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閱讀的單一性

英語閱讀的單一性

發布時間: 2023-09-07 07:55:15

① 小學英語課堂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新課標指出,英語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拓展英語知識和文化,積累和豐富英語詞彙量,獲取英語信息,增進對使用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的理解,發展英語的思維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徑。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特別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尊重學生閱讀的內心體驗,因為展現人的本性是教育智慧的理想境界。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新課標一、二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褲遲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字;(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二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然而,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在閱讀的詞彙及語法講解,使得學生忽略了整體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權,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於是通過日常教育實踐,我發現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1.教師選擇的閱讀材料,往往內容單一,受到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興趣的制約;或是直接從課外的閱讀材料中拿來主義。其實,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英語閱讀,閱讀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博覽群書」,從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中,選擇原汁原味的、生動有趣又能啟發學生思維的閱讀材料,而且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進行有效地改編。閱讀材料需要有以下的共同特點:(1)內容有趣、可讀性強,激發孩子閱讀的慾望。這樣生動有趣的內容讓孩子讀著就放不下來了,避免閱讀成為孩子學習英語的負擔。(2)基於學生基礎,難度適中。想要讀、能夠讀的閱讀材料,才能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障礙。(3)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同時豐富英語文化知識。原汁原味的材料能為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打開很多扇門和窗。只有具備以上這些特點的材料,才能讓學生產生想要讀的慾望,從而進行自主閱讀。
2.教師指導閱讀方法過於機械,基本上是解答題目,搞題海戰,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自主思考的動力;或者教師把閱讀材料孤立成一個個語言知識點進行語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閱讀內容的人文性和整體性。
3.學生閱讀缺乏正確的閱讀技巧,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總是逐詞逐句、反反復復地閱讀,只重視獲取細節信息,而忽略了對閱讀內容的整體感悟和宏觀閱讀的能力。
4.學生閱讀缺乏主動的精神,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螞姿閱讀任務,不會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擴大知識面。
三、小學英語課堂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首先,要求教師把閱讀教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做真正的「胡物李閱讀者」,還給他們閱讀、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筆者一般只示範閱讀技巧,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學生自行閱讀。教師只是在課堂上起到一個組織、引導、激勵學生的作用。面對一些生詞,教師應告訴學生要一口氣讀完整個閱讀內容,即便有不認識的詞阻礙閱讀,但只要不影響對整體內容的理解,就不必每次都停下來查詞典,弄清詞義。不要認為讀完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沒有學會單詞,不能翻譯每句話就是一無所獲,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個別的詞彙和句子,而是對於吸收語言的「潛移默化」。學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獲得語感,因為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產生學生的語言輸出。反之,如果經常停下來,學生會失去閱讀的興趣,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破壞了他們思維的連續性。
其次,對於一般及以下水平的學生,教師在指導他們閱讀的過程中,還要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指路徑,排障礙,適時提點、啟示、指導、鼓勵,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當解決閱讀中遇到的某些問題時,引導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並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為他們搭建起通向作者、文本的橋梁。另外,在當今網路信息環境下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妨礙閱讀理解的詞,只要運用滑鼠點擊一下,便能聽到單詞的發音,看到其中文意思,就可以獨立閱讀。
再次,在學生自我閱讀的過程中,允許他們採取多種閱讀方法。他們可以做摘抄,旁邊作標注,圈點勾畫等,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個性心理特質充分綻放,從而實現內容解讀的多元性。教師要在小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了解小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此外,也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後,再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進行總結和鞏固。
最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也是為了進一步使小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並不是側重於某一方面,而偏廢另一面。
(1)聽和說是緊密聯系的,聽是理解吸收信息的過程;說是通過口頭語言表達的思想、信息。在閱讀能力提高之後,由於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在閱讀中得到了增強和提高,詞彙量進一步豐富,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只要通過一系列聽的技能訓練,先聽後說。在聽的基礎上發展說的能力,由簡單的模仿到重復說,再到進一步大膽的說。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小學生就可以自由表達,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寫是將自己的思想轉變成語言符號的過程。小學生開始只能對字母、單詞、簡單的句子進行仿寫。當聽、說、讀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便可以由看圖寫話進行的簡單書寫表達。最後達到自由表達的能力。例如,四年級小學生剛學完《Open Day》就能寫一篇關於自己房間的作文
《My bed room》
This is my bedroom. It is big and nice.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The computer is my good friend. I like my bedroom. Do you like it?
總之,以學生為主體,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更好地進行英語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一定要採用激勵性評價,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及時地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和激勵,充分打造各種平台讓他們展示自己,保持他們閱讀的興趣。此外,無論是從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考察方面,還是從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角度來看,科研課題都是提高學校學科建設、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非常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因此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個性化研究能夠幫助廣大教師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教學能力和實施科研課題的能力。
(責編張亞莎)

② 淺談外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啟示

淺談外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啟示

本文主要介紹和分析了外語閱讀教學中的三種模式,並結合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 闡釋了互動式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啟示。

一、閱讀模式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的興起,閱讀理論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先後出現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及互動式閱讀模式。這些模式試圖描述閱讀過程中閱讀者處理信息時伴隨的心理變化過程。
自下而上閱讀模式把閱讀過程看成一個直線形的被動的解碼過程,即讀者通過對字母、單詞、短語及句子之間銜接的識別,重新構建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這是一種知識性閱讀,閱讀只依賴閱讀材料本身所呈現的信息,其注意力放在識別和辨認課文中的詞、句和語法等表層結構和意義特徵上。
自上而下閱讀模式注重語篇和語義的理解。這種閱讀模式強調讀者已有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認為有效的閱讀在於用語篇信息中盡可能少的線索作出准確的判斷,閱讀不是被動地接受文本信息,而是讀者積極利用已有的語義知識、背景知識、語境知識等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如猜測、驗證、修正、繼續推斷等。
交互性閱讀模式,認為閱讀不是單純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過程,而是兩者相互作用的處理過程。閱讀過程是運用多種信息和知識對文本進行解讀的過程,意義不僅來於文本,而且來於讀者對文本的解讀,是文本的表層結構和讀者對文本涉及話題背景知識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結果。這一理解過程是非線性的,是雙向、主動的加工、處理信息的互動過程,是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這種閱讀模式不僅要求讀者對文本的意義進行解釋和推理,還要求讀者結合文本字面的詞語、句型結構,以及語言結構之間的相互關系來確認假設,強化聯系,建立理解。
二、理論背景
交互模式與圖式理論緊密相關。現代圖式論認為圖式是指儲存在人的記憶里的知識結構(Adams and Collins),這個結構有不同的等級,較為抽象的知識處於較高層次,而比較具體的知識位於下層,當下層圖式被具體化時,高一級的圖式便被激活。閱讀理解是讀者頭腦中的圖式和文本信息交互作用的過程,當讀者將記憶中的圖式與文本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聯系起來並使之相匹配時,就能理解語言材料的內容。互動式模式既重視運用圖式知識進行預測、推斷高層次知識,又強調低層次的迅速解碼能力,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兩種能力可以互為補充。根據圖式理論,閱讀的最有效的模式就是互動式模式———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式的結合。“交互性”閱讀模式有以下主要特點:(一)閱讀是多種認知技能並用的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這種閱讀過程強調自然、真實、互動的學習體驗。(二)強調閱讀技能培養的綜合性。閱讀作為語言和信息的主要輸入來源,需要利用聽、說、寫等綜合技能交流思想、意見和信息,“交互性”閱讀過程必須是語言整體性的運用過程。(三)閱讀能力只能通過閱讀行為本身才能得到提高。強調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學習的觀念。
交互性閱讀模式不是某種一成不變的模式,它是一種處於不斷發展和更新中的閱讀理論,它吸收了兩個模型的優勢,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嚴密性和條理性。它使閱讀過程由單向走向雙向,使閱讀教學理論由單一走向綜合,已經成為閱讀研究的主流。
三、閱讀模式對外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根據交互模式理論基礎,在閱讀教學的三個步驟——預讀( pre-reading)、閱讀(while-reading)和後讀 (post-reading)中運用互動式模式有如下啟示:
(一)提高語言知識水平,構建完好的語言信息符號系統。Goodman認為,讀者在閱讀時,要憑借三個語言信息符號系統:表音、詞音和符號;句法結構、語言結構和語法;語義或意義構成方面的因素。閱讀教學中,要激活有關的圖式,學習者首先必須具備相當的語言知識。如果語言知識欠缺就會造成“自下而上”的閱讀方式受阻,也就談不上“相互作用”和“雙向交流”閱讀活動了。只有達到一定的語言水平,學習者才能與文本發生意義上的聯系。Clarke 和Silberstein曾提出語言頂標 (language ceiling)概念,認為語言頂標較低的讀者理解文本的能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William 提出,學習者必須能同時增加自己看到就懂的詞彙即:主動詞彙(active vocabulary),增強自己對文本中常見句型和修辭方式進行識別的能力,否則,再好的閱讀策略和技巧都不起作用。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習者建立豐富的語言圖式( linguistic schema),即努力提高學生識別詞彙、習語以及語法結構的能力。
(二)累積各種圖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閱讀不是一個單純吸收信息的消極過程,而是讀者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 結合文字信息進行理解的積極過程。因此,影響讀者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除語言知識外,還有非語言知識(或非視覺信息),即內容圖式。互動式閱讀過程離不開圖式知識,外語學習者累積的各種知識越多,自然越有利於獲取新的知識。圖式分為三種類型: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結構圖式。一般來講,我國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語言圖式,而對內容圖式與結構圖式重視不夠。因此,閱讀教師應在通過語篇分析,幫助學生積累結構圖式的同時,向學習者介紹與文本內容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以便在學習者的頭腦中建立豐富的非語言知識,幫助他們減少閱讀障礙, 促使自上而下閱讀渠道的暢通。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言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習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己的.特點,創造性地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外語教師有必要幫助培養學習者的諸如預測、快讀、詞義猜測等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去除指讀、有聲朗讀、唇讀和默讀、回讀等不良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
(四)增強積極參與意識,主動與作者進行雙向交流。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是積極的參與者,始終進行著對文本的信息加工和意義推測。為了使語言交際取得成功,作者往往使用各種手段,力求向讀者表明自己的意圖,以求得到讀者對篇章信息進行正確的推理。例如,一篇好文章的作者會通過標題、 段落中心句、 篇章的開頭和結尾等位置進行最大限度的明示,以期讀者做出對該文章中心大意的最大限度的推理。預測、 快讀、 猜測詞義等閱讀技能與策略都需要讀者的積極參與,以及與作者進行雙向交流。
四、結論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實例向學生展示正確的閱讀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地建立互動式閱讀方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促進作用。最後,需要指出的是,互動式閱讀模式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它會受到課堂教學時間和學生語言水平的限制,所以如果採用分級的教學方法,把層次不同的學生,編在不同的班裡,就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Adams,M.J. and A. Collins.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reading [A].In R. O. Freedle (Ed.).Norwood, N. J. Ablex,1979.
[2]Clarke,M.A.& S.Silberstein.To ward a Realization of Psycholinguistic Principles in the ESL Reading Class[J]. Language Learning,1977,(1).
[3]Goodman, K. S.“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s Guessing Game”[A].In H. Singer & R.Ruddell (eds.).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C].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76.
[4]Williams, R.Top 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reading [J].ELT Journal,1986,(6).
[5]束定芳,庄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

