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課堂上常見的兩種閱讀方式英語
① 英語閱讀的快速方法有哪些
1、瀏覽法。瀏覽法是指對一般不需要細致了解的書籍,只是從總體上粗略掌握書中大概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廣泛地了解信息,有助於開闊視野,是博覽群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瀏覽閱讀主要是重點注意文中的一些關鍵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題目和書名,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論點、主要論題或是主要內容等。通過研究題目,可以對文章或書籍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二是目錄、序言、提要、索引等,這些將會幫助讀者對文章或書籍大體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這一部分瀏覽的關鍵主要是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將這些關鍵部分瀏覽完畢後,會對文章或書籍形成總的印象,如果經回憶有不夠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處,可再作必要的重點補閱。
2、掃讀法。掃讀法是指對文章內容一目數行、一目十行地掃瞄,以大容量獲取信息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掃讀法不像傳統閱讀方法那樣逐字逐句地來讀,而是將眼停的視域盡可能擴大,將幾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頁文字作為每次眼停的注視單位,在快速掃視中獲得對文章或書籍的總體印象、整體理解。這種方法最快可以由數行掃讀達到一頁一頁掃讀,逐頁掃讀的方法又稱為面式閱讀法。由於擺脫了個別字句上的語意糾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並不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影響理解程度,很多時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閱讀更能夠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掃讀法閱讀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必須經常專門訓練,比如經常做一些視力擴展訓練,在平時閱讀時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擴大每次眼停的視野范圍。利用舒爾特數字表等進行專門的視力擴展訓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跳讀法。跳讀法是指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而直取讀物的關鍵性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跳讀與掃讀不同,掃讀是逐頁掃視,而跳讀則是有所取捨地跳躍式前進,只停留在那些最有價值的內容上閱讀,其他次要內容則大段大段甚至整頁整頁地略過。所以,善於運用跳讀法閱讀,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很快抓住關鍵,把握文章要旨。跳讀的具體方法有多種:可以抓住標題、小標題、黑體字等關鍵處跳讀,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內容、中心題旨所在;可以根據關鍵詞語的提示閱讀,有關鍵詞語的地方大都是同閱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問題聯系最密切的;可以重點在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讀,這些常常是議論性文體的主要觀點或論據要點的所在;可以沿著情節發展線索跳讀,如在記敘文體中情節之外的純景物、人物的大段靜態描寫可直接略過;可以根據語法結構的提示跳讀,通過結構詞語的幫助來把握書中的思路,如"由此看來"、"總之"等就可提示讀者很快找到關鍵性的總結句。
4、尋讀法。尋讀法是指為得到急需的有關資料,在眾多相關書籍資料中搜尋查找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尋讀法是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我們在辭典中查閱某個字詞的意義或讀音;在報紙上查看當天的重要新聞;在電視報上了解想看的電視節目;在產品說明書中查訊某個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某本書中通過目錄提要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在寫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關資料等時,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到尋讀法。尋讀時,要在快速掃視書頁的過程中,能夠很快地對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問題的細節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術語等,作出識別判斷。這種快速篩選識別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鍛煉提高。
5、猜讀法。猜讀法是指在讀書讀文章時,以所了解的題目或已看的前文作為前提,對後面的內容預作猜想,然後將其與後文實際內容進行印證比較的一種閱讀方法。
猜讀法使讀者角度轉換為作者,為作者設身處地地考慮作品內容的安排,這就使閱讀活動始終處於高度活躍的積極思維狀態,有助於鍛煉提高讀者的認識判斷能力、創造能力。隨著猜讀准確性的提高,讀者在閱讀中領會把握作品內容的時間就會大為減少,因而猜讀的能力對提高快速閱讀能力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猜讀法最常見於情節類的作品閱讀中,如《老人與海》中在讀到桑提亞哥剛遇到鯊魚之時,讀者便可以猜想作者會怎樣寫他與鯊魚的較量?最後結局會是如何?其他類型的作品,也可用猜讀法閱讀。讀議論性文體時,可以先由題目設想作者怎樣提出論點,採用哪些論據,用什麼方法來具體論證。
運用猜讀法時需要注意,猜讀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作依據,不能毫無依據地憑空亂想。猜想之後,要在原文的相關處重點閱讀,將猜想與原文的內容進行對照,一致便說明自己較好地准確理解了作品,不一致則說明自己的理解或作者對內容的處理有問題。在不斷的猜想、比較、總結中,猜讀能力會不斷提高,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很好鍛煉。
② Skimming 和scanning兩種閱讀方式的區別是是
英語閱讀中到skimming和scanning的區別:意思不同、用法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英語閱讀中的意思不同
1、skimming意思:閱讀
2、scanning意思:察看;審視;端詳;瀏覽;翻閱
二、英語閱讀中的用法不同
1、skimming用法:接由名詞、形容詞、動詞不定式、過去分詞或介詞短語充當補足語的復合賓語。
例句:
Justskimmingthepaper,Isawaheadlineaboutthepope'svisit
我瀏覽了一下報紙,看到教皇訪問的大標題。
2、scanning用法:接形容詞、以動詞不定式的復合結構或介詞短語充當補足語的復合賓語。
例句:
她坐著瀏覽發黃的書頁。
三、英語閱讀中的側重點不同
1、skimming側重點:指粗略地讀。
2、scanning側重點:指仔細地讀。
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與其詞彙量、文化背景知識和閱讀策略等密切相關。選擇適當的閱讀策略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和總的閱讀能力十分重要,而一個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又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閱讀策略的掌握和運用。 一、英語閱讀模式 英語閱讀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top-down model)。閱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過程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有創造性的心理過程。讀者在閱讀中始終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不斷對視覺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讀者應該具有必要的語言能力,同時也對讀者的認知能力和語篇分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閱讀的另一種模式是自下而上的模式 (bottom-up model)。在這種模式中,讀者獲取信息是從辨認最基本的語言符號開始,即從字母到單詞、短語,然後從短語到句子、段落,最後從短語到篇章、再到對作者意圖的把握。 隨著對閱讀心理過程研究的不斷深入,閱讀的相互模式 (interactive model)逐漸形成並趨於成熟。這種閱讀模式認為,在實際閱讀過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兩種模式會交替或同時出現,它取決於文章的類型、讀者已有的背景知識和語言能力等因素。在實際閱讀中,讀者無論採用哪種閱讀模式都會用到許多閱讀技能。而閱讀技能又可以被分解成許多閱讀微技能。例如,猜詞、略讀和排序等。教師只要學習並掌握英語閱讀理論,了解英語閱讀模式及英語閱讀微技能的基本知識,才能從理論高度審視和調整教學方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選擇和採用的各種措施,它既包括學習者的心理過程,又包括其具體行為,學習策略種類繁多。英語閱讀策略是指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調控閱讀環節的操作過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靈活運用一系列閱讀方法或技能的學習過程。在高中階段,雖然閱讀教學一直受教師的重視,但教學效果卻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教師忽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教與學不對路是主要原因。比如說學生對閱讀課不感興趣、認為學習課文就是為了學習語言知識和應付考試,那麼教師上課主要側重語言知識的講解和考試技巧的傳授、忽視語篇教學、不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閱讀能力的培養。 