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翻译 » 烷基化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烷基化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4-11-01 08:52:23

㈠ fungicide的汉语翻译是什么

fungicide

叶钟音

对真菌或细菌有杀死或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杀菌剂可以在植物体外或植物体内通过药剂的毒力作用杀死或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有的杀菌剂对真菌无毒性,但可干扰真菌致病过程或影响病原物——寄主间的相互关系,提高植物防御能力。

毒效基和辅助基

杀菌剂对病菌具有杀死或抑制作用,是与杀菌剂的分子结构有关。每个杀菌剂的分子结构中必须具有毒效基因或有毒元素。如有机汞化合物中的汞元素、克菌丹的三氯甲硫基。杀菌剂对菌类的毒力就是由于这些基团和元素破坏菌体代谢,最终使菌体死亡。杀菌剂结构中还有一定的辅助基,它可以调整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状。如苯菌灵结构中的丁胺甲酰基团,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增加了药剂向菌体内渗透的能力,从而增强了药剂的抑菌作用。

无毒性杀菌剂

对真菌的活性表现在影响真菌的致病力;影响寄主—病原菌相互关系,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三环唑对稻瘟菌的作用表现为抑制孢子萌芽过程中侵入栓细胞壁的黑色素合成,结果不能穿透寄主烂粗细胞造成侵入。即因为影响了侵入栓细胞壁的紧破性和胞内必要的膨压。二氯二甲环丙羧酸(DDCC)喷洒水稻叶片上后,可以阻止稻瘟病病斑扩大,是由于药剂促进了病斑周围组织内植物保卫素momilictones A和B的积累,使侵入点内的菌丝不得扩展蔓延。

杀菌剂类型

根据杀菌剂对植物病害的防病搏前原理分为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根据杀菌剂的使基历清用途径分为种子处理剂、土壤处理剂、叶面喷洒剂。根据杀菌剂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运转性能分非内吸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根据杀菌剂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分铜素杀菌剂、硫素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有机磷杀菌剂、有机胂杀菌剂、取代苯杀菌剂、醌类杀菌剂、杂环类杀菌剂等(见表1)。

杀菌剂的剂型

根据药剂的理化性状和使用的要求杀菌剂可以加工成多种剂型。

粉剂

直接将原药加工成一定细度的粉末制成粉剂,也可以少量的原粉加填充粉混合磨碎成一定细度的粉剂。这类杀菌剂的原药不亲水,加工成粉剂后通过喷粉器械在地面植株间喷粉,或通过飞机在空中喷粉。粉粒的粗细影响喷药和防治质量。粉粒细在植物表面附着力强,有效覆盖面大,也易挥发为气态。如硫磺粉一般要求能通过300号筛目,粉粒直径不大于27微米。

可湿性剂

以原药和湿润剂、分散剂及填充粉混合粉碎而成。粉粒细度要求99.5%通过200目筛,即粉粒在74微米以下。兑水后必需具有悬浮性、分散性、湿润性。杀菌剂剂型中可湿性剂占较大比例。

胶悬剂

以原药、分散剂、悬浮剂、抗冻剂及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在水中磨研制成。药粒的直径在1~3微米,兑水后其悬浮率在90%以上。如多菌灵胶悬剂。

乳油

原药、有机溶剂、乳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有的为提高溶剂对原药的溶解度,还加少量的助溶剂以达到配制高浓度乳油。乳油兑水后,呈透明或半透明胶体溶液,油粒直径在0.1微米以下,称可溶性乳油。还有一种乳油兑水后呈乳浊液,称乳化性乳油。杀菌剂中亦有少量制成乳油如萎锈灵乳油。

锈病、白粉病、叶螨ssulfursmokingagent烟剂硫白粉病、锈病、果树疮痂病、叶瞒ssulfurbentonite膨润硫白粉病、锈病sSulphur硫磺硫素杀菌剂灌根:茄子黄萎病叶面喷洒: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二元酸铜瓜类霜霉病铜皂乳剂coppersoap种子处理:小麦腥黑穗病、小米黑穗病叶面喷洒:同波尔多液CuC12.3Cu(OH)2copperoxychloride王铜苹果褐斑病、桃疮痂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锌铜石灰液zine-copperLimemixture土壤处理防治猝倒病、立枯病Cu(NH3)S04H20cuprammoniumsolu-tion铜氨合剂等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的叶斑病、霜霉病、炭疽病[Cu(OH)2]3.CuS〇4等bordeauxmixture波尔多液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CuS04?5H20cupricsulfate硫酸铜铜素杀菌剂应用范围化学结构名称(英文名)类型

表1 常见杀菌剂

表1 常见杀菌剂(续)-1

表1 常见杀菌剂(续)-2

表1 常见杀菌剂(续)-3

表1 常见杀菌剂(续)-4

表1 常见杀菌剂(续)-5

表1 常见杀菌剂(续)-6

表1 常见杀菌剂(续)-7

表1 常见杀菌剂(续)-8

表1 常见杀菌剂(续)-9

表1 常见杀菌剂(续)-10

表1 常见杀菌剂(续)-11

表1 常见杀菌剂(续)-12

表1 常见杀菌剂(续)-13

表1 常见杀菌剂(续)-14

表1 常见杀菌剂(续)-15粒剂

以原药、粘合剂和载体通过特殊的造粒机械和工艺加工而成,根据粒的大小分微粒剂、颗粒剂和大粒剂。防治稻瘟病的异稻瘟净颗粒剂撒施稻田后,既可降低空气中农药污染,又可通过田间灌溉水中药剂的缓解,被稻株吸收运转,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烟剂

原药、燃料、氧化剂、消燃剂混合制成的粉剂,分装在罐内或袋内,通过引火线点燃后燃烧。其中的原药因受热气化后,在空气中又冷凝为0.1~2微米的烟粒。百菌清、硫黄具有高温下不分解并能升华,因此制成烟剂,用于温室和林间。

