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的故事教學是閱讀教學嗎
1.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概念
小學英語閱讀,是以激發孩子們對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興趣為目的,最好能正吵讓孩子們喜歡舉雹侍上英語學科.閱讀教學,通過一些趣味的英語故肆緩事和簡單的日常對話,讓孩子們喜歡英語學科
2. 小學英語課堂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新課標指出,英語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拓展英語知識和文化,積累和豐富英語詞彙量,獲取英語信息,增進對使用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的理解,發展英語的思維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徑。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特別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尊重學生閱讀的內心體驗,因為展現人的本性是教育智慧的理想境界。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新課標一、二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褲遲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字;(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二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然而,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在閱讀的詞彙及語法講解,使得學生忽略了整體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權,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於是通過日常教育實踐,我發現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1.教師選擇的閱讀材料,往往內容單一,受到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興趣的制約;或是直接從課外的閱讀材料中拿來主義。其實,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英語閱讀,閱讀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博覽群書」,從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中,選擇原汁原味的、生動有趣又能啟發學生思維的閱讀材料,而且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進行有效地改編。閱讀材料需要有以下的共同特點:(1)內容有趣、可讀性強,激發孩子閱讀的慾望。這樣生動有趣的內容讓孩子讀著就放不下來了,避免閱讀成為孩子學習英語的負擔。(2)基於學生基礎,難度適中。想要讀、能夠讀的閱讀材料,才能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障礙。(3)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同時豐富英語文化知識。原汁原味的材料能為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打開很多扇門和窗。只有具備以上這些特點的材料,才能讓學生產生想要讀的慾望,從而進行自主閱讀。
2.教師指導閱讀方法過於機械,基本上是解答題目,搞題海戰,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自主思考的動力;或者教師把閱讀材料孤立成一個個語言知識點進行語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閱讀內容的人文性和整體性。
3.學生閱讀缺乏正確的閱讀技巧,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總是逐詞逐句、反反復復地閱讀,只重視獲取細節信息,而忽略了對閱讀內容的整體感悟和宏觀閱讀的能力。
4.學生閱讀缺乏主動的精神,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螞姿閱讀任務,不會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擴大知識面。
三、小學英語課堂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首先,要求教師把閱讀教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做真正的「胡物李閱讀者」,還給他們閱讀、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筆者一般只示範閱讀技巧,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學生自行閱讀。教師只是在課堂上起到一個組織、引導、激勵學生的作用。面對一些生詞,教師應告訴學生要一口氣讀完整個閱讀內容,即便有不認識的詞阻礙閱讀,但只要不影響對整體內容的理解,就不必每次都停下來查詞典,弄清詞義。不要認為讀完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沒有學會單詞,不能翻譯每句話就是一無所獲,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個別的詞彙和句子,而是對於吸收語言的「潛移默化」。學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獲得語感,因為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產生學生的語言輸出。反之,如果經常停下來,學生會失去閱讀的興趣,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破壞了他們思維的連續性。
其次,對於一般及以下水平的學生,教師在指導他們閱讀的過程中,還要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指路徑,排障礙,適時提點、啟示、指導、鼓勵,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當解決閱讀中遇到的某些問題時,引導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並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為他們搭建起通向作者、文本的橋梁。另外,在當今網路信息環境下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妨礙閱讀理解的詞,只要運用滑鼠點擊一下,便能聽到單詞的發音,看到其中文意思,就可以獨立閱讀。
再次,在學生自我閱讀的過程中,允許他們採取多種閱讀方法。他們可以做摘抄,旁邊作標注,圈點勾畫等,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個性心理特質充分綻放,從而實現內容解讀的多元性。教師要在小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了解小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此外,也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後,再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進行總結和鞏固。
最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也是為了進一步使小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並不是側重於某一方面,而偏廢另一面。
(1)聽和說是緊密聯系的,聽是理解吸收信息的過程;說是通過口頭語言表達的思想、信息。在閱讀能力提高之後,由於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在閱讀中得到了增強和提高,詞彙量進一步豐富,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只要通過一系列聽的技能訓練,先聽後說。在聽的基礎上發展說的能力,由簡單的模仿到重復說,再到進一步大膽的說。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小學生就可以自由表達,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寫是將自己的思想轉變成語言符號的過程。小學生開始只能對字母、單詞、簡單的句子進行仿寫。當聽、說、讀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便可以由看圖寫話進行的簡單書寫表達。最後達到自由表達的能力。例如,四年級小學生剛學完《Open Day》就能寫一篇關於自己房間的作文。
《My bed room》
This is my bedroom. It is big and nice.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The computer is my good friend. I like my bedroom. Do you like it?