總的看來,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閱讀速度較慢,且正確率也較低;高三有 75%以上的學生其閱讀速度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能運用閱讀策略進行閱讀的學生其成績顯然高於其他學生;部分學生能在無意識狀態下運用閱讀策略,只有少部分學生能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應該說高中學生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自學能力不斷提高,也不滿足於被動的學習方式。他們渴望得到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閱讀能力的訓練。教師應注意學生的這些特點,以及搜集學生的反饋信息,改進閱讀教學手段,努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目前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大同小異。具體表現為:第一課時教師教學生詞和短語;第二課時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或自讀課文 (默讀或朗讀),教師就課文提問,然後教師分析課文,講解知識點,學生記筆記,最後讓學生復述課文和做練習;第三課時教師繼續講解語言點,其餘的時間都被用來做各類練習。這種閱讀教學方法看似教師在幫助學生運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進行閱讀,實質上並沒有真正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學生總是在沒有任何生詞障礙的情況下閱讀,而且盡管閱讀課文前後都已經安排了略讀、排序等適合閱讀策略訓練的練習,但往往沒有多少教師能利用這些練習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策略的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始終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有些教師還逐句分析課文,使學生養成了依賴教師的思想。 三、改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根據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的分析,我們對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妨做出一些改進。 首先,教師應從思想上轉變教學觀念,應把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閱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教師要逐漸完成角色的轉變,即要由教學理論的實踐者轉變為研究者,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做出改進;教師要由課堂上的權威轉變為一名學習策略的指導者,指導學生確認當前的閱讀策略是否得當,幫助他們學會閱讀。 其次,教師要加強英語教學理論的學習,學會用教學理論指導閱讀教學設計。教師要有效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自己要先做閱讀策略的學習者,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清楚應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對學生進行哪種閱讀策略的訓練,才有可能選擇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閱讀技能,並能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第三,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策略的指導。通盤考慮高中三年的教學內容,從高一年級起,就要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明確每學年閱讀教學的目標和應該採取的措施。教師要使閱讀策略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結構、文化背景和情感特徵等;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細化到每一個單元,盡量減少閱讀教學中學法指導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針對各個年級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表現在: 高一年級的第一學期為初、高中過渡期,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讓學生寫日記和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在以往閱讀中運用閱讀技能的情況,並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學生的反饋信息,以便確定恰當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師應向學生系統、全面地介紹有關閱讀策略和閱讀模式的基本知識,讓他們認識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閱讀策略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高一年級應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技巧,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和猜詞、略讀等閱讀微技能,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以略讀為例,教師可培養學生在文章中迅速找出所需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首先確定略讀目標,然後確定查找范圍,迅速瀏覽,直到獲得所需的資料。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所給的問題,也可以自己編寫問題對學生進行略讀訓練。每次訓練前,教師應先向學生說明略讀的特點,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意識地使用略讀技能進行閱讀。教師可讓學生提前預習生詞,但應鼓勵他們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進行猜詞。課內外的閱讀訓練都應堅持計時,讓學生記錄自己每次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正確率。 在高一階段訓練速度的基礎上,高二年級應側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現舉幾例做法加以說明。例如識別替代詞:英語中 this,that, it, one等代詞常被用來替代上文中已提過或下文即將提及的內容。快速識別這些替代詞對加快閱讀速度、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部分課文中的閱讀替代詞以黑體形式出現,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要求學生閱讀中能利用替代詞預測下文,並能講出替代詞的作用。再如識別關聯詞:英語中常用as,while, although, instead of,before等關聯詞或表明上下文的因果和比較對照關系,或說明時間順序,或表示語氣轉折。教師應培養學生注意這些語篇粘和手段或語篇標記的作用。訓練中可要求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也可將抽掉關聯詞的課文列印出來讓學生填寫。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句子結構,進一步理解作者意圖。 高三年級的閱讀教學主要以復習為主。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按不同層次對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章進行分析。例如排序:對一組信息重新排序時,要根據關聯詞的位置及作用,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或空間順序將句子有機地結合起來,還要注意文章前後的一致性。閱讀課上教師可先向學生講明排序的方法,並讓學生做排序練習,然後讓學生對照閱讀文章,以此來檢查其閱讀理解能力。再如利用所讀信息解決問題:有些文章要求學生讀後去做某件事,例如,根據所讀信息寫回信和便條等,這些活動或任務為學生提供了接觸真實語言素材的機會。學生通過閱讀不但可以獲取信息,還可以利用信息解決問題。另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通過分析各類體裁和題材的文章,明確其功能,讓學生明確文章功能對理解作者意圖至關重要。 復習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對閱讀策略進行歸類,並通過練習加以強化和鞏固。教師應要求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並應用閱讀策略,閱讀過程中要養成對所運用的策略進行自我評估的習慣,以便及時調整不合適的策略。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作者使用語言的語氣、遣詞造句的方式和修辭技巧,正確體會和認識作者的創作意圖和目的,以便更准確地理解文章,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高中階段的閱讀教學還有兩點值得注意:在進行每一種閱讀策略訓練前,教師都應明確告訴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的要點,以便學生能積極地配合;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課外讀物,以鞏固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閱讀技能;高效的閱讀能力需要培養和訓練。教師只有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策略,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當然,學生掌握了閱讀策略並不等於閱讀水平就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和已有的學習經驗等都會對閱讀理解產生影響,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這些因素,並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 , 最終達到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
