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實驗心得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同時,閱讀理解試題在歷年高考中占很大比重。由此可見,在新課改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仍是擺在廣大中學英語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而在高三總復習過程中,更應注重提高閱讀理解的訓練效率。為此,筆者認為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學觀念 在高三總復習的過程中,雖然閱讀理解的訓練一直倍受教師的重視,但學生進步卻不明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後、方法守舊、忽視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只是單一地進行閱讀速度的測試及習題答案的講解是主要原因。教師必須加強英語閱讀教學理論的學習。首先必須認真鑽研《英語課程標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要求及新高考的閱讀理解命題特點。同時,要有效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自己要先做閱讀策略的學習者。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清楚應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對學生進行何種閱讀策略的訓練,幫助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對閱讀策略進行全面、正確地歸納,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能力訓練的技巧,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有效閱讀的基礎和保證,提高閱讀速度、增強理解能力需注意以下幾點:
1.集中精力,一氣呵成。一篇文章無論長短,要做到一口氣讀下來。有的同學不注意這一點,閱讀時兼做其他事,左顧右盼,常常半途而廢,這樣便把文章的完整體系讀破了,更談不上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推測、歸納、綜合了。
2.靜讀。很多人提出,做閱讀理解時不應是讀,而應是看,這不無道理。閱讀時嘴動出聲,喉嚨里發出一些含混不清的聲音,就會使閱讀速度和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克服吟讀的最好方法是快讀,這樣能使嘴跟不上閱讀速度;也可將手指放在嘴上,強迫它不要動。
3.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克服返讀。合理的快速閱讀是一個人重要的閱讀品質,它可以使閱讀者思想集中,目的明確,在閱讀中不時進行歸納、演繹、對比、推測。返讀是閱讀能力不好的表現,說明閱讀時沒有抓住中心意思,沒有積極動腦,注意力過度集中在孤立的單詞上,而對整句、整段的意思把握不清。閱讀時,切忌用手或筆領著去讀,這樣對提高閱讀速度沒有好處。
4.按思維單位來閱讀。思維單位是指每次眼睛停頓時能閱讀的意群,一個思維單位可能是一個名詞短語或一個動詞短語,閱讀時不能逐詞閱讀,應當讓你的識別幅度(視幅)覆蓋一個完整的思維單位。
5.盡量擴大詞彙量。充足的詞彙量是閱讀的物質基礎,沒有足夠的詞彙量不僅不能很好理解閱讀材料,而且速度也難以提高。
6 「不求甚解」。這是閱讀上的一個重要技巧,指的是只要基本理解就可以了。 有人閱讀特別認真,碰上不認識的單詞都要查詞典,其實沒有必要這樣做,多數情況下,可以從上下文推出新詞的含義。所以,除非關鍵詞,否則沒有必要經常查單詞,破壞閱讀興致。盡量在不查詞典的基礎上讀懂文章,有助於把自己的英語語感訓練出來,沒有必要達到閱讀時每個詞都准確理解的地步。在漢語中,有不少詞彙和漢字的准確含義我們並不很清楚,但並不妨礙我們對它的使用,為什麼英語就要必須詞有出處呢?很多人所謂的准確理解英語,並非沒有理解含義,而是要求能用漢語翻譯出來,否則總覺得不踏實,這樣實際妨礙了英語語感的形成,還影響閱讀速度。
二、把握命題趨勢,制定復習計劃 新高考在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考查方面,雖然在形式上有了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 出題還是有章可循的。總的特點是突出對考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加強試題的綜合性、實用性;文章題材多樣化,採用原版英文材料,語言更加地道,並滲透著英語國家一些典型的文化特色;試題提問方式靈活,重視考察學生讀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句子的復雜程度有所提高,重視詞彙量的擴大, 注意新增詞彙;更加重視閱讀量和閱讀速度。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要達到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兩個層次。從題型分析,閱讀主要有綜合概括題、猜詞義題、推理題、細節題和寓意題。認真分析高考命題特點,對於確立復習重點、選取復習材料、把握復習方向起到重要作用。教師應在訓練中讓學生熟悉各種文章體裁,結合不同文體的特點來分析文章的結構, 並注意定期系統地重溫不同文體的結構特點, 為有效地閱讀創造條件。
另外,要更好地完成復習任務,取得滿意的效果,教師應通盤考慮復習內容,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明確每階段復習的目標和採取的措施,盡量減少閱讀方法指導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所訂計劃主要包括「大計劃」和「小計劃」,即每一輪復習的側重點、選用材料及訓練方法,以及詳細至每節課的目標、內容、材料、方法等。 為此,筆者在第一輪復習時,側重對各種文章體裁進行語篇結構的分析、閱讀策略的歸納和運用,適當穿插一些詞彙知識和對帶有復雜的語法結構的句子的講解等,對閱讀速度要求較少,為第二輪復習打牢基礎;第二輪復習則提高讀速要求,要求學生爭取平均5 分鍾左右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及習題, 並保證一定的理解准確度;到了第三輪復習,則要求學生在讀速和理解上全面提高。 三、精心搜集素材,整合教學資料 不少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抱怨書店裡的參考書五花八門,幾乎沒有一本書裡面的內容是完整的,通常是這本書裡面有幾點有用的東西,那本書里又有一些是這本書里沒有,卻又同樣有用的資料。的確,筆者認為光靠一本參考書就能完成整個高三復習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
《英語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具備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在茫茫書海中取各書之所長, 精心篩選復習資料, 把最精華的部分選出來展現給學生, 力求做到學生做一題, 教師已做了「十」題,這樣才能充當好學生的指路明燈,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提高復習效率,從而體現出教師的價值。通過綜合各種英語書籍,整理出要引起學生注意的閱讀策略主要有:一是根據閱讀目的選擇閱讀方式( 略讀、檢索讀、細讀、泛讀等),調整閱讀速度( 快讀、慢讀等);二是閱讀模式( 「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等);三是「phrase reading」的閱讀習慣;四是確立主旨;五是細節理解;六是推理判斷;七是詞義猜測;八是作者態度和文章語氣;九是信息匹配。 確立了各階段復習重心及主幹後,就需要為「骨」添加「肉」,尋找合適的閱讀材料。由於每階段復習的特點不同,選的材料也應不同。第一階段,為了突出各種閱讀策略,適宜選取短小、精悍、閱讀策略鮮明的文章;而第二階段起,要加強閱讀速度的訓練,參照高考命題趨勢,則應選取與高考難度相當,且閱讀量也相當的各種文體材料或近幾年的NMET閱讀理解題。為了培養學生進行大閱讀量、長時間閱讀的信心和毅力,還應准備好每周不少於一次組織學生在25 分鍾內完成平均詞數在300 至400 的三篇閱讀文章加一篇信息匹配的閱讀材料。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備,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復習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忙而不亂。 當然,要選出最佳的材料,還應集中備課組中各老師的`力量,群策群力,合理分工, 提高備課效率。選擇材料的技巧要選擇有趣的、知識豐富、內容廣博、難度又不高的閱讀材料,這樣不僅可以學英語,還可以豐富知識面,一舉兩得。
B. 高中英語課後的反思範文
高中英語 反思 性閱讀教學是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感悟基礎上的一種反饋方式,通過反思能夠進一步地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銳力和感悟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語課後的反思 範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英語課後的反思範文篇一
這學期以來,本人期擔任的是高一年級高一(2)、高一(6)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每周的課時是5節,兩個班共十節。從開學以來,本人在教學方面,能夠認真的備課,仔細的批改作業和進行教學反思,熱情的盡量上好每一節課,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學期來,本人所帶班級的英語成績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些不足,現將一學期來的英語教學工作作如下 總結 :
一、課前備好每一節課是搞好教學的前提。
針對高一(2)、高一(6)兩個班英語基礎上的不同,每節課在准備的時候都要有所側重,一(2)班是重點班,學生基礎相對較好,對於2班不僅要強調基礎更要加強靈活運用的訓練。而高一(6)班是普通班,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要差些,則把重點都集中在基礎知識上,把 短語 句型以及語法點講清楚,讓學生都弄明白。在備課過程中的有所差別,保證了英語課更強的針對性和教學目標的完成。
二、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是搞好教學的關鍵。
每節課上通過做大量的練習,講解,提問,小黑板等方式,使學生們在作題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並能鞏固原來學過的語法點,循序漸進的把英語知識,英國 文化 傳播開來,增加學生們對 英語學習 的興趣,從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其英語水平。
三、課後認真批改作業是搞好教學的最好反思。
