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理解中的分析能力
通過詳細分析歷年高考英語試卷,我們可將閱讀理解分為以下幾種題型: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含寫作意圖、目的等),詞義猜測題。英語閱讀理解題的技巧與策略是學生提高閱讀理解多需要具備的。
一、 主旨大意題
這類題在設題時常會用到title, subject, main idea, topic, theme等詞。
1.歸納標題題
特點:短小精悍,一般多為一個短語;涵蓋性強,一般能覆蓋全文意思;精確性強,表達范圍要恰當,不能隨意改變語意程度或色彩。常見命題形式有: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2. 概括大意題
包括尋找段落大意(topic)和文章中心思想(main idea),常見命題形式有:
What is the general/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BThe writer of the story wants to tell us that_____. The passage/ text is mainly about_____.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
解題技巧
閱讀理解文章多是議論文和說明文 ,這兩種文體的結構可歸納為:絕仿悄提出問題——論述問題——得出結論或者闡明觀點。對於這類文章,抓主題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題句一般出現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主題句具有簡潔性、概括性的特點。主題句在文章中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位於段首 :一般而言,以演繹法撰寫的文章,主題句往往在文章的開頭,即先點出主題,然後圍繞這一主題作具體的陳述。判斷第一句是否為主題句,可具體分析段落的首並渣句與第二,三句的關系;如果從第二句就開始大信對第一句進行說明,論述或描述,那第一句就是主題句。有些段落,在主題句後面有明顯引出細節的信號詞,如for example, an example of; first, second, next, last, finally; to begin with, also, besides; one, the other; some, others等。在閱讀中應盡量利用上述信號詞來確定主題句的位置。
位於段尾 :有些文章會在開頭列舉事實, 然後通過論證闡述作者的核心論點。因此,如果第一句話不是概括性的或綜合性的話,快速讀一讀段落的最後一個句子,看看它是否具備主題句的特徵。如果它具備主題句的特徵,段落的主題思想就很容易確定了。一般說來,當一種觀點不易向人解釋清楚或不易被人接受時,主題句便會到段落的末尾才出現。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引出結論的信號詞。如so,therefore,thus,consequently;in conclusion,in short;in a word, to sum up等來確定主題句的位置在段尾。當無明顯的此類信號時,學生可在段落的最後一句話前面添加一個引出結論的信號詞,以確定其是否是主題句。
位於段中 :有時段落是先介紹背景和細節,接著用一句綜合或概括性的話概括前面所說的內容或事例,然後再圍繞主題展開對有關問題的深入討論。這種文章的主題句往往會在段落中間出現。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情況:先提出問題,然後給予回答(主題句),最後給予解釋;或者,先提出問題,然後點出主題思想(主題句),最後給予解釋。
首尾呼應 :主題句在段落的開頭和結尾兩個位置上先後出現,形成前呼後應的格局。這兩個主題句敘說的是同一個內容,但用詞不盡相同,這樣不但強調了主題思想,而且顯得靈活多變。這兩個句子並非簡單重復,後一個主題句或對該主題作最後的評述,或對要點作一概括,或使之引申留給讀者去思考。
無明確主題句 :找關鍵詞(出現頻率較高), 歸納總結。
注意
新題型中有一個選項是干擾項,解答此類題時同學易犯以下三種錯誤:
(1)表述過於片面,只涵蓋該段個別細節;
(2)表述太過於籠統,已經超出該段的內容;
(3)表述與段落內容無關,在段落中找不到相關依據
二、細節理解題
考查內容主要涉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數字等議論文中例證細節和定義類細節。這類題目的共同特點是:答案一般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當然,答案並不一定是文章中的原句,考生需要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自己組織語句回答問題。
1.事實細節題→尋讀法
分為直接理解題和間接理解題,前者常用who, what, which, when, where, why和how提問,或判斷正誤;後者需與原文信息轉換,表達上與原文有差異。常見命題形式有: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ll the following are mentioned excep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not mentioned)?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right/false/wrong about…?
2. 排列順序題→首尾定位法(找出第一個事件和最後一個事件,用排除法縮小范圍)
常出現在記敘文和說明文中,一般按事件發生的順序。常見命題形式有: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path of signals described in Paragraph…?
3. 圖文匹配題→按圖索驥理清線索
設題形式:給出圖表,根據圖表提問問題。
4. 數字計算題→(方法:審題→帶著問題找細節→對比、分析、計算)
可直接找到相關細節,但需經過計算方可找到答案。
三、推理判斷題
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中隱含或深層的含意的理解能力。 它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做出合乎邏輯的推斷,包括考生對作者觀點的理解,態度的判斷,對修辭、語氣、隱含意思等的理解。題干關鍵詞:infer(推斷),indicate(象徵,暗示), imply/suggest(暗示), conclude(作出結論), assume(假定,設想).
1.細節推理判斷題
一般可根據短文提供的信息或藉助生活常識進行推理判斷,常見命題形式有:
It can be inferred/ concluded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____.
The author implies/ suggests that_____.
We may infer that ____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implied but NOT stated?
2.預測推理判斷題
根據語篇對文章接下來的內容或可能的結局進行猜測,常見命題形式有: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f/when…?
At the end of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might continue to write_____
3.推測文章來源或讀者對象
常見命題形式有: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 out of_____
The passage would most likely be found in_____
Where does this text probably come from?