④ 英語閱讀方法與技巧
英語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英語閱讀中的三大障礙
1.語言的障礙。readingis a comprehensive skill because it concerns the recognitionof configuration, pronunciation, grammatical inflexion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words,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魏立明,孫長順:2001)由於有的單詞往往有幾種甚至幾十種意思,而一個詞的確切含義只有在具體的文章之中根據上下文才能確定。因此,詞義的轉換和搭配仍是閱讀中的障礙。所以要避免進入見詞就查字典的誤區。
2.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因為文化背景知識是閱讀的無形障礙。由於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因此有時很難做出判斷。people believe thatboth visual and non-visual information is involve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a matter of fact, it seems that the more non-visual information the readerpossess, the less visual information is needed.(魏立明,孫長順:2001 )。所以多做泛讀的訓練將有所幫助。
關於這兩個障礙的排除在本文的以下部分中也有較詳盡的論述。
3.閱讀技巧的障礙。而這一障礙又是多方面的。如找中心思想,推斷文章中有沒有直接說明的意思,確定作者的語氣等。本文將就這一方面進行重點論述。
二、 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原則
大多數人在閱讀的時候,有很多不利於提高閱讀效率的習慣。以下簡介幾種:
1.音讀
很多人都有出聲閱讀的習慣。這種閱讀方式的主要弊端就是使閱讀速度和效率受到說速度的限制。因為正常默讀速度幾乎要比出聲朗讀的速度快兩倍以上。此外,出聲閱讀往往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有時是唇誦,有時是喉誦。讀寫活動都會影響眼睛的掃視速度。因此,要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就要養成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元號的視讀能力。
2.心讀
心讀是一種很難覺察到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之中,人體的任何部位,包嘴,頭喉都不動。只是在心裡自言自語,一字一句地讀出每一個詞。由於這只是一種內在的說話方式,因此要改掉比較困難。所以要強制自己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時,還要強制自己加快閱讀速度,才可以逐漸改掉這種壞的習慣。
3.指讀
指讀就是用手指,鋼筆或其他東西指著一個一個詞進行閱讀的習慣。這種單純的機械運動不僅會嚴重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還會把注意力引向錯誤的方向。況且對英語考生的要求不是考其注意單詞的位置,也不是讓其在每個單詞上都平均花費時間,而是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闡明的思想內容上。恰恰是這種指讀的習慣妨礙了眼睛的運動,並限制了大腦快速活動的能力。因此,必須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逐漸養成用腦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4.復視
復視即回視,重讀現象。閱讀能力差的人往往過分依賴復視,以至於養成習慣。所以閱讀大量難度適宜的讀物,就不會因遇到生詞或不懂的短語,句子和段落而回過頭再來看,以至於養成復視的習慣。閱讀時要盡量控制自己,盡量做到一眼讀完就讀懂。如果這樣效果仍不明顯,可選用遮蓋訓練法,即看一行遮一行,使眼睛不重看。這樣反復聯練習可見成效。
5.頭的擺動
有的人在閱讀文章時,頭部會無意識地左右擺動。這也是一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時候,他往往會使自己的鼻尖對准正在讀的每一個字。這樣一來,當他順著一行字往下讀的時候,就會輕微地擺動頭部。而當他開始另一行時,就會很快地轉回去,以便使鼻尖再次對准要讀的部分。這種情況下頭的擺動,自己往往自己意識不到。而正是這種不必要的動作,對閱讀速度產生影響。因此,在閱讀時要想辦法檢測並控制頭的移動,以便養成閱讀時只移動視線的習慣。
6.查字典
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部分生詞,有的人查字典尋詞義,而忽略採用猜測或邏輯推理的辦法加以解決。只是頻繁地查字典。這看似勤奮。實則用手代替了腦的思考。閱讀時,查生詞的次數過多,不僅影響閱讀理解,而且容易打斷閱讀的思路,不利於閱讀的進行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事實上,有很多詞完全可以根據上下文線索以及構詞法推測出來。比如上下文同義或反義現象,關聯詞,以及前綴和後綴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點之外,還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閱讀效果。比如說有人閱讀時心不在焉,有的學生
一邊閱讀一邊轉筆,不時地發出聲響。有的人身體亂動,還有人過多地進行語法分析等現象。而這些現象頻繁的出現就會變成不良的習慣,影響閱讀的效果,應當予以糾正。forminggood reading habits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三、英語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一般來說,英語的閱讀可分精讀、泛讀和快讀三種形式。
精讀的任務在於傳授系統的基礎語言知識,如語音,語法,詞彙,篇章結構,語言功能意念等;訓練語言的基本技能,如聽,說,讀,寫,譯等;培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進行精讀訓練的一般步驟是先疏通詞彙,粗知文章的輪廓及大概,再研究文章的結構,弄清文章的內部聯系,然後深入重點,剖析語言,分析內容,把握文章的重點,最後綜合歸納,領會作者的意圖。有一些閱讀的基本技術在平時就要注意運用,如圈點,摘要等。最好手裡拿一隻筆,邊讀邊將文章出現的重點信息,如時間,地點,事件,任務,及數字,生詞等勾畫出來,通讀全文後,再將所勾畫的零碎信息閃電般地串起來,重新組成文章。這樣不但有助於學生閱讀答題的速度,而且還可以回過頭來有目的、有意識地核對其中的細節,完成以後,應養成良好的記錄筆記的習慣。對文章的生詞、語法、句法等難點進行整理,以便今後復習。
泛讀的任務在於著重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細致觀察語言以及假設、判斷、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的能力;培養速讀能力以及閱讀的興趣,擴大詞彙量,增強文化背景知識,學生應盡可能涉獵交際功能強,實用性強的應用文,以及各種體裁、題材的文字資料。如人物傳記,科普讀物,寓言故事,社會文化,文史知識,新聞報道,廣告說明,信函,圖表等。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讀一些英文版的簡易讀本。這對於了解各種文化的共性和差異,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則有所幫助。
這兩種閱讀方式都需要在平時進行訓練和加強。然而在各種英語考試之中,時間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我們還需要掌握另一種閱讀方法,即快速閱讀。快速閱讀要求讀者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迅速完成答題者和出題者書面交際的任務。在閱讀的過程之中,略過無關信息,篩選有關信息,利用標題、段落、黑體、斜體、圖表、圖畫、主題句和關鍵詞語,辨認要點,迅速有效地獲取重要信息。但是,要想提高閱讀速度,進行快速閱讀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泛讀、計時閱讀、略讀和查讀等。
1.快速泛讀
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這里將講的泛讀指廣泛閱讀大量涉及不同領域的書籍。要求讀得快,理解掌握書中主要內容即可(文秋芳,1996)。要確定一個明確的數額,要結合自己的實踐,量體裁衣。同時應注意讀物的難易程度,單純以速度衡量效果是不全面的。
2.計時閱讀
有的人對於同一篇文章慢讀時理解准確率就高,而快讀時准確率就降低了。這是為什麼很多學生抱怨平時做題准,一到考試就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那麼要想提高閱讀速度,平時必須有意識地多做計時閱讀的訓練。高考中平均每篇閱讀理解平均所需要的時間大約七、八分鍾左右。因此平時計時閱讀訓練每次進行5至10分鍾即可,不宜太長。因為計時閱讀精力高度集中,時間長了,容易疲勞,精力反而容易分散,沒有效果。所以訓練時可以由老師或自己先計下起讀時間,閱讀完畢,計下止讀時間,即可以算出閱讀速度,持之以恆,應見成效。
3.略讀
我們把略讀也可稱為跳讀或者瀏覽。這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的技能。而所謂的略讀,實指盡可能快的閱讀,迅速地獲取文章的大意或主題思想。也就是說略讀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以跳過某些不必要的細節,而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的速度。
我們在進行略讀訓練時要注意以下技巧:
(1)要利用排版格式,如書或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斜體字、黑體字腳注、標點符號等。對書和文章進行預測略讀。預測略讀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以把握大意、有關的細節極其相互關系。
(2)以一般速度閱讀。閱讀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文章風格、口吻或語氣等
(3)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聚統計,大約有80%的主題句是段落的首句,其他20%左右的是尾句。因此我們往往可以通過閱讀每段的首句或尾句來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4)注意關聯詞,如轉折詞however, moreover,序列詞firstly, secondly 等.
