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課型的定位
Ⅰ 【實施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理解100篇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判頌析 通過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各種不足之處,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教學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材料的表層理解,許多學生不能對所讀文章的要點進行有效的推斷,也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脈絡,從而影響了理解的准確性和全面性。許多教師仍採用師生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被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應當是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閱讀的目的也應有不同的側重,而千篇一律的閱讀教學模式難以實現不同的閱讀目的。
(二)閱讀教學中忽略了語法分析。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談語法色變」,未能引導學生藉助語法正確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對長句、難句、省略句及意思晦澀句的理解與分析,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阻礙了學生獲取文章的內含信息。
(三)閱讀教學中生詞處理不當。如何處理閱讀材料中出現的生詞和歧義詞使許多教師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許多教師片面追求閱讀時的「整體理解」,舍棄了對詞彙的教學,只是在閱讀前將有關詞彙匆匆略講而過,而且只涉及詞彙的一般含義,忽視了詞彙在語篇中的特定含義。
(四)閱讀教學中濫用多媒體。雖然閱讀教學以多媒體來輔助詞彙教學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把本應通過文字解讀和推理歸納才能獲得的信息以直觀形式展示給學生,致使直觀教學替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抹殺了學生的好
奇心,不利於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文字解碼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分析及啟示
⒈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作了分級定位,即「能根據閱讀目的使用不同閱讀策略」(六級),「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遲祥句和長句」(八級),「能通過上下文和句子結構猜測詞義」(六級),「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七級)等,從而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閱讀教學的過程既是對詞彙語篇進行理解的過程,又是對句子進行系統歸納和概括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發掘閱讀材料內涵和正確使用閱讀策略能力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推理能力的過程。
⒉近年來的英語高考閱讀理解文章和試題也充分體現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和導向。高考閱讀文章的取材到問題的設置有以下特點:①文章體裁多樣,題材各異文章難度呈現一定梯度。②閱讀文章中出現的難句和長句等復雜句逐年增多。③根據語境推測生詞意義和對代詞指代意義的考查題增多。
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倡導任務型教學,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目標要求。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感受成掘旦鄭功,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⒋語言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新的語言知識從輸入到運用有一個處理消化的過程,完成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理解語言的機會。
因此,我們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實施任務型教學。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研究目的在於:通過完成閱讀過程中的環節相扣的小任務,指導學生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兼顧培養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的設計
所謂「任務」,簡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任務參與者之間的交際過程也是一種互動過程。
新編高中英語閱讀教材中的課文具有話題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知識豐富等特點,它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鑒於此,高中英語閱讀課的任務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趣味性原則:教師就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盡量採用真實的內容和方式,採取多變的教學活動形式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2.啟發性原則:在設計閱讀課任務時,教師要在深入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心理特徵,力爭做到設計的任務能激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參加語言實踐。
3.階梯性原則:閱讀課中任務的設計要注重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並形成由初級任務向高級任務過渡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在語言技能方面,應遵循先聽讀、後說寫的設計順序,使教學呈階梯式層層遞進。
4.滲透性原則:任務的設計不應該局限於課本教學,而要滲透到學習和生活中,以培養學生思維想像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
