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分析

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分析

发布时间: 2023-08-23 01:37:36

❶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英语阅读B篇分析

摘要

高考英语试题整体题型结构当中,阅读理解回答问题(包括本文将要评述的阅读理解四选一试题)占据高考试卷相当的比例。一线教学当中也会使用此类试题作为评价英语学习的方式,那么如何判断一篇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优劣呢?本文以2819年11月浙江高考英语阅读理解B篇作为实例来进行客观分析。

文章首句22个词。并非是一个短句。而且句中没有生僻词汇,也没有复杂句式。但是却没有出现本文的主题词汇summer vacation 。却巧妙地运用了forget about classroom bells and set off for grandparents homes, sleep-away camps and lifeguard stands这样的描述,引出了下面可能的主题。此处正常来说不会设立命题点,因为单从本句看,没有命题点需要的支撑信息。甚至读者也可以跃过此句直接阅读下文,因为接下来的but summer vacation 提示主题内容开始描述了。首句中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的短语为forget about ,set off for,sleep-away camps,life guard stands。假如此处欲命题的话可以命制一个简单推断题,但是干扰项不好设计。而此句在写作情感上属于比较欢快的文字,用于句首平衡了文章在语意上的表达风格。

接下来But引出的转折意义并非是首句的直接转折而是引出本文的核心阐述脉络。以三个关键转折时间点为依托,突出summer vacation 的发展历程,以及每一个阶段的特点。也就是说从此处开始文章主要以时间顺序来描述。层层递进。

第一个时间点Before the civil war ,关键信息neither of which included a summer vacation ,rural ,urban……。此处命题人命制24题:

24. What did the rural school calendar before the Civil War allow children to do?

A. Enjoy a summer vacation.

B. Take a break each quarter.

C. Have 48 weeks of study a year.

D. Assist their parents with farm work.

本套试卷阅读理解部分命题人均采用了问答式提问。大约看了一下提问风格,没有特别的测试学角度意义,应该只是命题人的个人喜好而已。本题题干部分信息很完整了,个人甚至认为因为题干信息提示过多,这条题目的干扰项会是一种“倾向于绕脑的考查”,而不是纯粹的对文章主题信息的理解程度的考查。看选项,BC项是描述当时的urban school 相应情况的,所以题干限制在rural上,A项的设置还是比较好的,有对于文中信息neither of which 部分的一个理解误判的可能性。答案是D项。

接下来是时间标志词in the 1840s,而命题人也是根据三个时间发展段的相关信息来设计命题点的。文章脉络没有特殊分析价值,看试题25题干依然是全包含具体信息题干,关键词ecational reformers ,in the 1840s,基本就完全制约限制了读者的思维,只需要根据提示回读原文信息即可。此题的特点是,选项B项的设置为原文信息第一段Rural(农村的)schooling was divided into summer and winter terms, leaving kids free to help with the farm work in the spring planting and fall harvest seasons.和本段中that rural schooling was not enough ,甚至可以说直接根据后者就可以否定,这种干扰项命题方式属于民间所说的原文信息反面paraphrase ,既然not enough,自然不能再shortenen 了,此干扰项的设置还可以算作阅读理解范围内的可能误判而出现的信息误差点,尽管选项内容和题干内容的信息提示都过度具体,但是可以接受。C项在原文信息链中是不存在相关信息支持的。从原文介绍summer vacation 到此处promote the study of farming,基本没有逻辑和思维关联性。原文提示farming calendar 是改革的措施之一。D项也是“张冠李戴”式的干扰项设置,原文it offered a rest for teachers,而rest则在summer vacation 的信息链条上。这就是信息链条紧密结合相关主题的阅读模式,可以有助于此类阅读理解命题的理解和解答。答案A。A项的确认可以从文章发展脉络以及第二段整体信息可以推测出来,也就是“先无后有”,而通过常识也知道summer vacation 是存在的了。

