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新浪
1.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課改的深入,小學的英語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地發展。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正在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地追求著高質量的英語課堂。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貌似遵循課改要求、實質偏離課改理念的教學行為,致使課堂教學中出現了許多低效或無效現象,值得我們進行反思與改革。
一、對教材的理解不透,教學目標定位不準。
[案例] 這是一節校內的教研課,教學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5AUnit3 Hobbies的A部分課文教學。對於A部分的教學,通常是放在第二課時教學。但這節課授課教師進行了一次嘗試,將A部分課文的教學安排在第一課時。首先教師利用反映自己興趣愛好的圖片引出hobby的主題,然後用Do you have any hobbies?引導學生談論自己的愛好。接著通過出示一組朋友的照片引出第三人稱的句型He/She likes…進行教學與操練,其間穿插教學了take photos, collect stamps, go shopping, grow flowers, make model ships, make clothes六個B部分的片語,並且歸納了一般現在時的語法知識。教師認為B部分片語中的單詞都是學過的,因此把所有片語都安排進本課時的教學,結果卻出教師的意料,雖然是舊單詞,但重新組合後的片語是新的,而且在運用中還要注意形式的變化(加ing),導致片語和句型的教學磕磕絆絆花了大量的時間。到了呈現課文的時候,已經只剩下十分鍾。教師讓學生匆匆忙忙地看了課文的卡通片,回答了幾個有關課文的問題,A部分課文的教學就草草了事。
[分析]究其原因本節課的失敗就在於授課教師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不準,對教材沒有深刻理解,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沒有正確認識。對於本節課的課型和教學目標,授課教師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她既要學生掌握本課的六個片語和重點句型Do/Does…have any hobbies?…like(s)…ing…. 還要求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中各個人物的愛好,並且能夠自編對話進行表演,內容多而雜,學生一下子吃不下也吃不透,單詞句型沒有掌握扎實,課文也沒理解透徹,更不用說運用提升了。
[對策]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能為實施課堂有效教學導航。教材的各個板塊有不同的功能。A部分的功能應該是閱讀教學。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在英語閱讀中有目的地去預測、思考和獲取信息,並對它們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從而准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意義。A部分作為第一課時教學,內容肯定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應該在眾多的知識點中有所取捨。本課的教學目標就可定位為學生能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中人物的愛好,學習文中出現的相關詞彙,掌握…like…句型,初步了解...likes…句型。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略讀、尋讀、精讀、填寫表格等多種方式,引領學生整體感知語篇,了解文本大意,獲取具體信息,期間基於語境穿插教學文中出現的詞彙,最後可讓學生根據表格復述課文,自編對話交流興趣愛好。這樣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閱讀教學的三個目標,即:Read for fun; read for information; read for language.
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時,必須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材各個板塊的設計意圖,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既要考慮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的目標,也要考慮學習策略和情感目標,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
二、活動設計華而不實,缺少實效性。
[案例]三年級的一節英語課上,教師在教完了3A Unit3水果類單詞後,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來鞏固教學內容:全班分成8個小組,各組自選一種水果作為組名。然後每組的每一個學生輪流到黑板上畫一種水果並說出相應的英文,哪一組最先完成,哪一組就得勝,教師獎勵水果,獲獎的學生向全班學生展示獎品「This is my apple/banana/orange…」。比賽過程中學生的興致高漲,氣氛空前熱烈,活動的重點成了比賽哪一組同學跑得快,畫得快,而水果單詞的朗讀、運用卻被弱化了。
[分析]在以上這個案例中教師把活動的目的局限於學生的興趣培養,過分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使學生處於失控狀態,從而導致活動流於形式,華而不實,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不到培養。其實,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有趣味性的活動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這樣的教學次序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對策]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活動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設計活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活」,「樂」,「玩」中,設計必須以學生為本,切忌為了活動而活動。教師應在遵循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的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精心設計每一個語言活動,使活動形式與教學內容相關,能為目標服務。活動設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應該圍繞學生的已有經驗去展開,使活動具有可操作性,學生能做到學以致用。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但要避免雜而亂,要以語言知識作支撐,做到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各個活動的安排要有層次和梯度,滿足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活動應環環相扣,使學生自然地逐步提高語言的完整性、正確性和流暢性,使每個活動在目標下有機地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缺乏指導。
[案例]這是一節「生本」研討課,教學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6BUnit7 A letter的E部分,是一封Liu Tao寫給Peter的信。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習相關單詞、片語和句子,了解英文信的格式,並且自己也能寫一封英文信。整節課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環節:自學交流新單詞,整體感知信的主要內容,分段細讀信的各個段落,學習英文信格式,討論自己准備寫的信的內容,完成英文信。授課教師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了教學,每一個環節、任務都是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筆者作為聽課老師在一旁觀察了學生的小組活動,發現在「熱鬧」的表象下面其實是少數學生挑大樑,多數學生旁觀,個別學生游離。
[分析]生本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在本節課中,教師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但由於是借班上課,該班平時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前教師也沒有進行相關的指導,因而每個小組中都是「好生講,差生聽」的局面,學生之間沒有真正的合作和交流。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小組活動觀察得不夠仔細,不能及時發現小組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並予以解決,從而影響小組合作活動的效果。
