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全国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

全国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

发布时间: 2023-08-30 14:42:39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归纳

英语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如何解答阅读理解才可以得高分呢?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1.细节题解题

细节题,顾名思义,就是指针对文章的某个细节而设置的试题。细节题的命题方法很多,如可能是对某个细节用同义结构转换后进行考查、也可能是将文章中的几个细节(通常是四个)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判断是非(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选出错误的一项)或对几个细节进行排序等。解答这类试题时,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定位法,即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与选项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答案(此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常见的同义转换)。

(1)、关键信息定位法。这个主要是细节题,如涉及到数字(日期、时间、价格等),就可以在文章中快速圈出数字,再找出目标数字及相对应的细节作息,还有人物姓名、地点名词等等,其他的还包括一些提示情节发展,或条纲性关键字眼,如First, Next, Finally等等。

(2)、同义定位法。英文中可以用Paraphrase表示。同义定位就是指问题所用的关键词和文中的不一致,但属于同义性质,同义转换其实是在关键间的基础上拐了个弯。

2.推理题解题

推断题定义:在理解原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细节的暗示,做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到文章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的过程。

出现特征: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的词有infer, imply, indicate, conclude, learn from, probably, most likely, prove /according to等。

3.主旨大意题解题

Topic/Title型-使用逆推法:

(1)、要在阅读原文基础上,仔细考虑选项是否与文章主题有密切联系

(2)、再看选项对文章的概括性或覆盖面如何

(3)、要注意题目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4)、要避免下列三种错误: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导致范围过小)、过度概括(多表现为扩大范围)、以事实、细节代替抽象概括的大意。

4.词义句意题解题

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上下文,结合中学生应有的赏识来推测尚不熟悉的词或者词组的意思。出现特征:划线或者引号

解题方法:根据上下文,往往是本句中的同位关系进行猜测。

5.结构顺序题解题

解题思路:

(1)、注意主题段。主题段通常在文章的开头,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找出或者总结每段的主题句。主题句可能在段落的开头,也可能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末尾。如何确定主题句的方法见主旨题之main idea型。

(3)、最后根据每段主题确定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承上启下,使文章行文连贯,逻辑严密。为突出主题,作者可能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组织文章,通过举例、比较、类比等手法来透彻阐明主题观点。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满分攻略

1.立足课文教学,训练阅读思维

通过以上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英语命题的趋势是“突出能力,侧重思维”。着重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对比、联想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提高其阅读能力。包括对文章中字词句的表层理解(包括辨认词义、句法结构等)以及对文章的结构、主旨进行分析与逻辑判断。从而深刻理解全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站在新的高度上再读课文,领会文章中事件的背景和结局、主要人物的评析和作者的观点意图等。

2.拓宽英语阅读空间

尽管与以往相比,目前高中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离大纲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增加阅读量。选择体裁多样(如叙述、描写、应用、说明、议论等文体皆可)、题材广泛(如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特别是具有时代感,异国文化背景浓厚的作品、科技动态、时事新闻等方面的文章,以获取新信息,增长新知识,形成新思维,以有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阅读理解分析题的解答。

3.讲究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高考阅读理解题内容多,时间紧,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较快的阅读速度。所以,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依据前面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分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必须重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的生成。如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养成辨认和记忆具体事实、重要细节的习惯;学会运用构词法、语境等推测关键词义;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把握文章脉络,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等。

高中英语成绩提高的方法

词汇

单词是基本功,如果单词不过关,英语想考高分真的很困难,那么单词该怎么背,背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呢?最起码把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要求的词汇全部背诵下来,如果还有精力可以再背一些四六级词汇,有计划地去背。

背单词有很多简单的方法,最好不要去死记硬背,通过词根词缀、读音、联想等多种方法形象地去记忆单词效果最佳,而且不容易遗忘。背单词还可以通过语境去记忆,在阅读中遇到不会的单词多留心,见过几次印象就深刻了,自然也就记住了。

听力

对于全国卷来说,英语听力是不计入高考总分的,但是考小语种专业的考生会考虑英语听力成绩,所以如果想把听力学好,也要下一番功夫。

听力需要逐项去训练,第一是听写,就是听一篇短文,把所有听到的内容都写上;第二是精听,听短文主要内容,通过反复训练找到要听的重点信息。

阅读

高考阅读题是英语分值非常高的一部分,有人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足见阅读的重要性。英语阅读很关键的就是长难句与翻译,如果真正读懂短文讲什么内容,英语阅读题也就会做了。

做阅读时要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对照原文找答案,有一些带有明显标志性词汇要重点看,同时要做好答案定位,这样准确率才高。英语阅读有一些明显的错误项要排除,错误选项一般都有一定的标志性。

写作

高考英语作文也是一个很拉分的部分,首先作文字迹一定要工整,其次英语作文一定不要出现低级的语法错误。即使你不会用高级语法也别乱写一些错误句子,让人一看就很不专业。作文字数要在规定范围内,绝对不能低于要求字数,也不要多出太多。

②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高分必杀绝技

高考中英语阅读理解分为4篇,即A,B,C,D 四篇。均为信息文,信息文,意思如字面,是为了传递信息的,其文章主题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如2020年全国卷1 A篇讲的是Train Information, 内容涉及到坐火车的时刻表,失物招领等。信息文中的信息排列还是很清晰的的,比小说类的题材要简单很多,大部分内容字面意思懂了,题就能做对,现在我们从高考阅读出题特点,题型特点,各个题型的做题技巧,怎么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来聊聊如何拿高分。这些做题技巧也是侯老师独家归纳总结,并且经过学生提分案例的验证,可以是高考英语提分的精华部分。

如上文所述,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有四篇,四篇的难度排列顺序有讲究,分别从容易到难排列。前面的A篇最简单,单词简单,句子短,甚至不需要看原文,看着题找答案就行了,所以A篇是送分题,绝对不能失分。A篇后的B, C, D篇,难度依次加大,成绩一般的孩子,读完了C篇,就觉得脑子不够用了,D篇根本读不下去,以至于做错题,属于很正常。所以我建议平时模考在70分以下的同学,好好琢磨A,B,C的答案,以提高自己的争取率,把该拿的分数拿到手,再挑战D篇。

另外从阅读题的题型划分,阅读题题型的出题特点也有迹可循。各种题型考察的就是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对文本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的老师在讲阅读题时,只告诉学生:从原文中找答案,答案都在原文里。这样给出的做题技巧太笼统,无法解决学生的问题。正解是,根据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做题技巧,甚至技巧也是理解能力的一部分。

阅读理解中考的题型有文章主旨题,段落主旨题,词义题,细节题,推断题,指代题,句子改述题,作者态度题。北京市高考题要求比较高,会出态度题,全国卷中至今还没有涉及到作者态度题。对于这几种题型中,对理解能力要求最高的是,推断题,句子改述题,作者态度题。这三种题型最难拿分,因为学生不仅需要读懂字面意思,还需要深刻理解字面背后的意思,了解作者的意图,通过某些用词和句子,来推断句外之意。某些同学的思维不太对,即使在母语中也很少注意言外之意,凡事都不肯思考,常常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自己本身思维思辨力不强,所以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纠正。而且我也发现思维的转换,并非一朝一夕的之功,需要不断提醒学生训练自己的思考方式,有时候要过度训练,强化学生思维。并且实践来看,我带过的学生2个月后初见成效,但强化且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巩固。很多学生我带过一段时间后,分数提了,但如果中途不上,分数又掉下去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文章主旨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整体把握,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总结能力,读完长长的一篇文章,即使有些细节不清楚,起码应该知道文章是在讲什么。那么应该怎么解题呢?要看每段话的第一句,然后总结归纳重复出现的名词和动词,最后跟题中的选项核对,看哪一项最符合文章的主题。为什么一定要额外注意名词和动词呢?因为在语言中,名词和动词是支撑和体现意思的单位,其他的一些词类,如冠词,介词,助动词,只是完成了语法功能,并不能支撑意思的表达。你见过有谁说话,光说,a, the, in 的吗?