杀菌剂的毒性

杀菌剂对人、畜、鸟、蜂、鱼的毒性。分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种表现形式。

急性毒性

以小动物如小白鼠或大白鼠作供试动物,以杀菌剂直接口服或皮肤涂抹于供试动物,观其中毒症状和致死中量,即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剂量(毫克/公斤体重)以LD50表示。凡LD50值大者,表示杀死50%个体所需的剂量多,该杀菌剂的毒性低。根据口服LD50量的大小,将农药的毒性划分为特剧毒<1毫克/公斤、剧毒1~50毫克/公斤、高毒50~100毫克/公斤、中等毒100~500毫克/公斤、低毒500~5000毫克/公斤、微毒5000~15000毫克/公斤。经皮毒性分低经皮毒性、中等经皮毒性、严重皮肤毒性。几种常用杀菌剂的毒性(表2)。

表3 几种杀菌剂合理使用准则

慢性毒性

用微量杀菌剂长期(六个月以上)饲喂供试动物连续观察2至4世代存活的个体,是否发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现象。为了快速测定,也可用Ames氏测定法,即以鼠伤害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nhimurium)作为指示微生物,三天内即可知该药剂是否具致突变作用。有的杀菌剂在急性毒性方面属于微毒,但其慢性毒性却表现具“三致”作用,如百菌清在5000~10000mg/kg对大鼠肾脏有致癌作用,在微生物试验中亦发现有致突变现象。

由于杀菌剂对动物的毒性,加之使用于农作物上后,由于药剂的分解、代谢的原因,造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上的残留。国家从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人、畜的健康安全出发,对一些高毒和高残留的杀菌剂禁止使用,如有机汞杀菌剂。同时也规定一些杀菌剂的最终残留的限量、安全间隔期(表3)。如百菌清在水稻最终残留量不能超过0.2 ppm,安全间隔期为10天。苹果、梨、葡萄不能超过1 m g/kg,安全间隔期分别为21天、25天、21天。

杀菌剂药效测定

effectiveness test of fun-gicides

周明国

评估农药防治病害的效果及其应用价值的试验方法。药效测定的内容包括药剂防治的对象、对病原物的毒力、防治原理、施药技术、残效期、农药理化性能及其加工剂型与药效的关系。以防病效应评估各种药剂的差异和实用价值。此外,可测定对植物的药害和对非靶标生物群落的副作用。药效测定首先采用室内快速简便方法筛选出有希望的药剂再进行温室盆栽植株测定,最后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大田药效测定。以对病原物产生50%效应的有效浓度(EC50)或产生100%效应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与对照标准药剂产生相同效应的浓度之比,评价测定药剂效力和推广价值。

室内药效测定

又称毒力测定,对病菌或培养基质施以药剂,以孢子萌发率、菌体生长速率、菌体形态或呼吸作用等生理变化作为衡量药剂毒力的指标。根据药剂和供试病菌的特性,室内药效测定方法如下。

孢子萌发法

将药剂附着在载玻片或其它适当平面上,然后滴上病菌孢子悬浮液,或使药液直接与孢子液混合,适当培养后镜检孢子萌发率。药剂浓度对数与抑制孢子萌发机率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剂量反应曲线(简称D-R曲线)表示,并可根据D-R曲线位置和斜率评估和比较药剂毒力。

生长速率测定法

在含有药剂系列浓度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或液体培养基中,定量接种,经适当培养后,测量和比较菌落扩展速度、或浑浊度或菌体干重增加速率。有的可通过测量菌体分泌、代谢物含量推测对菌体生长速率的抑制效力。适用于近代开发的许多对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但可干扰菌体生物合成或细胞分裂过程的药剂的药效测定。

附着法

细菌或真菌孢子附着在灭菌的种子、菌丝、果皮或其它保护材料上,直接接触药剂,并给予适当温度、养分和水分,一定时间后观察有无菌落形成。

气体效力测定法

有些杀菌剂能够挥发或分解产生具有抗菌效力的气体。测定气体抗菌效力是在固定的培养基上接种供试菌,将皿倒置,在倒置皿盖内放入药剂,检查经培养的病菌生长发育状况。

扩散法

又称抑菌圈法,在已接菌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加入少量抗菌物质,使药剂接触培养基和病原菌,适当培养后施加药剂部分的培养基周围由于药剂扩散产生抑菌圈或抑菌带,抑菌圈的大小与药剂浓度呈函数关系。应用此法比较杀菌剂毒力大小或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时,还应注意抑菌圈大小受不同药剂在培养基中水平扩展能力的影响。扩散法常用于农用抗菌素和混配药剂的药效测定。

形态观察法

有些杀菌剂对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速率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但影响菌体正常形态,阻止病菌侵染发病。如水稻纹枯病菌接触井岗霉素后,菌体新分枝细胞缩短、分枝角度增大。多菌灵处理真菌孢子后,孢子能正常萌发,但芽管不能形成隔膜,三唑酮可使菌丝顶端肿涨畸形。

室内活体测定法

对新发展的少数只在寄主活体上才表现抗菌活性的药剂和对专性寄生菌的药效测定,可用药剂处理果实或部分植株组织如叶段、叶碟,经培养后以早期菌落扩展速率或寄主发病程度、或病菌在寄主上的繁殖率评估药剂效力。

温室药效测定

经室内试验证明药效较好的药剂,必须直接在植株上进行试验,测定药剂与寄主相互作用下的防病效果。温室试验一般在幼苗上试验,不受季节限制,通过适当仪器将药剂定量均匀喷施到盆栽植物上并定量人工接种,模拟发病的最适条件确保对照植株发病,使在较短时间内能得到重复性稳定的试验结果。试验内容和要求与大田药效试验类似。