[對策]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但合作學習並不是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就能簡單達成的,必須要經過教師的指導和長期的培養,學生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首先是合理分組,保證組與組之間的平衡以及組內成員的差異互補。教師讓每個學生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發言員、檢查員等,並把小組榮譽與所有組員的表現聯系在一起,如評選優勝小隊,English Star等,使組內每個成員都能意識到「我是小組必不可少的一員」,讓他們為了成功而彼此需要。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教師負有教會學生一起學習的責任,要教會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會思考,會傾聽,會分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任務的選擇非常重要。教師應該設計促進合作的任務,比如,學習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6 Holiday A部分課文時,教師讓每個小組設計一份以Holiday為主題的海報,介紹各個節日。每個組員負責完成一個節日的設計,然後所有組員的成果組合成小組的作品,在全班進行評比。當然,要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教師必須監控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並適時介入,為學生提供及時和有效的指導。教師要採取多種措施,使組內學生密切合作,保持和諧的同伴關系,同時又要使小組之間保持一定的競爭態勢,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四、課堂評價大而空洞,缺少針對性。
[案例]一節五年級的英語課上,學生小組開火車認讀新單詞,每一個學生起來認讀後,教師就會迅速地給予表揚,Good/ Great/Perfect/Excellent...不絕於耳,其實各個學生的朗讀聽上去差不多,甚至還有的有些錯誤。當學生回答問題後,授課教師總是帶領全班學生拍手齊聲喊:One, two, three, good! 這樣的評價在其它英語課堂中也很常見。
[分析]許多教師為了激發興趣,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一味地採用表揚。整齊劃一的表揚口號聽起來聲音響亮,但是這樣的贊揚是否發自師生的內心,是否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是否對學生的表現做出了合理的評價,是否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呢?其實,這樣的課堂評價用語在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適當使用尚可,但是因為簡單化、格式化,反復使用就會造成學生乏味枯燥,對表揚變得麻木,從而這種評價也失去了它的意義。
2.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和方法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和方法 閱讀是英語「四會」能力中重要的能力之一。閱讀是獲取知識、認識客觀事物、發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徑,培養閱讀能力有助於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語言體現人的思維,開闊人的胸襟,閱讀是接觸別國語言的最好方法和最佳途徑。具體對於高中生而言,「讀書是學習,使用還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因而學英語,掌握閱讀能力是為了使用才學習,這種有用更具體於當前效應。以近年來高考題為例,雖然閱讀題的分值沒變,但出現了字數多、讀速快、題目難的趨勢,這體現出高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在提高。但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學生害怕做閱讀題,考試在閱讀上失分也比較多,閱讀能力弱。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詞彙的有限和語法知識的不足
在閱讀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上生詞,生詞多了他們就會覺得這篇閱讀太難。而有些學生知道句中每一個單詞的意思,但卻無法理解整句含義。他們孤立了每個詞與周圍詞的關系,從而無法看懂句子的結構。如果一個句子中含有多個非謂語動詞或從句時,他們就有可能把握不住句子結構,不知所雲。了解語篇的組織結構對文章的理解也很重要,如敘述和過程描寫的時間順序,動態動詞的運用等等。有些學生只注重句法規則而忽視語篇結構,對語境與文章背景知識知之甚少,這也是阻礙其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了解規則且知其具有的意義,並把他們運用到經常出現的語境中理解其功能,才會有助閱讀。
2、部分學生對閱讀理解缺乏閱讀興趣,從心理上排斥閱讀
心存畏懼心理,認識不明確,態度欠端正,總覺得閱讀是一道逾越不了的坎。特別是在考試中一遇到閱讀題就緊張,而越緊張就越難以讀懂。主要表現為:部分中等學生做閱讀題時,對文章的框架把握不到位,對於模糊的選項,不是反復仔細審題而是抱著碰運氣,跟著感覺走,逮誰是誰的心理或做法。對英語學習困難的部分學生,不論閱讀材料是難還是易,都不能仔細認真的去閱讀,而是一味的敷衍了事。
3、教學方法和練習形式單一傳統
平時教學中,為了趕進度,趕課時,多採用詳細的集中的知識點講解,對文章缺乏整體的指導,並且缺乏系統的有效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的點撥和訓練。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在中國使用了多年,Explanation-Example-Practice的三段式教學曾長期占據英語課堂,這種教學方式常常是圍繞孤立的語言點、句式結構或是語法知識來展開活動的,這種觀點把學生的學習活動當作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不是一個主動積極的活動。現在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對英語閱讀做出積極的`探索,但仍有相當多的教師在沿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方式,認為意義附身於文,讀者只需逐詞逐句弄懂文字,就能理解意義。其結果是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甚緩,挫傷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有一部分教師認識到語言輸入的意義,也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大了閱讀材料的輸入。但在訓練時,往往是由教師找幾篇現成的材料,讓學生閱讀後核對答案了事,教師教得機械,學生學得乏味,練習形式的單一,又抑制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這種教學與練習中,學生從一篇閱讀材料中除了獲得一些細節外,其餘信息獲得甚少,更無從談起對其篇章結構有一定的了解。4、師生對跨文化意識的忽視
跨文化意識有個長期培養的過程,它對閱讀的影響不容忽視。有些學生往往誤以為只要掌握了相當量的英語語音、語法、詞彙知識,英語就可以學得差不多了,英語閱讀就不會存在障礙。平時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一篇短文對相應水平的學生來說幾乎不存在生詞或難以理解的片語,但他們就是不能理解其內容,問題就在於文化差異或知識領域的不了解。因此,要想學好英語,真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英 語文 化意識內容的適當導入,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滿足學生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需要,為今後進—步的英語知識體系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5、閱讀方法的不正確,導致閱讀的效率低
在學英語的學生中,很多人不能把握閱讀英語的技巧和方法,導致閱讀效率低。
在高考時閱讀量非常大,致使一些考生根本無法把文章全部讀完,所謂的「掃讀法」、「跳讀法」、「略讀法」也只能適用於少數類型的文章,根本不能解決本質問題。那麼文章到底應該怎麼讀呢?一句話,主動地閱讀文章的關鍵部位。所謂主動,是指不能象一般的閱讀那樣完全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應該不斷地進行思考和預測;所謂關鍵部位,主要是每一段的開頭和結尾。很多人不能正確把握閱讀技巧和方法,總是用自己內心的閱讀方法來審視資料,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這就給批量性的閱讀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閱讀,造成效率低下。
應對方法:
1、擴充詞彙量,強化語法
要提高閱讀水平,詞彙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打個譬方:造房子要磚瓦材料,詞彙就是閱讀英語的磚瓦材料,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彙,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所以要提高閱讀水平,我們就得學會積累詞語。我們不妨這么做:在通讀全文後看第二遍,遇到生詞盡可能根據上下文來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這些生字查詞典,然後抄寫在一本可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時,就拿出這小本子背誦記憶,這樣做不費時,效果卻很好,因不時接觸,反復記憶,詞彙量增加得很快。學習語法與學習生詞相似,也是影響和制約閱讀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平時還應加強語法訓練。 2、注重背景知識的介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 如何解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新浪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4. 英語閱讀教學的幾點做法和遇到的問題
一、英語閱讀常遇到的問題