總之,以學生為主體,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更好地進行英語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一定要採用激勵性評價,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及時地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和激勵,充分打造各種平台讓他們展示自己,保持他們閱讀的興趣。此外,無論是從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考察方面,還是從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角度來看,科研課題都是提高學校學科建設、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非常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因此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個性化研究能夠幫助廣大教師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教學能力和實施科研課題的能力。
(責編張亞莎)
3. 小學英語故事閱讀教學淺談
【 #小學英語# 導語】海闊憑你躍,天高任你飛。願你信心滿滿,盡展聰明才智;妙筆生花,譜下錦綉第幾篇。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學一點東西,必需從不自滿開始。以下是 考 網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英語故事閱讀教學淺談》 供您查閱。
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閱讀意識
對於低年級學生,因為他們顫明英語知識極為有限,所以我們就選取一些色彩鮮艷,文字較少的小故事,讓學生首先被精美的圖畫吸引,再通過看圖畫能簡單理解故事大意,通過聽故事和老師的講解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行簡單的語句重復,並融入到故事當中。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設計各種教學活動,增強對學生的認好洞或讀訓練,以此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閱讀故事的興趣。
二、將自然拼讀法與故事閱讀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單詞拼讀規律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堅持不懈地進行按照讀音規律拼讀單詞的語音教學,但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果遇到生詞,學生也不敢自己嘗試按照拼讀規律讀出單詞,而是等著老師教。這說明我們的語音教學並沒有被學生完全掌握,也遠沒有形成學生自覺的學習技巧。我們在教學中就一直嘗試自然拼讀法。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單詞拼讀規律,並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拼讀符合規律的單詞。並且在發音不夠准確的時候,通過老師的動作提示,能夠自覺糾正發音。學生對於沒有學過的單詞,不再是一味地等待了,而是敢於大膽地拼讀,並且大部分能夠拼對。
三、有效參與機制提供閱讀實踐活動的保障
課堂導讀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故事結構、主題思想、細節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課文。閱讀不僅僅是會讀字詞,它還需要學生通過閱讀真正理解這篇文章或故事的內涵。這一程序由以下三個環節組成。
1.引入故事。引入故事就是把故事的主題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提供的語言情景中來,激發學生的閱讀*。對於不同故事,教師應採用不同形式導入,常見導入形式有:提問、設置懸念、介紹背景、觀看*、唱歌等。
2.作出預測。預測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題目或友伍圖片去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可能用到的詞彙,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所給的主要詞彙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句子。在教Little Rabbit這個故事時,我是這樣幫助學生進行預測。通過一首兒歌引出故事的主人公the rabbit and the bee,然後出示一幅圖片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想像。Question1:What happened to this rabbit?Question2:Are they good friends? Why?
