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龍水金地培訓英語
❶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傻傻分不清哈哈哈哈哈,太真實了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那麼問題來了,請搶答,除了月亮,你還能看到哪個星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在太陽系的第三大行星地球上,那麼然後呢?其他的行星小夥伴都是神馬樣子?對了,也許可以這樣叫它們: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為了解救和我一樣懵逼的小夥伴,還是讓我們八一八太陽系行星的小檔案吧。
水星
水星距離太陽極近,其公轉一周只需要88 個地球日。因此,古代人以飛毛腿神使墨丘利(Mercury)命名水星。
水星的直徑比地球的三分之一稍大,它的大氣十分稀薄,可以忽略,表面遍布隕擊坑。
水星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0.387 天文單位(5.79 107 千米)
軌道周期 0.241 年(88.0 天)
自轉周期(以恆星為參考) 58.6 天
自轉周期(以太陽為參考) 175.9 天
赤道直徑 4.88 103 千米(0.383 倍地球直徑)
質量 3.30 1023 千克(0.055 3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5.43 克/ 立方厘米(未經壓縮的密度為5.0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38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170~430
金星
金星的名字來自羅馬神話中的愛之女神(維納斯),這也許是因為這顆行星經常在傍晚或黎明的天空中發出美麗的光芒。相比之下,古代的瑪雅人將金星視為戰神(羽蛇神庫庫爾坎,Kukulkan),並在它出現於黎明時獻祭活人。
金星只比地球小5%,但其大氣永遠被雲層覆蓋,表面溫度足以使鉛熔化。金星有一個金屬核,大小與地球相仿。它有稠密而多雲的大氣,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其表面。從位於地球的望遠鏡看過去,金星是一個沒有特徵的白色球體。
無線電波段的輻射可以穿透雲層,金星表面的雷達圖像顯示出隕擊坑、火山和凝固了的岩漿流。
金星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0.723 天文單位(1.08 108 千米)
軌道周期 0.6152 年(224.7 天)
自轉周期(以恆星為參考) 243.0 天
自轉周期(以太陽為參考) 116.8 天
赤道直徑 1.21 104 千米(0.949 倍地球直徑)
質量 4.87 1024 千克(0.815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5.24 克/ 立方厘米(未經壓縮的密度為3.9 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90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470
地球
現代英語的地球「Earth」來自古英語的「eorthe」,最早可追溯至印歐語系的詞根er–,意為「地」或「泥」。Terra 這個詞來自羅馬神話中負責生殖和生產的女神,這個詞構成了地球母親(TerraMater)這個詞的一部分。
地球其實是一顆水球。它的表面普遍被液態水覆蓋,擁有固態水的極地冰蓋,大氣富含水蒸氣和水滴組成的雲團。
地球表面有高起的大陸和低窪的海底。地殼只有10 60 千米厚,往裡依次是一層厚實的地幔、液態外核和固態內核。
地球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1.00 天文單位( 1.50 108 千米)
平均軌道速度 29.8 千米/ 秒
軌道周期 1.0000 年(365.26 天)
自轉周期(太陽日) 24.00 小時(以太陽為參考)
自轉周期(恆星日) 23.93 小時(以恆星為參考)
赤道直徑 1.28 104 千米
質量 5.97 1024 千克
平均密度 5.51 克/ 立方厘米(未經壓縮的密度為3.96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1.00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90~60
火星
火星的名字得自戰神(馬爾斯)。密涅瓦神是防禦戰的女神,但布爾芬奇(Bullfinch)在《神話學》( Mythology )中將火星稱為「對暴力和流血的野蠻之愛」。由於火星土壤中含有鐵的氧化物,所以從地球上看,火星會發出發紅的橙色光輝,這使 歷史 上的許多文明聯想到鮮血。
火星的直徑稍大於地球的二分之一,它有稀薄的大氣和岩石質、坑坑窪窪的殼,殼上有火山和水力侵蝕的證據。它可能還殘留一些內部熱量,但其核心的大小和構成還沒有研究清楚。
火星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1.52 天文單位(2.28 108 千米)
軌道周期 1.881 年(687.0 天)
自轉周期(以恆星為參考) 24.62 小時
赤道直徑 6.79 103 千米(0.533 倍地球直徑)
質量 6.42 1023 千克(0.107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3.93 克/ 立方厘米(未經壓縮的密度為3.3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38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140~15
木星
木星得名自羅馬神話的眾神之王朱庇特(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它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它在夜空中十分明亮,即使用小型望遠鏡也可以看到其雲帶和四顆伽利略衛星,甚至用一台安裝在三腳架上的優質雙筒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其衛星。
