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风俗英语怎么介绍
❶ 作文 我的家乡风俗 湖南
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民勤勉,精耕细作,种植水稻已有万余年历史。
漫长岁月,长沙先人培育出早、中、晚、粘、糯、籼、粳、长芒、短 芒等众多稻谷品种,据1949年统计,仅浏阳县栽培的水稻品种就有149个. 长沙地区多在高岸田种早稻,早稻收割后种红薯、玉米、豆子、高梁、荞 麦等杂粮。低岸下湿田种迟熟品种,如冬粘、重阳粘。早稻多在清明前后 下种,所谓“桐子叶马蹄大,作秧无挂碍。”谷种下泥,一般在田间扎以 假人,或悬假鹞,以防鼠雀。第一次扯秧,要点香烛,鸣统放炮,叫开秧 田门。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贺曰“栽米树”。栽禾往往由能手 “劈页”(开页)——在大田对岸插一杆,下田先栽几蔸,瞄准成线,以 此为基准,边退边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随手禾”。到彼岸 时,秧苗横直成线,犹如一页书,煞是好看,故名劈页。第二人从右边依 “页”而栽,叫“削页”,余此类推,次第排开。若前者被后者超过,则 被戏之为“关鸭子”、“钻布袋”。若中途拐了弯,则被笑为“过洞庭 湖”。为抢季节,亲友前来帮工,叫“打报工”。栽禾被视为重要的竞技 活,能手倍受尊敬,称为栽禾师傅。收割早稻,要称肉打酒,盛情招待, 所谓“栽禾师傅扮禾客”。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镰刀伤手。晒谷,多用篾 制晒簟,或将晒谷场糊以稀牛粪,使其光滑无泥沙。谷晒干后,用风车 吹,而无“扬场”的。除水稻外,长沙种植大麦、小麦、荞麦、高梁、包 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叶、蚕桑、苎麻、棉花、黄花菜 等农作物的历史也很悠久。豆类作物,常种蚕豆、豌豆、黄豆、黑豆、红 豆、绿豆、饭豆、泥豆、峨嵋豆、荷包豆等。其中黄豆又分五月黄、六月 黄、七月黄、八月黄等。泥豆又名懒豆,是制作浏阳豆鼓的上等原料。红 薯和烟草是明代引进的,但发展很快,种植面广,有“一季红薯半年粮” 之称。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其中有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的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常德地区的常德花鼓戏,流行于湘北岳阳、临湘一带的岳阳花鼓戏,流行于衡阳地区的衡阳花鼓戏,流行于邵阳地区的邵阳花鼓戏,流行于湘南祁阳、零陵、东安一带的花鼓灯和流行于湘南的道县、宁远、蓝山、新田等县与调子班合流的零陵花鼓戏。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和音乐风格,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支派 又到了三月三,正风筝满天的时候,也是桃花盛开,草长莺飞,出去旅行的好时节。但在我们湖南却有这么一个习俗,吃地菜煮鸡蛋。
基于一种传统,我们家每年都要地菜煮鸡蛋。今天一大早老爸就给我们采来了一大堆地菜,他说地菜一定要三月三这天采了煮着鸡蛋吃,市场上买的基本上是昨天采的,那样失去了药用价值和意义。且不论他的观点正确与否,这种习俗做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存在我们还是要保存,虽然我妹妹后来也买回来一大把,但我们还是用老爸的地菜煮了鸡蛋吃。地菜煮蛋,可以只用地菜和鸡蛋再加了适量水(依你地菜的数量和你对地菜汤的需求)煮了吃,当然当地菜熬出汤来后渣是要扔掉的,只将鸡蛋夹出来放到碗里,然后每个碗里倒进一碗地菜汁。也可以在都地菜鸡蛋时加入姜片、枫球、红枣、黑豆等中草药一起煮。其实我并不太喜欢吃地菜煮鸡,更不喜欢那地汁的味道,但为了身体健康,为了遵从父母的意愿,还是吃了一个鸡蛋,喝了一大碗地菜汤。