25. What did the ecational reformers do in the 1840s?

A. They introced summer vacation.

B. They shortened rural school terms.

C. They promoted the study of farming.

D. They advocated higher pay for teachers.

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看接下来一段信息,modern age,为了便于直观理解把本段内容复制过来:But people's opinion about the modern U.S.school year, which averages 180 days,is still divided. Some experts say its pleasant but lazy summer break, which took hol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s one of the reasons math skills and graation rates of U.S. high schoolers ranked well below average in two international ecation reports published in 2007. Others insist that with children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to devote their downtime to internships(实习)or study, there's still room for an institution that protects the lazy days of childhood.看段落衔接词But从语篇分析角度这是一个对于之前信息的转折,也就是说,上面的信息内容传递的核心含义在此段会有转折性的表述,此处以people’s opinion 的形式出现,而首句中的180days,school year暗示假期也是180days,根据逻辑解读判断,此假期时间是比较长的。而此句当中divided的运用说明相关观点是有分歧的,所以26题当中提到了some people unhappy 也就是其中一部分人的观点。看接下来的一个长句Some experts say its pleasant but lazy summer break, which took hol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s one of the reasons math skills and graation rates of U.S. high schoolers ranked well below average in two international ecation reports published in 2007. 首先作者采用了expers的观点,且提到了two international ecation reports published in 2007,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观点的权威性,增加可信度。pleasant but lazy 即可以根据紧接着的举例而肯定所要强调的是lazy带来的后果。此句尽管略长,但没有影响阅读的生僻词汇和句式,所以基本可以掌握传递的信息。到此处可以完成26题:

26. Why are some people unhappy about the modern U. S. school year?

A. It pushes the teachers too hard.

B. It reces the quality of ecation

C. It ignores science instruction.

D. It includes no time for internships.

因为接下来文章最后的观点属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和26题关联不大。此题的作答最佳方法就是直接从题目到原文到正确答案。不要细致琢磨干扰项,因为正确答案可以直接判断,防止被干扰和节约作答时间。答案为B。

简要总结:

本文文本选取还是可以的,内容为中学生相关,且具有跨文化差异性,可以辅助了解美国中学summer vacation 的相关信息。文章写作风格比较平铺直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罗列,因此结构比较清晰,围绕核心话题论述比较紧凑,信息链明确。但由于文章风格是细节描述非常多,所以留给读者的深层次阅读和推理审辨阅读理解的空间不大。命题人全部设置了完全细节问答模式,把阅读者思维限制在局限范围内。题目设置优点在于干扰项的设置,大多比较巧妙(通俗说比较绕),避免了细节题目可能的弱干扰或者无效干扰。本篇作答特点是题干——原文——正确答案。尽量减少在干扰项上的徘徊。

