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
A. 中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有没有什么方法?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过仔细阅读来完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中学英语阅读培训实践基地,帮助学生通过分阶段阅读来提升孩子的英语成绩。
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做“阅读理解题 ”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一谈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认为做大量“阅读理解”题目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实际情况怎样呢?让我们先来打个比方,如果某人想要提高身体素质,他是应该通过一次次的体检,还是应该坚持科学的日常体育锻炼来达到目的呢?答案自然是后者。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参加几次体检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你一定会觉得很可笑。
其实,想通过多做“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和体检一样,“阅读理解”题目只是一种量化标准和测试手段,答题的过程往往是一种被动适应题型的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它受到题型因素的多重制约。当然,适时恰当地做些“阅读理解”题目可以增强答题技巧,减少或避免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误及水平不能正常发挥的情况。但若不分场合,超越阶段,一味去做“阅读理解”题目,不但会延误培养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时机,还会使自己时常处于个别题目的困扰之中不能自拔,对阅读理解活动失去兴趣。而且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阅读活动的目的就是答对后面的题目。事实上,我们平时看到的阅读理解题目中,有许多题目本身就不够科学和准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往往会在一些有缺陷甚至错误的小题上无谓地牺牲许多宝贵时间,有百害而无一利。可能有同学还会说,做阅读理解题目是否提高了答题能力呢?在尚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就谈不到对文章大意的总体把握,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表现在答题上,就是连错好几个。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必须遵循“水到渠成”的自然法则,阶段侧重,该什么时候做的事情,就在什么时候做,而且必须要做好,不可逾越阶段。一般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功夫用在平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汁原味的语篇材料,避免过早地受到题型因素的干扰,踏踏实实地进行英语阅读活动。第二个阶段,重点培养适应高考题型的答题能力,在考前进行,有了前一阶段的铺垫,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比较容易了。如若不然,过早进行题型训练,反而会把自己的思路局限在几个题目的小题圈子里,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况且,题型是可以变化的,而阅读理解能力一旦达到一定水平即可“以不变应万变”,就如同有了健康的体魄可以应付各类体检一样。总之,高考是答题,功夫却在题外。要记住“欲速则不达”,世界上最短的路往往是通向失败的路。
二、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吸收和获取英语书面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一般是指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与主题有关的信息。通常包括:具体事实和细节,文章层次和逻辑关系,文章主旨和大意,作者的态度观点等。不科学或乏味的阅读内容只会让孩子丧失阅读的兴趣。而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睿丁英语精挑细选、严格把关,一方面根据北美极为盛行的IPICK原则进行选材,采购了大量韩国、新加坡原版阅读材料作为创作基础,以保证材料难度适中;另一方面,阅读材料的创作更是严苛地考虑着保证每次课都能将语音或词义课程的内容与阅读课程的内容这两大板块进行有效结合。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做到:①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义或初步确认其语义范围。②能以每分钟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③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表、图示和标志等。④能够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⑤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⑥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学习游泳的人除了需要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下水实践。同样,语言学习者也需要足够量的语言输入材料来加强对语言的'体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课外阅读的量至少应是教材内容的三倍,方可达到要求。
要培养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泛读练习。开始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从学校、家庭生活等,逐渐扩大范围,旅游、环保、植物、动物、社会、经济、科普等广泛涉猎;体裁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再到说明文。也可以按交际功能、文章题材(topics,materials)和体裁(styles,forms)等组织阅读材料,分类阅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个别暂时难以理解、生词太多的材料,可暂时放一放,继续去找适合自己的文章,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阅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完全没有理由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某一篇文章上。况且,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原来理解不了的材料过些日子可能就能读懂了,不必担心会丢掉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及早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每天至少读一篇,并一直坚持下去,读后写梗概或提纲,巩固阅读成果,字数100左右,10来个句子,不宜要太长。读写所用时间在15分钟之内,逐步加快速度。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短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是很正常的。不急于求成,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B. 怎样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43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北京市特级教师王英民说过:“不会阅读就不会学英语,阅读是基础,没有阅读,就不会有很好的听力,没有阅读,更谈不上写作。”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不仅能促进其他三项技能的提高,而且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但是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存在着阅读困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笔者就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一论题进行说明和论述。