词义题,考察的是该单词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有些词会有一词多意的情况,这个时候要考虑文章的语境中该单词是什么意思。词义,首先要观察这个单词的特点,如果是复合词 compound word,要看组成这个单词的每个部分,各个组成部分拼在一起,就是该单词的意思,如 deskmate,hi-tech,很容易猜出来。其次要看这个单词的词性,即根据前后的单词,推断出这个词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还是副词。比如,孩子一看 an UFO,知道UFO是一个名词,因为前面有冠词an。然后推断出词性后,依然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推断这个词的意思。如句子中During a performance, the elephants plays a variety of instruments, including drums and xylophones. 题目的要求是学生猜出a variety of 是什么意思。首先这个短语位于名词的前面,表示是修饰instruments “乐器”的,后面又给出了两个例子:鼓和打击乐,可见是不止是一类乐器,是好几种,所以 a variety of 指的是各种各样的。

细节题,所有的细节题,都是送分题,即使是阅读理解最难的D篇,也可以拿到分。因为细节题找对位置就可以拿分。我观察了一下细节题做不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思维方式有问题,不仔细看,细节看不到,把握不准,即使他的理解是正确的,也常常做不对题。这其实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就好像明明你妈妈帮你准备好了便当,你却忘了带,依然没饭吃。这种学生也需要训练思维。

指代题,送分题,绝对的送分题。指代题的问法经常是: What does “it”refer to in line 24? 既然文章中用到了代词“it”,表明前面肯定提到了某个名词,然后后面可以用“it”,所以这里要注意查找前面出现的名词。但高考题常常会挖个坑,前面有几个名词,学生可能只觉得只有最近的那个名词才是正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要把名词带入句子中,在句子中核实验证。

段落主旨题,跟文章主旨题差不多,考察学生对段落主题的把握,即在读完一个段落后,可以明白这段话是在讲什么,即使某些细节可能有些模糊,对主题是十分清楚的。具体的解法是,看段落的第一句,以及靠近第一句的位置,有很少的可能性文章的主旨句在末尾。因为信息文常见的段落结构是,开篇点题,后面用细节和例子来支撑主旨句。所以段落第一句以及靠近第一句的位置,经常可以见段落主旨句。

推断题,是比较难的题型,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某一段,或者某几句,推断出言外之意。常见的问法:What can you infer from Paragraph 2? 之所以难,是因为学生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可以体味到深层次的意思。这个要求其实对学生的思维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有的学生平常没有较高深层次的思考能力,这个题并不容易做对。如果一个学生平常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那么就是思维力不够,要加强对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由此可见,高考阅读理解要拿高分,不仅仅是背诵单词的问题,还要结合技巧和思维培养。而且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不同,要培养思维,真的需要因人而异。根据我的经验,单词好背,思维难转换;思维转换不过来,即使是读了同一篇文章,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以为,我觉得,我认为; 我反问一句: 你以为的就是作者以为的么?学习外语,无非是学习另一种思维,而学会理解别人,向来都是人生的一大难题,成年人也未必能够做好,更何况是高中生?

最后预祝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得偿所愿,英语超常发挥。

③ 有没有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高频词汇

A
a (an) art. 一(个、件……)
ability n. 能力; 才能
able a. 能够;有能力的
about ad. 大约;到处;四处prep. 关于;在各处;四处
above prep. 在……上面a. 上面的ad. 在……之上
abroad ad. 到(在)国外
absence n. 不在,缺席
absent a. 缺席, 不在
accent n. 口音,音调
accept vt. 接受
accident n. 事故,意外的事
according to ad. 按照, 根据
account n. 账目;描述
ache vi.& n. 痛,疼痛
achieve vt. 达到,取得
across prep. 横过,穿过
act n. 法令,条例 v. (戏)表演,扮演(角色),演出(戏);行动,做事
action n. 行动
active a. 积极的,主动的
activity n. 活动
actor n. 男演员
actress n. 女演员
actual a. 实际的; 现实的
AD n. 公元
ad (缩) =advertisementn.广告
addvt.添加,增加
addition n. 增加;(算数用语)加
address n. 地址
admire v. 钦佩; 羡慕
admission n. 准入, 接纳
admit vt. 承认,准许(入场,入学,入会)
alt n. 成年人
advance v. 推进,促进;前进
advantage n. 优点; 好处
adventure n. 冒险; 奇遇
advertise vt. 为……做广告
advertisement n. 广告
advice n. 忠告,劝告,建议
advise vt. 忠告,劝告,建议
aeroplane n. (英)飞机
affair n. 事,事情
affect vt. 影响
afford vt. 负担得起(……的费用);抽得出(时间);提供
afraid a. 害怕的;担心
Africa* n. 非洲
African a. 非洲的,非洲人的n. 非洲人
after ad. 在后;后来prep. 在……之后;在 后面 conj. 在……以后 afternoon n. 下午,午后
afterwards ad. 后来
again ad. 再一次;再,又
against prep. 对着,反对
age n. 年龄;时代
aggression n. 侵略
aggressive a. 侵略的;咄咄逼人的
ago ad. 以前 agree v. 同意;应允
agreement n. 同意,一致;协定,协议
agricultural a. 农业的
agriculture n. 农业,农学
ahead ad. 在前,向前
aid n. 援助;救护;辅助器具
AIDS n. 艾滋病
aim n.目的;目标 v. 计划,打算;瞄准;针对
air n. 空气;大气
aircraft n. 飞机 (单复数同)
airline n. 航空公司;航空系统
airmail n. 航空邮件
airplane n. (美)飞机
airport n. 航空站,飞机场
alarm n. 警报
alive a. 活着的,存在的
all ad. 全部地 a. 全(部);所有的;总;整
pron. 全部;全体人员
allow vt. 允许,准许
almost ad . 几乎,差不多
alone a. 单独的,孤独的
along ad. 向前;和……一起;一同
prep. 沿着;顺着
aloud ad. 大声地
already ad. 已经
also ad. 也
although conj. 虽然,尽管
altogether ad. 总共
always ad. 总是;一直;永远
am v. be的人称形式之一 ?
a.m./am,A.M./AM? n. 午前,上午
amaze v.惊奇,惊叹;震惊
ambulance n. 救护车
America* n. 美国;美洲
American a. 美国的;美国人的n. 美国人
among prep. 在…中间;在(三个以上)之间
amuse vt. (使人)快乐,逗乐
amusement n. 娱乐
ancient a. 古代的,古老的
ancestor n. 祖宗; 祖先
and conj. 和;又;而
anger n. 怒,愤怒
angry a. 生气的,愤怒的
animal n. 动物
announce vt. 宣布,宣告
announcement n.