4.查讀
查讀又稱為尋讀。同略讀一樣,查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技巧。熟練的讀者運用查讀,獲得具體信息,以提高閱讀效率。查讀是一種從大量資料之中查找某一具體事實或某
一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而對其他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的方法。(文秋芳,1996)。運用這種方法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略過盡可能多的文字資料,找到需要的信息。
作為一種快速尋找信息的閱讀技巧,查讀既需要速度,又要求查讀的准確性。具體地說,查讀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時針對性地選擇問題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的文字映入大腦,不必逐字逐句過目。視線在文字上掠過,一旦發現有關的內容,就要稍做停留,標示或摘下。既要保證查讀的速度,又要做到准確無誤。所以用查讀技巧作應用文體裁的閱讀題型,成效更見顯著。
查讀與略讀不同。略讀時讀者事先對材料一無所知,而查讀則是讀者對材料有所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的。
為了進行有效的查讀,讀者應運用以下技巧:
(1)利用材料的編排形式。資料多半按字母順序排列,如字典、郵政編碼及參考資料等。但也有按年代或類別。總之是利用某種邏輯方法排列的。
(2)利用章節標題和說明。查讀之後首先看文章標題或章節標題,確定文章是否包含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或者哪一部分包含哪些資料。這樣就可以直接翻到那個部分進行尋找。
(3)抓提示詞。讀者找到所包含信息的章節,准備查讀。這就要留心與那個具體信息有關的提示詞。找到提示詞之後,就可以採用一般速度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我們在做閱讀理解時,這幾種閱讀方法也會交叉使用到,具體步驟為:
(1)先精讀問題,了解題後做到心中有數。
(2)用目光略讀全文,捕捉有關信息。可利用標題、主題句等。例如,讀記敘文時我們要問5w,即為何(why)、什麼(what)、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怎樣(how)。例如要找一個人名,我們可以直接找到含有這個人名的句子。
(3)停下來讀這個句子。如果是答案。我們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不是,可以繼續搜尋查找。同時注意一些關鍵的提示詞和標點符號。
四、 結語
實際上正如我們所體驗的,閱讀不是一個繁長線形的過程,不必要把所有的文章一一閱讀。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可以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可以跳過某個詞語、句子,甚至不必要的段落去獲取必要的信息。
我們中國有句成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比較形象地描述了閱讀的重要性。對英語也同樣適用。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好的英語不是英語老師講出來,都是學生們練出來的。所以我們的學生以及其他英語愛好者,不僅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恰當運用英語閱讀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更要與長期的閱讀實踐相結合。只有這樣,才會盡可能地克服英語中存在的三大障礙,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增強英語閱讀能力。
;⑤ 講解小學英語閱讀的方法
講解小學英語閱讀的方法
講解小學英語閱讀的方法有哪些?現今的小學課本,都開始注重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但培養有方法,是小學英語老師絞盡腦汁要想的。那講解小學英語閱讀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可以一起來看看。
講解小學英語閱讀的方法1
1、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
閱讀主要指默讀,因為出聲閱讀受發音的影響,只能逐詞閱讀,速度慢,而且易疲勞,不能持久,且干擾他人。當閱讀一開始教師就應提醒學生不要以朗讀的方式進行,教室里應形成一種默讀的良好氛圍。
2、培養學生成組視讀的習慣
小學生在默讀時經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認,這既影響閱讀速度,又阻礙對句子的理解。教師在一開始就應培養學生以意群為單位認讀,例如:Ben lives in / a tall building。 There are / twenty floors。 He lives on / the seventh floor。 Everyday / he takes the lift to go / up and down。 Sometimes / he walks upstairs。 / He likes walking。 / It does / a lot of good / to his body。 進而逐步擴大到整句認讀。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加快閱讀速度,提高閱讀效率。
3、培養學生猜詞的習慣
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在閱讀時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而小學生一旦遇到生詞會急於查字典、問老師或同學,而不是通過上下文、文章背景知識等猜出詞義。長此以往,必會產生依賴思想,影響閱讀速度,也不利於智力的開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注意,經常引導學生做猜詞的練習,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
4、培養學生閱讀限時的習慣
即教師在做閱讀訓練時先約定閱讀整篇文章的時間,並要求盡量在所限定的時間內閱讀完畢。這種習慣養成後,可以增強學生閱讀的時間觀念,提高閱讀速度。平時教學時我先規定學生閱讀的時間,然後分開小組,看哪個小組、哪位同學在規定時間內既讀得快又讀得准。對這類學生教師檢查過他的答案後給予獎勵,即給小組加分。學生在這種競爭的氛圍中會集中注意力而提高閱讀效率。
講解小學英語閱讀的方法2
1、擴大積累,豐富詞彙
閱讀材料中的詞彙和短語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磚瓦,沒有磚瓦無法建成高樓大廈,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彙,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所以要提高閱讀能力,就要培養學生學會積累詞語。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有目標地從低段就開始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以免他們到了高段只會讀圖片上的東西,而不認識英語單詞。教師不能一味地只重聽說能力而忽視認讀能力的培養。除了課堂上必不可少的識記外,在課後閱讀遇到新詞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積累。比如,在閱讀後,我都要求學生把它們摘抄在一本小本子上,有空時就拿出小本子背誦記憶。教師還可經常幫助學生識記,可把新詞彙做成卡片,利用課前5分鍾進行復習。復習的形式有搶答、中英文翻譯、師說英文解釋生說出詞彙。5分鍾的復習詞彙量不應太多,最好每次5個單詞或短語。這樣既不給學生增加壓力,還使他們有了成功感,感覺自己每天都有所收獲。教師還可以半學期或一學期舉行一次新詞彙認讀比賽,將優勝者評為「記憶大王」或「記憶能手」。經過多次的強化復現,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這種熟悉感使他們在以後的閱讀文章中減少了畏懼。有些詞彙經過「滾雪球」似的記憶,學生已經很自然地認識和接受了。
2、多媒體課件,激發想像
小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要想喚起他們的無意注意,使他們樂學、愛學,多媒體課件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多種媒體的集合,用多媒體製作的.圖片直觀形象,通過讓學生根據圖片進行預測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其求知慾望,促進對文章的理解並發展想像力。
運用過程中,具體做法是:根據故事製作相關的系列圖片→將學生分成小組→教師展示第一幅圖片,組織學生根據圖片用英語進行故事發展的預測,同時允許英語表達有困難的學生用中文表達(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閱讀興趣)→展示第二幅圖片,學生根據圖片調整預測並對下文作進一步預測→以此方式繼續展示圖片,直至故事的結束→指導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對比與圖片預測的差別。有時,可以根據學生情況或故事特點,只將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通過圖片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這兩幅圖片對故事的細節進行預測,或只給出第一或最後一幅,組織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預測。
3、精泛結合,加深記憶
小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弱,詞彙量少,知識面較窄,語法知識欠缺,為此,需要教師在適當的閱讀課中對小學生進行課堂閱讀精讀指導。課堂精讀課我常採用下列模式進行:以聽→說為主線,並以分→總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⑥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閱讀
對於怎樣進行閱讀教學老師們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特別是最近又舉行了全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討會,很多專家也作了點評,想必一些老師已經對閱讀教學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們就來接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一)閱讀教學的方式
根據前面討論的閱讀教學的目的,閱讀教學的方式應該是兩種,第一種方式把閱讀材料放在每一單元的前面,作為一個單元學習的開始,在閱讀材料中包含了本單元的新詞和新句,如北師大版的「先鋒」教材和外研版「新標准」教材,在單元後面所有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是圍繞故事來開展的,我們可以稱這種方式為「基於閱讀的教學」;第二種方式是把閱讀材料放在一個單元的後面,作為復習鞏固提高的一種素材,或者叫做一種閱讀學習的材料,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一步鞏固和補充的機會,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初步的閱讀能力。比如人教版的教材。這兩種形式的閱讀教學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是有些區別的。今天我們可能更多涉及的是第二種方式,將閱讀材料作為一種鞏固提高的素材。
(二)閱讀教學的准備工作
1. 分析教材(閱讀材料)
分析教材是進行閱讀教學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目的是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分析教材的方面有:
(1)教材中對閱讀材料的要求是什麼?