❷ 浙江高考英语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答案解析

浙江高考英语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答案解析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与往年试卷相比,试题的形式和难度保持稳定,体现了“正确导向,稳步推进课改”的命题原则和“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命题特点,并在立足基础、注重能力、体现科学和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选材注重思想性和实用性,体现语言学习的教育功能
高考英语的语篇素材均选自英文原版书籍、英文主流媒体和英语国家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语料真实、地道,语言优美,题材丰富,涵盖人文、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时间、空间跨度大,覆盖面广。同时,所选语篇注重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识,有“教育激励”、“节俭理财”、“文化差异”、“自然与创造力”、“成长经历”、“人际关系”以及“助人为乐”等主题,体现了试题对传统文化、科技发展、情感态度等正能量维度的高度关注,倡导健康、和谐生活。
二、注重语言知识与运用的关系,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高考英语试卷更加注重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语篇、语境的整体把握和深层理解的考查。阅读理解中,理解通篇文章和推测深层含义的综合性试题要求较高,考点覆盖文章的主旨要义,语篇中所蕴含的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层含义和对修辞的理解等。完形填空注重文章的整体理解,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对英语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在单项填空和短文改错题中,试卷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微型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词汇和语用等知识完成具体任务,培养正确运用语境进行理解的能力。
三、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
高考英语试卷在语料的选择和考题的设计上,从考纲的要求和考生掌握英语能力的实际出发,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命题思路。试卷以考查广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为出发点,所选取的知识点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合理的难度和区分度。在确保涵盖词汇表基本词汇的基础上,适当考查考生利用构词法知识和上下文线索推断词义、词性的能力。今年的英语书面表达,让考生为图书馆推荐科普类和人文类图书,由此积极倡导科学和人文素养,引导课改。这既有利于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选拔,更有助于推进中学英语素质教育。评析2: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胡跃波
嘉兴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徐雁光
2104年浙江高考英语试卷总体上延续近几年试卷风格,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单项填空立足基础,突出语境。完形填空的语篇仍然以“叙事和感悟”形式出现。阅读理解第一节仍为四篇短文,D篇较长,为故事类文章;阅读理解第二节与以往有所不同,采用给段落添加首句形式,这与近几年的添加小标题形式类似,仍然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归纳和概括段落信息的能力。短文改错的选材内容鲜活,错误典型。书面表达继续选择开放式作文,要求学生具备就事说理能力。整张试卷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保持了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呈现了以下两大特征:
1.强化语境意识,突出语篇整体感知和局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单项填空题语句完整,构建了情景特定、内容清晰的微型语境。有较多长句语境丰富,重点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汇和灵活运用语法的能力。完形填空语篇主体内容在第二、三段,两个段落中的情景描述非常生动,学生只有具备较强语境意识才能很好驾驭。
阅读理解的考查角度广而多,主要考点涉及主旨要义,细节推断,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深层理解等。整体理解题占据一定比例,需要学生把握文章主题、段落概要、作者思想。细节理解题多数不只是简单理解信息,需要学生对具体信息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
2.所选语料丰富,语言地道,注重文化意识,彰显语言的人文性。
语篇主题涵盖了教育、经济、习俗、现代科技和自我成长等方面,是学生所熟悉或需要通过阅读来达成认识的内容,符合试题对能力考查的要求,即考查学生基于语言理解的综合分析能力。所涉及的话题,有学生熟知的学校生活,如完形填空,讲述了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故事;有符合学生经历,但又超越学生认知的生活理念,如阅读的A篇,结合英语词汇的演变线索,讲述了储蓄罐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当下提出理财建议,体现了积极的经济观念;B篇介绍了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习俗;而阅读C篇的内容是关于现代科技公司运用“大自然对人们创造力产生作用”的理念,积极创设原生态的办公环境,要求学生具备充足的背景知识,并通过阅读达成崭新认识;D篇讲述了一个曾经不合群的少年,通过自己特长,增强自信,充分融入他向往群体的故事,学生在体会这位少年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必定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因为正是阅读帮他找到了自信。
总而言之,高考英语试卷强化了语言综合能力的考查,突出语言的文化属性,体现学生通过阅读重构认知的理念,对推进课程改革将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❸ 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卷真题试卷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成败与否,只有努力过、拼搏过,这段青春也就无悔了,执的是自信之笔,答的是满意之卷,放松心情,去迎接挑战,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出色,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2020年浙江高考外语卷的点评解析,即外语卷WORD文字高清版,一起了解。
一、2020年浙江高考外语卷真题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高考外语考试结束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免费分享2020年浙江高考外语卷WORD文字版及真题答案解析:可以扫描免费获取:

1、总体评价:英语试卷选材新颖、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富有教育性、时代感,语言真实、地道,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试题的设计规范、严谨,没有偏题怪题,呈现了语言交际情境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对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2、倡导核心价值、体现真善美: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在试题选材和立意之中,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处处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考生答题时,既要读懂文章内容,也要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启发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积极的

3、本套试卷凸显了英语在介绍外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不同话题和体裁的语言材料,小到课堂教学大到历史事件,向考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西方文化。比如,阅读C篇介绍了一个全球性的图书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考生用英语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二、2020年浙江高考最新新闻分享
近日,浙江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针对今年我省高考招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广大考生、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年我省将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和疫情防控工作。快来了解一下今年高考的政策要点。

五个重点任务

切实做好考试招生疫情防控。各级招委会、教育局和各高校要落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办法。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考试招生场所消毒、防疫物资与场地配备、考生与考务工作人员防疫和考试安全培训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梳理排摸各环节风险点、薄弱点,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招生考试应急预案,设置具备防护隔离措施的特殊通道和专用隔离考场。

从严从实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各级招委会、教育局和各高校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各地各校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和相关责任人。完善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建立环环相扣、到岗到人的安全责任体系;完善疫情防控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严密做好考务组织、考场管理和考风考纪监督。

