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鏈絲菌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① 求食品專業英語翻譯啊!!!如圖
譯文供參考,望採納:
為充分理解食品衛生的原理,我們必須懂得微生物在食物腐敗和食物中毒中的作用。自然環境中到處都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通過攝取食物導致食物腐敗變質,從而造成公共衛生問題。微生物也是食品衛生中的重要因素,因為致病微生物可以通過食物傳播。衛生措施的重要性在於防止導致食物腐敗和毒害的微生物的增生和活動。
食物中最常見的微生物是細菌和真菌。真菌沒有細菌那樣常見,真菌有兩大類:黴菌和酵母菌。
黴菌屬於多細胞微生物,具有菌絲形態。這些微生物還有各種顏色,一般具有霉變或者絨毛、棉花樣的外觀。黴菌能產生大量微小的孢子。這些孢子散布於空氣中,能隨氣流擴散。如果這些孢子落到適於發育的地方,它們能長成新的黴菌。一般來說,黴菌比細菌和酵母菌能承受更大的酸鹼度變化,而且也經常能忍受較大的溫度變化。
酵母菌一般為單細胞生物,與細菌不同的是,它們的細胞更大,而且在分裂繁殖過程中它們能產生芽孢。和黴菌一樣,酵母菌可以通過空氣或其他媒介傳播,然後落到食物表面。酵母菌喜歡水活性在0.90-0.94中的生長環境,但低於0.90時它們也能生長。這些微生物在中等酸度環境下生長得最好。被酵母菌嚴重污染的、pH值在4.0-4.5之間的食物常常有一點水果的氣味。
細菌是直徑大約為1微米的單細胞微生物,其形態各異,有短桿、長桿形狀,也有球形或卵形形狀。細菌能產生各種色素,從深淺不一的黃色到棕色、黑色等深色色素。有些細菌具有中間色,如紅色、粉色、橘色、藍綠色或紫色等。這些細菌能導致食物變色,特別是色素不穩定的食物,如肉類。有些細菌通過粘液的形成也能導致變色。有些種類的細菌也能產生孢子。這些孢子的性質大不相同。有些孢子能耐受高溫、化學品以及其他極端環境條件。很多能產生孢子的細菌都是嗜熱微生物,能產生毒素,導致食物中毒。
② 紅黴素與羅紅黴素的區別
紅黴素與羅紅黴素的主要區別如下:
1、化學成分不同
紅黴素的化學成分是:5-(4-二甲胺四氫-3-羥基-6-甲基-2-吡喃氧基)-6,11,12,13-四羥基-2,4,6,8,1o,12-六甲基-9-氧代-3-(四氫-5-羥基-4-甲氧基-4,6-二甲基-2-吡喃氧基)十五烷酸-μ-內酯,分子式是C37H67NO13,分子量是733.927;
紅黴素:
/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14d0fb0b00b30f2442a70f77"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14d0fb0b00b30f2442a70f7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62bd40735fae6cd14d0fb0b00b30f2442a70f77"/>
羅紅黴素的化學成分是:分子式是C41H76N2O15,分子量是837.047。
羅紅黴素:
/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2c991c6b0555b319ebc41370"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2c991c6b0555b319ebc4137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2c991c6b0555b319ebc41370"/>
2、物化性質不同
紅黴素的物化性質:松軟的無色粉末,密度:1.2g/cm3,熔點:138-140ºC,沸點:818.4ºCat760mmHg,閃點:448.8ºC,穩定性:常溫常壓下穩定,儲存條件:0-6ºC。
羅紅黴素的物化性質:白色結晶粉末,密度:1.25g/cm3,熔點:115-120ºC,沸點:864.7ºCat760mmHg,閃點:476.7ºC,折射率:1.535,儲存條件:2-8ºC。
3、生產方式不同
紅黴素的生產方式:由紅色鏈絲菌(Streptomyceserythreus)培養液中提取的一種鹼性抗生素。提純時,利用它在不同的酸鹼度溶解在不同溶劑中的特性,用乙酸丁酯和水溶液反復抽提,達到濃縮提純的目的,最後在乙酸丁酯溶液中進行冷凍結晶,得到紅黴素鹼。
羅紅黴素的生產方式:以紅黴素為原料,和鹽酸羥胺在三乙胺和甲醇中反應,生成肟,然後和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氯在丙酮中反應,即得羅紅黴素。
參考資料來源:/ke..com/item/%E7%BA%A2%E9%9C%89%E7%B4%A0/77829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網路-紅黴素">網路-紅黴素
參考資料來源:/ke..com/item/%E7%BD%97%E7%BA%A2%E9%9C%89%E7%B4%A0/1211738?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網路-羅紅黴素">網路-羅紅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