通過小測試等不斷促使學生總結學習中的 經驗 。及時的批改每天的作業,並立即將學生掌握的情況反饋到第二節的教學中去,這樣有利於學生迅速的糾正自己新知識上的錯誤,鞏固教學效果。
此外,經常虛心的去聽其他老師的英語課,不斷學習好的 方法 和經驗。並把所學的新東西及時運用於下一節課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對於一些基礎差,學習新知識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同學進行輔導。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以及晚自習,給一些英語基礎差,學習新知識有困難的同學補習初中英語語法知識等,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高一的英語課程。還有就是經常向同學們播放一些好的英文電影,英文音樂等,擴大學生們的視野,增強的英語的興趣,此外還經常在課堂中介紹高考的趨勢和動向,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方向。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 教學 工作總結 。由於是第一次教高中英語,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如在培訓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需加強,在下學期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正和提高。
一是在教學中根據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二是經常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 教學方法 ,符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利於學生的有效性學習。
三是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老教師的經驗和新教師的激情,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高中英語課後的反思範文篇二
通過過去這一學期的英語教學中,現作如下幾點總結:
一、注意高一與初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可以通過摸底了解學生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初中的缺漏知識。可利用上半學期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系統復習。要盡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 課前預習 、課後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高考要求,從高一年開始就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課後要多與學生接觸,盡快和學生熟悉。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 學習方法 ,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具體包括: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學能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大量的獨立的閱讀,於是新學期開始就要要求學生人人必備一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學生勤查字典。
三、激發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後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具體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上課可以結合時事、 熱點 ,給學生講有關政治、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新聞、幽默等。還可以通過開辟第二課堂,如舉辦講 故事 、各類競賽等。老師課後應當多和學生交流接觸,了解學生的需要,適當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 體育運動 。課後還可以布置學生聽英語廣播、看英語新聞,然後再到學校進行交流。
四、備課,既備學生,又要備教法
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三個班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同仁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高中英語課後的反思範文篇三
教學是就是教與學兩部分,兩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學生是被教授的主體,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教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通過與學生一年來相處,對於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較深的了解,尤其是對於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基本情況有了全面性的了解,這對我在平常的教學備課,上課,課後反思中有極大的幫助。
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較為較弱,授課採用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但是,對於已處於高一的學生,應該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他們學會用英語思維,用英語交流。因此,在課上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雖然成效並不是特別明顯。兩個班學生的情況也存在著差距。十班相對於九班來講雖然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差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如果講得太深,就會沒有顧到整體,整堂課的效果也會比較不好。十班相對好生、中偏上學生較多,如果只是一味的講解較為簡單的知識點,便會使他們得不滿足。所以,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備課不僅是要備教材,更重要的還要備學生。
如何備好一堂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既要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因此,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並作好課後反思,積極向前輩們請教,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
英語是一門較為特殊的課程,缺乏語言環境。那麼如何在課上創設語言環境呢?以下是我在上「mr。bean」這一課的一些做法:通過學生自己理解課文,自己設計對白,表演mr。bean所遇到的情況,在很大的程度上激起了學生的表演興趣,而且學生自己所設計的對白也大都是課文所學過的句型、單詞。過後,再與學生一起理解這篇 文章 ,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課文、分析課文,而且通過活動課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作為剛參加工作不久新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本學期,我積極聽了學校新、老教師的課,而且也積極到校外聽課,收獲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後,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後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作為一門語言課程,需要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早讀就是訓練學生多讀的良好時機。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要求學生至少要練十五分鍾的英語,而且要盡可能清晰,盡可能大聲地讀出聲,並且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對於重要、優美的段落和 句子 則要求學生背誦。對於學生的作業,做到認真、及時地批改,使自己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在課上所學的情況,同時也讓學生在第一時間能夠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認真寫好批改語以便激勵學生學習的信心。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首先,我分析了我校學生實際情況。高一學生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所以針對這個實際情況,決定採取堅持「夯實基礎,狠抓雙基,改進學法,激發興趣,提高能力」的指導思想。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再次,我做到認真備課。作為一名新教師,我的體會是:上好一堂課很難,但是要備好一堂課更難。在備課之前,必須對所有內容進行熟悉,參考大量相關資料,認真鑽研教材,確定重難點,同時,備課不僅要備教材,而且還要備教法,備教學手段;除此之外,更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即學情)採用適合易於他們接受的教學手段,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認真寫好教案,對每一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課後及時對授課做出反思,總結其中不足。並按照單元內容整理重點短語,歸納分發給學生,以便記憶。多鼓勵,少批評。為了使學生更愛開口,在練習中,要重視運用鼓勵性語言,不斷強化學生參加交際的信心授課之後,做到精講精練。在每單元結束時,會針對該單元教學重點難點,精簡一些習題供學生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習題或是從調研題選擇,抑或是從 其它 套題或網路上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習題,復印後供學生演練。
高中英語課後的反思範文相關文章:
★ 2020高中英語教學反思總結範文
★ 高中英語課後教學反思範文