(2)新詞和新句子有哪些?這些新詞句是否影響學生閱讀理解?
(3)通過閱讀材料的學習,比較適於學習或鞏固哪些語言知識,發展學生的哪方面技能等。
下面我們就PEP教材中閱讀板塊進行以下分析。
高年級閱讀板塊(Read and
write, Let's
read)是在每單元的A、B項的第五或第六個板塊,前面幾個板塊,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學習新詞和新語句,練習新詞和新句。如果我們把這些稱作單項練習的話,Read and
write板塊就是綜合練習,把在前面幾個板塊中學到的新詞和新語句,放在一個情景里,通過一小篇閱讀文章,再一次呈現給學生,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和感知新語言的使用場景,這一板塊起著復習鞏固的作用。這一作用正好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閱讀教學的第二種方式,「把閱讀放在一個單元的後面,作為復習鞏固提高的一種素材,或者叫做一種閱讀學習的材料,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一步鞏固和補充的機會,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初步的閱讀能力。」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這一板塊的時候,是為了讓學生對本單元的新語言知識學得更牢固和扎實。
教材中閱讀板塊的特點是什麼呢?
(1)有情景。舉例,在B5U1 part B中,兩人正在談論學校的新老師,在B7U1 part A中,兩人在談論怎樣去公園。
(2)絕大部分的語言是學生學習過的。
(3)有一些新的語言,這些新的語言是場景對話時所必需要的,這些新語言不太影響學生的理解。
(4)都有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如:B5U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U1 part A:Answer the
questions. 閱讀理解的練習已經設計好了,教師可以利用,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在重新設計。
2. 分析學生
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基於學生發展,關於學生發展,為了學生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應該是我們所有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發展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分析學生的方面有:
(1)學生生活經歷與閱讀材料之間的關系。
所謂生活經歷主要包括學生自身、家庭、社區等方面的經歷,是學生熟悉的,有親切感的內容,能夠反映他們的思想和感受,誘發他們行動的慾望。如果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熟悉的,有親切感的內容,設計出能夠反映他們思想和感受的課堂活動,將誘發他們參與活動的慾望。比如說新起點教材里有一篇介紹愛迪生的文章,在學習這篇文章前,老師要分析學生對愛迪生知道多少,知道的多少對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的理解有關系。特別是教材當中與文化有關的閱讀材料,更需要分析學生對文化部分掌握多少。再有,農村地區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也不一樣。
(2)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智能因素和認知能力等。
這個分析說的是不同年級的閱讀教學,因為大孩子和小孩子在心理上的差別很大,所以了解兒童心理特點有助於閱讀活動設計的實效性。
(3)學生的語言能力范圍。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學生的語言能力是搞好閱讀教學的重要保證。同一篇閱讀材料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所處理的方式就不同,比如在課時比較多的學校,處理十分鍾,可能在農村校就要處理半個小時。
(4)預測學生在學習本節內容時的好的方面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為設計閱讀後的練習做准備。
(5)與學生閱讀材料相關的其他學科的學習內容,學生學習了多少,掌握到什麼程度。
教育部在新課程設計中,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學習英語不僅是為了滿足個人人際交往的需要,也是為了用英語獲取各方面的信息,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科內容的橫向交叉對學生的整體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很多教材里都會有表示方向的閱讀文章,在閱讀這類文章之前就要考慮,學生學過東西南北的概念嗎?
還以PEP教材為例(高年級Read and write, Let's
read),進行學生分析:
(1)學生已經學習過了閱讀材料里的大部分語言,在文章的理解方面應該問題不大,也就是說不需要老師的幫助也可以把文章讀懂。
(2)文章中有些延伸的內容學生可能認識/不認識(具體列出來是哪些,是否影響學生理解文章大意)。
(3)學生的哪些學習技能還有欠缺,是單詞不熟練還是句型不熟練。
3. 制定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雖然我們前面討論了閱讀教學的目的,但是由於各地區的條件不同,在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上還是有所區別的。比如發達地區的學生,素質較好,課時又多,開展閱讀教學的目的就不單單是為了鞏固提高。條件相對比較不好的地區,學生需要利用閱讀材料鞏固新知識。老師們一定要根據自己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閱讀教學的目的弄清楚,這樣才能談到怎樣進行閱讀教學。
我們先來看教材中給出的教學建議:
B4U1 part
A
Read and
write
1. 請學生觀察Read and
write部分的情景圖,預先空出來需要書寫的四會單詞,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充對話。
2. 強化練習拼讀單詞picture,可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
3. 練習書寫句型「Is this a ... ?」時可從陳述句「This is
....」中衍生問句。先請學生排列一組單詞成為新句子,然後改正新句中的錯誤,如:打頭單詞的第一個字母需要大寫;第二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不需要大寫;句末句號改為問號等。用這種形式可以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當中突破難點。
4. 讓學生聽錄音並跟讀,教師還可設計一些簡單問句檢查學生對於對話的理解程度。
5. 游戲。學生A從書包里拿出一件文具放在身後,問同桌:What's this? 同桌回答:Is this a ... ?