3.有效練習――拓展閱讀能力的空間。在閱讀教學中我通過聲情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訓練思維、發展閱讀理解能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利用多媒體開展故事閱讀教學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促進對故事的理解,還能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故事閱讀課後,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練習、鞏固和擴展在閱讀課中新學到的語言知識,還要發展其說和寫的能力。課後練習有多種多樣,要針對不同的閱讀課而設計練習形式有表演故事、縮寫、改寫故事、復述故事等。
此外我還布置課後閱讀。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書籍、網路或報刊閱讀一些小故事、短文、兒歌等,有效地擴充學生的閱讀量、閱讀范圍,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能。
四、教學中滲透閱讀策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古人也曾經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強調了教給掌握知識的方法較知識本身對人的發展更為重要。所以我想盡一切辦法在教學中培養閱讀策略,教學生學會閱讀的技巧,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1.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聯繫上下文猜詞的能力。新的課程標准也明確指出:「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閱讀時能根據閱讀材料的上下文和情景去推測、理解生詞的含義」。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大膽猜詞,平時還應注意多做些猜詞的練習活動,鼓勵學生閱讀時大膽猜詞,培養學生綜合的閱讀能力。
2.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發展學生自覺用英語思考問題意識。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地域特點和文化意識,所以要學好一種語言首先要了解其獨特的文化意識,只有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很好掌握其語言的應用。所以教師在閱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滲透文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然有英語的思維考慮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兒童需要把閱讀看作是一個令人愉悅的,有用的和有意義的任務――一種他們在未來的生命旅程中願意繼續用的東西」(Smith & Elley,1998,140)。小學英語故事閱讀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大家不斷去探討、研究。英語教學工作者,必須使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成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技能、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
4. 小學英語閱讀教案
小學英語閱讀教案
英語閱讀是英語的一個最基本的能力,要想能夠自如的閱讀英語文章,除了要有豐富的詞彙基礎以外,還需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下面是我為大家准備的小學英語閱讀的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英語故事閱讀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熟練運用文具單詞和方位詞以及相關句型,能聽懂、理解、朗讀故事。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獨立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並且在小組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
教具准備:CAI 學生閱讀材料
禮盒 玩具小青蛙 小球 兩個
小組評價的卡通青蛙和小白兔
學具准備:彩筆 白紙 小卡片
教學過程:
Step 1 Warming –up 熱身運動
1.Greetings.
T: Class begins!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Annie.
2.Sing and act. .
T: 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Sing and act. Ok?
Ss : OK!
(CAI) Ss sing, acts, follow the teacher.
【作為一節錄像課,面對機器,教室里的氣氛會變得壓抑,沉悶,緊張,這樣的氛圍會影響到學生和老師情緒。因而教師一定要將自己的飽滿的激情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傳遞給學生,唱歌時學生和老師的聲音一定要響亮,通過大聲的唱讓緊張的心情得以輕松自由。】
2、Present the topic.
T: Oh! Look at our classroom. It’s so big. It’s so nice. You’re clever.(拍拍學生的頭。) I love you.(擁抱學生。)Let’s study Unit 1 In the classroom together.(教師板書課題。)【如果說開課的熱身運動能夠讓氣氛稍為緩和,使課堂向好的氛圍發展,那麼師生之間的親切談話則是更進一步的讓學生放鬆身心,感受到一個民主、自由、輕松、安全的空間。教師親切的摸摸學生的頭,和學生擁抱,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
Step 2 Revision
1. T:Now first let’s play some games. This is Toby’s group. This is Frog’s group. (分組,拿出評價的卡通圖案。)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get more prizes? (從口袋裡出示圖標。)
【通過有趣的評價方式將全班分成Toby 小組和frog小組,進行小組競賽,為下面的游戲的開展做好了評價的鋪墊。】
2.Game 1:
T: First listen and do. Follow me. Let’s look, which group is faster?
教師快速拿出文具說指令:Show me your (pen)?學生做動作並跟說(pen).
3.Game 2:Asking and answering quickly.
猜物,快速說句子。
教師出示一個盒子:What’s this?
Ss:It’s a box.
T: What’s in the box?
Ss guess.
T: Look! It’s a ruler.
Where’s the ruler?
S1: It’in the box.(教師快速多點幾個學生回答,獎勵圖標。)
用類似的方法復習介詞on,behind, in front of ,under,這時教師變換位置,出示尺的位置。
4.Sum up: 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But our match will continue.
【兩個游戲並不算新穎,可是因為恰當的評價機制和小組合作的集體意識使學生都能夠踴躍的積極的思維,以獲得sticker為榮。】
Step 3 Presentation
1.課件導入,聽故事
T: Look! What’s this?
Ss: A frog.
T: Let’s catch it.(走到屏幕跟前捉青蛙。)
課件演示青蛙由田野跳到學校,教室。
T:Oh!Where is it?
Ss: In the classroom.
T: Let’s look! What’s in the classroom?
S: Desks, chairs, window…
T: Yes.But now! The frog ? Where is the frog? Let’s listen carefully.
