的车手叫夺得杆位,他是比赛周末第二阶段排位赛成绩最好的车手。

11,发夹弯(Hairpin):指180度的回头弯。

12,减速弯角(Chicane):这个英文单词的中文直译是“诈骗”的意思,但在F1领域则指直道上设置的连续弯角,用来降低车速。

13,整备区(Paddock):设在大奖赛赛道的起跑点附近,这是车队管理,休息区及运输车辆停放的地方。

14,维修区(Pits):用于车队摆放赛车并在比赛前调试赛车以及比赛时完成进站维修等工作的地方,这是车队比赛周末工作的核心地。

15,起跑排位(Starting Grid):根据车手在排位赛的成绩来排列车手的起跑位置,具体分两列交叉排列。

16,风洞(Wind Tunnel):风洞用于开发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它的目的是在保证赛车获得足够下压力的情况下拥有最小的空气阻力,以提高赛车的速度和高速行驶的稳定性。风洞由于运转需要巨大的能量和配备精密的电子仪器量所以开支极其巨大。

17,车队工作人员(Pit Crew):指所有在维修区负责车队工作的工程技师。

18,维修通道(Pit Lane):赛车从赛道进入维修区再回到赛道的通道,维修通道是在赛道上唯一有严格速度限制的地方,速度限制在时速80-120公里,依不同的赛道而有不同的规定,例如摩纳哥由于赛道狭窄,维修通道的规定时速是60公里。

19,进站(Pit Stop):指车手在比赛的过程中进站完成加油换胎的过程,进站的时机及次数是每个车队比赛的重要策略。

20,赛车号码(Race Number):每位车手驾驶的赛车编注的数字代号,它由FIA在赛前根据车手在前一年的车手排名来编注。此号码的技术要求是必须很清楚地展示於车体的车鼻翼及两侧,高度至少要有25毫米。按照欧洲的习俗,13这个号码将不被使用。

21,安全车(Safety Car):它的作用是在比赛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引领赛道上的赛车慢速行驶,现在的安全车通常有奔驰公司提供,它的驾驶者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车手。

F1旗帜五颜六色 每一旗帜都各藏玄机

F1赛车有着和其他体育赛事不同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在比赛的过程中信号讯息通过不同颜色的旗帜来表达和传递,下面是各种不同颜色旗帜所表达具体含义的详细解释:

1,黄旗:前方赛道上有危险状况,像是撞车或是机械故障的赛车,车手必须特别小心并且准备慢下来。假如车辆已经停在路边,或是阻碍已经不在赛道上,黄旗将是平举。但如果事故正好在赛道上,或是赛道上有残骸,将挥动黄旗。

如果事故造成已经造成塞车的状况,将挥动两支黄旗。在黄旗之下是不准超车的,万一车手没有注意到黄旗,以比赛的速度来到事故现场将会非常危险,因此不守规定的车手将被重重地处罚,甚至可能被取消资格。

2,红黄相间条纹旗:表示前方赛道表面滑溜,路上可能有油,当这支旗出现时,车手必须小心通过。

3,白旗:表示前方赛道有慢车,可能是救护车、吊车,甚至是FIA的Safety Car,当这支旗出现的时候,车手必须小心,并且准备放慢速度。

4,红旗:表示比赛或是赛段提前退出,这支旗将会出现在全场,当车手看到红旗,必须在完全当圈后进Pit,等待命令看是要重新开始或是停止。

5,绿旗:表示状况解除,车手可以恢复比赛速度,或是超越对手。

6,蓝旗:表示后方有较快的车辆接近,并且准备超越。假如看到是摇动的蓝旗,前方的车手必须让路给后方较快车手超越。假如不理会蓝旗的警告达三次,不让路的车手将会被判以进站罚停10秒的处分。

7,黑旗:表示被警告的车手在赛道上的行为不检点,或是犯规,必须在当圈完成之后马上回到Pit,这支旗将伴随着车号在起终点处出现,被警告车手将可能取消其资格或是加时处罚。