大田药效试验

对多种农药新品种或当地未曾使用过的农药药效比较试验,以及同一药剂中不同加工剂型,施药方法、施药剂量、施药浓度、施药时间和次数的比较试验等。各试验中应注意作物对药剂的反应,如药害或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等。田间试验步骤可分为小区、大区和大面积示范试验,取得经验后进行推广使用。小区试验面积大小可根据土地条件、作物种类、病害特征和试验要求而定,一般不小于20平方米,成年果树不少于3棵,设3~4次重复和保护行。大区试验面积一般在0.5~2亩,不设重复或重复1次。大面积示范试验是在药剂经小区和大区试验并肯定了药效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不同生态区域进行试验,以肯定其推广价值。

大田药效试验方法随药剂特性、防治对象和试验目的而异。常见的施药方法有喷施、种苗处理、土壤处理、果实处理和烟熏等。混配制剂的药效试验中,除设对照标准药剂处理外,还应包括混配制剂中各成份的单剂处理,根据防治效果评估药剂复配后的联合作用模型。病菌侵染后施药或根部施药防治地上部分的气传病害,可测定药剂内吸治疗效力、分析药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方式和重新分配。

残效期测定

杀菌剂残效期受药剂理化性能、寄主和病原物代谢降解或环境温度、光照、雨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残效期测定常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也可采用化学和仪器分析的方法。如比较施药后不同天数接种对病害的防效,可用扩散法直接测定寄主体液的抗菌能力。施药后间隔取样萃取药剂有效成分,可通过气相、高效液相色谱或紫外光谱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直接测定药剂的有效残留量。如经乙酸乙酯萃取作物体内的多菌灵有效成分,可用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残留含量。分析环境单因子对药剂残效期的影响可在室内进行模拟试验,通过上述方法测定。

杀菌剂作用原理

principles of fungicidal action

叶钟音

杀死或抑制菌体生长、发育、繁殖的生理生化过程。杀菌剂接触菌类后表现为影响孢子萌芽、芽管隔膜形成、附着孢的成熟、侵入丝的形成、芽管菌丝异常、扭曲、膨大畸形、菌丝顶端异常分枝、新孢子形成以及菌核形成和萌芽等各种中毒症状。杀菌剂对菌体的作用方式有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杀菌是一种杀菌剂在一定浓度、时间下接触菌体使其失去生长繁殖能力。抑菌是受药剂处理后,菌体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一旦脱离接触或加入抗代谢作用的竞争性抑制剂,菌体又可恢复生长繁殖。随着杀菌剂对菌生理代谢及生物化学反应的深入研究,杀菌和抑菌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影响菌体内生物氧化,在菌类中毒症状上表现为孢子不能萌芽称为杀菌。影响菌体生物合成,在菌类中毒症状上表现为萌芽后的芽管或菌丝不能继续生长称为抑菌。有时杀菌或抑菌并不能截然分清,如5ppm苯菌灵可抑制一些白粉病菌菌丝生长,当500ppm浓度时即影响孢子萌芽;萎锈灵对菌体的作用方式是抑制生物氧化,但中毒表现为影响菌丝继续生长。杀菌剂对菌体的杀菌或抑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破坏菌体细胞结构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组成不同,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细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胞壁质粘肽,由N-乙酰氨基葡糖(GlcNAc)和N-乙酰壁氨酸(MurNAc)交叉结合成长链,氨基酸附着于多糖的直链上构成网状结构。细胞壁形成过程中必须通过糖肽多糖转肽酶和D-丙氨酸羧肽酶的催化交联反应。青霉素的结构与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相似,当青霉素与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接触时,青霉素的β-内酯环的C-N键开裂,开键的C原子与转肽酶结合,抑制了转肽酶,阻止细胞壁的合成。结果使细菌变成没有细胞壁的裸露原生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破裂而细菌死亡。

真菌细胞壁的组成随不同类群而有所不同。几丁质是接合菌、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等类群真菌细胞壁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成的含N多聚糖。多氧霉素、稻瘟净、稻瘟灵等杀菌剂都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但它们的作用方式不一。多氧霉素D与几丁质前体结构相似,且对几丁质合成酶的亲和力大于几丁质前体与合成酶亲和力,几丁质合成酶一旦与多氧霉素D结合,即失去聚合几丁质的能力。而稻瘟净的作用是阻止几丁质前体透过细胞膜使合成酶得不到几丁质前体,起隔离作用。稻瘟灵的作用则在影响几丁质以外的其它细胞壁成分(脂肪酸、油酯、磷脂等)的合成。真菌细胞壁的形成受阻后,表现的外部症状为孢子萌芽芽管粗糙,末端膨大或扭曲畸形,菌丝顶端膨大扭曲畸形等。杀菌剂除阻碍菌体细胞壁形成外,还可溶解和破坏细胞壁组成的部分物质和抑制细胞壁上的一些酶的活性以及对细胞壁的另一个组成纤维素结构的破坏。

菌体细胞膜是双层分子结构,由类脂质、蛋白质、甾醇和盐类。通过金属桥和疏水键连结组成,具有亲脂和亲水双亲媒性分子性质。甾醇,特别是麦角甾醇对真菌(除卵菌外)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关系重大。麦角甾醇合成受阻会导致膜结构的变化。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部位在细胞内质网的平滑部分,从异戊间二烯经过缩合生成角鲨烯(Sgualene),经环化后生成羊毛甾醇,再由羊毛甾醇经过去甲基化和双键易位等多种反应最后生成麦角甾醇。其脱甲基化是通过多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催化进行的。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就是抑制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C14的脱甲基反应难以进行,使14-2-甲基甾醇积累。咪唑、哌嗪、吡啶、嘧啶等类的杀菌剂亦有相同的作用。而吗啉类杀菌剂则不同,它的作用点是抑制△8~△7的双键异构化及C22双键导入C24双键还原,最终也导致膜的结构受损。外表症状表现为细胞内陷、液泡化,菌丝生长畸形,末端膨胀、扭曲,分枝过多等。