★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範文
★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範文
★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隨筆
★ 高中英語教師教學反思範文
★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總結5篇範文
★ 2020高中英語教師工作反思範文
★ 高中英語課後教學反思
★ 高中英語課後反思集錦
C. 2017高考英語真題閱讀理解總結
閱讀是外語學習者獲取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閱讀理 解能力是衡量學習者外語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起做一下閱讀理解訓練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2017高考英語真題閱讀理解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2017高考英語真題閱讀理解總結一
I found out one time that doing a favor for someone could get you into a lot of trouble. I was in the eighth grade at the time, and we were having a final test. During the test, the girl sitting next to me whispered something, but I didn’t understand. So I leaned over her way and found out that she was trying to ask me if I had an extra pen. She showed me that hers was out of ink and would not write. I happened to have an extra one, so I took it out of my pocket and put it on her desk.
Later, after the test papers had been turned in,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stay in the room when all the other students were dismissed. As soon as we were alone she began to talk to me about what it meant to grow up; she talked about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stand on your own two feet and be responsible (負責任) for your own acts. For a long time, she talked about honesty and emphasized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do something dishonest, they are really cheating themselves. She made me promise that I would think seriously about all the things she had said, and then she told me I could leave. I walked out of the room wondering why she had chosen to talk to me about all those things.
Later on, I found out that she though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When she saw me lean over to talk to the girl next to me, it looked as if I was ing answers from the girl’s test paper. I tried to explain about the pen, but all she could say was it seemed very very strange to her that I hadn’t talked of anything about the pen the day she talked to me right after the test. Even if I tried to explain that I was just doing the girl a favor by letting her use my pen, I am sure she continued to believe tha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1. The story took place exactly ____ .
A. in the teacher’s office B. in an exam room
C. in the school D. in the language lab
2. The girl wanted to borrow a pen, because ____ .
A. she had not brought a pen with her B. she had lost her own on her way to school
C.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wn D. her own had been taken away by someone
3. The teacher saw all this, so she asked the boy ____ .
A. to go on writing his paper B. to stop whispering
C. to leave the room immediately D. to stay behind after the exam
4. The thing(s) emphasized in her talk was(were) ____ .
A. honesty B. sense of ty C. seriousness D. all of the above
5. The boy knew everything ____ .
A. the moment he was asked to stay behind B. when the teacher started talking about honesty
C. only some time later D. when he was walking out of the room
I found out one time that doing a favor for someone could get you into a lot of trouble. I was in the eighth grade at the time, and we were having a final test. During the test, the girl sitting next to me whispered something, but I didn’t understand. So I leaned over her way and found out that she was trying to ask me if I had an extra pen. She showed me that hers was out of ink and would not write. I happened to have an extra one, so I took it out of my pocket and put it on her desk.
我發現一個時間,做一個人能給你帶來很多麻煩。當時我在第八年級,我們有一個最後的考驗。在測試期間,坐在我旁邊的女孩低聲說了些什麼,但我不明白。我倚在她的方式,發現她想問我是否有額外的筆。她發現她是我的墨水用完,不會寫。我碰巧有一個額外的,所以我把它從我的口袋裡,放在她的辦公桌上。
Later, after the test papers had been turned in,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stay in the room when all the other students were dismissed. As soon as we were alone she began to talk to me about what it meant to grow up; she talked about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stand on your own two feet and be responsible (負責任) for your own acts. For a long time, she talked about honesty and emphasized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do something dishonest, they are really cheating themselves. She made me promise that I would think seriously about all the things she had said, and then she told me I could leave. I walked out of the room wondering why she had chosen to talk to me about all those things.
後來,已經變成了試卷,老師讓我呆在房間里時,所有其他的學生被開除。當我們單獨在一起,她開始跟我談什麼是成長;她說,站在自己的兩只腳,並負責是多麼重要(負責任)為自己的行為。很長一段時間,她談到誠實,並強調這一事實,當人們做一些不誠實的,他們真的欺騙自己。她讓我保證,我會認真考慮所有的事情她說,然後她告訴我我可以離開。我走出房間問她為什麼選擇了跟我說所有這些事情。
Later on, I found out that she though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When she saw me lean over to talk to the girl next to me, it looked as if I was ing answers from the girl’s test paper. I tried to explain about the pen, but all she could say was it seemed very very strange to her that I hadn’t talked of anything about the pen the day she talked to me right after the test. Even if I tried to explain that I was just doing the girl a favor by letting her use my pen, I am sure she continued to believe that I had cheated on the test.
