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閱讀的發展歷史

英語閱讀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 2023-09-17 00:25:53

⑴ 為什麼英語專業的學生要養成廣泛閱讀的好習慣

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學習者其它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閱讀對於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閱讀不僅能培養學生英語語感,還能促進詞彙積累,提高寫作水平。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大有幫助,是學好英語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一、閱讀的作用

英語閱讀能力是發展其他語言技能的基礎和前提,具體來說,閱讀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英語閱讀是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增長知識的重要手段

隨著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語言知識的不斷增加,英語閱讀量就會不斷增加。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有一部分轉移到閱讀材料的內容上。對題材,內容發生了興趣,英語學習者在英語閱讀上感到了英語學習的進步與成就,反過來又進一步激發了英語學習興趣。通過廣泛大量的英語閱讀,英語學習者獵取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進一步促進了英語學習動機的增強。

2.閱讀可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語感

學習英語,語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決定著你說出的語言是否純正地道。語感,即語言感受力,它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形成的對語言文字敏銳、豐富的感受領悟能力,是對特定環境中的話語不經過邏輯推理,直接迅速整體地感知和把握。語感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3.閱讀能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英語寫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能能反映一個人的綜合英語學習水平。在英語學習中,寫作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怎樣才能用英語寫出好文章呢?除了要打下牢固的語言基礎,即一定詞彙、語法基礎外,大量的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關於閱讀和寫作的關系,中文有很多俗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閱讀技能

首先,快速、高效的閱讀有利於英語學習者智能的全面發展。

英語閱讀不僅讓英語學習者增長知識,提高興趣,也會提高其抽象的推測,概括,歸納綜合,邏輯思維,理解記憶方面的能力。閱讀一方面由文字到思想,另一方面由思想到文字。對於文章的理解離不開讀者已經具有的背景知識,也離不開讀者依據上下文進行。

其次,是文化背景知識的補充。

因為在英文文章中,經常會滲透一定的英美歷史、文學知識、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

⑵ [高中英語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材料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要求高中學生課外閱讀量要達到30萬詞以上,並且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開展英語文學名著閱讀。本文結合筆者對英語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嘗試與實踐,闡述了開展高中英語名著課外閱讀的意義、實施名著閱讀的教學策略以及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英語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策略;閱讀技能;語言運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7-171-03
一、引言
近幾年全國各地的高考試卷中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經常節選自名篇名著。2012年福建高考閱讀題中也出現名著節選。這引起許多一線英語教師對名著閱讀的熱議和探究。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在閱讀語言技能目標中明確的要求:除教材外,六級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8萬詞以上;七級23萬詞以上;八級30萬詞以上。並且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僅靠課本學習是難以實現的,必須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然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非常有限。大多集中在英語課堂教學上和部分家庭作業中,除此以外,他們幾乎很少接觸課外閱讀,更不談英語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欣賞。因此,為實施《課標》,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技能,探索一條新的更有利的課外閱讀途徑----開展英語文學名著閱讀成為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探究和解決的問題。
二、開展英語文學名著閱讀的意義
文學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粹,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歷經風雨滄桑的考驗,承載著人類的文化和歷史。它的價值在於典範語言的熏陶,在於心靈的滋養,在於對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當然,英語文學名著亦是如此。因此,開展英語文學名著閱讀不僅對《新課標》的實施,而且對學生個人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1.有助於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提升學生的英文素養
大部分現行教材所選擇的語言材料和所設計的語言情景,力求真實,盡可能反映學生的實際生活並且要兼顧教學的可操作性和承載語言的基穗升本知識,因此英語名著極少被選入教材,形成了一個課堂教學無法彌補的空白,因而學生也喪失了真實閱讀的機會。所以,英語名著閱讀是對現行教材的有益補充,它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了閱讀量,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英語名著的題材廣泛,故事引人人勝,語言流暢生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給人啟迪,有助於打開學生興趣的大門。
英語名著具體綜合而且真實地反映了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風土人情、歷史發展、哲學思想等。因此,閱讀英語文學名著還有助於學生更好地了解英美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從而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和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英文素養。
2、有助於鞏固學生的語言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首先,開展英語原著閱讀可以鞏固學生語言基本知識。在閱讀英語原著過程中學生夠頻繁的接觸各種詞彙、句型和語言現象,文學作品所提供的語境也使得單詞、片語以跡族沖及句法更容易理解、記憶。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僅可以記住這些詞彙而且熟悉了它們的用法,還能熟練地掌握英語句型的變化。一些學生自發也發出「在文章中背單詞效率更高,記得更牢,更清楚用法」的感姿殲慨。
其次,開展英語原著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在平常的高考閱讀訓練中喜歡逐字逐句通讀全文,過分關注生詞,甚至一遇到生詞就拿起手機開始翻資料;一遇到長句難句,就回讀。這樣不但浪費時間,降低了閱讀速度,還有可能間斷了對整篇閱讀內容的理解,甚至失去了繼續讀下去的興趣。可是他們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閱讀長篇名著時,往往急於了解故事發展的情節,遇到不熟悉的單詞,懶得翻資料找,也不再回讀 ,有的時候根據上下文語境特別是作品的情節線索,進行推理判斷,猜測詞義,有的時候他們乾脆「不理它」,久而久之他們在無形中學會了「學會猜詞」、「略讀」和「跳讀」等重要的閱讀技能。筆者還發現學生還會根據書本中的插圖和章節的小標題預測故事的結局,這正是我們要求學生掌握的「預測」的閱讀技能。
再次,開展名著閱讀豐富學生的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語言巨匠用提煉加工而成的規范化的語言寫成的,閱讀名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豐富語匯,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辭手法,如明喻、暗喻、排比、誇張等。在小說《紅字》中,霍桑就運用了他所擅長的象徵手法。一個紅字「A 」就有各種各樣的象徵意義,如「私通(Altery) 」「天使( Ange1)」 「才幹 (Ability)」等。名著中還有很多成語、俗語、諺語和歇後語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閱讀後如果能靈活地運用於自己的寫作中,顯然能提高文章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人耳目一新。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積累到了一定階段,自然會厚積薄發,寫作水平也會隨之出現質的飛躍。
3.有助於促進高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高中三年正是學生形成基本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階段。面對普遍浮躁的社會,面對魚目混珠的網路文化和影視文化,承載著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取向的經典名著無疑在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揚善懲惡,提倡健康向上,奮斗不息,宣揚文明道德,提倡人文關懷等方面起著獨樹一幟的積極作用。英語文學名著讓學生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原生態的英語語言同時,又潛移默化的熏陶著學生,感染著學生,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心靈上的震撼,思想上的碰撞、精神上的對話。在這種獨特的心靈體驗中,學生的性情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塑造,精神得以升華,道德品質得以提高,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得以形成,進而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了提高。比如他們在閱讀《簡愛》時,能明白「人生的價值等於尊嚴和真愛」;他們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時,能體會到魯濱遜的勇於進取,頑強堅毅和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他們讀《老人與海》時,能感受「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內在的意志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的硬漢精神。