一、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英语没有一点兴趣,那么阅读理解就很难进行,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和阅读理解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对阅读非常感兴趣,目的明确,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望,那么阅读效果就会非常好。反之,如果学生对英语阅读没有兴趣,感觉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那么阅读效果就会非常差。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为主,采用简单粗暴的满堂灌模式,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英语学习,学习的积极性难免会受到不同层次的打击。要想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教师由传统的“教学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有目的地阅读课本。同时,教师也要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保持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二、培养初中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勤加练习,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包括:(1)声读(vocalising),或者是心读(subvocalising),在阅读的时候初中生会有意识地发出每个单词的读音或者心里默念每个单词的读音,会极大地降低阅读的速度,是提高英语阅读得分率的一大忌。(2)指读(Pointing),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的时候用手指或者笔尖指着文章逐句逐词地阅读。或者译读(mental translation),对每句进行翻译。这两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都是力求对文章内容有详细的了解,然而在阅读理解中,有的并不要求详读,略读即可。(3)回视(regressions),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者不理解的句子,就会返回文章,又开始重新阅读。依赖词典(too dependent on dictionary),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词就停下来阅读,依赖词典,查找词义。这两种不良的阅读习惯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阅读的质量也会很低。如果学生能克服这些不良的英语阅读习惯,英语阅读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对此作了简单的总结:
1.养成默读的阅读习惯,避免声读或者心读,无声地阅读文章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
2.培养学生按意群进行英语阅读的习惯,放弃逐字阅读或者手指点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同时对文章能有全面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阅读文章句子的理解。
3.学生在日常英语阅读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纵式的阅读习惯。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阅读材料的居中部位,上下移动,用余光扫视左右,避免“回读”。也可以利用对意群的理解对文章进行跳跃式阅读,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4.学生在平时的英语阅读练习中还应培养猜词义的阅读习惯。根据自己对上下文的理解来猜测某个生词的词义,戒掉对词典的过度依赖。这样阅读速度才会加快,阅读理解的准确率才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影响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种。
1.句式识别。某个句式的错误识别也许就会直接导致文章主旨意思的错误理解,因此,学生应十分注意对关键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该结构所包含的相关意义的识别。在平时练习时加强对自己掌握不太好的特殊常用句式的练习,避免因句子的错误理解而导致对文章大意的错误理解。
2.文章体裁。一般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文章涉及的题材广泛,涵盖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好文章的题材、体裁,分析好语篇的篇章结构,将词句融入相应的语境中去,再加上合理的相关推理,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阅读效率,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背景知识的掌握在英语阅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背景知识不仅包括一个人已经掌握的整体知识,还包含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特定的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大意的判断。只有学生将背景知识与文章的语言文字信息联系起来之后,阅读理解率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常用到的阅读技巧
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除了认真阅读英语课文,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再加上大量的课外英语阅读训练来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初中生英语阅读中常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下:
1.把握文章主旨。在拿到一篇英语阅读的时候,不要着急盲目地阅读正文,要先读懂、读透标题,把握题目本身的内涵,再根据插图、注释、表格等相关的其他说明注释,准确捕捉文章信息,然后再进行文章阅读。
2.抓住关键词。在英语阅读的文章中,通常一个句子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决定整句意思的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准确地抓住这些关键词或短语,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尤其注意转折类的连接词,比如but,however,while等。
3.学会猜词义。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切勿遇到生词就翻词典,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意思。所以,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就应该加强自己的猜词能力。根据上下文意思,或者句子转折词前后的单词对比来掌握生词的意思。这样能极大地提高英语阅读速度,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总之,英语阅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习惯,掌握常用的阅读技巧。作为学生,更应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在课余时间大量地、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对英语阅读进行训练,有双方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有质的提高。
C.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摘要】初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简单的阅读能
力,在中考中,英语阅读题占考题的三分之一,怎样才能提高学生
的英语阅读能力呢?结合我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历,我将从以下几