(CAI, 播放錄音,整個故事聽一遍。)
【按照常規,故事背景的介紹我們可以直接讓學生看圖片或打開課本就可以了,但我總覺得這樣的設計對不起這些天真活潑的學生。這樣,久而久之會大大減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結合課本故事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了青蛙到學校的動畫情景,開課能夠一下子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每次上課都會感到新鮮】
2.聽故事,做判斷題
1)教師引導學生看屏幕,並舉例引導學生知道屏幕上是判斷題:
T: Look! The frog is in the desk. Yes or No. 學生回答不予評價,再放錄音,學生對照手上的錄音材料邊聽邊做)
2)T:Can you tell me your answer?
(學生回答,教師直接打√和×,集體對答案。)
3.聽故事連線:
1)開書再聽一遍。
T: You’re so clever. Now,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15~16, let’s listen again.
2)Look at the screen again——Look and match. Can you try?
學生看材料上的該題,進行自我測試,然後集體對答案。
3)Read after the CAI.
【通過反復地聽,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故事內容,然後通過設計不同的小任務,多層次、所形式和不同梯度的操練,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其閱讀能力。】
4.做游戲,操練句子
1)聽音做指令:
教師邊說邊做——將書放在桌子上(Put the pencil in the desk.…),學生跟說跟做,教師板書這句話,然後以同樣的方式說出其他幾個介詞指令,教師並板書。
2)鼓勵兩兩練習。
3)教師拿出一個球,並示範說游戲規則——chain game.
T: Put the ball under your desk,
S1: OK. 正確做出指令。並且,面向第二個學生要說Put the ball in the desk. 或者其他的,依次類推,分組練習。計時賽。
4)教師及時小結,並將評價的圖案貼在黑板上,數數哪組多。
【圍繞本課的重點句型,通過由簡到難的操練形式,並伴隨小組競賽機制,學生興趣濃厚,合作意識也加強。】
6.聽第二部分錄音。
1)T: Let’s come back. Where is the frog in the story?
Ss answer.
T: Let’s listen. What is happening?
2) Listen to the computer.
3) 點擊圖片,看剩餘故事:
T : Let’s see . Who comes in ?
S1: The teacher.
T: What does he find in his desk?
S2: A frog.
T: Yeah! The teacher comes in the classroom. He finds the frog. Oh! Here you are.
教師拿起青蛙,請學生藏起來,然後教師找青蛙,找到後,說到:Here you are.
7. Show the ending.
1)T: Let’s come back.Look at the screen. The magic teacher comes in the classroom. He takes out his magic stick, pointing to the frog. Then how is the frog? Maybe he becomes…
引導學生想像回答故事結尾,學生可以用中文表述。
2)畫故事結尾,貼故事結尾。
T: Can you draw a picture for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這個環節旨在讓學生的課堂知識得以延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以特殊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個人的聯想能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英語不單單作為一種語言的學習,而是擴大了它的范圍,融入了其他知識。這就大大豐富了英語學科的內容涵量。】
Step 4 Summary
1.Task: 課後小組表演故事
2.小組評價。
【課後反思】 談起閱讀這個詞,很多人就自然會聯想起一些關鍵詞:music, tea, relax,happy.可是說起英語閱讀,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到:boring, difficult,要想成功地把閱讀變成悅讀,使它真正的變成一種樂趣。我想這是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視的教育問題。在這節課中我為讓學生的閱讀變成悅讀,有以下幾個突破:
1、設置了故事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學生藉助圖片的幫助和多媒體課件中生動的畫面,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
2、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聽故事、閱讀故事的習慣。我針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步學習整篇故事,使學生在閱讀的知識積累沉澱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
3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句型是理解整篇課文的關鍵。我採取了學生樂於接受的游戲競賽的形式很好地操練了句型。
不足之處:教學活動設計還應該考慮多方案,從多方面考慮出發,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思維發展能力。
;5.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如下:
一、有效預習——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學生閱讀之前教師應及時給學生提供有關課文內容的背景知識材料和預習練習,指導學生預習。背景知識材料有助學生理解課文,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其視野。
預習練習能使學生明確預習目標,使預習有的放矢。課前預習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作好心理和知識上的准備。
3.設計任務英語閱讀。教學必須在主體參與方面解決問題,增加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的機會和時間。英語閱讀教學形式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式」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式」。
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式活動,就是讓學生作為閱讀實踐活動的主角,並使閱讀活動作為一種主動的、探索式的認知體驗。在「任務式」活動中,教師應多層次,多形式設計閱讀活動。
6.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讀懂一些簡易的讀物,難度不大,但作為起始階段,方法的掌握、習慣的形成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小學英語閱讀要如何教學吧!