後來,我發現她認為我在考試中作弊了。當她看到我瘦了跟我旁邊的女孩,好像我是從復制的女孩的試卷答案。我試圖解釋的筆,但她可以說是它似乎非常奇怪,她說我還沒有談到任何關於筆的一天,她跟我就在考試後。即使我試圖解釋說我只是做女孩的忙,讓她用我的筆,我相信她仍然認為,我在考試中作弊了。
2017高考英語真題閱讀理解總結二
To be a good teacher, you need some of the gifts of a good actor; you must be able to hold the attention and interest of your audience; you must be a clear speaker, with a good, strong, pleasing voice which is fully under your control; and you must be able to act what you are teaching, in order to make its meaning clear.
Watch a good teacher, and you will see that he does not sit still before his class: he stands the whole time he is teaching; he walks about, using his arms, hands and fingers to help him in his explanations, and his face to express feelings. Listen to him, and you will hear the loudness, the quality (音色) and the musical note of his voice always changing according to what he is talking about.
The fact that a good teacher has some of the gifts of a good actor doesn’t mean that he will indeed be able to act well on the stage, for there are very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er’s work and the actor’s. The actor has to speak words which he has learnt by heart; he has to repeat exactly the same words each time he plays a certain part, even his movements and the ways in which he uses his voice are usually fixed beforehand (預先). What he has to do is to make all these carefully learnt words and actions seem natural on the stage.
A good teacher works in quite a different way. His audience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his play: they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they obey orders, and if they don’t understand something, they say so. The teacher therefore has to meet the needs of his audience, which is his class. He cannot learn his part by heart, but must invent it as he goes along.
I have known many teachers who were fine actors in class but were unable to take part in a stage-play because they could not keep strictly to what another had written.
1. What is the text about ?
A. How to become a good teacher.
B. What a good teacher should do outside the classroom.
C. What teachers and actors c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D. The similarities(相似處)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 teacher’s work and an actor’s.
2. The word “audience”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eans ____ .
A. students B. people who watch a play
C. people who not on the stage D. people who listen to something
3. A good teacher ____ .
A. knows how to hold the interest of his students B. must have a good voice
C. knows how to act on the stage D. stands or sits still while teaching
4. In what way is a teacher’s work different from an actor’s ?
A. The teacher must learn everything by heart .
B. He knows how to control his voice better than an actor .
C. He has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situations .
D. He has to use more facial expressions .
5.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in class and a theatre audience is that ____.
A. students can move around in the classroom
B. students must keep silent while theatre audience needn’t
C. no memory work is needed for the students
D. the students must take part in their teachers’ plays
6. Why is it that some good teachers are unable to play well on the stage ?
A. Nobody has taught them how to act on the stage .
B. Their audiences are different .
C.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m to do so much memory work .
D. They are not used to repeating exactly the same words .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
A. Teachers have to learn by heart what they are going to say in class .
B. A teacher cannot decide beforehand what exactly he is going to say in class .
C. A teacher must speak louder than an actor .
D. A teacher must have a better memory than an actor .
To be a good teacher, you need some of the gifts of a good actor; you must be able to hold the attention and interest of your audience; you must be a clear speaker, with a good, strong, pleasing voice which is fully under your control; and you must be able to act what you are teaching, in order to make its meaning clear.
要成為一個好老師,你需要一些好演員的天賦;你必須能夠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和興趣;你必須是一個明確的揚聲器,具有良好的,強有力的,悅耳的聲音完全在你的控制之下;你必須能夠按照你的教學,以明確其含義。
Watch a good teacher, and you will see that he does not sit still before his class: he stands the whole time he is teaching; he walks about, using his arms, hands and fingers to help him in his explanations, and his face to express feelings. Listen to him, and you will hear the loudness, the quality (音色) and the musical note of his voice always changing according to what he is talking about.
看一個好老師,你會看到,他不坐他的課前,他代表整個時間他是教學;他走,用他的胳膊,手和手指來幫助他解釋,他的臉表達感情。聽他的,你會聽到聲音,質量(音色)和音樂注意到他的聲音總是按照他所說的。
The fact that a good teacher has some of the gifts of a good actor doesn’t mean that he will indeed be able to act well on the stage, for there are very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er’s work and the actor’s. The actor has to speak words which he has learnt by heart; he has to repeat exactly the same words each time he plays a certain part, even his movements and the ways in which he uses his voice are usually fixed beforehand (預先). What he has to do is to make all these carefully learnt words and actions seem natural on the stage.
事實上,一個好老師有一些好演員並不意味著禮物,他一定能夠在舞台上表演好,有教師和演員的工作的。他說的話他熟記於心的很重要的差別;他必須准確地重復同樣的話每次他扮演某個角色,甚至他的動作,他用自己的發音方式都是事先確定的(預先)。他所要做的是讓這些用心學習的言語和行動似乎自然的舞台上。
A good teacher works in quite a different way. His audience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his play: they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they obey orders, and if they don’t understand something, they say so. The teacher therefore has to meet the needs of his audience, which is his class. He cannot learn his part by heart, but must invent it as he goes along.
一個好老師的工作相當不同的方式。他的聽眾積極參與他的表演:他們提問和回答問題,他們服從命令,如果他們不理解的東西,他們這么說。老師必須滿足聽眾的需要,這是他的學生。他不能了解他的心,但必須把它作為他走。
I have known many teachers who were fine actors in class but were unable to take part in a stage-play because they could not keep strictly to what another had written.
我知道有許多老師在課堂上是優秀的演員卻不能在舞台上扮演角色,因為他們不能嚴格按照別人所寫的。
2017高考英語真題閱讀理解總結三
The Doctor’s Call
There was ice on the road, and the doctor’s car hit a tree and turned over three times. To his surprise, he was not hurt. He got out of the car and walked to the nearest house. He wanted to telephone the garage (汽車修理站) for help. The door was opened by one of his patients.