④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常见单词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常见单词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词汇量大,常常考一些没有学过的单词,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首先要将这些常出现在阅读理解中不认识的高频词进行汇总,然后记忆。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常见单词,大家一起来阅读学习一下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常见单词】

1.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2.burst vi./n. 突然发生,爆裂

3.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4.blast n. 爆炸;气流 vi. 炸,炸掉

5.consume v. 消耗,耗尽

6.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 a.裂开的

7.spit v. 吐(唾液等);唾弃

8.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9.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slide v. 滑动,滑落 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1.bacteria n. 细菌

12.breed n. 种,品种 v. 繁殖,产仔

13.budget n. 预算 v. 编预算,作安排

14.candidate n. 候选人

15.campus n. 校园

16.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

17.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8.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19.transplant v. 移植

20.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 n. 运输,运输工具

21.shift v. 转移;转动;转变

22.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

23.vanish vi. 消灭,不见

24.swallow v. 吞下,咽下 n. 燕子

25.suspicion n. 怀疑,疑心

26.suspicious a. 怀疑的,可疑的

27.mild a. 温暖的,暖和的;温柔的,味淡的

28.tender a. 温柔的;脆弱的

29.nuisance n. 损害,妨害,讨厌(的人或事物)

30.insignificant a. 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无价值的

31.accelerate vt. 加速,促进

32.absolute a. 绝对的,无条件的;完全的

33.boundary n. 分界线,边界

34.brake n. 刹车,制动器 v. 刹住(车)

35.catalog n. 目录(册) v. 编目

36.vague a. 模糊的,不明确的

37.vain n. 徒劳,白费

38.extinct a. 绝灭的,熄灭的

39.extraordinary a. 不平常的,特别的,非凡的

40.extreme a. 极度的,极端的 n. 极端,过分

41.agent n. 代理人,代理商;动因,原因

42.alcohol n. 含酒精的饮料,酒精

43.appeal n./vi. 呼吁,恳求

44.appreciate vt. 重视,赏识,欣赏

45.approve v. 赞成,同意,批准

46.stimulate vt. 刺激,激励

47.acquire vt. 取得,获得;学到

48.accomplish vt .完成,到达;实行

49.network n. 网状物;广播网,电视网;网络

50.tide n. 潮汐;潮流

51.tidy a. 整洁的,整齐的

52.trace vt. 追踪,找到 n. 痕迹,踪迹

53.torture n./vt. 拷打,折磨

54.wander vi. 漫游,闲逛

55.wax n. 蜡

56.weave v. 织,编

57.preserve v. 保护,保存,保持,维持

61. abuse v. 滥用,虐待;谩骂

62. academic a. 学术的;高等院校的;研究院的

63. academy n. (高等)专科院校;学会

64. battery n. 电池(组)

65. barrier n. 障碍;棚栏

66. cargo n. (船、飞机等装载的)货物

67. career n. 生涯,职业

68. vessel n. 船舶;容器,器皿;血管

69. vertical a. 垂直的

70. oblige v. 迫使,责成;使感激

71. obscure a. 阴暗,模糊

72. extent n. 程度,范围,大小,限度

73. exterior n. 外部,外表 a. 外部的,外表的

74. external a. 外部的,外表的`,外面的

75. petrol n. 汽油

76. petroleum n. 石油

77. delay vt./n. 推迟,延误,耽搁

78. decay vi. 腐烂,腐朽

79. decent a. 像样的,体面的

80. route n. 路;路线;航线

81. ruin v. 毁坏,破坏 n. 毁灭,[pl.]废墟

82. sake n. 缘故,理由

83. satellite n. 卫星

84. scale n. 大小,规模;等级;刻度

85. temple n. 庙宇

86. tedious a. 乏味道,单调的

87. tend vi.易于,趋向

88. tendency n.趋向,趋势

89. ultimate a. 极端的,最大的,最终的 n. 极端

90. undergo v. 经历,遭受

91. abundant a. 丰富的,充裕的,大量的

92. adopt v. 收养;采用;采纳

93. adapt vi. 适应,适合;改编,改写 vt. 使适应

94. bachelor n. 学士,学士学位;单身汉

95. casual a. 偶然的,碰巧的;临时的;非正式的

96. trap n. 陷阱,圈套 v. 设陷阱捕捉

97. vacant a. 空的,未占用的

98. vacuum n. 真空,真空吸尘器

99. oral a. 口头的,口述的,口的

100. optics n. (单、复数同形)光学

101. organ n. 风琴

102. excess n. 过分,过量,过剩

103. expel v. 驱逐,开除,赶出

104. expend v. 消费

105. expenditure n. 支出,消费;经费

106. expense n. 开销,费用

107. expensive a. 花钱多的;价格高贵的

108. expand v. 扩大,扩张;展开,膨胀

109. expansion n. 扩大,扩充;发展,膨胀

110. private a. 个人的

111. indivial a. 个别的,单独的 n. 个人,个体

112. personal a. 个人的;亲自的

114. personnel n. [总称]人员,员工;

115.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116. the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

117. the Arctic Ocean

118. the Antarctic Ocean

119. grant vt. 授予,同意,准予

119. grand a. 宏伟大,壮丽的,重大的

120. invade v.

121. acid n. 酸,酸性物质 a. 酸的;尖刻的

122. acknowledge v. 承认;致谢

123. balcony n. 阳台

124. calculate vt. 计算,核算

125. calendar n. 日历,月历

126. optimistic a. 乐观

127. optional a.

128. outstanding a.

129. export n.

130. import n.

131. impose vt. 把..

132. religion n.

133. religious a.

134. victim n.

135. video n.

136. videotape n.

137. offend v.

138. bother v.

139. interfere v.

140. internal a.

141. beforehand ad. 预先,事先

142. racial a.

143. radiation n.

144. radical a.

145. range n. 幅度,范围 v. (在某范围内)变动

146. wonder n.

147. isolate vt. 使隔离,使孤立

148. issue n.

149. hollow a. 空的,中空的,空虚道

150. hook n. 钩 vt. 钩住

;

⑤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必考题型之一,其所占的分之也比较大,所以打击一定要重视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掌握其解题技巧,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1

一、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

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往往直接可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试试看,你能找出下面一段文章的主题句吗?

the panda is a popular animal. stories about the panda in the washington zoo are always front page news and important features on television newscasts. stuffed pandas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toys for children, and panda postcards are always in demand in zoo gift shops.

不难看出,文章的第一句是主题句,后面的句子都围绕这个句子展开。

二、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

三、 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

四、 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

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我们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

a. 定义法

it will be very hard but also very brittle...that is, it will break easily. 从后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brittle 是“脆”的意思。

b. 同位法

they traveled a long way, at last got to a castle, 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 同位语部分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 给出了 castle 的确切词义,即“城堡”。

c. 对比法

she is usually prompt for all her class, but today she arrived in the middle of her first class. but一词表转折,因此but 前后的意思正相反。后半句的意思是她今天“第一节上了一半才来”,因此反向推理,可得出她平时一向“准时”的结论。

d. 构词法(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

perhaps, 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 for next fifty years. possibility 是 possible 的同根名词, 据此可以断定 possibility 意思是“可能性”。

e. 因果法

the lack of movement caused the muscles to weaken. sometimes the weakness was permanent. so the player could never play the sport again. 从后面的结果“永远不能再运动”中,可以推测 permanent 的意思为“永远的,永久的”。

12017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二

一.高考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例证题 :

① 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② 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 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 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 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指代题 :

① 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 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③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3. 词汇题 :“搜索代入”法

①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 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③ 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④ 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

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高考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 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

4.句子理解题 :

① 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② 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找主干),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

③ 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④ 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

思路: 对句子微观分析? 不行就依据上下文? 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

5.推理题 :“最近原则”