5.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任務實踐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主體,教師應努力做好教學中的鋪墊工作,通過引導、啟發和輔導等形式,使學生不斷思考、歸納和總結,最終獲取新的知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四、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探索
根據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理念和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高中英語閱讀課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任務前(Pre-task/Task before reading)。任務前活動包括教的活動、意識提升活動和計劃。教的活動與介紹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結構密切相關;意識提升活動只在提高學生對語言結構的意識;計劃就是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任務。這一段我們應完成以下任務:
1.了解背景知識,預測活動內容:學生課前通過各種媒體了解背景知識,教師適當補充,背景知識又稱非直觀信息,它儲存於學生的長時記憶中,是直接影響閱讀分析和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適當了解背景知識,可以幫助掃除可能出現的障礙,激發其閱讀的慾望。同時,也可讓學生根據文中圖片及標題等對閱讀內容進行預測,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興趣。
2.掃除語言障礙:要使閱讀有意義,不但需要非直觀信息,還需要直觀信息等。因此,掃除閱讀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生詞釋義的量,有的生詞詞義要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
3.明確閱讀目的:閱讀目的決定了閱讀的方式及速度。目前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目的旨在通過規范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其中包括獲得課文大意的掃讀技能、獲得課文具體內容的跳讀、精讀技能以及培養語感、獲取樂趣的泛讀技能。教師應在閱讀教學前確定第一教學階段的閱讀目的及閱讀方法,呈現本課所要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任務,比如,讓學生閱讀後填圖或表格等。
第二階段:任務環(Task-cycle/Task while reading)。任務環包括符號辨認和內容理解。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弄清課文的結構和具體內容,還要幫助學生弄清楚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可以設計數個微型任務,構成任務鏈,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採用下面四個環節來完成任務:
1.聽力理解:學生聽錄音,了解課文大意,完成1-2個聽力題,從而提高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有關信息的能力。
2.掃讀理解:該環節要求學生快速通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主題句、關鍵詞,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一個整體印象。教師可用以下方法來檢測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
(1)課文主要信息正誤判斷;
(2)選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標題或圖片;
(3)要求學生回答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綜合性問題。
3.略讀質疑:在該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有關信息重點地進行略讀,找出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4.細讀賞析:在該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審美的觀點認真閱讀全文,了解文章的細節、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間的聯系,促進對篇章結構的理解。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來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
(1)要求學生回答一些關於課文的細節問題;
(2)要求學生討論歸納各段大意;
(3)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寫各類圖表;
(4)要求學生藉助語法分析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句子中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地理解閱讀材料,獲取作者所傳遞的信息,達成閱讀目標的有效方法;反之,脫離句法分析的閱讀往往是膚淺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長句和難句進行語法分析,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要增強學生的理解深度。
(5)要求學生正確理解特定語境中的詞彙,它是有效推敲作者意圖的關鍵和理解全文的前提。
在語境中學習詞彙,擴充詞彙,了解新詞,正確把握語篇的意義,發掘文章的內涵,也是閱讀理解的重要任務之一。例如,在一篇介紹數碼相機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They are very hot this year. The prices have come down and the quality has gone up. Who wants to travel with 30 rolls of film? With a large memory card to store pictures, you can shoot and shoot and never to worry about changing a roll.句中劃線詞彙均為多義詞,在上述特定的語境中才產生了它們的特定語意;學生只有了解了整篇文章的真實意義,才可能讀懂這段話的內容。
當然,在各環節的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提醒學生注意閱讀速度,並根據不同的閱讀方法和任務,向學生提出不同的閱讀速度。
第三階段:任務後(post-task/task after reading)
任務後活動包括討論、評價和操練。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
1.展示: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通過表演、報告、復述、背誦、聽寫、默寫等方式向全班展示任務完成情況。