(一)傳統閱讀教學重語法影響的延續。由於課時和考試壓力的原因,教師的教學活動往往偏重於英語語法的講解與訓練。許多老師對於閱讀的理解只限於課內課文的閱讀分析和課外閱讀理解的應試訓練。在課堂上把文章進行分解,力求把課文講熟講透,不放過任何語言點。同時由於閱讀理解在考試中所佔比例較大,老師時常會有意無意地把這一「講熟講透」習慣帶入課外閱讀理解活動,使得對語言知識的講解大大超過對文章本身所要表達信息的分析。學生也被迫從通過閱讀獲取信息交流思想轉入忙於記錄字詞句的用法。長期下來,學生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閱讀就是為了更好地做題,閱讀就是為了學會某些詞句和表達方式。使他們的閱讀沒有新意、沒有亮點,積極參與的願望漸失,也就慢慢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另外,有些老師急於試圖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傾向於選用一些難度較大的閱讀材料。這種揠苗助長式的閱讀訓練助長了學生對閱讀的恐懼感,難以讀懂的挫敗感最終會讓他們放棄對英語閱讀的喜愛。傳統的語法教學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處於被動狀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受到了嚴重的約束和壓制,從而對閱讀課的教學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
(二)單詞與句法知識儲備不足。在閱讀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上生詞。根據馬丁 韋德爾閱讀理論,如果一篇文章中所遇見的生詞過多,閱讀者在閱讀中的注視(fixation)就會加時,且回視(regression)率大大提高。大腦對眼睛輸送的直觀信息理解就會出現問題,閱讀者也就會產生膽怯心理,害怕這些生詞會使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造成障礙。漸漸地從怕遇到生詞逐步演變為怕閱讀。有些學生知道句中每一個單詞的意思,但卻無法理解整句含義。他們孤立了每個詞與周圍詞的關系,從而無法看懂句子的結構。如果一個句子中含有多個非謂語動詞或從句時,他們就有可能把握不住句子結構,不知所雲。了解語篇的組織結構對文章的理解也很重要,如敘述和過程描寫的時間順序,動態動詞的運用等等。有些學生只注重句法規則而忽視語篇結構,對語境與文章背景知識知之甚少,這也是阻礙其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了解規則且知其具有的意義,並把他們運用到經常出現的語境中理解其功能,才會有助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對跨文化意識的忽視。有些學生往往誤以為只要掌握了相當量的英語語音、語法、詞彙知識,英語就可以學得差不多了,英語閱讀就不會存在障礙。平時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一篇短文對相應水平的學生來說幾乎不存在生詞或難以理解的片語,但他們就是不能理解其內容,問題就在於文化差異或知識領域的不了解。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同一個名稱也有不同的意義。例如public school在美國指的是政府辦的、不收學費的公立學校,private school才是私立學校。但在英國public school則指一種私立的寄宿學校,為培養將來要升學或從政的英才服務的非公立,也不平民化,如伊頓公學(Eton)。語言受文化影響,但又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正是人們相互之間進行思想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要想學好英語,真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英語社團文化意識內容的適當導入,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滿足學生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需要,為今後進—步的英語知識體系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四) 缺乏閱讀資源分配技巧。閱讀目的包括了解中心思想、了解細節、了解段落大意、進行分析和評價、簡單的閱讀欣賞等。瓦格納和斯騰伯格(Wagner & Sternberg,1987)關於閱讀時間分配實驗研究表明:好的閱讀者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而進行閱讀時間分配,而一般的和交差的閱讀者要麼是在不同的任務中進行同樣的時間分配,要麼就是任意地分配時間。他們使用的閱讀方法與給定的目的要求並不對應。由於閱讀測驗卻測不出閱讀者的時間分配狀況,學生往往忽視閱讀時間分配技巧,而這一點正是提高閱讀水平、體驗成功閱讀和提升閱讀興趣的關鍵。
二、提高閱讀效率策略
(一)改進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閱讀教學不同於課文教學。課文教學的特點是少、慢、精,需要字斟句酌,並配適量的拓展性練習。而英語閱讀教學是以信息查找與整理歸類為主要目的,具有多、快、廣的特點。所以閱讀教學在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運用上不能與課文教學混為一談。教師既要做到配合課文選擇相應文化背景的材料,又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年齡和認知能力特點控制閱讀速度、調節閱讀材料的量。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的重點目標是訓練學生科學處理英語語言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就不同的閱讀任務和目標調節閱讀速度,從而實現英語語言信息的科學查找與加工處理。在閱讀中逐步掌握技巧,培養興趣。我們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憑借現有的第二語言閱讀能力,學會從自己的興趣和文化背景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逐步養成學生樂於閱讀英語材料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
5. 小學英語課堂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新課標指出,英語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拓展英語知識和文化,積累和豐富英語詞彙量,獲取英語信息,增進對使用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的理解,發展英語的思維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徑。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特別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尊重學生閱讀的內心體驗,因為展現人的本性是教育智慧的理想境界。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新課標一、二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褲遲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字;(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二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然而,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在閱讀的詞彙及語法講解,使得學生忽略了整體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權,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於是通過日常教育實踐,我發現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1.教師選擇的閱讀材料,往往內容單一,受到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興趣的制約;或是直接從課外的閱讀材料中拿來主義。其實,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英語閱讀,閱讀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博覽群書」,從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中,選擇原汁原味的、生動有趣又能啟發學生思維的閱讀材料,而且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進行有效地改編。閱讀材料需要有以下的共同特點:(1)內容有趣、可讀性強,激發孩子閱讀的慾望。這樣生動有趣的內容讓孩子讀著就放不下來了,避免閱讀成為孩子學習英語的負擔。(2)基於學生基礎,難度適中。想要讀、能夠讀的閱讀材料,才能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障礙。(3)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同時豐富英語文化知識。原汁原味的材料能為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打開很多扇門和窗。只有具備以上這些特點的材料,才能讓學生產生想要讀的慾望,從而進行自主閱讀。
2.教師指導閱讀方法過於機械,基本上是解答題目,搞題海戰,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自主思考的動力;或者教師把閱讀材料孤立成一個個語言知識點進行語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閱讀內容的人文性和整體性。
3.學生閱讀缺乏正確的閱讀技巧,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總是逐詞逐句、反反復復地閱讀,只重視獲取細節信息,而忽略了對閱讀內容的整體感悟和宏觀閱讀的能力。