“Oh, Doctor.” she said, “I have only just telephoned you. You must have a very fast car. You have got here very quickly indeed. There has been a very bad accident (事故) in the road outside. I saw it through the window. I am sure the driver will need your help.”
1. Where was the doctor going in his car?
A. We don’t know. B. To a patient’s home.
C. To a garage. D. To his own hom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 Careless driving. B. A tree had fallen across the road.
C. A slippery (滑) road. D. There was a thick fog.
3. The doctor went to the house because
A. he knew one of his patients lived there.
B. he had received a call to go there.
C he wanted to use the telephone.
D. he was injured (受傷) and could walk no further.
4. Why did the woman patient telephone the doctor?
A. She needed medical treatment.
B. She believed somebody else needed a doctor.
C. To ask how quickly the doctor could come.
D. To ask whether the doctor was coming on his regular visit.
5. How did the woman feel on opening the door and seeing the doctor?
A. She had been expecting the doctor, but was surprised that he had come so quickly.
B. She had not expected the doctor and wondered why he had come.
C. She felt glad that the doctor was not hurt in the accident.
D. She was alarmed (驚慌) at seeing the doctor in a bad state after the accident.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likely reply the doctor gave the woman patient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A. “Yes, he does need help-your help, not mine.”
B. “Another accident? I’ve just had an accident myself!”
C. “I got your call and rushed over. I hope I’m not too late.
D. “I didn’t get your call. But I’m here and hope I can help.”
路上有冰,和醫生的車撞上一棵樹,翻了三倍。讓他吃驚的是,他沒有受傷。他下了車,走到最近的房子。他想打電話車庫(汽車修理站)幫助。門被他的一個病人開。
“哦,醫生。”她說,“我剛剛給你打電話。你必須有一個非常快的車。你有在這里的確很快。有一個非常壞的事故(事故)在道路以外。我透過窗戶看見它。我相信司機會需要你的幫助。”
D.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總結5篇範文
要善於拓寬知識的思路。為了讓學生全面地、系統地掌握每道題的相關內容,講評時,教師可以以這些題為題根,從試題的深度和廣度加以引申,加強知識的縱橫聯系,歸納 總結 ,加大知識的攝入量。當然,每次檢後及時講評是很重要的,時間長了,學生關心疑惑問題的程度就會減弱。下面由我來給大家分享高中英語教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1
這一學年來,本人擔任高二(5-6)兩班的英語教師,在相互認識了之後,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因材施教」。本人在教學中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 教育 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對一學年教學工作的一個總結: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課前准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 方法 、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 措施 。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高二的學生基礎還是比較差,所以在課堂上我盡量用最簡易的語言授課,爭取讓學生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掌握得最好. 在復習過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課堂上激發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慾,視學習為樂趣,而不是負擔。只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後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英語課堂既是吸取知識的主戰場,又是內化技能的練兵所,但有限的時間無法使學生們充分把這些技能和知識據為己有並消化吸收。利用一定的時間復習鞏固已學知識,訓練相應技能是提高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具體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練習聯系起來,上課時盡量結合時事、 熱點 ,給學生講有關政治、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新聞、幽默等。課後做到多和學生交流接觸,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他們對課堂上知識的掌握程度.並且在課後還布置學生專門做一些綜合能力的作業.比如說一天兩篇閱讀理解和一篇完型填空.而且我在教學中會認真設計相應的課後練習,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如果課堂所學的是一些基本的語言點,我就會給學生一些相應的訓練,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並懂得如何在實際中應用;如果課堂教學的是閱讀課,我會給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復述課文。沒有課後練習的復習鞏固,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效率就提不高。講課生動有趣 我在講課時,盡量講得生動有趣,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經常給學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電影片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後我積極參與聽課,虛心向同行學習 教學方法 ,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多種 興趣 愛好 ,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這一學期來,閱讀在英語特別是考試中占的比例很大。而本人所教的兩個班的學生閱讀能力都不是特別好。在今後閱讀理解的復習是一個重點,復習時我應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大。閱讀速度要求每分鍾48.5個詞以上。
2.讓其訓練的題材應多樣化。包括日常生活、風俗習慣、人物傳記、 文化 教育、社會、史地、科技、政治、經濟等內容。不能只局限於某種題材。
3.體裁多樣化。包括 說明文 、 記敘文 、 議論文 、應用文等 。
4.讓其了解閱讀理解的主要題型 。
5.掌握必要的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一般來說,對記敘文注意5w和1h;對描述文注意主要情節,對說明文或論證文要注意主旨句。
另外,做閱讀理解還要善於抓關鍵詞語,如承接詞and, besides, but, never, etc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2
高中英語教研組現有英語教師21人,本期在崗人員18人。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並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全體老師敬業愛崗、博愛學生、教育得法,以高尚的師德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贏得了學生的認可尊敬,從而提高學生對 英語學習 的興趣,歷年高考成績在市高考中名列第一。