4.寫作意圖、目的、態度推斷題
作者的語氣態度往往不會直接寫在文章里,只能通過細讀文章,從作者的選詞及其修飾手段中體會出來。
詢問寫作目的的題,選項里常出現的詞是: explain(解釋), prove (證明), persuade(勸說), advise(勸告), comment(評論), praise(贊揚), criticize(批評), entertain(娛樂), demonstrate(舉例說明), argue(辯論), tell(講述), analyze(分析)等。
詢問語氣態度的題,選項里常出現的詞是: neutral(中立的), sympathetic(同情的), satisfied(滿意的), friendly(友好的), enthusiastic(熱情的), subjective(主觀的), objective(客觀的), matter-of-fact(實事求是的), pessimistic(悲觀的), optimistic(樂觀的), critical(批評的), doubtful(懷疑的), hostile(敵對的), indifferent(冷淡的), disappointed(失望的)。
常見命題形式有: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is_____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uthor writing the text? By mentioning…, the author aims to show that_____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on…?
The author』s tone in this passage is _____.
解答技巧
推斷題是考查學生透過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歸納等邏輯推理的能力。推理和判斷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切莫主觀臆斷。
①那些文章中直接陳述的內容不能選,要選擇根據文章推理出來的選項。
②推理不是憑空猜測,而是立足已知推斷未知;作出正確答案時一定要在文中找到依據或理由。
③要忠實於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為依據。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想法;不要脫離原文主觀臆斷。
四、詞義猜測題
考點:
①猜測某個詞、片語、句子的意義
②對文中的多義詞或片語進行定義
③判斷某個代詞的指代的對象。常見命題形式有:
The underlined word/phrase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
The word 「it/they」 in the last sentence refers to______.
The word 「…」(Line 6. para.2)probably means ______.
The word 「…」(Line 6. para.2)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word 「…」 ?
解答技巧
1.通過因果關系猜詞通過因果關系猜詞
首先是找出生詞與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後才能猜詞。有時文章藉助關聯詞(如because,as,since,for,so,thus,as a result,of course,therefore等等)表示前因後果。
例如:You shouldn't have blamed him for that,for it wasn't his fault. 通過for引出的句子所表示的原因(那不是他的錯),可猜出blame的詞義是"責備"。
2.通過同義詞和反義詞的關系猜詞
通過同義詞猜詞 ,一是要看由and或or連接的同義詞片語,如happy and *,即使我們不認識*這個詞,也可以知道它是愉快的意思;二是看在進一步解釋的過程中使用的同義詞,如Man has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planets Venus,Mars,and Jupiter with the help of spaceships. 此句中的Venus(金星)、Mars(火星)、Jupiter(木星)均為生詞,但只要知道planets就可猜出這幾個詞都屬於"行星"這一義域。
通過反義詞猜詞 ,一是看錶轉折關系的連詞或副詞,如but,while,however等;二是看與not搭配的或表示否定意義的詞語,如:He is so homely,not at all as handsome as his brother.根據not at all...handsome我們不難推測出homely的意思,即不英俊、不漂亮的意思。
3.通過構詞法猜詞
根據前綴、後綴、復合、派生等構詞知識判斷生詞詞義。如:She is unlikely to have stolen the money. ( 「un」含否定意義,故為「不太可能」之意。)
4.通過定義或釋義關系來推測詞義
例如:But sometimes,no rain falls for a long,long time. Then there is a dry period,or drought. 從drought所在句子的上文我們得知很久不下雨,於是便有一段乾旱的時期,即drought,由此可見drought意思為"久旱","旱災"。而a dry period和drought是同義語。這種同義或釋義關系常由is,or,that is,in other words,be called或破折號等來表示。
5.通過句法功能來推測詞義
例如:Bananas,oranges,pineapples,coconuts and some other kind of fruit grow in warm areas.假如pineapples和coconuts是生詞,我們可以從這兩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來判斷它們大致的意思。從句中不難看出pineapples,coconuts和bananas,oranges是同類關系,同屬fruit類,因此它們是兩樣水果,准確地說,是菠蘿和椰子。
6.通過描述猜詞
描述即作者對該人或該物作出的外在相貌或內在特徵的描寫。例如:The penguin is a kind of sea bird living in the South Pole. It is fat and walks in a funny way. Although it cannot fly,it can swim in the icy water to catch the fish.從例句的描述中可以得知penguin是一種生活在南極的鳥類。後面更詳盡地描述了該鳥類的生活習性。
7. 根據常識猜詞
如:The door was so low that he hit his head on the lintel.(lintel 「過梁」。)
Afraid of waking the baby up, she tiptoed out of the room.(tiptoed 「踮著腳走,躡手躡腳」)
㈡ 如何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分析能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語篇分析理論極有必要。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技能和閱讀習慣方面存在不平衡現象。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表現在預讀、閱讀、讀後感等方面。教師應當運用語篇特徵,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其知識,最終提高其綜合英語水平。由於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過於重視單詞詞彙和句法講解,不注重英語閱讀能力的訓練,導致諸多高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英語閱讀水平需要大幅提升。如何有效進行閱讀教學,成為許多英語教學與教研工作者關注的熱點。
1.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1.1高中生英語技能發展不平衡