高中英語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高中英語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英語閱讀的方法與技巧介紹,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部分:高中英語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一、英語閱讀中的三大障礙

1.語言的障礙。Readingis a comprehensive skill because it concerns the recognition of configuration, pronunciation, grammatical inflexion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 words,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魏立明,孫長順:2001 )由於有的單詞往往有幾種甚至幾十種意思,而一個詞的確切含義只有在具體的文章之中根據上下文才能確定。因此,詞義的轉換和搭配仍是閱讀中的障礙。所以要避免進入見詞就查字典的誤區。

2.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因為文化背景知識是閱讀的無形障礙。由於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因此有時很難做出判斷。People believe that both visual and non-visual information is involve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 matter of fact, it seems that the more non-visual information the reader possess, the less visual information is needed.(魏立明,孫長順:2001 )。 所以多做泛讀的訓練將有所幫助。

關於這兩個障礙的排除在本文的以下部分中也有較詳盡的論述。

3.閱讀技巧的障礙。而這一障礙又是多方面的。如找中心思想,推斷文章中有沒有直接說明的意思,確定作者的語氣等。本文將就這一方面進行重點論述。

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原則

大多數人在閱讀的時候,有很多不利於提高閱讀效率的習慣。以下簡介幾種:

1.音讀

很多人都有出聲閱讀的習慣。這種閱讀方式的主要弊端就是使閱讀速度和效率受到說速度的限制。因為正常默讀速度幾乎要比出聲朗讀的速度快兩倍以上。此外,出聲閱讀往往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有時是唇誦,有時是喉誦。讀寫活動都會影響眼睛的掃視速度。因此,要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就要養成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元號的視讀能力。

2.心讀

心讀是一種很難覺察到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之中,人體的任何部位,包嘴,頭喉都不動。只是在心裡自言自語,一字一句地讀出每一個詞。由於這只是一種內在的說話方式,因此要改掉比較困難。所以要強制自己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時,還要強制自己加快閱讀速度,才可以逐漸改掉這種壞的習慣。

3.指讀

指讀就是用手指,鋼筆或其他東西指著一個一個詞進行閱讀的習慣。這種單純的機械運動不僅會嚴重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還會把注意力引向錯誤的方向。況且對英語考生的要求不是考其注意單詞的位置,也不是讓其在每個單詞上都平均花費時間,而是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闡明的思想內容上。恰恰是這種指讀的習慣妨礙了眼睛的運動,並限制了大腦快速活動的能力。因此,必須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逐漸養成用腦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4.復視

復視即回視,重讀現象。閱讀能力差的人往往過分依賴復視,以至於養成習慣。所以閱讀大量難度適宜的讀物,就不會因遇到生詞或不懂的短語,句子和段落而回過頭再來看,以至於養成復視的習慣。閱讀時要盡量控制自己,盡量做到一眼讀完就讀懂。如果這樣效果仍不明顯,可選用遮蓋訓練法,即看一行遮一行,使眼睛不重看。這樣反復聯練習可見成效。

5.頭的擺動

有的人在閱讀文章時,頭部會無意識地左右擺動。這也是一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時候,他往往會使自己的鼻尖對准正在讀的每一個字。這樣一來,當他順著一行字往下讀的時候,就會輕微地擺動頭部。而當他開始另一行時,就會很快地轉回去,以便使鼻尖再次對准要讀的部分。這種情況下頭的擺動,自己往往自己意識不到。而正是這種不必要的動作,對閱讀速度產生影響。因此,在閱讀時要想辦法檢測並控制頭的移動,以便養成閱讀時只移動視線的習慣。

6.查字典

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部分生詞,有的人查字典尋詞義,而忽略採用猜測或邏輯推理的辦法加以解決。只是頻繁地查字典。這看似勤奮。實則用手代替了腦的思考。閱讀時,查生詞的次數過多,不僅影響閱讀理解,而且容易打斷閱讀的思路,不利於閱讀的進行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事實上,有很多詞完全可以根據上下文線索以及構詞法推測出來。比如上下文同義或反義現象,關聯詞,以及前綴和後綴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點之外,還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閱讀效果。比如說有人閱讀時心不在焉,有的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轉筆,不時地發出聲響。有的人身體亂動,還有人過多地進行語法分析等現象。而這些現象頻繁的出現就會變成不良的習慣,影響閱讀的效果,應當予以糾正。Forming good reading habits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魏立明,孫長順:2001 )

三、英語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一般來說,英語的閱讀可分精讀、泛讀和快讀三種形式。

精讀的任務在於傳授系統的基礎語言知識,如語音,語法,詞彙,篇章結構,語言功能意念等;訓練語言的基本技能,如聽,說,讀,寫,譯等;培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進行精讀訓練的一般步驟是先疏通詞彙,粗知文章的輪廓及大概,再研究文章的結構,弄清文章的內部聯系,然後深入重點,剖析語言,分析內容,把握文章的重點,最後綜合歸納,領會作者的意圖。有一些閱讀的基本技術在平時就要注意運用,如圈點,摘要等。最好手裡拿一隻筆,邊讀邊將文章出現的重點信息,如時間,地點,事件,任務,及數字,生詞等勾畫出來,通讀全文後,再將所勾畫的零碎信息閃電般地串起來,重新組成文章。這樣不但有助於學生閱讀答題的速度,而且還可以回過頭來有目的、有意識地核對其中的細節,完成以後,應養成良好的記錄筆記的習慣。對文章的生詞、語法、句法等難點進行整理,以便今後復習。