高考又再創輝煌,高一、高二、高三參加市英語統考,英語成績均達到市教科所教學成績突出標准,被學校核准上報市教科所。獲教學質量優秀獎,本期校級英語教案檢查中,我組教師均獲全優,全組有95%老師獲教學滿意度調查100%的滿意,教育、教學工作深受學生喜歡。本期召開教學、公開課、研討課、觀摩課5次,聽課達90餘次,發表教學論文10餘篇,教研會8次,備課組活動6次。石增建老師被評為「四川省師德標兵」,文佳秀老師被選為省婦女代表,石冕和石增建老師通過3年的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獲省級英語骨幹教師稱號,林凱、羅志玲、謝重波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下面對本期工作作個簡要回顧:
教育教學改革、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教育現代化工程的推進,英語教師在教育思想、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已有了「求變」的意識、渴望和嘗試,但大多處在萌芽階段、探索階段,英語教師積極投身課程改革,獲得一些寶貴 經驗 ,通過教學研討、英語教師集體互幫備課,把握課改脈搏。以實現「四個結合」為最終目標,即: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相結合;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相結合;與學校實際相結合;與教育教學管理相結合。英語是一個走在教改前頭的科目,內容的更新和方法的改革使教師需要自己去創新,在嘗試中成長。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努力落實新課程標准,滲透新教材倡導的課改思想。努力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養成好的課堂常規。
轉化「學困生」,是學校的工作重點,也是擺在英語教師面前最嚴峻的問題,「學困生」在英語學科中的人數是最多的。為了轉化「學困生」,每位老師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做這項工作時,我們意識到:轉化「學困生」光靠老師盲目地補、學生盲目的學是不可能收到實效的,到頭來只會白白浪費老師的時間和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學習壓力,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捉高他們的成績呢?經過英語教師的共同探索和實踐,我們也總結出幾條經驗,即:1、及時鼓勵學生,運用「賞識教育」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2、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比如學習單詞eye時,兩個e分別代表兩隻眼睛,一個y代表中間的鼻子,合起來就是眼睛這個單詞。3、從「學困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出發,給學生編出幾套「階梯式」的習題,層層遞進,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4、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 學習方法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我們的努力,轉化「學困生」工作也確實收到了實效。
以往因為英語老師們的工作量較大,所教的班級相對來說比較多,這個學期,我們更加重視了批改工作,學生的作業幾乎天天批,課內的練習題盡量面批,要求學生「有錯必改」。在批改中,我們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及時調節自己的教學方法,重新制定教學目標,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如何促進教師快速成長,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事實證明,切實有效地開展集體備課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途徑。各備課組在固定的時間(每周二下午)和地點進行商議。在集體商議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系統的教案和學案。教案和學案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師生互動的形式撰寫教案,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重視教學過程的 反思 ,每節課後教師都認真地反思教學過程,及時地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從深層次上去考慮自己的教學工作,寫出有質量的教學反思和二備。
課堂教學是學校所有的重中之重,它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本 教學的聲譽甚至是學校工作的成敗。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最基本的方面就是要重視抓好常規教學。同一年級要求教學進度統一,內容要求統一,重點難點統一,作業練習統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持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後輔導、成績考核、計劃總結。處理好教材的局部與全局、新與舊、難與易、重點與非重點、知識能力五個方面的關系,加強重點與難點的研究討論。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把課堂教學的目標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到實際能力的培養,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課堂教學的內容從重視學科體系為主的基礎知識轉變到既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又要實現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全面影響上;課堂教學的模式要從傳統的單項傳輸模式轉變為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模式上;課堂調節手段要從傳統的教師權威控制轉變到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要求為導向上來。
1、在聽課過程中發現部分教師的基本功不夠扎實,新課改理念貫徹不夠,應加大對教師業務和理論的培訓,並組織一定的活動予以檢查。
2、個別教師對教研活動不積極,思想工作較難做。有的只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升學率,不重視開展英語活動,使英語教師的既定計劃流於形式。
3、作為教研組長雖然時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和方法,但仍有很多不足。今後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力求更加完美。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3
20__屆高三學生 畢業 後,按照領導的安排,我到了高二一級部英語組工作。擔任三個教學班的英語課教學工作。擔子重,身體累,心裡更累。唯恐哪項工作做的不能讓領導滿意,對不起學生。一學期終於結束了。下面簡單地回顧一下開學以來所做的一些英語教學工作。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 其它 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 相學 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 渠道 ,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即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學習的快感。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即充分利用好詞典。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 自我評價 ,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即教會學生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不是紙上談兵,後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即將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等有機結合起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加註重總結和積累,獲得更有效的、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4
我是來自於第二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現任初一年級四班班主任,英語教研組組長。十幾年來,我只是盡了一名教師應盡的義務,但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近三年來,我先後被授予省級骨幹教師,市級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市英語學科帶頭人,縣級優秀教師等光榮稱號。這些榮譽的取得,是和領導的幫助、同志們的支持分不開的,也是我多年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爭做新時期科研型與創造型教師、勤奮工作的結果。
