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論文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在語言技能中,閱讀能力又是重中之重,它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它主要表現在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准確性兩個方面。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信息。在初中英語學習和考試中,閱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同學因為沒掌握好閱讀技巧,難以提高英語成績,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所以我們有必要把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來認真對待。以下是針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提出的幾點措施,以期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一、影響閱讀的主要因素
閱讀理解測試要求高中學生的平均閱讀速度為50~60wpm,而實際上,學生閱讀時往往由於一些不良的習慣而影響其閱讀速度。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閱讀速度,鍛煉閱讀技能,我們必須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改掉不良的閱讀習慣。
(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常見的不良習慣有。1.聲讀(vocalising),即在閱讀時常常讀出聲音來,從而直接影響了閱讀速度。或是心讀(sub- vocalising),即是一種除本人外其他人察覺不出來的有聲閱讀形式。心讀時,讀者在心裡對自己清晰地發出某個單詞的讀音,好像清楚地聽到自己在念一個詞。2.指讀(Pointing),即在閱讀時,常常用手指或筆尖指著文章逐詞逐句的閱讀。或是譯讀(mental translating),即在閱讀過程中,常常將原文逐詞逐句的譯成中文,通過中文來達到理解原文的目的。3.回視(regressions),即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或不理解的地方時,返迴文章的句首或段首重讀。4.濫用詞典(too dependent on dictionaries),即在閱讀過程中不適當的、頻繁的使用詞典,不僅降低了閱讀的速度,而且閱讀效率極低。
(二)影響閱讀的一些因素。1.詞彙量。實踐表明,詞彙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閱讀理解能力。詞彙量對於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影響。詞彙量越大,閱讀的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准確性就越大。2.句式。句式的識別在閱讀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句式識別,它包括對句子的句法結構的識別和該結構所包含的相關意義的識別。任何普通意義上的閱讀至少都包括句子識別和理解信息兩個階段。句式的自動識別和字詞的自動識別共同構成了閱讀的最佳途徑,即讀而求其意,使讀者流暢地完成句子意義的構建。3.篇章。閱讀時,學生直接面對的是語篇,其組成及其規律對閱讀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篇所涉及的題材廣泛,包括了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和風俗、風土人情、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內容,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地域性。因此,我們在閱讀時首先要把握語篇的體裁,分析語篇的篇章結構,將詞句融入到語境中,利用合理的推理,以期達到良好的閱讀能力。4.背景知識。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背景知識指一個人已有的整體知識以及有關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特定的背景知識對理解的影響大於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的缺乏會造成閱讀理解障礙。只有當讀者將自己的背景知識與語篇的語言文字信息聯系起來以後,閱讀理解率才能越高。
二、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 閱讀技巧的訓練,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1、掠讀(skimming)。即通過對文章標題和首尾句的閱讀,對文章的內容結構有一個整體的印象,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作者對意圖或文章所要涉及的問題。這時,學生不需要細看所讀材料,只需快速瀏覽,抓住基本信息,領會主旨或抓住主要內容。這樣,可以:
(1)、抓住段落特點。
(2)、抓住主題句。
(3)、抓住關鍵詞。
2、跳讀(scanning)。是為獲得特定的信息而進行的符號辨認的過程。雖然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但卻是從閱讀材料中尋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是在對閱讀材料有所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找到相關信息。
3、研讀(close-reading),也叫細讀。指 在對全文有各種整體印象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深入細致的閱讀,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細節,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或觀點,發展 思維能力。
另外,在閱讀課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是:
1)課前預習:先讓學生在課前學習新單詞,收集並閱讀與該話題有關的材料。
2)提問:向學生提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幾個問題。
3)閱讀: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章,找出每一段的主題句。
4)思考:讓學生思考更深層的問題,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作者觀點等的理解。
5)復述: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文章的內容。
6)復習:通過不同的題型復習鞏固課文內容及所學的語言點、語法等。
7)拓展:讓學生通過一些精心設計過的活動來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
(二)閱讀的一些技巧及策略。
快速閱讀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查閱(Scanning)查閱的目的是為了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閱讀課文時,對具體數字、日期、人名和地名等的查閱是訓練「查閱」技巧的最佳時機。特別是當回答有關who,what,where,when, why 等文章的細節問題時,用此方法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和解題的准確性。在查閱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應明確所查的對象;查閱前應清楚此信息可能以哪種形式出現。
2.略讀(Skimming)略讀的目的是為了迅速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題思想。一般來說略讀的速度是正常閱讀速度的兩倍。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快速瀏覽全文,領會文章大意,發現作者的觀點和意圖,掌握篇章結構進而抓住文中的Central idea 。尤其注意首尾兩段和首尾兩句。
3.預測(Prediction)預測作為一種思維活動,是指對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積極的推測。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上文中已出現的語言信息,預測下文將要出現的信息,這是我們應該了解和掌握的一項快速閱讀技能。從標題預測文章的大致內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詞彙,然後閱讀開篇第一、第二段,以驗證或糾正對文章的預測。
4.猜詞(Guessing)我們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必定會遇到一些生詞,而如何處理這些生詞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那麼,不僅會影響閱讀的速度,還會挫傷閱讀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猜詞技巧。一般可以從上下文的同義詞、反義詞獲知詞義;也可以從語境中猜出詞義,還可以根據詞的結構和構詞法常識(如詞干、詞根、前綴、後綴)等來判別詞義。
總之,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於學生了解英、美等國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我們在每次閱讀訓練中都對學生提些具體的要求,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習慣閱讀策略是對閱讀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使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和質量。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多加強閱讀技巧的指導,並鼓勵學生在閱讀時有意識使用這些技巧,從而形成他們自己的閱讀策略。而學生只要堅持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興趣,廣泛閱讀,積累詞彙,並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一定會有效,一定會逐步提高。
㈡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1
初中是學生語言發展的一個舉足重輕的階段,初中的閱讀課是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陣地,是廣大英語教師探討和研究得最多的教學組成部分。但是總的來說,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生普遍存在著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盡管教師和學生都在這一塊投入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與學習效果不能成正比,形成一種「高耗低效」的現象。不少的學生在英語考試當中閱讀題得分普遍偏低。應該如何改變這種高投入低效率的現象,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切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從實際教學出發,對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研究和探索,發現當前閱讀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其進行分析並提出對應的優化對策。