泛讀的任務在於著重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細致觀察語言以及假設、判斷、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的能力;培養速讀能力以及閱讀的興趣,擴大詞彙量,增強文化背景知識,學生應盡可能涉獵交際功能強,實用性強的應用文,以及各種體裁、題材的文字資料。如人物傳記,科普讀物,寓言故事,社會文化,文史知識,新聞報道,廣告說明,信函,圖表等。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讀一些英文版的簡易讀本。這對於了解各種文化的共性和差異,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則有所幫助。

這兩種閱讀方式都需要在平時進行訓練和加強。然而在各種英語考試之中,時間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我們還需要掌握另一種閱讀方法,即快速閱讀。快速閱讀要求讀者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迅速完成答題者和出題者書面交際的任務。在閱讀的過程之中,略過無關信息,篩選有關信息,利用標題、段落、黑體、斜體、圖表、圖畫、主題句和關鍵詞語,辨認要點,迅速有效地獲取重要信息。但是,要想提高閱讀速度,進行快速閱讀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泛讀、計時閱讀、略讀和查讀等。

1.快速泛讀

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這里將講的泛讀指廣泛閱讀大量涉及不同領域的書籍。要求讀得快,理解掌握書中主要內容即可(文秋芳,1996)。要確定一個明確的數額,要結合自己的實踐,量體裁衣。同時應注意讀物的難易程度,單純以速度衡量效果是不全面的。

2.計時閱讀

有的人對於同一篇文章慢讀時理解准確率就高,而快讀時准確率就降低了。這是為什麼很多學生抱怨平時做題准,一到考試就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那麼要想提高閱讀速度,平時必須有意識地多做計時閱讀的訓練。高考中平均每篇閱讀理解平均所需要的時間大約七、八分鍾左右。因此平時計時閱讀訓練每次進行5至10分鍾即可,不宜太長。因為計時閱讀精力高度集中,時間長了,容易疲勞,精力反而容易分散,沒有效果。所以訓練時可以由老師或自己先計下起讀時間,閱讀完畢,計下止讀時間,即可以算出閱讀速度,持之以恆,應見成效。

3.略讀

我們把略讀也可稱為跳讀或者瀏覽。這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的技能。而所謂的略讀,實指盡可能快的閱讀,迅速地獲取文章的大意或主題思想。也就是說略讀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以跳過某些不必要的細節,而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的速度。

我們在進行略讀訓練時要注意以下技巧:

(1)要利用排版格式,如書或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斜體字、黑體字腳注、標點符號等。對書和文章進行預測略讀。預測略讀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以把握大意、有關的細節極其相互關系。

(2)以一般速度閱讀。閱讀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文章風格、口吻或語氣等

(3)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聚統計,大約有80%的主題句是段落的首句,其他20%左右的是尾句。因此我們往往可以通過閱讀每段的首句或尾句來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4)注意關聯詞,如轉折詞however, moreover,序列詞firstly, secondly 等.

4.查讀

查讀又稱為尋讀。同略讀一樣,查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技巧。熟練的讀者運用查讀,獲得具體信息,以提高閱讀效率。查讀是一種從大量資料之中查找某一具體事實或某一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而對其他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的方法。(文秋芳,1996)。運用這種方法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略過盡可能多的文字資料,找到需要的信息。

作為一種快速尋找信息的閱讀技巧,查讀既需要速度,又要求查讀的准確性。具體地說,查讀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時針對性地選擇問題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的文字映入大腦,不必逐字逐句過目。視線在文字上掠過,一旦發現有關的內容,就要稍做停留,標示或摘下。既要保證查讀的速度,又要做到准確無誤。所以用查讀技巧作應用文體裁的閱讀題型,成效更見顯著。

查讀與略讀不同。略讀時讀者事先對材料一無所知,而查讀則是讀者對材料有所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的。

為了進行有效的查讀,讀者應運用以下技巧:

(1)利用材料的編排形式。資料多半按字母順序排列,如字典、郵政編碼及參考資料等。但也有按年代或類別。總之是利用某種邏輯方法排列的。

(2)利用章節標題和說明。查讀之後首先看文章標題或章節標題,確定文章是否包含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或者哪一部分包含哪些資料。這樣就可以直接翻到那個部分進行尋找。

(3)抓提示詞。讀者找到所包含信息的章節,准備查讀。這就要留心與那個具體信息有關的提示詞。找到提示詞之後,就可以採用一般速度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我們在做閱讀理解時,這幾種閱讀方法也會交叉使用到,具體步驟為:

(1)先精讀問題,了解題後做到心中有數。

(2)用目光略讀全文,捕捉有關信息。可利用標題、主題句等。例如,讀記敘文時我們要問5W,即為何(Why)、什麼(What)、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怎樣(How)。例如要找一個人名,我們可以直接找到含有這個人名的句子。

(3)停下來讀這個句子。如果是答案。我們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不是,可以繼續搜尋查找。同時注意一些關鍵的提示詞和標點符號。

四、 結語

實際上正如我們所體驗的,閱讀不是一個繁長線形的過程,不必要把所有的文章一一閱讀。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可以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可以跳過某個詞語、句子,甚至不必要的段落去獲取必要的信息。

我們中國有句成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比較形象地描述了閱讀的重要性。對英語也同樣適用。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好的英語不是英語老師講出來,都是學生們練出來的。所以我們的學生以及其他英語愛好者,不僅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恰當運用英語閱讀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更要與長期的閱讀實踐相結合。只有這樣,才會盡可能地克服英語中存在的三大障礙,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增強英語閱讀能力。

第二部分:高考英語科普類閱讀答題方法

【題型說明】科普知識類文章在高考試卷中是倍受青睞的又一寵兒。每年高考都有關於科普知識類閱讀理解材料的考查。這類文章的特點是科技詞彙多,句子長且結構復雜,理論性和邏輯性又都較強,再加之文章所介紹的知識對於同學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同學們看這類文章覺得是霧里看花。

【文章特點】科普類文章的主要特點:

1. 文章中詞彙的意義比較單一、穩定、簡明,不帶感情色彩,具有單一性和准確性的特點。綜觀整篇文章可以明顯看出,它沒有文學英語中常採用的排比、比喻、誇張等修飾手段,一詞多義的現象也不多見。

2. 句子結構較復雜,語法分析較困難。為了描述一個客觀事物,嚴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作者經常會使用集多種語法現象與一體的長句。

3. 常使用被動語態,強調動作的承受者。

4. 常使用雙重否定句。

【結構特點】科普知識類文章結構一般也是由標題(Headlines),導語(Introctions),背景( Background),主體(Main body)和結尾(Ends)五部分構成。標題是文章中心思想高度而又精闢的概括,高考這類閱讀理解材料一般也不給標題,而要同學們選擇標題。導語一般位於整篇文章的首段。背景交待一個事實的起因。主體則對導語概括的事實進行詳細敘述。這一部分命題往往最多,因此,閱讀時,同學們要把這部分作為重點。結尾往往也是中心思想的概括,並與導語相呼應,命題者常在此要設計一道推理判斷題。

【備考提醒】要做好這類閱讀理解題,先要掌握這類文章的特點和結構,真正讀懂並理解它。其次,工夫在課外,平時一定要多讀科技幻想類文章,比如:太空與海洋、創造與發明、計算機發展、人類未來、動物世界等。特別是從網上搜尋一些取材原版、內容時新、語言鮮活的科技幻想類材料閱讀。這樣長期堅持,既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又可以擴充科技詞彙,還能提高解答這種類型試題的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實例分析】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後做後面的閱讀理解題:

Robots are smart. With their computer brains, they help people work in dangerous places or do difficult jobs. Some robots do regular jobs. Bobby, the mail carrier, brings mail to a large office building in Washington, D.C. He is one of 250 mail carri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Mr. Leachim, who weighs two hundred pounds and is six feet tall, has some advantages as a teacher. One is that he does not forget details. He knows each child’s name, the parents’ names and what each child knows and needs to know. In addition, he knows each child’s pets and hobbies. Mr. Leachim does not make mistakes. Each child goes and tells him his or her name, then dials an identification number. His computer brain puts the child’s voice and number together. He identifies the child with no mistakes. Then he starts the lesson.

Another advantage is that Mr. Leachim is flexible. If the children need more time to do their lessons they can move switches. In this way they can repeat Mr. Leachim’s lesson over and over again. When the children do a good job, he tells them something interesting about their hobbies.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children switch Mr. Leachim off.

1.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 tells us _____.