愛心—育德
年我擔任初一年級班主任時,通過開學前連續一個月的家訪,我了解到班上名學生中,竟有名來自單親家庭,還有名學生的父母正在鬧離婚。家庭的變故使這些學生或疏於管教,或心情憂郁,甚至有的自暴自棄,在學業、心理、品行等方面都較其他學生更易出現問題。
有一次,一個平日少言寡語的學生來到學校,見到我就放聲大哭,原來今天是她的生日,但她的繼母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卻是一記耳光。孩子的眼淚和哭訴,讓我心痛不已。於是放學後,我為她補辦了生日,買來了 蛋糕 、水果和生日蠟燭,讓同學們為她唱起了生日歌。從此,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們的生日就記在了我的心裡。每逢他們的生日,我就請他們到家裡包餃子、 炒菜 ,為他們慶祝。就在許多與這類似的點滴小事中,孩子們漸漸對我產生了親近與依賴之情,有了心裡話也向我訴說,因為喜歡我開始喜歡上學習,我的教育,他們也比較信服、聽從。
為了做好單親學生的教育工作,我還把工作做到了學生的家裡,甚至家長的單位里。有一個學生的父母三進法院要離婚,我多次家訪做他們的工作,最後終於讓他們握手言和。這個學生的父親說,「您是我兒子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老師,是您使我明白了如何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丈夫和父親。」另一個學生的父母離異後,還經常為孩子教育問題吵鬧,在孩子的建議下,他們找到了我,經過深入細致的工作,使他們第一次平心靜氣地坐在一起交流教育兒子的方法。
匠心—教改
為推進英語新教程的實施,幾年來,我始終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理論,積極投身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在英語教學中不斷嘗試運用「精講精練」教學策略,形成激趣~導學式教學,解決英語教育教學中的難點: 即用精練的語言,准確地揭示教學內容的本質特徵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教給學生認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在課內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和完成老師布置的適量的作業;正確處理語言和言語的辨證關系,讓學生即通過言語學語言,又利用語言學言語,如此相互推進,直到自覺地、完善地掌握外語;揭示措施與效果之間的通道,從被教對象的角度,使教案設計得最巧妙,語言最精煉,尋求點→線→面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暢通信息交流網路,優化外語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使它們互相影響,彼此依存,從不同的側面共同作用於教學過程;精選少而精的例題、習題,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進行主動性訓練活動,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發展智力,提高能力。辛勤的汗水培育出了較為豐碩的果實。綜觀近三年來的實踐,我所指導的學生在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我與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共同努力,落實教學常規,堅持做到細備課、常聽課、常評課,抓好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連續幾年我校在全縣英語中考成績都名列前茅,被授予「市三星級英語教研組」的光榮稱號。
育心—立本
素質教育理論啟示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全新的學生觀:在素質方面,沒有一無所長的學生,只要教學得當,師生配合和諧,每位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潛能都可以獲得完善的實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情感為紐帶,師生互動,和諧共振,實現道德的共同進步」的育人方法,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儀式活動等,培養學生志向追求的自強能力,培養學生品格修煉的自鍛能力,培養學生知識探究的自主能力,培養學生生活管理的自理能力。
在個別教育中,我本著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發的談話政策,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以促進師生的情感交融,激勵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我班學生先後榮獲「二中」藝術節話劇創作獎、獨唱獎, 長跑 比賽第一名、 籃球 比賽第二名等好成績,班級先後被評為「三好班級」。
我想,我所取得的點滴成績,源自於信念的力量,源自於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也是領導、老師、親人、朋友像一塊磚石鋪砌成一級又一級的台階,讓我接近太陽的光芒。我將更加努力習文、躬行、誠信、盡忠,以盡 愛崗敬業 之職分。我將用心寫下忠誠,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5
(一)學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創建時間不長的三星級高中,招收的學生大多是全區20__名之後的學生,本屆學生中考錄取線為563分,640分以上的學生只有5人。本屆高三經過調整有17個班(包括兩個藝術班),10個普通班,5個實驗班。學生進入高三時英語學習狀況並不理想,期初學清調研考試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如基礎知識不扎實,語言運用能力差,閱讀與完形的失分現象普遍,書面表達得分低、能力差,並且存在通篇簡單句甚至是漢式英語堆砌的現象。所以從高三一開始,我們就認真分析學情,從基礎抓起,一步一個腳印,直到本次一模考試,才見到不少學生開始有明顯的進步。
(二)經驗總結
1.發揮備課組集體智慧
我們學校高三語數外實行雙備課組長制度,有上屆高三留任老師和高二升高三老師共同擔任。兩者互補、互商,分工協作。我們深知一個有戰鬥力的備課組一定要有凝聚力,所以全組成員一開始就達成共識,不單打獨斗,一定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我們不讓集體備課流於形式,堅持每周的集體研討,從模塊重點語言知識的確立到練習的篩選無不經過大家討論得出;堅持每隔一周分專題開課,在上學期我們分別開了單選策略、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任務型閱讀以及書面表達等數個專題;我們還推行組內「同課異構」活動,全組聽課,認真點評得失,同時安排調整好下階段的教學。備課組做到分層統一進度、導學案及練習,並且劃分任務落實到人頭,認真審核不走過場。
2.腳踏實地抓實基礎
1)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我們要求每個學生要有錯題本,每次訓練之後,我們依據讀卡正答率篩選易錯題,堅持每兩周一次錯題再考,幫助學生及時復習、歸納考點。要求學生做到做過的題目力爭不錯,並能舉一反三;堅持每周3-4次的聽力訓練,學校統一播放,老師下班指導。同時要求學生有 作文 積累本,並且借鑒了啟東兄弟學校的作文紙模式,要求學生必須學會列提綱打草稿,杜絕盲目下筆就寫,邊寫邊塗的不良習慣。有的班級還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練習書寫,加強書寫習慣的培養。我們從基礎和點滴抓起,不放過任何一個大小寫,盡量讓能做的題少丟分、不丟分。
2)著眼高考有序教學
我們備課組的全體老師能夠認真研讀考試說明,立足高考題型、知識體系開展教學任務。
我們針對本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對九、十模塊教材內容進行了重組整合。高三新授課以閱讀為主,幫助學生分析篇章結構、主旨大意、作者寫作意圖等,培養學生分析、理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高考詞彙及語言點的教學,更注重以舊帶新,歸納總結,即除了講解新詞彙及語言點的用法外,還總結之前學過的相同或類似的表達法。根據《高考3500詞彙》,把詞彙復習穿插在高三新課教學之中,以加大對詞彙檢查的力度,並堅持幾乎每天聽寫,有默必批,有批必評。我們分工把詞彙手冊按50個詞一組列印默寫紙,並且250個一組循環重默,幫助學生克服遺忘,記住詞彙,盡最大努力夯實學生基礎。
我們在上學期完成了所有語法項目的復習。做到點點清,點線面結合,並在平時的練習中反復鞏固。但是部分學生依然掌握不好,在做題時張冠李戴,下學期將繼續穿插語法訓練,特別是長題乾的語法題型,幫助其提升能力。
上學期我們完成了模塊一、二的復習,我們使用「3+2」材料進行基礎語言點的復習,配合英語周報進行鞏固訓練。而且堅持每個模塊語言知識點的背誦默寫,由老師專人負責出檢測試卷。同時各班級依據學校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進行組內互助,互相檢測監督。
3)堅持策略復習