据记载,地菜,甘温无毒,和脾、利尿、止血、明目,是一味能治多种疾病的好草药,还可健身。 后经查明,寻草药的日子,正是三月初三。 人们为了纪念,便把这个日子定为吃地菜的日子。据说,一年吃一次,就可以保安康。
我们这儿有谚语,“农历三月三,不忘地菜煮鸡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在我们家乡的乡下,屋前屋后,水塘边都有这种小小的白花,细长的叶子的地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湖南喝一碗。
❷ 介绍湖南的风俗作文
(一)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民俗民风也随着地域的差异而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区别很大的民俗传统。
我的家乡在湖南,一个文化底蕴很浓的地方。在我的家乡有着很多独特的风俗人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已经被淡化了,然而倘若你来到湖南,特别是在湖南朴实的农村,你便可以感受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了。
在我的家乡湖南就是一个保留着独特风俗的地区。每逢喜事,照湖南人热情的性子,都会在自家院子里用木板搭一个戏台子,请艺人来家里唱湖南著名的花鼓戏。在屋里摆上大圆桌,请亲戚邻居到家里吃饭看戏,摆大圆桌象征团圆,祥和。桌上不会摆太多碗菜,但是每一碗都内容丰富,我们叫它“杂味菜”是当地最有名的菜之一,菜里有香肠,木耳,豆干……这种菜虽不及“淮扬菜”那样精致,却能从这道粗犷豪迈的家常菜中吃出农家独有天然朴素的风情,也别有一翻风味。
在农村,吃自己种的菜和大米,很少去买东西,房子也是自己家盖的。我们住的房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年轻时用汗水夯筑起来的,红砖,黑瓦是我们那儿房子最大的特征。我们家有两层楼,上面睡觉,下面吃饭,格局简单。那不像城市里的房屋,闪闪发亮,富丽堂皇。那都是用天然的土砌成的,走进去就嗅到一种清香的泥土味,有种能让人返璞归真的独特气息。
大人们听到韵味十足的腔调也跟着哼起来,小孩们则在桌上的大碗里聚精会神地挑着香肠,一幅多么热闹祥和的画面!戏听完了菜吃完了,客人主人依依惜别,临走前主人总会向客人递上一块腊肉,肉熏得红通通的,这里面装着的是湖南人热情好客的美好情谊。
(二)
我的家乡是湖南,湖南和广州的民风民俗有着极大的不同,接下来我给你们说说。
湖南的公交车和广州的完全不一样。车上所有的人都很和蔼、慈祥。广州一上公交车就有一个机器让你投两元钱进去,而老家不同,老家的公交车上,有个专门售票员。她会先问你到哪里,如果是远的地方就会收多你一点钱,如果是6元,你给5元,她也不会说什么。是10多元,还可以讨价还价。碰上新年的话,售票员会对你说 “新年快乐。”
湖南人很热情,跟广州完全不同。在湖南如果家里要是有人结婚,或者过寿,只要一碰上喜事,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和邻居一起来参加。湖南人称这不叫派对,叫做酒,参加的人称吃酒。吃酒时男人都是坐在大厅里,女人和小孩就坐在喝茶的屋里,这是由于地位不同。做酒都是在家里做,请一个艺术团在外面搭个舞台,表演。再请个煮饭的队伍,来煮饭。客人们看完表演就去里屋准备吃酒。大家一坐下菜就来了,一桌五六个人,十盘菜,全是肉。湖南的人不像广州,广州聚会都是喝红酒,而湖南乡村是喝营养快钱和米酒还有白酒。湖南把米酒当水喝,喝得越多表示主人越大方,喝醉了更好!
这就是我的老家——湖南!这就是我老家的民风民俗,它跟广州的可大不一样呀!