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今年是2017年完善调整措施落地第一年,各地各校要加强高考招生政策解读和培训指导,确保考生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相关规定。积极探索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创新使用方式;继续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继续做好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各类定向招生资格审核。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确保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严格规范招生录取管理。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定,严格落实教育部工作要求,严格遵守“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严格实行多级公示制度。加强考生各项资格审查,严格学校考核、监督制约和造假惩处。严格规范考试招生信息管理,落实信息安全责任。树立依法治考意识,对考试招生各环节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

积极优化招考宣传咨询服务。各地各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考试防疫教育和招生宣传,确保考生充分掌握有关要求。积极开展网络咨询活动,做好政策解读、志愿填报、信息查询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进一步完善考试招生诚信制度,教育和引导考生自觉抵制违纪、舞弊、失信等行为。针对高价志愿咨询辅导等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2020年浙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如何进行?

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

浙江高考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020年我省统一高考招生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考试科目为3门必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除文化科目外,还须分别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和体育术科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按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考生满分750分。语文、数学提供一次考试机会,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考生自主选用其中1次成绩。本次外语和选考科目考试取得的成绩只适用于2020年和2021年招生录取。

今年我省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与选考科目考试将首次同期进行,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外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部分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校考以及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将在高考后进行,具体请关注相关高校招生官网发布的信息。

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需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五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坚持全面评价、客观记录、民主评定、公开公正、简便实用的原则,根据规定的程序形成。往届生和其他高中应届生须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真实的鉴定。

志愿填报及录取

网报志愿:7月29-30日首轮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为唯一填报志愿的网站,网上填报志愿后不进行现场确认。考生须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时间内参加相应段(批)志愿填报。未按时完成填报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该段(批)报考资格。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准确了解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范围、单科成绩、体检等各项具体要求,确保本人符合条件。有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要求方可填报志愿。

普通类提前录取和第一段、艺术类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一段、体育类第一段同时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9日至7月30日。普通类第二段、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和体育类第二段同时填报,普通类第三段单独填报,填报具体时间和办法另行公布。

分类录取:8月上旬开始

8月上旬开始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实行“院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进行。

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普通类考生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90%分三段确定,分段线在考生高考成绩发布时一并确定并公布,考生位次根据所有考生高考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确定。

实行提前录取的是,有政审、面试、体检等特殊要求的军事、公安、定向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定向培养士官试点,及经过批准的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航海类等专业。普通类提前录取实行以院校为单位的传统志愿,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不再设院校服从志愿。符合相关院校、专业报考条件的一、二、三段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一并填报志愿。录取分段进行,投档比例不超过1:1.2.提前录取高校(专业)可参考浙江省普通类分段线,在第三段线上提出最低文化成绩要求。

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投档录取后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类)实行征求志愿。投档时,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直接投到其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

艺术类、体育类:艺术类录取分两批。艺术类第一批(专业校考为主)实行传统志愿,设院校志愿2个,每个院校志愿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除自主划线的高校外,艺术第一批中其他高校专业的艺术类文化分数线不低于我省普通类二段线的70%。艺术类第二批(专业省统考本专科专业)根据考生综合分成绩,按各类别实考人数的60%、90%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

体育类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具体办法同艺术类第二批。

分段录取时,如第一段投档录取后已完成全部计划,则第二段志愿填报工作不再进行。

特殊类型招生规定

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合格考生,在7月29-30日与普通类第一段等志愿填报同时进行;已填报志愿但又放弃录取的考生,只能参加普通类第二段及之后录取。

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地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考生,按有关政策规定,根据招生院校确定的相应录取标准,在普通类提前录取的最后一天单独投档,其最低文化要求原则上不得低于普通类第一段分数线。高水平运动队投档在普通类第一段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之前进行,文化成绩原则上要求不得低于普通类第二段分数线的65%。

高校强基计划根据教育部规定在8月5日前完成录取,考生强基计划志愿以在各试点高校报名系统填报的信息为准。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录取工作在强基计划录取之后、8月7日前完成。同时被多所院校拟录取的,按考生6月27日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有关系统自主填报的顺序确定正式录取院校。未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视作放弃。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志愿的录取。