卵磷脂是菌丝细胞膜的另一重要组成成分,异稻瘟净、克瘟散等有机磷杀菌剂通过抑制卵磷脂合成过程中的N-甲基转移酶活性,从而抑制卵磷脂合成,导致菌丝生长受阻。多果定结构上的长碳链可以使细胞膜上的脂质部分溶解,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可以与细胞膜上的金属桥形成络合物,铜、汞金属盐作用于膜上的蛋白质或含—SH基酶类,这些作用都能导致菌体细胞膜结构的破坏、改变膜的透性而致菌体死亡。

干扰菌体细胞代谢

菌体萌芽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贮存的糖类和脂类,从一个葡萄糖分子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末端氧化等一系列过程,最终产生ATP,供应菌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一系列的生物氧化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一性的酶参与,一旦这些酶受到杀菌剂的作用,整个代谢反应即会停止,能量供应也停止。菌体因得不到能量而死亡。大多数的保护性杀菌剂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克菌丹、百菌清及铜、汞、硫的无机杀菌剂等都可以抑制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多种酶的活性。至于末端氧化过程中的氧化磷酸化呼吸链,萎锈灵、敌克松、苯酚类以及砷、铜、汞剂都可以抑制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只是不同的杀菌剂有它特有的作用点。

脂类的代谢亦是能量供应的重要来源。克菌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醌类杀菌剂抑制β-氧化,阻碍脂肪酸的降解。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通过抑制三磷酸甘油酯的合成而干扰脂的生物合成,克瘟散还能抑制糖脂的合成。

对核酸、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核酸是由碱基、戊糖、磷酸组成,一些杀菌剂可以直接作用于碱基,如甲菌定、乙菌定、磺酰胺类、二甲酰亚胺类、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单核苷酸通过核酸聚合酶的作用形成多核苷酸。放线菌素D等抗菌素能抑制核酸的聚合作用。对蛋白质的合成影响主要表现在抑制氨基酸活化、转氨基作用、aa-tRNA形成、DNA模板功能、肽键伸长、氨酰基-tRNA、mRNA和核蛋白体三者结合等过程。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是抗菌素类如链霉素、四环素、放线菌酮、稻瘟散、春雷霉素等,也有如氯硝胺、甲菌定一类有机杀菌剂。另外,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或能量供应受阻都影响蛋白质合成。菌体细胞核酸、蛋白质合成受影响必然要反映到细胞核的形成,氯硝胺致使细胞不正常分裂增加,苯并咪唑类干扰微管蛋白聚合,致使纺锤体纤维形成受阻,有丝分裂受破坏,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子细胞不能正常形成。其它如二甲酰亚胺类、芳烃类杀菌剂都会引起菌体细胞有丝分裂不稳定,增加二倍体有丝分裂重组次数。

杀菌剂对菌体细胞代谢活动,有的仅在某个特定的位点的单一作用,如三唑酮对甾醇的合成、多菌灵对微管蛋白的亲合。也有不少杀菌剂,尤其是保护性杀菌剂是多位点的抑制,如克菌丹能抑制丙酮酸的脱羧反应,从而影响乙酰辅酶A的形成;同样脂肪酸氧化过程中也需要乙酰辅酶A参与,克菌丹亦能抑制脂肪酸氧化。

杀线虫剂

nematocide

叶钟音用于土壤或植物以杀死植物寄生线虫或减少线虫的虫口数,从而保护植物不受线虫为害的化学药剂。植物线虫病害的化学防治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以二硫化碳等化学药物用于土壤,试图抑制根瘤线虫,但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1943年凯特(Cater)发现D-D混剂是现代杀线虫剂的开端,随后二溴乙烯等不饱和卤代烃等杀线虫剂陆续被开发。1956年除线磷(dichlofenthian)作为第一个有机磷土壤杀线虫剂出现。

作用机理

杀线虫剂的作用机理与杀虫剂相同。卤代烃具有强的脂溶性,容易渗透线虫体壁和卵壳,通过烷基化或氧化反应破坏虫体呼吸作用,导致线虫麻痹瘫痪而死。有机硫杀线虫剂威百亩、棉隆在土壤中通过分解产生异硫氰酸酯、甲基胺、甲醛、硫化氢等,其中异硫氰酸酯(—N—C=S)是一种很强的生物毒性基团,可以使线虫体细胞中含—SH和—NH2的酶失去活性,从而使线虫致死。有机磷杀线虫剂对线虫胆碱酯酶具抑制作用,使神经传递受阻而导致线虫死亡。氨基甲酸酯类的梯灭威进入植物体内后,在酶的作用下形成亚砜和砜的代谢产物,它们都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中砜的代谢物对线虫的活性高于亚砜的化合物。

应用

具有熏蒸作用的杀线虫剂,因对植物具毒害,只能在种植前使用,以专门的器具注入土壤,全面施用(苗床)或沟施、穴施。为促使其挥发和在土壤中的扩散,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21~27℃,土壤湿度5%~25%。用药与播种(种植)的间隙期视季节而定,一般15~20天。触杀性的杀线虫剂可以在种植前、种植时进行土壤处理,丙线磷、克线磷可用于浸根、浸鳞茎。杀线威、克线磷可作叶面喷洒。

毒性

具熏蒸作用的卤代烃、有机硫等杀线虫剂对人畜毒性低,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对人畜毒性大,如梯灭威的原药对大鼠口服致死中量为0.93毫克/公斤,属于剧毒。呋喃丹的口服毒性大而经皮毒性低。这类杀线虫剂有的在土壤中能维持较长的残效,如克线磷药效维持达几个月,梯灭威在土壤中也不易分解,连续多年使用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另外早期使用的二溴氯丙烷对试验动物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在工厂生产中可引起男性不育。

种类

杀线虫剂的品种约30余种,常用的仅10余种(见表),其中具熏蒸作用的土壤杀线虫剂用量已日趋减少,而代之以触杀性和具内吸作用的杀线虫剂。

植时土壤处理内吸异丙三唑磷植时土壤处理触杀性甲基异柳磷植时、生长期土壤处理、浸鳞茎、根触杀性丙线磷植后、植时、生长期土壤处理、浸根、叶面喷洒内吸克线磷有机磷

㈡ 化工英语文献翻译

希望不要让我3.5个小时的努力付之东流!