拓展资料:
湖南民俗文化:
湖南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二者融贯,构成了独特的湖湘文化。
(一)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
1、湘方言
湘方言(也叫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包括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益阳、娄底等,2010年统计约为4500万人口。湘语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
2、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在湖南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和湘西的大部分地区和湘南的郴州市区和部分城镇,西南官话形成的时间较晚,但在湘西北、湘西一带影响很广泛,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汉语方言,是湖广地区(湖南湖北)的第一大方言。
(二)湖南湖南戏曲
湖南省现有地方戏曲19种,艺术表演团体近100个,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湖南花鼓戏。花鼓戏《老表轶事》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实现了在国家级精品剧目评选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实景节目《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成功上演。
此外,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了何纪光、李谷一、宋祖英、张也、陈思思、汤灿、雷佳、王丽达等一大批著名湘籍歌唱家。
参考链接:湖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_网络
❸ 湖南的习俗有哪些
婴儿出世都要到神龛前燃放鞭炮,向祖宗报喜。昔时重男轻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认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欢天喜地。认为生女是“生个空人”,是背时货,一愁包脚,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婴现象。
小孩降生时,如有不速之客进屋,称“逢生”。来客就是婴儿的干爹或干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时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灾祸”之说。为解脱,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红线,以“刺破灾祸”。男逢女生,则认为是好事,要“逢时三年”。
邻居女眷听到鞭炮响,会赶来问慰祝贺,并分别送以鸡蛋、红糖、干刀豆丝、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说“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着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统与家乡土地永不分离。世传送胞衣时不能回头,否则倒奶。
婴儿父亲即日要带着鞭炮和一只鸡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带公鸡,生女孩带母鸡,岳家无需问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亲邻听到鸣炮报喜,纷纷恭贺并送以鸡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称“汤饼之会”。外公外婆带去早已准备好的婴儿摇窝、坐栏等,一般还备有婴儿棉袄、夹袄、单衣、棉抱裙、夹抱裙、鞋、帽等各一对,人叹“外婆难做呀”!有的还留下照顾产妇,叫“伴月”。婿家亲邻或“请外婆茶”,或“请外婆饭”。
三朝日,长辈妇女将艾叶、枫球、鸡蛋等熬汤为婴儿洗澡,叫“洗三朝”。洗毕,用鸡蛋滚擦婴儿全身,以祛风,祝福健康。再给婴儿换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长辈抱着,在婴儿身上盖一筛子,筛上接剪刀、算盘等,众人簇拥,或手敲赶鸡棍(即一头劈开的竹棍,作赶鸡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厅神龛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毕,沿厅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据说可防“脐风”危害。长沙县还有用赶鸡棍追打婴儿祖母之习俗,名“打喜”。
三朝日亲友赐红纸包封祝贺,赴汤饼会,叫“打三朝”。主家煮熟鸡蛋,上红,分赠众人,叫吃红蛋,又叫吃滚屁股蛋。河西有的地方还往婴儿父亲脸上擦红,祝贺他做了“大人”。
❹ 湖南的风俗
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民勤勉,精耕细作,种植水稻已 有万余年历史。