A. human beings are not as smart as robots

B. robots will take the place of man to rule the earth

C. we can only use robots to do some regular jobs

D. robots can help people in many different ways

2. Mr. Leachim’s _____ makes him a good teacher.

A. knowledge B. appearance

C. advantages D. energy

3.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Mr. Leachim can do in his lessons?

A. To meet the needs of each student.

B. To talk to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C. To keep everyone’s interest in his lesson.

D. To introce more hobbies to the children.

4. The word flexible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_____.

A. not strict B. not hard

C. suitable D. changeable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may be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re are 250 robot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 Mr. Leachim is run and controlled by electricity.

C. Bobby works in a large office building in Washington D.C.

D. The lessons taught by Mr. Leachim are given on a TV set.

【答案與解析】文章主要講的是機器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幫助人類。

1. D。主旨大意題。從With their computer brains, they help people work in dangerous places or do different jobs. Some robots do regular jobs可知機器人可以做各種不同的工作,能以各種方式幫助人類,故答案選D。

2. C。事實細節題。從Mr. Leachim, who weighs two hundred pounds and is six feet tall, has some advantages as a teacher可知答案C正確。

3. A。推理判斷題。從Another advantage is that Mr. Leachim is flexible可知他非常的靈活,可滿足每個學生的要求,故答案選A

4. D。詞彙猜測題。 從文章最後一段可知學生可以根據需要有選擇地運用Mr. Leachim, 可見flexible是形容Mr. Leachim很靈活,富有變化,即答案選D。

5. B。事實細節題。從文章最後一句話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children switch Mr. Leachim off可知答案B正確。

;

④ 【實施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理解100篇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判頌析 通過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各種不足之處,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教學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材料的表層理解,許多學生不能對所讀文章的要點進行有效的推斷,也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脈絡,從而影響了理解的准確性和全面性。許多教師仍採用師生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被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應當是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閱讀的目的也應有不同的側重,而千篇一律的閱讀教學模式難以實現不同的閱讀目的。
(二)閱讀教學中忽略了語法分析。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談語法色變」,未能引導學生藉助語法正確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對長句、難句、省略句及意思晦澀句的理解與分析,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阻礙了學生獲取文章的內含信息。
(三)閱讀教學中生詞處理不當。如何處理閱讀材料中出現的生詞和歧義詞使許多教師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許多教師片面追求閱讀時的「整體理解」,舍棄了對詞彙的教學,只是在閱讀前將有關詞彙匆匆略講而過,而且只涉及詞彙的一般含義,忽視了詞彙在語篇中的特定含義。
(四)閱讀教學中濫用多媒體。雖然閱讀教學以多媒體來輔助詞彙教學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把本應通過文字解讀和推理歸納才能獲得的信息以直觀形式展示給學生,致使直觀教學替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抹殺了學生的好
奇心,不利於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文字解碼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分析及啟示

⒈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作了分級定位,即「能根據閱讀目的使用不同閱讀策略」(六級),「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遲祥句和長句」(八級),「能通過上下文和句子結構猜測詞義」(六級),「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七級)等,從而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閱讀教學的過程既是對詞彙語篇進行理解的過程,又是對句子進行系統歸納和概括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發掘閱讀材料內涵和正確使用閱讀策略能力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推理能力的過程。
⒉近年來的英語高考閱讀理解文章和試題也充分體現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和導向。高考閱讀文章的取材到問題的設置有以下特點:①文章體裁多樣,題材各異文章難度呈現一定梯度。②閱讀文章中出現的難句和長句等復雜句逐年增多。③根據語境推測生詞意義和對代詞指代意義的考查題增多。
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倡導任務型教學,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目標要求。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感受成掘旦鄭功,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⒋語言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新的語言知識從輸入到運用有一個處理消化的過程,完成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理解語言的機會。
因此,我們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實施任務型教學。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研究目的在於:通過完成閱讀過程中的環節相扣的小任務,指導學生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兼顧培養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的設計

所謂「任務」,簡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任務參與者之間的交際過程也是一種互動過程。
新編高中英語閱讀教材中的課文具有話題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知識豐富等特點,它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鑒於此,高中英語閱讀課的任務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趣味性原則:教師就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盡量採用真實的內容和方式,採取多變的教學活動形式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2.啟發性原則:在設計閱讀課任務時,教師要在深入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心理特徵,力爭做到設計的任務能激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參加語言實踐。
3.階梯性原則:閱讀課中任務的設計要注重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並形成由初級任務向高級任務過渡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在語言技能方面,應遵循先聽讀、後說寫的設計順序,使教學呈階梯式層層遞進。
4.滲透性原則:任務的設計不應該局限於課本教學,而要滲透到學習和生活中,以培養學生思維想像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
5.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任務實踐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主體,教師應努力做好教學中的鋪墊工作,通過引導、啟發和輔導等形式,使學生不斷思考、歸納和總結,最終獲取新的知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四、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探索

根據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理念和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高中英語閱讀課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任務前(Pre-task/Task before reading)。任務前活動包括教的活動、意識提升活動和計劃。教的活動與介紹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結構密切相關;意識提升活動只在提高學生對語言結構的意識;計劃就是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任務。這一段我們應完成以下任務:
1.了解背景知識,預測活動內容:學生課前通過各種媒體了解背景知識,教師適當補充,背景知識又稱非直觀信息,它儲存於學生的長時記憶中,是直接影響閱讀分析和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適當了解背景知識,可以幫助掃除可能出現的障礙,激發其閱讀的慾望。同時,也可讓學生根據文中圖片及標題等對閱讀內容進行預測,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興趣。
2.掃除語言障礙:要使閱讀有意義,不但需要非直觀信息,還需要直觀信息等。因此,掃除閱讀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生詞釋義的量,有的生詞詞義要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
3.明確閱讀目的:閱讀目的決定了閱讀的方式及速度。目前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目的旨在通過規范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其中包括獲得課文大意的掃讀技能、獲得課文具體內容的跳讀、精讀技能以及培養語感、獲取樂趣的泛讀技能。教師應在閱讀教學前確定第一教學階段的閱讀目的及閱讀方法,呈現本課所要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任務,比如,讓學生閱讀後填圖或表格等。
第二階段:任務環(Task-cycle/Task while reading)。任務環包括符號辨認和內容理解。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弄清課文的結構和具體內容,還要幫助學生弄清楚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可以設計數個微型任務,構成任務鏈,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採用下面四個環節來完成任務:
1.聽力理解:學生聽錄音,了解課文大意,完成1-2個聽力題,從而提高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有關信息的能力。
2.掃讀理解:該環節要求學生快速通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主題句、關鍵詞,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一個整體印象。教師可用以下方法來檢測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
(1)課文主要信息正誤判斷;
(2)選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標題或圖片;
(3)要求學生回答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綜合性問題。
3.略讀質疑:在該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有關信息重點地進行略讀,找出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4.細讀賞析:在該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審美的觀點認真閱讀全文,了解文章的細節、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間的聯系,促進對篇章結構的理解。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來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
(1)要求學生回答一些關於課文的細節問題;
(2)要求學生討論歸納各段大意;
(3)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寫各類圖表;
(4)要求學生藉助語法分析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句子中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地理解閱讀材料,獲取作者所傳遞的信息,達成閱讀目標的有效方法;反之,脫離句法分析的閱讀往往是膚淺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長句和難句進行語法分析,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要增強學生的理解深度。
(5)要求學生正確理解特定語境中的詞彙,它是有效推敲作者意圖的關鍵和理解全文的前提。
在語境中學習詞彙,擴充詞彙,了解新詞,正確把握語篇的意義,發掘文章的內涵,也是閱讀理解的重要任務之一。例如,在一篇介紹數碼相機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They are very hot this year. The prices have come down and the quality has gone up. Who wants to travel with 30 rolls of film? With a large memory card to store pictures, you can shoot and shoot and never to worry about changing a roll.句中劃線詞彙均為多義詞,在上述特定的語境中才產生了它們的特定語意;學生只有了解了整篇文章的真實意義,才可能讀懂這段話的內容。
當然,在各環節的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提醒學生注意閱讀速度,並根據不同的閱讀方法和任務,向學生提出不同的閱讀速度。
第三階段:任務後(post-task/task after reading)
任務後活動包括討論、評價和操練。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
1.展示: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通過表演、報告、復述、背誦、聽寫、默寫等方式向全班展示任務完成情況。
2.討論與評價: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興趣或觀點,完成一些交際任務。引導學生以討論的形式表達個人的觀點,例如:同意或不同意,喜歡或不喜歡,提出建議或解決問題,評論課文中的人物,想像故事的多種結局,等等。然後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評價要具有激勵性。
3.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做相關內容的作業,如:課文的改寫、縮寫或續寫,采訪,報道,或做同樣題材的短文填空、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等等。

