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律體節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A. 同律體節的概念
體節現象是指動物身體分成一定數量或不定數量的體節現象。
各個體節具有大致相同的構造時(例:原始環蟲類),稱為同律體節。管棲多毛類等,其頭部、胸部和腹部多個體節之構造相互有顯著差異,即體節相互間發生分化,稱為異律體節。
B. 多毛綱的分類
多毛類包括了環節動物的大部分種類,可分為兩個亞綱,很難確定統一的分目標准,因此只能分成許多獨立的科: 遊走亞綱(Errantia)體節數目較多且相似,疣足發達,具足刺及剛毛。頭部感覺器官發達,咽具顎及齒,主要包括爬行、游泳的種類,以及少數管居及穴居的種類。
(1)鱗沙蠶科(Aphroditidae):身體多橢圓形,背面蓋有細長的剛毛或覆瓦狀排列的鱗片,例如背鱗蟲(Lepidonotus)、鱗沙蠶等。
(2)葉須蟲科(Phyllodocidae):疣足單分枝,背須發達, 呈扁平葉狀,為爬行生活的種類,例如巧言蟲(Eulalia)。
(3)裂蟲科(Syllidae):身體較小而細弱,具單枝型疣足,疣足上有背須及腹須,前端體節背須較長,出芽生殖普遍,亦為爬行生活的多毛類,例如錐裂蟲的一種Trypanosyllis、自裂蟲等。
(4)沙蠶科(Nereidae):具2對眼及4對圍口觸手,咽上有一對顎,為大型爬行生活的種類,如沙蠶。
(5)吻沙蠶科(Glyceridae):屬於遊走類中的穴居生活的種類,具長圓柱形的口前葉和長的具4個顎的吻,例如吻沙蠶。
(6)磯沙蠶科(Eunicea):多為大型管居或穴居種類,管為羊皮紙質,吻上具復雜的顎,疣足背須發達,由背須上分出分枝的鰓,體表具強烈的金屬光澤,例如磯沙蠶、巢沙蠶。
(7)吸口蟲科(Myzostomidae):是一種共生或寄生於棘皮動物體內的小型多毛類動物,身體扁平圓形,直徑僅幾毫米,例如吸口蟲。 (Sedentaria)身體多分區,疣足不發達,不具足刺及復雜的剛毛,口前葉不具感覺附器,但頭部具有用以取食的觸須等結構,無顎及齒,鰓常限制在身體的一定區域內。
(l)毛翼蟲科(Chaetopteridae):管居,身體分區,具一對長觸須,疣足有很大改變,過濾取食,如毛翼蟲。
(2)絲鰓蟲科(Cirratulidae):身體前端的體節具細長絲狀的鰓,呈紅色,疣足不發達,如絲鰓蟲(圖9-28A)。
(3)泥沙蠶科(Opheliidae):穴居種類、具圓柱形的口前葉,體節數目較少,在同一種內體節數目是固定的,例如沿穴蟲(Op-helia)。
(4)沙蠋科(Arenicolidae):穴居種類,頭部無觸須等結構,疣足不發達,分支的鰓位於身體中部體節上,如沙蠋。
(5)帚毛蟲科(Sabellariidae):管居的多毛類,身體前端有頭冠及兩個剛毛環,可形成厴板封閉管口,如帚毛蟲。
(6)蟄龍介科(Terebellidae):穴居或管居,口前葉上有成叢的絲狀觸手,兼具呼吸作用,有分支的鰓位於口後的幾個體節上,疣足不發達,如蟄龍介、須頭蟲。
(7)纓鰓蟲科(Sabellidae):生活在膜質管中,口前觸須改變成半圓形的羽狀觸手,觸手上因有血管分布,因此具鰓的功能,觸手上常有微小的眼點。疣足不發達,例如纓鰓蟲(Sebellid)。
(8)龍介科(Serpulidae):具鈣質蟲管,口前須也改變成半圓形的羽狀觸手,其中一個觸手末端膨大,形成厴板,當蟲體縮回管內時,封閉管口,例如龍介(Serpula)、螺旋蟲。
在多毛類中還有一類原環蟲類(Archiannelida),過去將它列為環節動物門中的一個亞綱。這是一類小型的海產動物,體長數厘米,體表分節不明顯,疣足及剛毛退化或極不發達,口前葉具一對觸手,表皮細胞光滑而具纖毛,發育過程中有擔輪幼蟲。擔輪幼蟲期由肛門端向前延伸,並出現分節而形成成蟲,代表動物如角蟲(Polygordius)。
根據口前葉上觸須的有無分為以下兩個亞綱: 觸須亞綱(Palpata)與蠕形亞綱為姐妹分類群。在口前葉(有的在圍口節)上有一對感覺觸須。分兩個超目:
足刺超目(Aciculata):全部具有發達的疣足,其背葉或腹葉上至少有一個足刺,圍口節上有觸手,有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全能遊走。例如:沙蠶(Nereis)、鱗沙蠶(Aphrodita)、哈磷蟲(Harmothoe)體背側覆有較大的鱗片(疣足背側部分特化的),吻沙蠶(Glycera)具有較長的吻,吻上有4個顎,裂蟲(Syllis)、模裂蟲(Typosyllis,均屬裂蟲科)口前葉有3個細長觸手和一對短的觸須,疣足背須較長且呈念珠狀;能行無性生殖。隱毛蟲(Hermodice)及其相關的種被稱為頭蟲,其剛毛是空心,脆的,並含有毒物分泌物,當觸碰時,剛毛斷在傷處,用以防衛捕食者。
管棲觸須超目(Canalipalpata):與足刺超目為姐妹分類群,管棲或穴居,是 「隱居」種類。口前葉(或在圍口節)上有觸手,或有帶縱溝的觸手。如磷沙蠶(Chaetopterus)生活在海底泥沙里,皮質樣的「U」形管中,能發磷光;龍介蟲(Serpula)生活在石灰質管中;蜇龍介(Terbella)以沙粒,貝殼碎片和海藻等作管居住;螺旋蟲(Spirorbis)在海藻上成扁卷螺樣的鈣質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