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志愿单列,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工作开始前完成录取。被浙江警察学院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其他高校录取;未被浙江警察学院录取的考生,不影响普通类提前录取5个院校志愿的投档录取。

已确认保送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他高校不再录取。未纳入统招的香港高校的招生在8月7日前完成,凡被录取的考生后续其他高校不再录取。
三、浙江高考英语图文推荐 1、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试卷难度系数点评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2020年浙江高考试卷难度备受大家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介绍,今年浙江高考将以“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的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试卷的难度系统和点评解析的相关内容。>>> 查看全文
2、今年浙江高考英语卷难不难,2020浙江高考英语卷难度系数点评分析

人生一定不是场百米赛跑,一定是场马拉松是个长跑,人生的这场马拉松,高考只是这漫长跑道上的一段征程。即便暂时落后了同伴很多米,但只要我们足够用力,足够有耐心,光着脚也一定可以跑到终点。言归正传,今年浙江高考英语卷难度系数怎么样?浙江高考英语卷和去年相比难不难,浙江高考英语卷评价如何?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关于浙江高考英语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查看全文
3、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始末 调查处理结果

今天(5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浙江省2018年11月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调查结果。>>> 查看全文
4、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卷难不难 试卷难度点评解析(word文字版下载)

5、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试题难不难,今年浙江英语难易度调查

❹ 2019年浙江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浙江省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周道义

桐乡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庄志琳

高考英语试题浙江卷严格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大纲》命制,延续前几年试卷的风格,题型和要求没有改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试卷对词汇的理解要求略有提高,出现了unavoidable,stunned,humiliation等生词。从整卷的语言材料看,真实地道,关注思想性、人文性和实用性,比较通俗易懂。从设题情况看,立足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用能力,无偏题和怪题。

单项选择题考点覆盖面广,考查内容清晰,难度适中。考题涉及词汇辩析、情境对话和语法知识。词汇辨析依然是单选题的重点,如形容词辩析、动词辩析、名词辩析等。许多题项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

完形填空题讲述作者大学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体验中理解了成功的真正含义,指出“物质上的成功和享受并不代表精神的富足和幸福”这一价值趋向。文章的最后两句(g?—.)道出了作者的观点,是理解本文的关键。考查难点主要是长句理解,逻辑关系和故事情节的流畅性。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阅读理解题选材广泛,涉及学习、图表、科普、生活等方面话题,有一定的生词量。其中A篇是关于学生快乐阅读的实验,强调通过快乐阅读培养阅读习惯。B篇通过对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的介绍,让学生学会读图,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C篇是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集科普性和人文性于一体。D篇讲述作者从遛狗的体验中悟出生活的哲理——尽管有时生活艰难、前途难测,但人生总有希望和快乐。任务型阅读是关于约见教授的注意事项,要求考生根据篇章内容和脉络,选出每段的首句,考查学生概括主题和查找主题句的能力。阅读理解题的设问除了部分信息查询题外,更多的题项涉及主旨大意、推理判断、作者意图、句子理解、代词指代、篇章结构等,对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难度适中。

改错题的语篇原文语言地道,根据改错要求,进行了题目设置,考查考生基本的阅读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错误典型,易于查找和改正。

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以“WhenIhaveadifferentopinion”为题,在“坚持自己观点并说服别人”和“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中选择其一,用实例阐述观点,并说明理由。该题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体验,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表达。但要写好这篇短文,考生需要一定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今年的英语试卷看,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继续关注语篇,重视语境,培养语感。同时,考生也要注重拓展阅读空间,强化生活体验,提高思辩能力。