摘要: 進行英語教學可以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培養學生的語感,是學生學習語言和感受語言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階段進行閱讀教學是應該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年段劃分,分別開展拼讀、認讀、朗讀和初步的閱讀訓練。
關鍵詞:教學目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渠道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准,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我認為,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規律,以年段劃分,分別進行拼讀、認讀、朗讀和初步的閱讀訓練。下面我就談談在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閱讀教學的教學目的
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讀懂一些簡易的讀物,難度不大,但作為起始階段,方法的掌握、習慣的形成卻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首先,培養拼讀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尤其是中低段學生對掌握單詞的拼讀感到困難,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如在實際教學中我就採用了江蘇溧陽實驗小學推行的“直接拼音法”。這是一種按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拼讀和拼寫單詞的方法,它既可以內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又可以培養學生見詞能讀音和聽音能寫詞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防止學生死記硬背等壞習慣的形成。其次,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方法和閱讀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高段的學生對語音是比較敏感的,一旦讀得不準,形成習慣,改起來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應在實際教學中盡量使用標準的錄音,讓學生模仿,以培養學生形成標准地道的語音、語調。然後教師可以再輔以朗讀技巧的講解,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流中掌握標準的語音、語調、重音、意群與節奏。再次,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高段的學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如:閱讀時唇動和低聲讀、用手指著所讀內容、不斷回讀、腦袋擺動等,這些都直接影響閱讀速度,進而影響閱讀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首先通過題目、圖示、上下文以及構詞法等,培養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其次幫助學生掌握抓關鍵詞的能力,如在閱讀時,注意事物(what)、地點(where)、人物(who)、時間(when)、怎樣(how)、原因(why)等關鍵詞。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課程標准一、二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字;(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二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因此根據課標和日常教學我認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分階段實施。(1)小學低段的閱讀應以聽、說為主線,在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能從總體上理解閱讀內容,從聽到說,循序漸進。(2)小學中段的閱讀應首先聽錄音看範文,大體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內容,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講解文章,對文章內容有更詳細的認識,再分組或分角色誦讀文章。在進一步理解文章後,完成課後練習並能復述或表演所學內容。(3)小學高段的閱讀應首先通讀短文,對短文有一個初步總的印象。在通讀文章之後,能根據圖片或上下文解決短文中新的單詞,短語,為語言的輸出作準備。在解決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之後,回到課文對整篇文章作進一步的理解。再讓學生提筆續寫或改寫短文,作為語言的輸出。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的互相聯系的整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合理地結合聽、說、寫,來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我們還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1)針對中低段學生所採取的師生互動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於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系融洽。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自己繪生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並產生要閱讀的興趣。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片語的含義與用法。還可以設計一些Yes/No 的問題或簡單的選擇題,讓學生反復閱讀,仔細體會。還可以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進行表演、復述等,憑借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
(2)針對中高段學生採取主動參與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因為現今的閱讀教材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極有利於將知識化難為易。但在學生開始閱讀之前,教師應提出一兩個指導性問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帶著問題快速閱讀,其目的是給學生的第一次閱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實現對閱讀過程的監控。接著再拋出一些細化的問題,要求學生細讀課文後,生生間或師生間展開交流、討論,來梳理全文信息。然後要求學生跟讀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語感,加深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最後閱讀的最終目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和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學生對篇章的結構、內容及融合的知識點有了較好的掌握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整體吸收和運用,引導學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交際活動。如改寫、續寫,角色扮演,或運用所學重點詞、重點句型設置場景進行說話、寫話,或結合短文話題及提供的圖片開展說寫等活動,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語言,實現知識的正遷移作用。
四、閱讀教學的教學渠道
英語閱讀教學發生在課內與課外兩個場所。通過實際教學我認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主渠道應該是在課堂,因為課堂中的課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能引導學生如何從文字信息中獲取事實、觀點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如何欣賞;如何評價等等。同時,教師還能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等。這些閱讀技能的訓練對中低段孩子的閱讀學習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緊緊依靠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是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的。於是,課外閱讀就成了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因此我們要鼓勵高段學生定期地閱讀課外英語報刊和英語書籍,同時他們可以利用網路進行網上閱讀。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取的閱讀技巧才會在課外閱讀中得到鞏固,他們的閱讀能力才會得到進一步地提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我們教師應訓練學生從讀字母、讀單詞、讀句子入手,過渡到讀故事、讀短文;從拼讀、認讀到朗讀、閱讀,循序漸進,並要與聽、說有機結合,才會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7. 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包括什麼
怎樣進行閱讀教學?
