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仗势欺人用英语怎么说
Ⅰ 为富不仁造句
为富不仁,意思是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为富不仁造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词语】: 为富不仁
【拼音】: wéi fù bù rén
【释义】: 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出处】 语出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心狠手辣、唯利是图
【反义词】 为仁不富
【造句1】:
1、我喜欢看那些讽刺仗势欺人,忘恩负义、欺贫爱富、为富不仁的坏蛋的戏,我敬仰戏中那些惩治这类坏蛋的英雄豪杰。
2、距水泊四十多里的郑庄保正郑荣为富不仁,百般残害村中客户,村中四千多亩地都是他家的,想必积攒了许多钱粮。
3、生财有道,为富不仁是要被法律制裁的。
4、马家为富不仁,老父死后几个儿子便煮豆燃萁,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5、你的亲戚很富有,但还骗取了你们的家财,真是为富不仁。
6、这一点却是一种变态和扭曲的想法,并不是富人都为富不仁。
7、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加强烈了。
8、从为富不仁的烧钱游戏,到用钱砸人式,炫富,斗富,富人圈子里的种种行为,总是让人感到沉重和心寒。
9、仅管坐拥金山,却为富不仁,这是藏宝穷人。
10、他从道义上谴责“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现象,却又默认了贫富不均的现实存在。
【造句2】
1、为富不仁必自毙,广施善义美名扬。
2、洗劫了这为富不仁的一家,让他有种说不出的.快感。
3、棉布棉花没有了,受害者老百姓开始传言,一定是有为富不仁的商人控制了货源,居积囤奇好发财。
4、既然走投无路,那咱们山贼打劫那些为富不仁,吸食民脂民膏的豪绅官商也是天经地义。
5、一个为富不仁的高富帅,一只历尽煎熬流浪狗,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一场不是意外的车祸让两者结合到了一起。
6、朱荣为富不仁,朱斐祸害乡亲,那我们就替天行道,把他们父子全部杀光,再把他们的粮食分给乡亲们!
7、取于为富不仁之徒,用于贫困无依之辈,非但无愧于心,且是仁人义士的慈悲善举,儒家佛家,其理一般。
8、可是,我真的为富不仁么?我苏羽一双手,一双脚,和大家一样,在山上种自己的树,种出果子卖出来的钱,我自己决定怎么花!这就是为富不仁么?
9、然而新的一轮怒潮正扑向新一代的为富不仁者。
Ⅱ 别人说我仗势欺人怎么幽默回复她
你可以说,我是替天行道,把他打压下去就好,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说
Ⅲ 仗势欺人的同义词
仗势欺人
【读音】:[zhàng shì qī rén]
【释义】: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同义词】:狐假虎威,欺善怕恶
仗势欺人造句
1.他们仗势欺人,引起群众强烈的不满。
2.她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为老师仗势欺人又没教学能力。
3.她没有荣耀的祖先,并认为有荣耀祖先的人都是些仗势欺人的人。
4.“那帮狎虎窜到这儿来了,”他说,“他们认为能仗势欺人哪。”
5.路人甲: (唾了一口)哼!又一个仗势欺人的狗官
6.她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为老师仗势欺人又没教学能力
7.提格和他的喽罗们到处仗势欺人他们比北佬还坏
8.“那帮狎虎窜到这儿来了, ”他说, “他们认为能仗势欺人哪。 ”
9.不要仗势欺人,除非你必须那样。人们可能会不喜欢的。
10.不要仗势欺人,也不要因抢夺而骄傲。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
同义词造句:
1.因为泰正是你的朋友你就狐假虎威了?
2.“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人或吓唬人。
3.“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那些依仗别人势力欺负他人的'人。
4.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同老虎一起共游密林,也许我也可以狐假虎威一下,成为森林的王者呢。
5.接下来的节目是从中国成语《狐假虎威》改编,表演者是亨廷顿中文学校学生。
6.欺负弱小的人胆子最小。欺善怕恶。
7.对人不卑不亢,处事有理有节,公平合理吗?不做欺善怕恶之事。
Ⅳ 狐假虎威用英语怎么说
”狐假虎威”用英语说是Borrowing power to do evil。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拼音为:hú专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属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狐假虎威”情感色彩是贬义,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狐虎之威。语法分析:“狐”是主语,“威”是谓语,“假虎”是“威”的状语。
(4)我不喜欢仗势欺人用英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出处简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