⑶ 談中西方文化背景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

談中西方文化背景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

文化背景知識學習是能夠幫助學習者在閱讀理解當中提取所需的信息,那麼,中西方文化背景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是?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談中西方文化背景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文化背景與英語閱讀之間的關系

多年教學經驗,發現其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往往都是有著比較深厚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簡單來說,其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擁有豐富,就能夠對閱讀理解越容易,並且在理解過程中,也較少會產生理解上的偏差。相反,如果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就自然而然會影響自己到英語閱讀理解。

所以在英語閱讀理解當中,除了需要掌握英語閱讀材料知識,還需要理解相應單詞、句子和段落,並且能夠擁有充實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夠准確去理解英語閱讀。

2.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的影響

文化背景與英語閱讀理解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換句話來說,是否具有相應的文化知識在很大程度上都將會影響到自身對閱讀的理解。本文簡單舉三個例子,來闡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對英語閱讀的影響。

例一,在英語當中「Runalresidents」,用中國文化背景下理解,就會認為這單詞指的是在偏遠地區的經濟不富裕人。但是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是知道住在郊區的一般都是有錢富人,因此這個單詞不可能是按照字面的意思進行翻譯。其在西方當中,這詞意思為運行居民。

例二,以「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為例,這句話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昨天我去了兩趟廁所。但是如果不具備相應的西方文化背景,就很難理解「John」的意思就是「廁所」。從這也可以看出來,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是能夠影響到英語閱讀翻譯的。

例三, 「房東」這個詞在中國文化當中,是指那些將自己房屋出租給其他需要居住的人,並且從中獲得相應的報酬。但是由於中國歷史的原因,就造成對「房東」這個詞理解成指那些擁有土地然後去壓榨勞苦大眾。在西方國家,對於這個詞理解是沒有其他什麼意思,就只是單純指一種身份狀態。

通過上述三個例子的研究,不難知道英語背景知識是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有著比較強影響。所以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需要加強培養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3.加強文化背景知識來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文化知識的.作用就是能夠使得閱讀理解更加方便。簡單來說,文化背景知識學習是能夠幫助學習者在閱讀理解當中提取所需的信息。這也就需要英語教學者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來加強英語閱讀理解方面訓練。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下述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3.1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學習

想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就需要結合英語現有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閱讀材料本身相關的資料,將其進行合理的輸入與輸出,這樣就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理解印象。這也就需要英語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進行學習,並且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行對比,從而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樣,這也需要英語教學者,能夠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經驗,抓住閱讀訓練當中的重點,從其閱讀中的重點來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進行學習。