4.學生閱讀缺乏主動的精神,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螞姿閱讀任務,不會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擴大知識面。
三、小學英語課堂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首先,要求教師把閱讀教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做真正的「胡物李閱讀者」,還給他們閱讀、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筆者一般只示範閱讀技巧,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學生自行閱讀。教師只是在課堂上起到一個組織、引導、激勵學生的作用。面對一些生詞,教師應告訴學生要一口氣讀完整個閱讀內容,即便有不認識的詞阻礙閱讀,但只要不影響對整體內容的理解,就不必每次都停下來查詞典,弄清詞義。不要認為讀完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沒有學會單詞,不能翻譯每句話就是一無所獲,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個別的詞彙和句子,而是對於吸收語言的「潛移默化」。學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獲得語感,因為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產生學生的語言輸出。反之,如果經常停下來,學生會失去閱讀的興趣,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破壞了他們思維的連續性。
其次,對於一般及以下水平的學生,教師在指導他們閱讀的過程中,還要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指路徑,排障礙,適時提點、啟示、指導、鼓勵,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當解決閱讀中遇到的某些問題時,引導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並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為他們搭建起通向作者、文本的橋梁。另外,在當今網路信息環境下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妨礙閱讀理解的詞,只要運用滑鼠點擊一下,便能聽到單詞的發音,看到其中文意思,就可以獨立閱讀。
再次,在學生自我閱讀的過程中,允許他們採取多種閱讀方法。他們可以做摘抄,旁邊作標注,圈點勾畫等,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個性心理特質充分綻放,從而實現內容解讀的多元性。教師要在小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了解小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此外,也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後,再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進行總結和鞏固。
最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也是為了進一步使小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並不是側重於某一方面,而偏廢另一面。
(1)聽和說是緊密聯系的,聽是理解吸收信息的過程;說是通過口頭語言表達的思想、信息。在閱讀能力提高之後,由於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在閱讀中得到了增強和提高,詞彙量進一步豐富,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只要通過一系列聽的技能訓練,先聽後說。在聽的基礎上發展說的能力,由簡單的模仿到重復說,再到進一步大膽的說。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小學生就可以自由表達,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寫是將自己的思想轉變成語言符號的過程。小學生開始只能對字母、單詞、簡單的句子進行仿寫。當聽、說、讀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便可以由看圖寫話進行的簡單書寫表達。最後達到自由表達的能力。例如,四年級小學生剛學完《Open Day》就能寫一篇關於自己房間的作文。
《My bed room》
This is my bedroom. It is big and nice.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The computer is my good friend. I like my bedroom. Do you like it?
總之,以學生為主體,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更好地進行英語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一定要採用激勵性評價,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及時地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和激勵,充分打造各種平台讓他們展示自己,保持他們閱讀的興趣。此外,無論是從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考察方面,還是從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角度來看,科研課題都是提高學校學科建設、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非常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因此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個性化研究能夠幫助廣大教師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教學能力和實施科研課題的能力。
(責編張亞莎)
6.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1
初中是學生語言發展的一個舉足重輕的階段,初中的閱讀課是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陣地,是廣大英語教師探討和研究得最多的教學組成部分。但是總的來說,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生普遍存在著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盡管教師和學生都在這一塊投入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與學習效果不能成正比,形成一種「高耗低效」的現象。不少的學生在英語考試當中閱讀題得分普遍偏低。應該如何改變這種高投入低效率的現象,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切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從實際教學出發,對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研究和探索,發現當前閱讀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其進行分析並提出對應的優化對策。
一、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詞彙量不足夠、閱讀速度慢。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不能夠忽視詞彙的學習。已有的研究表明,要想閱讀系列等級讀物,必須達到95%的理解。也就是說,在閱讀時,學生必須認識現有等級讀物中95%的詞,才能夠做到快速順利閱讀。但是,由於學生的詞彙量小,閱讀的時間不夠多,閱讀的速度又由於詞彙障礙而很慢,從而導致他們接觸英語詞彙的機會很少,詞彙量小又引起他們在閱讀過程當中容易引起挫敗感,使得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或失去信心,從而產生一種不良的循環。
2、課外閱讀量少,不能為理解提供充分的輸入。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置身於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當中去。我們在閱讀一篇文字時,要達到對文字的理解,有時候不僅僅需要對詞彙的熟悉認識,更需要對該段文字的背景知識的了解。而目前來說,初中生的英語閱讀量偏少,不能為理解文章提供充分的輸入,並且,過小的閱讀量不利於詞彙的積累與語言綜合水平的發展。
3、教學模式單一,對閱讀教材只限於對課文表層的理解。
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教材單一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教材的表層理解,學生不能夠對所讀文章的重點進行有效推斷,難以正確把握文章脈絡,從而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准確性。許多教師甚至還使用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回答的問題都是教師事先確定好的,學生只處於一個被動應付的局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學習主動性。有些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實踐當中,把閱讀當作精讀,閱讀教學就是講解生詞,羅列搭配,補充片語,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而有的教師則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劃出片語,提供個標准答案,學生自讀完以後只了解了個故事情節。由於教法單一、陳舊,學生接觸到的教材基本是課本和試題,難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更沒能夠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及感受能力。
