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大學 » 哈佛大學幸福課用英語怎麼說

哈佛大學幸福課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3-04-27 23:55:40

『壹』 哈佛幸福課Tal在完美主義一課講的一句話「learn to fail or fail to learn」到底是什麼意思

Tal 說的是:「fail to learn or learn to fail」,說的是一個人成長或者學習的一個過程或者狀態,螺旋式地向上發展。因為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幸福,而不是物質世界的任何目標,失敗中學習,失敗中提升,不要以為這是真正的失敗,這是通向我們終極目標的必然途徑。

『貳』 哈佛幸福課:Happiness第一講:什麼是積極心理學

我們從以下三個思考問題開始:
1、我不快樂,而且我不明白為什麼。
2、如何變得更快樂?
3、不該關注信息傳達者,而應該關注信息本身。
快樂,幸福感這一整個領域,在此之前一直被心理自助運動統治,心理自助運動帶來了什麼?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書籍,熱情外向的宣講者,頗具領袖氣質,且身材高大,吸引大眾參與他們的專題討論講座。但是,有一個大大的轉折,其中許多書籍討論都缺少實質內容,通常都言過其實,無法兌現。
比如,快樂的五個關鍵,成功領袖的三個要素,成功、快樂、完美愛情的唯一秘訣,誇大其詞,效果甚微。再來說說學術界,學術界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大量精確的實質內容、數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分析,行之有效地好東西。但是,又有一個大大的轉折。很少有人會閱讀專業學術期刊,想想看,這間教室之外有多少人,讀過最近12期的《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志?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我博士班的主任估算過,學術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平均只有7人閱讀,這話……,其中還包括作者的母親。這話雖然是半開玩笑,但其實很可悲。因為……作為學者,我覺得很可悲,因為這些論文都非常精彩,非常重要,能有大有作為,甚至不僅僅是作為,但是對大眾來說晦澀難懂,所以我們需要積極心理學,需要這門課程,積極心理學及本課程的宗旨非常明確,就是要在象牙塔及大眾間構建橋梁。換句話說,就是要把嚴謹、實質、經驗基礎、學術科學,與自助或新紀元運動的通俗易懂相結合。
充分發揮兩者所長,這也是積極心理學大受歡迎的原因:有用的科學。本課程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會和其他心理學,或者其他任何課程一樣,我將向你們介紹相關知識,調查研究,嚴謹的學術作品,需要你們撰寫報告、學術論文、參加考試,跟其他課程一樣。而教學內容的另一部分。你們讀每一篇論文,寫每一篇論文時,都需要思考,如何把這些理念運用到生活中去,運用到戀愛中去,運用到社交圈裡去。就是這兩個部分,學術與應用,無論是論文還是講座。我不會因為,某個理論有趣而去介紹它,而迅拿是因為這個理論嚴謹且能被應用。
再嘮叨幾句題外話。有幾個問題課前就有人問我了。不幸的是這學期將是我最後一次,在哈佛開設積極心理學或其他課程。但願兩年內,明年可能性不大,但是兩年內,學校會再次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但我無法保證。
關於反饋與提問,如果你有任何問題還不明白的地方,如果你同意或反對什麼觀點,請給我或助教寫郵件,我們一定會回復的。如果某個問題問的人數較多,我們會公開回答,當然一定是匿名的——除非你特別註明可以提及你的名字。有時候講座過程中,突然有緊急情況,有什麼非問不可的問題,無法等待,如果那樣的話,請直接舉手。因為就跟你要去廁所一樣,無法忍耐,無法等待,要去,就去。我們會為此進行積極心理休息,所以大可以打斷我,我會回答任何問題。