近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強調要提高學生英語實踐能力,但目前我國多數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依然處於一個較薄弱的環節,高中生的閱讀能力水平也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在高校中,雖然教師反復訓練高中學生在英語聽力和寫作方面的能力,但是其英語閱讀練習較少,導致了高中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效率低、錯誤多的尷尬地位,大多數學生沒有認識到英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部分高校教師在日常英語授課中,側重強調英語單詞和語法的重要性,導致多數學生認為,英語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背單詞、記語法,沒有認識到學習英語主要是與人交流的本意,忽視了英語閱讀能力在日常交流中發揮的作用,比如:Jeffrey,at the age of twenty-six, had just been down sized for these cond time in six months. 這句話中,downsized是「減肥」的意思,如果高中學生不注重英語閱讀能力的練習,甚至可能無法清楚地知曉Jeffrey到底怎麼了。在高中,還有部分教師在訓練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時,過於注重學生對標准答案的把握,在這種閱讀練習模式下,學生平常閱讀都在圍繞著答案展開,沒有關注文章的體裁、關鍵詞等等,這種閱讀訓練模式不利於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1.2高中生沒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高中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習慣將閱讀翻譯成中文,這樣不但嚴重影響了閱讀的速度,同時也讓學生有一種閱讀文章就是單詞的翻譯,沒有把握文章大意。有部分高中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喜歡根據各段落中某些句子來概括文章的主旨,這部分學生在閱讀上不但「偷工減料」,而且長時間的不根據文章結構分析主次段,會導致高中學生無法理解文章段落間的邏輯結構。高中生目前的英語閱讀狀況主要可以分為兩點:一是高中生平時很少或者沒有閱讀課文以外的英語文獻,二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給學生介紹文章的相關內容,並且教師教學時只著重講解知識點、重點、難點等。
2.語篇分析理論簡介
「語篇」是實際使用的語言單位,是交流過程中一系列語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從功能上來說,它相當於一種交際行為。語篇分為書面語和口語,可以是對話,也可以是獨白。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能用英語來交流思想和獲取信息,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獲取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英語使用的環境既要包括語言方面的知識,也涵蓋文化背景、語用、認知等方面的知識。語篇分析吸收了包括語言學、符號學、人類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語篇分析有利於在培養高中生英語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同時,發展其言語交際能力。
3.語篇分析的具體應用
3.1預讀
預讀的目的在於引起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對話題的關注,並通過有效的引導,豐富學生的背景知識,背景知識對文章的理解要大於語言知識,在必要的情況下,解釋疑難點,為學生掃清下一步閱讀障礙。
3.2閱讀
閱讀時可以採取比賽等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的興趣和水平,比如速讀,通過速讀使學生大致掌握文章結構、含義,並回答問題;也可以採取精讀方式,使學生掌握文章中所含的深刻意義。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採用豐富多樣的活動方式來進行文章閱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3讀後感
在閱讀結束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復述、評價、表演文章內容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高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水平,並深化學生的語言應變能力。
4.結語
閱讀是語言交流的基礎,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的閱讀,在英語學習中,英語不但是學習知識的必然途徑,還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高中英語教學應當改變傳統教學思想下只注重詞彙和句法的模式,更多的關注英語的歷史背景,英文文獻的閱讀。教師可以在高中英語教學時運用語篇特徵,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其知識量,最終提高其綜合英語水平。
㈢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拿高分的八種能力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拿高分必備的八種能力
在考試中,閱讀理解是限時閱讀。它主要考查考生兩個方面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是快速閱讀能力;二是准確的理解能力。
也就是說,考生在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閱讀速度要快,理解的准確度要高,二者缺一不可。
二、文章體裁辨析能力
英語中,由於不同文體的英語文章有不同的寫作方法。如果考生具備了識別英文文體的能力,能根據文體特徵迅速抓住文章的要點,就會大大縮短閱讀時間,提高理解效率。
三、文章結構辨析能力
英語文章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說來,首先確定文章的主題句,即文章的中心,然後,後面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中心來展開論述的。中心句一般位於文章最前面,也有的位於文章末尾,還有的位於文章的中間。有了文章結構的辨析能力,考生就能快速對文章進行全面、系統的掌握。從而根據試題的不同內容或要求在不同的部位準確找到答案的依據。
四、歸納總結能力
雖然絕大多數英語文章有中心句,但也還有些文章根本沒有中心句。如有些描述性的記敘就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來歸納、總結出中心句。目前高考中的英語試題總有 3~4 題考查考生對文章中心的理解,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具有對文章的歸納、總結能力。
五、生詞猜測能力
掌握一定量的詞彙是進行閱讀的前提,但運用各種英語知識猜測生詞的能力是考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倘若單詞都不認識,也就無法閱讀下去。然而,並不是說,一定要把所有的單詞都認識才能進行閱讀。事實上,閱讀當中出現一些生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僅英語閱讀如此,就連本族語也是這樣。正因為如此,有些語言專家把閱讀戲稱為猜詞游戲。因此,考生在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碰到不認識的單詞時,要根據各種知識大膽地猜測生詞的意義,培養猜測生詞意義的能力。
六、長句分析能力
句子長而復雜是現代英語的一個顯著特點,特別在現代科技英語中更是這樣。作者為了把敘述說得准確、邏輯嚴密,往往是一個主句接一個或幾個狀語從句、賓語從句、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並列句,中間還來幾個非謂語動詞短語或插入語。這樣不但使句子長,而且句子結構支離破碎,令讀者不知從何處下手。因此,為了奪得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高分,考生必須具備長句分析能力。
七、綜合推斷能力