个方面去谈谈我的想法。
【关键词】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培养
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内,
教师应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
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二、掌握丰富的词汇、句型,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词汇、句型是阅读的基础,让学生牢记词汇和句型,能提高阅读
的效率。在阅读过程中减少阻碍。首先,要掌握好课堂内的词汇,
单纯的记忆单词,
容易忘记。
将单词放在句子中,
不仅记住了单词,
也记住了单词的用法。其次丰富的词汇来源于大量的阅读。通过阅
读不同题材、类型的文章,获得词汇、句型
D.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引导语: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吧。
一、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成功的学习总是依赖于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1.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从文字中迅速吸收有用信息的一种方法,快速阅读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采用速读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2.学会寻找主题句。主题句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是段落中的关键性句子,抓住了主题句就抓住了段落中心思想。多数段落含有主题句,其余句子都是延伸或支撑主题句的。英语文章中的主题句一般在段首、段尾或段中。据统计,绝大部分的主题句在段首。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括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
3.学会猜测词义。在阅读过程中,猜测词义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就能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
猜测词义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以生词为线索猜测词义是进行快速阅读时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猜词方法。例如:Ventilation, as you know, is a system or means of providing fresh air.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句中“ventilation"可能是个生词,但 从上下文的is a system or means of providing fresh air.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可以得知" ventilation" 这个词是通风设备。
(2)根据下定义或解释猜测词义。为了便于读者的理解,在阅读文章的生词后面往往下一个定义或作出解释,我们可以从定义表述中猜测生词的意思。例如: Her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as ambiguous---not clear. 根据破折号后面的not clear的解释,我们可以猜出“ambiguous”是“含糊其辞;不清楚”的意思。
(3)利用同义词或反义词为线索猜测词义。英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很多,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文中熟悉的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来猜出生词的意思。例如:The new tax law supersedes, or replaces, the law that was in effect last year.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supersede的同义词是replace,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supersede" 一词的大概意思来,即“取代,接替”。
(4)利用所举示例猜测词义。在文章中,作者往往采取举例的方式对某一观点或概念进行具体的说明何解释,从而使读者理解得更具体。那么文中的例子自然也就成了读者理解文章生词的线索。例如: You can choose any of these periodicals,such as Time Magazine,China Daily or Newsweek.从periodicals后面所举的例子不难推测出,periodicals是“期刊;杂志”的意思。
二、尽早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而是需要经过师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一点一点的提高。那种你认为让学生在初一、初二打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底子,等初三再突击阅读能力的训练之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教师就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有条不紊,坚持不懈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训练。经过这样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的阅读量会日益扩大,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加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捕捉大意,扩大阅读视幅面,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 2.指导学生精读全文,把握信息,然后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理解、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强化课文整体理解教学,课文是最好的阅读材料,须充分利用。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除此之外,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如:在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时可让学生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或用英语来说出这部分的意思来,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就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效的阅读与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而阅读能力差的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克服掉不良的阅读习惯。
1.回读的习惯。回读是指在阅读时经常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已经读过的内容。这个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要克服这一不良习惯,我们可在阅读时用一张纸或一本书盖住已经读过的内容,使回读不再可能。即使在我们阅读时有疑问,也可留在脑子里,在下文的阅读中加以理解。
2.依赖词典阅读的习惯。生词或一词多义往往会成为阅读的“拦路虎”。这时学生普遍采用查字典的这种解决方法,但是,过分频繁地查阅词典既影响阅读速度,又容易破坏阅读的连贯性和兴趣,打断了思路,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而且不一定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出现的一个词的具体和确切的意义。阅读效率也就会降低很多。词典只能当工具,切不可当作拐杖。对于那些不影响理解的'单词可跳过。