對於怎樣進行閱讀教學老師們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特別是最近又舉行了全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討會,很多專家也作了點評,想必一些老師已經對閱讀教學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們就來接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一)閱讀教學的方式
根據前面討論的閱讀教學的目的,閱讀教學的方式應該是兩種,第一種方式把閱讀材料放在每一單元的前面,作為一個單元學習的開始,在閱讀材料中包含了本單元的新詞和新句,如北師大版的「先鋒」教材和外研版「新標准」教材,在單元後面所有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是圍繞故事來開展的,我們可以稱這種方式為「基於閱讀的教學」;第二種方式是把閱讀材料放在一個單元的後面,作為復習鞏固提高的一種素材,或者叫做一種閱讀學習的材料,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一步鞏固和補充的機會,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初步的閱讀能力.比如人教版的教材.這兩種形式的閱讀教學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是有些區別的.今天我們可能更多涉及的是第二種方式,將閱讀材料作為一種鞏固提高的素材.
(二)閱讀教學的准備工作
1.分析教材(閱讀材料)
分析教材是進行閱讀教學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目的是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分析教材的方面有:
(1)教材中對閱讀材料的要求是什麼?
(2)新詞和新句子有哪些?這些新詞句是否影響學生閱讀理解?
(3)通過閱讀材料的學習,比較適於學習或鞏固哪些語言知識,發展學生的哪方面技能等.
下面我們就PEP教材中閱讀板塊進行以下分析.
高年級閱讀板塊(Read and write,Let's read)是在每單元的A、B項的第五或第六個板塊,前面幾個板塊,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學習新詞和新語句,練習新詞和新句.如果我們把這些稱作單項練習的話,Read and write板塊就是綜合練習,把在前面幾個板塊中學到的新詞和新語句,放在一個情景里,通過一小篇閱讀文章,再一次呈現給學生,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和感知新語言的使用場景,這一板塊起著復習鞏固的作用.這一作用正好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閱讀教學的第二種方式,「把閱讀放在一個單元的後面,作為復習鞏固提高的一種素材,或者叫做一種閱讀學習的材料,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一步鞏固和補充的機會,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初步的閱讀能力.」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這一板塊的時候,是為了讓學生對本單元的新語言知識學得更牢固和扎實.
教材中閱讀板塊的特點是什麼呢?
(1)有情景.舉例,在B5U1 part B中,兩人正在談論學校的新老師,在B7U1 part A中,兩人在談論怎樣去公園.
(2)絕大部分的語言是學生學習過的.
(3)有一些新的語言,這些新的語言是場景對話時所必需要的,這些新語言不太影響學生的理解.
(4)都有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如:B5U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B7U1 part A:Answer the questions.閱讀理解的練習已經設計好了,教師可以利用,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在重新設計.