① 标志: 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② 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③ 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④ 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6.主旨题 : “串线摘帽”

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① 主旨题的标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② 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

③ 小心首段陷阱。

④ 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⑴ 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

⑵ 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⑤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

7. 作者态度题 :

① 标志:attitude

② 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

③ 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④ 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

⑤ 举例的方式。

⑥ 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

⑦ 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

8. 判断题 :

①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

②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

③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

9. 细节题 :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

10.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① 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② 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③ 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11. 正确答案的特征:

① 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② 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③ 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④ 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⑤ 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2. 错误答案的特征:

第一大层次:

① 无中生有 (未提及的概念);

② 正反混淆 (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

③ 所答非所问 (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

① 过分绝对;

② 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

③ 因果倒置;

④ 常识判断;

⑤ 推得过远;

⑥ 偏离中心;

⑦ 变换词性。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2

1知己知彼:弄清命题理念

要知道做题的秘诀,首先要知道命题人的思想。高考的目的就是分个等级,把大家区别开来,所以在能够区别的地方设置题目“为难”大家。因此命题老师会挖空心思来出题。高考英语阅读中选择题答案就两种:right or wrong。题支命题的构成方式就是“干扰+陷阱”,陷阱就是下面的错误类型。掌握了操作技巧,做阅读理解既迅速又正确。做题技巧归纳起来就是:找出“right answer”,毙掉“wrong answers'。

2做题四部曲:步骤1-4

做题步骤很重要!英语非常牛的人,先后顺序影响不大,但不要相信你非常牛。可能大家有自己的做题习惯与步骤,但是这里推荐的步骤为:读阅读题题干并勾关键词——读题支并勾关键词——读文章勾出对应的句子——返回问题,选出答案。具体操作见图。步骤很重要,能够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和效率。

例如:以2013英语高考全国卷A篇阅读理解为例。

第一步:读36题题干“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doctors in general?”——勾出黑体字的关键词;

第二步:读题支“A. They likeflyingby themselves. B. They are unwilling totake advice. C. They pretend to begood pilots. D. They are quicklearners of CRM——勾出这里标记的黑字体关键词,如法炮制完成36-39题;

第三步:阅读文章(文章见图片)——勾出文章中与题干、题支像匹配、类似的词语、句子,如“Doctor、don't listen、CRM”等;

第四步:返回到题中,将题支中的句子与文章中对应的句子对比,得出答案。

3错误答案的特征

1无中生有:

顾名思义,就是文章中没有写,但题支中却出现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题支就是错误的,因为文章没有提及。这种考题较常见于简单的模拟考试、出题简单的省份。但是有2种情况下是正确的:推理的+归纳的,具体解释见第三部分“正确答案的特征”。

例如:13年全国卷II中,A篇阅读理解中,A答案关键词含“like flying”,而文中根本未提到like,就连近义词enjoy/love等都没有; D答案中关键词“quick learners ”,对应的句子中就没有提及quick,就连同义词fast/rapid都没出现,同理C答案也一样。所以遇到这种无中生有的答案可以:直接判为错误答案!

2超前判断:

所谓超前判断指的是文章中还没有得出结果,明确得出结论,在题支中就得出了结论/结果,弄错时态,把现在的说成将来的,把过去的说成现在的,把将来完成的说成现在完成的,把可能的说成已经的,等不一而足。当然别把它和推理出来的答案搞混了,推理归纳的见后面详解。

例如:2013高考英语上海卷C篇73题,问的是“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s 3 and 4 that the robotic fly _____”, D答案是“has been put into wide application”,而文中对应的句子为“so that it might someday perform…”。所以遇到超前判断的答案可以:直接判为错误答案!

3喧宾夺主:

喧宾夺主也就是主次颠倒,没有弄清主次关系。通俗讲,就是在阅读理解中,对于问题中的题支,能够在文中找到相对应的部分或者是句子,但是只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其他表述都是次要的,这个主要的就是围绕问题展开叙述的。这种类型的错误常见于:归纳短文意思、给短文选择最适合的标题等类型的问题中。

例如:2013英语上海卷C篇75题,问题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题支为:A. Father of Robotic Fly B. Inspiration from Engineering Science C. Robotic Fly Imitates Real Life Insect D. Harvard Breaks Through in Insect Study。根据文章每个答案都有提及,看起来都好像是正确的。通过文章,找出原来是围绕Robotic和life来讲的,这就是最主要的主体,因此正确。而A中father、B中Inspiration、D中Breaks Through都只是辅助部分甚至没提到。所以遇到喧宾夺主的答案可以:直接判为错误答案!

4答非所问:

这个相比大家都懂了,人家问西你答东。题支中的回答和题干不相符。这种问题应该是最简单的,相信不少人火眼晶晶就能够看出来。比较准确地说是就是不相关。由于高考想区别出等级,所以需要难度,这种类型的题就比较少了,最为常见于初中英语题中以及高中平时模拟练习中。

例如:比如2013高考山东卷73题B答案。问题是“For what purpose did Pearson start the advertising campaign?”,答案中为“A. To build a goodrelationshipwith the public B. To stress theunusual traditionof Sparrow C. To lean aboutcustomers; ”B、C答案关键词为unusual tradition、customers,文中并没有围绕这个来说(当然这里这个例子是不够精确)。所以遇到答非所问的答案可以:直接判为错误答案!

5强加因果:

强加因果就是本来两件事情就没有因果关系,却在题支中说出两个的因果关系,这都是错误的题支。这种类型的错误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一旦出现,不容易发现,尤其是逻辑性比较强的问题。应对方法是,对于有因果叙述的问题,需要自习推敲一下,看看是否是真的有因果关系。

例如:文章中讲了全球气候变暖( global warming),文章中可能讲乱砍乱伐、汽车尾气、燃烧秸秆等等问题,在问题中,问你造成全球变暖是由什么造成的,题支中给你一个选项就是乱砍乱伐,可能你就会想:乱砍乱伐——树木减少——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消耗减少——大气中热、二氧化碳增多——所以全球气候变换,这就是典型的想多了! 所以遇到这种强加因果的答案可以:直接判为错误答案!

6颠倒是非:

把肯定的说成否定,把否定的说成肯定,这种类型的错误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但是如果通过同义转换,就不是很好看出来了。或者是把不是很明确的说的十分肯定,就较难看出这种颠倒是非的关系。

例如:2013上海卷第74题问的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B答案为“Animals are not allowed in biological experiments.”而原文对应的句子为“You can start thinking about using them to answer open scientific questions, you know, to study biology in ways that would be difficult with the animals, but using these robots instead” 。就是明显的同义转换后颠倒是非。所以遇到颠倒是非的答案可以:直接判为错误答案!

7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指的是文章中说的是一个范围,问题中悄悄将题支的叙述范围给你改了,很久都看不出来。文章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肯定有自己的中心范围,而这些部分就组成了整篇文章,整片文章又只有一个中心,如果是用某部分的来表达整个文章的思想,就是以偏概全。

例如:2013上海卷C篇75题,问的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题支为“A.Fatherof Robotic Fly B.InspirationfromEngineering Science C.RoboticFly ImitatesReal Life InsectD. HarvardBreaks Throughin Insect Study”。根据黑体关键词,A的是一个部分的,B的描述的是下一个部分的, D也是,文章中说的也不是很明确,这种类型的常见于概括文章、给文章起标题概括中心思想的题型中。对于以偏概全的答案可以:直接判为错误答案!