五、結束語

在任務型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學生大腦始終處於一種激活狀態,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學習任務的不斷深化,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准,並使學生產生成就感。
總之,任務型閱讀教學強調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當然,我們全體師生還須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和完善任務型閱讀教學的基本操作模式。
(責任編輯:鄭 衛)

⑤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和方法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和方法 閱讀是英語「四會」能力中重要的能力之一。閱讀是獲取知識、認識客觀事物、發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徑,培養閱讀能力有助於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語言體現人的思維,開闊人的胸襟,閱讀是接觸別國語言的最好方法和最佳途徑。具體對於高中生而言,「讀書是學習,使用還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因而學英語,掌握閱讀能力是為了使用才學習,這種有用更具體於當前效應。以近年來高考題為例,雖然閱讀題的分值沒變,但出現了字數多、讀速快、題目難的趨勢,這體現出高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在提高。但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學生害怕做閱讀題,考試在閱讀上失分也比較多,閱讀能力弱。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詞彙的有限和語法知識的不足
在閱讀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上生詞,生詞多了他們就會覺得這篇閱讀太難。而有些學生知道句中每一個單詞的意思,但卻無法理解整句含義。他們孤立了每個詞與周圍詞的關系,從而無法看懂句子的結構。如果一個句子中含有多個非謂語動詞或從句時,他們就有可能把握不住句子結構,不知所雲。了解語篇的組織結構對文章的理解也很重要,如敘述和過程描寫的時間順序,動態動詞的運用等等。有些學生只注重句法規則而忽視語篇結構,對語境與文章背景知識知之甚少,這也是阻礙其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了解規則且知其具有的意義,並把他們運用到經常出現的語境中理解其功能,才會有助閱讀。
2、部分學生對閱讀理解缺乏閱讀興趣,從心理上排斥閱讀
心存畏懼心理,認識不明確,態度欠端正,總覺得閱讀是一道逾越不了的坎。特別是在考試中一遇到閱讀題就緊張,而越緊張就越難以讀懂。主要表現為:部分中等學生做閱讀題時,對文章的框架把握不到位,對於模糊的選項,不是反復仔細審題而是抱著碰運氣,跟著感覺走,逮誰是誰的心理或做法。對英語學習困難的部分學生,不論閱讀材料是難還是易,都不能仔細認真的去閱讀,而是一味的敷衍了事。
3、教學方法和練習形式單一傳統
平時教學中,為了趕進度,趕課時,多採用詳細的集中的知識點講解,對文章缺乏整體的指導,並且缺乏系統的有效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的點撥和訓練。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在中國使用了多年,Explanation-Example-Practice的三段式教學曾長期占據英語課堂,這種教學方式常常是圍繞孤立的語言點、句式結構或是語法知識來展開活動的,這種觀點把學生的學習活動當作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不是一個主動積極的活動。現在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對英語閱讀做出積極的`探索,但仍有相當多的教師在沿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方式,認為意義附身於文,讀者只需逐詞逐句弄懂文字,就能理解意義。其結果是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甚緩,挫傷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有一部分教師認識到語言輸入的意義,也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大了閱讀材料的輸入。但在訓練時,往往是由教師找幾篇現成的材料,讓學生閱讀後核對答案了事,教師教得機械,學生學得乏味,練習形式的單一,又抑制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這種教學與練習中,學生從一篇閱讀材料中除了獲得一些細節外,其餘信息獲得甚少,更無從談起對其篇章結構有一定的了解。4、師生對跨文化意識的忽視
跨文化意識有個長期培養的過程,它對閱讀的影響不容忽視。有些學生往往誤以為只要掌握了相當量的英語語音、語法、詞彙知識,英語就可以學得差不多了,英語閱讀就不會存在障礙。平時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一篇短文對相應水平的學生來說幾乎不存在生詞或難以理解的片語,但他們就是不能理解其內容,問題就在於文化差異或知識領域的不了解。因此,要想學好英語,真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英 語文 化意識內容的適當導入,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滿足學生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需要,為今後進—步的英語知識體系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5、閱讀方法的不正確,導致閱讀的效率低
在學英語的學生中,很多人不能把握閱讀英語的技巧和方法,導致閱讀效率低。
在高考時閱讀量非常大,致使一些考生根本無法把文章全部讀完,所謂的「掃讀法」、「跳讀法」、「略讀法」也只能適用於少數類型的文章,根本不能解決本質問題。那麼文章到底應該怎麼讀呢?一句話,主動地閱讀文章的關鍵部位。所謂主動,是指不能象一般的閱讀那樣完全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應該不斷地進行思考和預測;所謂關鍵部位,主要是每一段的開頭和結尾。很多人不能正確把握閱讀技巧和方法,總是用自己內心的閱讀方法來審視資料,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這就給批量性的閱讀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閱讀,造成效率低下。
應對方法:
1、擴充詞彙量,強化語法
要提高閱讀水平,詞彙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打個譬方:造房子要磚瓦材料,詞彙就是閱讀英語的磚瓦材料,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彙,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所以要提高閱讀水平,我們就得學會積累詞語。我們不妨這么做:在通讀全文後看第二遍,遇到生詞盡可能根據上下文來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這些生字查詞典,然後抄寫在一本可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時,就拿出這小本子背誦記憶,這樣做不費時,效果卻很好,因不時接觸,反復記憶,詞彙量增加得很快。學習語法與學習生詞相似,也是影響和制約閱讀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平時還應加強語法訓練。 2、注重背景知識的介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⑥ 英語寫作技巧:如何有針對性地寫好英語應用文

一、讀和寫的關系
讀寫結合是培養寫作的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徑。讀是寫的前提寫作是讀的目的,他們是密不可分的,由讀到仿,由仿到寫,由寫到創,正如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由此看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將讀和寫結合起來,才能有助於提高語言的綜合技能。
二、應用文文本閱讀及寫作特點
(一)被動性、復原性及釋義的單一性的特點
首先,功利需要的滿足和功利目標的實現,無論對於個體人的生存發展還是對於群體、社會人的生存發展,都是至關重要和必需的,這表現在應用文閱讀的心理、行為受被動控制心理影響。因此在這種閱讀的心理支配下,往往讀者是一種被動心理,即需要什麼就讀什麼,缺乏一種積極主動的閱讀精神。再者,應用文本一般都是作者必須把欲表達的思想觀點、反映的客觀情況充分地、完整地賦之於文本,避免一切意義空白的存在。對象徵、隱喻、比擬、暗示、雙關、誇張等可能引起讀者對文意曲解引伸的表達方式棄之不用,力求主旨鮮明、詞決意暢,力忌委婉含蓄、詞微旨遠等。再者,文本意義有嚴格的語境限制,比如確定的時間、地點,確定的對象、范圍,確定的行文目的,確定的上下文關系等,使讀者的理解能嚴格按作者鋪設的意義軌道運行。最後,應用文文本意義先讀者而存在的自有自足性和作者對文本意義所作的如上所述的種種設定限制,使應用文本成為具有排他性的封閉結構。綜上所述,應用文特有的復原性、被動性,釋義的單一性也就給學習者一種警示,在閱讀應用文本時一定要遵守這一特點,要區別於常識閱讀,把堅持什麼,避免什麼弄清晰,堅持「學學、套套、練練、用用」的學習原則。
(二)實用性、通用性、專業性、行業性的特點
實用性和通用性是應用文的特點,同時,專業性、行業性較強也是應用文的鮮明特點。應用寫作是寫作學的分支,屬於寫作學課程,但它不同於常見的「基礎寫作」課。它是以寫作學的理論為基礎,更側重的是人們社會工作、生活中的各類應用。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文閱讀及其寫作教學常被忽視
全國高職高專學院現在都使用了國家高職院校的英語指定教材——《當代高職高專英語教程》(浙江大學出版社)及《新絕高編實用英語》(高等教育出版社)。這兩套教材都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宗旨,把培養和開發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譯方面的應用能力放在首位。每冊各8個單元,每單元第四部分都為應用文閱讀及寫作。由於學生的英語基礎很差,在教學中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基礎知識的講解和訓練上,在處理第四章節時已經時間不足,精力不足了,基本上老師寥寥處理,加之學生又不願動手,往往這一章節就敷衍過去了。
四、如何使應用文寫作和閱讀得以重視
(一)合理處理課時.整合內容結構
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大綱規定:一般性對每一不同內容的章節,科學授課課時為7學時。備課是備單元,也就是說把一個單元看作整體進行備課做到知識內容整合,這樣知識前後能夠連貫起來,使語言基礎能夠有效的實施在語言綜合使用上,即詞法句法學習奠定了語言綜合技能的使用,綜合技能的培養拓寬了語言實用技能。
(--)提高教師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改進教學方法
高職高專院校都採用的是「實用英語教材」。教材本身就對英語語弊粗言應用能力要求很高。英語教師英語語言知識很牢固很扎實,駕馭課堂知識講解時能做到游刃有餘,但是在面對商務專業很強的課文處理、應用文寫作時就很棘手。教師自身應加強商務知並卜尺識的學習和積累,學校或教研室也應該對從事高職高專的英語老師進行培訓,任課教師主動參與社會實踐,採用實踐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和模擬情境教學法及將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寫作課程的改革設想,這樣就能使英語語言傳授和商務知識、具體滲透相得益彰。
(三)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應用文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寫就錯」的問題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共識。因此,在講授應用文閱讀和寫作時,一定把培養學生動手習作放在第一位。要求學生背誦各類文體的用途、格式、規范要求、寫作方法。教師應多給學生訓練機會,訓練材料,加大常用文體的寫作訓練,教師還應及時監督和批改學生的習作。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怎樣進行詞彙教學

