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師培訓需求問卷調查
A. 在英語課上,做調查問卷,怎麼評判好壞
【活動背景】小學生的暑期生活豐富多彩,有上網、培訓、旅遊、看電視、夏令營、做家務、看書等活動。哪些活動學生是感興趣的?哪些活動學生有收獲的?如果讓學生親自嘗試進行一項問卷調查,那麼就一目瞭然,也會為以後的暑期生活選擇帶來一定的收獲。【活動目標】認知目標:1.在問卷調查設計過程中,了解學生暑期生活情況。2.初步認識調查問卷法,並感受到問卷調查帶來的好處。能力目標:1.學會簡單的問卷調查設計,能夠製作簡單的調查問卷。2.對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分析,寫出調查報告。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活動適用年級】四、五、六年級【活動的時長】活動總長大約1個月【活動准備】1.教師准備:了解學生暑期生活的參與項目,制訂各個階段的指導方案與要點;製作課件;設計研究表格、記錄表格、評價表格等。2.學生准備:初步了解同學的暑期生活,並進行分組、小組初步分工。【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第一階段:問卷調查表設計指導課【活動時間】:課內2課時【階段目標】:圍繞「暑期生活」多彩項目,小組選擇一項設計問卷調查表。【課堂呈現形式】問卷調查表設計指導課【活動過程】(一)興趣話題1.愉快的暑假過得真快,轉眼就開學了。愉快的暑假彷彿就再眼前,同學們給老師介紹一些在暑假的愉快生活吧。(學生七嘴八舌講暑期生活。)2.同學們的暑期生活真豐富啊,不過老師還想了解,我們全班同學,全校同學的暑期生活情況,這樣一個一個問過來,太辛苦了,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誰能夠幫老師出出主意?(學生出謀劃策,預設學生回答:做問卷調查!)3.可是老師不知道該怎麼樣來調查,還是請同學們幫幫忙吧。圍繞著「暑期生活」,我們該從哪些方面調查?4.同學們幫老師想到了這么多方面,那就請同學們選一個最喜歡的方面,幫老師設計兩個問題。(二)制訂計劃(附件1)(三)設計問卷1.設計指導語(1)明確要求:第一,說明調查的目的;第二,明確對回答問題的要求;第三,語氣要親切,要尊重對方。(2)師生交流親愛的同學們,愉快的暑期過去了,你能把你的快樂和大家一起分享嗎?2.編制問卷(1)例舉問卷調查表(附件2)2.預設:小學生暑期上網情況問卷調查3.明確注意事項(1)問題排列要由易道難。(2)每道題只提一個問題。(3)問卷的問題不能太長。(4)語言表述要清楚(5)不要問被調查者不願意回答的問題。4.小組設計問卷調查表/home.php?do=blog&id=376418&mod=space&uid=400931
B. 如何開發和利用小學英語課程資源
小學英語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實施小學英語課程的重要環節,也是我們在全國積極推進小學英語課程過程中急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之一。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僅涉及到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主觀因素的轉變,而且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制約,比如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學校教學條件、學生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等等。所以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下面筆者從四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討論。
1. 教材的選擇和使用
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科書以及其他所有有利於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材料及輔助手段和設備。很顯然,教科書是英語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它既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手段和工具,又是教學和學習的重要內容。因此,選用適當的教材是解決課程資源問題的首要任務。
過去若干年由於小學英語課程沒正式列入國家課程,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和管理還存在不規范的問題。近些年來,隨著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小學英語教材。但這些教材在編寫質量和水平等方面參差不齊。既有十分優秀的教材,也有很多編寫思想陳舊、內容枯燥、形式單調的教材。隨著小學英語課程在全國普遍開設,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和選用將逐步規范化。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徵求意見稿)》以及最近頒發的《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對小學教材的選擇和使用都有明確規定。學校應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與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學生家庭經濟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的小學英語教材。所以,各地區和學校在選用小學英語教材之前,要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目前國家教育部正在組織專家對現有小學英語教材進行審查。審查合格的教材將列入推薦教材目錄。從2002年秋季開始,沒有列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小學英語教材將停止使用。
劣質教材肯定不能選用,但優質教材也不能盲目採用。適用的教材應該是既有較高的編寫水平和編寫質量,又符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教材。因此,選用教材時,一定要評價教材是否符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這里的教學實際需要包括三個方面: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的教學需要、以及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需要。(當然,目前沒有全國通用的小學英語教學大綱。教育部在頒發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的同時,也發了一份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以這個基本要求為重要依據。以後將以《國家英語課程標准》為依據。)在選擇教材時,最重要的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選擇教材之前一定要對學生的需求做細致的調查和分析。除了分析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徵及情感狀態以外,還要考慮學生現有知識水平、認知能力、接受能力等。
中小學英語教材應該具有思想性、拓展性、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開放性;應該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教材應該做到語言真實、內容廣泛、題材多樣;教材應有利於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和做事情的能力;教材應適當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以便學生對異國文化形成正確態度;教材應能激發學生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拓展思維方式。學校在選擇小學英語教材的過程中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考慮。
作為學校英語教學的核心材料,英語教材除了學生課堂用書以外,往往還配有教師用書、練習冊(或活動冊)、掛圖、卡片、音像帶,有的還配有多媒體光碟、課外讀物等。一般情況下,應該購買全套教材,以便完整系統地使用教材。但是,對成套教材中的可選部分,學校和教師不能強行要求學生購買。
選擇教材以後,還要合理使用教材,特別是要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
2. 其他課程資源的利用
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學習、使用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主要以視聽等直接感受和體驗的方式為主。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直觀教具和實物、多媒體光碟資料、各種形式的網路資源、報刊雜志等等
廣播電視具有覆蓋面廣、更新快等優點,特別適合外語教學的需要。在積極推進小學英語課程的過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中的英語節目。目前中國教育電視台以及各地地方電視台都製作了很多適合少年兒童英語學習的電視節目。從2001年上半年開始,除了我們現在正在播放的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系列節目外,還要專門製作小學英語電視教學節目,並定時和滾動播放。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配備電視接受設備,定時向學生播放這些英語教學節目。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根據電視台節目播出時間安排一節或兩節英語課。目前師資比較困難的地區或學校更應該創造條件,充分利用電視英語教學節目,緩解因缺乏師資帶來的困難。
除廣播電視節目以外,還要充分利用錄音、錄像資料,特別是錄音資料。目前錄音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十分普及,錄音帶的成本也不高。推廣使用錄音機和錄音帶是既經濟又有效的做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利用錄音機,讓學生模模擬實、地道、自然的英語,從而在英語初學階段在語音語調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日後的英語學習鋪平道路。[JP]