一、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詞彙量不足夠、閱讀速度慢。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不能夠忽視詞彙的學習。已有的研究表明,要想閱讀系列等級讀物,必須達到95%的理解。也就是說,在閱讀時,學生必須認識現有等級讀物中95%的詞,才能夠做到快速順利閱讀。但是,由於學生的詞彙量小,閱讀的時間不夠多,閱讀的速度又由於詞彙障礙而很慢,從而導致他們接觸英語詞彙的機會很少,詞彙量小又引起他們在閱讀過程當中容易引起挫敗感,使得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或失去信心,從而產生一種不良的循環。
2、課外閱讀量少,不能為理解提供充分的輸入。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置身於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當中去。我們在閱讀一篇文字時,要達到對文字的理解,有時候不僅僅需要對詞彙的熟悉認識,更需要對該段文字的背景知識的了解。而目前來說,初中生的英語閱讀量偏少,不能為理解文章提供充分的輸入,並且,過小的閱讀量不利於詞彙的積累與語言綜合水平的發展。
3、教學模式單一,對閱讀教材只限於對課文表層的理解。
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教材單一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教材的表層理解,學生不能夠對所讀文章的重點進行有效推斷,難以正確把握文章脈絡,從而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准確性。許多教師甚至還使用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回答的問題都是教師事先確定好的,學生只處於一個被動應付的局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學習主動性。有些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實踐當中,把閱讀當作精讀,閱讀教學就是講解生詞,羅列搭配,補充片語,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而有的教師則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劃出片語,提供個標准答案,學生自讀完以後只了解了個故事情節。由於教法單一、陳舊,學生接觸到的教材基本是課本和試題,難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更沒能夠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及感受能力。
二、適應新課改大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方法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新課程要求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要從以前的「雙基」為主轉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並且增加了課外閱讀量的要求,下面筆者嘗試著談一談優化閱讀教學的一些方法: 1、合理安排步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的開展應該具有步驟性,包括「讀前」、「閱讀」、「讀後」三個步驟。閱讀前,應該激活文化背景知識,減少閱讀理解障礙。在日常閱讀教學當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即盡管學生自己掌握了足夠的詞彙和語法知識,但仍然無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不具備在閱讀過程中激活已有知識的能力。所以教師應開展各種各樣的讀前活動,開展讀前活動時可以參照學生用書中的插圖,圖片。或者利用掛圖,甚至錄像VCD等。使得學生對所要閱讀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背景文化支持。而閱讀中,則應立足課堂,活用教材。閱讀中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應該以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為目標,視教材為渠道,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意思的能力,讀懂並抓住大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學八(下)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時,課前讓學生預先收集與UFO相關的信息,可以查看有關的書籍、電視電影,並與同學交流討論。閱讀前,展示關於UFO的電影片斷,展現圖片,讓學生看著圖用下列詞彙來描述UFO來臨時的情景:land,getoutof,alien,while,surprised,anywhere,kid,right,runaway,happen。閱讀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說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並進行語句語篇的講解分析,以使學生對文章結構有更清晰的認識。閱讀後則主要是及時對學生讀語篇的理解程度進行檢查,可以利用課文後附的練習,也可以自行設計,或檢查學生對課文中的事實、情節等表層的理解,或檢查學生對課文嘗的理解。使學生挖掘文中內涵,開展創造性思維。
2、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近年來各種類型各種等級的英語考試都更加註重閱讀,閱讀的比重在各種英語試題當中越來越大。新課標也對初中英語閱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反映了閱讀的量應該相應的增加,但是閱讀的量不應該盲目的增加。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區分精讀與泛讀,課內與課外,並且使之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教材中的主題,補充各類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課外閱讀材料。課內進行精讀,並加以細致的指導;課外進行泛讀,培養學生的語感與開拓學生視野,豐富詞彙。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訂閱英語報、英語雜志。課堂上精講課文內容,講解片語、語法、分析句子結構與段落等等,然後給學生選定的報刊、雜志上的文章或某一段落,讓他們在課外自行閱讀並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進行分析,報刊雜志上的其他文章則只要求他們進行泛讀,並在課內抽取一定的時間來談他們課外閱讀的體會。
3、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
課文的教學一般都涉及三個方面的知識,分別是語言知識、閱讀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識。我們在教授學生課文的時候,不僅僅只是要求他們認識詞彙,理解字面意思與了解文章故事內容而已,更希望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又會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甚至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推理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內容中去,對比文化現象的異同,適當介紹英語國家社會制度、歷史、民族習性以及價值觀等文化現象,進一步提高他們英語閱讀分析的能力,初步培養英語作品鑒賞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2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能也不允許通過加大學生的課業負擔來實現,要做到輕負擔、高效益,只有落實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教學」,是指通過一段時間教學後,學生能獲得具體進步或發展,學生能否得到最大化的進步和發展是衡量有效教學的主要指標。落實有效教學需要繼承、借鑒、創新。縱觀當前有效教學實施的過程,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理念不新、備課不實、內容不齊、整合不力、方法不活、評價不新、發展不全。對實施有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現象,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制定製度、創新手段、優化行為,加強有效教學的指導,將有效教學的理論主張及操作要求內化為教師教學的需要。
一要加強學習,落實培訓
教師教學理念認識不到位,其原因不僅僅在教師一方,學校也有責任。課程改革多年,而新課程學習培訓方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雖然開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培訓面相對狹窄,每年真正參加上級培訓的名額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派部分優秀的教師教干參加。讓每位教師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需加大培訓力度,統籌安排,積極引領教師對新課程理念進行自學與研討。學校要立足本校實際搞好校本教研: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聽課評課等要分期、分批有計劃地進行,要對課標理念和教材易忽視的內容以小專題的形式進行研究和挖掘,形成具體的帶有案例性質的解讀材料。
二要明確要求,規范教學
實施有效教學,落實在課堂,關鍵在教師。因為教師的教學習慣一旦形成,要徹底改變並非易事,所以,僅靠目標管理來改變教師教學行為遠遠不夠,需要有統一的標准來衡量、規范,因此需要在備課、上課、作業、教學方法選擇等方面制訂一系列標准。例如備課方面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法、備輔導(閱讀),課堂教學務實不務虛,真正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堅持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力戒拖沓無神的「催眠課」與急風驟雨式的「填鴨課」。作業方面做到布置之前審核,以精當、適量、有層次為標准,克服作業布置的隨意性,做到布置之後批閱要及時、認真、准確、全面等。
三要以學定教,顧及全面