3.2增加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意識

通過上述論文的研究,不難發現閱讀理解能力不足與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存在著一定關系。所以想要更好學習英語,就需要增加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也就是說,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在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中起著關鍵作用。保證學生在英語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也需要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學習。對英語教學者來說,一方面是可以通過加強直觀的視頻資料環境的熏陶,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記憶。另一方面,是可以通過文化背景知識引導,來吸引學生對其文化產生興趣並進行學習。

3.3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實現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當中,因為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也就限制了學生在閱讀理解的能力,從而也就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建議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於英語文化背景的學習,才能夠保證文化背景知識與英語閱讀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例如,英語教學者是可以通過加深學生對於「美國西部牛仔」形象的認識、「蘇格蘭短裙」文化的認識等等,讓學生在英語文化當中學習英語,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當中了解英語文化背景,讓二者學習進行有效的融合與提升。

4.總結

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線從事英語教育的工作者,深感中西方文化背景對提高促進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對於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工作者,必須潛移默化的需要灌輸給學生豐富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對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就是研究文化背景知識與英語學習之間的關系,尋找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差異對學習英語的影響,提出來加強文化背景知識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觀點。在加強文化背景知識來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當中,提出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增強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實現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這三種方法。

擴展:影響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主要問題

(一)閱讀理解詞彙量非常大,這成為理解文意的最大障礙。

閱讀理解綜合考察考生的多項基本素質,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對詞彙量的掌握。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豐富詞彙就顯得至關重要。

詞彙量的缺乏不能讓讀者快速的進入閱讀狀態,導致文章讀起來晦澀難懂,甚至會產生誤解和曲解。

(二)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不足。

如果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缺乏起碼的了解,有時即使面對一些簡單的單片語成的一句簡單的話,也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思。

(三)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注意力不集中,閱讀效率低。

不少學生對閱讀理解有恐懼心理,做到這一部分時就顯得信心不足,這與他們不好的閱讀習慣也有很大關系。

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短時記憶力差,讀到後面前面的就忘了;有的學生則喜歡鑽牛角尖,碰到一段不理解,就停留在那裡,致使閱讀效率很低;還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或者筆按著材料一點點的讀,這也是一種很不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能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英語寫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能,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綜合英語學習水平。在英語學習中,寫作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怎樣才能用英語寫出好文章?除了要打下牢固的語言基礎,即一定詞彙、語法基礎外,大量的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這些都詳細闡述了中文閱讀和寫作的關系,英義同樣如此,只有讀得多了,見得廣了,才能寫出精彩的東西。

通過大量閱讀,廣泛地接觸語言材料,一方面可以積累大量優美的詞句、英語格言、警句、固定表達、習慣用語、修辭常識等,將其吸收消化為自己的東西,然後在文章中寫出來;另一方面在揣摩作者意圖,把握文章整體框架結構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模仿作者謀篇布局、文章銜接、遣詞造句等建構篇章的技能。

此外,大量的閱讀有助於培養提高文本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英語批判性思維能力,只有用英語來思考我們的文章才會避免漢語式的英語出現,才能創造出優美地道的英文作品。

;

⑷ 英語閱讀的認知觀論文

英語閱讀的認知觀論文

摘要: 英語閱讀過程中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對意義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指出,知識是構成英語閱讀能力的認知元素,是學習者解讀意義的媒介、技能和策略。信息的編碼與解碼是學習者運用知識准確理解語言、文化和情感意義的能動的認知過程。

關鍵詞: 知識;意義;英語閱讀;理解

引言

哲學家賴爾(Ryle G.)於1949年將知識區分為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識(proceral knowledge)[1]。後來認知心理學家加涅(Gagne RM.)和安德森(Anderson JR.)等把它們應用於人類的學習理論和認知理論研究。我國學者皮連生教授通過多年研究,提出了廣義知識理論。[2]他認為,知識分狹義知識和廣義知識。狹義知識僅指陳述性知識;而廣義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是技能,是人們運用規則對外辦事的程序性知識,(即認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動作技能,motor skills)以及運用規則對內調控的程序性知識(即策略性知識strategic knowledge),是有關「如何做」的知識。

閱讀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人們為研究這些問題進行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閱讀理論與模式:自下而上模式(the 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模式(the top-down model)、互動模式(interactive model)和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3]本文運用當代認知心理學廣義知識理論,從英語閱讀過程分析與討論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對學習者理解語言意義、文化意義以及情感意義的認知作用。

1 陳述性知識

閱讀是通過視覺感知語言符號後大腦處理、加工與理解信息意義的心理過程。[4]閱讀材料一般承載著三方面的信息:語言信息(詞彙、語法等語言結構)、文化信息(歷史、政治等)和情感信息(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因此,成功的閱讀意味著學習者能正確解讀閱讀材料中的語言意義、文化意義和情感意義。那麼,在英語閱讀認知活動中,陳述性知識對語言、文化和情感信息的編碼和解碼究竟起到了怎樣作用?