小學生的學習以視覺認識和形象思維為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實物。除了教材出版單位為教材配備的直觀教具以外,教師還應該結合實際教學的需要,在物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製作直觀教具,收集可以用於教學的實物。同時要注意對教具和實物的保管和再利用。
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為英語教學開辟了更廣更多的渠道。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路等設施,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習資源。計算機多媒體資源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為一體,既是英語教學中非常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又能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同時,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又為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通過計算機或互聯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計算機和網路學習資源還能及時為學生提供反饋信息。再有,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分享學習資源成為可能。可以說,計算機和網格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潛力是很大的。[JP]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有效利用教材以外,還應該盡量採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和資源,充分利用錄音機、錄像機、廣播、電視、計算機網路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語言實踐機會。
3. 課程資源的開發
從目前來看,課程資源開發的重點不在於編寫新的小學英語教材。原因有二:第一,現在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小學英語教材,其中一些教材具有較高的編寫水平,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教材已經經過多年的試用,還沒有有效地推廣,再編新教材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第二,廣大一線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資料有限,盲目編寫教材,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在現階段,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主要是根據實際需要和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地開發一些輔助性資源。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以學校為單位建立英語圖書室或閱覽室。英語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即使是初學者,也需要大量的閱讀,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因此,建立英語圖書室或閱覽室是十分有益的。學校可以購買一些簡單的兒童英語讀物、畫冊、畫報等。不具備借閱條件的學校,可以設置閱覽室。學生在課余時間到閱覽室自由閱讀。另外,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班級「圖書角」或「圖書櫃」,讓學生把自己的英語圖書拿出來與其他同學分享。
2)建立可供學生自學的「視聽中心」。大量視聽對英語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就小學生英語學習而言,視聽的作用尤其重要。但是,課堂上視聽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很多學生家庭也不具備視聽設備和資料。因此,比較可行的辦法是由學校建立視聽中心。學生在課余時間根據需要進行學習。學校也可以在視聽中心定時播放英語節目。如果暫不具備電視和錄像設備,可建立聽力練習室。
3)已經具有計算機和網路設備的學校要充分開發網路課程資源。網路上的各種媒體資源以及專門為英語教學服務的網站為各個層次的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語教學網站,開設網路課程,進一步增加學習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4)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這里所說的課程資源開發不是編寫教材或輔導教材,而是因地制宜地製作或編寫可以用於補充課堂教學的材料,如掛圖、卡片、配圖故事、短劇等。為此,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財力、物力條件,盡可能多地為教師配備或購買備課資料,使他們能夠及時補充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C. 培訓計劃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培訓計劃方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訓計劃方案 篇1
一、培訓目的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積極態度、使學生建立初步的自信心,培養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初步形成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口語在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和快速發展的英語教學需求,切實提高我縣英語教師口語水平,特開展全縣中小學英語教師口語培訓活動。
二、培訓對象
全縣初中、小學現任英語教師。
三、培訓內容
英語語音知識;常用英語課堂用語;英語簡單會話及日常生活用語等。
四、培訓日程
20××年2月6日、7日兩天(農歷正月十二、十三)。
五、培訓地點
縣職業中專報告廳。
六、培訓模式
1.集中培訓
學習英語語音知識,英語課堂用語、英語簡單會話及日常生活用語。和學員一起回顧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口語語音方面的典型問題,請全體教師共同商討解決辦法,並分享個人的成功經驗。
2.口語交流
全體學員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唱英文歌曲、講英語故事,或講述自己的興趣愛好,家庭情況等。
3.自行練習
現場進行語音、語調的糾正,要求學員在日常交流工作中堅持多用英語,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技能。
培訓計劃方案 篇2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國家的發展關鍵在於教育,為使教育走在前列,特別是農村的教育跟上時代,國家啟動了遠程教育工程,為各校配備電視、電腦、衛星接收設施,為教學提供最快最好的資源,我校的各種電、教設施.已經安裝完畢且以投入使用,為使各種設施更好的發揮應有的作用,特製定此計劃以做指導。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上級指示,遵照學校安排,以「一切為了服務於教學」為目的,努力學習培訓,轉變思想觀念,優化課堂教學,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計劃安排
校內培訓計劃總體分兩步進行。
1、利用現有手段,通過學習使每位教師能熟練掌握遠程教學技術,具體步驟如下:
A、認識各種器材及其用途,掌握電視、電腦,VCD、投影機、列印機的基本操作方法。
B、觀看WINDOUSXP教程光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操作方法,由比較熟練的教師做指導。
C、以學會文件的編輯、保存、排版、列印,學會表格的製作及幻燈片的製作。學會資源,瀏覽,下載,保存,播放。
D、利用課余時間,讓老師單獨上機操作,加強熟練程度。
2、利用有效資源把教師培養成有豐富的知識、先進的理念,熟練的技術,最終運用到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A、利用一切時間,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方法,並能帶領學生觀看遠教節目。
B、由培訓老師做示範課,老師學習討論。
C、由每位教師利用設備上觀摩課。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三、培訓目標
掌握知識,轉變觀念,利用技術上好觀摩課,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質量。
四、活動安排
三月:基礎知識教學及上機操作,加強信息技術能力培訓,使教育技術能力未過關的教師順利過關。
四月:師生共同學習,課堂觀摩。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觀看網上優質課,或空中課堂,學習先進經驗。教師自製課件大賽,評選優秀的教師自製課件。
五月:教學實踐,各科教師做觀摩課,進行賽課活動。
六月:業務考核及評比。
培訓計劃方案 篇3
一、 培訓的目的:
1.1使員工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掌握工藝方法、操作技能的理論與實際內容,使其符合相應的崗位要求。
二、 管理職責:
2.1 公司技術部及人事部是職工技能(工藝)培訓的管理部門負責:
A、編制公司職工培訓(工藝)計劃並組織實施;
B、督促、檢查、考核各部門的培訓工作;
C、統一安排和批准相關的培訓內容、講義、授課人、時間、地點、試卷准備、考試、監考、批卷、成績匯總、登記等工作等;
2.2 機械工程部、電氣工程部和車載工程部負責:
A、對本部門生產職工(包括新進廠員工)的技能狀況進行調查,填寫《員工培訓需求分析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本部門各類人員工藝教育培
訓需求計劃,納入公司員工培訓規劃和計劃後,會同人事部組織實施;
B、應根據公司發展需要,提出本部門工藝培訓需求計劃,並上報組織實施;
C、負責本部門職工「在崗指導培訓」的組織、實施、考核;
D、負責對本部門職工培訓期間的考勤、簽到工作;
三、 培訓內容和要求
3.1 培訓對象
A、生產線新進廠員工;
B、生產線技術工人及一般操作崗位人員;
3.2 培訓時間及方式
時間:從20xx年6月3日以後。所有生產線在職職工均進行『脫崗培訓』和『在崗培訓』。
1)脫崗培訓:由人事部和技術部制定職工工藝培訓計劃和方案,並組織實施,採用集中講課的形式。
2)在崗培訓:由員工所在部門負責人或技術人員,對現有員工的技能與工作崗位所要求的技能進行比較評估,找出差距,以確定員工的培訓方向。並指定專人實施培訓指導,人事部和工藝專員負責跟蹤。
3.3 培訓內容及教材
1) 機械裝配部分,以「機械設備的裝配與檢修」、「機械加工工藝技術及管理」教材為主,並結合我公司產品實際裝配的『問題點』實例。
a) 電子器件焊接、組裝及電氣調試部分,以「電子裝配與調試工藝」、「醫電產品生產工藝與管理」教材為主,並結合我公司產品實際電氣裝配、調試的『問題點』實例。
3.4 生產線新員工上崗培訓與轉正
1)生產線新員工入職一個月後,進行入職崗位技能培訓。其中有4-6小時(分段)的脫崗理論培訓,1小時的書面考試及後期的『在崗指導培訓』。
2) 各部門負責人應提前一周填寫和上報新員工的《員工培訓需求分析調查表》,人事部安排具體技能脫崗培訓時間。
3)根據考試結果,主考人員應對新員工在考試中未答對或未掌握的知識,結合標准答案進行講評,保證員工確實掌握了有關知識,並讓新員工就講評和掌握情況在試卷上確認。
4)新員工考試合格者,進入下一輪的『在崗培訓』,不合格者則將再次進行培訓及補考。若兩次考試仍不合格者,將予以淘汰。
5)新進員工:實習試用期內,本部門應加強對其成長的追蹤考核,實習試用期滿,本部門領導應對員工進行在崗操作技能等考評並形成書面結論,最終填寫《員工在崗技能評價表》交人事部審核,並經公司領導簽字審批後開始生效。
6)部門的所有崗前培訓(脫崗、在崗)及轉正鑒定工作,必須在員工的試用期內全部完成,在全部培訓合格後,方可轉正。否則按有關規定延期或辭退。
3.5 生產線在職員工上崗培訓
1)生產線在職員工要有4-6小時(分段)的脫崗理論培訓,1小時的書面考試及後期的在崗指導培訓。
2)根據考試結果,主考人員應對員工在考試中未答對或未掌握的知識,結合標准答案進行講評,保證員工確實掌握了有關知識,並讓員工就講評和掌握情況在試卷上確認。
3)員工考試合格者,進入下一輪的在崗培訓。不合格者則將再次進行培訓及補考。
4)若補考(脫崗、在崗考核任何一項)不合格者,按公司有關規定處理。
四、 培訓的考核管理
4.1 培訓期考核分數為:書面考核和應用考核兩部分,脫崗培訓以書面考核為主,在崗培訓以應用考核為主,各占考核總成績的50%。
書面考核:考題由各位講師提供,人事部統一印製考卷。滿分50分,45分以上為合格。
在崗考核:是通過觀察操作、詢問、測試等手段,考查受訓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對培訓知識或操作技能的應用及操作行為的改善,由其所在部門的負責人及技術人員根據《員工在崗技能評價表》共同鑒定打分。滿分50分,45分以上為合格。
五、效果評估與備案:
5.1 人事部與技術部通過對受訓員工和所在部門的負責人直接交流,進行培訓後的跟蹤了解,並填寫《員工培訓效果評價表》。
5.2 人事部牽頭,各部門每年度應結合本部門各工種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和崗位技能要求,不定期分批對本部門人員進行技能考核評價,填寫《員工在崗技能評價表》,對員工的技能情況進行了解。
5.3 受訓員工的考核成績(書面考核+應用考核)及補考成績,由人事部留檔備案,作為考核部門領導管理能力、業績的重要依據。
六、培訓工作流程
1)由人事部組織各生產部門,根據本班組員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於20xx年6月7日前,填寫《員工培訓需求分析調查表》上報到人事部。
2)人事部與技術部負責與各相關部門協調,作好培訓全過程的組織管理工作,包括教材購置、人員協調組織、講義的編寫、場地的安排、講課內容的審核、時間安排及進度推進、培訓質量的監控保證以及培訓效果的考核評估等;
3)講課人員在接到任務後,應在30日內,制定出培訓方案和講義內容,並報技術部審批。
4)人事部與技術部在每期脫產培訓結束後15日內,提交該期培訓的總結分析報告,報總經理審閱。
5)員工每期脫產培訓結束後,都應接受上崗指導培訓(在崗培訓),由各生產部門負責人指定技術人員實施培訓,並填寫《員工在崗技能評價表》,報人事部留檔。
6)人事部與技術部在員工接受在崗培訓期間,應不定期派專人實施跟蹤,並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測試手段考查受訓者,在實際工作中對培訓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運用以及操作行為的改善情況,綜合統計、分析培訓後,為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帶來的影響和回報的大小,以評估培訓結果,調整培訓策略和培訓方法。
七、培訓考核的獎懲管理
7.1 對受訓員工的`獎懲
1) 受訓員工培訓結束後,能學以致用,成績顯著者或為公司創造較大貢獻者,公司將給於通報表揚,並在以後的升職、提薪中優先考慮。
2) 員工在培訓中應專心聽講,做好相關筆記。若在培訓中有遲到、早退、大聲喧嘩、故意影響課堂秩序等違紀行為,將通報批評並扣罰當月工資20-50元/人次;
7.2 對部門的獎懲
1) 對積極組織落實「在崗培訓」並使員工操作技能、工藝規范、產品質量有明顯提高的部門,年底公司將根據公司的有關規定,對部門領導和有關技術人員進行獎勵200-500元/人。
2) 部門領導不積極配合、支持培訓的開展,培訓安排落實不到位的,甚至阻擾培訓正常開展的,對部門領導通報批評,並扣罰當月工資100-200元/人。
培訓計劃方案 篇4
為認真貫徹落實《護士條例》、《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完善我院護理人才培養體系,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適應衛生改革與發展需要,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特製定本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
1、通過專科護士培訓,加強護理隊伍專業化建設,提高護士專業技術水平,促進我院護理事業與我院醫學學科的協調、同步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
2、根據省衛生廳專科護士培養方案,結合我院重點科室、特色科室的實際需要,有計劃、分步驟地培養專科護士,主要在急診急救護理、手術室護理、糖尿病護理等專科或專病領域開展專科護士培養工作。
3、培養一批熱愛護理事業,具有較高業務水平和專長,能較好地解決實際專科護理問題並指導其他護士開展相關工作的臨床護理骨幹。
4、通過專科護士培訓,探索建立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較為完善的在職護士培養體系,促進護理事業發展。
二、培養計劃
1、專科護士培養的選拔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護士,護理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具有5年以上臨床護理實踐經驗,在相關專科工作3年以上,熱愛護理事業,本人自薦或病區護士長、,護理部審核,報醫院審批同意。
2、20xx—20xx年內培養2—5名專科護士,選擇性選送下列科室
護理人員進行專科護士培訓:手術室護理、糖尿病護理、成人ICU、急診急救護理等專科護士。
三、培養形式
參加省內專科護士培訓基地進行專科培訓。
四、專科護士培養後的使用: 根據專科護士的特點,結合醫院的具體情況進行使用。
五、專科護士的培訓經費參照醫院科教科文件精神執行。
培訓計劃方案 篇5
為提高公司員工隊伍的素質及專業技能,促進公司的軟體推廣,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公司決定對員工進行有效培訓,特製定公司培訓部的培訓計劃如下:
一、每天早晨例會
(1)會前5分鍾勵志歌曲---《相信自己》,全體員工跟著音樂齊唱.
(2)歌曲完畢,主持人跟大家問好,員工回應好,振作士氣.進入會議的主題.
(3) 廣州總部內部員工在會議室先開晨會,讓每個部門總結一下前一天的工作,談談工作的收獲與存在的問題,還有計劃新一天的工作目標,讓大家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同事之間良性競爭,相互激勵;
(4)使用我們公司的遠程軟體,跟全國其他的部門一起來開個視頻會議,大家每個人報到問侯,匯報工作的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大家互相鼓勵,在新的一天展開我們工作的熱情
二、大型培訓課程計劃(全體員工參加)
(1)公關禮儀:包括接待禮儀、業務禮儀、電話禮儀、公司禮儀。
(2)部門溝通和協作的技巧:各部門的銜接、合作、分工、問題處理,增強企業凝聚力。
(3)公司管理制度:考勤制度、人事制度、辦公文明制度、辦公用品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等各項規律制度.
(4)公司的企業文化與簡介,主推的遠程軟體使用,市場定位等.
(5) 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訓練、員工的人生目標、職業生涯規劃。
(6)如何打造高績效、學習型團隊
三、培門培訓課程計劃
1.招商部
(1)公司業務制度:包括工作流程、,薪金、提成等.
(2)基礎知識:目標與使命感、入門須知、基本動作訓練、實行計劃與決心宣言、銷售骨乾的重用
(3)客戶心理把握:了解掌握客戶心理測試、提高工作效率.
(4)市場分析:比較分析同行企業收費、特點,著重了解本公司的的軟體件
(5)市場推廣的銷售技巧
(6)客人問題:收集、整理客戶提問率最高的若干問題,由主管總結出最合理的答案,為員工的作答統一口徑。
(7)素養培訓:綜合素質、職業道德教育。
2.培訓部內部培訓計劃
(1)公司企業文化與遠程系統軟體的培訓 (2)如何做一個優秀的講師 (3)如何做一個好的PPT (4)培訓需求分析 3.新進員工培訓
(1) 企業文化:包括企業背景、現狀、組織機構、企業目標、文化氛圍。 (2) 崗位職責:崗位結構、崗位關系、崗位職責范圍、考核目標。
(3) 公司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辦公用品制度、設備管理制度、文明辦公制度.
(4) 公司禮儀:電話禮儀、職場禮儀。 三. 經銷商的培訓
現在是公司組建階段,會不定時有經銷商與代理商過來了解公司的業務,我們培訓部負責協助毛總對客人進行培訓,講解我們的遠程系統軟體以及公司的業務在市場的優勢與定位,共心協心市場推廣.