如果答對,學生A給同桌敬個禮。
B5U1 Part B
Read and
write
1. 教師先讓學生仔細看本部分掛圖,請學生描述圖中女教師,敘述錯誤也沒關系,鼓勵學生盡量多說。
2. 學生閱讀對話,提出不理解的單詞和句子,教師解答或請其他學生嘗試解答。
3. 看掛圖、聽錄音帶跟讀對話,注意理解和體會,然後完成句子填空。
4. 教師指導書寫,讓學生在練習本上仿寫句子,可進行「看誰寫得好」的競賽活動。(通過這種方式發展學生「寫」的能力)
B8U3 part
A
Let's read
(說明:在做這個活動以前,教參建議先學習story
time)
1. 教師說:「Zoom had a busy weekend. Wu Yifan had a busy weekend,
too.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學生默讀或朗讀課文,獨立完成短文後的填空練習。
2. 挑戰記憶活動
教師板書Wu Yifan's
weekend,然後提問:「What did Wu Yifan
do last
weekend?」學生合上課本,仍記憶回答問題。教師板書相應的動詞短語,請學生分小組把短語按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
3. 師生一起根據板書的提示描述Wu
Yifan's weekend。(復述練習,發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4. 教師放課文錄音,學生看書跟讀兩遍後齊讀。
5.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復述Wu Yifan's
weekend。(強化復述練習,面對全體學生。)
PEP教材培訓包對B8U3 part
A部分的建議:
1. 說一說Wu Yifan的周末(本單元part A 部分閱讀材料),引出張鵬的周末。
2. 學生閱讀短文。
3. 讀後做相應的練習。
(1)回答問題。(原則是要用到文中的句子,這種方式是通過閱讀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說明:閱讀課中回答問題的練習,都要盡量遵循這一原則。)
How did Zhang Peng go to
Mike's home?
What did Zhang Peng do at
Mike's home?
What did Mike and Zhang
Peng do in the park?
What happened?
Who helped Mike get the
kite ?
How did he get the
kite?
(2)完成書上的練習Wu Yifan's
weekend。
(3)找出動詞的過去式,然後與原形連線(老師事先准備好練習紙)。(語法練習)
present
past
is,
am saw
walk flew
study was
fly studied
see swam
swim walked
(4)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復述。
(三)閱讀教學的基本過程
從以上的教學建議我們可以看出來,閱讀的基本環節是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那麼,每個環節的作用是什麼,我們又是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更好地達成我們的教學目標呢?
1.
Pre-reading(閱讀前)
在pre-reading部分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是背景上的介紹,它讓學生進入這個故事的發生的背景。另外做一些准備活動,像warming up,包括知識的准備和文化背景的准備。pre-reading部分是以准備為主,實際上就是為後面學習做些准備活動。一般沒有必要呈現所有的生詞,只呈現那些對閱讀理解形成重大障礙的生詞。因為學生會在課文的語境中判斷出生詞的含義(根據語境判斷課文中生詞的含義是閱讀策略)。
Pre-reading的活動設計應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問答、討論、小測驗、游戲等,復習相關的詞彙和語言結構,或從標題和圖片入手,猜測故事的主題,使學生適度了解文章內容等。以B8U2 Part B Read and
write為例,可以設計一個發指令做動作的練習,復習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 如果想滲透閱讀中的句子,也可以發指令:Walk east / north / south / west for two
steps。
Pre-reading在活動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高年級學生的活動最好是有思維能力的,有挑戰性的。
2. While-reading(閱讀中)
While-reading是學生自己閱讀的環節。這一環節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關鍵信息,去獲得關鍵信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完成一些任務,比如一邊讀一邊填寫表格、完成圖形或者摘錄信息等。這個時候重要的是訓練閱讀技能,當然也可以強化語言知識,比如一邊閱讀一邊在文章中找出某些類型的或者某些主題的詞彙,做成一組詞。有的老師會把語法也作為這個時候的一項內容,比方說一邊讀一邊把文章中的重點的某些句型找出來等。PEP教材中每篇閱讀材料後面都會有相應的練習,學生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完成這些練習。如果老師認為還不夠,可以再出相應的練習。
以下方式供參考:
1. 把相關圖片和文章的各個部分配對;
2. 把打亂順序的詞語句子和段落正確排序;
3. 完成不完整的句子和完型練習;
4. 通過完成清單、製表格等方式重新組織所讀內容;
5. 完成能反映閱讀內容的活動:繪圖、配對、識別、選擇、分類等。
這一環節注意的是,要給學生留有充分閱讀的時間,要讓學生有眼看、腦想的時間和過程。老師盡量少提問題或講解,可以在學生閱讀後再做這些事情。
3. Post-reading(閱讀後)
Post-reading是讀後理解性的檢測環節。以往的Post–reading活動僅限於知識層面的,如做一些閱讀理解題等。前面我們談到,閱讀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載體,還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載體,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按照現代教學理念來講,可以通過閱讀活動來發展學生的其他英語學習技能,這些讀後回答可以是一些小的任務。
比如:
1. 在圖片和詞語提示下復述故事,主要是為了鞏固和提高特別是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
2. 讀後聯系所讀的故事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做一些討論和思考。
3. 畫卡通,設計書簽,介紹該故事給其他人。
4. 組合式講故事——分小組的故事接龍。
5. 表演短劇或者木偶戲。
6. 講述類似的個人經歷。
下面還會舉一些讀後的活動實例供大家參考。
(四)具體實例介紹
PEP教材B5U3 Part B
Step 1:
Pre-reading
1. 課件呈現超市圖,包括蔬菜、水果、肉類、飲料。與學生對話並板書句型。
2. 小組討論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 food / drink?
並匯報。(語言:I like .... I don't like
.... )
3. 學習have to。
教師出示一個上邊寫著 beef 的食品袋,T: Who likes beef? Hands up.
准備把食品袋遞給某舉手的學生。教師從舉手的同學中點一名體型比較胖的同學說:
Oh. You're heavy. You have to eat vegetables.
把學生手裡的牛肉換成蔬菜。可以示範2-3次,然後讓學生猜一猜 have to 的意思。
Step 2: While-reading
1. 略讀,並作練習(√or ╳):
(1) Does Monkey like apples? (
)
(2) Does Rabbit like
grapes? ( )
(3) Does Zip like carrot
juice? ( )
(4) Does Zoom like beef? (
)
2. 細讀,並回答問題:
(1) Rabbit doesn't like
grapes. Why?
(2) Zip like carrot juice.
Why?
(3) Zoom likes beef. Can he
have it? Why?
3. 讀、寫(完成書上的練習)。
Step 3:
Post-reading
1. 看錄像或聽錄音。
2. 學生跟讀兩遍。
3. 角色朗讀和表演。
4. 調查好朋友對食品的喜好。
5. 完成短文填空練習。
I am ____. I like ___.