篇名:液-固提升管的计算机层析摄影和微粒示踪研究
作者:Shantanu Roy, Jinwen Chen, Sailesh B. Kumar, M. H. Al-Dahhan,* 和M. P. Dukovic [* 表示通讯作者的意思]。
单位: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华盛顿洲立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63130)
摘要:液-固循环流化床在各种工业过程中均是一种有潜在价值的反应装置,如炼油和精细化学品、石化产品及食品的合成。这些过程中,迅速失活的固体催化剂需要在基本反应完成后再生,并在提升管的固体中再循环。本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放射微粒示踪技术(CARPT)可用于构建提升管中固体流速模型和供试流体流速下的固体回流。?-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CT) 表明,在分馏柱中部固体浓度稍高。这和气-固提升管反应器的情景相反,后者的固体浓度在柱壁上更高。

前言
液-固循环流化床在精细化学品、石化产品合成及炼油等各种工业过程中作为一种备选反应装置迅速得到推广(Liang等, 1995)。该过程在液相反应物(典型高压、低温下的烃)(Thomas, 1970)和可快速灭活的固相催化剂(Corma和Martinez, 1993)存在的反应器中完成。基本反应在高液/固流速比的垂直提升管柱中完成(在提升管中固体变成可被液体运载的液化状态)。失活催化剂在通过连续内环流中的循环固体和基本反应偶联的独立处理过程中再生。此类连续流动的液固系统的设计和组装需要每相中的流动模型以及相含率分配方面的知识。本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实验室级循环液固系统流动模型的提升管中固相的流速和含率分布问题。

实验
实验室级液-固循环流化床的装备图纸如图1所示。提升管是一根直径6英寸、高7英尺的有机玻璃柱。提升管中的自来水带动直径2.5毫米的玻璃微珠流动,并通过柱塞和喷射器回流进入系统。用喷射器(已把固体流速预标定为水流速函数)控制液流法来维持提升管中的固体物料流。全部固/液流速比可通过柱底部分配盘来调控。用内环流中的泵和储水罐中的循环水来维持气馏柱和喷射口部分恒定的高速水流。实验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华盛顿洲立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研发的CARPT和CT装置中进行(Devanathan, 1991; Kumar,1994)。也许有必要指出,本研究使用的系统是致密的,粘滞性小,惟有非浸入式流体检测法如CARPT和CT才有能力精确测量固体流速和浓度。当前的装备使得提升管可以在CARPT-CT操作平台上安装用于本研究。早在固相水动力学的研究之前, 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仪就在液相中得到应用。脉冲式快速注入氯化钾溶液后测定液相在既定位置的传导情况。本研究的结果其他地方也有报道(Roy 等, 1996),我们发现液相实际上呈集中流势,具有小的分散效应。液体示踪颗粒E-曲线的二维方差总是小于0.1。

美国化学学会的CARPT研究(Devanathan, 1991; Yang等, 1992)把放射性Sc-46微粒(发射波长350 íCi,半衰期83天)引入一个粒径和密度与待混流的玻璃微珠相匹配的中空铝球中来制备示踪颗粒。采用精妙的CARPT标定步骤(Yang等, 1992), 颗粒被放入供试反应段的约200-300个已知位置,就得到了每个检测器的距离-密度关系标定图谱。标定完成后,设置并保持所需的液体超临界流速,且容许固体微粒自由进入流场来模拟典型的玻璃微粒的运动。长时间后(8小时),示踪颗粒的位置(用检测器获得的光子数目来表示)记作时间的函数。随后,固体颗粒的平均流体组分和波动流体组分、粘滞系数和动力学能量可以通过舍弃和处理粗略的原始数据后计算得出(Devanathan, 1991; Larachi 等, 1997)。这是CARPT技术首次在一个体系中的成功演示,该体系中示踪颗粒周期性地离开和重新进入被检测器检测到的分馏柱反应段。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华盛顿洲立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的CT扫描仪采用扇-线几何学来测定?-射线通过提升管中给定物体后的放射衰减。然后用粗略的衰减测量仪器重构中横截面上各相的时间平均含率分布。该放射源被置于100 mCi的Cs-137同位素中, 11个碘化钠检测器(最大值)组成的角阵列用于衰减测试。基于极大似然原理的期望极大算法(Lange和Carson, 1984)用来做投影仪中获取的图象重建。CREL扫描仪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细节问题已经由 Kumar 等 (1995)、Kumar和Dukovic′(1997)讨论过。本研究中供试液-固提升管在沿柱的四个轴向位置被扫描。

结果与讨论
实验在液体超临界流速(12-23 cm/s)的范围内进行。本研究报道了在20 cm/s液体超临界流速的条件下运行的系统中得到的典型结果。所有实验采用直径2.5毫米的玻璃微珠,喷射器的水流速度为25 gal/min。提升管底部的水流速度保持在33 gal/min,以便使柱中的平均液体超临界流速达到20 cm/s。

图2 是在20 cm/s的液体超临界流速下4个轴向位置测得的对数平均化和时间平均化的径向固体含率 (固体浓度) 分布图。我们观察到固体含率的级数并不随着径向位置的升高而呈显著变化(最大变异是4%),但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而稍微下降(最大变异4%)。和柱壁比较而言,任何既定轴向位置的固体含率稍高于柱中部。这是一个有趣的结果,因为在气-固提升管中广泛报道的是相反趋势(Rhodes和Geldart, 1989; Rhodes, 1990)。这里报道的固体含率分布的径向梯度也更小。