四、培訓需求調查
為了使培訓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需求培訓方案前,培訓部會進行培訓需求調查,調查方式為: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調查表後附) 根據方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公司員工現階段最需要幫助最大的培訓課程.
五、集體活動
1.公司會在一些節假日組織一些團體活動:如唱K ,爬山,旅遊聚餐等等!
2.公司為在當月生日的每一位員工過生日,大家一起慶祝,有員工有家的溫暖!
六、配合工作
培訓的最終效果是與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分不開的。公司希望在培訓意識的宣導、培訓時間的安排、培訓場地的落實、培訓會務的准備、培訓之後的督促執行等方面得到各部門的協助和大力支持。 公司對各部門的每一次的培訓,都將會有項目組成員對的相關部門或終端作詳盡調研,以作針對性的精確、實戰培訓,收到實效。
七、執行建議
以上計劃是一個初步的安排,具體的培訓主題與時間的安排請各部門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只是需要提前與人事行政部協商相關的事項以便我們做好講師的安排。 我們還建議各部門有一個負責本培訓的人員,來具體負責落實培訓的具體事宜。 我們建議各部門在培訓之後的執行、督促、檢查方面加大力度,因為這是培訓真正產生效益的保證。最好是能夠形成制度,並落實到每個人。
八、其他事宜
其他未盡事宜,再做溝通協商處理。希望各部門能建立長期培訓計劃,並希望培訓部與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把公司作為一個培訓績效的樣板。
D. 我是一位小學英語老師,想在開學後第一堂課做個問卷調查,求問題,望全面,謝謝!
1你們對英語是否有信心(很重要!)
2校外是否參加補課
3是否願意我教你們英語
E. 很急!!!"當今英語教育專業的人才需求"的社會實踐調查
一、引言
中國英語教育始於19世紀初在中國的英國傳教士,而中國人自己的英語教育則一般以年京師同文館的成立為正式開端(李良佑等,1988;付克,1986)。到1903年,我國大中學校開始普遍開設外語課(付克,198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於1964年制定了《外語教育七年規劃綱要》,「首次在我國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英語為我國學校教育的第一外語」(胡文仲,2001)。21世紀伊始,隨著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國人學英語的第三次高潮已經到來(王力第,2002)。保守地說,中國目前至少有兩億人在學英語,就以同一母語和同一文化背景學習同一外語而言,可謂人類外語學習史上之最。中國已經成為「外語教學的超級大國」(張吉生、周平,2002),但能否成為世界英語教學強國,則需廣大同仁的共同努力。准確把握中國英語教育的時代脈絡,了解其發展趨勢,當是這種努力的一部分,本文的目的正在於此。我們將首先放眼世界的宏觀教育思潮,接著介紹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的發展趨勢,之後將描述當下中國英語教育日趨明朗的時代特徵。
二、世界教育思潮
英語教育涉及人口最多,影響面最廣,最具全球性。因此,任何對中國英語教育的研究,都不能不將世界教育思潮的動態收入其視野。按王義高(1998)的觀點,20世紀全球教育出現八大思潮:「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教育的經濟取向思潮;終身教育思潮;教育的個性化思潮;教育的社會價值取向思潮;教育的全球價值取向思潮;教育國際化思潮以及教育信息化思潮。」其中一些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我國英語教育領域。
自20世紀中葉開始,有關「科學是直接生產力」、「科技的社會、經濟功能」的思想開始成為主流。中國在50年代就響起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把中國教育的科技取向作為國策加以定位。2004年12月教育部頒布了我國第一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試行)》,意味著我國教育科技取向在新世紀的延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4)提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路技術,採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路技術為支撐……」可以說,這是教育科技取向在中國英語教學上的體現。
教育的經濟取向思潮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初形成的人力資本理論。雖然該理論把人與物等量齊觀,有損人格尊嚴,但它強調了人的因素、科技因素和教育因素對經濟和生產的決定作用,這一合理內核使其得以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繼而形成了當代教育的經濟取向思潮,推動各國政府從忽視教育變為重視教育,進而奉行「教育優先」、「教育超前」的政策。可以說,在中國持續升溫的英語熱和發展迅猛的英語教育產業,正是這種經濟取向在中國的表現和產物。
教育個性化取向的思想源頭是人本主義思潮。當代存在主義教育哲學、人本主義心理學及人文主義課程論也都支持個性化這一教育取向。教育個性化取向在西方已深入人心,但是我國對此採取較為謹慎的態度,這是因為我國教育傳統、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經濟現狀等國情所決定的。盡管如此,個性化取向也已經在我國教育綱領性文件中顯現。比如:《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教育部,2001)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明確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又如:《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4)提出新的教學模式應該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
教育信息化思潮,是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轉化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必然結果。上個世紀中葉,早期的現代傳媒信息技術包括幻燈、投影儀、錄音、錄像、語言實驗室、電影、廣播電視等,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教育;60年代起,人造衛星開始應用於教育,標志著教育信息化進入一個新階段;80年代以後,隨著計算機、微電子技術、光纖通訊技術以及國際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並廣泛應用於教育,全球性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現實,而且正在快速深化和發展。在中國英語教學領域,信息化思潮表現得尤為突出,信息化已經是中國英語教學的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我們將在後面對此進一步展開討論。
三、外語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在上述世界教育思潮的大背景下,自上個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英語教育持續穩步高速發展,顯示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對此學界提出了各種觀點。
束定芳、庄智象(1996)指出,當代外語教學理論研究顯示出三大趨勢:從研究如何教轉向研究如何學;從研究語言形式本身轉向研究語言的使用和學習者語言使用能力的培養;從對交際法的狂熱追捧轉向對傳統外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反思和回歸。
胡文仲、高一虹(1997)在對外語教學與文化的關系研究中,發現外語教學帶有明顯的文化轉向,並指出外語教學與文化的關系在三方面呈現發展趨勢:教學目的從單純的語言技能訓練轉向廣義的文化學習和文化意識的提高;教學內容在對文化的理解上由相對狹窄轉向相對寬泛;教學視角從單向的目的語文化轉向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兩者互動。
劉潤清(1999)在上個世紀末指出外語教學研究發展趨勢的六個方面:研究的對象從客體逐漸過渡到主體;從單學科理論支持到多學科理論支持;從側重教語言的形式到側重教語言的意義和功能;在高年級從語言技能教學轉向內容教學;從勞動密集型教學到高科技密集型教學,從過程管理教學到目標管理教學;從定量研究轉到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結合。
田貴森(2002)於新世紀之初提出外語學習與教學的八個轉變:外語學習與教學的研究由外語教學法單一學科向多邊緣跨學科方向發展;外語學習與教學研究的重點由怎樣教轉向怎樣學;外語教學內容開始由語言技能向重內容教學發展;外語教學方法由過去遵從一種方法體系向綜合式、折中式方向發展;外語課堂教學方式開始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外語教學界越來越關注外語教學研究方法的規范性;外語教學中知識呈現方式發生變化;外語學習者的隊伍和學習目的也發生了變化。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2002)「十五」計劃稱中國外語教育發展呈現以下七大趨勢:外語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二語習得研究;注重師資培養的研究;注重課堂教學活動的研究;注重以內容為基礎的教學;重視外語測試和評估;採用多媒體技術通過互聯網授課。
上述各家觀點既有不同,又彼此呼應,共同形成主流理論,對外語教學實踐的發展產生影響。但從歷史上看,理論對實踐的影響有時是積極的,有時是消極的。理論與實踐的關繫到底怎樣?傳統的回答是:理論源於實踐,高於實踐,並引導實踐。這種描述顯然是來自掌握了話語權的理論界。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如White(1988)就說,受理論驅使的實踐絲毫不可取,因為實踐本身包含極其復雜的因素。Schon(1983)也認為,(教師發展模式中的)應用科學模式把理論奉為科學,理論研究者高人一等,把教學看成是理論的應用,因此,教師只是理論應用的工具,教師也就當然比理論研究者低一等,這樣就在理論研究者與課堂教學者之間造成了心理邏輯上的等級差別。無論何種觀點,筆者堅持一個原則:任何試圖服務於中國英語教育實踐的理論,都必須植根於中國英語教育實踐的土壤。因而,考察中國英語教育實踐的時代特徵,應是中國英語教育理論研究的起點。