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本質上說教學的教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計劃者、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要立足學生,研究他們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特點,從學生的具體需求與特點出發,結合課程標準的各個階段目標,去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並結合教材內容,盡可能地利用學校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互動性,提高學習參與率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實效。
四要開發資源,拓寬渠道
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對教師來說確實有難度,但開發校本課程怎麼搞應從學校實際出發,可簡可繁。有能力形成課程體系的,可從教材研究、課程設置等方面系統整理,沒有能力的,可針對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興趣去收集整理一些拓展性材料,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去補充學習內容,從而開辟課程資源,增加學生吸取知識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五要「授之以漁」,養成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對於個人教育來說離開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議的'。」要求教師加強自學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自學就是要求學生學會自己提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動腦,少替代學生思考,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自我質疑的習慣。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並指導預習,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在反復強化中逐漸養成預習、質疑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還要關注學生情感、個性、意志品德、作業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情況,通過針對性地訓練和家校互動等方式,讓學生在各個方面向積極的、可持續發展的方面發展。
六要注重評價,倡導反思
教學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學,完善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包括「教」的評價和「學」的評價兩方面。在「教」的評價中,要強調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可藉助寫教學反思的形式來進行,要讓教學反思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把反思的重點放在方法(如何反思)、角度(從哪些方面去反思)、連續性與實效上。教學反思一方面是每節課後的教學反思,另一方面是階段性教學行為反思,因為只有把短期反思與階段反思結合起來,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有深刻的認識並有較大的改進,才能達到「反思」的真正目的。教的評價還要結合有效教學,建立對教學每個環節的評價細則,形成領導點評、教師互評、日常評價和階段性總結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改進教學。「學」的評價要強調評價手段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用成績報告書作為終極評價手段,平時對學生要採用動作、神情、體態、語言等表揚方式,經常性的隨機激勵評價,豐富評價的手段。教學中可構建「比、學、趕、超」的評比制度,開展教師評、學生評、師生互評、當堂現場評、課後個別點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並在評價中通過建立學生成長記錄等完善評價激勵機制,發揮評價的促進功能。
總之,實施有效教學既近在眼前,又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在思想上重視,從方法上創優、內容上突破、細節上關注,才能取得實效、高效。固然,目前存在的每一個問題、採取的每一項策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們管理者付出艱辛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有效教學一定會顯現。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3
摘要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評價是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新課程提倡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現實教學中,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熱情參與教學過程的狀況與新課程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小學英語課堂評價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有效的激勵性評價策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促進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課堂激勵性評價的作用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等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課堂評價;問題;策略;英語教學論文
1引言
面對新要求,怎樣才能通過科學的課堂即時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呢?這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的新課題。
2課堂評價的概念界定
關於課堂評價的定義各式各樣,但核心基本相同,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學習,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而對學生的學習信息採集、分析與利用。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課堂評價具有多種類型。例如,從評價內容看,有學習行為評價、學習結果評價、發展趨勢評價等。對評價類型的分析與把握,有助於我們科學地建立並合理地使用教師課堂評價標准。本文所述教師課堂評價,僅指即時性評價。
3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3.1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理念的提出,課堂即時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實施,但沒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目前課堂評價存在的不足有:評價語言和標准單一、僵化;評價主體單一;鼓勵與誇獎的濫用;糾錯方式不恰當;缺少體態評價。沒有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區別對待。
3.2存在問題的原因
3.2.1教師受傳統評價理念的影響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是權威的,教師單向評價學生。在新課改下,傳統評價思想依然存在,學生評價老師和學生互評在課堂上也不多見,老師掌握著課堂評價的主動權,必然造成評價主體單一。3.2.2教師對評價功能意識淡薄有的教師為了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在課堂上大量運用「萬能」的「Good,OK」來表揚學生。老師不指出讀得好,好在哪裡;對又對在哪裡。學生聽了表揚當然高興,可這有利於學生的提高嗎?教師淡忘了評價的功能。3.2.3教師對激勵性評價片面理解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在評價時不恰當地使用激勵性策略,有的是浮誇的,甚至學生出現嚴重錯誤時都一味地鼓勵學生。3.2.4教師對學生的心理認識不清小學五年級階段的學生被稱為學齡中期階段或少年期,是各方面蓬勃的、不均衡的發展時期。他們的自尊心開始增強,有的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感受,當面批評指責學生,造成了不良的學習效果。
4激勵性評價策略
4.1概念闡述
激勵性口頭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情境這一特定語境的制約下,當學生的某一行為完成後,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激發學習動機,誘發其興趣,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4.2策略
4.2.1轉變教師觀念和課堂教學方式要想新的教學理念付諸於實踐,解放教師的思想是前提。有的教師說:「只要學生學到東西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展示。」可見其根本就不重視學生是否參與課堂,教師都不重視那又怎會激勵學生去參與呢?而觀念的轉變要落實在實際的課堂中。英語課堂中如何創設語境是教師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毫無疑問,小學生更喜歡在游戲中學習。4.2.2課堂評價應充滿人文關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凸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評價必須堅持正確的人文價值取向。4.2.3要真誠地愛學生,做到客觀公正一堂小學英語課上,學生每回答一個問題,教師就表揚加分,每說一段話,教師就獎勵一張貼紙。從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沒有考慮活動的難易程度,一味進行雷同的表揚。教師要做到客觀公正,需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行為作出不同的口頭評價,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評價就是針對我的。」4.2.4鼓勵學生自評、互評積極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進行面對全體學生的多主題評價。教師在評價某一位學生時可以推而廣之,對集體進行激勵;也可以開展學生互評。當然,這意味著教師的責任將更重,要機智地引導學生進行正面、友善的互評,否則會導致同學間關系的緊張、矛盾的產生,從而破壞集體的團結。
參考文獻:
[1]陳婉琳.熊德信.課堂即場評價型教學評析與啟示——以中山大學夏紀梅教授教學藝術為例[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10).