2.討論與評價: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興趣或觀點,完成一些交際任務。引導學生以討論的形式表達個人的觀點,例如:同意或不同意,喜歡或不喜歡,提出建議或解決問題,評論課文中的人物,想像故事的多種結局,等等。然後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評價要具有激勵性。
3.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做相關內容的作業,如:課文的改寫、縮寫或續寫,采訪,報道,或做同樣題材的短文填空、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等等。
五、結束語
在任務型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學生大腦始終處於一種激活狀態,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學習任務的不斷深化,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准,並使學生產生成就感。
總之,任務型閱讀教學強調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當然,我們全體師生還須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和完善任務型閱讀教學的基本操作模式。
(責任編輯:鄭 衛)
Ⅱ 英語閱讀題的細節題定位語怎麼找
對閱讀理解能力的測試是英語考試中必不可少的測試項目,主要考查學生對於不同體裁或不同題材語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過材料的閱讀,對材料中信息的捕獲能力。此項能力的測試,對考生提出以下幾方面要求:
1.不但要求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而且要求掌握文章中的詳細事實與細節。
2.不但要求對於具體事實情節的理解,而且要求對其抽象含義的理解,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觀點、意圖等。
3.既要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義及全文的邏輯關系,又要求根據其含義及邏輯關系進行判斷和推理。
4.既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材料中的信息去理解、分析問題;又要求考生能運用中學生應有的生活常識去分析、理解問題。
根據以上要求,通過對近年來高考英語試題的研究分析,我們就不難總結出閱讀理解題的命題規律及題型結構,一般來說,閱讀理解題型設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題型:
A.事實詢問題;B.推理判斷題;
C.數據推算題;D.識圖解意題;
E.主旨大意題;F.常識題。
那麼,根據以上六種題型的設計,如何才能巧答閱讀理解題呢?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應試技巧和解題步驟:
首先對原文材料迅速瀏覽,掌握全文的主旨大意。因為閱讀理解題一般沒有標題,所以,速讀全文,抓住中心主旨很有必要,在速讀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多地捕獲信息材料。
其次,細讀題材,各個擊破。掌握全文的大意之後,細細閱讀每篇材料後的問題,弄清每題要求後,帶著問題,再回到原文中去尋找、捕獲有關信息。
要善於抓住每段的主題句,閱讀時,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對於捕獲到的信息,要做認真分析,仔細推敲,理解透徹,只有這樣,針對題目要求,才能做到穩、准。
下面,根據閱讀理解測試的要求,針對各個不同考查內容的考查題型,給出幾點解題建議:
事實詢問題
此類題型的問題以what、who、which、when、where、how或者why等詞引導,就文中某句、某段或某一具體細節進行提問並要求考生回答。
做好這類題的要領是:1.明確題意,順藤摸瓜。2.按照要求,尋找答案來源。3.找准關鍵詞,明白其暗示作用。4.多讀課文,正確使用排除法。
推理判斷題
既要求學生透過文章表面文字信息推測文章隱含意思,又要求學生對作者的態度、意圖及文章細節的發展作正確的推理判斷,力求從作者的角度去考慮,不要固守自己的看法或觀點。這類試題常以如下句式發問:
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is passage?
What's the auther's attitude towards...?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Which statement is(not) true?
這就要求考生首先在閱讀時,要抓住文章的主題和細節,分析文章結構,根據上下文內在聯系,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
其次,對於暗含在文章中的人物的行為動機、事件中的因果關系及作者未言明的傾向、意圖、態度、觀點等要進行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分析,進一步增強理解能力,抓住材料實質性的東西。
數據推算題
此題要求學生就文章提供的數據,以及數據與文中其他信息的關系做簡單計算和推斷。在做此類題時:
1.要抓住並正確理解與數據有關的信息含義。
2.弄清眾多信息中那些屬於有用信息,那些屬於干擾信息
Ⅲ 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四種類型
bottom-up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即生詞短語→單句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強調閱讀中的語言形式。
top-downapproach自上而下模式:即全文理解→段落理解→短語單句→生詞短語,強調語篇和語義的理解。
interactiveapproach互動式模式:也是現階段教師採取較多的閱讀模式。首先運用「自上而下模式」讓學生帶著生詞閱讀短文,獲取信息,然後再用「自下而上模式」讓學生關注語言形式,學習語言知識。基於這種閱讀教學理論,教師一般採取「三段式」閱讀教學。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
pre-reading。
(1)、guess(title,pictures),brainstorm→prediction,readingexpectation。
Ⅳ 高中英語閱讀課有哪些類型怎樣實施
我認為英語閱讀課有這些類型:精讀、泛讀、任務型閱讀等或者按文體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類型.
實施方法:
說明文的閱讀方法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相對於記敘類文章而言,說明文比較質朴、平直,行文不會曲折,更不會故意製造懸念,或運用眾多的表現手法.說明文的命題角度和解讀方法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只有熟悉其命題角度,掌握解讀方備戚法才能做好說明文的閱讀理解.說明文主要有以下四種題型:
一、詞義猜測題
說明文中通常會出現一些較新的科技名詞、術語或者較多的人名和地名,這大大增加了閱讀的難度.那麼要想做好詞義鏈扒猜測題,我們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解題技巧:1、返回原文,找出該詞彙出現的地方;2、注意結合上下文,理解該詞的意思;3、根據同一篇文章中的其他信息來幫助判斷.如:同位語、下定義、解釋、舉例、同義詞、反義詞以及標點符號(如破折號、冒號都表示解釋和說明)等.