图3表示CARPT实验中估计的固体流速场。图3a是流速矢量图, 该图清楚地表明,从时间平均化的角度来考虑,固相有一个内循环回路:固体在柱心上升并在柱壁上下降。图3b表示柱中部四个位置的固体流速的时间平均化轴向成分也有相同的定量结果。有必要指出,柱壁上固体的下游流速和上游流体相比较有较小的数量级, 下游总的固体质量仍然是令人满意的(本实验为9.6%)。柱的33cm高度处固体含率图一般来说是有序的。这个高度恰好位于柱中分配器和喷射器的上方(图1),是混合区域的一部分, 显然比78 cm高度处有较低的固体含率。这也为CARPT的实验结果所证实:图3a 清楚地表明固体流速矢量的方向在该高度上是随机取向的, 而柱中较高的位置则出现清晰的循环回路。因此,柱中33cm高度处的流体仍待斟酌,并且和柱的其他部分相比呈现明显的偏离行为。用一种新颖的方法, 提升管中固体残留时间分布(RTD)可间接从CARPT数据计算得出。由于示踪颗粒被认为是可重复循环进入提升管的典型分散系组分,其每次通过提升管在其中停滞的时间的分布是其RTD值。这些不间断采集数据获得的“残留时间”被作成图4中的柱状图。提一个武断的假说,这就给出了固相的RTD值。最后,在图5中, 固体沿轴向的平均轴向流速被表示为液体超临界流速的函数。不同条件下实验表明,柱中线以及柱壁(下游)的流速整体上都是增加的。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通过相同区段的液相模量较高引起固相模量的增加导致了固体平均流速提高。纯粹基于这些实验,结果似乎表明随着液体超临界流速的加大固相流速有一种趋于“饱和值”的倾向。然而,这些结果仍期待着未来进一步的实验来做强有力的验证。

结论
直至今日,流化床和提升管的设计仍停滞在经验法则的水平上。此类系统中的实际现象远比作为设计程式基础的启发式近似算法获得的结果要复杂的多。因此,液-固提升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可以从此类系统中的水动力学基本认识中获得极大的启发。当前的研究只是向同类实验定量方面迈出了一小步。在CREL(作者的实验室), 各种操作条件和使用不同粒径的颗粒的提升管配置研究工作正在进展中。此类体系中的静止现象研究也在未来的计划中。数据将做进一步的处理来计算固相的动力学能量、粘流剪切应力以及粘流分散系数。本研究努力的整体目标是了解影响液-固提升管效能的一些关键变量,进而研究更基础的按比例增大规律。我们期望我们的实验数据能作为液-固提升管流体的计算机动态建模的基准。

图表题目翻译如下:
图1. 液-固提升管的装备图纸
图2. 20 cm/s液体超临界流速下不同轴向位置的固体含率(浓度)分布
图3. 20 cm/s液体超临界流速下的固体流速场: (a) 流速矢量图; (b) 轴向平均流速图。

致谢(略)
参考文献(略)

㈢ 烷基化的英语翻译 烷基化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叫
Alkylation。。。
alkylation 英 [ˌælkɪ'leɪʃən] 美 [ˌælkɪ'leɪʃən]
n. 烷化,烃化;
[例句]These derivatives are readily obtained by alkylation of2-mercaptopyridine and alkyl halide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这些衍生物可以容易地在碱性条件下通过2-巯基吡啶和卤代烷的烷基化而得到。

㈣ 求化学专业英语在线翻译,急用,谢谢

This paper is a synthetic pyridine hydrochloric acid chloride aluminum acid salt ionic liquids (PyHCl - xAlCl3) HCL modification of chlorine aluminates salt ionic liquids, using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absorption of pyridine characterized the acidic, and has been used in catalytic 2 - methyl naphthalene (2 - MN) and rene transfer alkyl dissatisfied utilization two methyl naphthalene (utilization DMN) reaction.

With chlorine aluminum acid salt and hydrogen chloride aluminum acid salt modification of ionic liquids as catalyst, inspected the ionic liquid acid, 2 - methyl naphthalene and 1 - methyl naphthalene different ratio, the modification of ionic liquids such factors HCl in 2 - MN through transfer alkylated reaction synthesis util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two methyl naphthalene to 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Under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35 ℃,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for 2h 2 - MN and rene mole ratio of 1:1), after the modification of HCl in ionic liquids PyHCl - after AlCl3 - e to accelerate the selectively HCl in generating utilization of DMN reaction speed, reaction 2h, utilization of the selectivity is 100% DMN circumstance, 2 - MN conversion of 15.8 percent.

㈤ 化工英语文献翻译(新)

你的文献篇幅浩瀚,网络只允许上传这么长,余下部分到我的贴吧去拷贝吧!明天见!