[2]胡小妮,黃秦安.對數學提問環節實施科學的即時性評價的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2010,(7):13-16.
[3]蔡偉.教師課堂評價質量標准研究[J].教育科學,2007,23(5):43-47.
[4]嵇建中.從實例透析小學生心理[J].廣東教育綜合,2009,(3):22-23.
;㈢ 怎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論文七千字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摘 要:閱讀是語言運用中最頻繁的一種活動,又是現代人類認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的手段,還是提高英語水平最有效的途徑,因此中學英語教學往往將「讀」放在四大技能之首,把閱讀教學作為教學重點。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培養
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英語學習的好壞,遺憾的是,我們的閱讀教學效果並不盡如人意。由於傳統的英語教學過多的承擔了詞彙、語法等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任務,英語教師常把大量的時間、精力用於知識點傳授、復習、掌握和操練上,對於閱讀訓練,尤其是以語篇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技巧為核心的閱讀能力訓練不足,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沒得到實質的提高。
隨著初中英語閱讀量不斷增加,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局限越來越成為阻礙學生提高英語考試成績的一大障礙。而閱讀理解題更是越來越多地檢測學生對文章的隱含意義、邏輯結構等的理解和對主旨大意的概括,問題的答案多數隱藏在文章的脈絡之中,學生通常無法直接從字面意思中獲得,必須開動腦筋、激活思維。因此,要想在英語考試中取得高分,學生必須學會靈活運用分析、綜合、歸納、判斷、推理等思維方法。由此看來,當前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英語教學課題。
一、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
1.不良的閱讀習慣
(1)出聲閱讀,此習慣的主要弊端就是影響了閱讀速度。出聲閱讀往往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不一定有聲音,有時可能是無聲地動動舌,喉,嘴唇等,但這無疑會阻礙眼睛的掃描速度,多了聲音這一階段,所以要訓練養成直接利用視覺來閱讀的好習慣。
(2)過於精讀,由於平時英語教學著重於對片語的積累,長句難句的分析,很多學生在實際閱讀中,往往邊讀邊分析句子,碰到不懂的單詞,停下來查字典。結果是句子讀懂了,可對文章的把握卻不知所述,不僅影響了閱讀速度,還扼殺了閱讀興趣。所以要培養自己猜詞的能力,利用上下文意,而不是靠查字典。
(3)復讀過於頻繁,即指讀完一句或一段,有回過頭來再讀一遍。這嚴重影響了閱讀速度。這是學生閱讀自信心不強的表現。
2.忽略閱讀技巧
大多數中學生在實際閱讀中,都是簡單地看似按順序的操作,先文章,再來做題。有所不知的是,運用了一些閱讀技巧之後,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略讀,尋讀,以及猜詞的技巧。靈活運用閱讀技巧,能讓閱讀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躍。
閱讀量小,知識面太窄。大多數學生只在課堂上進行相關閱讀訓練,很少通過報刊,雜志去豐富自己,對於中西文化的差異的陌生,同樣給閱讀帶來不利影響。
閱讀思維的欠缺。部分學生滿足於表層理解而忽視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對於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題目,不知所措,缺乏對文章實質的理解及思考,所以要訓練總攬全文大意的能力,通過語段歸納,主旨句的分析來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多種閱讀方式的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應該培養學生多種閱讀方式的能力。第一是,限時細讀。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呈現理解性問題(一般5小題)引導學生對所讀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推理、綜合、歸納、總結,以便把握短文的實質和內容的各個細節,然後讓學生口頭或書面回答問題。第二是,倡導合作式閱讀活動。在閱讀教學中,課題組精心設計各項任務,由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教師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了解對方的觀點,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三是,復述短文。在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通過復述短文激活學生儲存於長期記憶中的知識能力模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和言語表達能力。第四是,開放性設問。運用發散性思維,圍繞教師布置的話題,在短文的基礎上得以啟發,開闊視野,發揮想像,陳述自己的觀點,並在課堂上進行交際活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會猜測生詞,進行計時閱讀
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生詞。在一般情況下,不必見到生詞就查字典,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不至於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那麼,該怎麼辦呢?一方面可以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詞性或詞義。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上下文的內容,語氣來判斷其含義。如果遇到個別難以猜測而又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單詞,就該查閱一下詞典。大綱規定:初中生的閱讀速度為每分鍾400到500個詞,理解正確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常做計時訓練,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加強學生背景知識的掌握
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閱讀課文本身的講解,甚至細化的每個句子,每個單詞的掌握,而忽視了對於背景文化知識的介紹。事實上,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識,對英語閱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分主題在每個學期中利用專門的時間給學生講解一些關於外國背景文化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在多年英語閱讀題材情況的了解基礎上,分風俗、禮儀、飲食、教育等等,向學生大致講解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情況。教師也可以在講到相關英語閱讀文章時,順便介紹各國相關文化背景知識。
五、堅持閱讀訓練
學生每學完某些句型後,老師要提供一些難易程度與課文相當的短文、對話進行閱讀。這些短文,對話後的練習盡量圍繞相關的句型結構特點設計,這樣,常用句型就能按照記憶規律多次以不同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識別常用句型的能力就會培養起來。因此,堅持閱讀訓練既可以熟悉且熟練掌握學過的常用句型、又可以挖掘學生內在潛力,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好英語中的重要一環。
六、重視課外閱讀
重視課外閱讀指導,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擴大課外閱讀量,加大信息輸入。我們要重視課內、外閱讀。不能只課堂上閱讀,課外也要增加閱讀量,這樣閱讀能力才會逐步提高。學生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往往無法判斷是否適宜。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及時提出合理的建議。閱讀材料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效果。特別是農村中學生他們手裡的資料不多,他們的閱讀量特別需要增加,努力加大信息輸入是農村中學生的首要任務。由於條件的限制我在課外是通過精選材料給學生復印發給他們。所選材料主要注意材料內容的趣味性;材料難度要適中,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材料的題材要多樣性、要廣泛,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材料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可涉及科學技術、經濟改革、衛生環保、休閑旅遊等熱門話題。通過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於學生理解英、美等國家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時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如何使外語教學理論付諸於教學實踐,教學實踐又促使教學理論的飛躍,是擺在我們外語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英語教學的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教學能力,並用它來指導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㈣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優秀範文
初中階段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打牢英語根基,學生今後才有可能學好英語;如果這一時期學不好英語,學生今後更學不好英語;同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篇1
試探初中英語滲透 文化
摘 要: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