8,黑底红圈旗:表示大会认为被警告车手的车辆有机械故障,可能会造成危险,必须在当圈完成之后马上回到Pit,这支旗将会伴随车号在起终点处出现,除非将车辆修复,不然被警告车手将不得回到场上。

9,方格旗:挥动的方格旗表示比赛或赛段退出,车手必须随即返回Pit,并且进入围场,赛车将会被检验是否符合规定。这支旗将对冠军车手挥舞,固定不动对其他通过终点的车手。
F1比赛灯光标识纷繁复杂 颜色多少各不相同

F1比赛的灯光指令装置设置在起跑区前上方,它不仅有宣布起跑的功能,还能通过灯光的变化来传达各种信息。其具体情况如下:

赛车进场排位:

1.四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5分钟:起跑处关闭,还在赛道上或维修区的车手只能从维修区起跑,他们的位置将被空出。

2.三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3分钟:仅技师与赛务人员可以留在场上。

3.两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1分钟:引擎发动,技师与赛务人员必须退到起跑区域之外。

4.一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30秒

5.五个绿灯亮:暖胎圈开始,完成暖胎圈之后,每位车手回到自己的排位处等待起跑。

起跑:红灯由左至右依序亮起

1.一组红灯亮:倒数5秒

2.两组红灯亮:倒数4秒

3.三组红灯亮:倒数3秒

4.四组红灯亮:倒数2秒

5.五组红灯亮:倒数1秒

6.五组红灯同时熄灭:起跑,比赛正式开始。

特殊状况:

进场排位失败:发生在车辆进场就定位前

1.黄灯闪烁直到新的起跑时间确定,通常在15分钟之后。

2.进场排位时间确定前10分钟,红灯闪烁两次

起跑失败:发生在准备起跑前

1.遇有突发状况影响起跑,此时黄灯闪烁,如果红灯倒数开始则马上冻结停止倒数,通常延后5分钟。
F1头盔科技含量极高 一切为安全考虑

作为F1车手佩带的最为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的头盔虽然与观众保持着最为亲密的接触,但其蕴涵着的大量尖端科技却鲜为人知;在此我们将探个究竟。

F1头盔的作用

F1头盔的主要作用有二:一、保护车手的安全,主要是保证车手在发生撞击时的头部安全;二、保证赛车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因为F1赛车是开放式座仓设计,所以车手的头盔是F1赛车空气动力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技术人员在设计头盔时必须在保证其达到众多安全指标的情况下不破坏赛车整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即头盔外观形状设计的首要出发点是功能性,而非单纯的美观。

F1头盔的材料组成

F1头盔主要由三种材料组成,它们分别是:碳、Kavlar纤维和聚乙烯。这三种材料的使用又有着其各自具体的用途:碳元素的引入主要是为了加固,保证头盔高强度的要求;Kavlar纤维的作用则是为了防火;而聚乙烯的使用目的则在于保持头盔即使在温度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也不发生变形。

F1头盔的功能结构组成(F1头盔按照其功用共分为七大部分):

1,护目镜

护目镜是指头盔前部能向上旋转的透明镜片。根据国际汽联的安全要求,它必须能够承受来自赛道上速度高达500公里/小时飞溅的小型颗粒的撞击。护目镜的内部表层涂有特殊的防雾材料和较浅的透明色彩,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赛道上光线的变化给车手带来的视觉误导,分辨清楚赛道上的状况变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师还将光学变形降到了最低限度(护目镜的光学变形是指由于护目镜本身是一个圆滑的球状曲面,所以车手的视线通过它时会使看到的物体发生形状上的扭曲)。此外,在护目镜上还有一样重要的设施——胶条贴层,它的作用是当镜片外侧由于粘附的尘埃或雨水而影响视线时,车手可以将其撕掉进而再次获得清晰的视线,我们在比赛中看到车手用手撕去的东西就是这层胶条贴层。胶条的一端通常是卷立起来的,并带有一个圆形的小孔,这样便于戴着厚厚手套的车手将其撕去,另外,这种胶条通常不只一层,车手可以多次撕去以获得清晰的视线。