所有幻燈片以及課程視頻都會放在網上,課後幾天就能下載,幻燈片其實課前就能下載,這樣你上課時就能用到。可惜視頻不能提前提供,我們試了,但效果不好,所以會在課後一兩天內放到網上。這樣做的原因,首先,我當然更希望你們出席課程。能出現在課堂里,和大家一起,在課堂的氣氛中學習,而不僅僅對著電腦。我之所以把資料放在網上,是為了讓你們可以重溫或者學習錯過的課程,這很正常。另一個原因,之所以提前提供幻燈片,我希望你們能充分理解材料,充分參與課堂討論,而不是忙於記錄我說的每一個字,記住每一個詞,背誦每一句話。我不希望你們被動地記錄,幻燈片上的內容或者我說的話,而是要主動記錄,也就是要充分理解材料。比如,如果你們聽到某個理論,覺得,「挺有趣的」,標上星號,虧昌晌寫下來,或者覺得「也許我可以應用這點」,那就寫下來。或者「跟我媽媽講講」,或者「跟我室友隊友講講」,那就寫下來。
主動筆記與被動筆記有兩方面不同。首先,正如我剛才說的,這門銷鋒課是關於如何改變生活,我不會僅為了學術之美而教授此課——雖然這一領域的確有許多學術之美。所以發現可以實際運用的,就寫下來。第二個原因是,你會記住更多。主動參與,集中注意,更好地理解材料,而不是被動做筆記。在這整個課程中,從下周開始,我們將進行我所說的,「練習時間」,而不是「休息時間」,其實類似「休息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停止課程,進行內省,也就是課堂上的安靜時刻。我會停一兩分鍾,你們可以盯著我或者周圍人發呆,或者思考一下之前討論的內容,或者解答我提出的提示問題。之所以進行「練習時間」,這是今年新提出的,上學期並沒有,因為上次課程結束後到現在的兩年,我做大量關於安靜的研究。關於安靜時刻的重要性,無論是課堂里、講座里,還是家中,無論是對公司領導、愛情關系,甚至學齡前兒童,你們中很多人,在經歷「練習時間」時可能會疑惑,「我一年付四萬美金就是為了這個?」,「坐在教室里發呆?」。首先,每次只有一兩分鍾,一堂課最多不超過兩次。第二,這可能是,你從本課程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即享受安靜這一理念。
我來讀一段麻省理工兩位教授的研究。我所提到名字不會出現在幻燈片上,不必背誦或記錄,只是為了啟發你們。David Foster和Matthew Wilson教授,都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他們研究證實了「練習時間」的重要性。開始內省的時間,他們在老鼠處在迷宮中及脫離迷宮後,分別對它們進行了腦掃描,以下是他們的發現。實驗結果表明,當某種經歷正在進行時,即老鼠進行迷宮時,是當你嘗試分辨:什麼才是重要的,什麼舍棄什麼保留——進行安靜的自省時。他們的實驗表明,接連不斷反復進入迷宮的老鼠,比進行一次迷宮後,稍事放鬆、來點小酒的老鼠,學到的少得多。經歷、享受安靜——這很能說明問題,對人類也一樣,不僅是實驗小白鼠,所有人類都是。他們認為:「重現,可能形成一種學習記憶機制」,包括學習、理解、記憶、保留。當我們思考時,我們重放素材時,更容易保留,記住之前的經歷,所以休息時間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視。
Parker Palmer在他的教學著作《教學的勇氣》一書中,提到了以下一段話:語言不是教學的唯一媒介,安靜同樣可以進行教育。安靜讓我們有機會反省我們所說所聞。在真正的教育中,安靜為學生進行內省提供可靠環境,是一種最深層次的學習媒介。而安靜恰恰是我們文化所缺失的。很多人可能讀過《萬里任禪游》,作者Robert M Pirsig還寫過另一本書——沒那麼知名,叫《尋找萊拉》。這本書是對印第安人的人類學研究。兩種文化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印第安人崇尚安靜。他發現和印第安人坐在一起,他們圍坐在篝火邊兩三個小時,一句話也沒說,只是坐在那兒,看著對方,微笑,享受美好時光,內省,就這樣幾個小時。他指出,在我們文化中,沉默讓人不適,我們試圖打破沉默,這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差異,我們為缺乏安靜付出了代價。我們會重點討論這一代價,涉及到戀愛、美德與道德,以及快樂與幸福感。