陳述性知識是人有意識掌握的、以命題(proposition)方式儲存在大腦中的事實、概念、或觀念構成的信息,是有關世界「是什麼」的知識。而命題是人們從事物的知覺信息中抽取出主要意義而忽略其細節特徵的一種表徵方式[5]。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學習者所獲取有關英語的陳述性知識反映出他們對英語語言及其文化規律性的認知結果。在英語閱讀認知活動中,學習者要理解閱讀材料的語言意義,必須提取頭腦中儲存的英語詞彙知識和語法知識(陳述性知識)。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理解某一詞語時,學習者會自動檢索自己陳述性記憶中的「心理詞典」( mental dictionary ),即首先激活陳述性記憶中的有關該詞的知覺以及該詞的所有含義,然後根據上下文做出選擇。比如:要准確理解「He lost the match and also lost the chance to play in the finals.」句中 「finals」的詞義時,學習者會自動激活該詞的所有含義:「最後的」、「決賽」、「期末考試」和「報紙每日發行的最後一版」,並能根據語境迅速確定「final」是「決賽」,而不是其他含義。可見,理解詞義首先需要具備詞彙知識。學習者的心理詞典內容越豐富,其提取詞義的速度就越快。同理,分析句子結構、理順詞句間復雜的`語法和邏輯關系離不開語法知識。要准確理解「He has built a mansion overlooking Lake Washington that he』s packed with high-tech gadgetry and TV monitors」 (徐小貞,《新世紀職高高專英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這個句子,必須對這個結構較復雜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理順「overlooking Lake Washington」和 「that he』s packed with high-tech gadgetry and TV monitors」與「mansion」之間的語法關系,即現在分詞短語和定語從句分別作名詞「mansion」的定語。

解讀語言意義需要語言知識;理解文化意義必須依賴文化背景知識。陳述性知識作為世界知識,它涉及英語語言知識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圖式(schema)是陳述性知識的綜合表徵形式,是對范疇(category)中的規律性進行編碼的一種形式(nderson R.C. & D. P. Pearson,1984)[6] 。圖式既是一種知識表徵形式,又是相互關聯的知識構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統,它是建立在個體經驗基礎上的、有層次的動態結構。比如,「打電話」的行為圖式包括摘機、撥號、問好、交談、告別和掛機一系列的動作程序。即便電話內容有所不同,但打電話的動作程序是大致相同的。圖式的這種結構性與程式性為讀者加工新信息提供了認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和理解框架。安德森(Anderson,A.)和利恩奇(Lynch,T.)的聽力理解研究表明,聽者的意義建構是通過更廣泛的信息資源所獲得的,這種信息資源既包括圖式(schematic)知識又包括情境(contextual)知識[7]。這表明我們並不僅僅依賴於傳入耳中的語音性質來獲得意義,還必須運用大腦中儲存的圖式知識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和意義建構。此外,圖式還可以解釋話語中詞彙的多義(polysemy)現象(Lehnert W.G.)。讀者讀到 「 The royal proclamation was finished. The king sent for his seal.」 這個句子時,之所以不會將句中的「seal 」(印章)誤解為 「海豹 」;是因為句中的「seal 」、「the royal proclamation」和「king 」屬於同一圖式。可見,圖式能幫助讀者消除歧義(ambiguity)、准確地提取詞義。就文體圖式而言,論說文有論說文的文體圖式;記敘文有記敘文的文體圖式,等等。英語新聞的編輯圖式(who、when、where、 what、why、how)無疑有助於學習者更迅速、准確地理解新聞的內容。安德森(Anderson .R. C.)認為,在閱讀理解中,圖式具有為同化新信息提供信息框架的作用。[8]讓我們看一段文字材料:

The procere is quite simple. First,you arrange things into different groups. Of course,one pile may be sufficient depending on how much there is to do. If you have to go somewhere else e to lack of facilities that is the next step,otherwise youare pretty well set. It is important not to overdo things. That is,it is better to do too few things at once than too many. In the short run this may not seem important but complications can easily arise. A mistake can be expensive as well. At first,the whole procere will seem complicated. Soon,however,it will become just another facet of life. It is difficult to foresee any end to the necessity for this task in the immediate future,but then one can never tell. After the procere is completed one arranges the materials into groups again. Then they can be put into their appropriate places. Eventually they will be used once more and the whole cycle will have to be completed. However,this is part of life.[9]

一般讀者看完後會覺得這段文字難以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主要是因為讀者沒有將新信息與自己頭腦中的圖式知識建立起有機聯系。如果將這段文字加上標題「Washing Clothes」, 這時讀者有關「洗衣服」的圖式就被激活,理解起來也就更容易、更准確。

另一方面,文化背景知識有助於學習者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准確把握閱讀材料的文化意義。不同的閱讀材料涉及不同的內容,如政治、哲學、歷史、地理、教育、體育,民俗,等等。因此,我們難以想像一個對哲學知之甚微的讀者能看懂有關哲學的文章或書籍。從認知意義上說,學習者獲取的陳述性知識越豐富,在認知英語的過程中形成的英語語言與文化圖式就越多,其理解事物的能力就越強。語言學家努南(Nunan D.的研究也發現,在閱讀理解中,背景知識比語法知識起的作用更大。[10]