2,外壳

外壳是头盔体积最大的部件,同时也是头盔上最为坚固的部分;它的强度指标将直接关系到对车手安全的保护。为此外壳必须通过两项考验:第一是强度,即它必须能够承受1个3公斤重的金属锥体从3米高度落下的巨大锥力,并保证不被刺穿。第二是防火测试,头盔的外壳必须能在摄氏800度高温的火焰中炙烤45秒。

3,无线电

无线电是车手在赛道上唯一的通讯工具,它的作用是保证激烈比赛的过程中,车手与车队之间的适时沟通,例如,当赛车引擎的冷却系统出现故障时,从传感器上采集到数据的车队中心便可以在经过数据分析后用无线电告知车手他的下一步将该如何做——是放慢车速继续比赛还是尽快进战维修;否则车手将很有可能因为引擎爆缸而退出比赛。F1头盔上无线电话筒被安装在车手的嘴边,方便车手沟通使用;它的重量不得超过80克。

4,固定螺丝

固定螺丝在平时是护目镜的旋转轴,它的作用是固定护目镜。在设计上,固定螺丝的要求是必须允许以最快的速度更换护目镜。另外固定螺丝突出头盔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2毫米。

5,通风孔

通分孔的作用有二,一是为车手摄入足够呼吸的氧气,另一个则是帮助车手头部的散热,保证其头部的舒适。这些分布在头盔不同部位的通分孔可以以每分钟5立升的速度向头盔内输送空气。并且在这些通分孔的内层还装有过滤网,以防止碳颗粒、燃油或者其他异物飞进头盔。

6,饮水软管

众所周知,在一场比赛中,车手将会耗去大量的体能,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脱水现象,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车手能吸到少量的清水将对保证车手良好的体能至关重要。这在天气炎热的赛道更是如此,例如每年马来西亚站的比赛,气温往往高达三十多度,而车手为了安全必须穿上厚厚的防火赛服,他们的体外的实际温度将高达四五十度,此时饮水系统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F1头盔的饮水软管通常从头盔的嘴部前端插入其中,以方便车手在比赛的过程中饮用。

7,HANS(头颈保护系统)

这项系统是今年才强制引入安全规则的,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即将一条碳支架卡在车手的肩部并将其上端固定在头盔上;这样当赛车前方受到撞击时,它将大大减少对于车手颈部可能的损伤。这套简易的安全系统并非什么全新的东西,而是在美国的印地赛事中使用了多年的老玩艺儿,只是在引进F1赛事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此套系统在今年初期刚刚推广的时候引来了众多车手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个东西戴在劲上太不舒服,根本无法比赛。但处心积虑的马克思·莫斯利(国际汽联主席)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不,不是照样可以像以前一样比赛吗!也许对于大多数车手来讲至今仍不喜欢这个东西,但对于阿郎索和费尔曼而言,恐怕该好好地感谢莫斯利了,因为是此套系统保证了前者在本年度的比赛不受影响,而同样是此套系统让后者在事故中的损伤减到了最轻。

F1头盔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国际知名的汽车运动头盔生产品牌Schuberth一直都与法拉利和威廉姆斯车队有着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如今这两大车队都在使用该品牌的产品。特别是今年年初Schuberth专门为舒马赫提供的名为Schuberth RK1的全新头盔更是引起了国际汽联的高度关注,它在安全技术拥有巨大的革新,在性能上已与飞行员所使用的头盔没有多大差距,当然价格也非同寻常(该项技术我们已在本报的第174期上做过详细报道了,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现在Schuberth又应威廉姆斯车队的要求研制一种革命性的头盔技术——HMD(Helmet Mounted Display)头盔显示仪,其功能理念类似于最先使用在战斗机上的抬头显示仪(HUD),它的具体功能是将比赛中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按照指令要求显示在头盔前部的护目镜上,但却不丝毫影响视线。目前此项技术的具体情况仍未公布,不难想像一旦投入使用它将带来头盔技术的再次革命。
F1轮胎的选用