利用超声技术改性的氨基多孔硅合成丙二醇甲醚
摘要
在温和条件下采用超声技术合成了氨基改性多孔硅。用BET、29Si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和指示剂染料吸附等方法表征的样品在用甲醇和环氧丙烷合成丙二醇甲醚的反应中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催化特性。 它们在反应中有高的产率和循环使用性,表明超声技术在有机改性硅催化剂的制备方面是有效的。而且我们还推测了用此类催化剂合成丙二醇甲醚的可能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改性多孔硅; 超声技术;环氧丙烷;甲醇;丙二醇甲醚。
前言
对均相催化剂的异质化的努力来代替传统试剂和催化剂已经成为一个兴趣越来越浓厚的研究领域。大量的工作集中在有机改性的固体碱的制备方面来异质化均相氨基催化剂。改性的过程一般是振荡、加热、回流等[1–3]。 最近,声化学合成反应的兴趣有所增加[4]。超声技术因其优点例如高精度和快度已被广泛用于两相反应体系中。多数此类反应涉及非均相化学反应[5]。 然而在多孔材料的有机功能化领域,超声技术仅得到有限的应用 [6,7]。当前工作中,我们用超声能开发了一个合成氨基改性硅的替代合成路线,超声能可以产生空化现象从而对固体进行化学改性[8]。带有‘‘单一碱基位点’’的氨基改性硅是各种反应中令人鼓舞的催化剂[9]。利用碱性催化剂合成丙二醇醚类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已经有过几个关于丙二醇甲醚合成方法的报道[10,11]。其中环氧丙烷法最方便、最适合工业应用。一般来说,环氧丙烷通过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和脂肪醇反应。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包括早期的均相酸催化剂或均相碱催化剂(氢氧化钠、乙醇钠和三氟化硼)以及后来的固体酸催化剂和碱催化剂。 然而,很少有报道氨基改性硅用作丙二醇甲醚合成的催化剂,尽管有机固体碱性催化剂 在该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氨基官能团接枝到多孔支持体上会形成带有单一碱性位点的催化剂,可以加速这类反应。当前的工作中,氨基官能团化的硅催化剂,包括NH2/SiO2、NH(CH2)2NH2/SiO2、TAPM/SiO2(化合物翻译略)和TBD/SiO2(化合物翻译略),用APTMS、EDPTMS和CPTMS作为偶联剂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用超声技术制备。同时,为了证实超声技术的优点,我们也用传统方法制备了NH2/SiO2,以便理解超声技术在官能团改性的多孔硅的制备中的有效性。此外,有机固体碱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用甲醇+环氧丙烷=丙二醇甲醚这样的合成反应来估计。并且,我们还推测了在此类催化剂上合成丙二醇甲醚可能的反应机理。
2. 实验
2.1. 催化材料的合成
氨基化硅催化剂可用以前报道的在相似的条件下用两种方法获得 [7]。氨基丙基硅官能团化的SiO2用下述方法制备:10.0 g 二氧化硅在473 K下真空预热12 h除去除表面OH-官能团之外的所有吸附的水分,然后在真空下冷却到室温并转移到250 mL圆底烧瓶中。和40.0 mL 环己烷及5.0 mL APTMS混合后,圆底烧瓶中的混合物放入超声浴中在室温下保持2 h (日本Sheshin公司制造,操作功率60 W)。然后在索氏提取器中用甲苯提取24 h并在333 K温度下真空干燥获得催化剂。NH(CH2)2NH2/SiO2制备采用同样的方法。
TBD/SiO2用两步法制备:采用和氨基丙基硅官能团化的SiO2相同的改性方法,首先用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改性,然后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SiO2和 TBD (1.0 g)在环己烷 (40.0 mL)中反应。反应产物超声震动1 h。之后,在索氏提取器中用甲苯提取24 h并在333 K温度下真空干燥获得催化剂。TAPM/SiO2制备采用同样的方法。
2.2. 表征
所有样品中碳、氮和氢的含量使用Vario EL元素分析仪测定。特异性表面积、总孔容和平均孔径用N2吸附-解吸法在Micromeritics ASAP-2000孔隙表面积测定仪(Norcross,GA)上测定。表面积用BET法计算,孔径大小分布用BJH孔径分析法和其他孔径的氮吸附-解吸进行比较获得。用Bruker MSL-400光谱仪记录29Si核磁共振谱。样品的碱基堆积力用 hammett指示剂检测。
2.3. 催化性能测试
催化性能在75 ml批量反应容器中测定,使用的反应物甲醇和环氧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在403 K的温度下磁力搅拌反应10 h后, 反应器冷却到室温。反应产物经过滤并用离心法和催化剂分离后,用配置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催化剂用溶剂洗涤后用于回收率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多孔硅的氨基官能团改性
带游离氨基的多孔硅和所有改性样品中碳、氮和氢的百分含量用元素分析测定(表1)。结果表明,带游离氨基的多孔硅中不含碳、氮。改性材料中的碳、氮来自有机硅。元素分析表明,用文献描述的传统方法[12]制备的接枝有机官能团的有机官能团含量是1.13 mmol/g,远低于超声技术制备的样品中的含量(2. 00 mmol/g) (表1)。这应归功于超声能对固体和液体的作用,因为超声能够提供一些物化性质的变化,包括空化(液体中形成小泡)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加速)等[13]。结果是,粒子大小改性、新制备催化剂的表面净化 [14,15] 这些过程可以通过在固液界面上引入非均相介质来完成。对于多孔硅的有机改性,超声引起的空化现象能加速液体在多孔材料和液固界面的小孔中的传递速率。结果是,液体有机硅烷类可以和多孔硅内壁上的硅醇官能团良好接触并短时间内与它们反应,而振荡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因此,用超声完成催化剂的改性过程简单、快捷。固体催化剂的29Si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硅烷基化试剂和硅表面上的硅醇官能团之间形成共价键(图1)。109和99 ppm两个共振频段可分别使29Si原子核带上4个Si–O–Si连接(Q4)及3个Si–O–Si连接和一个羟基(Q3) [16]。58和67 ppm两个共振频段分别对RSi(OSi)(OH)2和RSi(OSi)3的形成起作用 [17],这表明用有机官能团通过共价键连接可成功地使多孔硅有机官能团化。C/N价(分子比)也能反映硅醇官能团和有机硅烷之间的接枝反应进行的程度[18]。NH2/SiO2、NH(CH2)2NH2/SiO2和 TBD/SiO2的C/N价分别是3–3.5、2.5–3.0 和3.3–3.6。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e anchorage of 氨基官能团 by Si–O–Si 键。这和29Si核磁共振的结果是一致的。