二、適應新課改大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方法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新課程要求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要從以前的「雙基」為主轉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並且增加了課外閱讀量的要求,下面筆者嘗試著談一談優化閱讀教學的一些方法: 1、合理安排步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的開展應該具有步驟性,包括「讀前」、「閱讀」、「讀後」三個步驟。閱讀前,應該激活文化背景知識,減少閱讀理解障礙。在日常閱讀教學當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即盡管學生自己掌握了足夠的詞彙和語法知識,但仍然無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不具備在閱讀過程中激活已有知識的能力。所以教師應開展各種各樣的讀前活動,開展讀前活動時可以參照學生用書中的插圖,圖片。或者利用掛圖,甚至錄像VCD等。使得學生對所要閱讀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背景文化支持。而閱讀中,則應立足課堂,活用教材。閱讀中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應該以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為目標,視教材為渠道,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意思的能力,讀懂並抓住大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學八(下)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時,課前讓學生預先收集與UFO相關的信息,可以查看有關的書籍、電視電影,並與同學交流討論。閱讀前,展示關於UFO的電影片斷,展現圖片,讓學生看著圖用下列詞彙來描述UFO來臨時的情景:land,getoutof,alien,while,surprised,anywhere,kid,right,runaway,happen。閱讀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說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並進行語句語篇的講解分析,以使學生對文章結構有更清晰的認識。閱讀後則主要是及時對學生讀語篇的理解程度進行檢查,可以利用課文後附的練習,也可以自行設計,或檢查學生對課文中的事實、情節等表層的理解,或檢查學生對課文嘗的理解。使學生挖掘文中內涵,開展創造性思維。
2、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近年來各種類型各種等級的英語考試都更加註重閱讀,閱讀的比重在各種英語試題當中越來越大。新課標也對初中英語閱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反映了閱讀的量應該相應的增加,但是閱讀的量不應該盲目的增加。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區分精讀與泛讀,課內與課外,並且使之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教材中的主題,補充各類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課外閱讀材料。課內進行精讀,並加以細致的指導;課外進行泛讀,培養學生的語感與開拓學生視野,豐富詞彙。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訂閱英語報、英語雜志。課堂上精講課文內容,講解片語、語法、分析句子結構與段落等等,然後給學生選定的報刊、雜志上的文章或某一段落,讓他們在課外自行閱讀並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進行分析,報刊雜志上的其他文章則只要求他們進行泛讀,並在課內抽取一定的時間來談他們課外閱讀的體會。
3、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
課文的教學一般都涉及三個方面的知識,分別是語言知識、閱讀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識。我們在教授學生課文的時候,不僅僅只是要求他們認識詞彙,理解字面意思與了解文章故事內容而已,更希望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又會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甚至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推理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內容中去,對比文化現象的異同,適當介紹英語國家社會制度、歷史、民族習性以及價值觀等文化現象,進一步提高他們英語閱讀分析的能力,初步培養英語作品鑒賞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2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能也不允許通過加大學生的課業負擔來實現,要做到輕負擔、高效益,只有落實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教學」,是指通過一段時間教學後,學生能獲得具體進步或發展,學生能否得到最大化的進步和發展是衡量有效教學的主要指標。落實有效教學需要繼承、借鑒、創新。縱觀當前有效教學實施的過程,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理念不新、備課不實、內容不齊、整合不力、方法不活、評價不新、發展不全。對實施有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現象,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制定製度、創新手段、優化行為,加強有效教學的指導,將有效教學的理論主張及操作要求內化為教師教學的需要。
一要加強學習,落實培訓
教師教學理念認識不到位,其原因不僅僅在教師一方,學校也有責任。課程改革多年,而新課程學習培訓方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雖然開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培訓面相對狹窄,每年真正參加上級培訓的名額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派部分優秀的教師教干參加。讓每位教師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需加大培訓力度,統籌安排,積極引領教師對新課程理念進行自學與研討。學校要立足本校實際搞好校本教研: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聽課評課等要分期、分批有計劃地進行,要對課標理念和教材易忽視的內容以小專題的形式進行研究和挖掘,形成具體的帶有案例性質的解讀材料。
二要明確要求,規范教學
實施有效教學,落實在課堂,關鍵在教師。因為教師的教學習慣一旦形成,要徹底改變並非易事,所以,僅靠目標管理來改變教師教學行為遠遠不夠,需要有統一的標准來衡量、規范,因此需要在備課、上課、作業、教學方法選擇等方面制訂一系列標准。例如備課方面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法、備輔導(閱讀),課堂教學務實不務虛,真正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堅持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力戒拖沓無神的「催眠課」與急風驟雨式的「填鴨課」。作業方面做到布置之前審核,以精當、適量、有層次為標准,克服作業布置的隨意性,做到布置之後批閱要及時、認真、准確、全面等。
三要以學定教,顧及全面
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本質上說教學的教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計劃者、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要立足學生,研究他們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特點,從學生的具體需求與特點出發,結合課程標準的各個階段目標,去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並結合教材內容,盡可能地利用學校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互動性,提高學習參與率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實效。
四要開發資源,拓寬渠道