近年來,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推理判斷題逐年增多,單從文章的字面找不出答案,而要根據文章中的某些詞、短語或句子來推斷出它內在的深層意義,或將幾個事實綜合起來對文章進行深層理解。因此,考生必須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高綜合推斷能力。
八、陷阱識別能力
在英語閱讀理解題所給選項中,常出現部分真實的情況,但往往以偏概全、過於籠統,增添枝葉,讓選項中的確含有原文中的事實、細節,或原文中已有的情況,卻並不與原文事實完全一致,故意擾亂考生的視覺,讓考生信以為真,這就是英語閱讀理解中的陷阱。因此,考生要具有對陷阱的識別能力,才能繞過陷阱,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㈣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一、結合提問者描述的情況,除了詞彙和題量練習的問題,主要還是閱讀技巧的缺少。要想提高英語閱讀理解,建議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抓主題,正確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找它的主題句,一般文章的主題句,在第一段的第一句,有時也有可能在第二段或最後一段,所以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但也有可能主題句不明顯,難找,這時就應注意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如果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是對某個句子進行說明,描寫或解釋,那麼該句肯定是主題句,從而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使用不同的閱讀方式找尋信息
在閱讀考題中,常有關於主要事實與細節的題目可採取尋讀法,找尋有關信息,迅速判斷所查內容的大概位置,認真讀所要的信息。對於與題目無關的內容,可採用略讀法,以減少閱讀時間,提高閱讀效率。
3、利用已知信息進行判斷推理
做閱讀理解題時,往往會要求判斷一些沒有直接表達的觀點或作者的態度,這樣的考題雖沒有直接的答案,但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可根據已知的信息,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推斷,從而得出准確答案,做這樣的題目時,要理解和遵照作者的意圖,有時作者直截了當表明觀點,更多時候,借用別人的觀點來表明自己的立場,或通過轉折詞來提出與前面相反的觀點,因此確定作者的觀點時,必須聯系全文,通篇進行考慮分析。
二、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重要性
英語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多種技能的培養,其中最基本的應是閱讀能力了。在現在的英語考試中,對閱讀能力的要求很高。閱讀題的分數在整個試卷中佔有很大的比重,而這一部分得分的多少,往往決定了學生考分的高低。英語的閱讀內容涉及的范圍較廣,有關於歷史的也有關現實生活的,有故事性的文章,也有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的文章,這樣的閱讀內容要求學生有比較廣泛的知識面、興趣和較強的分析理解判斷能力。
㈤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
英語中的閱讀是讀者利用自己的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對讀物所進行的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培養並提高學生的所說讀寫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線;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當前中學教師對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大課題。筆者結合多年來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作如下分析:
一、要求學生了解閱讀理解的過程。閱讀是對書面信息進行認識構建的心理語言過程,了解這一過程對提高閱讀效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此過程至少可分為三大層次:
1、字面理解層(Literal comprehension Level):這一層是指讀者僅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義,辨認和回想文章大意、細節、事件發生的順序、人物特徵和因果關系等。
2、推論理解層(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這是讀者根據文章的結構,從字里行間推測詞義、文章大意、事件發生順序、細節和人物特徵的過程。
3、評論理解層(evaluative comprehension level):這是讀者憑借自己的閱讀經驗和語言能力、分析、評價文章的優劣的過程。如評估信息的確切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及證明事實的可信性等。
上述閱讀理解的三大層次有助於我們認識它們在閱讀過程中相互間的關系和作用。字面理解層主要依靠語法能力或語言能力完成;推論理解層主要依靠閱讀技巧和語言能力來完成;而評價理解層則是讀者與作者的觀點融合的過程。
二、向學生介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1、不斷擴大詞彙量。語言的學習是語言知識積累的過程。要求學生進行詞彙的積累,能為今後的再學習奠定基礎。擴大詞彙量的具體方法有:①利用構詞法猜測生詞意義。常見的詞綴有com-,im-,un-,dis-等前綴及-or, --ist,-tion等後綴;同時,也可利用轉化法及合成法。這是擴大詞彙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好方法。②利用語境,分析句子結構的關系,結合常識來推測詞的意義,如同位語關系、反義關系、因果關系等,對文章句子理解的基礎上猜測詞義,加強閱讀理解的能力。③運用歸納法,即把同一類詞歸納在一起,如把有關貨幣與金融的詞彙、文藝與體育的詞彙歸納在一起記憶。
2、鞏固掌握所學語法知識。語法是語言的組織規律,是關於詞形變化和組詞成句的規則。熟練掌握和運用語法知識,如時態、語態、語氣,從句等,這些都有助於提高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3、拓寬知識面,增加背景知識。我們要充分理解閱讀材料,准確把事因、動機、細節、寫作意圖和態度等運用常識及背景知識去理解文章所傳遞的信息,運用讀者頭腦里的知識去消化、吸收文章內容。如果對文章所涉及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宗教、風土人情等知識缺乏了解,就不能真正讀懂文章的內涵,從而導致理解困難,背景知識的題材多樣,內容廣泛,涉及的背景知識包括天文地理、風土人情、政治歷史、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交通環境、人物傳略等。這些知識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英語過程中,要善於積累,不斷地了解各國的情況,拓寬語言學習的知識面,增加自身的背景知識。
4、熟練掌握閱讀技巧。
①摒棄那種先看文章後看問題再看文章的作法,採用先讀問題後看文章。兩者比較,後者不僅少看一遍文章,節約了時間,而且後者這種有目的,閱讀效率更高。
②採用由下而上的閱讀方法(the bottom -upapproach to reading)。讀者通過從小的單位著手,如:單詞、片語、句子、段落,先理解他們的意思。再將它們連接成文章,而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③採用由上而下的方法(the top -downapproachto reading)此方法先是讀者利用他對文章主題及題型的知識,對文章中所將包含的內容進行推測,然後通過自己的閱讀對所猜測的內容進行校對。
當今讀者將②③兩種方法結合來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這種方法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我們今後不妨也可一試。