3.2.催化剂样品的结构和碱度
图2是其他样品和供试样品N2吸收比较图。在毛细管吸附作用下,呈现典型IV型的官能团化催化剂样品比其他催化剂样品有清晰的滞后回线。这表明用不同有机硅烷对材料进行官能团化和改性的前后这些材料保留了多孔结构。BET 表面积和孔溶剂随着接枝有机官能团的百分比的增加逐渐下降(表2)。这可能是由于官能团的存在。接枝到微孔硅上的部分氨基官能团也能导致BET表面积的缩小。有机官能团对NH2/SiO2和NH(CH2)2NH2/SiO2的孔径的影响很弱。但对于TBD/SiO2和TAPM/ SiO2,或许是由于(CH2)3/TAPM和(CH2)3/TBD官能团具有大的分子骨架,催化剂样品的平均孔径分别减小到 7.90 和8.82 nm。然而平均孔径由于样品具有较低的有机物百分含量而并未严重下降。固体表面的碱度定义为样品表面把它吸附的电中性的酸转化成其共轭碱的活性。当一种电中性的酸指示剂吸附在非极性溶液中的固体碱上时,颜色变成了其共轭碱的颜色,表明固体有足够的碱度把电子对转移到酸上[19]。 带有大量阳性HH的固体具有强大的碱性位点。与不同官能团接枝键合可形成不同碱度。如表3所示,TBD/SiO2碱性最高(PH值= 15.0),而NH2/SiO2和NH(CH2)2NH2/SiO2 的碱性较低,PH值分别是9.3和9.3-15.0之间。和其他改性样品相比,TAPM/SiO2碱性最弱,PH值< 7.2。 因此,样品的碱性强度顺序是: TBD/SiO2 > NH(CH2)2NH2/SiO2 > NH2/SiO2 > TAPM/SiO2。
3.3. 催化性能
用甲醇和环氧丙烷合成丙二醇甲醚来测试催化活性(表3)。如表 3所示,不使用催化剂时PO转化率和异构体选择性 (1-甲氧基-2-丙醇和丙二醇甲醚总量之比)分别达到 27.3 和72.3%。 在使用的催化剂中,带有游离氨基的多孔硅因其表面硅醇官能团的弱酸性而表现出较低的催化活性。对于锚定的氨基官能团,NH(CH2)2NH2/SiO2和NH2/SiO2 的对于反应10 h后1-甲氧基-2-丙醇的催化合成活性和选择性比其他催化剂要强。TAPM/SiO2做催化剂时环氧丙烷转化率较低(89.0%),异构体选择性是66.6%。 TBD/SiO2、NH(CH2)2NH2/SiO2和NH2/SiO2做时环氧丙烷转化率很高(>94%),但其异构体选择性不同。带有弱碱性的NH(CH2)2NH2/SiO2 和NH2/SiO2异构体选择性更高(>82%),而中等碱性的TBD/SiO2异构体选择性较低(73.7%)。 对于固体碱性催化剂, 中等碱性的催化剂理论上应当具有良好的异构体选择性 [20]。TBD/SiO2的异构体选择性较低可能是由于TBD 具有大的分子骨架结构。催化剂可用过滤法很容易地回收并再利用,利用7次后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仍然在89%以上,而且在403 K的温度下多次循环利用后异构体选择性还能保持不变(表 4),表明接枝到硅表面的氨基官能团在实验条件下是稳定的。其他样品的可重复利用性和NH2/SiO2相似。
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无机固相催化剂已被广泛用于甲醇+环氧丙烷=丙二醇甲醚的合成中[31],该反应中甲氧基离子和质子分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和碱性位点上,然后甲氧基离子进攻C(1)位点。然而在目前情况下,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特征是仅有一个反应位点,例如,带有和均相碱性催化剂相似的独有的碱性反应位点。由于催化剂上不存在路易斯酸位点,反应机理应当不同于那些双官能团的催化剂。1-甲氧基-2-丙醇在NH2/SiO2上合成的推测机理见线图1。第一步在甲醇和氨基官能团之间形成H-键。在第二步中,由于PO上CH3-官能团的空间位阻效应,甲醇上的O原子进攻C(1) 位点 ,质子吸附在催化剂的碱性位点上,然后C(1)–O键断裂夺取质子形成 1-甲氧基-2-丙醇。似乎可以合理地认为,NH(CH2)2NH2/SiO2、NH2/SiO2和TBD/SiO2具有更高催化活性是由于其适中的碱度,不仅能形成H-键而且也能很容易断裂H-键。带有弱碱性的TAPM/SiO2 仅能形成更多不稳定的H-键。 因此,TAPM/SiO2的活性低于其他样品。 如果这个机理是合理的,那么有机官能团的大骨架分子结构能够影响甲醇中O原子的进攻位点。 结果造成了大分子骨架的TBD异构体选择性较低。因此,具有合适碱度和简单分子骨架的有机官能团对于1-甲氧基-2-丙醇的高转化率和良好的选择性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论
上述结果可得出下列结论:
(1) 高效的超声技术能成功地制备氨基官能化的多孔硅催化剂;
(2) 表征结果表明,氨基官能团以共价键的形式接枝到硅表面;
(3) 合适碱度和简单分子骨架的有机官能团对于1-甲氧基-2-丙醇的高转化率和良好的选择性是非常重要的;
(4)催化剂可以通过过滤回收并循环利用而保持恒定的活性。

热点内容
英语落后的单词怎么说 发布:2024-11-01 11:39:44 浏览:866
在上午用英语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4-11-01 11:38:50 浏览:128
随着旅行多了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4-11-01 11:37:02 浏览:207
他相当喜欢游泳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4-11-01 11:20:23 浏览:473
女王用英语怎么翻译成英文怎么说 发布:2024-11-01 11:06:00 浏览:721
用英语怎么说六年级2班 发布:2024-11-01 10:54:10 浏览:351
英语中的绘画单词怎么说 发布:2024-11-01 10:51:53 浏览:419
气密液度计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4-11-01 10:50:20 浏览:719
他喜欢看新闻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4-11-01 10:48:18 浏览:133
我在四年级几六班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4-11-01 10:19:45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