错误的类型主要是这几种,另外还有张冠李戴,比如文章中为jack did the work ,题支中却说成了Jackson;再如he won the prize,却说成she won the prize等。

近些年英语貌似变得简单些了,不过如果题出难了的话,还有几种不容易发现的错误类型如:逻辑推理、大小关系不清楚等等,这类似数学的真包含假包含一样。比如说Jack planted some big trees near his home, the air around getting fresher after that。题支中的描述成“ what jack did prevent the global warming”这样就是属于逻辑上的混乱和错误。

4正确答案的特征:同义句转换的题支

命题的道理是为了增加题的难度,所以不能直接像小学初中一样给你原文句字,所以必须做个同义句转换。因此同义句一般都是正确的答案。这种类型的题型在高考、四级、六级考试中非常常见,如果你对自己不是很有底气,直接选择这个同义句,根据个人经验,95%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例如:13年全国卷II中,A篇第36题B选项“They are unwilling to take advice”与文中“They don't listen because they already know it all” 的为同义改写,所以答案就是这个。因此,同义句转换的题支可以直接选择为正确答案.

;

⑥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详解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详解

英语阅读理解题的难度在不断增大,考生们也大多知难而进。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一、四选一型阅读

高考阅读不同文体按照题型分类主要分为五大类:细节题、推理题、主旨大意题、词义句意猜测题、结构顺序题。

1、细节题解题技巧

细节题,顾名思义,就是指针对文章的某个细节而设置的试题。细节题的命题方法很多,如可能是对某个细节用同义结构转换后进行考查、也可能是将文章中的几个细节(通常是四个)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判断是非(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选出错误的一项)或对几个细节进行排序等。解答这类试题时,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定位法,即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与选项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答案(此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常见的同义转换)。

现在围绕上述的定位理论,引申出几个小的技巧:

(1) 关键信息定位法。这个主要是细节题,如涉及到数字(日期、时间、价格等),就可以在文章中快速圈出数字,再找出目标数字及相对应的细节作息,还有人物姓名、地点名词等等,其他的还包括一些提示情节发展,或条纲性关键字眼,如First, Next, Finally等等。

As a young girl growing up in the 1930s, I always wanted to fly a plane, but back then it was almost unheard of for a woman to do that. I got a taste of that dream in 2011,when my husband arranged for me to ride in a hot air balloon for my birthday. (2011年高考英语北京A篇)

What happened to the author in 2011?

A. She flew an airplane

B. She entered a competition

C. She went on a hot air balloon ride

D. She moved into a retirement community

解析:此题属典型细节题,通过题干中的时间in 2011不难定位到文中粗体字部分,很容易可以锁定正解为C。

(2) 同义定位法。英文中可以用Paraphrase表示。同义定位就是指问题所用的关键词和文中的不一致,但属于同义性质,同义转换其实是在关键间的基础上拐了个弯。

He longs for conversations with an editor who will help him turn his good ideas into great ones. He wants someone to get excited about what he's doing and to help him turn his story idea 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 exploring the best ways to report it. He wants to be more valuable for your paper. (2010年高考英语北京B篇)

What does the reporter want most from his editors in their talks?

A. Finding the news value of his stories.

B. Giving him financial support.

C. Helping him to find issues.

D. Improving his good ideas.

解析:此题属细节题,定位方式为同义定位法。题干中的talks和文章中conversations对应,而want most和longs for对应,这样不难得出答案为D。

小结:在阅读中,精准快速的定位加上正确的理解力才能保证做题的量与质。定位法是需要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的,做题的技巧也是可以总结的,关键是要自觉培养这种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意识以及能力。

2、推理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定义:在理解原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细节的暗示,做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到文章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的过程。

出现特征: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的词有infer, imply, indicate, conclude, learn from, probably, most likely, prove /according to等。

She turned up at the doorstep of my house in Cornwall. No way could I have sent her away. No way, not me anyway. Maybe someone had kicked her out of their car the night before. “We're moving house.'; “No space for her any more with the baby coming.” “We never really wanted her, but what could we have done? She was a present.” People find all sorts of excuses for abandoning an animal. And she wa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dogs I had ever seen.

How did the author feel about Goldie when Goldie came to the house? (2010年高考英语北京A篇)

A. Shocked. B. Sympathetic. C. Annoyed. D. Upset.

解析:由题目得知:是考察作者的态度题。首先定位到文章作者的话语和行为,即

(1) No way could I have sent her away. No way, not me anyway.

(2) We never really wanted her, but what could we have done? She was a present.“

(3) People find all sorts of excuses for abandoning an animal. And she wa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dogs I had ever seen.

可知作者对它是正的情感,排除C,D.再由作者对它的不舍,答案选B

3、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

Topic/Title型-使用逆推法

(1) 要在阅读原文基础上,仔细考虑选项是否与文章主题有密切联系

(2) 再看选项对文章的概括性或覆盖面如何

(3) 要注意题目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4) 要避免下列三种错误

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导致范围过小)

过度概括(多表现为扩大范围)

以事实、细节代替抽象概括的大意。

Federal regulators Wednesday approved a plan to create a nationwide emergency alert (警报) system using text messages delivered to cell phones.

Text messages have been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 people. The wireless instry's trade association, CTIA, estimates(估计) more than 48 billion text messages are sent each month.

The plan comes from the Warning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 Act, a 2006 federal law that requires improvements to the nation's emergency alert system. The act tasked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with coming up with new ways to alert the public about emergencies.

“The ability to deliver accurate and timely warnings and alerts through cell phones and other mobile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next step in our efforts to help ensure that the American public has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before, and ring, disasters and other emergencies,” FCC Chairman Kevin Martin said, following approval of the plan.

Participation in the alert system by carriers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ies is voluntary, but it has received support from the wireless instry.

The program would be optional for cell phone users. They also may not be charged for receiving alerts.

There would b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message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The first would be a national alert from the president, likely involving a natural disaster. The second would involve “approaching threats”, which could include natural disasters like hurricanes or storms or even university shootings. The third would be for child abction (绑架) emergencies, or so-called Amber Alerts.

The service could be in place by 2010.( 2008年高考英语山东卷B篇)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Cell Phone Alerts Protecting Students

B. Cell Phone Alerts by Wireless Instry

C. Cell Phone Alerts of National Disasters

D. Cell Phone Alerts Coming Soon

解析:D。主旨大意题。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将创建一个全国性的短信警报系统;最后一段重申主题,对这种新系统的未来进行展望。因此最准确的标题是D。A项错在protecting students;B项错在by wireless instry;C项错在National Disasters。

4、词义句意题解题技巧

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上下文,结合中学生应有的赏识来推测尚不熟悉的词或者词组的意思。出现特征:划线或者引号

解题方法之一:根据上下文,往往是本句中的同位关系进行猜测。

Weeks later, standing before this unfriendly mass, I was totally lost. Oh well, I lowered the paper and sat down at my desk, burning to find out what I had done wrong. As a classmate began his report, it all became clear, “My report is on George Washington, the man who starte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he whole world became quite! How could I know that she meant that George Washington?

62. The underlined word “burning” in Para. 3 probably means _______.(2012年北京,B篇,62,答案D)

A. annoyed B. ashamed C. ready D. eager

解析:从burning这个词来说,意为“发热的,强烈的,燃烧的`”,后面紧跟动词词组“find out”说明在寻找时刻的心情是很紧张和急迫的,最后是一个宾语从句,是我曾经做错过什么,那么这个题目显然就是选择和“渴望的,热切的”词义,显然为D选项。

5、结构顺序题解题技巧

常见提问方式:

How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The author develops the passage mainly by….