3.出声的阅读习惯。声读对于理解文章内容不利。会使阅读速度受到限制,浪费时间。正确的阅读发法是默读。就是要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受文字。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逐字阅读。这是指在阅读时有些学生习惯用手或笔指着词一个一个地读。这种习惯会使学生的视线随着手指等辅助物机械的移动而移动,这不仅影响了速度,也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的、连贯的理解。初中学生做阅读练习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5. 翻译的习惯。这是指在阅读时,有些学生习惯上阅读一句翻译一句,这种方法会使阅读速度受到影响。实践证明,有这种习惯的人,阅读速度一般不会超过每分钟100个词,而且多数人还大大低于这一速度。
E. 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摘 要: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施交互模式,进行阅读课的教学;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和体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交互模式
众所周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也是现在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阅读技能的培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造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点的'分析而忽略了指导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有的教师过分重视阅读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指导;学生阅读的材料形式单一;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好,如逐字阅读、出声朗读等等。
正是由于上面的许多原因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语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学生对阅读能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避免呆板和枯燥的教学形式,还要通过各种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做到让学生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们都知道初中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其求知欲也很强,但缺乏毅力和恒心。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实施教学,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例如,对于一些科普类的文章,其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为了使学生能对科技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初步介绍文章内容之后,播放一些与科技内容相关的短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下)Unit1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初步介绍这篇文章内容之后,就播放一些有关机器人的视频资料,比如像狗造型的机器人可做广播体操及表演倒立等各种动作,还有类似人造型的机器人会表演舞蹈和跑步等各种动作。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就会带着一种“我要读”的思想学习这篇文章。
二、实施交互模式,进行阅读课的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仅仅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理解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起不到真正的交际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钥匙”,即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课文的学习。新目标英语从八年级下册开始,每个单元都有Reading部分,而且每一篇阅读的文章都训练一种阅读策略和技能。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一般有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和平行模式/交互模式(Parallel/Interactive)三种,而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一般以交互模式为佳。它的基本路径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模式。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一般把阅读课文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实施这三个阶段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1.读前活动(pre-reading)
2.阅读活动(while-reading)
阅读活动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知和学习新语言知识,包括语言结构、词汇和语篇知识。阅读活动这个环节一般要经过扫读理解→略读质疑→细读赏析的步骤来使自己最终了解文章的细节、段落大意及段落间的联系,加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此外,设计阅读活动这个环节要注意:不要第一遍阅读就直接进入有关细节的阅读,还有读中活动设计的层次性要强。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9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skimming)这篇课文,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It’s about the invention of basketball. 然后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scanning),把各个段落和它们的主旨大意配对:Paragraphs 12:Basketball is played everywhere.Paragraph 3:The origin of basketball. Paragraph 4: How to play basketball?Paragraph 5:The history of basketball.最后让学生分段落细读课文(close-reading),完成“脑中构图”的图表。 3.读后活动(post-reading)
三、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和体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大家都知道,中考阅读理解阅读材料选取的题材广泛,包括幽默故事、语言文化、休闲娱乐、社会时事、科普知识等。选取的体裁也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这些材料的内容常常是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这就意味着阅读文章的选材范围很宽。因此我们阅读训练的面也要宽,材料要新,语言要地道,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因为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输入量,学生才能输出。”学生只有熟悉各类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并进行适当的训练,才能适应中考的要求。
总之,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个英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教会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及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相信学生通过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随之逐步提高!