關鍵詞:初中;英語;滲透;文化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在生活中交流,運用。而交際能力的核心就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語言在不同場合中對不同對象進行有效的,得體的交際。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交際失敗往往因文化誤解而引起的,而忽視社會文化差異的言辭不當就更讓人接受不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認識中西文化差異,正確地理解中西語言差異,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一、語言與文化相互作用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可以說, 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徵,它不僅包含著該民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 思維方式 。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由於文化和語言上的差別。 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難。
學習一種外語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彙和習語 而且還要知道擇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要了解他們如何用他們的語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習慣、行為;要懂得他們的“心靈之語言”,即了解他們社會的文化。實際上,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並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
因此,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人們的語言表現形式更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文化的制約和影響。文化內涵是語言交際的具體內容,文化意識是語言交際的思維基礎不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只是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這種語言。
二、語言於文化相互滲透
(1)語言教學有助於避免文化交際中出現 “文化錯誤”。為什麼西方的笑話,在中國笑不起來?為什麼在中國廣為傳頌的傳統美德“謙虛”,在西方則被認為是無能的表現?在東方,更強調集體表現和集體主義精神,在西方,則強調個人表現和個性張揚,他們認為, 不願顯露自己才華的人,是不可思議的和奇怪的。以上問題的症結,歸根到底是文化差異問題。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文化錯誤主要表現在稱呼方面、 問候語 方面、對贊揚的反應方面、談論的話題、詞語以及文化內涵方面的差異等。
(2)文化教學有助於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美國 教育 家斯賓賽提倡“快樂教育”,要盡量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快樂的情緒去學習知識變求知為一件快樂的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師生情感的融合,就能激勵起學生對 英語學習 的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獲得情感的滿足,從而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因此,適時適量滲透文化知識教育, 尤其是跨文化交際中需要注意的知識 ,恰是調動氣氛的良好工具。
(3)文化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有關西方的文化知識,不僅可以使學生接受異國的文化,還可以在進行文化對比的同時,對本國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從而形成正確得體的交際,培養學生的世界文化意識,並能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
三、語言中如何滲透文化
1.課堂教學滲透文化
毫無疑問,課堂教學是跨文化意識培養的主要途徑,教師要通過課堂講解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
(1)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材授課過程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製作出精美的課件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異國文化。通過製作一些相關的 PPt /flash,或是觀看一些英語原聲電影,動畫片或是科普短片,不但能使學生更多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的語言學習,提高對異國文化的認知與欣賞。
(2)引導學生就同一主題進行中西比較。在教授校本教材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就同一主題進行比較,如食品、習俗、節日等,從而加深對異國文化的理解。大的主題如節日 ―― 春節 和 聖誕節 ,將這兩個重大的節日進行比較, 師生間的活動可以通過問答進行When's Christmas Day/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 at Spring Festival?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hy? 把西方的傳統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進行比較,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能是他們體會不同的文化差異。
2.課外活動滲透文化
文化的學習不應只限於課內,課堂外的文化教學也是一個很好的延續和補充,它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具體 方法 為:
(1)指導學生閱讀有代表性的外國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是 傳統文化 的積累,也是文化的精華部分。如《百萬英鎊》《雙城記》《項鏈》等。
(2)編寫系統地介紹文化知識的閱讀材料。盡可能搜集一些目的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藝術、習俗、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過大量的閱讀讓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如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讓學生正確理解 big brother( 地面塔台的跟蹤雷達), brain drain(人才流失), rain check(雨票, 即球賽因雨中斷, 留給下次繼續使用的原票票根)等這些跨文化背景知識。
總之,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英語教學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基本技能的過程,更是一個引導他們理解目的語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 因此在今後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貫徹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同步的原則, 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文化教學,使我國的英語教學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而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篇2
淺析初中英語情景教學
摘 要: 教學方法 新穎又富有啟發性,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景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方法新穎又富有啟發性,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英語教學中,巧用情景教學法不失為一條錦囊妙計。創設情景的方法很多,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從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兩方面著手, 總結 如下:
一、初中情景教學法的提出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人類語言學家都強調語言和它的社會環境的聯系性和不可分離性。人腦對客觀情景的反映用語言記載下來,所以語言是客觀環境的反映。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時,離不開社會語言情景。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語言情景或模擬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景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表達思想的慾望,從而促進培養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而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成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從而從整體上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
二、初中情景教學法的概述和意義。
情景,即:(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所謂的情景教學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出一種和諧的語言環境,並通過教師本人的語言、動作、表情及姿態傳遞給學生,從而以情激情,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實現知與情的統一、優化,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景教學法的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為一體,其核心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或技能,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情景教學使語言更直觀,貼近學生生活和思維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在學習和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情景教學設計的內容一般可選用課外相關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根 據不同個體的 愛好 興趣,自主選擇不同內容;