解题思路:

(1) 注意主题段。主题段通常在文章的开头,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 找出或者总结每段的主题句。主题句可能在段落的开头,也可能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末尾。如何确定主题句的方法见主旨题之main idea型。

(3) 最后根据每段主题确定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承上启下,使文章行文连贯,逻辑严密。为突出主题,作者可能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组织文章,通过举例、比较、类比等手法来透彻阐明主题观点。

The Diet Zone: A Dangerous Place

Diet Coke, diet Pepsi, diet pills, no-fat diet, vegetable diet… We are surrounded by the word “diet” everywhere we look and listen. We have so easily been attracted by the promise and potential of diet procts that we have stopped thinking about what diet procts are doing to us. We are paying for procts that harm us psychologically and physically(身体上).

Diet procts significantly weaken us psychologically. On one level, we are not allowing our brain to admit that our weight problems lie not in actually losing the weight, but in controlling the consumption of fatty, high-calorie, unhealthy foods. Diet procts allow us to jump over the thinking stage and go straight for the scale(秤)instead. All we have to do is to swallow or recognize the word “diet” in food labels.

On another level, diet procts have greater psychological effects. Every time we have a zero-calorie drink, we are telling ourselves without our awareness that we don't have to work to get results. Diet procts make people believe that gain comes without pain, and that life can be without resistance and struggle.

The danger of diet procts lies not only in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they have on us, but also in the physical harm that they cause. Diet foods can indirectly harm our bodies because consuming them instead of healthy foods means we are preventing our bodies from having basic nutrients(营养成分). Diet foods and diet pills contain zero calories only because the diet instry has created chemicals to proce these wonder procts. Diet procts may not be nutritional, and the chemical that go into diet procts are potentially dangerous.

Now that we are aware of the effects that diet procts have on us, it is time to seriously think about buying them. Losing weight lies in the power of minds, not in the power of chemicals. Once we realize this, we will be much better able to resist diet procts, and therefore prevent the psychological harm that comes from using them. (2008高考英语北京卷E篇)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解析:文章第一段点明节食产品在误导人们;第二段说明节食产品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第三段说明节食产品误导人们认为不费劲就可以减肥,即对人们身体上的危害;第四段说明节食产品的危害;第五段说明人们应该慎重对待节食产品,故从文章结构上看应该是B项正确。

二、七选五型阅读

考生需要在语篇信息存在缺失的情况下,准确理解整篇文章,特别是设题部位前后句的逻辑关系,通过上下文的线索进行判断,预测下文,然后做出正确判断。

命题分析:我们如果把整篇文章看成一个信息群,这个信息群实际上是由两大信息版块构成的:

已知信息:原文在五处空缺之外的没有被挖掉的信息

待选信息:七个待选选项中的信息

这两个信息板块间绝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紧密的互动逻辑关系,连起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试题型对学生的考察能力来看无外乎两个方面:

(1) 把握整篇文章的布局和逻辑层次关系

(2) 把握微观信息间关联性(即空格前后句间关系)

解题方法:词汇同现、词汇复现、代词妙用、数字线索、逻辑线索。

Muzak

The next time you go into a bank, a store, or a supermarket, stop and listen. What do you hear? _____ (71) It's similar to the music you listen to, but it's not exactly the same. That's because this music was especially designed to relax you, or to give you extra energy. Sometimes you don't even realize the music is playing, but you react to the music anyway.

Quiet background music used to be called “elevator (电梯) music” because we often heard it in elevators. But lately we hear it in more and more places, and it has a new name “Muzak”. About one-third of the people in America listen to “Muzak” everyday. The music plays for 15 minutes at a time, with short pauses in between. It is always more lively between ten and eleven in the morning, and between three and four in the afternoon, when people are more tired.______ (72)

If you listen to Muzak carefully, you will probably recognize the names of many of the songs. Some musicians or songwriters don't want their songs to be used as Muzak, but others are happy when their songs are chosen. Why? _____ (73)

Music is often played in public places because it is designed to make people feel less lonely when they are in an airport or a hotel.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Muzak does what it is designed to do. Tired office workers suddenly have more energy when they hear the pleasant sound of Muzak in the background. _____ (74)Supermarket shoppers buy 38 percent more groceries.

_____ (75)They say it's boring to hear the same songs all the time. But other people enjoy hearing Muzak in public places. They say it helps them relax and feel calm. One way or another, Muzak affects everyone. Some farmers even say their cows give more milk when they hear Muzak!( 2010年高考英语北京卷)

A. Some people don't like Muzak.

B. The music gives them extra energy.

C. Music is playing in the background.

D. Factory workers proce 13 percent more.

E. Muzak tend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music better.

F. They ge t as much as $4 million a year if their songs are used.

G. Muzak is played in most of the big supermarkets in the world.

答案:CBFDA

代词妙用: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thing, 所以只要找到与代词含义一致的词就可搞定。

71空格后面出现“It's similar to the music you listen to,”那么我们只要分析出其中的“it”的具体指代即可,通过题目及略读下文,我们很容易知道该文介绍一种音乐,而且第一段故作悬念,一直未给出其名字,所以我们只要找到选项中包含音乐一词而没有点名缪扎克一词的即可,很容易锁定BC选项,因为B项意义与下文相去甚远,故舍B取C没商量。

75空格后出现“They say it's boring to hear the same songs all the time.”,同理,我们就要确定“they”的具体指代,首先由于“say”的出现,我们锁定“they”为人的复数,所以轻松锁定ADF,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炼,D显然逻辑不通,F由于其主语也为人,段落第一句永远不会出现意思不明的代词(we, you 除外,因为它们可以明确指代广义的人),故轻松排除F选出真金A。

72此题虽然不是明显的后文出现代词,但其前亦有代词出现,“It is always more lively between ten and eleven in the morning,”下文承接上文,肯定有联系,找出“it”的具体指代-the music, 轻松选出B项。(注:也可应用词汇复现法)

词汇复现法:情非得已时选择的一种方法,知道与前后文中有词汇重复的选项即可,有时也可指含义一致的词汇,如72

73前文中“but others are happy when their songs are chosen”有“their songs”, F项亦有相同词汇出现,放进去,意思通晓明白,搞定。

74后文中“Supermarket shoppers buy 38 percent more groceries.有”percent more“,D项亦有相同词汇出现,且意思连贯,选出即可。

72题中前句中出现”when people are more tired. “能够与”tired“相对应的四选项中只有”energy“,累了对应能量,亦可做出此题。

;

⑦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

高考英语必备:阅读理解高频词汇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试卷中分值很高的题型(40分)。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答题速度过慢,得分教低,其主要原因是词汇不过关。为了帮助大家积累词汇量,我整理了一些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希望能帮到大家!