④採用瀏覽閱讀方式,即讀者很快瀏覽標題、付標題,從而對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並且找出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信息。而並非仔細地閱讀,眼睛通常從文章的一頭迅速地移到另一頭,了解文章的大意中心,並且決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這種閱讀方式使讀者無需浪費太多的時間,從而查找出有用的內容,盡快地了解到文章的大意。
⑤採用掃描型閱讀方式。即快速地閱讀文章查找自己所需信息,如在電話簿中查一號碼,在字典中查找某一單詞的意思等,採用此方法的關鍵是讀者必需知道自己要找什麼,而不需逐詞逐句地進行閱讀。這種方法適用 於讀者在復習文章、研究文章、寫論文、列表格、查地圖時。
⑥採用細讀方式(read in detail)。這種方式要求讀者仔細地、深入地對文章中的字、詞句進行分析、研究。不僅要求讀者了解字面意思,而且要求讀者把握文章細節,了解到文章所隱含的意思。
⑦採用評讀方式(critical reading)。即讀者對所讀文章進行評論,提出自己的觀點見解。這就要求讀者充分使用句法的邏輯的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識,對文章作深入細致的研究,從而更好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見解。
三、糾正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及閱讀方法。具體表現在:
1、慢讀許多學生誤認為讀得越慢,理解程度越高。然而,心理學與心理語言學研究表明,閱讀速度與理解率之間並無多少聯系。而且實驗表明,閱讀速度快的人把握文章大意優於閱讀速度慢的人。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改變這種觀念。要迫使學生自己經常進行限時閱讀,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2、指讀
這是在閱讀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學生為了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常用手指、筆、尺等工具指著單詞逐個地讀。這種習慣不僅減慢了閱讀速度,而且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書頁的字行上,使學生讀完了一篇文章還不知文章的主題內容是什麼。學生在閱讀時應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闡明的思想內容上,而非每個字的位置上。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不斷提醒自己,剋制自己,不要使用那類工具。通過長時間的訓練,這種習慣會改掉的。
3、聲讀
聲讀是部分學生在閱讀時讀出聲來的一種不良習慣。其主要弊端是使學生的閱讀速度受到了說話速度的約束。而實踐證明,讀者正常的默讀速度是他們說話速度的兩倍。養成這種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缺乏系統的默讀訓練或對文章的單詞陌生的緣故。要克服這種不良習慣,教師要經常觀察學生的嘴唇、舌頭、喉頭和聲帶的振動,多做快速閱讀訓練。
4、心讀
這是一種最難以覺察的出聲閱讀形式。心讀時,人體的部位如唇、舌、聲帶沒有活動。但在學生內心深處自己卻清晰地發出並聽著每個單詞的音。這種讀法使文字首先轉化為聲音記號進入大腦,然後再轉化為文字思維,等於繞了一個彎,延緩了閱讀速度。克服心讀的有效方法就是有意識地讓學生將閱讀速度加快到超過最快的講話速度,使學生沒有時間去念每個單詞的音。
5、眼睛的運動
在閱讀過程中,有些學生每讀一個單詞,眼睛就會停頓一下,而閱讀速度的快慢並不於眼睛運轉的速度,而決定於眼睛停留時捕捉信息的多少,即視幅越大,閱讀速度越快,實驗證明:人在閱讀時最大幅度可一次識別20--29個字母,一般人可識別4個詞左右。克服這一壞習慣,可以推薦以一個意群為視幅,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也有助於對文章、句子的理解,提高閱讀的效率。
6、回視
這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已經閱讀過的內容不放心,而倒過去復視的現象。每人都有復視的可能,但應指導學生減少回視的次數。實踐證明,回視的次數越多,閱讀的速度越慢。減少回視,一要向學生提供程度不同的閱讀材料,使他們覺得難度適中,樹立讀懂的信心。二要使學生不斷地自我提醒,克服這一壞習慣。
7、心譯
心譯就是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用非英語思維模式理解閱讀材料,即英語→母語→英語,也就是說學生在閱讀時先將英語譯成母語,然後再經過母語去理解所讀內容。在這一過程中,無形中多了一個心譯過程,這是學生在掌握母語後再去學外語時常犯的一個毛病。馬克思也曾說過在忘掉自己的母語,再去學外語,這是學好外語的一個重要方法。要矯正這種毛病,就要讓學生認識到它的害處,認識到閱讀英語時用英語思維模式(英語→英語)理解所閱讀內容的重要性,並在平時閱讀中自覺去克服方可奏效。
8、過多地依賴工具書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懂的單詞或短語就頻繁地使用工具書,這樣做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因為查字典,使文章意思零亂,不利於理解其中信息,增加了閱讀障礙,降低閱讀效率。克服這一習慣的方法是讓學生學會猜測,掌握猜詞的技巧,利用上下文意思、構詞法、同義、反義、定義、解釋等技巧得到詞的意思。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內容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了解正確的閱讀策略,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都有助於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祝你能夠成功!
㈥ 英語閱讀理解技巧
英語閱讀理解技巧如下:
1.主旨題
主題思想題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較高,考查內容主要包括把握全文主題和理解中心思想的能力,也包括分析歸納文章的段落大意、重要情節、人物特徵、環境特點的能力。
5.詞彙題
詞彙題是詢問文章中出現的某個詞、某個片語甚至某個句子含義的題型。其中所詢問的詞、片語或句子,往往不為考生所熟悉,但又能在文中找到線索進行推測,所以這類考題是檢查考生是否具備根據一個詞、片語或句子所處的特定環境來判斷其意義的能力。
㈦ 怎樣培養初中學生英語閱讀分析能力
(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提高閱讀能力至關重要,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不通過出聲,僅用視覺來完成對文章大意的把握及細節的處理。同時,也把閱讀當成是件樂事,選擇難度適中,生動有趣的文章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信心,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二)訓練閱讀速度,通過對文章難易的判斷後,來規定具體時間,如3min 完成短片文章,5min中篇較難的文章,7min難度大的文章。長期堅持這種習慣,閱讀速度能不斷提高。
(三)增加詞語積累。詞彙量大小直接影響學生閱讀能力,這好比造房子要磚瓦材料,詞彙就是閱讀英語的磚瓦材料, 沒有相當的英語詞彙,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著重對重點詞,片語的拓展,運用,以及詞性,詞形的強調和變化。
(四)拓寬學生知識面,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英語被廣泛運用於許多國家,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拓寬知識面,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十分重要。語言交流涉及社會、政治、經濟的各個方面,擁有較廣知識面的人,看到各類文章都能夠讀得懂。讀懂還不夠,還要與文化背景相結合,只有深刻了解文章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經過分析、判斷、推理,才能夠更好地准確把握文章。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摘錄一些內容與學生們討論,交流,讓他們能更多的了解文化的差異。?