四、中國英語教育實踐的時代特徵
在世界教育大思潮的背景下,在外語教學理論界的反作用下,在中國國情變化的推動下,中國英語教育實踐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依據筆者的考察,舉其要者加以歸納,可概括為市場化、社會化、應試化、口語化、雙語化、信息化、虛擬化與多元化等八大特徵,下面分別加以敘述。
(一)市場化
我國經濟由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伴隨中國社會的這一歷史性變革,中國英語教育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1978年為歷史轉折點,在這之前中國社會的主旋律是階級斗爭,在這之後變為發展經濟。中國的英語教育在改革開放以前是為政治服務的,在改革開放之後則是為發展經濟服務的。中國現在的經濟形態是市場經濟,因而英語教育也就必然受到市場經濟需求變化的影響和規約。比如:由於人才市場對英語人才需求總量的急劇增大和種類增多,便使得外語學習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外語院系新開專業也越來越多,包括外貿、商務、科技、同傳與國際法等,社會英語辦學機構蓬勃發展,國外英語培訓機構不斷湧入,英語圖書市場品種極大豐富和多樣化。所有這些都說明,中國英語教育已經開始進入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的市場化時代。
(二)社會化
社會化是市場化的必然結果,主要反映在教學主體、教學資源、教學標准和評估手段等方面的社會化。教學主體的社會化表現為原來國立各級學校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等的英語教育一統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現在的格局是,各級國立學校、各級民辦學校、各種社會辦學機構以及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投資興建的各種培訓機構共同存在,相互競爭,相互補充。國有學校系統的英語教師也大規模地參與社會辦班教學活動,既有學校組織的,也有社會辦學機構聘請兼職的,還有教師自己經營的。學生的情況類似,平常在正規學校學英語,晚上、周末、假期則在社會上的各種培訓部、補習班上英語課。還有大量社會人士,或為晉職,或為求職,以各種方式參加社會上的各種英語學習項目。教育資源——包括師資、校舍、教材等在內的各種有形和無形的社會物質和知識力量——在校內校外的整個社會英語教育體系中發揮作用。教育標准和評估手段的社會化,則指職場上單位招聘所依據的英語水平標准已經不僅僅是學歷的高低,而是社會化的英語水平測試,以及招聘單位自己設定的英語測試。
(三)應試化
盡管對應試教育的批評聲年年都不絕於耳,但應試教育一定有其不可抗拒的歷史原因和現實需求。或許應試教育並不像有些批評者說得那樣可怕,畢竟中國英語教育一直穩步發展,蒸蒸日上,可能這就是中國英語教育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唯一現實的選擇。無論如何,現實不容迴避,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乃至研究生、博士生階段,一路上是初考英語、中考英語、高考英語,大學四、六級英語,考研英語與考博英語等等,再加上出國熱帶動的托福、GRE、雅思等國際英語考試,以及各種名目的考級英語,應試已成為中國英語教育中不可迴避的現實之一。各種不可迴避的英語考試已經成為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歷程中的里程碑。客觀地說,應試在產生其必然的負面作用的同時,也對中國英語教育產生了一股巨大的推動力。如何應對應試教育的消極作用,是中國英語教育不得不長期面臨的課題。
(四)口語化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英語教育是以書面語為主,但新世紀開始以來,中國人與外國人的直接對話需求急劇增大,英語口頭語的重要性凸顯。鑒於這種社會需求的變化,學校和社會英語教學、個人英語自學、英語出版業、各種大眾媒體宣傳與官方的政策取向等等,無不把英語聽說能力放在首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4)明確提出:「在上述三個層次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以及各高校情況差異較大,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聽、說、讀、寫、譯等五種能力的培養中,各高等學校要特別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英語口頭語教學的重要性已經歷史性地完全確立。中國英語教學歷來以讀寫為本,能否與時俱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慣性,轉向「聽說為本、讀寫並重」(劉潤清,2002)的英語教學新模式,以適應中國社會對英語應用和英語人才的新的需求,將是對中國英語教學的一個嚴峻考驗。
(五)雙語化
中國的雙語教學可以追溯到19世紀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興辦的各種教會學校,因此,批評者往往把雙語教學貶斥為「殖民地教育色彩」,這種色彩到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幾乎完全褪去。20世紀末,中國才再度興起雙語教學,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和名牌大學,雙語教學已開始試辦。新世紀初,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的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此後,雙語教學更是迅速發展。對此,理論界有贊成的,如:Brinton et al.(1989)認為,實施雙語教學將直接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使之英語水平得以提高。蔡基剛(2005)也說:「英語本來就是一種工具,只有通過英語這個工具廣泛學習科學知識,在實際運用中學習和使用它,才能真正發展英語的能力。這恐怕也是解放前教會大學英語教學的成功之處。」當然也有人質疑,「用英語講非語言課,能比用漢語講得更明白清楚、省時省力嗎?」(王宗炎,2005)筆者以為,雙語化在大學課程中可以加大比例至30%左右,但在中學不應大規模推廣。泛濫則弊大於利,適度則利大於弊。無論如何,社會實踐的選擇有其自身的規律,英語雙語教學這一復活的新生事物,已是大勢所趨,必將成為中國英語教育的又一個助推器。
(六)信息化
信息化主要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英語教學和學習。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其成果包括衛星電視、計算機、網路、軟體以及各種各樣的數字化電子產品和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英語教學和學習,比如計算機上做英語題、互聯網上聽英語課、QQ英語對話、MP3欣賞英語歌曲、手機英語簡訊、家中看美國的CNN和英國的BBC電視節目等等。信息技術已經給我們帶來了海量多樣、方便廉價的英語教學資源。按胡壯麟(2004)的說法,人類在經歷了口述文明和讀寫文明之後,「正進入第三個時期,即超文本文化。超文本不僅對口述和讀寫揚長避短,而且它能跨越時間和空間,創建和正在創建兩者所沒有的表達、傳遞、儲存與翻譯信息的方法。」正是這種超文本文化引發了中國英語教學的信息化發展趨勢。
新世紀初,中國英語教育最高管理層頒布了一些對中國英語教學有著導向作用的新文件,比如《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前者提出要「利用音像和網路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體,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教育部,2001);後者則推薦了「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和「基於計算機的英語學習過程」模式(教育部高教司,2004)。這表明最高管理層對中國英語教學信息化趨勢的確認和推動。充分利用信息化帶來的優勢,將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改善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七)虛擬化
與信息化趨勢並行的是虛擬英語教學的崛起。信息化帶來了一個海量的、多樣的、開放的、方便的、快捷的、廉價的、簡單易行的、學生獨立自主的、符合個性化教學的與超越時空限制的教學方式,我們稱其為「虛擬英語教學」,與傳統的以校園課堂教學為依託的實體英語教學相對應。虛擬英語教學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虛擬英語教學是指網路英語教學,即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進行的英語教學課程。廣義虛擬英語教學除包括狹義的英語教學以外,還包括所有通過計算機化、網路化、數字化、電子化、多媒體化、信息化、大眾傳媒化、衛星化與現代教育技術化等現代信息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的直接的英語教與學,以及與英語教學相關的其他活動。
虛擬英語教學的本質特徵在於人機合作,有別於傳統實體教學的人人合作。顯然,廣義虛擬英語教學已經進入億萬人的日常生活,已經成為傳統校園實體英語教學的重要補充。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隨著網格計算機、第三代互聯網路、無線上網、衛星電視以及其他新興信息技術的問世和迅速發展,虛擬英語教學將變得更加經濟實用、快捷方便、豐富多樣與人性化等等,虛擬英語教學將更加普及。筆者大膽預言,虛擬英語教學,這一英語教學的世紀之變,將在不遠的將來與傳統的校園實體英語教學合流,成為英語教學兩大主流方式之一;在某些方面,虛擬英語教學甚至還可能取代實體英語教學。
(八)多元化
多元化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主流發展趨勢之一。順應這一主流趨勢,中國英語教育也出現多元化趨勢。這一趨勢主要表現在英語教學需求、教育機構和教學主體、教學媒體、教學材料、英語語言、教學模式以及教育理念等各個方面。
1.英語教育需求的多元化