漫长岁月,长沙先人培育出早、中、晚、粘、糯、籼、粳、长芒、短 芒等众多稻谷品种,据1949年统计,仅浏阳县栽培的水稻品种就有149个. 长沙地区多在高岸田种早稻,早稻收割后种红薯、玉米、豆子、高梁、荞 麦等杂粮。低岸下湿田种迟熟品种,如冬粘、重阳粘。早稻多在清明前后 下种,所谓“桐子叶马蹄大,作秧无挂碍。”谷种下泥,一般在田间扎以 假人,或悬假鹞,以防鼠雀。第一次扯秧,要点香烛,鸣统放炮,叫开秧 田门。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贺曰“栽米树”。栽禾往往由能手 “劈页”(开页)——在大田对岸插一杆,下田先栽几蔸,瞄准成线,以 此为基准,边退边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随手禾”。到彼岸 时,秧苗横直成线,犹如一页书,煞是好看,故名劈页。第二人从右边依 “页”而栽,叫“削页”,余此类推,次第排开。若前者被后者超过,则 被戏之为“关鸭子”、“钻布袋”。若中途拐了弯,则被笑为“过洞庭 湖”。为抢季节,亲友前来帮工,叫“打报工”。栽禾被视为重要的竞技 活,能手倍受尊敬,称为栽禾师傅。收割早稻,要称肉打酒,盛情招待, 所谓“栽禾师傅扮禾客”。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镰刀伤手。晒谷,多用篾 制晒簟,或将晒谷场糊以稀牛粪,使其光滑无泥沙。谷晒干后,用风车 吹,而无“扬场”的。除水稻外,长沙种植大麦、小麦、荞麦、高梁、包 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叶、蚕桑、苎麻、棉花、黄花菜 等农作物的历史也很悠久。豆类作物,常种蚕豆、豌豆、黄豆、黑豆、红 豆、绿豆、饭豆、泥豆、峨嵋豆、荷包豆等。其中黄豆又分五月黄、六月 黄、七月黄、八月黄等。泥豆又名懒豆,是制作浏阳豆鼓的上等原料。红 薯和烟草是明代引进的,但发展很快,种植面广,有“一季红薯半年粮” 之称。
赶秋节
传说在远古时代(神农取谷种母题神话的另一传说),苗族先祖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取谷种,教苗民种植,使人们有五谷食用。所以,湖南花垣县麻栗场至吉首市矮寨一带的苗民,每年立秋日到来前,要过赶秋节,把神农派去取谷种的一男一女称为秋公秋婆,以此纪念神农的恩德。因为农历立秋日到来之前,水田、旱地作物正在黄熟,由于神农的护佑,丰收已成为定局,因此,赶秋节如同动员会一样,四面八方的苗民都去赶秋集会举行对歌、跳鼓、打秋千及其他娱乐活动,纪念神农先祖与秋公秋婆。后来,赶秋节插入英雄美女的爱情传说,使赶秋节具有祷念神农取谷种伟业和歌颂自由爱情意义的群众性娱乐节俗活动。近年来,花垣县麻栗场的赶秋节,每年参加的群众达七八万人之多。可见苗民对神农派人取谷种之崇拜。苗族节庆 踩花山 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
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跳香节
苗族不仅在丰收定局时的立秋之前祭拜神农,而且在秋收完成后,还要举办大祭神农的节庆,苗民谷称为跳香。跳香节,一般在秋后农历十月举行。盛行跳香节祭五谷神和神农的地区,有湖南泸溪、吉首、古丈、沅陵、辰溪等县市,每当跳香节到来时,由苗族祭司主持,节期一般为一天一夜,除祭祀五谷神与神农外,还要跳跳香舞,当地苗族称之为“督熊”,“督”苗语意为起伏地跳,“熊”,意为苗族。即这天,苗族祭司要主持男青年跳苗舞来祭祷五谷神与神农。像苗族这样的秋收前和秋收后的十月,有专门的节俗和舞蹈来祭祷神农,在其他民族尚未发现。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除此之外,苗族也过汉族的春节等节日。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浏阳三朝送号习俗
浏阳北乡有三朝送号习俗。邻里亲友将取定的男婴字、派、号名用大楷书于红纸上,额以“恭惟某某夫妇喜得文郎志庆”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孙志庆”之类的贺词,在鞭炮声中贴于厅屋正梁两端墙上。因屋场、族人等情况不同,有同时送几个号的。清代以前,生女婴不道号。民国以后,也有给女婴送号的,但只送一个名字,一般是“闺字某某”。
还有办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的。长沙县有用鲤鱼给婴儿亲嘴并喂汤的习俗,叫“开荤”或取“鲤鱼跳龙门”之意。亲友赴宴,赠之金银手钏、项圈、“长命锁”等物。周岁时,有的将文具、针线、口红、书画之类摆于盘中,让婴儿去抓,以测其志趣,名曰“抓周”。以后每岁生日都叫“长尾巴”,父母总要维以荷包蛋,所谓“大人生日一餐饭,细伢子生日一个蛋”。10岁、20岁等叫“总生”、“整生”,亲友多送布料鞋袜等作为礼物,父母一般要请几桌客。平时生日叫散生,除姑舅、姨妈登门之外,邻里妇眷要送以鸡蛋、面条等相贺,主人待以“旱茶”,故又称“吃茶”。 古语云:44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可见古人称寿的最低限度是60岁。以后有50岁称寿的。长沙人做寿讲“男进女满”,即男做虚岁,女做实岁,做60大寿被认为是重开花甲,特别隆重,称为寿星公、寿星婆。有的搭寿台、陈寿桃、点寿烛,有的亲友送寿匾、寿屏。寿星端坐寿台,接受儿孙跪拜,此时鞭炮燃放时间越长越好。开筵时,先吃寿面,面条细长,象征长寿,故长沙人叫生日饭为吃面。 也有50岁以前就庆寿的,但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说,即男满29岁,女满40岁不做寿。有的生日外出避客,叫躲生。有的人依“母在堂,不做寿”的古训,即使是60岁或70岁,只要高堂健在,就不做寿,自己生日看成母亲的难日,只给母亲添菜,以感谢母亲的生育之苦和养育之恩。
结草标 哭嫁