3、情景教學對英語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創造了一個平等的語言交流的舞台。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的提出沒有唯一的答案,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能力發揮的機會,談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初中情景教學法的策略
1、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傾向於認識和研究某種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學生求知的富有生氣的內動力,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並且提高他們 學習英語 的自信心。
據調查發現,一個學校有一半多的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特別是鄉村中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些學生是覺得單詞量太多,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對付單詞,可是考出的成績又不理想,後來乾脆不去背單詞。
還有些學生覺得上英語課特別枯燥乏味,教師只知道滿堂灌,根本不管學生接受與否,而學生只是帶著耳朵來,充當一名速記員,不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課堂氣氛相當沉悶,導致學生對英語失去了興趣。因此如何讓學生積極地、踴躍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呢?這時情景教學便適應這種趨勢,它能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學習英語變為了一件快樂的事情。
2、創設真實情景
英語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情景。教師從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直到課堂教學結束,離開教室為止,就是一個自然的、真實的、生動的、豐富多彩的語言交際情景。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英語教學的真實情景,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把單純傳授知識的課堂轉換為使學生自然習得語言的場所,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如教師進教室時,親切地與同學們進行如下交談,提供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語言實踐的機會。T:“Hello, boys and girls.”Ss:“Hello, Miss Cai.”T:“How are you, ×××.”S1:“Fine, thank you, and you?”T:“I’m OK. What about you, ×××.”S2:“I’m not very well.”T:“Oh, I’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s the matter?”S2:“I have a cold.”T:“Oh, I think you’d better go to see the doctor after school.”S2:“OK. Thank you.”在這親切的交談中,教師純正的母語式的教學和親切的師生間的互動活動,使學生樂於用英語進行交際。
把英語課堂變成一個師生間,生生間進行交際的語言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了解這種語言的慾望和用這種語言與他人交際的意識,且日積月累,學生對語言的感知也愈來愈深。又如: 八年級 上M5 Unit 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don’t you ?先播放了一首著名的歌曲 “The Blue Danuble ”,這時學生被輕松優雅的樂曲所吸引,會唱的學生還跟著節奏輕輕的哼了起來,之後我說:We all enjoyed this music. It’s so nice and some of us can even sing,but do you know who sang this song?有些知道的學生就說Strauss. 接著教師問:Where did he come from?知道的同學爭先恐後的回答,然後再播放幾首曲子,問他們是屬於那種類型的音樂,西方的還是傳統的,各種類型音樂的特點是什麼?自然而然的將學生進入了新的課程的學習。
3、進行直觀情景
以圖畫、 簡筆畫 圖畫、簡筆畫與動作,進行直觀情景教學,使學生眼看實物,耳聽聲音,這樣不僅使教學具體生動,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七年級上Unit2 Topic2 Section C,上課之前,讓每個同學准備好三樣物品:最喜歡的體育明星的照片、國旗(圖片)以及他們國家著名建築或自然風光的圖片。上完課後,讓學生用這些物品兩個一組進行問答,介紹中要包括句型: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 Where is he/she from? He/She is from ---.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課堂知識,而且了解了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
採用簡筆畫教學,同樣能讓學生對英語不厭煩。例如七年級上Unit1 Topic3 Section B,我用簡筆畫進行教學,在教學課程中,我邊畫邊問,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s: It’s a car.或是讓學生到黑板前畫簡筆畫,並且邊畫邊讓他問。這樣,不僅學生學習了日常用語,而且學到了一些簡筆畫的知識,培養了他們動口和動手的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篇3
淺談初中 英語閱讀 課七步教學
初中英語新教材、新大綱中規定,初中英語教學要突出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2013年中考明顯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題量,初一、初二教材增加了閱讀課課量。由此可見,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如何滲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綜合聽、說、讀、寫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廣大英語教師努力追求的方向。
近幾年來許多英語教學書籍,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作為英語閱讀課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對學生學法指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出英語閱讀課七步教學法,即:預學、導學、聽讀、設疑、復述、解難、查測。
一、預學
在教學課文前,要求學生做好 課前預習 ,藉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 文章 內容有大概的了解,初步完成Workbook中所給出的問題,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課堂上或課後解決。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為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新大綱中明確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堅持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並且每篇新學課文就是一篇典型的閱讀訓練題,堅持預習可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導學
在教學整篇文章前,教師把整篇文章濃縮成一段精彩的片段,把重點的片語、 句子 ,溶入其中,通過現有的教學工具,如掛圖、幻燈等媒體,展現出文章的基本 故事 形象。通過教師的介紹和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把整個故事梗概及重點的語言點呈現出來,並作適當的板書,把握課文重點,為下面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導學是一堂課的開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學部分,教師不能忽視,教師應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要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
三、聽讀
學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內容後,讓學生進行聽的練習,在聽之前可以提一、二個問題,問題要有代表性,要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後才能得出答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整體理解力。如果文章比較長,可以選擇部分重點段落,給學生聽。聽完後,核對答案,朗讀課文。朗讀課文可視學生理解情況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讀,也可以是學生集體朗讀或分組閱讀,或個體練讀。在讀的過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腦同時並用,提高記憶能力。另外,還應注意語氣、神態,要通過朗讀做到心領神會。
四、設疑
學生聽讀後,已經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時要求學生默讀文章,解決教師精心設計或練習冊中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這幾點:①先易後難;②先理解後拓展;③先淺後深,兼顧兩頭。通過設疑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點。
五、復述
復述課文是閱讀課課堂教學的升華,是培養學生組織語言連貫表達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通過復述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變文章中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會說才會寫,堅持復述,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復述的方法多種多樣,如視圖復述法、列表復述法、問題連結復述法、課文概要復述法、縮擴復述法、變更復述法等,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不斷交換復述方式;多種形式混合交替使用,不讓學生感到單調乏味,增強課堂教學興趣。