在解讀文本情感意義的過程中,陳述性知識以語言形式所承載的概念、命題的方式為學習者提供了分析、概括、綜合和推理的文字依據。學習者通過運用這些概念和命題來分析與理解作者的觀點或態度。比如,閱讀 「Two Kinds of Football」(李觀儀.《新編英語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這篇文章後,要求學生分析作者對足球運動的態度,並作出正確評價。要理解作者的態度,學生必須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找出作者對足球運動態度方面的信息,如「American football … is the American national sport」,「It excites tremendous enthusiasm」,「American football has a reputation of being a brutal and dangerous game. This reputation is not really deserved」,「Soccer games can now draw crowds of over 70 thousand in cities where baseball attracts a mere 20 thousand spectators」,「Soccer is being brilliantly promoted,like any other promising American proct」;然後進行分析、整合、概括和推斷;最終對作者的態度作出客觀、正確的評價:作者對足球運動持「贊成」態度。

綜上所述,在閱讀理解中,陳述性知識對學習者理解閱讀材料中的語言意義、文化意義和情感意義都起著重要的媒介或「橋梁」作用。然而,在意義理解的過程中,學習者僅有陳述性知識是不夠的,還需運用必要的閱讀技能與策略。

2 程序性知識

程序性知識對學習者閱讀技能與策略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程序性知識是運用規則做事的技能。就英語閱讀而言,這些「規則」主要指閱讀技能和閱讀策略(策略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的產生式「條件---行為」規則告訴我們,「規則支配行為」。只有滿足用規則做事的條件,才能實施與之相符合的行為。這說明在閱讀理解過程中,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要充分理解文本意義,學習者必須掌握有關英語閱讀技能與策略方面的陳述性知識,並能根據詞、句、篇不同層面的信息加工的需要靈活選擇與運用與之相符合的詞義提取技能、語句理解技能、篇章理解技能。如理解段落大意通常使用「主題句」(topic sentence)閱讀技能。就英語閱讀詞義理解技能來說,有構詞法、同義詞、反義詞、上下義、上下文、定義、解釋、重述、識別指代關系等。英語教學實踐證明,經過大量實際練習,這些技能不僅會日趨熟練,而且能有效地促進學習者對詞義的理解。

另一方面,作為閱讀策略,程序性知識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習者有效地設定閱讀目標、選擇閱讀技能等,以調節與監控他們分析、綜合、判斷、概括思維活動,提高意義理解的速度與質量。學習者知道英語閱讀技能方面的陳述性知識,但如果不能根據閱讀材料的性質和閱讀目標的需要靈活選擇合適的閱讀技能,這無疑會影響其閱讀理解。假如學習者的閱讀目標只是了解文章大意,那麼應選擇略讀(skimming)策略,然後對自己的略讀過程進行監控,即有意識地按照略讀的三個步驟進行閱讀——首先通讀文章的起始段和結尾段;然後細讀其他段落的主題句;最後瀏覽與主題句相關的信息詞。[11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英語閱讀能力是由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構成的(這里的『能力』指學習者通過獲取和運用知識所形成的能力,不包括能力的先天因素)。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在閱讀認知活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它們互相依賴、互相作用,共同促進學習者對語言、文化和情感意義的理解。

3 結語

本文運用廣義知識理論闡明了英語閱讀的認知觀:英語閱讀能力是由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構成的。意義理解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詞義的理解離不開句子;語篇理解又以詞句的理解為支撐。意義理解的過程既有自下而上(bottom-up)的信息加工,又有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加工。在英語閱讀認知活動中,知識既各司其職,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對學習者解讀文本意義起到了媒介、技能與策略的作用。廣義知識理論認為,英語閱讀理解不僅是學習者接受信息的過程,而且是他們運用知識主動加工信息、准確解讀文本的語言、文化和情感意義的認知過程。

參考文獻:

[1]賴爾,劉建榮譯.心的概念[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2]皮連生.智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Grabe,W.Currentdevelopment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research. TESOL,Quarterly 25(3),pp.375-406,1991.

[4]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5]Anderson,JR.1983.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Anderson,R.C. & Pearson,D.P.1984. 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arrell,Devine & Eskey(ed.)Intro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Anderson,A.and Lynch,T.1988.Listening.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8] 同 [5].

[9]Carroll,D.1986. Psychology of Language. Monterey,California:Brooks/Cloe Publishing Company.