下面介紹一下積極心理學的背景,它是如何誕生的,這門課是如何誕生的。從很多方面來說,積極心理學,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物和衍生。人本主義心理學,本質上是對當時各種心理學派系的不同意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稱之為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為什麼是「第三勢力」?因為第一勢力是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有斯金納、華生、桑代克,這是第一勢力。第二勢力是精神分析學,創建者包括弗洛伊德、榮格以及阿德勒,這是第二勢力。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對其的異議出現。首先是對行為主義的異議。行為主義認為人的主體性,認為人是一個行為集合,就像一隻被擊打而四處滾動的檯球。我們有精神、有靈魂,我們有重要的認知與思想,不能只靠行為觀察,改善人生。然後是第二勢力——精神分析學。精神分析學主要通過潛意識分析,它決定你的理解,決定如何改善生活,還有防衛機制、人類本能論、神經症。如果你理解這些「黑暗勢力」,就能更好地處理生活,了解並改善生活質量。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類不止如此,不僅僅是生理本能,不僅僅是神經症,不僅僅是牛頓學說世界裡的檯球。我們要重視人的本質,給予人更多的自尊和自由。但有一個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缺少嚴謹的方法論,但它引入了許多精彩的理念:對於幸福感的研究、樂觀主義的研究、善良、道德、美德、愛、兩性關系、巔峰體驗、自我實現、移情,這些精彩的概念都會在本學期探討。它的認識論並不嚴謹,如何形成理念,如何學習,所以在很多方面,大部分——不完全但大部成為了自助運動——有趣、有益、重要的理念。意圖當然是好的,但就某種程度上,缺乏學術嚴謹性,所以它在學術上影響很小,所以很少有大學開設人本主義心理學——幾乎沒有,所以本質上成為了新紀元運動。但是,我們很快會了解到,人本主義心理學,孕育了積極心理學。讓我們先見見祖父祖母。
比如Rollo,May和Carl Rogers,還有最著名的Abraham Maslow,曾是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布蘭迪斯大學教授,他於1954年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他寫了一章《為了積極心理學》。1954年,他在其中寫到,我們需要研究善良、美德、快樂與樂觀,可以說,這是超前於他的時代的。如果說,Maslow是祖父,那Karen Horney就是祖母了。她最初是精神分析學者,學習弗洛伊德的理論,意識到其過於注重消極面:神經症、精神病…她認為,還必須關注影響人類生命體的東西,我們需要研究培養那些好的品質,因為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反而向人本主義靠近了,並由此產生了積極心理學。還有Aaron Antonovsky,第三位祖父級人物,提出了關注健康的理念,他提出了一個新概念,或者說他引進了一個新概念,他稱之為——他人個創新的新詞——健康本源學。由兩部分組成,saluto——健康,geneis——起源。健康的起源,這是病理學常規模型的替代模型。也就是說除了研究病理學,無論是生理健康,還是心理健康,還需要研究健康的起源,這也是預防醫學所關注的。這在1970年代,是一個全新的理念,我們會仔細討論Aaron Antonovsky。現在轉到父輩。
Martin Seligman被認為是積極心理學之父,與一群相關學者,於1998年確立了這一領域。和馬斯洛一樣,他也是美國心理協會會長。他任職其間的首要任務,是實現兩個目標:第一,讓學院式心理學變得通俗,也就是說,連接起象牙塔與普羅大眾,這是他任職其間的第一目標;第二,是引進一個積極的心理學,需要著眼於有用的東西,不僅僅是研究抑鬱、焦慮、精神分裂、神經症,還需要關注愛、兩性關系、自尊、動機、恢復以及幸福感。他提出了這些理念,從那時起便蓬勃發展起來。在Martin Seligman之前,Ellen Langer教授就已研究了這些領域,將人本主義精神與學術科學嚴謹性相結合,我們對她的討論會比對其他人多。還有一位哈佛的教授,積極心理學的另一位父輩,Philip Stone,兩年前的昨天去世了。兩位都是我的心理學導師,帶我進入了積極心理學領域的研究,1998年我第一次參加積極心理學峰會。Stone教授帶我同去,我那裡在攻讀碩士學位。