二、細節理解題
說明文中的句子結構較復雜,但試題相對棚滾昌簡單,因此細節理解題是說明文的重要題型.
解題技巧:根據題干或選項中的線索詞回到原文中,找到相關句,與選項相比較來確定答案.
三、主旨大意題
考查考生對於文章基本觀點和闡述說明的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解題技巧:1、把握邏輯結構;2、抓准主題句:注意首段、各段第一句話以及全文末句等是主題句常出現的地方;3、概括段落大意.
四、推理判斷題
推理題有幾種類型,分別是知識推斷、數字推理和邏輯推理、它主要考查考生理清上下邏輯關系的能力,並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等.
解題技巧:最先排除選項中最不可能的答案,然後注意推理時把握就近原則.推理必須以文章內容為依據,千萬不能脫離原文,憑空臆斷.
記敘文的閱讀方法
記敘文是一種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記敘事件發生過程的文章形式.記敘文的種類很多,高考中多見故事、傳記、史地知識介紹、新聞報道等.對於前三者,應注意找出主要人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節、最後結局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的含義.對於新聞報道,則要搞清時間、地點和數字.
記敘文的常見題型有細節理解題、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和詞義猜測題等.
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議論文命題方式多為觀點辯論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等.做推理題時要注意:如果題目要求你推理,短文中已明確敘述的事實不能作為答案,答案必須是短文中沒有直接提到的,但根據短文內容,通過邏輯推斷可以得出的結論.
總之,做好議論文類的閱讀理解,把握文章的結構是關鍵.解題時一要抓住作者的觀點,二要理清說明論點的論據.特別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當問及作者的看法、觀點與態度時,不要誤以為是在問你的想法,不能把自己的觀點當作作者的觀點.
Ⅳ 小學生英語閱讀課程如何教學
閱讀課教學過程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一、閱讀前(Pre-reading)
在這段時間,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材料做好導讀工作(Preparations for reading)。
三、閱讀後(Post-reading)
1、精讀
本層次是學習型閱讀階段,任務是立足於全篇對課文的一些重點詞彙、短語、句型和語法進行集中學習,並作適當的擴展、歸納。同時利用教具、簡筆畫、實際場景、生活實際創設新的微型語境,運用詞彙、短語乃至句型,並適時的融入語言知識、跨文化知識。
2、強化和鞏固
學生對篇章結構、內容及融入的知識點有了較好的掌握後,要圍繞所讀內容和遇見的新詞彙和語法現象進行練習。教師要為他們創造機會,讓其學以致用。
3、課後閱讀
課後閱讀主要是指泛讀,是課堂教師的延伸。教師應選擇與課文和作者有關的材料或其它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體的讀物供學生閱讀,增強其信息量,擴大其知識面。通過大量的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其獨立閱讀的哪友能力。
Ⅵ 做英語閱讀的時候,如何快速定位文章中的句子做出答案
首先,個人以為,可以把「閱讀理解」題型分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閱讀理解和高等教育階段的閱讀理解這兩個階段分開討論。
其次,個人以為,「閱讀理解」題型可以分為「閱讀」和「理解」兩個層次的能力進行分別討論。
Ⅶ 英語閱讀如何確定題型定位詞
定位詞一般是名詞,包括專有名詞、大寫字母縮寫、數字、斜體字等。
但並不是每道題目都有明確的定位詞,個別題目的定位詞很不明顯
Ⅷ 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與描述
1.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革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單純是要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學習文化、發展閱讀技能和策略,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認知方式、學習方式、英語水平、性格特點、情感態度、對老師的態度,學習環境等方面。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此,從初一開始,我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就特別注意,難易一定要適度。材料過分容易,學習起來沒有成就感;過難,學生就會喪失興趣和閱讀信心。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為他們選擇難易不同的讀物。而且閱讀材料的內容必須多樣化,故事、傳記、歷史、地理知識等都能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開闊了眼界,了解了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極大的增加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有區別的。課文一般是一個主題一個篇章。在教學中,老師常會對課文進行很細的分解,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而純粹的閱讀,我們可以更多的去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淺顯易懂的課文,我從不花大量時間去精講,通常會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領悟;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排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一些有難度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帶著任務分組討論後在全班進行講解,有時候也會要求學生寫英文的讀後感。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日後的高層次學習打下了基礎。
2.抓好課堂教學,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
從初一起,教師就應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明確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和應採用的措施。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細化到每一個教學模塊,避免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無論是哪種課型,我們都必須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才是針對這些目標考慮採取哪種教學模式。閱讀有多種目標,包括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獲得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對於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其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應該定位於培養學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兩種能力,這是英語教師首先必須明確的①。在初中階段,從初二下冊及初三的教材才開始出現較長較難的閱讀材料,在處理這些文章時,應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設計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初中學生的語言知識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分析課文中的語言現象及其內容,對課文中的詞、短語和語言現象進行有重點的分析和講解,不能過於復雜,必須帶領學生一步一步的去閱讀。可以在上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及語言有一定的了解並帶著一些疑問來到課堂。