[10]Nunan,D. 2001.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1] 程曉堂等.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

⑸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理論 現代閱讀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閱讀是人類獲得知識和信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英語學習者要掌握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的完整的系統知識,閱讀是最重要的有效途徑。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在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的基礎上,要「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得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搭局力。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是在自下而上模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閱讀教學重視詞彙知識和語法的講解和傳授,輕視語用能力的培養,過分拘泥於字、詞、句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語篇層次的教學。課堂上過分強調教材及教師的權威,忽視學習者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學了十幾年英語仍然不能夠有效地閱讀外文書,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教學大綱的要求相差甚遠。現代閱讀理論對找出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對策,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大有裨益。

二、三種閱讀模式理論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閱讀理解過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並且提出了一些較為正式的閱讀過程模式。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以下三種閱讀模式理論。

1自下而上模式(Down-up Model)
高夫(Gou小)於1972年提出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用以描述從看到文字元號到理解文字意義為止的整個閱讀過程。該模式強調把材料作為信息輸入,閱讀者從字母和單詞的辨認開始,不斷進行信息組合,完成閱讀活動;但是忽略了一系列影響閱讀過程的語境因素,把閱讀過程當作一種純粹的語言知識的應用活動。

2自上而下模式(Up-down Model)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Goodman(1967)和Smith(1971)提出了一個心理語言學的閱讀模式,稱為「自上而下模式」。該理論強調高層次閱讀過程對低層次閱讀過程的絕對指導作用。上世紀80年代後期,這一模式受到相互作用模式的挑戰。

3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Approach)
1977年,美國人工智慧專家魯梅哈特(D.E.Rumelhart)發表了「Towards all Interactive Modal of Reading」一文。這種閱讀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強調閱讀理解既是語言文字的處理過程,又是閱讀者已有背景知識的運用和處理過程。
此外,圖式閱讀理論(schema Theory)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圖式理論這一心理學的概念是由魯梅哈特等人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圖式是人頭腦中存在的知識單位,是人們已有的各種知識的總和以及與此相聯系的認知格局和模式,是對過去體驗和反應的一種能動的結合。閱讀理解實質上就是閱讀者利用自己的圖式對閱讀材料進行的一種積極思維過程,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被激活的背景知識與閱讀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圖式理論從認知的角度去探究閱讀過程的本質,從根本上改變了把閱讀教學視為單純的認詞釋義的傳統模式,對閱讀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閱讀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結合上述閱讀理論,反思目前的教學現狀,高中英語教師茄枝岩在閱讀教學中須將知識教學與篇顫御章結構、文化背景的教學融合在一起,並開展閱讀技巧、閱讀策略等方面的指導,用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加強詞彙教學,提高詞彙教學和詞彙學習效率
根據交際法的觀點,教師要教給學生相當數量的認知詞彙(recognition vocabMary)和應用詞彙(proction vocabulary)以保證學生能夠參加交際活動。要教給學生多少詞彙,新課程標准作了明確的規定。這兒談到的recognition vocabulary實際上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理解詞彙,proction vocabulary就是我們所說的掌握詞彙。分清要求,區別對待,有利於教師在詞彙教學上避免盲目性,加強針對性,既要學好基本詞彙以保證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也要學到認知詞彙以保證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和交際活動的需要。

2認知閱讀策略的重要性,開展閱讀策略教學
閱讀策略指閱讀者為了解決某一個具體的問題而採取的某種手段或方法。《英語課程標准》對閱讀策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例如,能進行獨立閱讀,有選擇、有效地使用參考資源。此外還提出了「能根據閱讀目的和文段的不同,調整閱讀速度和方法」等基本要求。大量研究表明,運用閱讀策略有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開展閱讀策略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採取不同的閱讀策略應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進行閱讀。常見的閱讀策略有:
(1)略讀(Skimming Reading)
略讀又稱大意閱讀,就是迅速閱讀以獲取全文的大意,對全文有個總的印象。略讀時,只需要讀一些選擇的句子,以了解文章大意。也可以讀斜體詞、劃線詞、文章的標題或副標題、釋義等,無須讀每個句子。
(2)跳讀(Scanning Reading)
跳讀是另一種快速閱讀方法。我們通常採用瀏覽的方式以求迅速地查找出某一具體的細節或信息,如時間、日期、號碼、人名、事件等。為達到理想的瀏覽效果,我們事先應十分清楚自己所想要查找的是什麼或哪些東西,在瀏覽過程中,我們應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搜尋目標上,不受無關內容的干擾。
(3)細讀(Careful Reading)
細讀由稱研讀(Study Reading),其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的細節。為了透徹領會文章的主旨,必須弄清有助於發展或論證中心思想的重要事實或細節。這些事實或細節能使我們更深刻地領會中心思想。它們可能證明一個論點或者表明各種觀點之間的關系。
(4)評讀(Critical Reading)
評讀要求我們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觀念對文章的思想內容以及寫作技巧進行分析和評估。它實際上也是閱讀者的一種再創造的思維過程。