在每场比赛前,F1轮胎供应商必须向国际汽联的技术总监提交将要使用的赛车轮胎的全部技术图纸;然后将安装检测好的轮胎交给车队。车队接到的是由两种甚至更多配方组成的轮胎;他们必须在这其间做出选择,即选择其中最优的一种配方,这项任务需冒一定的风险并必须在周五的第一次排位赛之前完成。总的来讲,一个比赛周末每位车手可以使用10套轮胎,对应规格A或B,但因为车手必须选择放弃一种规格的轮胎中的一套以及另一种规格轮胎中的两套,所以车手实际上最多只能使用9套相同规格的轮胎。另外还有一项规定是:一个比赛周末每位车手最多可以使用28条雨胎。

下面是规格A轮胎的模拟选择:

时间进度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

比赛类型自由练习排位赛自由练习预热排位赛决赛

轮胎选取8条规格A轮胎+4条规格B轮胎16条规格A轮胎+16条规格B轮胎28条规格A轮胎+28条规格B胎28条规格A轮胎+28条规格B轮胎4条规格A轮胎周六排位赛使用的4条规格A轮胎

备注合理分配车手选择的12条轮胎;相同规格的轮胎数量不得超过八条国际汽联从28条轮胎中随机选出16条,这些轮胎是车队在周五排位练习赛中唯一可以使用的由于已经送还了40条轮胎中的12条①,车手最多还可使用28条轮胎:规格A/B国际汽联从16条轮胎中选出4条。(排位赛结束后,车队不能更换轮胎)24条规格A轮胎用于正式比赛

①:F1赛车使用后的轮胎,轮胎制造商会全部回收,而不会被随便遗弃;因为这其间包含了大量的技术秘密

⑸ 汽车上的英语单词缩写(要详细点)

1.ABS:
“ABS”是英文“Anti-lockBreakSystem”的缩写,中文译为“防死锁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没有安装ABS系统的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来不及分步缓刹,只能一脚踩死。这时车轮容易抱死,加之车辆冲刺惯性,便可能发生侧滑、跑偏、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险状况。而装有ABS的车,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在一秒内可作用60至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可以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轮胎不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加大了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
一般说,在制动力缓缓施加的情况下,ABS多不作用,只有在制动力猛然增加使车轮转速骤消的时候ABS才发生效力。ABS的另一主要功效是制动的同时打方向躲避障。因此,在制动距离较短,无法避免触障时,迅速制动转向,是避免事故的最佳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装有ABS,并不代表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所以在此奉劝装有ABS系统的车主,万不可放心大胆地超能力驾驶,引发事故,也许ABS也救不了你。

2.OBD: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这个系统将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标,会马上发出警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MIL)灯或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ne)警告灯亮,同时动力总成控制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从PCM中读出。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日、欧等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在其生产的电喷汽车上配备OBD,初期的OBD没有自检功能。比OBD更先进的OBD-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了一套标准规范,要求各汽车制造企业按照OBD-Ⅱ的标准提供统一的诊断模式,在20世纪90年末期,进入北美市场的汽车都按照新标准设置OBD。OBD-Ⅱ与以前的所有车载自诊断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有严格的排放针对性,其实质性能就是监测汽车排放。当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或燃油蒸发污染量超过设定的标准,故障灯就会点亮报警。虽然OBD-Ⅱ对监测汽车排放十分有效,但驾驶员接受不接受警告全凭“自觉”。为此,比OBD-Ⅱ更先进的OBD-Ⅲ产生了。
OBD-Ⅲ主要目的是使汽车的检测、维护和管理合为一体,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OBD-Ⅲ系统会分别进入发动机、变速箱、ABS等系统ECU(电脑)中去读取故障码和其它相关数据,并利用小型车载通讯系统,例如GPS导航系统或无线通信方式将车辆的身份代码、故障码及所在位置等信息自动通告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根据该车辆排放问题的等级对其发出指令,包括去哪里维修的建议,解决排放问题的时限等,还可对超出时限的违规者的车辆发出禁行指令。因此,OBD-Ⅲ系统不仅能对车辆排放问题向驾驶者发出警告,而且还能对违规者进行惩罚。
据了解,国内合资汽车厂近年来引进的一些车型在欧洲也有生产销售,它们本身就配备有OBD并达到了欧III甚至欧IV标准,国产后往往会减去或关闭OBD,一方面是节约成本,也为了避免在油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因OBD报警而引发麻烦。而北京在实行欧Ⅲ标准后,将要求汽车增加OBD装备。据称欧Ⅲ标准在北京执行的第一年厂家可以不加装OBD,但从第二年开始将做此项要求。