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不同的活動來培養學生不同的閱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的閱讀要在精確性和速度方面逐漸加強對學生的要求,由於初中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儲備和學習習慣尚有欠缺,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想方設法的去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堂活動來完成閱讀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給課堂帶來活力。
3.閱讀教學要堅持常抓不懈
3.1教師備課要充分,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課堂活動重「熱身(warming-up)」
3.1.1介紹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一些背景知識。
3.1.2簡單介紹部分有礙文章理解的生詞。凡是學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詞一定要讓學生在閱讀時去猜測。
3.1.3要善於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插圖和有關信息來預測文章內容。
3.1.4最好准備一兩個有深度的問題,使學生讀有所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3.2閱讀過程要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goal)」,帶著任務進行閱讀。
3.2.1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指定的內容,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2.2提問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提前設計好的問題,問題的設計要圍繞中心思想(main idea),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不同的問題;
3.2.3提出細節性問題,讓學生獲取有關what, where, when, why, who, how等基本要素以及start, process, end總體過程脈絡的信息,幫助他們在寫作方面也有所積累;
3.2.4分小組討論問題答案,然後全班檢查答案。
3.3注重閱讀教學的擴展——「表達(express)」
3.3.1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語言表述他們對文章的見解,而不是復述課文。不要總是糾正學生的語音、語法錯誤,鼓勵學生盡可能流利的用英語說出自己的想法。
3.3.2在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檢查學生對生詞的猜測情況。只要能猜到大意就行,對一些高頻率出現的詞彙可以對其用法作一些必要的分析並要求學生記憶。
3.3.3做相應的閱讀理解練習。
3.3.4對一些較長的文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語篇結構和文體特徵,圍繞文章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活動,如復述課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仿寫、續寫、改寫等。並要求學生積累文章中的優美詞句,為他們的自由寫作打下基礎。
4.培養學生閱讀方面的「自學(self-studying)」能力
閱讀能力是不可能完全在課堂上培養出來的,因此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自學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4.1根據學生的不同的閱讀興趣指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
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不可能滿足學生的所有興趣,而應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開展閱讀活動。比如想要拓展知識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選擇網路類的圖書、報紙、網站等;希望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告訴他們去選擇專門的圖書、材料;對於喜歡文學的學生,則應引導他們選擇由淺入深的文學讀物。
初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適當的對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
Ⅸ 小學英語課堂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新課標指出,英語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拓展英語知識和文化,積累和豐富英語詞彙量,獲取英語信息,增進對使用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的理解,發展英語的思維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徑。閱讀教學應該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特別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尊重學生閱讀的內心體驗,因為展現人的本性是教育智慧的理想境界。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階段「讀」的要求一般相當於基礎教學階段英語新課標一、二級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褲遲要求,一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看圖識字;(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的詞語;(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二級中的語言技能對讀的要求是:(1)能認讀所學詞語;(2)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5)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然而,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在閱讀的詞彙及語法講解,使得學生忽略了整體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權,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於是通過日常教育實踐,我發現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1.教師選擇的閱讀材料,往往內容單一,受到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興趣的制約;或是直接從課外的閱讀材料中拿來主義。其實,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英語閱讀,閱讀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博覽群書」,從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中,選擇原汁原味的、生動有趣又能啟發學生思維的閱讀材料,而且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進行有效地改編。閱讀材料需要有以下的共同特點:(1)內容有趣、可讀性強,激發孩子閱讀的慾望。這樣生動有趣的內容讓孩子讀著就放不下來了,避免閱讀成為孩子學習英語的負擔。(2)基於學生基礎,難度適中。想要讀、能夠讀的閱讀材料,才能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障礙。(3)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同時豐富英語文化知識。原汁原味的材料能為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打開很多扇門和窗。只有具備以上這些特點的材料,才能讓學生產生想要讀的慾望,從而進行自主閱讀。
