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細胞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1. 自噬作用
自噬作用如下: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依賴溶酶體途徑對胞質蛋白和細胞器進行降解的一種過程,在進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廣泛存在於從酵母、線蟲、果蠅到高等脊椎動物的細胞中。
根據細胞內底物進入溶酶體腔的方式不同,細胞自噬可分為大自噬(macroautophagy)、小自噬(mi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三種方式。
自噬作用是普遍存在於大部分真核細胞中的一種現象, 是溶酶體對自身結構的吞噬降解, 它是細胞內的再循環系統(recycling system)。
自噬作用主要是清除降解細胞內受損傷的細胞結構、衰老的細胞器、以及不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等。自噬作用在消化的同時,也為細胞內細胞器的構建提供原料,即細胞結構的再循環。因此,溶酶體相當於細胞內清道夫。自噬作用機制失靈將導致細胞異常甚至死亡。
2. 細胞自噬Autophagy
細胞自噬,這一生物學過程根據其包裹和處理物質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首先,是大自噬,或稱Macroautophagy。在這個過程中,細胞會形成一個由雙層膜構成的自噬體(autophagosome),它能包裹住胞內的各種物質。自噬體隨後與溶酶體融合,形成autolysosome,進行物質的降解和回收。
LC3蛋白的動態變化是大自噬的關鍵標志。LC3在細胞質中合成後,Atg4酶會將其羧基端剪切,形成LC3-I,存在於胞漿中。LC3-I接著會經過Atg3、Atg7等蛋白的修飾,與磷脂醯乙醇胺PE結合,形成LC3-II,這個形式的LC3定位在自噬體的內外膜上。當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後,LC3-II在外部膜上被Atg4剪切,返回到胞漿中,而內部膜上的LC3-II則在溶酶體酶的作用下分解,導致autolysosome內部LC3含量降低。
這個過程的另一個環節,溶酶體引入了組織蛋白酶和酸性水解酶,vATPase通過消耗ATP的能量,將氫離子泵入autolysosome,使得環境酸化,從而激活這些酶,進行高效降解。
其次,是微自噬(Microautophagy),它涉及到更直接的物質攝入,細胞直接吞噬胞質中的小分子物質。
最後,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CMA,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則是通過特定的分子伴侶識別並包裹需要降解的蛋白質,然後通過自噬途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