土家苗寨有结草标为记的习俗。草标为几根草编结而成,以形状区别不同用意,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和交易活动中,旱地播种或水田插秧后,将标结成"又"字形,以祝愿丰收和看护庄稼,锄草时把草结在锄头上,放鸭时结在浪竿上,封山育林时结在树上,背柴时结在背篓上,以示物有其主。卖牛,草标结在牛角上,卖猪时结在猪笼上,以示此牛此猪出售。草标还是情感交流的载体。青年男女恋爱,在约会地点结成圆形的草标,表示团聚求爱。若女方同意即在草标上系上一根丝线,不同意就另结两个分开的草标,表示不再往来。若草标用青草与黄草扎成,表示秋后相会。几根草结在一起表示相会,其根数表示几天后相会。哭嫁:清康熙13年清朝廷对湘西土司王朝实行改土归流制,即改土官为流官。地方官吏不再由土司王指派或世袭,而由封建朝廷派遣。从此,中原文化进入湘西,湘西的千年俗风开始受到冲击。开放自由,纯情率直,以歌会友,以歌恋情的自由恋爱方式开始被“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门当户对”所取代。男女一生的婚姻,终身的幸福,全凭父母、媒婆一句话而定。有些女的结婚时还从未见过夫婿的面貌。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恐惧,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同时,借哭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邻里乡党的照顾之情,叙述兄弟姐妹的手足情谊。父母亲、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也均以哭声作答,劝慰女子到夫家后尊重双亲、爱护弟妹、和睦邻里、常回家看看。哭嫁的高潮是大骂媒婆,把媒婆骂得狗血淋头。媒婆却决不生气。因为媒婆凭经验知道女子新婚之夜即能认识媒婆的价值。土家族常以未婚女子的哭嫁水平来衡量该女子的聪明程度。
赶僵尸 放蛊
赶僵尸:全世界范围内唯湘西有此民俗。看香港的电视台鬼片电视和内地录相厅鬼片,均可见到赶僵尸的恐怖场面。古代湘西人在外地做官、经商、求学、闯荡江湖,死后不愿火化,由亲朋雇请湘西巫师将死人穿上黑衣、黑裤、黑袜、黑布鞋,戴黑帽,口中念念有词,求神作法,让僵硬的尸体站立起来走路回老家。赶僵尸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在夜晚,人少的地方,白天阳气太盛则不成;二、所赶僵尸必须是三具以上,太少赶不动。至于僵尸为什么能走路,则是一个至今无人能解的迷。表面看好象是迷信,但它却是一种客观存在。放蛊:湘西的历史上曾有个存在了八百年的土司王朝,实行的是非常残酷的封建农奴制。老百姓遭受重重压迫,妇女比男人的命运更苦,毫无人生权利可言。湘西的妇女(特别是苗族妇女)为了最起码的生存权,被迫采取措施,保护自已。她们从山上捉捕来几十种有毒的较小动物,将它们一起放在桶子里用盖子盖住,不给它们喂食,逼着那些饥饿已极的小动物互相残杀。饥饿已极的小动物以大吃小,余下最后一条最大的动物。余下的这条最大的动物全身聚集着几十种有毒小动物的毒性,成为剧毒动物,被人晾干研成粉末,储存于瓶内,即为“蛊毒”。湘西妇女若遭人侵犯,即悄悄将藏于指甲的蛊毒倒入仇人的茶杯、酒杯或饭菜内、或水缸里,即为“放蛊”。只有放蛊的人才有独门解药。解放后此俗已不兴。
吊脚楼 背篓
吊脚楼 苗族、土家族住宅,同宗同姓的人聚居成一村一寨,以姓氏做寨名,如李家湾、向家坡。住宅由正屋、偏屋、木楼三部分组成。正屋一般修六扇五间,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或"七柱十一棋"。"七柱十一棋"的大屋为十扇九间。住山地的,多依山傍水建造坐北朝南、纯木结构的居脚楼。吊脚楼为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木栏上雕"回"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吉祥图案。凭桩可观景,可晾晒衣物。阁楼屋脊以瓦作太极图形,四角翘檐,玲珑飘逸。屋脊与檐均用灰浆安砌花格窗,上嵌玻璃,涂刷油漆。
背篓 武陵源一带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不便肩挑而宜背负。当地土家、白、苗族人多用竹片织成长筒形背篓作生产、生活用的负重工具。根据不同用途,背篓规格、制作各异。用于生产的大而粗糙耐用,用于生活的小巧玲精细。柴背篓用粗厚的青竹篾编织,形状较大,四周用竹片做成"墙";洗衣背篓选料精细,用水竹破成细篾精心编织,上大下小;陪嫁背篓形状如同洗衣背篓,只是制作工艺更为考究,篓口用斑竹和青竹镶边,表示阴阳交合,中部用红漆刷约3厘米宽的圆圈,以示喜庆。篾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巧,以示新娘心灵手巧。背小孩的是椅架式背篓,篓框用毛竹制成,用布做背带。
❺ 湖南的风俗有哪些
风俗复有很多,我知道的告诉制你。过春节时都要去赶场,可以准备好过年的年货,一般过年都要杀猪,一家人吃团圆饭,老人过世要批麻戴孝,要从小孩身上剪下一节下棺祈求保佑,拜祭祖先要许愿望保佑…观音生日要去拜祭。望采纳
❻ 湖南人的风俗习惯
湖南人家乡过年风俗
小年与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二十三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二十三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神”。