;F.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内,教师应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二、掌握丰富的词汇、句型,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词汇、句型是阅读的基础,让学生牢记词汇和句型,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在阅读过程中减少阻碍。首先,要掌握好课堂内的词汇,单纯的记忆单词,容易忘记。将单词放在句子中,不仅记住了单词,也记住了单词的用法。其次丰富的词汇来源于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类型的文章,获得词汇、句型。
三、提供丰富课外阅读素材,扩大学生视野
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词汇、语法,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选材我遵循取材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在100左右,生词率不超过2%,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童话故事系列集过渡。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有求知,使他们体会到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同时我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合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尽可能根据不同的题材设计不同的阅读要求,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阅读较长篇目的文章时,指导学生运用泛读的学习方法,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重点了解这篇文章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原因、事件等,指导学生重点是抓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时文章的主旨是题目,或者是开头或者是结尾。在掌握了主旨大意后,可采用搜寻式阅读,对于每行的东西只读关键词,非关键词不用注意,对关键词也是一扫而过。关键词是指主语、谓语、宾语、文章标题、引号部分、粗体字、黑体字、大写字、斜体字、划线部分;承接语、过渡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还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通过表面文字推测文章深层结构含义的判断、推理过程,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较高的理解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推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在如果选择是分析性强的材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要运用精读的方式去阅读,分析文章中的短语、词汇、句型、语法,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学到不少的语言知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每课课文的体裁,设计成任务型阅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起指导性作用。比如,让学生阅读来回答问题,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是单个独立完成,这要视材料难易程度决定;有时,我让学生阅读文章,来完成表格或图表的填写,学生很感兴趣,完成之后,及时对做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学生会获得很大的成功感。
五、教给学生阅读中的一些解题技巧
学生在英语阅读当中,只是一味地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在阅读当中,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理解当中解题的技巧。 1、两遍阅读法
在拿到英语文章时,要先通读全文,在通读全文时抓住文章的general idea,要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性词语主题句或是结论性的句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句子或是生词,用笔划出来即可,只要不妨碍抓住文章的概略内容,可暂时不管。第二遍阅读要逐句细读,根据问题,找出能回答问题的关键词,对文章的生词要善于通过上下文的意思,和某些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猜出
其生词的含义。这种通读与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是阅读中最普遍的方法。
2、标注记号法
在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后,再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的细节阅读,要认真理解每个句子以及题目的含义,在理解句意基础上,对一些关键词、重要词组、或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句子,适当地标注记号,以便解题时容易比较,对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也是很有帮助的。 3、比较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阅读理解中解题的关键所在。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要善于将题目与原文中有关句子进行比较、分析,要善于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尤其是不同点,这往往是答题的关键。有的时候有些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这种方法使用于说明、议论类的文体。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探索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借鉴其他教师的好的方法,同时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G.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分析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通过出声,仅用视觉来完成对文章大意的把握及细节的处理。同时,也把阅读当成是件乐事,选择难度适中,生动有趣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训练阅读速度,通过对文章难易的判断后,来规定具体时间,如3min 完成短片文章,5min中篇较难的文章,7min难度大的文章。长期坚持这种习惯,阅读速度能不断提高。
(三)增加词语积累。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这好比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 没有相当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着重对重点词,词组的拓展,运用,以及词性,词形的强调和变化。
(四)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英语被广泛运用于许多国家,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语言交流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拥有较广知识面的人,看到各类文章都能够读得懂。读懂还不够,还要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只有深刻了解文章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经过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够更好地准确把握文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摘录一些内容与学生们讨论,交流,让他们能更多的了解文化的差异。?
(五)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是阅读教学中重点,精读与泛读的巧妙结合,对文章细节的捕捉,就精读细读到段到句。对于与段意,文意的掌握相关的题目,就通过泛读的方式获取。寻读,顾名思义,就是根据题目来寻找答案,这种技巧很直接,通常是任务型,如,人名,地点,时间,原因。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略读的要点就是有侧重性,当我们要确定文章的主题,作者的观点,文章的风格等,我们可以选择略读这种阅读技巧。猜词技巧可分为以下几种:利用上下文意,利用构词法,如前缀-un,-in,后缀-able,-ful,-ness。利用定义线索,如文中出现which means,be called,that is 等标志性的词。
(六)阅读思维的培养。与其说是培养阅读思维,不如说是培养语感,英语阅读中,语感很重要,语感来源于大量的阅读积累,只有大量的涉猎课外书籍,才能达到语感的质的飞跃,如英语周报阅读版,21世纪报,中国日报英文版,慢慢来,从易到难,从简到难,关键是对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渐渐的会发现自己的语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是教学中应该长期坚持,且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H.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二、提高阅读的速度。
考阅读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考的是考试速度。中考阅读理解文章每篇均达到400词左右,慢读是不行的。因此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阅读时眼球总是不断地移动——停顿——移动着。理解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我们要使眼停的时间相对增加,就要扩大视读的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并且把看到的东西迅速报告给大脑,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去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