對於學生來說,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是外語學習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詞彙知識與閱讀理解高度相關.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對詞彙知識的教授給予高度重視.但從近年來的中考試卷來看,英語閱讀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學生認為應該將更多的時間用於閱讀理解的解題上,從而放鬆了對詞彙的學習.這一點讓我們許多老師也相當困惑,從而也有些忽視詞彙教學.所以在詞彙教學上因循守舊,不求突破,而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培養閱讀能力和應試技巧上.
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詞彙教學的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反復讀、拼單詞、反復默寫、做練習等方法佔了不小的比重.這種單一、枯燥的詞彙教學在短期內是能使學生強化記憶所學單詞,但是從長遠來看,必定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從而影響到整個英語的學習,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還有很多老師乾脆將詞彙完全放到課前教,在課堂上只用圖片、實物或者練習的方式.
那麼,閱讀課公開課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筆者聽了很多校內外閱讀課的公開課,發現教師在對閱讀課課堂環節安排上是各顯神通、各具特色.對於閱讀策略的指導方法上也竭盡所能,多有涉及.而對課堂中必不可少的詞彙教學這一板塊的處理就顯得有些千篇一律.有的教師是採用一些圖片或輔助教具教授新單詞,有的教師是在導入部分與學生的自由談論中引入一些新單詞並教授,還有些教師是採用詞彙復習,如首字母填空、將單詞與其正確的意思配對等形式,這些教學方式缺乏創新,學生容易對一成不變的模式缺乏興趣,從而對教學效果也有影響.另外,也不利於學生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那麼,根據目前閱讀課的現狀再加上詞彙教學的重要性,「創新」就成了我們初中英語閱讀課詞彙教學的一劑良葯了.筆者曾聽過一位老師的公開課,她在對詞彙的處理上打破了傳統的教法:先為學生鋪設情境,讓學生進行一個體驗活動.活動的內容是:How will you feel if you』re blind?從而引出disabled people這一新詞,那麼disabled people 有哪些呢?學生們就習得了新詞deaf,從deaf people 為話題引入了手語教學.接下來這位教師就邊運用手語邊教授,這樣的方法比較新穎,學生們很感興趣.在跟著老師邊做手語邊讀單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習得了這些單詞,而且印象頗深.就因為這位老師的「創新」,使整個課堂「活」了起來,也使學生習得語言的過程在輕松愉快中進行,並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見,詞彙教學這一環節在課堂教學中起著吐故納新、承前啟後的作用.如果處理得當,不但能使學生牢牢掌握所要學習的詞彙,還能使其它環節開展順利,從而使整個課堂氣氛良好,節奏明快.
筆者翻閱各種雜志、書籍,找到兩種英語詞彙教學的理論方法:詞彙直接教學和詞彙間接教學.所謂的詞彙直接教學指的是明確地將詞彙作為教學的直接目標.通過對詞的語音、詞形、語義、用法等進行分析、講解和操練,從而使學習者掌握詞彙的一種教學方法.詞彙間接教學是指在進行聽、說、讀、寫等其他教學任務時使學生附帶習得單詞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在以交際為目的的學習活動中為了維持活動的順利進行而產生出來的副產品.教師可考慮在閱讀教學中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開展詞彙教學,內容應包括以下兩方面.
1.選擇一些詞彙進行直接教學
詞彙選擇的總原則是選擇那些使用頻度較高而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的並且與閱讀文章的內容和主題相關的詞彙.所教授的內容應包括詞彙知識的各個方面,如:拼寫、發音、句法、相對詞頻、搭配、詞的使用限制、詞彙的組成部分(構詞法),及與其他詞的相關關系等.通過直接的詞彙教學,可以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詞的各種知識和具體用法,對提高學生對詞彙的理解和用詞的准確性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授一些詞彙學習策略
通過對詞彙的直接教授使學生掌握的詞彙量是非常有限的,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結合文章內容指導學生運用詞彙學習策略進行流暢的閱讀,並通過閱讀積累和擴展詞彙.如:(1)指導學生利用上下文推測詞義.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詞彙知識的發展.(2)教授學生運用聯想策略擴大詞彙量.教師可在語音、詞形、詞義三方面運用聯想策略.語音方面既可以通過英語單詞讀音規則進行聯想,也可以通過母語詞彙的聲音與形象進行聯想.詞形方面可讓學生對相似詞形進行對比學習.詞義方面可以通過同義反義關系、上下義關系、部分與整體關系、語法關系等進行聯想.(3)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聯想將所學詞彙系統化.英語中大多數單詞都可以按照某種方式歸類,而且在一篇閱讀文章里,同類詞同時出現的概率較大.所以對同類詞用聯想方法歸類學習和記憶,效果更佳.
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如果又能在英語閱讀課上推陳出新,適時創新,那麼閱讀課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Hubbar先生的教育學理論認為,影響理解和應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詞彙.確實,詞彙是語言最基本的單位,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不熟練掌握詞彙,就不可能掌握一種語言.一個人掌握詞彙的多寡和牢固與否,直接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他思想表達的豐富與准確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詞彙量的掌握就代表外語水平.

⑧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1

初中是學生語言發展的一個舉足重輕的階段,初中的閱讀課是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陣地,是廣大英語教師探討和研究得最多的教學組成部分。但是總的來說,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生普遍存在著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盡管教師和學生都在這一塊投入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與學習效果不能成正比,形成一種「高耗低效」的現象。不少的學生在英語考試當中閱讀題得分普遍偏低。應該如何改變這種高投入低效率的現象,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切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從實際教學出發,對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研究和探索,發現當前閱讀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其進行分析並提出對應的優化對策。

一、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詞彙量不足夠、閱讀速度慢。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不能夠忽視詞彙的學習。已有的研究表明,要想閱讀系列等級讀物,必須達到95%的理解。也就是說,在閱讀時,學生必須認識現有等級讀物中95%的詞,才能夠做到快速順利閱讀。但是,由於學生的詞彙量小,閱讀的時間不夠多,閱讀的速度又由於詞彙障礙而很慢,從而導致他們接觸英語詞彙的機會很少,詞彙量小又引起他們在閱讀過程當中容易引起挫敗感,使得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或失去信心,從而產生一種不良的循環。

2、課外閱讀量少,不能為理解提供充分的輸入。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置身於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當中去。我們在閱讀一篇文字時,要達到對文字的理解,有時候不僅僅需要對詞彙的熟悉認識,更需要對該段文字的背景知識的了解。而目前來說,初中生的英語閱讀量偏少,不能為理解文章提供充分的輸入,並且,過小的閱讀量不利於詞彙的積累與語言綜合水平的發展。

3、教學模式單一,對閱讀教材只限於對課文表層的理解。

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教材單一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教材的表層理解,學生不能夠對所讀文章的重點進行有效推斷,難以正確把握文章脈絡,從而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准確性。許多教師甚至還使用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回答的問題都是教師事先確定好的,學生只處於一個被動應付的局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學習主動性。有些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實踐當中,把閱讀當作精讀,閱讀教學就是講解生詞,羅列搭配,補充片語,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而有的教師則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劃出片語,提供個標准答案,學生自讀完以後只了解了個故事情節。由於教法單一、陳舊,學生接觸到的教材基本是課本和試題,難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更沒能夠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及感受能力。