kneel vi. 跪

label n. 标签

merchant n. 商人

mere a. 仅仅的,只不过的;纯粹的

nuisance n. 令人讨厌的东西(或人)

numerous a. 众多的,许多的

parade n. 游行 v. 列队行进

pants [pl.] n. 长裤;内裤

partial a. 部分的

passport n. 护照

prescribe vt. 开药,吩咐采用...疗法

primitive a. 原始的,早期的

ridge n. 脊,山脊,埂

ridiculous a. 可笑的,荒漠的

rigid a. 严格的;僵硬的

withstand vt. 经受,承受

witness n. 目击者;证据 vt. 注意到;证明

withdraw v. 收回,撤销

slippery a. 滑的

smash vt. 粉碎,打烂

snap n./vt. 折断,拉断;快照

software n. 软件

solar a. 太阳的

lunar a. 月的,月球的

submerge vi. 潜入水中

submit vi.(to)屈服,听从

timber n. 木材,原木

tissue n. 组织;薄纱,手巾纸

title n. 题目,标题

tone n. 语气,音调

drift vi. 漂,漂流

drip n. 滴

rable a. 耐用的,持久的

ration n. 持续,持续期间

sk n. 黄昏,薄暮

leather n. 皮革

legislation n. 法律,法规;立法

leisure n. 闲暇;悠闲

loose a. 松的,宽松的

loosen v. 解开,放松

earnest a. 认真的,诚挚的

earthquake n. 地震

echo n. 回音,回声

elaborate a. 精心设计的,复杂的

elastic n. 橡皮圈(带) a. 有弹性的

elbow n. 肘

electron n. 电子

volcano n. 火山

volume n. 卷,册;体积,容量

fatigue n. 疲劳,劳累

faulty a. 有错误的,有缺点的

favorable a. 称赞道;有利的,顺利的

favorite a. 特别受喜欢的 n. 喜爱的人或物

gallery n. 画廊

gallon n. 加仑

gap n. 间隔,差距

garbage n. 垃圾,废物

gaze v. 凝视,注视

gear n. 齿轮,传动装置

gene n. 基因

lest conj. 唯恐,免得

liable a. 可能的,大概的; (to)易于...的

liberal a. 自由得

liberty n. 自由

license /license n. 许可证,执照

moisture n. 潮湿

motivate vt. 激励,激发

motive n. 动机,目的

generate vt. 生成,产生(光、热、电等)

genius n. 天才,天赋

genuine a. 真的,真诚的

gasoline n. 汽油

germ n. 微生物,细菌

gesture n. 姿势,手势

giant a. 巨大的 n. 巨人,巨物

glimpse n. 一瞥,一看

glory n. 光荣,荣誉

glorious n. 光荣的,极好的

golf n. 高尔夫球运动

hydrogen n. 氢

oxygen n. 氧

hostile a. 敌对的,敌意大

household n. 家庭,户

hook n. 钩

holy a. 神圣地,圣洁的

hint n. 暗示,示意

hesitate v. 犹豫

highlight vt. 强调,突出

hence ad. 因此,所以;今后,从此

herd n. 兽群,牧群

nuclear a. 核子的,核能的

nucleus n. 核

retail n./v./ad. 零售

retain vt. 保留,保持

restrict vt. 限制,约束

sponsor n. 发起者,主办者 vt. 发起,主办,资助

spur n./vt. 刺激,激励

triumph n. 胜利,成功

tuition n. 学费

twist vt. 使缠绕;转动;扭歪

undergraate n. 大学肄业生

universal a. 普遍的,通用的;宇宙的

universe n. 宇宙

via prep. 经由,经过,通过

vibrate v. 振动,摇摆

virus n. 病毒

voluntary a. 自愿的

volunteer n. 志愿者 v. 自愿(做)

vote v. 选举 n. 选票

wagon n. 四轮马车,铁路货车

appoint vt. 任命,委派

approach v. 靠近,接近 n. 途径,方式

appropriate a. 适当的

bunch n. 群,伙;束,串

bundle n. 捆,包,束 vt. 收集,归拢

ceremony n. 典礼,仪式

chaos n. 混乱,紊乱

discount n. (价格)折扣

display n./vt. 陈列,展览

equivalent a. 相等的 a. 相等物

erect a. 竖直的 v. 建造,竖立

fax n./vt. 传真

fertile a. 肥沃的;多产的

fertilizer n. 肥料

grateful a. 感激的

gratitude n. 感激

horror n. 恐怖

horrible a. 可怕的

Internet n. 国际互联网,因特网

interpret v. 翻译,解释

interpretation n. 解释,说明

jungle n. 丛林,密林

knot n. 结 vt. 把...打成结

leak v. 漏,渗出

lean vi. 倾斜,倚,靠

leap vi. 跳跃

modify vt. 修改

nylon n. 尼龙

onion n. 洋葱

powder n. 粉末

applicable a. 可应用的,适当的

applicant n. 申请人

breadth n. 宽度

conservation n. 保存,保护

conservative a. 保守的'

parallel n. 平行线;可相比拟的事物

passion n. 激情,热情

passive a. 被动的,消极的

pat v./n. 轻拍,轻打

peak n. 山峰,顶点

phenomenon n. 现象

reluctant a. 不情愿的,勉强的

rely vi. (on ,upon)依赖,指望

relevant a. 有关的,切题的

reliable a. 可靠的

relief n. 轻松,宽慰;减轻

reputation n. 名气,声誉

rescue vt./n. 营救

triangle n. 三角(形)

sequence n. 连续;顺序

shallow a. 浅的

shiver vi/n. 发抖

shrug v./n. 耸肩

signature n. 签名

sincere a. 诚挚的,真诚的

utility n. 功用,效用

utilize vt. 利用

utter vt. 说出 a. 完全的,彻底的

variation n. 变化,变动

vehicle n. 交通工具,车辆

applause n. 鼓掌,掌声

appliance n. 器具,器械

consent n. 准许,同意 vi (to)准许,同意

conquer vt. 征服

defect n. 缺点,缺陷

delicate a. 易碎的;娇弱的;精美的

evolve v.演变

evolution n. 演变,进化

frown v./n. 皱眉

frustrate vt. 使沮丧

guarantee vt./n. 保证

guilty a. 内疚的;有罪的

jealous a. 妒忌的

jeans n. 牛仔裤

liquor n. 酒,烈性酒

liter/litre n. 升

modest a. 谦虚道

molecule n. 分子

orbit n. 轨道 v. (绕...)作轨道运行

participate v. (in)参与,参加

;

⑧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中的生词主要出自哪里四级吗(⊙_⊙)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中的生词主要出自哪里?四级吗(⊙_⊙)?

额,其实有些生词真的是不需要你去知道的。读文章的时候不需要揪住生词不放。要学会抓主干,抓重点。生词那些有一些可能是你基础没打牢早成的,有些事故意让你不会的。并不是一篇文章所有的单词都认识就能读懂它。有时候不会的词就略过就好了,这样才能读好文章。
当然词汇量也很重要,要把该会的单词一定都要读明白。
加油哦!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它的选材主要出自哪里