1999年,他首次在哈佛開設了本課程,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首批,我是他的教研員。兩年後,他又重新開設了課程,我仍舊擔任教研員,後來我畢業了,他提議我接手他的課程。直到今天,這就是1504號心理學課程。接下來的半小時,我會向你們介紹下這門課的內容。
首先,這門課不光是傳授信息,而且關於如何變形。如今大多數教育都只是傳達信息。什麼是信息?比如,我們有一個容器,這就是我們的思想,信息,就是接收數據、接收科學、接收信息,儲存到容器里,這就是信息。等容器填滿了,我們就畢業了。信息數據越多越好。這還不夠,因為信息無法決定我們的幸福感、我們的成功、自尊、動機水平、兩性關系及其質量。光有信息還不夠,變形,則是把容器的形狀改變,「trans」即改變,「form」即形狀,改變形狀,這就是變形。
這是Robert Kegan教授,教我的第一區別,接收信息、關注信息本身是不夠的。聽聽這個例子:你去參加運動會,目標是進入前三,獲得獎牌。但是只獲得第八名,你會如何分析、你會如何解讀?太糟糕了,我徹底失敗了,你灰心喪氣,感到無力。但從另一角度看,同樣的比賽,你期望獲得前三,但只得到第八,你可解讀為「我學到了什麼?,我還需要努力地訓練」,你會更有動力。從經驗中學習,也就是說,同樣的客觀信息——「我是第八名,我目標前三」——截然不同的解讀,一個認為是災難,另一個則當成是機遇;一個讓人失去動力,另一個增加動力。
還有一個很普遍的例子:世界各地很多人似乎擁有了一切:人生順利、生活富庶,但仍舊不快樂。而另一些人擁有的不多,但從未中斷、從未停止享受人生。還有相反的情況:擁有一切的人,充滿感恩,享受生活;生活窘迫的人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也就是說,重要的,不僅僅是獲得了什麼信息,還有是何形狀,如何解讀、如何理解,關注的重點,這就是由容器的形狀所決定的。這是我在本科生階段所認識到的。表面上看,我擁有了一切,體育運動、學術、社交都很成功,但是我對生命的理解、關注和解讀並不正面,我不快樂。通常,解讀比信息更重要。有一句話我會在課程中經常引用:快樂由我們的精神狀態而定,而不是社會地位或銀行存款。所以需要變形,這對建立幸福感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們在實際操作時,不會傳達過多信息方面的東西,而是挖掘更多東西,不是聯想意義上的,而是學術意義上的。也就是說,我們要挖掘自身潛能,這種潛能一直存在,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被其他東西掩蓋了。我們要發現利用它,以便關注它,以便理解它。
我講個故事來說明吧。比如米開朗基羅,曾經有個記者問他,您是如何創造出《大衛》這件巨作的?米開朗基羅回答,很簡單,我去了趟採石場,看見一塊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衛。我只要鑿去多餘的石頭,只留下有用的,鑿去多餘的石頭之後,大衛就誕生了。雖然說的比做的容易,但是這個故事抓住了這門課程的精髓——即鑿除多餘石塊——也就是擺脫限制、阻礙、或者對失敗的恐懼,這些東西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但如今卻出現在了大多數人身上,要鑿除削弱甚至傷害我們的完美主義,鑿除勝利的能力。因為我們可能害怕勝利,可能對生命中的一些東西感到內疚,這些都會反過來限制我們。也許甚至還要鑿除兩性關系中的限制,尤其是帶來消極面的時候。這些就是本課程的主要內容。
就像俗話說的那樣,「做減法比做加法讓靈魂成長得更快」,減法包括除去那些阻礙我們發揮潛能的限制。因為我們的潛能是天生的,我們關注人類本性,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是上帝賜予的,還是進化產生的,但是漸漸地受到外部文化壓力,像多餘的石頭一樣,把我們禁錮起來了。老子說過,「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即信息,「道」即變形。