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對教師來說確實有難度,但開發校本課程怎麼搞應從學校實際出發,可簡可繁。有能力形成課程體系的,可從教材研究、課程設置等方面系統整理,沒有能力的,可針對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興趣去收集整理一些拓展性材料,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去補充學習內容,從而開辟課程資源,增加學生吸取知識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五要「授之以漁」,養成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對於個人教育來說離開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議的'。」要求教師加強自學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自學就是要求學生學會自己提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動腦,少替代學生思考,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自我質疑的習慣。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並指導預習,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在反復強化中逐漸養成預習、質疑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還要關注學生情感、個性、意志品德、作業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情況,通過針對性地訓練和家校互動等方式,讓學生在各個方面向積極的、可持續發展的方面發展。
六要注重評價,倡導反思
教學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學,完善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包括「教」的評價和「學」的評價兩方面。在「教」的評價中,要強調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可藉助寫教學反思的形式來進行,要讓教學反思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把反思的重點放在方法(如何反思)、角度(從哪些方面去反思)、連續性與實效上。教學反思一方面是每節課後的教學反思,另一方面是階段性教學行為反思,因為只有把短期反思與階段反思結合起來,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有深刻的認識並有較大的改進,才能達到「反思」的真正目的。教的評價還要結合有效教學,建立對教學每個環節的評價細則,形成領導點評、教師互評、日常評價和階段性總結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改進教學。「學」的評價要強調評價手段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用成績報告書作為終極評價手段,平時對學生要採用動作、神情、體態、語言等表揚方式,經常性的隨機激勵評價,豐富評價的手段。教學中可構建「比、學、趕、超」的評比制度,開展教師評、學生評、師生互評、當堂現場評、課後個別點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並在評價中通過建立學生成長記錄等完善評價激勵機制,發揮評價的促進功能。
總之,實施有效教學既近在眼前,又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在思想上重視,從方法上創優、內容上突破、細節上關注,才能取得實效、高效。固然,目前存在的每一個問題、採取的每一項策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們管理者付出艱辛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有效教學一定會顯現。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3
摘要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評價是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新課程提倡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現實教學中,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熱情參與教學過程的狀況與新課程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小學英語課堂評價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有效的激勵性評價策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促進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課堂激勵性評價的作用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等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課堂評價;問題;策略;英語教學論文
1引言
面對新要求,怎樣才能通過科學的課堂即時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呢?這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的新課題。
2課堂評價的概念界定
關於課堂評價的定義各式各樣,但核心基本相同,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學習,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而對學生的學習信息採集、分析與利用。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課堂評價具有多種類型。例如,從評價內容看,有學習行為評價、學習結果評價、發展趨勢評價等。對評價類型的分析與把握,有助於我們科學地建立並合理地使用教師課堂評價標准。本文所述教師課堂評價,僅指即時性評價。
3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3.1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理念的提出,課堂即時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實施,但沒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目前課堂評價存在的不足有:評價語言和標准單一、僵化;評價主體單一;鼓勵與誇獎的濫用;糾錯方式不恰當;缺少體態評價。沒有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區別對待。
3.2存在問題的原因
3.2.1教師受傳統評價理念的影響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是權威的,教師單向評價學生。在新課改下,傳統評價思想依然存在,學生評價老師和學生互評在課堂上也不多見,老師掌握著課堂評價的主動權,必然造成評價主體單一。3.2.2教師對評價功能意識淡薄有的教師為了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在課堂上大量運用「萬能」的「Good,OK」來表揚學生。老師不指出讀得好,好在哪裡;對又對在哪裡。學生聽了表揚當然高興,可這有利於學生的提高嗎?教師淡忘了評價的功能。3.2.3教師對激勵性評價片面理解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在評價時不恰當地使用激勵性策略,有的是浮誇的,甚至學生出現嚴重錯誤時都一味地鼓勵學生。3.2.4教師對學生的心理認識不清小學五年級階段的學生被稱為學齡中期階段或少年期,是各方面蓬勃的、不均衡的發展時期。他們的自尊心開始增強,有的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感受,當面批評指責學生,造成了不良的學習效果。
4激勵性評價策略
4.1概念闡述
激勵性口頭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情境這一特定語境的制約下,當學生的某一行為完成後,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激發學習動機,誘發其興趣,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4.2策略
4.2.1轉變教師觀念和課堂教學方式要想新的教學理念付諸於實踐,解放教師的思想是前提。有的教師說:「只要學生學到東西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展示。」可見其根本就不重視學生是否參與課堂,教師都不重視那又怎會激勵學生去參與呢?而觀念的轉變要落實在實際的課堂中。英語課堂中如何創設語境是教師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毫無疑問,小學生更喜歡在游戲中學習。4.2.2課堂評價應充滿人文關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凸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評價必須堅持正確的人文價值取向。4.2.3要真誠地愛學生,做到客觀公正一堂小學英語課上,學生每回答一個問題,教師就表揚加分,每說一段話,教師就獎勵一張貼紙。從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沒有考慮活動的難易程度,一味進行雷同的表揚。教師要做到客觀公正,需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行為作出不同的口頭評價,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評價就是針對我的。」4.2.4鼓勵學生自評、互評積極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進行面對全體學生的多主題評價。教師在評價某一位學生時可以推而廣之,對集體進行激勵;也可以開展學生互評。當然,這意味著教師的責任將更重,要機智地引導學生進行正面、友善的互評,否則會導致同學間關系的緊張、矛盾的產生,從而破壞集體的團結。
參考文獻:
[1]陳婉琳.熊德信.課堂即場評價型教學評析與啟示——以中山大學夏紀梅教授教學藝術為例[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10).
[2]胡小妮,黃秦安.對數學提問環節實施科學的即時性評價的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2010,(7):13-16.
[3]蔡偉.教師課堂評價質量標准研究[J].教育科學,2007,23(5):43-47.
[4]嵇建中.從實例透析小學生心理[J].廣東教育綜合,2009,(3):22-23.