二、適應新課改大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方法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新課程要求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要從以前的「雙基」為主轉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並且增加了課外閱讀量的要求,下面筆者嘗試著談一談優化閱讀教學的一些方法: 1、合理安排步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的開展應該具有步驟性,包括「讀前」、「閱讀」、「讀後」三個步驟。閱讀前,應該激活文化背景知識,減少閱讀理解障礙。在日常閱讀教學當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即盡管學生自己掌握了足夠的詞彙和語法知識,但仍然無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不具備在閱讀過程中激活已有知識的能力。所以教師應開展各種各樣的讀前活動,開展讀前活動時可以參照學生用書中的插圖,圖片。或者利用掛圖,甚至錄像VCD等。使得學生對所要閱讀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背景文化支持。而閱讀中,則應立足課堂,活用教材。閱讀中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應該以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為目標,視教材為渠道,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意思的能力,讀懂並抓住大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學八(下)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時,課前讓學生預先收集與UFO相關的信息,可以查看有關的書籍、電視電影,並與同學交流討論。閱讀前,展示關於UFO的電影片斷,展現圖片,讓學生看著圖用下列詞彙來描述UFO來臨時的情景:land,getoutof,alien,while,surprised,anywhere,kid,right,runaway,happen。閱讀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說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並進行語句語篇的講解分析,以使學生對文章結構有更清晰的認識。閱讀後則主要是及時對學生讀語篇的理解程度進行檢查,可以利用課文後附的練習,也可以自行設計,或檢查學生對課文中的事實、情節等表層的理解,或檢查學生對課文嘗的理解。使學生挖掘文中內涵,開展創造性思維。

2、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近年來各種類型各種等級的英語考試都更加註重閱讀,閱讀的比重在各種英語試題當中越來越大。新課標也對初中英語閱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反映了閱讀的量應該相應的增加,但是閱讀的量不應該盲目的增加。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區分精讀與泛讀,課內與課外,並且使之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教材中的主題,補充各類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課外閱讀材料。課內進行精讀,並加以細致的指導;課外進行泛讀,培養學生的語感與開拓學生視野,豐富詞彙。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訂閱英語報、英語雜志。課堂上精講課文內容,講解片語、語法、分析句子結構與段落等等,然後給學生選定的報刊、雜志上的文章或某一段落,讓他們在課外自行閱讀並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進行分析,報刊雜志上的其他文章則只要求他們進行泛讀,並在課內抽取一定的時間來談他們課外閱讀的體會。

3、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

課文的教學一般都涉及三個方面的知識,分別是語言知識、閱讀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識。我們在教授學生課文的時候,不僅僅只是要求他們認識詞彙,理解字面意思與了解文章故事內容而已,更希望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又會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甚至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推理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融入到教材的文化內容中去,對比文化現象的異同,適當介紹英語國家社會制度、歷史、民族習性以及價值觀等文化現象,進一步提高他們英語閱讀分析的能力,初步培養英語作品鑒賞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2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能也不允許通過加大學生的課業負擔來實現,要做到輕負擔、高效益,只有落實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教學」,是指通過一段時間教學後,學生能獲得具體進步或發展,學生能否得到最大化的進步和發展是衡量有效教學的主要指標。落實有效教學需要繼承、借鑒、創新。縱觀當前有效教學實施的過程,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理念不新、備課不實、內容不齊、整合不力、方法不活、評價不新、發展不全。對實施有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現象,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制定製度、創新手段、優化行為,加強有效教學的指導,將有效教學的理論主張及操作要求內化為教師教學的需要。

一要加強學習,落實培訓

教師教學理念認識不到位,其原因不僅僅在教師一方,學校也有責任。課程改革多年,而新課程學習培訓方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雖然開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培訓面相對狹窄,每年真正參加上級培訓的名額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派部分優秀的教師教干參加。讓每位教師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需加大培訓力度,統籌安排,積極引領教師對新課程理念進行自學與研討。學校要立足本校實際搞好校本教研: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聽課評課等要分期、分批有計劃地進行,要對課標理念和教材易忽視的內容以小專題的形式進行研究和挖掘,形成具體的帶有案例性質的解讀材料。

二要明確要求,規范教學

實施有效教學,落實在課堂,關鍵在教師。因為教師的教學習慣一旦形成,要徹底改變並非易事,所以,僅靠目標管理來改變教師教學行為遠遠不夠,需要有統一的標准來衡量、規范,因此需要在備課、上課、作業、教學方法選擇等方面制訂一系列標准。例如備課方面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法、備輔導(閱讀),課堂教學務實不務虛,真正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堅持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力戒拖沓無神的「催眠課」與急風驟雨式的「填鴨課」。作業方面做到布置之前審核,以精當、適量、有層次為標准,克服作業布置的隨意性,做到布置之後批閱要及時、認真、准確、全面等。

三要以學定教,顧及全面

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本質上說教學的教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計劃者、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要立足學生,研究他們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特點,從學生的具體需求與特點出發,結合課程標準的各個階段目標,去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並結合教材內容,盡可能地利用學校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互動性,提高學習參與率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實效。

四要開發資源,拓寬渠道

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對教師來說確實有難度,但開發校本課程怎麼搞應從學校實際出發,可簡可繁。有能力形成課程體系的,可從教材研究、課程設置等方面系統整理,沒有能力的,可針對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興趣去收集整理一些拓展性材料,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去補充學習內容,從而開辟課程資源,增加學生吸取知識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五要「授之以漁」,養成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對於個人教育來說離開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議的'。」要求教師加強自學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自學就是要求學生學會自己提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動腦,少替代學生思考,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自我質疑的習慣。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並指導預習,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在反復強化中逐漸養成預習、質疑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還要關注學生情感、個性、意志品德、作業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情況,通過針對性地訓練和家校互動等方式,讓學生在各個方面向積極的、可持續發展的方面發展。

六要注重評價,倡導反思

教學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學,完善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包括「教」的評價和「學」的評價兩方面。在「教」的評價中,要強調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可藉助寫教學反思的形式來進行,要讓教學反思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把反思的重點放在方法(如何反思)、角度(從哪些方面去反思)、連續性與實效上。教學反思一方面是每節課後的教學反思,另一方面是階段性教學行為反思,因為只有把短期反思與階段反思結合起來,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有深刻的認識並有較大的改進,才能達到「反思」的真正目的。教的評價還要結合有效教學,建立對教學每個環節的評價細則,形成領導點評、教師互評、日常評價和階段性總結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改進教學。「學」的評價要強調評價手段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用成績報告書作為終極評價手段,平時對學生要採用動作、神情、體態、語言等表揚方式,經常性的隨機激勵評價,豐富評價的手段。教學中可構建「比、學、趕、超」的評比制度,開展教師評、學生評、師生互評、當堂現場評、課後個別點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並在評價中通過建立學生成長記錄等完善評價激勵機制,發揮評價的促進功能。

總之,實施有效教學既近在眼前,又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在思想上重視,從方法上創優、內容上突破、細節上關注,才能取得實效、高效。固然,目前存在的每一個問題、採取的每一項策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們管理者付出艱辛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有效教學一定會顯現。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論文 篇3

摘要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評價是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新課程提倡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現實教學中,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熱情參與教學過程的狀況與新課程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小學英語課堂評價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有效的激勵性評價策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促進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課堂激勵性評價的作用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等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課堂評價;問題;策略;英語教學論文

1引言

面對新要求,怎樣才能通過科學的課堂即時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呢?這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的新課題。

2課堂評價的概念界定

關於課堂評價的定義各式各樣,但核心基本相同,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的學習,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而對學生的學習信息採集、分析與利用。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課堂評價具有多種類型。例如,從評價內容看,有學習行為評價、學習結果評價、發展趨勢評價等。對評價類型的分析與把握,有助於我們科學地建立並合理地使用教師課堂評價標准。本文所述教師課堂評價,僅指即時性評價。

3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3.1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理念的提出,課堂即時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實施,但沒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目前課堂評價存在的不足有:評價語言和標准單一、僵化;評價主體單一;鼓勵與誇獎的濫用;糾錯方式不恰當;缺少體態評價。沒有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區別對待。