They're (It's) _____. I don't like ______. They're (It's) ______.My friend is
______. He (She) likes _____. They're (It's) _______.
6. 口頭匯報。
7. 互相閱讀。
⑦ 英語閱讀課堂怎麼管理
我也是從每節早讀課,自習課走過來的,也知道是什麼樣的一個環境。不管大家有多自覺,總會有那麼幾個要說話的同學,擾亂了課堂秩序。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很少有人在真的討論,大家一般都是在聊天。
要想在英語閱讀課有良好的課堂秩序,首先老師要讓同學們有競爭意識,也可以分小組合作完成,但是要排先後順序,給優先完成任務的同學給予獎勵,同時對落後的同學進行相應的懲罰。這樣,同學們就沒有什麼時間去聊天了。
也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之下,讓同學們一條龍的去講解,或者一幫一,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幫助差的同學。然後老師隨機抽同學檢查學習情況。
也可以採取游戲的方式,找一名同學先閱讀,然後隨機叫一名同學起來接著讀等等方式,也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⑧ 小學英語閱讀方法
小學英語閱讀方法推薦
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能為英語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那麼到底該如何閱讀?我提供了相關技巧希望你能喜歡。
小學英語閱讀方法推薦篇一
閱讀理解題在各類語言測試中都佔有很大的比重。一方面量大,佔去整個試卷文字量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單詞有相當的難度,個別單詞是一般詞典所查不到的;再者,分值高,一般在30%左右。可見,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決定著英語考試的成敗。
選材特點:題材多樣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閱讀內容更趨於信息化、時代化,突破了單一的故事、寓言等題材,內容涉及新聞、廣告、科普、醫療、教育等,文章的體裁從記敘擴大到產品說明、邏輯推理及實際應用等文體。
命題特點:不僅要理解一般性的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等方面的要點,而且要從深層挖掘,理解弦外之音,話外之意,要理解作者的意圖以及文章對讀者、社會產生的諸多影響;要求學生能迅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段落細節,並能准確選出正確答案。
閱讀要求:記敘文閱讀主要抓住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和起因(Why)、發展和結果,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表現,從中分析他們思想品質、性格特徵等;議論文是闡明作者對人或事的好壞的立場觀點,因此在閱讀時必須正確把握文章的論點和論據,理清論證思路,再進行邏輯推理得出結論;應用文是最貼近日常生活的文體,它包括通知、廣告、便條、申請書、個人簡歷,形式多樣,題材各異,如圖示、表格、地址、網址等,對這類文體的閱讀應簡明扼要地抓住所需信息,理解文章內容。
閱讀理解是對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它包括:
一、能力是運用語法、詞彙知識生成及理解語句的能力。要提高語言能力,擴大詞彙量是重要的一環。
二、擴大知識面:從近年的試題包羅萬象,品種有科普、政史、經濟、法律、教育等;體裁有議論文、敘述文、說明文等,如果考生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文化背景,不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只靠閱讀技巧來讀一篇文章,仍然難以透徹理解原文。
三、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對簡單易懂的文章可以先細讀全文,再回答問題;對難度適宜的文章可以先粗讀全文,瀏覽所有問題,再作答;對生詞較多、難度較大而題材有不熟悉的文章,可先瀏覽所有問題,再帶著問題找答案。可資借鑒的方法有:
1.略讀法:快速閱讀,了解大意,綜合主題句,找出全文的主題思想。主題句的位置一般在句首或句末,也有在句中的。這取決於文章是演繹性的或是歸納性的,演繹性的文章的主題句多在句首,而歸納性的文章多在句末。這里的「快速閱讀」指比平常快一倍的速度去閱讀。
2.查讀法:顧名思義是為查找某一特定信息而進行的閱讀,速度比略讀還要快。一旦找到答案,就立即停止閱讀。
3.研讀法:研讀即精讀主要用於學習和研究,耗時費力,應考不宜。
四、閱讀技巧:做題速度成為考場決勝的一道坎兒。要想提高閱讀速度,必須掌握閱讀技巧。它們是:
1.意群閱讀法:指以意群為單位進行閱讀,一個意群之內不得停頓。
2.擴大視距法:閱讀能力強的人一般可將一行文字分成3---4個注視點,視距越寬,閱讀速度越快。
3.信號詞法:信號詞在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們不僅標明前後文之間的聯系,同時還幫助你調整閱讀下文的速度。
(1)暗示同類性質的詞有:moreover, what is more, for instance等。
(2) 表示轉折意義的詞有:but, yet, however等。
(3)表示先後順序的詞有: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等。
(4)表示先因果關系的詞有:because, for等。
(5)表示結論的詞,有:as a result, in a word, so, therefore 等。
4.猜詞法,這是閱讀理解不可或缺的方法,它幫助你擺脫了離開了詞典這根手杖就走不好路的依賴心理。英語單詞有67萬之多,即使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的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詞彙量也不過7萬。至今還沒有哪一個人掌握了全部的英語單詞,每個人的詞彙量都是相對的,考試中總會碰到一些生詞,這是不足為奇的,也是測試中允許的,勸考生應以平常心處之,不必驚慌。這些生詞大體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它(們)的含義不會過於妨礙對文章的理解。即便是一個句子因生詞的阻礙而看不懂,有時並不影響具體測試部分的得分;一類是考生可根據上下文或必要的語法知識猜出這些詞的意義。後者需要扎實的語言基礎、高超的技巧性和准確的推理,才能保證猜詞的命中率。
(1)根據構詞法猜詞義
閱讀理解題中會出現若干較長的單詞,乍一看你也許會一愣神。但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它(們)是由詞干加前綴或(甚至)後綴構成的。一經拆解,接著便沒了唬人的架勢。
(2)根據上下文猜詞義
每個生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和前後文有著必然的聯系。把握作者的脈搏,理清邏輯鏈條,是有可能鎖定生詞的含義的。但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一根據整個句子來推斷生詞的含義,二要挖掘標點符號的功能來猜詞義,三學會認識語言情景,四認可生詞的模糊含義,不必太較真。要知道,不同的詞典就同一單詞所給的釋義(以及發音)也不盡相同。
常見題型:
一、主旨大意題
閱讀理解是對整個文章的目的、意圖、觀點、立場、態度以及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解,而不是斷章取義的一孔之見,所以統覽全篇和問題是很有必要的,這些問題會給你提供信息
或暗示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細節。在統覽全篇的同時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捕捉主題 句,因為一些顯性的答案是可以從主題句中直接回答,而隱性的答案則是要通過對全篇的理解才能得出。主題句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概括全段思想。
2、一般位於段首、段尾或位於段中,它通常是用單詞、短語表達的。當然,有些短語沒有完整的主題句,其主題只好依據整篇文章及上下文的語境,不是某句話的表面意思。
3、解這種題目時,不能只憑文中的只言片語而斷章取義,比如涉及文章的標題(title)、主題(main idea)、結論(conclusion)、結局(end)等有關問題,都需要在細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所學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生活常識、科學專業知識進行邏輯思維、推理、判斷,從而獲取文章中內隱的信息。
主旨題常見的命題形式:
(1)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may be…….