;7. 如何解決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應復現、鞏固學生所學語言知識,進一步活用詞彙、語法、句法,並學習新詞彙,擴大詞彙量,鍛煉思維,提高閱讀興趣。對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對發展個性,磨勵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等起著重要作用。英語教材在編排上,很多單元都安排了適當的有一定代表意義的閱讀材料,針對學生已有的閱讀水平,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已有的課本閱讀教學資源組織好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課本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根據課程標准,針對學生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認知能力、不同年級的閱讀速度、閱讀量的要求,可適量增添一些必要的課外閱讀材料。如選擇符合本校特點並具有新課程理念的閱讀教材,或者通過網路、21世紀英語報等優秀報刊文摘廣泛收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具有時代特點,內容健康豐富、原汁原味的閱讀資源,自編練習。再則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等因素,可在開發校本閱讀課程方面做一些探究工作,積累一些材料。例如有關文娛、運動,飲食文化,著名的節假日,旅遊勝地,外國音樂,常用典故和俗語等閱讀材料。因這些材料有實際意義,所以既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8. 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小課題新浪博客
【摘要】閱讀理解題是中考的必考題型之一,所佔比例較大,分值較高(包括任務型閱讀佔50分)。它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能力(1)。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普遍較差,勢必影響中考成績,乃至影響到高中的英語學習,所以培養和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在新課程理念下,研究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探討了目前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及教學對策。
【關鍵詞】 農村初中生 閱讀能力 現狀 教學對策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對初中生讀的要求明確指出1.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4.能讀懂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2)。對初中學生英語「讀」的方面提高了要求,閱讀理解最能反映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英語聽、說、寫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決定著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另一方面,農村初中教師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視遠不如高中教師,沒有運用好正確的教學策略,所以針對農村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現狀採取有效的教學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
1、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差,對閱讀理解題有畏懼心理。
由於農村學生英語基礎差,詞彙積累不夠,很多學過的單詞沒有記牢,在閱讀時一些原來學過的單詞都變成了新單詞,加上原來閱讀課文的部分新單詞,整篇閱讀課文在學生看來相當一部分單詞是新單詞,導致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產生畏懼心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是似懂非懂,對文章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段落的過渡、銜接、文章結構、寫作風格很難理解,就採取猜答案,蒙答案,以至於閱讀理解題得分率低,這樣惡性循環,學生遇到閱讀題時,個別學生連文章內容都不看,就隨便選擇答案。
2、課外閱讀量少,知識面窄,閱讀理解能力低。
因為農村初中學生缺乏閱讀實踐,教師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所以大部分農村初中學生閱讀量少,對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及有關的背景知識知之甚少,學生知識面窄,學生不能在特定的背景知識和環境下理解課文,在閱讀中學生沒能在具體的背景和情景中掌握知識,無法根據相關知識理解材料,影響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3、農村初中學生沒有掌握閱讀技巧,得分率低。
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比較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點的講解,如講解詞義、短語和句法,閱讀課變成了語法分析課或單詞講解課,遇到生詞的時候,教師主要以講解為主,忽視訓練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義的技巧,略讀和跳讀、預測等其他必要的閱讀技巧。導致學生沒有掌握閱讀技巧,得分率低。
二、鑒於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根據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平時的教學實踐、研究,解決農村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我想應該採取以下一些教學對策:
1、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重視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教學。
針對農村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重視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教學,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閱讀,為今後學生自我閱讀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結合教材中的閱讀課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克服閱讀畏懼心理。
讓學生把「閱讀」變成「悅讀」,教師應注重閱讀課教學形式的趣味性,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習興趣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階段來培養。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有了興趣,就會對英語的閱讀產生興趣。《英語課程標准》強調任務型教學,我在教每一section時,也經常運用了任務型閱讀教學,先讓學生用5-8分鍾左右進行快速閱讀,同時做對話或課文的理解題,或自己設計幾個與文章有關而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完成,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課堂當中來。然後,再按精讀要求,讓他們自己找出語言點,鼓勵他們提問和討論,並採取課堂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教無定法,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也是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方式。另外,利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英語報刊雜志、原聲影像作品等也能豐富英語課堂,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可以提高英語基礎,克服閱讀畏懼心理。
3、加強課外閱讀訓練,擴寬操練面,發展學生綜合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理解各種題材和體裁的書面材料的能力以及從各種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3)。《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對初中畢業生語言技能中讀的要求是 「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語言學規律表明,英語教學中語言輸入要充足,信息量要大。要從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切入口來展開。因此,必須加強課外閱讀訓練,指導學生在課外有效開展閱讀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選擇一些題材和體裁廣泛性、實用性,內容趣味性讀物讓學生閱讀,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成為一種快樂的學習過程。我經常利用多媒體上課,讓學生多接觸一些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短文、廣告、海報等英語讀物。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學期訂《英語周報》、《英語輔導報》、《中學英語園地》等內容廣泛、豐富、實用性、趣味性強的英語報刊、雜志,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語言材料,積極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多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發展學生積極主動思維的能力,擴展他們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經歷。同時鼓勵學生多留心一些公共場所的中英文結合的溫馨提示或公告的內容,擴寬學生的知識面。