英語教育需求的多元化首先反映在一些對英語有直接強大需求的行業,如:涉及外經、外貿與外事等社會機構和組織,外資企業以及旅遊業等。隨著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以及其他各行各業也將不同程度地加入國際化進程,由此必然產生對英語人才的不同行業、不同專業、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規格與不同樣式的多元需求,而這種多元需求又必然引發和推動中國英語教學其他方面的多元化趨勢。
2.英語教育機構和教學主體多元化
改革開放前的教育機構主要包括國有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改革開放後,民間資本和國外資本也開始被允許進入教育產業,而教育領域中需求量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又正是英語教學,新型資本自然首先湧入英語教育產業。由多元資本催生的各種不同層次、不同種類的民辦學校、社會辦學機構以及各種短平快的培訓中心、補習班、夏令營等共生共存,呈現一派多元化景象。
在多元化的各種教學機構中,除了傳統的英語專業背景的教師以外,在雙語教學中,出現了大量的非英語專業背景的教師用英語講授其他專業課程;更有眾多的母語為英語的人士湧入中國,在不同層次的學校或社會辦學機構中,講授英語課程和其他專業課程;還有一類中國英語教師,他們出身於非英語專業,但精通英語考試,這種「考試英語教師」在那些專門進行英語應試培訓的社會辦學機構中,深受學生歡迎。可見,中國英語教師的來源已呈多元化趨勢。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更是如此,當今中國,除了小學生、中學生與大學生法定學英語以外,還有幼兒園的孩子,外資企業的白領、藍領,外貿外經企業的老闆和員工,以及許多為了提薪升職,或有心進入國際舞台、打入國際市場、從事對外業務的公務員、律師、會計、工程師、職業經理、藝人、記者、模特兒、主持人、經紀人,甚至工人和農民,都在學英語,可以說社會各行各業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英語學習群體。隨著國人英語學習熱潮的不斷升溫,英語學習者日益多元化已成大趨勢。
3.英語教學媒體多元化
隨著信息化和虛擬化的發展,教學媒體已從古老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發展為傳統、現代和信息技術三個不同時期的教學媒體大融合。傳統媒體包括直觀教具(如教師形體動作、口頭語言、印刷材料、黑板、粉筆、實物、模型與標本等)和示意教具(如圖畫、圖片、卡片、掛圖、圖表、地圖、路線圖與照片等);現代教學媒體包括視覺媒體(如幻燈、投影等)、聽覺媒體(如廣播、錄音與唱片等)、視聽媒體(如電視、電影與錄像等)和單媒體系統(如語言實驗室等);IT教學媒體包括VCD、DVD、MP3、手機、多媒體系統(如計算機、有線區域網等)以及超媒體系統(如國際互聯網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媒體的多元化已經是中國英語教學現實的一部分。
4.英語教學材料多元化
英語教學材料的多元化主要表現為教學資料的來源、載體、內容以及品牌的多樣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全國一本教科書」的局面已經完全改變。現今圖書市場提供的教科書、參考資料和教輔資源空前豐富,品種多樣,除了本土編寫的以外,進口原版英文圖書也越來越多。而且,在傳統的紙質文本巨大增量的基礎上,出現了各種各樣電子文本的教學材料,音像資料也由於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而得以大規模的發展和增長。教學材料的內容也趨於多元化,已經從原來以單純的一般英語即共核英語為主,向各種專業、行業的英語發展。英語資料的品牌也由原來少數幾個壟斷老字型大小,如《許國璋英語》、《新概念英語》等,發展為多種品牌之間的競爭。
5.英語標準的多元化
在英語發展早期,一般認為英國英語是標准英語,二戰以後,英國勢微,美國崛起,美國英語的影響也逐漸擴大,對英國英語的標准英語地位提出挑戰。進入上世紀末,英語逐步確立其國際通用語言的地位,標准英語的概念逐漸淡出,開始出現「國際英語」或「世界英語」的概念。比如: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英語播音員就有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等各國的母語為英語的人士,也有中國本土以英語為外語的人士。在中國的英語教育市場上,更是多種國別英語同台競技,異彩紛呈。「英語的教育規范,從『一顆星』轉向『一條銀河』」(高一虹,2000)。
6.英語教學模式多元化
從理論上講,各種不同的新模式構想不斷涌現。比如:有的針對某一語言技能提出某種新模式,如:彭青龍(1999)的「3D外語口語教學法」,王初明(2000,2002)的「寫長法」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楊文瀅、胡桂蓮(2003)的「延續性寫作教學模式」;也有的針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宏觀新模式,如:張正東(1999)的「立體化教學法」;還有的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新的普適模式,如:應惠蘭等人(1998)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謝邦秀(2002)的「多邊性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等。而從國家教學大綱來看,先有《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教育部,2001)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途徑」,後有《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4)推出的「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
從實踐來看,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採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有的堅持語法和翻譯教學,採用古老而又永葆青春的語法翻譯法;有的仍操練不止,堅持風行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聽說法;有的則用任務法,將交際思想貫徹到底,等等。而多數教師,在他們各自的課堂上,則一如既往地堅持實用主義原則,採用折中法(樊長榮,1999;Liu,2002),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他為我用。既有對傳統方法的返璞歸真,也有對流行方法的狂熱追捧。最具新世紀代表性的可算是上海大學已經進行了兩年的大學英語多種教學模式改革實驗,在這種實驗中,學生可以在多種教學模式中自由選擇(毛忠明等,2004)。無論其最後結果如何,改革實驗本身已向世人昭示:中國英語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時代已經開始。
7.英語教育理念的多元化
在上述多方面的多元化之上,還有一個更為本質性的英語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從堅守傳統的語言知識觀、語言技能觀(如李觀儀等,1995;董亞芬,2003;羅立勝、石曉佳,2004),到現代的語言功能觀、語言交際觀(如王才仁,1996;徐強,2000;董亞芬,2003),再到後語言學時代的文化主義(如胡文仲、高一虹,1997;劉潤清,1999)、認知觀(如劉潤清,1999;黃源深,1999;曹志希,2003)與建構主義(如鍾書能,2004;田星,2005)等,中國英語教學在英語教育理念上呈現一種多態、多極與多向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我們應該特別為這種觀念上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拍手叫好,因為對於中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乃至任何其他事業的發展,包括經濟之繁榮,社會之進步,民族之復興等,觀念的多元化都是至關緊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國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就是價值觀念多元化進程的開始,而改革開放至今取得的偉大成就,也就是價值觀念多元化結出的碩果。
五、結語
綜觀上述各種發展趨勢,足以見得新世紀的中國英語教育事業繁榮興旺,生氣勃勃。市場化引入商業機制,為中國英語教育注入強大的經濟動力;社會化鑿通更多的渠道,為中國英語教育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應試化有助於建立競爭機制和客觀評估標准;口語化使中國英語教育徹底告別「聾啞英語」的尷尬局面;雙語化為中國英語教育另闢蹊徑;信息化為中國英語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虛擬化標志著中國英語教育從此開始了課堂學習與自主學習齊頭並進、實體教學與虛擬教學雙軌發展的新時代;多元化是中國過去幾十年來社會大變革在英語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是中國英語教育在新世紀繼續前行的大纛。高一虹(2000)說得好:「半個世紀當中,人們的思維方式逐漸從絕對轉向相對,從一元論轉向多元論,從民族中心主義的偏狹轉向多元文化主義的寬容。」開放是大原則,發展是硬道理,變化是常態。中國英語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在發展中變化,在變化中發展。
F. 進修校教師培訓需求分析應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開展培訓需求分析,首先要獲取培訓需求,分兩步走。第一步,調研培訓需求;第二步,分析培訓需求。
一、調研培訓需求
傳統的調研培訓需求有個誤區,認為每次培訓前發放一張調查問卷,召開一次座談會就能獲取培訓需求。其實不然。調研培訓需求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實踐表明,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調研出來的結果可能是「偽需求」。正如
《鬼穀子•謀篇》雲: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兩個人的話題深入到什麼程度,跟兩個人關系的深淺有關。根據人的「趨利性」,人與人之間的交談自動遴選「安全」的話題,參訓者的「需要」,一般會採取調查問卷、座談訪談的形式。培訓者和參訓者的關系遠沒有達到深入交流的程度,僅僅通過訪談、座談,也自然獲知不了參訓者的真實需求。
二、分析培訓需求
獲取了培訓需求,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培訓需求。