『叄』 What makes a good life 什麼是幸福生活

Robert waldinger Nov 2015 ted

v.youku.com/v_show/id_XMTQ1OTE1Nzk1Ng==.html

1/詞句積累

lean in to work 對工作傾注心力

hindsiht is anything but 20/20 後見之明絕非完美

(20/20 hindsight看往事的視枝慧念力是完美的,20/20是視力表的一行,引申意思是看得清楚

live in tenemants 租房住

troubled and disadvantaged family 貧困家庭

bricklayers 泥瓦匠猛困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

quality of your close relationships

People who fared the best were the people who leaned in to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friends,cand community.

There isnt time,so brief is life, for bickerings,apologies,heartburnings calling to account.There is only time for loving.(馬克吐溫)

2/ 聯想啟發

終極話題:幸福是什麼?金錢財富,功成名就?

最近剛巧在重溫 positive psychology 1504,也就是所謂的哈佛幸福課。昨天看的那期的主題是love/ relationships,那就一起回顧總結下吧。

首先看下ted 中的老爺爺根據一項歷時彌久的記錄人生軌跡的調查,親述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哈佛大學研究項目: 從1938年開始,至今75年間,跟蹤記錄了724位男性,從少年到老年,年復一年地詢問和記載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等,這個項目至今還在持續。演講者Robert Waldinger是第四任項目負責人。到底如何才能幸福的生活?

他給出的答案很簡單,(真理似乎都是簡明的),似乎我們老早都知道,但是,卻有沒有充分意識到,更沒有身體力行。那就是:好的社會關系能讓我們過得開心、幸福。

1.社會聯系會對我們是有益的,而且孤獨是有害的。

2.人際關系的質量很重要,勉強維系的婚姻不幸福。

3.好的人碧租際關系不但保護人的身體,還保護人的大腦。

了解了好處益處重要性,接下來我們看怎麼辦,現實生活中怎麼操作改進呢。一起來看PP 1504,第20 集,如何使愛情天長地久。(很多內容也適合友情親情)

a thriving person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s a shared feature of the happy and success.

no man is an island.you need close, intimate relationships.我們需要深刻的親密關系

1/the key: is to know your self .find out your optimum level of arousal.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2/ there is a failure to sustain long term relationship.because the exotic is erotic .因為新奇的總是引人興致的,出軌婚外情都可以解釋得通了。人性使然不好不壞,但絕非必然結果。

3/ There is no perfect love.To expect this of yourself, your partner,your relationship is set yourself up for failure.完美戀情只在小說和電影里。完美主義害人害己,認真你就真的輸了,放低期待,別挖坑,切莫心存妄念。

4/True love exists between imperfect humans.不完美的人間,自有真情在

方法論

Q: How we cam maintain thriving,passionate relationships?what can we learn from what work the best?

a/ working hard ,a cultivating mind-set,by doing things together,set up an ultimate common goal,actively engaged,introce love rituals.付出,澆灌,細心培育,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立一個終極目標,兩個人共同努力奮斗,生活中引入愛情工事,點滴積累。

b/ making shift , from the desire to be validated to the desire to be known.A healthy relationship is about expressing ourselves. 心態轉變,不是要求對方無條件的認可,而是要去敞開心扉開誠布公的表達,或許你有其他潛質從未被發現。

c/ allowing for conflicts; 允許沖突,permission to be human,增強免疫力,認知沖突優於人身攻擊,keep the disputes private,不會對泛泛之交做的事也不要對親密的人做,love is in the details.

d/ positive perception 積極認知,appreciate one another/what works,positive illusions may become self-prophesy,be a merit finder.

熱點內容
手繅生絲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發布:2025-01-10 16:34:45 瀏覽:454
爸爸媽媽在英語作文里怎麼寫 發布:2025-01-10 16:23:44 瀏覽:515
參觀農場的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10 16:15:39 瀏覽:736
怎麼去看醫生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1-10 16:11:24 瀏覽:863
我爺爺很喜歡聽廣播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10 15:57:59 瀏覽:404
怎麼提高背英語作文的效率 發布:2025-01-10 15:55:42 瀏覽:913
怎麼樣保持好心情英語作文 發布:2025-01-10 15:55:40 瀏覽:238
這是我的媽媽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1-10 15:50:50 瀏覽:505
英語作文集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01-10 15:49:29 瀏覽:786
快單詞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10 15:48:39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