4、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技能,提高閱讀題的得分率。
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首先要遵循英語閱讀策略,掌握解題技巧:(1)A.解題時先了解篇章的體裁並把文後的題目要求快速瀏覽一遍,弄清考查要點和題目類型,帶著問題去閱讀,做到有的放矢。B.快速閱讀,把握文意,理清層次關系。C.在了解大意後,還要注意具體細節,輔助性圖片、表格、背景知識、標題里隱含的觀點。D.認真審題、仔細推敲,著手進行答題。(2)掌握《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中要求的詞彙,教給學生一些猜詞技巧。《英語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初中學生掌握的詞彙量比較有限,詞彙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閱讀速度,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准確度。所以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英語課程標准》要求的詞彙。在閱讀時,我們往往會碰到生詞,尤其在考試時,既不能查字典又不能互相討論,所以學會猜詞就顯得十分重要。猜詞一般利用上下文線索、構詞法等。一個單詞雖然通常有不同的詞性和意思,但是它在所處的具體語境中或上下文中就只有一種意思。我們可以通過語境或上下的意義聯系來猜測詞義(4)。例:He let a little air out of the tires.從所給例子中我們根據上下文內容就容易地猜到tires是「輪胎」的意思。答題完之後還要認真檢查,提高閱讀題的得分率。
5、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保證(5)。因此,平時課內教學中就必須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A、養成限時閱讀習慣。試卷中英語閱讀題量的增加要求學生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的提高體現了對閱讀能力要求的提高,所以必須強化閱讀訓練,提高單位內的閱讀效率。每課時抽出10分鍾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根據不同的年級情況,選擇難度適中的短文,再加上4-5個理解題,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迅速閱讀全文,完成閱讀理解題,然後檢查閱讀速度和理解准確率,進行輔導、講評。B、養成默讀的習慣。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發現,初中學生仍然會有聲閱讀。在基礎階段,選擇一些精彩的對話、短文或廣告進行朗讀背誦,這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考試時,有時間限制,則需要默讀。因為讀出聲會影響速度。C、養成「悟意 」的閱讀習慣。即根據文章的上下文或語言結構來猜測並確定生詞的詞意。有的學生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一方面浪費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影響學生的思維活動。邊學習邊查字典,有時難免忘記了文章的某些意思,甚至不得不回讀文章。D、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有的學生喜歡逐詞閱讀,從一個單詞「爬到」另一個單詞,這樣的閱讀方法既浪費時間又無法掌握中心信息,無法對材料進行判斷和推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改變學生逐詞閱讀的方法,養成成組視讀習慣。例:Computers/ need/ regular/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perform/ at/ their/ best.按照逐詞閱讀方法,不僅速度慢,而且很難一下子抓住全句的中心意思。如果分成Computers need regular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perform at their best.幾個部分閱讀,就很快理解句子的意思。
總之,通過改變閱讀課的教學觀念,採取正確可行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克服閱讀的畏懼心理,培養農村初中學生閱讀能力和掌握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一定能夠逐步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高中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包天仁:《英語奧林匹克》八年級(2008年版)
(2)、《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
(3)、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 福建教育出版社。
(4)、楊金昌:如何越過閱讀障礙――猜詞義,《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年第5期
(5)、、楊大亮. 基礎階段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之我見. 中華現代教育,2007.10
9.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詞彙的處理
在閱讀教學中詞彙教學也很重要。Reading板塊是每單元的重點,文章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是學生接受英語語言信息的重要環節。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感受真實、地道的英語,還可了解現實生活。由於篇幅長、閱讀中的大量詞彙給教學帶來了挑戰,如果詞彙、語法詳細講解,課時不夠;如跳過不講,又怕學生閱讀困難。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詞彙教學成為提高課堂實效的關鍵所在。平時閱讀課的詞彙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目前初中英語閱讀課詞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前,「領讀」教學詞彙——重「孤立講解」,輕「創設語境」
2、閱讀中,「舍棄」教學詞彙——重「閱讀教學」,輕「詞彙教學」
3、閱讀後,「集中」教學詞彙——重「詞彙教學」,輕「閱讀教學」
二、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詞彙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一定程度上弱化生詞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心理上解除對生詞的戒備,閱讀課中的詞彙教學應結合閱讀內容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活動,把詞彙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起來,把詞彙學習貫穿於閱讀過程的各個環節。教師可以從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三個階段落實詞彙教學,從而達到結合閱讀有效教學詞彙的目的。
1、閱讀前:掃除閱讀障礙,巧學「讀前詞彙」
在備課時,教師將單詞根據「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要求分類區別處理。這里所謂的「讀前詞彙」是指影響課文理解且不可通過上下文推測其意的詞彙,或對理解文章起關鍵作用的重點短語。此類詞如不在讀前及時處理,會影響學生閱讀。處理此類詞彙時盡量呈現該詞彙在該課中的意思,避免引發歧義。另外,學習時間最好控制在8分鍾以內,以免影響閱讀課其他環節的實施。具體可採用以下兩種呈現方式。
1)、利用圖片,引出詞彙
2)、創設情景,教學詞彙
3)創設語境,品味詞義
2、閱讀中:點撥學習策略,教會猜詞悟義
閱讀的主要任務是理解文本,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即使是詞彙學習也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可以在生詞自然出現時介紹詞彙的意思,讓學生在不同語境中去感受詞彙,去體驗詞彙。
1)、借用構詞,推測詞義
2)、英英釋義,以舊帶新
3)依託語境,判斷詞義
3、閱讀後:設計不同題型 ,應用鞏固詞彙
對學生來說,知識從理解到掌握需要一個過程。讀後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鞏固閱讀成果,拓展語言知識運用;對教師來說,讀後活動設計可起到檢測前兩個教學步驟的教學效果,能了解學生對文章信息的理解程度以及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於學生可以依託文本語境理解的詞,在讀後教師應多設計不同的「產出型」(proctive)練習加以鞏固。把「語言操練和閱讀理解」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加深對詞彙的理解和記憶,增強運用能力。常見的有效的詞彙鞏固練習有:
1)、藉助圖片或關鍵詞,復述課文
2)、挖空目標詞彙,理解填空
3)、利用相關文章,拓展閱讀
總之,在英語閱讀課詞彙教學中,教師要本著以「學生為主,教師為導」的原則,分讀前、讀中、讀後三個階段進行詞彙教學。這樣,既不會產生因強調閱讀而淡化詞彙教學的現象,也不會因詞彙學習而弱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從而有效地處理了閱讀教學與詞彙教學之間的關系。不僅積累了學生的詞彙,還陪養了其良好閱讀習慣,形成了正確的閱讀策略。當然,在閱讀中進行詞彙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敢於根據學生實際,選擇合適方法大膽實踐,化解學生詞彙學習的難度,提升學生詞彙學習的質量。願我們閱讀課的詞彙教學能走出「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地,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