(五)培養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是閱讀教學中重點,精讀與泛讀的巧妙結合,對文章細節的捕捉,就精讀細讀到段到句。對於與段意,文意的掌握相關的題目,就通過泛讀的方式獲取。尋讀,顧名思義,就是根據題目來尋找答案,這種技巧很直接,通常是任務型,如,人名,地點,時間,原因。可以直接從文章中找到。略讀的要點就是有側重性,當我們要確定文章的主題,作者的觀點,文章的風格等,我們可以選擇略讀這種閱讀技巧。猜詞技巧可分為以下幾種:利用上下文意,利用構詞法,如前綴-un,-in,後綴-able,-ful,-ness。利用定義線索,如文中出現which means,be called,that is 等標志性的詞。
(六)閱讀思維的培養。與其說是培養閱讀思維,不如說是培養語感,英語閱讀中,語感很重要,語感來源於大量的閱讀積累,只有大量的涉獵課外書籍,才能達到語感的質的飛躍,如英語周報閱讀版,21世紀報,中國日報英文版,慢慢來,從易到難,從簡到難,關鍵是對英語閱讀興趣的培養,漸漸的會發現自己的語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
培養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方法是教學中應該長期堅持,且只有經過不懈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㈧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分析能力如何提高
考研英語無疑是最看基本功的,沒有一定的詞彙量、閱讀量,考試時技巧也自然用不上。不過在扎實的基本功的基礎上,知道一些出題、答題的常見規律,定會如虎添翼。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閱讀能力佔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跨考教育名師就來幫助同學們分析沖刺階段閱讀理解的提分技巧。一、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強。這都要通過必要的、大量的練習和專門的訓練。考生不但要大量閱讀涉及各種學科領域、各種題材的讀物,擴大知識面,而且要有意識地讀一些附有練習題的文章,並進行限時閱讀,以便檢查、測試自己的閱讀能力。考生還要熟悉各種題目類型,從而在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應試能力。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包括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力兩個方面。許多考生在閱讀外語時速度很慢,這是由於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所致。例如:一見到生詞就要停下來查字典,不會聯繫上下文猜測詞義。需要把每句話在心中或口頭譯成漢語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不會用外語思維,直接理解句子的意義。下面是三種閱讀的方法:1、快速瀏覽略讀就是快讀。目的是通過草草通讀和瀏覽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對文章的內容有個總的概念和印象。具體地說,就是略去細節部分,不要花時間琢磨難句和生詞,重點閱讀開頭段、結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結尾句。這些部分往往概括了文章的寫作意圖和主題思想以及結論。2、快速尋讀尋讀或查讀的目的是要有目標地去找出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回答閱讀理解題所需要的事實或依據。因此,查讀時,也要以很快的速度掃視文章,注意與答題內容有關的詞句;與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部分則可一帶而過。3、細讀在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或句子中要找到准確的內容,不但需要進一步重點細讀有關的詞語和句子,理解其表層意義,還需要對句子進行分析、歸納、推理,從而了解句子的真正內涵,做出符合邏輯的判斷,回答較為復雜的問題。在復習考研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按照上述順序閱讀和分析原文。能夠做到把握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宏觀結構,概括段落大意,並把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合並總結。最後深入剖析文章,以自然段為單位剖析文章,對文中的單詞、片語進行記憶,對長難句進行精確分析,找出主幹。在吃透原文、做完試題以後,可以對原文進行總結。題目做完後,最好再快讀一遍全文,體會文章大意和主題,核實與確認答案是否符合文章原意。當然,要提高閱讀能力,必須有扎實的語言基礎,這主要是詞彙和大量閱讀兩個方面。英語語法和慣用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識,考生必須熟練掌握,否則就不能正確理解閱讀中遇到的結構復雜的難句、長句。可見,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就是練好扎實的語言知識基本功,主要是掌握盡可能多的詞彙,熟練掌握英語語法和習慣用法,並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沖刺階段做題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果感覺自己的基礎還行,最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題目,即使以前已經做過,這一遍再做的時候,注重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試題,解題時可運用課堂上所講的解題技巧。完成這一步之後再來看下面的這步。反饋遠遠比做題更重要,你反饋的效果怎樣直接決定了你是否能牢固掌握知識點,逐漸提升閱讀的能力。首先回到文章,把文章再徹底精讀一遍,剔除文章中出現的生詞以及難以理解的句意;注意文章的篇章結構(段落的層次,各段間的銜接);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尤其注意各段的核心內容)。試想,如果你在閱讀英文文章時能達到像對漢語文章的理解那樣駕輕就熟,還能做不對題目嘛?其次,回到題目,結合給出的正確答案,分析每道題目的考查特點,找到在文章對應的相關內容,體會運用哪種解題技巧可多快好省的找到正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對老師所經解題方法的驗證和吸收。
㈨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1、克服生詞障礙,擴大詞彙量:任何一篇閱讀理解文章中都可能存在生詞、不熟悉的短語或成語。有些生詞根本就不影響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據句子結構特點或上下文猜測詞義。平常多看英語文章,增強英語語感,也能確保大限度地猜准詞義。
2、搞清句子成份,把握句式結構特點:句子是由各種句子成份構成的,而且有些句子成份對於句子來說是必須的,句子所表達的主要意思基本上可通過它們來表達,如主、謂、賓,但是,一個句子的主、謂、賓成份還常帶有其他修飾成份,這些修飾成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句子的復雜程度,進而對快速、准確閱讀產生一定的影響。
3、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篇章結構:任何一篇文章的寫作思路都應符合人們思維普遍遵循的規律,先說什麼,後說什麼,用什麼方式,都應始終圍繞一個中心,或敘述、說明一個事實,或表達、支持一種觀點,同時提供相應的關鍵細節和有力證據。
4、分門別類識別文體,不同的閱讀文體採用不同的方法:記敘文,主要抓四大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發展和結果,從中分析他們的思想品質、性格特徵等。