3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
所謂閱讀技巧,也就是在理解和鑒賞某一閱讀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Barter(1968)認為,閱讀技巧主要有五種:(1)理解字面的意義;(2)能對材料要旨進行重新組織;(3)推理能力;(4)評價;(5)欣賞。在這些閱讀技巧的培養中,開展某些需要創造性思維的閱讀活動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的培養尤為重要。如用英、美人的邏輯思維方式進行閱讀和思考,進行推測,猜測大意,總結文章中心主旨,進行改寫、重述,選擇概括性或細節性閱讀,寫讀書日誌等。提高閱讀速度則是以上深層閱讀技巧和方法的基礎和保證。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利用略讀和跳讀等閱讀策略,進行閱讀速度的訓練。

4加強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重視學生文化背景 知識的積累
文化背景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和對文章的理解。有的學生對英語知識掌握得很好,有時卻仍然看不懂文章。Alpteken(1993)認為英語學習中對英語文化掌握得越充分扎實,就越有利於學生把握英語語言技能。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准》明確了「把文化意識的培養作為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要求,充分肯定了文化教學在中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從而積累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非常必要和重要。實際教學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充分認識交際文化和文化差異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教會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文化與人類社會活動的語言發展密不可分。同時,文化和語言有時相互聯系,離開特定文化背景的語言是不存在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對一種自然語言所負載的文化意蘊及多層次背景有相當的了解,是成功習得這種語言的必要條件。
(2)加強課文閱讀教學中跨文化信息的輸入
要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就必須重視跨文化信息的輸入。教學過程要堅持介紹文章作者生平、故事和事件文化歷史背景及其他相關文化背景知識,解釋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理解困難的句子。這些努力會對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感受文化差異,消除閱讀障礙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我們現在的高中英語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有關西方文化的內容,教這些課文就是一種直接跨文化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聯系,補充一些與課文相關而課文沒有提及到的知識,甚至可以與母語文化中相關內容進行比較,使學生對同一個主題文化有更全面、系統的認識。
(3)重視文化差異背景下台理邏輯思維的訓練
學習英語的中國學生在進行閱讀英語文章時,常常會不知不覺將本民族的文化或習慣套用或強加到所學語言當中,從而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學生可能認識一篇文章中所有的詞語,也能夠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但是就是不解其意,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對西方國家文化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抓住一些典型閱讀材料進行分析,使學生適應不同文化背景的語言環境,培養正確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4)在閱讀教學中發掘詞彙文化意向和文化涵義
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足夠的詞彙量是成功閱讀的前提。詞彙的「量」固然重要,但對詞彙的「質」的要求不可忽視。漢英兩種語言有各自不同的語用功能和語義結構,閱讀中對一個詞僅憑字面理解產生的偏差可能會導致對文章某一個事實或現象的誤解。讓學生熟悉那些和漢語相應詞彙有不同文化內涵或外延的英語詞彙,這對於閱讀理解層次的提高大有好處。

5擴大閱讀量,進行課外閱讀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課堂上的45分鍾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還得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其中比較好的方式就是閱讀英文報紙。英文報紙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有:(1)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2)培養學生英語審美能力;(3)培養學生對詞語的知覺;(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了確保課外閱讀的效果,可以要求學生閱讀後寫讀書筆記,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
總之,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養成每天閱讀英語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技巧、方法,參照不同文化背景和語境中語言的運用,在潛移默化中,你會感覺到你的英語閱讀能力在逐漸地提高。

(責任編輯劉永慶)

⑹ 有關於網路閱讀的趨勢和發展英語作文

In recent years, computers have grown in popularity. You can find them not only in the universities but on farms and in factories, shops and other places. The number of private computers has also risen tremendously within the past few years.
Computers can do many useful things. They can provide people with efficient work, colorful entertainment and accurate calculations. High up in space and deep down in oceans, they are used to mak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On farms and in factories, they help to do difficult work. In offices and at homes, they take over routine jobs. With their incredible potentials, fantastic speed and unbelievable convenience, computers are gett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our life.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however, is that any new technology, including computers, has a "dark" side. Computer crimes,which are difficuh to detect, cause a lot of trouble to business and instry. Unexpected computer viruses may destroy a large quantity of useful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the inlgence of children in computer games is very had for thei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y development. We should therefore, be careful in using conlputers.