1. 專家會診
專家,是來自一線的有效教師,是優秀教研員,是進修學校培訓師。大家針對這些需求進行分析,看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個體的,哪些是基礎的,哪些是延伸的,哪些是政策性的東西,哪些是通過培訓能解決的……
2. 對症下葯
從眾多培訓需求中,找哪些大家共同關注的、亟待解決的,確定為培訓主題,根據不同的培訓主題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
G. 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再加上社會的發展與國際的全方位的接觸,英語將更廣泛地被運用於生活、學習的各個領域。這使的英語的作用日漸彰顯。可是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加上缺少濃厚的語言氛圍,很多學生對英語是「想說愛你不簡單」,對之敬而遠之。尤其在農村,沒有英語的語言環境,家長們幾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並且通過問卷調查和平時的教學,我們還發現很多學生僅僅會讀課文中的句子、詞語或模仿造些句子、對話,根本無法將所學的詞句加以整和,形成語言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出來,導致出現在交際場合就張口結舌,不會說的現象。更有些學生怕學、怕說英語,甚至討厭英語。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教學研究,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和諧的「說」的氛圍,為學生淀積「說」的素材,為學生創造「說」的情景和空間,為學生將來更好地「說」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為此,我們全體英語教師同心協力,用智慧和汗水為課題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一、 提高自身素質
課題是否能開展下去,效果怎樣,和研究老師的素質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必須要吃苦耐勞,責任心強,樂於奉獻,為課題的順利研究奠下堅實的基礎。系統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教育科研理論和方法,有關專著和論文,並做好相關筆記,掌握一定的課題研究方法,英語教學法及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動態和要求。
二、規范課題研究
自己必須要有責任和決心。根據學校的課題研究管理辦法,結合本課題的實際情況,分析和總結前段時間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其他教師商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並制定好下一階段的研究工作,做好相應資料的收集和課題檔案。堅持每周寫學習筆記,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用科學的理論指導研究。每學期至少要寫五篇以上的教學案例和教後反思。同時,還要上好課題研究課。
三、 扎實開展多種活動,以活動促成效
英語素質的提高要立足於課堂教學之中,拓展於課堂教學之外。因此,以課堂為主陣地,扎實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向課外延伸,全方位為英語教學服務。
1、開展問卷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談你對英語的興趣),學習習慣(你認為怎樣才能把英語說好),學習策略(你在家經常聽錄音學英語嗎),學習要求(你最喜歡什麼樣的英語教學活動),並進行分析研究,確定研究思路,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和開展一些英語活動。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對英語是有興趣的,可是聽不懂,所以不會說,因而逐漸失去學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對教師也作了一份調查,在調查中,了解到教師對英語也是頭疼,因為學生聽不懂,不會說,教師們特別注重語法知識的傳授,教學中聽、說的比重較小,也有教師感到自身還需充電。由此可見,要想「說」的好首先要「聽」的懂。要讓學生能說的好,還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評價觀和教學方式,同時更要提高自身英語素質。
2、根據調查,開展多種活動,為說打下堅實的基礎。
(1)、課前三分鍾演講,培養學生自主自願說的習慣。
為了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每節英語課課前三分鍾值日生做值日報告,開始給他們提供素材,前一輪簡單介紹自己或者家人;第二輪就是隨著春天的來臨,介紹春天的天氣變化和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以及自己喜歡的原因;第三輪介紹自己的理想以及自己為了實現理想應有的努力及自己的決心。後來慢慢放開,自己隨意說。但是一定不能和前面的內容重復。使同學們都願意說,樂意說。現在如果哪天我忘了讓值日生值日同學們還會提醒我呢!
(2)、創設一種說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和良好的校園環境是誘導學生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的外在環境。因此,班的牆壁上都貼有英語交際用語,每期板報都開辟英語專欄,英語標語在校園內隨處可見,英語長廊更讓同學們流連忘返。正是「桃李雖不言,花下自成蹊,牆壁不覺活,處處有寓意」發揮了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功能。每周一次的英語角活動更是同學們的最愛,在這里師生可以單獨交流,同學們可以相互交談,即使說錯了,也不要緊,大家會友善地一笑,或耐心的幫助糾正。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滿了和諧。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英語就在自己身邊,和母語一樣親切。
(3)、開展多種活動來促進學生說的習慣的養成
每節課上,我們要求教師用英語和學生交流,每節課規定有口語交際的時間,即Free talk,或復習學過的話題,或綜合運用對話體系進行語言的整合,這樣不僅創設了和諧的教學氛圍,而且通過這種日積月累,潤物無聲的滲透,大大提高了學生說的興趣和說的信心。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在說中得以培養。每周的小喇叭廣播也是英語學習的陣地,這里有英語專欄,介紹英語知識,說說英語故事,主持人還要能英語進行簡單的主持。我校每學期開展一次寫字比賽或課文朗讀比賽,或英語歌曲演唱比賽和英語情景劇表演。每學期文藝表演中,英語歌曲和英語情景劇最受同學們的喜愛了。
(4)、加強口語測試,強化階段成果,促進說的能力的提高
每學期末,我們要求各實驗教師對本班進行口語測試,及時檢查本學期學生的口語學習情況,或學習中存在的漏洞,以便今後更好的開展好口語交際活動或調節好課堂上口語練習的強度。測試中,首先制定好測試方案,把握測試的標准和難度,制定好三套測試試卷(試卷難度相同),由學生抽簽,教師與之單獨測試,這樣保證了測試的公平公正和成績的真實性。
(5)、強化課堂教學,以「聽」促「說」,聽說並重
農村的孩子缺少良好的說的氛圍,回到家中幾乎不可能用英語與家長交流。因此,英語課堂成了英語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同學們聽英語,說英語,能用英語交際的最佳時段。在課堂上杜絕用漢語組織教學,要保證英語氛圍。依據新課標,把握好教材,能根據學生實際創造性地設計教學,營造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興趣去說,能感覺到英語就在身邊,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課堂上我們也發現一些孩子能自己按教師的要求說英語,可是聽不懂別人的表達,或是過一會兒才明白別人在說什麼。這正應了一些教育專家們分析的,學生要先將聽到的英語翻譯成漢語,再把漢語轉化成自己理解的內容,當然反應慢了。這也正說明了學生聽的太少,缺少良好的聽的習慣和較高的聽的能力。因此,課堂上我們不僅僅要求學生說,還要求學生聽,以聽促說。要讓學生聽懂,教師的發音首先要准。在課前必須先聽錄音,糾正好自己的讀音,確保發音正確,然後再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避免一人回答其他人沒事乾的情況,當一位學生說時,教師還要設計好相應的問題,請其他同學帶者問題去聽。在做聽力題時,盡量不要聽一句譯一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提高聽的能力。
(6)、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提高師生素質。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的素質。讓學生能「聽」會「說」,首先要讓教師能「聽」會「說」。為了提高教師的聽說能力,並且我們學校還組織英語教師口語演講比賽。鍛煉說的膽量,提高說的能力。還要積極外出聽課學習,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借他山之石,攻本校之玉。
(7)、課外延伸,提高說的能力
首先,跟蹤調研,及時進行階段總結,撰寫案例反思和經驗文章,在反思中謀求進步,在進步中求得提高。每學期,由教導處和課題組安排,對每個年級的英語教學進行階段調研,及時發現問題,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共同探討這些問題,反思自己教學中該如何改進,被調研的教師要寫好反思,課題組也要寫好調研總結。
其次,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參加市教育局或教研室舉辦的各項英語技能測試比賽和賽課等活動,師生共同進步。教師的能力決定了學生的能力。因此,只要有學習的機會,我們決不放過。不僅外出學習,還積極上好課題研究課和公開課,每次賽課我們群策群力,一人上課大家謀劃,力保每次賽課都能取得好成績。在教育局舉辦的小學英語教師培訓中,我們每個老師的口語和筆試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業務能力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在學生中,我們宣傳發動學生積極征訂《英語周報》和《小學生英語素質報》,並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大家學習,開闊學生眼界,豐富課外知識。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我們積極進行培優補差,每學期開學初,我們就在班上摸底,列出培優補差計劃,每周抽出一到兩節課組織大家學習,做到讓每個學生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讓他們覺得自己能行,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四、研究的成果