5、統覽全篇摘錄要點,閱讀理解是對整個文章的目的、意圖、觀點、立場、態度以及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解,統覽全篇和問題找出提供信息或暗示的文章細節部分。
6、條分縷析理解長句,在實際考試中,長句是初中生閱讀理解的難點之一,對於這類句子要分清主次,先找出句子的主、謂、賓、定、狀、補,再找出修飾它的從句或短語等。經過分析,化整為零,化繁為簡。
㈩ 如何正確分析英語的閱讀理解
傳統英語教學中對於接受信息的方式問題有很多。其中最明顯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1、一些被動方式對於接受信息加入了明顯沒有必要的障礙;
2、有些方式沒有考慮到中英文在語言方面上的差異造成的。
而這兩方面反映到具體的閱讀英語能力上表現為很多學生讀到一個復雜一點的英語句子不能立刻反映出這句話的意思,即使這句話中的單詞都認識的情況下,也不能通過一遍閱讀出這句話的整體意思。其實,這都是對於被動式接受信息的能力沒有掌握造成的。
一、傳統閱讀方式的過程剖析
在學校里,很多老師傳授的閱讀句子的方法往往是通過分析英語句子的語法結構來幫助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說,當看到一個復雜的英語句子而不能理解句子意思時,首先要分析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語、謂語和賓語;以及其他相關的修飾成分修飾詞或是修飾從句。再根據主次意思,按照分析出的復雜結構,把每個分句的意思拼裝成整句話的意思去理解。比如以下這個例子:
例句1: The airline instry 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 more widely, more substantially, and earlier this year than 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a time when 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
按照我們剛才所說的過程,傳統的理解方式會通過以下兩個步驟:
1.分析這句話的語法結構。
The airline instry (主語)is cutting (謂語動詞)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 (賓語)more widely, more substantially, and earlier this year (比較級morethan結構)than (連詞than引導的一個並列句)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a time when (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
2.在清楚了整個句子的語法結構後,對各個語法結構進行翻譯,最後再把意思整合到一起理解。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含有比較級morethan結構的復合句型。主句是航空行業正在砍掉了它的最低折扣費用。後面出現了對於形容謂語動詞的兩個副詞的比較級結構:更廣泛地,更充分地,更早地今年。再往後是連詞than引導的對比的內容比它通常在夏末的時候的。最後一部分句子出現了一個時間狀語從句一個時間當旅遊經常下降的時候和行業用一些更低的費用去吸引乘客。
二、傳統閱讀方式的問題診斷
傳統的閱讀方式由於要首先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這使得不可能只讀一遍句子就能接受句子所傳達的意思。同時,由於在閱讀時很大的精力都用來關注句子的語法結構,使得通過語法分析出來的句子意思支離破碎,加大的理解的難度。其實,在閱讀英語句子的時候首先分析語法結構是多此一舉的行為。這種做法看起來是使句子的結構更加清楚,但實際上不但是沒有必要,而且還會對正常的理解過程造成障礙。相比之下,我們在閱讀中文句子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涉及到中文的語法,句子的意思接受起來也是自然而順暢。閱讀英文的方式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應該知道,正確的閱讀方式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准:
1.一個句子只需要讀一遍。
2.真正的閱讀理解應該只跟句子的意思有關,跟語法結構是無關的。一切跟語法結構有關的閱讀思路一定是事後諸葛亮的分析,根本不是真正的閱讀。
3.句子中的單詞立刻可以反映出正確的意思,個別單詞不認識對於句子整體意思理解不受影響。
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很多學生由於長期採用句子結構分析地方法閱讀英語句子,一旦不通過語法結構的分析,就無從下手了。其實,做到以上幾點並非難事,只要對我們的閱讀方式稍加改動就可以做到了。
三、如何培養正確的閱讀方式
如果想擺脫語法的`障礙,只讀一遍就可以高質量地讀出英文句子的意思,我們需要通過下面的四個方面改變自己閱讀的思維方式。以下所介紹的都是根據學生在實際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所作出的可行的解決辦法。掌握了這些技巧,你會發現在不改變自身英語基礎的前提下,可以眨眼間提高閱讀的質量。它們對於實際的英文閱讀都有著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1.正確理解句子中的單詞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中國學生首先逐個翻譯出句子中每個單詞的意思;然後把這些翻譯出的中文意思連接到一起組成了整句話的意思。這種閱讀習慣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考慮到很多英語單詞都有多重含義,在不同的語境中含義肯定是不一樣的。而先入為主的翻譯單個單詞再組合在一起,難免對於整句話的意思理解造成破壞作用。而真正的被動式接受信息應該是句子告訴我們什麼意思,我們就理解成什麼意思,而不是首先自己翻譯逐個單詞後再去拼湊。因此,正確的單詞理解應該是通過句子語境的理解來判斷單詞的意思,由整體到局部的過程。
根據上述的思路,我們再來看例句一該如何翻譯呢?如果把前半句中的is cutting翻譯成正在砍掉。這樣一來前半句就只能翻譯成航空業更廣泛更徹底地砍掉了它的打折機票,意思成了沒有打折,價格增加了。這明顯和後面的旅遊減少,業內用一些低價機票吸引乘客相互矛盾了。本來就客人減少,機票怎麼還能漲價呢?因此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不能翻譯成切斷了它的最低折扣費用,而應該翻譯成再次降低了它的最低票價的價格。這樣一來前半句意思和後面的吸引旅客從邏輯上才一致的。同時在這句話里, the instry被翻譯成航空公司,fare被翻譯成票價也都和我們背誦的詞彙表中的意思有些出入,這些都是為了理解句子整體意思的需要。
因此,例句一的中文解釋應該翻譯成:
航空業正在更廣泛,更徹底地降低最低折扣的票價,今年比正常在夏末更早,這時候,遊客數量下降,航空公司用一些便宜機票去吸引遊客。
2.學會如何斷句是擺脫語法分析的有效方式
對於那些英語中結構復雜的長句子,一次接受所有的內容確實有困難。英文和中文在表達意思的習慣上有很大的區別。英語的特點是在一句話中所包涵的內容很多,所以顯得句子結構很復雜。相比之下,中文的語法結構簡單,相應一句話中表達的意思也就少了。很多英文一句話的內容翻譯成中文需要兩三句才行表述清楚。因此,對於習慣了句式結構簡單的中文的我們一見到英文的長句子肯定會感覺到不適應。很多人讀到句子一半時就被復雜的從句搞暈了或者是讀到句子後面的內容時,剛才前面讀到的內容已經忘記了。句子太長往往是很多人不能一遍理解英文長句子的首要困難。
了解了中英文的特點後,我們可以採取把英語句子按照中文的接受習慣斷裂成幾個中文句子來接受信息。這種方式是對於結構復雜的英語句子的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我們用以下的句子來具體解釋一下斷句的過程:
例句2: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以上這句話一口氣讀完難免會影響句子意思的理解。其實這句話完全可以在下面畫線處斷句停頓:
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這句英文被翻譯成三個中文句子:
a)你還記得在那些年嗎?