木星內部幾乎是液態的。它可能有一個不比地球大的重元素核。
木星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5.20 天文單位(7.79 108 千米)
軌道周期 11.9 年
自轉周期 9.92 小時
赤道直徑 1.43 105 千米(11.2 倍地球直徑)
質量 1.90 1027 千克(318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1.33 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2.5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128
土星
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在其子宙斯奪權之後被迫逃亡。克洛諾斯逃去了義大利,在那裡他被人稱為薩杜恩,他是農業的保護神。在冬至日時,羅馬人會用長達一周的時間慶祝農神節以贊美他。早期的基督徒會利用這段假期來慶祝聖誕節。
土星的組成、直徑和內部結構都類似於木星,盡管其質量不到木星的三分之一。
土星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9.58 天文單位(1.43 109 千米)
軌道周期 29.5 年
自轉周期 10.57 小時
赤道直徑 1.21 105 千米(9.45 倍地球直徑)
質量 5.68 1026 千克(95.2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0.69 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1.1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178
天王星
天王星於1781年由威廉·赫歇爾發現,這是一位大半生生活和工作在英格蘭的德裔科學家。他將這顆新行星命名為Georgium Sis,在拉丁文中意為「喬治的星星」,這里的喬治指的是英王喬治三世。歐洲大陸的天文學家,尤其是法國的天文學家,拒絕接受用英國國王命名行星的行為。作為回應,他們將這顆行星稱為赫歇爾星。很多年後,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波德建議將這顆行星命名為天王星,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諸神中最古老的烏拉諾斯(Uranus)。
天王星是躺著自轉的,當「旅行者2 號」於1986 年飛越它的時候,其南極幾乎正對著太陽。
天王星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19.2 天文單位(2.88 109 千米)
軌道周期 84.0 年
自轉周期 17.23 小時
赤道直徑 5.11 104 千米(4.01 倍地球直徑)
質量 8.68 1025 千克(14.5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1.27 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9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218
海王星
一位英國天文學家和一位法國天文學家分別獨立地從天王星運動中的引力擾動出發計算出了海王星的存在和位置。英國觀測者動作太慢,沒有對這一信息做出回應;海王星於1846年被發現,法國天文學家得到了發現它的榮譽。由於其看上去是藍色的,天文學家將它命名為海神尼普頓(Neptune)。
當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此圖時,海王星略微偏離了太陽。其內部結構很像天王星,但海王星散發出來的熱量更多。
海王星小檔案: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30.1 天文單位(4.50 109 千米)
軌道周期 164.8 年
自轉周期 16.11 小時
赤道直徑 4.95 104 千米(3.88 倍地球直徑)
質量 1.02 1026 千克(17.1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1.64 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1.1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218
月球
月亮作為地球的衛星,也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人類對月球的迷信很普遍。英語中「精神失常」(lunatic)和「精神錯亂」(lunacy)這兩個詞都來自「luna」(意為月球)這個詞。耽於幻想的人(moonstruck,字面意思是被月亮砸過的人)被認為有些古怪。由於月球影響海洋潮汐,許多迷信都將月球和水、天氣、女性的生理周期聯系起來。根據傳說,月光被認為對胎兒有害,但是在好的一方面,月光儀式據說可以去除疣。
月球的直徑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它沒有大氣,表面到處是隕擊坑。其低密度說明月球不含有很多的鐵元素。即使月球有核,核的大小及有多少殘余熱量仍然未知。
月球小檔案:
到地球的平均距離 3.84 105 千米(從中心到中心)
軌道周期(恆星) 27.3 天
會合周期(相位的周期) 29.5 天
赤道直徑 3.48 103 千米(0.273 倍地球直徑)
質量 7.35 1022 千克(0.0123 倍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 3.35 克/ 立方厘米(未經壓縮的密度為3.27克/ 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17 倍地球重力
表面溫度 -17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