春节与贴春联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传统节日。原在“腊日”(阴历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岁末。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即在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此二神像挂于门首,五代时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据说我国第一副对联是五代里后蜀的孟昶所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清人所着《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可见,自五代以后,欢迎的祝辞,换掉了难以理解的符咒,后来,桃符为大红纸张书写的春联所代替,今天,湖南各地也都有张贴对联的习惯。
拜年与压岁钱
人们通常把春节期间的访亲问友叫“拜年”,相传古时隆冬季节有骚扰人们生活的“年”怪,“年”怪有三怕:一怕声响,二怕红色,三怕火光。这样每到“年”要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纸写春联,点起一堆篝火,等凶猛的野兽“年”跑了以后,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贺新喜”,这些传说慢慢衍化,就成了今天的习俗。
民间拜年要选日子。长沙、常德等地,“初一不出行,初二丈母娘,初三以后,村里村外互来往。”株洲、湘潭、衡阳等地,“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干娘,初五初六团团转,初六以后随便行,”并有“七不出八不归”的忌讳。邵阳等地,“初一村里走,初二外婆家,十五接回老妈。”娄底等地认为长辈到晚辈家拜年是好吃的表现。拜年时,放鞭炮以示喜庆,衡阳等地,主要放鞭炮接客,邵阳等地客人带鞭炮到主人家门前自放。
湘黔一带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快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春节拜年给“压岁钱”的风俗,古已有之。清《燕京岁时记》上说:“除夕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糖)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这是前人描写分到压岁钱的喜悦心情的一首诗。如今,尊长给晚辈的“压岁钱“的票额越来越大了。
❼ 湖南有哪些风俗
1、湖南花鼓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便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的喜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过小年,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举家休息聚餐,称“小孩子过年”。家家筹备年货,作豆腐,杀年猪,送年节,备点心,炒旱茶,写春联,扎灯笼,忙得不亦乐乎。
3、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会在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叫“年财佬”。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4、大年初一民间的讲究、禁忌颇多。有的于除夕在大门合缝处贴红纸“财”宇,在当眼处贴“开门大吉”、“对我生财”之类的吉利语,开门时高声诵之,叫开门见喜、开门见财。出天行时,观风向天色,卜来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长沙灯市,多篾扎纸糊各式灯笼,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缩,顽童则持彩灯相戏。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意在除虫,祈求丰收。
❽ 湖南的春节习俗简介
1、小年与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无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以 24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23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12月23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23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揖邦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整个祭祀活动才算完成。
2、除夕与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满面春风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高地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高低要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圈炉欢度除夕良宵。