b)科學家們認為吸煙將會幹掉我們。
c)但是懷疑者認為我們並不確信。
這樣一來,一個英文長句子就可以通過找到斷點斷成較短的中文句子。理解起來就容易了很多。但同時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在第一遍讀句子時,如何判斷句子的斷點在哪裡呢?當我們讀中文的時候,其實只要是感覺到一句話或者是一個意思說完整了,我們就會在下一個意思開始之前斷句。這種感覺的根據還是語意的完整性。這種判別的方法當然也適用於英語句子。雖然每個人的英語能力不同,但是只要是當你讀英語句子時感覺到一個意思說完整了,就可以在這里斷句。
3.學會在英語中加詞
由於英文句子的簡潔性,當把中文幾句話翻譯成一句英語時,可以省略重復的部分而變成所謂的復合句,從句或是短語的方式。這時,很多重復的詞在合成一句話時就可以省略不寫。相反,當我們把一句英文斷成幾句中文句子的時候,簡潔所省略的內容在斷句後顯現出句子翻譯的不完整,這時就需要根據中文理解的習慣進行加詞,使句子意思更為完整。
例句3:However, whether such a sense of fairness evolved independently in capuchins and humans, or whether it stems from the common ancestor that the species had 35 million years ago, is, as yet, an unanswered question.
一) 斷句
a)但是,是否感受到公平,這個計劃是獨立在capuchins或是人類之中。
b)或是否它來自於共同的祖先。
c)物種生活在35,000,000年前的。
d)而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二)斷句+加詞
a)但是,是否感受到公平,這個計劃是獨立在capuchins或是人類之中。
b)或是否它來自於共同的祖先。
c)(而這個祖先是)物種生活在35,000,000年前的。
d)而(以上的這些疑問)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我們看到,加題的目的是在不改變句子本身所表達的意思的前提下,恢復從句中省略掉的部分使句子的意思更為完整,更為合理。加詞的目的僅是能讓我們連貫句子的語義,使意思理解得更為合理。因此,在加詞的過程中可以大膽地加入一些原文沒有寫出的含義。一些比如是不是,有沒有,能不能這樣的在中文中根本沒有實質性意思的詞語可以隨意地加入到句子中,而不會改變原句的意思。
4.對於英語語序的理解
作為一門語言,英語的表述習慣非常一致。所有的英文句子主要的結構都是兩部分:首先提出一個具體的事物(這個句子談論的是什麼?);然後圍繞這個事物展開一個論述(所談論的事情/所說的東西怎麼樣了)。只有把這兩部分內容說清楚,這句話才算是完整。語言的表述特點和上幾節中我們談到的語義完整性的原則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只有一句話符合什麼東西(人)/什麼事情+怎麼樣的結構模式,句意才是完整的,這時才可以結束這句話進行斷句。如果一個較長的句子中出現多個事物,那麼在同一句話內也必須一一出現對其相應的描述。
在讀英語句子時,只有感覺到句子中前面所說的什麼東西/什麼人後面出現說這個東西/這個人怎麼樣的時候,這時一個語意才算是說得完整,就可以在後面斷句。而在讀句子時,如果什麼東西/什麼人後面還沒有出現相應的怎麼樣的描述時,這時我們要意識到前面的句子內容還不可以結束,必須等到後面出現了相應的描述後才可以設置斷點。比如下面這個句子:
例句4:What is harder to establish is whether the proctivity revolution that businessmen assume they are presiding over is for real.
What is harder to establish is whether the proctivity revolution that businessmen assume they are presiding over is for real.
句子黑體字部分可以翻譯成是否這次生產力的革命,但是根據英語的語序習慣,怎麼樣了的描述內容還沒有出現,而that後面另一個語義的主語又出現了。這時,我們應該提醒自己前面語義還沒有完整。帶著沒有完整的這段意思,先理解後面的內容。而當businessmen assume they are presiding over這句完整的意思表述完整後,後面又出現了動詞is應該立刻反映到that前面的內容還沒有下文。因此,is for real的內容要跟前面的這段內容相呼應,這句話的意思才是完整的。到此,整句話的意思就隨著閱讀結束而顯現出來了。
例句中的這句話被正確理解為:
1.(有沒有這種說法這一點)是很難確定的。
2.這場生產力的革命是否是真實存在的呢?
3.商人們認為他們領導過(這場革命)。
語序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提醒我們句子的整體性,特別是在那些主語和其的敘述內容在一句話中間隔很遠的時候,一遍就讀出句子的前後邏輯關系。語序的掌握從根本上解決了對於句子結構分析的依賴,使我們可以做到在第一遍就輕松理解句子中的各層意思,而且絕對不會彼此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