六、解難
所謂解難,就是指英語課堂教學中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突破難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答;另一種是學生將預習時或經過課堂教學後還有疑惑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討論解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精講精練,點撥到位,啟發學生思維,節省課堂時間,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七、查測
這一步驟主要是檢查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查測內容一般是課文教學中的重要語言點,也可以是拓展性問題。查測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筆試。用不同的方式檢查學生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些知識沒有完善需要補充或提高,進而盡量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使用閱讀課文七步教學法進行閱讀學習有以下幾個優點:
1.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原則,可以使學生整體理解文章,保證內容的完整性、連續性。
2.能把聽、說、讀、寫綜合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各個器官協調活動,使之更好地學習語言。
3.把一個課時分為幾個階段教,讓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閱讀、理解文章,使之用腦更科學,記憶最有效。
4.各個環節,井井有條,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使學生感到從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既自然又順理成章,從而克服畏懼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充分體現英語實踐課的特點,更好地顯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指導作用,改變以教代學的滿堂灌局面,重視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6.重視了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了學生的運用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之在閱讀中獲得無窮樂趣。
總之,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多種多樣,教無定法,只要能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都是值得提倡的,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完善自己的教法,把創新觀念運用於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1.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
2. 初中英語教師教育論文
3. 初中英語教師工作總結及反思
4. 優秀英語教師自我總結
5. 英語教師個人發展總結
㈤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必須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內容摘要】 閱讀能力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它是學生對於英語文章理解的基礎,對於語法學習與寫作學習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初中英語教師的責任重大,在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方面要著重研究與改革,幫助學生把閱讀能力提升上去,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本文將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進行探索,淺談如何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有效提升
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策略,探索如何讓學生在常規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培養好閱讀能力,能夠順從自己的興趣,而積極主動地做到自主英語學習。同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閱讀的良好習慣與實用技巧,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自然而然便能有所提升。
一、利用導學案,做好最佳閱讀准備
課前教師幫助學生做好了閱讀的最佳准備,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至於茫然,不知所謂。有利於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讓學生更有閱讀的興趣。並且導學案上具備教師所設計的有關閱讀材料的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閱讀的針對性更強。並且導學案上還要有教師對於學生能力的預測,比如列出學生可能不認識的單詞與片語,用英語解釋含義,還能讓學生養成英語閱讀的好習慣。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specialplace時,導學案內容首先進行課題引入,引出相關單詞:Naturereserve,crane等,提出問題:1.WhichanimalsonlyliveinChina?2.?3.Whatdoyouknowaboutbirds?再介紹扎龍自然保護區,呈現閱讀問題:1.WhereisZhalong?2.Whatkindsofwildliveslivethere?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始粗略閱讀,有條理地開展閱讀課堂學習。閱讀過後讓學生對於問題進行回答,並且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讓教師進行解答。接著讓學生進行精讀,閱讀過後要求學生完成導學案上判斷正誤的題目:1..2..3..4..在完成判斷題的過程中,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研讀會更加細致,從而鞏固課文內容,讓學生對於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理解與思考。
二、學生分組進行任務式閱讀
由小組進行任務式閱讀,給予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會更多一些,教師從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內容的`關鍵點,幫助學生整理思緒,發散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ReadingAtriptozoo時,將小組進行具體分工,比如每人閱讀一個段落,並總結段落大意,找出關鍵詞句。讓學生圍繞著Howdoyougotothezoo?來進行課文閱讀與小組討論,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去往動物園的各種路線。其次,可以讓學生進行仔細閱讀,圍繞Whatanimaldoyoulike?進行討論分享,並且要從課文中找出喜歡的依據。在多個主題的推進下,讓學生帶著不同的討論話題進行多次研讀,從而對於課文有多方面的不同理解與印象,將課文內的知識點內化到腦海中。由團隊的合作分享,不僅能在閱讀理解方面,能力得到提升,還能在交流過程中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並在別人的表達與看法中獲得新的理解與方法,綜合能力全面得到提升。
三、將閱讀教學進行分層式教學
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加強理解的部分也就不同。分層教學需要教師對於學生能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甚至是興趣愛好,在教師心裡要對學生的能力有一個評估,從而在教學內容上有一個不同的安排。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教學對於學生的查漏補缺將會有所幫助,也有利於學生對於英語學習自信心的建立。例如,在導學案的問題設置上也可以體現不同之處,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ComicstripandWelcometotheunit時,教師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先帶著問題進行課文研讀。在對課文有所理解之後,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層次高一些的學生所分配的任務是:兩人一組,模仿課文中兩個主角的對話,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編寫出新的對話,並且將對話表演出來。層次中等的學生則是4人為一組,互相詢問對方假期去過的地方和出行方式,然後匯報了解到的情況。而層次稍弱的學生則是兩人一組,將課文對話流利地表演出來即可。
結語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必須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利用多種輔助工具為學生做好閱讀准備,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帶著目的,有針對性的閱讀。在與小組成員的分享合作中,結合不同的討論話題進行深入研讀。獲得不同層次的閱讀目標,積極地查漏補缺,提高閱讀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所設計安排的教學活動,要使學生得到深刻地體驗與感悟,對閱讀不再有所畏懼。通過各類閱讀目標的引導,使閱讀過程變得更加有趣,適當的小競爭也更能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從而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索,有效提高閱讀技能。
【參考文獻】
[1]鄒吉興.淺探初中英語實施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11).