吃团年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的渴一口酒,以讨吉利。
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3、春节与贴春联
春节是我国最大传统节日。原在“腊日”(阴历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岁末。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即在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此二神像挂子于门首,五代时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据说我国第一副对联是五代里后蜀的孟昶所题: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可见,自五代以后,欢迎的祝辞,换掉了难以捉摸的符咒,后来,桃符为大红纸张书写的春联所代替,今天,湖南各地也都有张贴对联的习惯。
4、开门炮
开门炮是湖南的春节习俗中最热闹的,是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各地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在湖南的春节习俗中,株洲人在春节拜祖的时候最有讲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间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就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
5、”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8)湖南风俗英语怎么介绍扩展阅读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❾ 湖南省的民风民俗
一,节日
端午节在西部沅澧流域特别受重视、各地普遍存在竞渡习俗,相当多的地方,有大端午和小端午之分,即在五月十五再过一次大端午。九月九重阳在西部沅澧区受到特别重视,不仅要酿造重阳酒,而且还要制作重阳糕相互馈赠,有些地方甚至在十九日再过一次大重阳节。
过小年以腊月二十四日全省相当普遍,但祭灶时间存在明助区域性,湘资流域大多数地方在小年的雍,仅少数地方是在小年的前夕或次夕,而沅澧流域大多数地方则都是在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先期祭灶。
二,民间信仰
东部湘资流域有朝岳的习惯。“每岁七月,邑人往祷南岳者,斋宿戒行李,以八月朔谒岳庙进香,又有沿途拈香且祝具拜,以三、五、七步为节,至庙方止者,谓之烧拜香。”南岳的庙会因而成为湖南最热闹的集市之一。
西部沅澧流域,历史上对于马援的崇拜非常发达,伏波庙遍布各地。竹王的崇拜也很普遍,而且还发展为天王神。
三,婚姻礼仪
东部湘资流域许多地方歌堂风俗非常盛行,西部沅澧流域哭嫁习俗比较突出。歌堂和哭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歌堂主要为伴嫁,哭嫁的主题是别离,歌堂以学习社会生活知识为主,重智力开发;哭嫁以亲情为纽带,重抒发情感。
四,民歌
作为口传语言民俗的民歌,西部沅澧流域相当发达。在沅澧流域,有薅田鼓、茶山鼓、薅草锣鼓、挖土歌等田歌,由劳动号子与山歌相结合,以锣鼓或者锣鼓钱作为打击伴奏,用于山区集体劳动场合。
五,上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俗,每当赶年场或重大节日如“四月八”、“赶秋节”等,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
登梯者还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施展全身本领。上刀梯是惊心动魄的表演,是英雄所为,是一种奋争,一种自我牺牲,是苗族人民过去生活的显现。
❿ 湖南的风俗有什么
饮食习俗是指有关饮食行为的风俗和习惯,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的群体性饮食行为方式。湖南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形成湖南独具风味的饮食习俗。
一、在湖南,“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涵义。首先在人们婚嫁丧娶等大事中,总是以吃作为其重要内容。其次,“吃”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朋友之间相互往来,一定要盛情招待,以示主人的热情、豪爽。
二、在饮食结构方面,湖南人日常饮食一般以大米为主食,副食方面,农村以蔬菜为主,城市则肉食、水果的比重较大。湖南人还喜欢根据节令来制作一些腌菜、干菜、泡菜、榨菜、腊菜,每逢客至,总要端上桌来显示主妇的手艺和持家能力。
三、湖南嗜酸喜辣成风。无论是平日的三餐,还是餐厅酒家宴会,总要有一两样辣椒菜。湘西苗族和湘黔桂边界的侗族同胞则长期以酸菜作为当家菜。湖南人嗜酸喜辣之风就形成湖南菜肴中独特的酸辣味。在湘菜的诸多调味方法中,最注重的就是酸辣味。
此外,湖南人还喜欢吃苦味。浏阳豆豉、苦瓜等带苦味的菜肴在湖南颇受欢迎。
四、湖南人好吃异味。在湖南,蚌壳肉、螺蛳肉一直被当作美味,臭豆腐、怪味豆也很受欢迎。近年来啤酒鸭、牛鞭、羊鞭,在长沙也颇有食客。尤其是在湘西地区,蛇、鼠、鳅、鳝、蝌蚪,乃至各式昆虫均在炒吃之列,并被视为珍贵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