3.ASR:
ASR是驱动防滑系统的简称,其作用是防止汽车起步、加速过程中驱动轮打滑,特别是防止汽车在非对称路面或转弯时驱动轮空转,并将滑移率控制在10%—20%范围内。由于ASR多是通过调节驱动轮的驱动力实现控制的,因而又叫驱动力控制系统,简称TCS,在日本等地还称之为TRC或TRAC。ASR和ABS的工作原理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常将两者组合在一起使用,构成具有制动防抱死和驱动轮防滑转控制(ABS/ASR)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轮速传感器、ABS/ASR ECU、ABS执行器、ASR执行器、副节气门控制步进电机和主、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在汽车起步、加速及运行过程中,ECU根据轮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定驱动轮的滑移率超过门限值时,就进入防滑转过程:首先ECU通过副节气门步进电机使副节气门开度减小,以减少进气量,使发动机输出转矩减小。ECU判定需要对驱动轮进行制动介入时,会将信号传送到ASR执行器,独立地对驱动轮(一般是后轮)进行控制,以防止驱动轮滑转,并使驱动轮的滑移率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4.ECU:
ECU是汽车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燃油经济性、ABS启动的及时性、车上所有电器系统的控制都由ECU实现,在现代汽车中,ECU的先进性,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产品的年代差别。造型新很重要,但ECU的新旧是本质的区别。比如,发动机燃烧的原理都一样,有的发动机省油,有的就费油,这种区别很大程度上决定于ECU。

5.涡轮增压(Turbo):
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尸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涡轮增压器的最大优点是能在不加大发动机排量就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及扭力,一般而言,加装增压器后的发动机的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涡轮增压器的缺点是滞后,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

6.多点电喷:
汽车发动机的电喷装置一般是由喷油油路、传感器组和电子控制单元三大部分组成的。如果喷射器安装在原来化油器位置上,即整个发动机只有一个汽油喷射点,这就是单点电喷;如果喷射器安装在每个气缸的进气管上,即汽油的喷射是由多个地方(至少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喷射点)喷人气缸的,这就是多点电喷。

7.顶置凸轮轴(OHC)
发动机的凸轮轴安装位置有下置、中置、顶置三种形式。轿车发动机由于转速较快,每分钟转速可达5000转以上,为保证进排气效率,都采用进气门和排气门倒挂的形式,即顶置式气门装置,这种装置都适合用凸轮轴的三种安装形式。但是,如果采用下置式或者中置式的凸轮轴,由于气门与凸轮轴的距离较远,需要气门挺杆和挺柱等辅助零件,造成气门传动机件较多,结构复杂,发动机体积大,而且在高速运转下还容易产生噪声,而采用顶置式凸轮轴则可以改变这种现象。所以,现代轿车发动机一般都采用了顶置式凸轮轴,将凸轮轴配置在发动机的上方,缩短了凸轮轴与气门之间的距离,省略了气门的挺杆和挺柱,简化了凸轮轴到气门之间的传动机构,将发动机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更重要的是,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减少整个系统往复运动的质量,提高了传动效率。按凸轮轴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顶置凸轮轴(SOHC)和双顶置凸轮轴(DOHC)两种,由于中高档轿车发动机一般是多气门及V型气缸排列,需采用双凸轮轴分别控制进排气门,因此双顶置凸轮轴被不少名牌发动机所采用。