❺ 浙江高考最后二十天,英语阅读理解越做错的越多, 跪求怎么破

通过研究历届阅读理解题,我们发现,在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也有一些普遍性规律可循。如果考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了这些规律,他(她)们就可以找到做题时的"第六感觉",达到所谓超常发挥的水平。如果考生来不及看文章,万般无奈下凭这些规律可以选中不少正确选项。
(一)答案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一般不是正确答案项。这些语气词有: must, always, never, the most, all, only, have to, any, no, verycompletely, none, hardly等。
(二)选项中含有不十分肯定的语气词一般是正确答案项。这些语气词有: can, could, may, should, usually, might, most(大多数),more or less, relatively, belikely to, possible, whether or, not necessarily 等。
(三)选项中照抄原文的一般不是答案项,而同义替换的一般是选项。
(四)较全面、有针对性地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选项一般是答案项。
(五)选项中表达意义较具体的、肤浅的(字面意思)一般不是答案项,而概括性的、抽象的、含义深刻的是答案项。
(六)选项中较符合常识的,易明白的一般不是选项;而似乎不太合理,一时较难理解的往往是正确选项。
第二篇:
各类题型干扰项特点
新闻记者理解题一般采用主旨大意题、事实细节题、判断词汇题、逻辑推理题、作者观点态度题五种形式。考生若掌握了这些题型干扰项的特点,也有助于帮助自己排除干扰项,做出正确地选择。
(一)主旨大意题干扰项特点。
(1)虽覆盖全文意思,但显得太笼统;
(2)其内容太窄,不能覆盖全文内容,只是文章内容的一部分,或只是文章内容的一个细枝未节;
(3)与文章内容毫不相干,或与文章内容相悖。
(二)细节题干扰项特点。
(1)与原句内容相反;
(2)与原文内容一半相同一半不同;
(3)与原句内容相似但过于绝对化;
(4)原文中根本没提到。
(三)逻辑推理题干扰项特点
(1)不是在文章事实或上下文(句)逻辑基础上进行推理而得出了观点。
(2)虽然可以以文章提供的事实或内在逻辑为基础进行推理,但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四)观点态度题干扰项特点。纵观历届阅读理解试题在考查学生揣测作者观点态度时,正确选项要么是肯定、赞扬、褒义性的(如positive,support, useful, interesting, admiring等)要么是否定、批评、贬义性的(如disgust,critical, negative, disappointment等)而又以否定、贬义性居多。所以此类题型中的中性词(如indifferent,ambivalent, neutral, humor, disinterested, impassive)一般均为干扰项。
由于近几年文章都是反映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多为人们所担心的现象,故作者对这些社会现象持批评态度的较多。
第三篇:
紧急状况下的阅读答题方法
做好阅读理解题,最理想的步骤是先迅速浏览五道题大体了解一下五道题各自提问了什么,各选项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带着题干的提问略读全文,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所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模清五道题各自提问的内容大体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并做些相应的记号。接着开始逐个答题如果哪一题在略读基础上不能选出,再到文中相应的地方进行查读、细读,直至选出正确答案。五题全做完后,最后把五个选出的答案连起来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存在明显的逻辑不通或相冲突。如果有,及时订正;如果没有,可以做下一篇文章。但是,如果考生时间实在不够了而剩下一、两篇还没做,在此紧急状况下,该如何阅读答题呢?下面介绍一些临门一脚的诀窍。
(一)针对主旨大意题只读段首、段尾句。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某一段主题思想往往通过段首、段尾句表达出来。考生迅速找到了这些主题句,也能答题。
(二)若针对举例子、引用名人言论、特殊符号(如冒号、引号、破折号)后内容出题,考生可只读例子、名人言话、符号前后句内容,然后符号题。
(三)如果题目只是针对某一段内容而提问,考生可只看该段内容即可答题,而不必等把文章全看完才做,以防到时要交卷,而能做出的题因时间不足而瞎猜。
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可以加我qq 1511292512

❻ 浙江高考英语阅读题附答案

浙江高考英语阅读精选题(一)

I was e to take my driving test at 11:30 am.It was a rainy morning with low clouds and as I approached the driving school at 9:50 am,my heart sank.My driving instructor. Stan,said something,trying to drive away my fears,but I was not impressed

We set off for the test centre with an hour to go I wanted a run round the test circuit (圈),but we got stuck in a traffic jam,and could only drive no faster than walking.

We arrived at the test centre at 11 am.Stan made me watch a group of six learners emerging from the building with their respective(各自的)examiners.Their instructors were looking out from two windows.We watched them drive off They must have been feeling very nervous

Stan took me round the probable test track,pointing out the traps.The weather became even worse It seemed to make me feel worse too.I had developed a couldn't-care-less mood,and was almost calm We returned to the test centre in time to see the six unfortunates returning.Their nerves must have been in a terrible state.