(2)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3)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text…….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5) What』s the
topic of the text?
(6) The passage gives us is…...
二、推斷題
這種題目有一定難度,往往不能直接從文中找到答案,而必須根據上下文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或對整篇文章進行深層理解後,才能找到答案。有時甚至還得聯系作者的態度、觀點、意圖、語氣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加以推理,這些題目一般都是深層意義的題目,他們沒有明示,大多數屬於模糊性的,甚至是模稜兩可。解答這類題時,要求同學予以高度重視注意從話題出發,充分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從文章的內在含義和字里行間中,從作者的態度和取向中獲取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應特別注意以下特徵。
1、吃透文章的表層意思,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礎;
2、推理的根據來自於上下文;
3、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觀點;
4、在提問中常用的詞有suggest,mean,infer(推斷),from the fact,indicate(暗示) conclusion,probably,likely,reason,because,according to"等。
推斷題常有的命題形式:
(1) It can be known from the text that ….
(2) 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
(3) The story implies that ….
(4) The paragraph following the passage will most probably be ….
(5)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三、事實細節題
在閱讀理解題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事實或細節題,下面僅就這類題的正確解法作簡要說明。首先是直接理解性題目,這種題目比較簡單,只要通讀全文,了解文中所敘述的重要事實或細節,就可以解答出來,有的甚至可以從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另外還有一些題目要求對文中個別難詞、關鍵詞、片語或句子作出解釋或需要對有關的上下文提供的語境和信息、甚至對整篇文章的內容建立准確、立體的理解和判斷。
四、猜測詞意題
這類問題主要考察學生兩方面能力。根據上下文推測和判斷生詞、短語或句子在閱讀材料中的含義,即利用我們所熟悉的詞或短語和上下文中的`已知部分進行邏輯上的推理,有時還需依靠常識和經驗。猜詞的活動是閱讀中經常遇到的,閱讀理解題目中的作為干擾項出現的錯誤選項,一般多是學生比較熟悉、想當然的詞典意義,或者適應學生習慣的漢語思維方式;而正確的含義往往不只是詞典上的,而是要通過上下文內容的提示才能確定的,解這類題時應注意以下特點:
1、注意一些過渡詞語,如that is, this is, in other words等,它們直接引出了同義解釋;
2、注意連接詞及被猜測的詞前後的因果,讓步,遞進,轉折,列舉及承上啟下等各種連接上下文的特殊功能。
3、注意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同位語、定語從句,相似或相反的結構等。
4、對於句中首字母或全部是大寫的單詞,應該猜出可能是專有名詞(人名、地名、組織等),因此拼讀有時是最合適的方法。
總之我們要根據不同體裁、不同類型的閱讀文章,採用不同的答題技巧,仔細斟酌核對答案。如果時間允許,再將原文讀一遍;用全文的主題思想統率各思考題,研究其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目的在於對所做答案進一步審查,推出未解答的題,以便減少失誤。
最後,當試題有一定難度或題量偏大時,考生往往會在閱讀理解題上花費太多的時間,這樣固然能提高該部分的准確度,得分多一點兒,但用時太多勢必擠壓其他題目的必要時間,比如作文,只得草草收工,甚至字跡不清,把本能得到的分又丟掉了,實在不該。在給定的時間內,應對各個題目的耗時應有一個戰略上的把握。畢竟,英語考試是一個全方位的綜合性考量。
小學英語閱讀方法推薦篇二
1.找出興趣點,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學生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
1.1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辦,因此恰當的導入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現在的英語閱讀教材體裁廣泛,教師要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進行恰當的導入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成功的導入後,教師還應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來促進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1.2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通過和他們一起分析閱讀教材,探討其中的寓意,分析作者的意圖,並且立足和聯系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生活,使他們敞開思想,暢所欲言,流露出真實的感情,讓學生體會生觀,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2.科學指導,培養能。
剛剛學習英語的小學生談到閱讀肯定有一定的擔憂:我能不能進行閱讀;我能不能理解?因此我們首先要解決學生的懼怕心理。一定能樹立學生的信心。故教師可以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一定的閱讀技巧,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求學生先通讀全文再作細讀。通讀可以幫助學生抓住文章脈絡,捕捉文章大意,提高概述能力,讓學生直接感知語群句意,通讀時,讓學生快速閱讀開頭的段落,每段的首句和末句以及最後一段;注意文章里作者用來加以強調的一切:標題、黑體、斜體等。這些句子可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總體的概念。了解了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後,我們再全面細讀整篇文章。在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英語閱讀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猜詞悟意的能力。在最初接觸英語閱讀時會遇到生詞,他們會問老師或者翻字典查生詞,認為不把生詞弄懂就無法理解全文。我們應該告訴學生:詞彙再豐富也會遇到生詞,但可以「殲滅」,要學會猜。在英語閱讀課上,我會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含有生詞或新表達法的文章,引導學生根據詞的構成、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在猜的過程中,只要學生猜測的意思相近就加以表揚。培養了他們猜詞悟意的能力,有利於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對文章的理解率。
3.精選題材,講究欣賞。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我從兩方面著手:
3.1 精心挑選閱讀材料。所選的文章難度上一定要適合或者稍高於我們學生的實際水平,忌深、忌偏、忌淺、忌濫。因此我們選用的閱讀材料難度應在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激勵學生「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果子」。
3.2 講究題材的多樣性。閱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歷史傳說、寓言、幽默小品,也可以是新聞報道、史地常識、時尚話題,靈活多樣、內涵豐富。例如我現在六年級選擇的閱讀材料有關於體育巨匠喬丹小時候故事的,有關於聖誕節風俗的,有關兒童眼中的上帝的,有關於外國小學生的課程的,有關於小孩如何與父母相處的,有關於三明治由來的,如何用英語寫信封及信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了解一些課外知識,比較一些不同體裁作品的特點,並向他們介紹一些寫作手法,提醒他們欣賞優美語句,了解一些國家的風土人情,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不是呆板地「讀」文章,而是「欣賞」文章。長此以往,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開拓思路,增長見識,英語寫作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4.課外閱讀,注重積累。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毫無捷徑,貴在堅持,重在積累。因此,我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脫離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靈活性。例如我充分利用了學生訂的《時代英語報》,讓學生在讀完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後,寫一篇簡短的讀後感在閱讀課上交流,或者讓學生交流下學到的新單詞,有用的句型,有趣的諺語,大家一起讀一讀背一背。
總之,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一定要以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為依據,不僅需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高閱讀技巧,更要持之以恆,堅持了解。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認真總結,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訓練方式,注意消除閱讀技能的障礙,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