8.VVT--i
VVT—i.系统是丰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最新款的丰田轿车的发动机已普遍安装了VVT—i系统。丰田的VVT—i系统可连续调节气门正时,但不能调节气门升程。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由低速向高速转换时,电子计算机就自动地将机油压向进气凸轮轴驱动齿轮内的小涡轮,这样,在压力的作用下,小涡轮就相对于齿轮壳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凸轮轴在60度的范围内向前或向后旋转,从而改变进气门开启的时刻,达到连续调节气门正时的目的。

9.VTEC
VTEC系统全称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的专有技术,它能随发动机转速、负荷、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发动机在高、低速下均能达到最高效率。+在VTEC系统中,其进气凸轮轴上分别有三个凸轮面,分别顶动摇臂轴上的三个摇臂,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或者低负荷时,三个摇臂之间无任何连接,左边和右边的摇臂分别顶动两个进气门,使两者具有不同的正时及升程,以形成挤气作用效果。此时中间的高速摇臂不顶动气门,只是在摇臂轴上做无效的运动。当转速在不断提高时,发动机的各传感器将监测到的负荷、转速、车速以及水温等参数送到电脑中,电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当达到需要变换为高速模式时,电脑就发出一个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使压力机油进入摇臂轴内顶动活塞,使三只摇臂连接成一体,使两只气门都按高速模式工作。当发动机转速降低达到气门正时需要再次变换时,电脑再次发出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压力开头,使压力机油泄出,气门再次回到低速工作模式。

10.MPV
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11.SUV
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12.RV
RV的全称是Recreati&a 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MPV及SUV也同属RV。

13.汽车导航系统

GPS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做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户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从中获取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时钟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参数,通过数据处理确定用户的位置。现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0m以内厶GPS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车界人士的关注,当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宣布开放一部分GPS的系统后,汽车界立即抓住这一契机,投入资金开发汽车导航系统,对汽车进行定位和导向显示,并迅速投入使用。汽车GPS导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安装在汽车工的GPS接收机和显示设备组成;另一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两部分通过定位卫星进行联系。计算机控制中心是由机动车管理部门授权和组建的,它负责随时观察辖区内指定监控的汽车的动态和交通情况,因此整个汽车导航系统起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汽车踪迹监控功能,只要将已编码的GPS接收装置安装在汽车上,该汽车无论行驶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指示出它的所在方位;另一个是驾驶指南功能,车主可以将各个地区的交通线路电子图存储在软盘上,只要在车工接收装置中插入软盘,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该车所在地区的位置及目前的交通状态,既可输入要去的目的地,预先编制出最佳行驶路线,又可接受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选择汽车行驶的路线和方向。

14.电子稳定装置(ESP)
电子稳定装置(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简称ESP)是由奔驰汽车公司首先应用在它的A级车上的。ESP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15.VSC
这个系统是以ABS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工作,它利用左右两侧制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偶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如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驶出现象及后轴侧滑甩尾而失去稳定性的激转现象等17.EGR(废气再循环)
发动机控制电脑即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节气门开度)、温度、进气流量、排气温度控制电磁阀适时地打开,进气管真空度经电磁阀进入EGR阀真空膜室,膜片拉杆将EGR阀门打开,排气中的少部分废气经EGR阀进入进气系统,与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的燃烧,降低了燃烧时气缸中的温度,因N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生成,从而降低了废气中的NOX的含量。但是,过度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再循环的废气会明显地影响发动机性能。所以,当发动机在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ECU控制废气不参与再循环,避免发动机性能受到影响;当发动机超过一定的转速、负荷及达到一定的温度时,ECU控制少部分废气参与再循环,而且,参与再循环的废气量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及废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以达到废气中的NOX最低。

16.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比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17.ABD-自动制动差速器
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适用。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而相应的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而ABD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28.ASR-加速防滑系统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车在起步、再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ASR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防止车轮在制动时被抱死而产生侧滑,而ASR则是防止汽车在加速时因驱动轮打滑而产生的侧滑,ASR是在ABS的基础上的扩充,两者相辅相成。