[2]李凡.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考試(教研),2012(19).
;㈥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討
要不斷總結和提高,提出更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和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就來看看這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討,相信你們會喜歡的。
有效評價,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學習評價是以學習目標為基礎,觀察、記錄和測量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和價值判斷,以及反思和修訂學習目標的活動。
信息反饋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習評價作為一種學習系統的反饋調節機制,對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應該成為形成性評價活動的主體,積極參與而不是被動接受。因此,評價方法應多樣化,加強互動。
對學生英語閱讀的評價,可以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組織評價活動等方式進行。
課外閱讀延續課內學習
英語學習不僅是掌握一門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僅僅依靠課堂是不夠的,為了實現新課標提出的中學生課外閱讀不少於10萬字的目標,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在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創造課外英語環境,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對於如何提高英語課外閱讀能力,教師和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選擇正確的閱讀材料,為了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閱讀材料應具有發展性、多樣性、趣味性和及時性的特點,閱讀材料的難度適中,由淺入深,逐步升級。
其次,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如為班級訂閱一些英文報紙、故事書、英美文化概括材料等,學生可以隨時在教授里開展閱讀。
最後,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達到一定的閱讀能力後,掌握默讀、略讀、跳躍式閱讀、尋找關鍵詞和主題句等閱讀策略。
總之,閱讀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有效地實施各種英語閱讀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評價和鼓勵學生,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同時,要不斷總結和提高,提出更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和學生的閱讀能力。
㈦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初探學術論文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初探學術論文
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其掌握基本閱讀技巧,擴大知識面,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而關繫到閱讀教學質量,最為講究的要數課堂提問了。課堂提問是教師最重要的語言活動之一,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特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相關的閱讀材料,設置一系列問題情境,要求學生思考回答,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經驗回答問題,提高分析質疑能力,從而獲得新的知識。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提問設計得得體、精巧,能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英語表達的興趣和習慣。
下面我就從三方面入手,探討自己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課堂提問這一重要環節的些許看法和認識。
一、課堂提問的數量
課堂提問的次數越多越好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課堂提問效果的好壞並不受其數量的直接影響。課堂提問次數的多少取決於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取決於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相關的背景知識。教師在備課時應側重於問題的設計和提問的技巧,不必考慮提問是否達到45人次還是80人次這樣的量,更不能為了湊數而「明知故問」。如果閱讀材料淺顯易懂,學生又掌握了大量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有關課文表層理解方面的問題就可以少提甚至不提,以騰出時間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為閱讀後的言語交流活動打好基礎。雖然課堂提問效果的好壞不單純取決於提問的數量,但一堂成功的閱讀課,必須保證師生間一定數量的課堂交流,即一定的提問次數,而且提問覆蓋面要盡可能廣,讓每個學生都有課堂交流的機會。
二、課堂提問的質量
在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中,教師應該注意提問的質量,提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要有啟發性,難易適當,能為學生所理解,符合學生的水平,使學生有思路可循,而不能含糊不清、模稜兩可;提問要有訓練思維能力的價值,學生不動腦筋回答不了,但經過努力是一定能答出來的;提問對象要普遍,對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要適當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問題與問題間在內部涼席上要互相銜接、首尾相連、層層深入;問題設計要有計劃性,要全面安排提問內容,不能信口開河。據此,教師在問題設計時,要精心組織,甚至對某一個問題學生可能有幾種回答,對於學生這樣或那樣的回答怎麼引導、怎麼分析、怎麼有意識地訓練學生能力等,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計、有所考慮。
三、課堂提問的技巧
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存在一些問題,如:提問淺顯,答案多是能夠直接回答的,不利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師生交流時學生的覆蓋面不夠廣,多是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學生回答少。
我根據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就提問技巧再進一步談談:
1、提問應注意難易適度,忌過淺過深
教師在提問時應難易適度。如果教師的提問過於簡單,學生幾乎不動腦筋就可以將答案脫口而出,課堂氣氛看似熱鬧,實際效果收之甚微,不利於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過難,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答不了,那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無從談起了。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在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在現有的邏輯思維水平上,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 2、提問應注意內在聯系,宜層層推進
教師提出的問題還要符合邏輯性,要按照教材的內容層層設問,問題之間構成必然的內在聯系,前一個問題是後一個問題的基礎,後一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的深化,層層推進,步步為營。對於教材中的一些難點和重點,我們在設計時應盡量准備一些鋪墊性的問題,依據學生現有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入簡,一環扣一環,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3、提問應注意麵向全班,忌以偏概全
教師提問時應當面向全體學生,先把問題提出來,讓學生思考後再指名學生回答。如果教師先指名後提問,別的學生會覺得事不關己,就不再主動思考了。教師提問還要面向好、中、差三類學生,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相應層次的學生作答,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4、提問應注意恰當評價,宜是非分明
有豐富課堂教學經驗的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不會不作出處理,不會不作出恰當的評價,這個教學環節不能省,不能松。當教師自己評價學生的回答時,必須肯定學生什麼地方答得好、答得正確,什麼地方答得不正確,並指出原因。這樣做,就能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切忌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含糊不清的評價。不少青年教師恰恰忽略了這一點,我認為這一點應足夠重視,評價環節疏忽不得。
綜上所述,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課堂提問的確是一門藝術,把握得好,不但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技巧,而且能激活學生相關的知識網路,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作出正確的評價。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動態結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關繫到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
課堂提問,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聚焦點,更要做全面的理論研究和反復的實踐探索。只有深入鑽研教材,了解學生,才能對提問的角度、引導的方法、預期的效果等做到心中有數,作出合乎科學的設計,而不是隨心所欲、任意發問;這樣的閱讀教學才能為學生今後的發展和終身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