3.2存在問題的原因

3.2.1教師受傳統評價理念的影響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是權威的,教師單向評價學生。在新課改下,傳統評價思想依然存在,學生評價老師和學生互評在課堂上也不多見,老師掌握著課堂評價的主動權,必然造成評價主體單一。3.2.2教師對評價功能意識淡薄有的教師為了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在課堂上大量運用「萬能」的「Good,OK」來表揚學生。老師不指出讀得好,好在哪裡;對又對在哪裡。學生聽了表揚當然高興,可這有利於學生的提高嗎?教師淡忘了評價的功能。3.2.3教師對激勵性評價片面理解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在評價時不恰當地使用激勵性策略,有的是浮誇的,甚至學生出現嚴重錯誤時都一味地鼓勵學生。3.2.4教師對學生的心理認識不清小學五年級階段的學生被稱為學齡中期階段或少年期,是各方面蓬勃的、不均衡的發展時期。他們的自尊心開始增強,有的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感受,當面批評指責學生,造成了不良的學習效果。

4激勵性評價策略

4.1概念闡述

激勵性口頭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情境這一特定語境的制約下,當學生的某一行為完成後,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激發學習動機,誘發其興趣,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4.2策略

4.2.1轉變教師觀念和課堂教學方式要想新的教學理念付諸於實踐,解放教師的思想是前提。有的教師說:「只要學生學到東西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展示。」可見其根本就不重視學生是否參與課堂,教師都不重視那又怎會激勵學生去參與呢?而觀念的轉變要落實在實際的課堂中。英語課堂中如何創設語境是教師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毫無疑問,小學生更喜歡在游戲中學習。4.2.2課堂評價應充滿人文關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凸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評價必須堅持正確的人文價值取向。4.2.3要真誠地愛學生,做到客觀公正一堂小學英語課上,學生每回答一個問題,教師就表揚加分,每說一段話,教師就獎勵一張貼紙。從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沒有考慮活動的難易程度,一味進行雷同的表揚。教師要做到客觀公正,需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行為作出不同的口頭評價,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評價就是針對我的。」4.2.4鼓勵學生自評、互評積極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進行面對全體學生的多主題評價。教師在評價某一位學生時可以推而廣之,對集體進行激勵;也可以開展學生互評。當然,這意味著教師的責任將更重,要機智地引導學生進行正面、友善的互評,否則會導致同學間關系的緊張、矛盾的產生,從而破壞集體的團結。

參考文獻:

[1]陳婉琳.熊德信.課堂即場評價型教學評析與啟示——以中山大學夏紀梅教授教學藝術為例[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10).

[2]胡小妮,黃秦安.對數學提問環節實施科學的即時性評價的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2010,(7):13-16.

[3]蔡偉.教師課堂評價質量標准研究[J].教育科學,2007,23(5):43-47.

[4]嵇建中.從實例透析小學生心理[J].廣東教育綜合,2009,(3):22-23.

;

⑨ 淺談怎樣培養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近幾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結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提出了如何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
1 近幾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特點
① 選材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強調實際應用,體裁多樣,題材眾多。科技小品,新聞報道,天文地理,人物介紹,風俗習慣,戲劇廣告,不一而足。
② 生詞和難句增多,信息量加大,表達方法靈活;短文結構復雜,語言意識加強,設題手法靈活,干擾性強。
③ 高考試題重視以下技能的考查:閱讀速度,猜詞能力,找出段落主題句和文章主題句,把握文脈走勢,分析語篇結構,認識各種設題方法。總趨勢是能力為上、素質第一。
2 《新課標》對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要求
① 增加了閱讀量的要求,其中八級目標要求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達到3O萬詞以上。
② 擴大了閱讀材料的范圍,其中九級目標要求學生能閱讀一般的英文報刊,英文名著以及各種商品的說明文等非專業性的資料。
③ 提高了閱讀能力的要求。六級目標要求能根據閱讀目的使用不同的閱讀策略,七級目標要求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八級目標要求學生能正確分析句子結構,能理解長句和難句,能理解閱讀材料中的不同觀點和態度,九級目標要求學生能根據情景及上下文猜測不熟悉的語言現象。
3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3.1 閱讀材料單一,閱讀量嚴重不足
學生能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基本上是教材、試題和復習資料。這些材料形式單一,內容雷同,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不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2 訓練方法簡單
閱讀教學模式單一,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材料的表層理解或者是大搞開放性的討論,針對文章本身的分析和理解不夠,使許多學生不能對所讀文章的要點進行有效的推斷,也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脈絡,從而影響了理解的准確性。許多教師仍採用師生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回答的問題大多數是教師事先設定的,學生處於被動應付的局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而且,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應當是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閱讀的目的也應有不同的側重,而千篇一律的閱讀教學模式難以實現不同的閱讀目的。
3.3 教學重心失衡
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仍把閱讀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語言知識點進行教學,致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心嚴重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語閱讀材料的應有功能。如何處理閱讀材料巾的生詞和歧義詞使許多教師感到棘手。許多教師片面追求閱讀時的「整體理解」,舍棄了對詞彙的教學,只是在閱讀前將有關詞彙匆匆略講而過,而且只涉及詞彙的一般含義,忽視了訶匯在語篇中的特定含義。另外,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談語法色變」,未能引導學生藉助語法正確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對長旬、難句、省略句以及意思晦澀句的理解與分析,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
3.4 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利用
閱讀理解能力與學生的興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關,而這些品質顯然不能通過單一的應試強化訓練來培養,目前的閱讀教學在材料的選擇、教學方法和訓練手段上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4怎樣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能力
4.1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學生對未知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但缺乏毅力和耐力,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另一方面要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實施教學,培養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居里夫人一課時,可讓學生觀看其英文版電影,再去閱讀原著,容易喚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和鑒賞名著的慾望。
4.2 優化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先決條件。但是,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養成了逐詞、逐句閱讀、聲讀、心讀、回視、勤查詞典等習慣,導致閱讀速度慢,也影響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教師在課堂上不得不用大量時間講解,難以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教師應指導學生按照意群閱讀、跳讀和略讀等閱讀方法,快速理解文章文旨大意,並在文章中迅速搜索答案。教師應讓學生精力集中,防止以偏概全。教師也可採用計時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迅速找出文章的主題句和關鍵詞。這樣的訓練可以加速學生的閱讀節奏,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其閱讀緊迫感,為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和大量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或構詞法猜測生詞的意思。此外,還可以設計引發學生討論的閱讀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4.3 立足課堂,優化教學方法
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課文是閱讀教學的中心。教法直接影響學法,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思想,摒棄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防止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及限制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閱讀中的運用。相反,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去體會和感知文字傳遞的信息,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要採用師生平等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閱讀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也有利於提高其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和把握,進而藉助語法分析文章中旬子和句子之間,句子中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通過長句和難句分析以及正確理解特定語境中的生詞難詞來增強學生的理解深度,達成閱讀目標。教師不要把記意力集中在語法和詞彙的講解上,把閱讀材料弄得支離破碎。閱讀不同體裁的文章應採用不同的閱讀策略。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章體裁,採用不同的教法,按照文章的表現形式給學生必要的思路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重要的線索,從而使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和段落大意,准確快速地理解閱讀材料。
4.4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我們採用了問卷調查的形式,共設計了32個問題,涵蓋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方法、習慣、雙基等方面,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況並加以分析,為指導和研究奠定基礎。調查結果表明,學生主體意識差,處於受支配的被動狀態,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出來。因此,我們首先讓學生理解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需要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並通過行動來實現。然後,我們向學生傳授閱讀策略,指導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後反思並自述所用的閱讀策略(比如:全文瀏覽、上下文推理、問題查找、篇章結構分析、根據關鍵詞進行概括、分析長句或難句、選擇性注意等)。同時,我們督促學生加強課文預習,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時反思總結。
綜合所述,我們有必要根據高考和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有的放矢地進行閱讀教學,從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熱點內容
我喜歡影子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10 17:35:48 瀏覽:850
我們也可以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10 17:35:42 瀏覽:512
她正在跳舞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10 17:34:25 瀏覽:787
我喜歡騎自行車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1-10 17:34:18 瀏覽:797
今天給你買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01-10 17:32:05 瀏覽:421
說英語的單詞怎麼說 發布:2025-01-10 17:31:52 瀏覽:208
每三周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10 17:29:52 瀏覽:989
我的魚英文單詞怎麼寫英語作文 發布:2025-01-10 17:26:08 瀏覽:695
後演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1-10 17:26:03 瀏覽:477
我不舒服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1-10 17:12:52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