19.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TCS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TCS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原采只是豪华轿车上才安装TCS,现在许多普通轿车上也有。TCS如果和ABS相互配合使用,将进一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TCS和ABS可共用车轴上的轮速传感器,并与行车电脑连接,不断监视各轮转速,当在低速发现打滑时,TCS会立刻通知ABS动作来减低此车轮的打滑。若在高速发现打滑时,TCS立即向行车电脑发出指令,指挥发动机降速或变速器降挡,使打滑车轮不再打滑,防止车辆失控甩尾。

20.安全气囊(SRS)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高技术装置。安装了安全气囊装置的轿车方向盘,平常与普通方向盘没有什么区别,但一旦车前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安全气囊就会瞬间从方向盘内“蹦”出来,垫在方向盘与驾驶者之间,防止驾驶者的头部和胸部撞击到方向盘或仪表板等硬物上。安全气囊面世以来,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研究表明,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发生正面撞车,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11%,小型轿车降低14%。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除了驾驶员侧有安全气囊外,有些轿车前排也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乘客用的与驾车者用的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另外,有些轿车还在座位侧面靠门一侧安装了侧面安全气囊。

21.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Active Body Control,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22.轮胎的类型与规格:
国际标准的轮胎代号,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断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数,后面加上: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承载质量代号),许用车速代号。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轮胎宽度是175MM,70表示轮胎断面的扁平比是70%,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70%,轮辋直径是14英寸,负荷指数77,许用车速是H级。

23.汽车变速器:
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

24.CKD汽车与SKD汽车
CKD是英文Completely 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完全拆散”。换句话说,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同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
SKD是英文Semi-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半散装”。换句话说,SKD汽车就是指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如发动机、驾驶室、底盘等),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 SKD相当于人家将汽车做成“半成品”,进口后简单组装就成整车。

25.FR
FR是"Front Engine,Rear Drive"的简写,是用来描述一辆汽车的机械结构布局的最基本资料之一。意思是"前置引擎,后轮驱动",即所谓"前置后驱"。顾名思义,车的引擎放在车头,透过一条传动轴将动力传到尾部车轮,再经尾部车轮将动力转到地面。车的前轮是没有动力的,只作转向之用。在现存汽车布局中,它可算是很早就出现的一种,多用于大车或跑车。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操控敏捷。缺点是转动轴占据车箱空间(一般的计程车和高档车后排中座凸起的位置就是传动轴所在)和带来额外重量。此外,FR虽操控敏捷,于转弯速度过高失控时却不如FF(前置前驱)和4WD(四轮驱动)那样容易修正。现今最新推出的FR己经不再需要大型的传动轴,因此车箱空间可以更宽敞了。由于FR在操控上、加速上具备无比的优势,是不少跑车和高档轿车均使用的驱动布局方式,而一般的家用车是不用采用这种布局的。
26.FF
FF是"Front Engine,Front Drive"的简写,意思是"前置引擎,前轮驱动",即所谓"前置前驱"。引擎放在车头,波箱紧贴引擎,动力由前轮送到地面。前轮兼负动力转送和转向的功能。优点就是省却通往后轮的传动轴,车箱有更大的空间,车身也自然轻。虽然一般而言它不及FR 般灵活,但胜在操控容易,高速失控时也较易救车,所以在飞车圈子也普遍受落。本来FF另有缺点,就是前轮传动轴的万向接头(俗称"和尚头" )容易耗损,不宜大动力传送,但随著汽车工艺与科技的进步,这问题得以渐渐减少。所以,FF成为今天轿车的主流,更愈来愈多大型车采用。
27.MR
MR是"Mid Engine,Rear Drive"的简写,即中置引擎,后轮推动。引擎安装在驾驶位后的位置,车辆重心变成在车的中间,车辆的重量分布比大约是40:60,重心偏后,造漂移时便容易得多,因此MR车往往在转弯时反应特别敏锐(可能会趋于反应过敏而导致转向过度,但MR的情况总比重量完全集中在车尾的RR好)。
MR的引擎安装的位置较低,因此中置引擎的车有低重心的特性,由于重心偏低,所以车辆在加速时车胎不易打滑;还有,由于引擎在中间,传动轴缩短的关系,MR的加速力也比FR好,所以一级方程或也是MR规格的。