I sat in the waiting room until six examiners came in to call out our respective names. Mine showed no emotion as he asked me to go to my car I showed none either,but the tension began mounting again.

1.On their way to the test center,Stan tried to comfort the author_________

A.but it made the author's heart sink deeper

B.but the words proced no effect

C.so that the author could drive to the center with no fears

D.so that they could prepare for all he flaps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Six learners would be tested at the same time.

B.The learners were test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ir instructors

C.None of the six learners passed the test in the end.

D The instructors were as nervous as the learners

3.When the author was sitting in the waiting room,he was quite_________

A.upset B.nervous C.frightened D.relaxed

4.When it was his turn to take the test,the author went to his car with___________

A.firm confidence B mixed emotions C.increased nervousness D.perfect calmness

5.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_________

A.the influence of bad weather upon a test taker

B the feelings of a learner before his driving test

C the preparations before a driving test

D.an unforgettable day

浙江高考英语阅读精选题答案

1.B

2.A

3.D

4.C

5.B

浙江高考英语阅读精选题(二)

The evidence for harmony may not be obvious in some families. But it seems that four out of five young people now get on with their parents, which is the opposite of the popularly-held image(形象)of unhappy teenagers locked in their room after endless family quarrels.

An important new study into teenage attitudes surprisingly shows that their family life is more harmonious than it has ever been in the past."We were surprised by just how positive today's young people seem to be about their families," said one member of the research team. "They're expected to be rebellious(叛逆的)and selfish, but actually they have other things on their minds: they want a car and material goods, and they worry about whether school is serving them well. There's more negotiation(商议)and discuss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nd children expect to take part in the family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y don't want to rock the boat."

So it seems that this generation of parents is much more likely than parents of 30 years ago to treat their children as friends."My parents are happy to discuss things with me and willing to listen to me," says 17-year-old Daniel Lazall. "I always tell them when I'm going out clubbing. As long as they know what I'm doing, they're fine with it." Susan Crome, who is now 21, agrees. "Looking back on the last 10 years, there was a lot of what you could call negotiation. For example, as long as I'd done all my homework, I could go out on a Saturday night. But I think my grandparents were a lot stricter with my parents than that."

Maybe this positive view of family life should not be unexpecte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idea of teenage rebellion is not rooted in real facts. A researcher comments,"Our surprise that teenagers say they get along well with their parents comes because of a brief period in our social history when teenagers were regarded as different beings. But that idea of rebelling and breaking away from their parents really only happened ring that one time in the 1960s when everyone rebelled. The normal situation throughout history has been a smooth change from helping out with the family business to taking it over."

1.What is the popular image of teenagers today?

A.They worry about school.

B.They dislike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C.They have to be locked in to avoid troubles.

D.They quarrel a lot with other family members.

2.The study shows that teenagers don't want to__________ .

A.share family responsibility

B.cause trouble in their families

C.go boating with their family

D.make family decisions

3.Compared with parents of 30 years ago, today's parents__________ .

A.go to clubs more often with their children

B.are much stricter with their children

C.care less about their children's life

D.give their children more freedom

4.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eenage rebellion__________ .

A.may be a false belief

B.is common nowadays

C.existed only in the 1960s

D.resulted from changes in families

5.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Negotiation in family.

B.Ecation in family.

C.Harmony in family.

D.Teenage trouble in family.

浙江高考英语阅读精选题答案

1.D

2.B

3.D

4.A

5.C

热点内容
我想成为名医生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30 04:52:33 浏览:465
更喜欢做某事用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4-30 04:09:44 浏览:217
高一年级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4-30 04:05:25 浏览:126
问题这个单词用英语怎么拼 发布:2025-04-30 04:04:39 浏览:472
英语单词pansy怎么读 发布:2025-04-30 03:56:32 浏览:520
压铁英语怎么说及英语单词 发布:2025-04-30 03:51:38 浏览:352
感觉英语好难学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30 03:47:32 浏览:765
我特英语怎么翻译成英文 发布:2025-04-30 03:36:41 浏览:443
参加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4-30 03:30:00 浏览:881
你知道她的电话吗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4-30 03:08:58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