8. 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內容有哪些
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內容是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和短文。
小學閱讀教學設計注意事項
1、Pre-reading: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進入閱讀狀態。
2、While-reading: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語篇,了解文章大意,獲取具體晌則信息,培養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3、運用多種方式記憶單詞採用發音記憶法、以舊引新記憶法、拆詞記憶法、比較記憶法及分類記憶法等,引導學生總結出發音、拼寫、詞性、詞義和用法等方面的規律,同時嫌稿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9.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故事教學
首先你得區分一下,你確定你要問的是「英語閱讀教學」嗎?
a認讀主要是認讀單詞,就是說我看見一個單詞以後知道它的意思,不一定朗讀出來,可以不出聲。比如說我看見一個『ck』,我知道是鴨子的意思,這就是認讀了。
b朗讀是要把它讀出來,朗讀既可以讀單詞,也可以是朗讀句子,還有朗讀課文、朗讀故事,都叫做朗讀。朗讀就是念出來,念出聲來。念出聲來的目的不是去理解,而是比如說練習語音,或者是練習語感,主要是從這個角度或者為將來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做一些准備,所以這是朗讀。
c最後就是閱讀,閱讀嚴格來講是『silent
reading』,或者是默讀。它實際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內容,或者是從文字中獲得信息,這叫閱讀。」
這里姑且按照「閱讀」的要求談一談吧。閱讀是擴大語言輸入量的有效途徑。從聽說讀寫四項行為來看,單位時間內接受信息量最多的行為是閱讀。
1.選擇適合孩子的閱讀材料是很重要的,否則起不到閱讀教學的作用。
由於我們中國學生學外語這種自然的學習環境還不是特別理想,所以需要大量地接觸英語。那麼接觸英語重要的途徑就是閱讀。所以我們在小學階段,即便是低段,我們也應該安排一些小故事,讓學生來閱讀、來表演,這樣能夠通過學習故事、表演故事,有更多語言輸入。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注意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學生自身、家庭、社區等方面的經歷,是學生熟悉的,有親切感的內容,能夠反映他們的思想和感受,誘發他們行動的慾望。如果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熟悉的,有親切感的內容,設計出能夠反映他們思想和感受的課堂活動,將誘發他們參與活動的慾望。比如說新起點教材里有一篇介紹愛迪生的文章,在學習這篇文章前,老師要分析學生對愛迪生知道多少,知道的多少對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的理解有關系。特別是教材當中與文化有關的閱讀材料,更需要分析學生對文化部分掌握多少。再有,農村地區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也不一樣。設計多樣的閱讀形式,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
3.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老師不要包辦代替。
後面所有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是圍繞故事來開展的,我們可以稱這種方式為「基於閱讀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關鍵信息,去獲得關鍵信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完成一些任務,比如一邊讀一邊填寫表格、完成圖形或者摘錄信息等。這個時候重要的是訓練閱讀技能,當然也可以強化語言知識。
10. 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
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
小學英語的語篇教學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討論非常多的話題。小學三、四年級可以看做發展英語閱讀能力的准備階段,多涉及詞和句的認讀階段;到了五、六年級,小學英語教材中出現了顯性的閱讀語篇,怎樣施教閱讀課也開始為教師所關注,下面我給大家准備了小學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課的教學步驟】
一般來講,閱讀理解要經歷的心理過程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和自上而下的過程。前者針對詞句的理解,後者則更多地運用了背景知識及推論等閱讀技能。因此,對語言能力低的讀者而言,閱讀與其說是一個閱讀問題,到不如說是一個語言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閱讀中,可按照“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的三步教學模式,即閱讀前通過瀏覽預測語篇內容,而後從略讀到精讀多次閱讀,不斷確認或修訂預測,直到理解所讀語篇。其中閱讀中和閱讀後兩部分在實際操作中經常柔和在一起,呈現出“閱讀---檢測---再閱讀---再檢測”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安排適當形式和難度的活動,即閱讀前判斷學生對語篇語言(詞彙、語法)的理解情況,利用導讀活動激活其原有的知識儲備,解決其最主要的語言困難;閱讀中著重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行為和習慣,引導學生使用基本的閱讀技巧,如運用背景知識,嘗試聯想、推論等;閱讀後檢測部分著眼於鞏固、拓展相關語言知識,並促進與其他語言技能的融合。
一.閱讀前的活動(pre-reading activities)
這一部分可被視為新課的“導入”(introction)。在這一部分,應充分鼓勵學生利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 首先構建全文的語義圖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圖,然後,再在教師的幫助下,用較高語言層面上的理解幫助較低語言層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單詞等。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啟發手段,如問答、討論等引入本課的話題,讓學生適度了解話題內容,同時,應使用提問策略調動學生,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問答和討論旨在激活學生永久記憶中相關的知識網路,使他們產生閱讀的願望和心理准備。
指導性問題同樣可以“指導”學生了解課文的話題內容和梗概,讓其構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語義圖象,幫助學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機制。由於學生剛開始熟悉課文,並不具備運用課文中語言的能力, 因此,在設置指導性問題時應注意:
1)涉及課文的主題或最重要的事實。
2)回答的語言簡潔,無需贅述。
通常在閱讀前可以用一些設問來激發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或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等等,如:
a. Tom is a good student, he has n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 But, today, he is late. What happened?