28.NA
NA,即是自然吸气,NA的引擎是利用汽缸内活塞下降的负压来吸入混合气,其原理和我们肺部呼吸的原理一样(有读过生物科吗?)。由于是靠气压吸气,因此被给入汽缸的压力也大约只有一个大气压力(atm)(这次是物理科的,是压力的单位,读理科的网友应该懂得,不懂的便算了吧。。。),而且引擎的出力受气压影响,气压高,引擎出力就高;气压低,出力就低。虽然如此,但Turbo车在引擎转速不足,未有足够的压力推动涡轮时,其表现可能比NA车更差,因此买车用来代步的人,很多也会选择NA车。

29.4WD-四轮驱动系统
4WD-4 Wheel Drive system 四轮驱动系统, 4WD系统是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从 2WD系统的二轮传动变为四轮传动, 而 4WD系统之所以列入主动安全系统, 主要是 4WD系统有比 2WD 更优异的发动机驱动力应用效率, 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 因此就安全性来说, 4WD系统对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更佳应用, 造成好的行车稳定性以及循迹性, 除此之外 4WD系统更有 2WD所没有的越野性。4WD目前大致可分短时 (PART TIME 4WD)及全时 (FULL TIME 4WD)四轮传动系统, 短时四轮传动系统可依驾驶者的需求, 选择二轮传动或四轮传动, 这种传动系统是属于比较传统的 4WD系统, 从越野性的观点来看, 这种传动系统当选择四轮驱动模式时前后轮系直接连结, 可确保前后轮的驱动力输出, 因此此种系统系属于适合越野的 4WD系统。另一种为全时 4WD系统, 此种系统不需驾驶人操作, 车辆总是处于四轮驱动系统, 此种系统可经由前后驱动力的分配, 可达到更完美的胎驱动力及转向力的最佳化配置, 属于高性能传动系统, 除了配置于一般的越野吉普车外, 常用于一些高性能的轿跑车上。

30.LSD-限滑差速器
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限滑差速器, LSD为循迹控制的一环可以确保驱动轮的动力输出, 常用于后轮驱动车的后轴差速器上, 四轮驱动车的中央差速器及后轴差速器上, LSD的目的乃在于改善传统差速当驱动轮由于驱动力输出太大或地面太湿滑, 或单轮悬空所造成单边驱动轮打滑, 而造成另一轮也同时失去驱动力, 至使车辆无法脱困或循迹性不好的现象。 LSD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一种叫 VLSD-Viscous LSD 黏性限滑差速器, 其作法通常是在差速器中设有黏性藕合金属片, 及装有一种遇热很容易膨涨且稳定的油类, 当车辆发生驱动轮打滑且左右轮的转速相差大时, 将使分别连结于左右驱动轮上的金属片亦产生转速差, 此金属片的转速差将会使油产生高温膨涨, 如此将会使两轮的转速差受到限制, 而将部份原本传到打滑轮的驱动力转移到另一轮, 使得原本失去驱动力的轮子重获动力, 改善行驶的稳定性及越野性能, 此种系统最常用于后轮驱动的高级豪华房车, 以及越野四轮传动车。

热点内容
商业繁荣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发布:2025-04-10 21:52:15 浏览:618
你知道她吗翻译成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4-10 21:49:47 浏览:47
他喜欢读什么类的书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10 21:49:46 浏览:987
电源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10 21:46:27 浏览:376
保护的很好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10 21:35:12 浏览:2
大什么英语怎么翻译成英文 发布:2025-04-10 21:29:38 浏览:112
你是不是最喜欢的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10 21:26:13 浏览:968
北京培训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10 21:20:36 浏览:103
图像通信英语怎么说及英语单词 发布:2025-04-10 21:20:32 浏览:369
我不喜欢老虎的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4-10 21:20:25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