2.教師指導閱讀方法過於機械,基本上是解答題目,搞題海戰,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自主思考的動力;或者教師把閱讀材料孤立成一個個語言知識點進行語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閱讀內容的人文性和整體性。
3.學生閱讀缺乏正確的閱讀技巧,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總是逐詞逐句、反反復復地閱讀,只重視獲取細節信息,而忽略了對閱讀內容的整體感悟和宏觀閱讀的能力。
4.學生閱讀缺乏主動的精神,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螞姿閱讀任務,不會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擴大知識面。
三、小學英語課堂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首先,要求教師把閱讀教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做真正的「胡物李閱讀者」,還給他們閱讀、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筆者一般只示範閱讀技巧,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學生自行閱讀。教師只是在課堂上起到一個組織、引導、激勵學生的作用。面對一些生詞,教師應告訴學生要一口氣讀完整個閱讀內容,即便有不認識的詞阻礙閱讀,但只要不影響對整體內容的理解,就不必每次都停下來查詞典,弄清詞義。不要認為讀完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沒有學會單詞,不能翻譯每句話就是一無所獲,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個別的詞彙和句子,而是對於吸收語言的「潛移默化」。學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獲得語感,因為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產生學生的語言輸出。反之,如果經常停下來,學生會失去閱讀的興趣,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破壞了他們思維的連續性。
其次,對於一般及以下水平的學生,教師在指導他們閱讀的過程中,還要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指路徑,排障礙,適時提點、啟示、指導、鼓勵,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當解決閱讀中遇到的某些問題時,引導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並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為他們搭建起通向作者、文本的橋梁。另外,在當今網路信息環境下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妨礙閱讀理解的詞,只要運用滑鼠點擊一下,便能聽到單詞的發音,看到其中文意思,就可以獨立閱讀。
再次,在學生自我閱讀的過程中,允許他們採取多種閱讀方法。他們可以做摘抄,旁邊作標注,圈點勾畫等,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個性心理特質充分綻放,從而實現內容解讀的多元性。教師要在小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了解小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此外,也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課後,再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進行總結和鞏固。
最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也是為了進一步使小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並不是側重於某一方面,而偏廢另一面。
(1)聽和說是緊密聯系的,聽是理解吸收信息的過程;說是通過口頭語言表達的思想、信息。在閱讀能力提高之後,由於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在閱讀中得到了增強和提高,詞彙量進一步豐富,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只要通過一系列聽的技能訓練,先聽後說。在聽的基礎上發展說的能力,由簡單的模仿到重復說,再到進一步大膽的說。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小學生就可以自由表達,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寫是將自己的思想轉變成語言符號的過程。小學生開始只能對字母、單詞、簡單的句子進行仿寫。當聽、說、讀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便可以由看圖寫話進行的簡單書寫表達。最後達到自由表達的能力。例如,四年級小學生剛學完《Open Day》就能寫一篇關於自己房間的作文。
《My bed room》
This is my bedroom. It is big and nice.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The computer is my good friend. I like my bedroom. Do you like it?
總之,以學生為主體,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更好地進行英語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一定要採用激勵性評價,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及時地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和激勵,充分打造各種平台讓他們展示自己,保持他們閱讀的興趣。此外,無論是從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考察方面,還是從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角度來看,科研課題都是提高學校學科建設、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非常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因此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個性化研究能夠幫助廣大教師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教學能力和實施科研課題的能力。
(責編張亞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