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所选材料的题材、体裁多样,主要取材于英文原版书籍,语言地道、内容新颖,文化意味浓厚,试题设计均重语篇理解。 (一) 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新动向 1. 阅读的词汇量增加,越来越强调提高阅读速度 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部分的阅读总词量一直保持着递增的趋势,这就意味着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阅读,必须提高阅读速度。 2. 文章的生词量增多 文章的生词量增多,主要表现在由构词法产生的新词和教学大纲不作要求的生词增多。这就导致阅读材料文字难度增大,考生往往要反复几遍才能读懂。再加之材料行文表达使用比较正式的语言,结构复杂的长句及省略和插入语等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在文章中随处可见。这不仅减慢了阅读速度,而且也影响了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去进行推理和判断。 3. 选材面宽,贴近生活,保持原汁原味 近几年的高考阅读文章选材更贴近生活实际、更富有时代气息,题材新颖,包括故事、传记、人物、传说、生活常识、社会文化、天文、史地、科普知识、政治、经济及名人逸事等。体裁也不一,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而且文章多是属于原汁原味的文章,其中文章习语用得较多,涉及英美人的文化生活习惯。 4. 深层理解及推理槐盯判断型题持续增加 一篇文章围绕一个中心,或者是某一话题展开,文中绝大部分的篇幅都围绕这个主题来说明它,反映它。弄清细节,获取信息是正确把握主旨中心的前提。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往往掌握文中细节的直接理解的题目在试题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类题目已明显减少,而推理、判断、综合类试题大大增加了。要求考生能从字里行间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即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等,而且能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据此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 (二)高考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 1.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大意的材料和细节。 2.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 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 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 既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正确判断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三) 近几年高考阅读的主要考点 高考阅读题通常分为两大类:客观性理解试题,即考查短文大意的试题,事实细节描述题,短文、句子、短语、单词意义理解题;主观性试题,即通过阅读文章,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主旨、作者观点、态度等有更深袭卖入的理解。一般说来,高考阅读理解对考生的测试角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猜测词义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多变的词义。在做这类题时,应对上下文中已知部分进行逻辑上的推理,必要时还要进行语法分析,尤其是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有时还要依据常识和经验进行猜测。 2. 理解主旨大意 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阅读时,我们不可忽视短文中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或句子的含义。因为它们往往是文章中心的概括和总结。对于没有明显主题句的文章段落要根据文段中所陈述的事实或提供的线索加以概括总结,从而判断出四个选项中哪一个为最佳选择,说明了文章的中心。 3. 推理判断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通过文章表面文字信息去推测文章隐含的意思拍明逗,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情节发展,以及作者的态度、意图等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 4. 对文章的细节理解 5. 数据推算

高考阅读理解中出现多的生词以及语法重点

这我倒是没办法总结。你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总结总结不就好啦。英语阅读理解里面的生词不一定要认识的,要是全给你认识了,高考考试还考个什么劲啊,是要有技巧滴。我来给你说说吧。我做题的时候通常都是先看题目再看文章内容,这样做题准确率高一些的,还有在你看题目的时候觉得哪一个词是重点的,就把它画出来,等看文章内容的时候你就离异一下这个词,也许答案就出来了。那么怎么才能知道,重点词,就是5个W了,WHY WHAT WHERE WHICH WHEN ,你看题目问的是什么你就可以把题目中的那个关键词画出来了。
完形填空要多做,提高速度,理解上下文最重要。那么,经常在衔接处有选那种连接词的,不知道到底是该选转折还是顺接,这就是上下文的理解了,那你先不要做这一题,等文章理顺了再做。还有一些会犯的错误就是,看见好像是习惯用法,一下就选了,但是其实不是惯用法,只是看着像而已,要注意。一些没见过的不认识的词,可以根据词性先排除一些,再做选择,这些是我自己做完形填空总结出来的,希望对你有些用吧。
还可以告诉你一个学习的博客,里面不但有学习英语的方法还有其他各科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还有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加油啊!

高考阅读理解的生单词属于四六级吗?

基本上是的。高考的阅读理解的难度与四六级考试题的难度比较接近!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文章都出自哪里

出自四大周刊历年的一些文章。我记得有时代周刊,还有一个叫经济学的,还有一个科技的。你可以买本考研英语练习册,里面都写出处

高考阅读理解翻译哪里找 急·

可以去上你们地区知名度很高的教辅的官方网站上找或者在线翻译也可

急求高考阅读理解中的高频词汇

我也要高考,高频的很多.像immediately, environment, quit ,apart ,survived,你知道这些也没用,你最好还是看单词表,反正你也不必去背,只需去记那些单词的大概意思.把课本翻翻,看看能不能把课文看懂.你不妨试试,挺有用的.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生词量约占比例

根据考卷的不同,有各省的试卷,全国卷这些,比例会有所浮动,65%是大纲内的词,25%是大纲变形词,就是加词根词缀这些稍微有点变化的,10%的超纲词,而且实词一定可以通过上下文理解,专有名词可以忽略。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题都考查哪些题型

一、观点态度题
二、词义推断题
三、主旨大意题
四、具体细节题
五、文章结构题
六、判断推理题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有哪些 ?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高频词汇有哪些?

简洁扼要
历年高考英语高频词汇
:files.eu./down.php?id=255300

⑨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 - 阅读理解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lants has long been the subje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positive effects. A study concted in Youngstown, Ohio, for example, discovered that greener areas of the city experienced less crime. In another,employees were shown to be 15% more proctive when their workplaces were decorated with houseplants.
人与植物之间的联系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主题。最近的研究发现了一些积极影响,例如,在俄亥俄州扬斯敦市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该市绿化较好的地区犯罪率较低。另一项研究显示,当员工的工作场所装饰有室内植物时,工作效率会提高15%。

The engineers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have taken it a step further changing the actual composition of plants in order to get them to perform diverse,even unusual functions. These include plants that have sensors printed onto their leaves to show when they’re short of water and a plant that can detect harmful chemicals in groundwater. "We’re thinking about how we can engineer plants to replace functions of the things that we use every day,"explained Michael Strano, a profess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t MIT.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研究更进一步,他们改变了植物的实际成分,以便让它们实现多种多样,甚至不寻常的功能。其中包括在叶子上印上传感器,当它们缺水时可以显示的植物,还有一种可以检测地下水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植物。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教授迈克尔·斯特拉诺解释道:“我们正在考虑如何设计出取代我们每天使用的物品功能的植物”。

One of his latest projects has been to make plants grow in experiments using some common vegetables. Strano’s team found that they could create a faint light for three-and-a-half hours. The light, about one-thousandth of the amount needed to read by, is just a start. The technology, Strano said, could one day be used to light the rooms or even to turn tree into self-powered street lamps.
他最近的一个项目是在实验中使用普通蔬菜让植物生长。斯特拉诺的团队发现,他们可以创造出持续三个半小时的微弱光线。光大约是阅读所需的千分之一,这只是一个开始。斯特拉诺说,这项技术有一天可以用来照亮整个房间,甚至可以把树变成自供电的路灯。

in the future,the team hopes to develop a version of the technology that can be sprayed onto plant leaves in a one-off treatment that would last the plant’s lifetime. The engineers are also trying to develop an on and off"switch"where the glow would fade when exposed to daylight.
研究小组希望在未来开发出一种技术,一次性喷洒在植物叶子上,却可以持续植物的一生。工程师们还试图开发一种开关,当暴露在日光下时,光会消失。

Lighting accounts for about 7% of the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ed in the US. Since lighting is often far removed from the power source — such as the distance from a power plant to street lamps on a remote highway — a lot of energy is lost ring transmission.
照明用电约占美国总用电量的7%。因为照明通常远离电源—例如,从发电厂到偏远公路上路灯的距离——在传输过程中会损失大量能量.

Glowing plants could rece this distance and therefore help save energy.
发光植物可以缩短这种距离,从而有助于节约能源。

热点内容
我妈妈的喜欢吃香蕉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5 14:19:46 浏览:231
是的我喜欢不我不喜欢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5 14:09:49 浏览:144
迈克喜欢交朋友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5 13:55:29 浏览:736
第一和第二的英语单词怎么拼 发布:2025-04-25 13:54:44 浏览:456
别叫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4-25 13:49:24 浏览:296
她喜欢桃子和香蕉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5 13:47:31 浏览:363
我的爸爸不喜欢吃鱼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5 13:43:50 浏览:178
家长的单词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5 13:38:04 浏览:779
阻碍英语怎么说及英语单词 发布:2025-04-25 13:18:13 浏览:28
我最喜欢的科目是英语怎么读 发布:2025-04-25 13:17:18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