在實踐和研究中,撰寫了一些有關英語教學方面的經驗文章,並有多篇獲獎或發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學生們的「聽」、「說」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在新課改課堂上,你可以看見一個個充滿激情的小老師在沖擊在我們的激情課堂。以上是我們在研究中的一點做法和探索,我們還將繼續努力,探求更好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讓他們自信地說,開心地說。
H. 北京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功培訓收獲如何在教學中還有哪些方面的需求
各位老師,大家好!很榮幸能有這次機會跟大家來共同交流探討《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這本書。首先我先要問大家一個問題: 您認為作為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哪些基本功?我想大多數老師已經熟記於耳:能唱、會跳、善表演、會製作、會使用現代化設備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探討小學英語教師還需要哪些教學基本功?
第一章 語言交流基本功
1、講述與講授 (telling and teaching)
* 語言的准確、得體
-What can Yao Ming do?
- He can jump very high.
-I can run. Can you run?
-Yes,I can.
* 時間的控制
* 如何講述與講授?
情景 呈現 練習(音、意、形)/ 比較 發現 認識 運用
2、傾聽與對話 (listening and talking)
*尊重學生 了解學生 反饋效果 調整內容、方法
*有意義 真實的話語情景
3、提問與追問
(1)提問與追問的作用
(2)提問與追問的原則
(3)提問與追問的策略
(4)提問與追問的注意事項
提問的有效性:清楚 有學習價值 能激發興趣 刺激參與 具拓展作用
4、使用無聲語言
* 面部表情 * 手勢 * 動作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1、 黑板、小黑板與牆壁的利用
* 呈現語境、語意、重難點等內容
* 學習成果展示:張貼畫、評價欄等
2、 學具、教具的使用與開發
* 圖片、實物、玩具、手偶、卡片……
3、 PPT課件的使用與製作
4、 圖片、音頻、視頻教具的採集與下載
第三章 教學實施基本功
1 、設計教學
說到這里,我想問問大家:平時您是如何備課的(設計教學方案)?在備課前,我們要清楚教學設計有什麼教學意義?
為教師提供一種科學的、便於操作的教學技術手段,促使教師將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過程為重點、以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為目的等重要的教育思想顯性地凸現出來,從不自覺的教學行為發展成自覺的教學行為。
教學過程設計(建議)
1 學習者分析 2 學習內容分析 3 教學目標確定 4 教學輔助准備 5教學方法 6教學步驟 7 時間分配 8 教師的活動 9學生的活動 10設計意圖 11板書設計 12學習評價方案 13 反思及調控 14教學預設
1、學習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有效開展依賴於學生的參與,要保證學生的積極足夠的參與,課堂設計就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主要指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學習風格等有明確的了解,教學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2、學習內容分析 不同的教師也許對教材的使用方式不同,有的教師完全依賴教材,一步一步的跟著教材走,但對其中的內容會有所取捨;也有少數教師不喜歡按教材走,而是根據學生的情況自己編寫材料。但教材總是教學的內容依據。為了保證教學的序列性、連續性、科學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有必要研讀整套教材,弄清楚教學的結構體系,各階段、各單元的學習目標。
3、 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語言技能:聽、說、讀、寫
(2)語言知識:語音、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
(3)情感態度: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
(4)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採取的步驟和方法;調控策略: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交際策略: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及提高交際效果而採取的策略;資源策略:學生合理、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
(5)文化意識: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慣、生活方式、文化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
4、 教學輔助准備
多媒體(情景、頻率、效率等方面具有不 可替代性)
實物投影
錄音機
掛圖
卡片
手偶…
5、 常用的教學法
語法-翻譯法 直接法 聽說法 全身反應 情景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 自然教學法 交際教學法 沉浸式教學法
6、教學步驟 (New Lesson Structure)
Class Opening New Concepts Introce Practice
Class closing
11、板書設計
體現本課的學習目標;
體現本課的重點、難點;
體現呈現內容的形和意;
體現對話的互動性;、
體現呈現內容的情景;
體現呈現內容的趣味性。short tall thin fat curly straight
12、學習評價方案
1、評價方式
對個體的學習評價
對小組的學習評價
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的評價
2、評價工具
3、評價作用
激勵每一位學生參與、體驗,獲得成功,增強自信,建立進一步學習英語的基礎。 教師清楚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目標 的達成情況,以便調整下一步教學安排。
13、課前反思及調控
教師對自己設計的這節課進行有條理、有針對性的反思
1、這節課是否能完成教學任務並達成教學目標?
2 、在這節課實施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你准備如何解決?
3、 在上課前對原教學設計是否需要進行調整?為什麼進行調整?如何調整?
4 、是否每個學生(如高能學生、困難學生等)都能從這節課獲益?如果不能,如何調整?
5、這節課還存在什麼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14、教學預設
通過反思教學設計,針對可能發生的教學問題提前預設教學方案,以達成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和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 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可能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備課時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該有足夠的估計。
? 如:計劃用錄音機,如果停電或機器出故障怎辦?
? 計劃的教學任務完不成怎辦?
? 教學任務已完成,還有剩餘時間怎辦?等等。
2、 引領學生走進教學
* 課下--課上 * 已知--導入 * 趣味—實效
3、建立學習組織
* 小組學習構成多樣化
* 明確角色要求
* 建立評價機制
4、 反饋與調控
* 對教師行為的反饋與調控
* 對學習內容的反饋與調控
* 對教學方法的反饋與調控
* 對教學目標的反饋與調控
* 對教學時間的反饋與調控
* 對教學活動的反饋與調控
5、構建課堂教學文化
? 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諧
? 自主、探究、合作、互助
I. 小學英語校本研修課題及內容
一、有效課堂
1、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實效性的研究;
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3、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與積累的研究
4、小學英語小組活動的有效性研究
5、有效作業(家庭、課堂)設計和評價的研究。
6、小組合作學習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的研究。
7、課堂提問的研究。
8、課堂情景創設研究
9、期末復習方法的研究。
10、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估的研究
1、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調查研究
2、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狀況調查
3、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與睡眠狀況調查
5、後20%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狀況
6、農村外來小學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
7、網路教學研究有效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