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哥哥的英語單詞怎麼寫
brother
讀音:英 ['brʌðə(r)] 美 ['brʌðər]
brother指「兄」或「弟」皆可,「兄」是「elder brother」,「弟」是「younger brother」。但除了必須分清是「兄」還是「弟」時外,習慣上不論「兄」還是「弟」,都用brother。在美國通常不用elder brother,而用older brother。
brother可指親兄弟,也可指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兄弟,或繼父與其前妻或繼母與其前夫之子,不指堂或表兄弟。但引申可指「同行,同事」解。
brother作「教友」「會友」解時,它的復數形式是brethren。

近義詞:cousin
讀音:英 ['kʌzn] 美 ['kʌzn]
cousin的基本意思是「堂〔表〕兄弟姊妹」,即叔、伯、姑、舅、姨的子女,引申還可作「遠親」「同輩」「同族者」「同胞」解,指有親緣關系或種族、文化等方面相關聯的人,後面接介詞of強調身份,跟to強調親戚關系。
如要表示性別,可在前面加boy,male或girl, female。
詞彙搭配:
1、call cousins with 稱兄道弟
2、the first cousin 堂〔表〕兄弟〔姐妹〕
3、distant cousin 遠親
4、country cousin 鄉下親戚,鄉下佬
雙語例句:
First cousins are considered close relations.
堂兄弟首先被視為近親。
⑵ 關於人物稱呼的英語單詞
關於人物稱呼的英語單詞如下:
爸爸:daddy
媽媽:mami
哥哥弟弟:brother
姐姐妹妹:sister
爺爺、外公:grandpa
奶奶、外婆:grandma
叔叔、伯伯和舅舅全部叫:uncle
阿姨、嬸嬸和舅媽全部叫:auntie

(2)哥哥的單詞怎麼寫英語擴展閱讀
詞語用法
1、brother指「兄」或「弟」皆可,「兄」是「elderbrother」,「弟」是「youngerbrother」。但除了必須分清是「兄」還是「弟」時外,習慣上不論「兄」還是「弟」,都用brother。
2、在美國通常不用elderbrother,而用olderbrother。與brother相對應的陰性名詞是sister。
3、brother可指親兄弟,也可指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兄弟,或繼父與其前妻或繼母與其前夫之子,不指堂或表兄弟。但引申可指「同行,同事」解。
4、brother作「教友」「會友」解時,它的復數形式是brethren。
詞彙搭配
1、dislike one's brother 不喜歡兄弟
2、have a brother 有個兄弟
3、like one's brother 喜歡兄弟
4、love one's brother 愛兄弟
5、make brothers with 與…結為兄弟
⑶ 找28個關於親戚的英語單詞~~~100懸賞!!!!!!!
1.親戚:relative
2.爸爸:father
3.媽媽:mother
4.爺爺:grandpa
5.奶奶:grandma
6.叔叔:uncle
7.阿姨:aunt
8.哥哥:brother
9.弟弟:brother
10.姐姐:sister
11.祖先:ancestor
12.玄孫:great
13.兒子:son
14.女兒:daughter
15.妻子:femme
16.丈夫:husband
17.曾祖父:grandfather
18.曾祖母:grandmother
19.姨夫:husband of mother'ssister
20.曾孫:great-grandson
21.嫂嫂:sister
22.阿姨:nursemaid
23.妹妹:sister
24.外祖母:grandmather
25.外祖父:grandfather
26.表兄:cousin
27.侄兒:nephew
28.孫子:grandson
29.孫女:granddaughter

親屬,是指因婚姻或血緣與和人類個體結成的社會關系,父母、同胞兄弟姐妹等親屬又稱親人或家人,其他則稱為親戚。
中國親屬系統,傳統以男系為核心,分親屬為宗親、外親和妻親。親屬間,根據每個人的輩分、宗族、年紀與性別,而有特定的親屬稱謂。
中國人的親屬稱謂,具有條理分明、尊卑有序的特點,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徵。
親戚見面往往一團和氣,但面對一些較為極端的「表面親戚」時,還是會給人帶來困擾,對此汪冰給出了一些建議:
1、言語刻薄型。在一群親戚當中總會有那麼一兩個「不太會聊天的」,比如,你說漲工資了,他會說「這么大了都沒結婚,掙再多有什麼用」;當你結婚家庭幸福了,他又會說「你那點工資連孩子都養不起,結了婚也是負擔」。
面對這類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人,你可以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告訴對方自己其實也挺發愁的,就不要再提了。
如果對方還是滔滔不絕,你可以找個借口中斷談話,比如「我去幫您倒杯水」,或是變成發問方,不給對方提問的機會,詢問對方生活中的事情,有的時候你的詢問表現出對他的關注,反而讓他感覺受尊重,忘了有關你的話題。
2、貪小便宜型。有些親戚總是喜歡在你遇到好事或有所成就時出現在你面前,蹭一些好處、撈一點油水,面對這樣的親戚可能有人會苦惱不已,但又礙於親戚情面不好意思拒絕。
遇到這樣的親戚首先你要弄清楚,這個親戚在你心中的定位,你是想與之保持親近、維持親情關系,還是想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這是一段你不能割捨的親緣關系,那對於一些小事你應該學著看開,不要過於斤斤計較。
畢竟,當你對別人來說是有利可圖的時候,反而說明生活給予你的更多。但如果,對方的行為比較極端,讓你忍無可忍,不想再維持這種表面關系時,你可以勇敢地說「不」。
3、冷漠無視型。還有一種親戚,平時自己過自己的,與你幾乎沒什麼交集,甚至當你想與對方走動、維系一下感情時,對方卻表現得不太熱情。對於這種人,尊重對方設定的人際距離就好。表面親戚之所以讓我們感到很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尊重彼此的人際距離。
中國人很容易有這樣一個心理設定:既然是親戚,就應該多走動,加強聯系。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要求,尊重彼此反而讓大家都輕松。
4、炫耀比較型。在親戚當中,不乏這樣一種人,總喜歡在大家面前炫富、曬幸福。遇到這類親戚,不必急著反感,其實這類人的心理需要無非就是求關注、刷存在,想要聽到大家對他的贊美和認可。所以你只要順著他的話去誇贊幾句就好了,然後靜靜地坐在旁邊看他「獨自表演」。
5、虛情假意型。有一些親戚在平時會很熱情,跟你不分彼此,談笑風生,還總是愛說「有事說話,別客氣」。但實際上,當你真的需要他的幫助時,他卻擺出諸多托詞和借口。
面對這樣的親戚,你心裡明白即可。當對方跟你熱情時,你也禮貌回應,但對於他說的話不用太當真,也不要報什麼期望。
與此同時,汪冰認為,雖然好像「表面親戚」讓人們之間的關系變得生疏,但實際上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表現。當你與親戚之間的聯系變得不那麼緊密時,你所要承受的負累也會相應減少,大家都會變得更輕松,所以沒有必要為了傳統的觀念去維系「表面」,真實地去做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