⑺ 影響英語閱讀的因素_影響英語閱讀的因素及解決辦法

摘 要: 英語閱讀是英語核乎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理解能力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英語聽、說、寫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本文分析了影響英語閱讀的諸多因素,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 英語閱讀 影響因素 解決辦法
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理解能力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英語聽、說、寫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也綜合反映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種種原因,學生在閱讀中存在很多問題,導致英語閱讀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一、影響英語閱讀的因素
1.語言因素。語言因素是指由英語語言本身造成的問題。語言因素對英語閱讀能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詞彙量的大小
學生的詞彙量直接制約著其英語閱讀能力。詞彙量不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材料的內容就會一知半解,含含糊糊。一般情況下,對文章中詞彙含義的掌握占閱讀能力的39%,而單純的詞彙量對了解閱讀材料中的詞彙含義起到47%的作用。
(2)語法的功底
語法對閱讀能力的影響尤其體現在學生對從句的熟悉程度和對復雜長句的理解上。學生如果沒有掌握牢固的片語、句式、從句等語言點,面對復雜句就顯得無所適從。而現階段的閱讀材料中,長前清句、復雜句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這就使得學生在理解時速度減慢,閱讀難以順利進行。
(3)文體知識的了解
從結構的角度來看,閱讀有的時候並不需要學生從頭到尾地細讀。比如在掃讀或略讀中,學生只需要將每段的中心句找出來,再結合文章的標題或者體裁,便可推斷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實現理解目標。但是,如果學生欠缺這方面的知識,就會出現找不準中心句,抓不清篇章結構的現象,沒有辦法盡快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得閱讀過程冗長而低效。
2.非語言因素。影響閱讀的非語言因素主要是指文化、知識面和學生閱讀時的心理狀態與習慣。
(1)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語言體現著使用這一語言的社會文化,包含著特定的文化信息,所以理解一種語言的文字材料就需要了解該語言所蘊涵的文化。中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欠缺,改悔悉如政治制度、歷史傳統、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將會使學生在閱讀不同材料時無法理解與文化概念相關的文字或者出現誤解,導致無法達到理解目標。
(2)學生的知識面制約著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面相當狹窄,這同時也影響到學生詞彙量的擴大。
(3)長期以來,學生對於英語閱讀的概念停留在逐字逐句的理解的層面上,沒有篇章的概念。這就使得學生在閱讀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同時,很多不好的閱讀習慣為閱讀能力的提高製造了麻煩,比如,部分學生閱讀時習慣唇讀、指讀或者反復回讀、逐句翻譯等。
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范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而激發學生興趣與拓寬閱讀范圍是互相影響的。通過拓寬閱讀范圍,擴展知識面,學生更加明確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從而加深對繼續閱讀的渴望。閱讀范圍應包括:英美社會及文化、環境保護、科普常識、教育制度、經濟體制、傳奇故事、歷史人物等。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改掉唇讀、指讀的問題;根據不同的閱讀要求在閱讀時找准信息,避免反復回讀;避免逐字逐句翻譯。這樣,能使學生在閱讀時更加集中注意力,縮短閱讀時間,提高閱讀效率。
2.擴大學生詞彙量。詞彙量制約著學生對材料的基本理解,因此,應注重學生詞彙量的擴大,這就需要教師糾正學生傳統的「死記硬背」的習慣,培養科學的詞彙記憶方法。同時,運用構詞法知識及相關語境使學生掌握猜詞的能力,快速有效地擴大詞彙量。掌握基本的構詞法有利於培養讀者的構詞分析能力。常用的構詞形式有派生法、轉類法、合詞法、拼綴法、逆成法、縮略法。其中派生法在英語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通過派生法,即通過常見的詞根、詞綴學習新詞很有效。
3.增加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應該加大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同時也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博覽群書,利用網路及各種多媒體資料,如歌曲、電影等了解英語國家社會文化、人文地理、風土人情及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信息,更要鼓勵學生多多抓住時機與在校外籍教師交流,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進行對比,從而為閱讀理解掃清文化上的障礙。
4.夯實語言基礎,增強處理長句、難句的能力。語法能力對閱讀速度和理解准確度都有很大影響,若學生具備較強的處理長句難句的能力,則能大幅提高閱讀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堅持語言基本知識的講授,特別注重常用句式規則、從句等知識的反復練習,培養學生對長句復雜句的結構的敏感性,從而提升他們處理此類句式的能力,使學生面對這些問題不再有畏難情緒。
三、結語
閱讀是培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能夠直接或間接影響英語聽、說、寫和譯等技能的相應提高。閱讀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創造性行為,是讀者根據已知信息、已有的知識對信息進行篩選、分類和解釋的過程, 是讀者通過語篇與作者相互作用的交際行為,因此,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它需要讀者長期的、不間斷的閱讀積累。本文只是分析了影響閱讀的重要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一起結合這些因素,利用各種手段努力提升閱讀理解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惠年.論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制約因素及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06,(13).
[2]馬忠才.克服影響英語閱讀的因素[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
[3]劉偉凱,余雪琳.淺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南昌高專學報,2005,(3).

熱點內容
電子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26 17:56:34 瀏覽:686
考研英語二翻譯怎麼練的高分 發布:2025-01-26 17:44:43 瀏覽:405
吃一頓飯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26 17:43:03 瀏覽:841
作為鍛煉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翻譯 發布:2025-01-26 17:36:44 瀏覽:287
四年級英語上冊第24頁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26 17:28:36 瀏覽:276
最喜歡怎麼用英語說 發布:2025-01-26 17:08:44 瀏覽:253
開分公司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26 17:06:09 瀏覽:30
國慶節在幾月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26 17:00:56 瀏覽:530
他們有書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26 16:23:43 瀏覽:942
耐磨試驗機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1-26 16:19:54 瀏覽: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