b. Uncle John has a magic book, with this book, he has strong magic. But, the book is missing. Who stole the book?
c. Somebody wants to be a teacher, somebody wants to be a doctor, how about Jack? Let’s read.
還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進行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調查活動,將調查的結果帶到課堂上來,再與文中的內容進行比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生詞的處理則可在導入新課之前,也可在導入過程中帶出生詞。一般沒有必要呈現全部生詞,只需要呈現那些對閱讀理解形成重大障礙的生詞,因為學生很快會在課文的語境中判斷出生詞的准確含義並熟悉它們的用法。況且,通過上下文的線索和詞本身的構成線索確定詞義是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第一次閱讀之前提出指導性問題,其目的是給學生的第一次閱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實現對閱讀過程的監控。
二、閱讀中活動
學生在課堂上需要從簡到精多次閱讀語篇,如能在每次閱讀前明確閱讀後完成什麼任務,則可以促使他們更為積極地閱讀,在確認和檢測答案的'過程中獲得有益的體驗。
以六年級下冊有關Zhang Peng’s weekend 的語篇為例,在安排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將課本上讀後檢測部分的“Finish the sentences.”及 “Number the sentences.” 分別作為閱讀任務讓學生讀後完成。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其他活動,如提出 What,Where,How,Who之類的問題讓學生讀後回答;或者要求學生在語篇中劃出有關周末活動的動詞;或者繪制Zhang Peng 當天活動的表格,讓學生重新組織所讀內容並填寫等。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閱讀任務,引導學生用基本的閱讀技能,如觀察語篇的配圖猜測主題並在閱讀中驗證,跳讀找出故事人物里的名字,或快速瀏覽確定故事發生的情景等。
設計閱讀任務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及語篇特點安排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方式,即是自主閱讀、同伴合作閱讀,還是小組合作閱讀;或是以其中一種閱讀方式為主,其他閱讀方式相配合。
將泛讀與精度相結合,尤其是對泛讀技巧加以指導,對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泛讀伴隨的行為是無聲默讀,要學會泛讀還需要了解有關默讀的規范。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強調學生朗讀課文時的語音語調,而忽視對默讀方法的指導,也未給學生留出默讀的時間。對初學閱讀的學生而言,聽錄音朗讀課文能使學生體會語篇的發音,掌握標準的重音和語調,使本文有真實的生活感;教師想強調某一小部分材料時,藉助朗讀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然而,朗讀畢竟不是日常交際中常用的語言交流形式,而且朗讀往往會鼓勵學生養成閱讀時出聲或唇讀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在閱讀的高級階段往往會影響閱讀速度。
三、 閱讀後的活動(post-reading activities)
此階段側重於對課文中語言形式的掌握和運用,對文章結構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層次即意圖層次的理解。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做一些語言形式的基本練習,如本課需重點掌握的詞彙、短語、結構等。練習的選擇和設置應注意語言形式與意義的聯系。然後教師可根據本階段的目的選擇下列口頭和書面的活動形式:
1)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歸納,以及對話題中心、寫作意圖、 作者觀點、態度等的討論。
2)對語篇結構的分析和討論。如是線性結構, 應注意該文的時空順序、主要情節及其發展等;如是層次結構,則可引導學生尋找主題句、分主題句、用於支撐主題的事實等。
3)圍繞課文內容的言語交際活動。如縮寫、改寫、 續寫課文或其中的一段,改寫後的短文聽寫或完形填空,涉及課文內容的記者采訪,課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圍繞作者觀點的正、反方辯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