A.守住閱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整個復習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以其來豐富學生的背景知識,帶動其它能力的發展。我們除了平時的練習訓練之外,還使用了《贏在閱讀》,上學期基本完成近40份訓練。同時每周安排一節限時閱讀訓練課。堅持知識與能力同步進行,通過歸納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促進學生遷移能力的發展,同時活化學生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
B.認真選題,把好學生訓練的質量關。我們以最近3年各地高考試題及模擬試題為主,讓學生在應試能力訓練的過程中加強對高中階段所學語言知識的鞏固,提高學生的應試技能。在高三復習階段,時間很有限。我們提倡精講精練,限時完成,保證質量。針對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現象,我們高三雙休放假時的周練由課代表周日晚自習發放,班主任看班監考,杜絕抄襲,保證練習效率。我們認為,與其讓學生敷衍10套卷,還不如認認真真完成一套卷。基礎差的學生更不能陷入「題海戰術」,因為他們解題慢,時間更寶貴。
C.有效反饋,試題評講有針對。我們高三備課組有專門的讀卡機。使得我們全面掌握學生的答題情況,可以針對每個學生錯題類型進行歸納,評講可以結合正答率,更可以精確到人,避免做課堂的無用功。同時在找學生談話面批時能夠一針見血地點明問題。
D.立足課堂,抓住45分鍾。我們盡量讓學生在課堂45鍾多讀多背。知識點反復講,反復練。加大知識的復現率,讓學生對重點知識能爛熟於心。不以老師講了多少次,而以學生是否真正懂了來衡量教學效果。同時利用晨讀早讀,明確每日誦讀任務,及時默寫反饋。
針對不少學生基礎薄弱,學習信心不足的問題,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時進行訓練效果的反饋,對學生點滴的進步都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強化學生復習的成就感,保證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相關 文章 :
★ 關於高中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 高二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 高中英語教育教學心得
★ 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
★ 高中英語教師心得體會及收獲
★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心得體會4篇
★ 高中英語教師心得體會
★ 高中英語教師個人教學總結
★ 高三英語教學心得隨筆
★ 最新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總結5篇
E.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
只有優秀的教學才會使學生身體正常發育,健康成長。那麼好的教學是怎樣的呢?其又有什麼心得體會呢?下面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希望對您有幫助。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篇一)
作為一名年輕的英語教師來說,剛剛才熟悉了課堂教學的各項內容,就要開始嘗試一個新的改變,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這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攀登。對於學生本身英語功底薄弱,如何正確使用新教材、真正體現課改精神、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關鍵先要教師領悟什麼是新課改,怎樣才能做好新課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迅速適應新的教學形式,才能較快領悟到新教材的基本思路,創造性地運用新教材,因此這就須英語教師具備雄厚英語功底,否則就無法駕駛新教材的教學,上好新教材。
一、培養學生英語「聽」的能力
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最終達到的目的不僅是寫,還要會說,所以聽力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1.興趣的培養,人家說興趣就是成功的關鍵,確實如此,所以教師可先讓學生聽英文歌。這點可克服學生聽力的睏乏感,從而提高他們聽的積極性。
2.養成良好「聽」的習慣,學生聽力的障礙,多數在於他們想聽懂每個單詞,聽懂每個句子,這樣影響他們聽的語速,當然平時得多訓練語音,克服障礙,得讓學生堅持一點,即使聽到不理解的詞也要堅持聽下去。
二、讓學生提高完型填空的技巧
閱讀能力一直都是學生們的一大難點,能閱讀好文章,並且能准確的理解文章,都畝老是學生們的一大障礙。所以在每天的教學環節上我會加上一個快速閱讀小環節,在每節課的後五分鍾給同學們選讀一篇較簡短的文章進行來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能力。
1.須培養學生先瀏覽全文的習慣,接著再讓學生來選擇填空,一定要使學生掘棄邊看邊填的不良的習慣,學生邊看邊填這不僅影響閱讀的速度,也嚴重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2.注重上下句,上下文的聯系,上下文的前後呼應,教會學生這樣做,才能使學生從文中獲得語篇信息詞,提高答題准確率。
3.以運用,這樣做將會大大簡化復雜分析與判斷過程,很快得到正確答案。
4.通讀坦手全文,檢查前後是否連貫,內容是否清楚,主題是否突出,盡量從意義語法上仔細權迅信升衡,並加以改正。
三、如何教好學生提高閱讀理解
1.課文方面
(1)首先讓學生學會課前預習,但是學生往往對此無頭緒,這就要求老師在備好課的前提下,設置些簡單化的問題,學生也就能有目的地進行閱讀。
(2)設置一些細節題,讓學生進行精讀,這樣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細雨節題來了解全文。
(3)課堂結束前,讓學生復述或改寫全文。
2.選材方面
因材施教,教師應做到選材廣泛,內容豐富,趣味性強,難易適中,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篇二)
小學英語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那麼如何做好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也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在這些年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我不斷學習總結,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
一、愉快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是小學生跨入英語王國的第一步,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從小就喜愛英語,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開展愉快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愛上英語,要學英語。
1、教師高興,學生也高興,教師沮喪,學生也沒勁。可見學生的精神狀態取決於教師的情緒。所以教師上課時,必須精神飽滿,身心投入,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氣氛,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教師對學生的即時肯定的表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將會逐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產生興趣。肯定、表揚的方式很多,如讓全體學生為某個學生答對了問題而集體鼓掌或齊伸拇指,並齊說:「right」、「great」、「very good」、「good job」等。
3、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保持學生的情緒。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使之保持長時間的興奮狀態,也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如在學習單詞「draw,color,write,,」等動詞,甚至可以組織一堂生動有趣的英語美術課。在學習英語數數時,可以進行跳繩、踢毽子等體育游戲,學生會非常感興趣,而學得很快。
二、課堂教學的量度和速度
量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英語時間的量要大,面要寬,二是指課堂上學生個別訓練量要大,盡可能多地提高學生口語操練和口語交際的人次。有時教師上起課來故意放慢速度,生怕學生聽不懂,不理解,原句重復過多,鬆散的教學節奏,不僅會導致學生思維懶惰,智力活動鬆懈,使學生經常處於疲倦、麻木、消極的狀態之中,而且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適當的有節奏的教學有利於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益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快,時慢,時高,時低等交替的藝術手法,形成起伏有致的教學節奏,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注重差生的轉化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碰到一定數量的外語學習上的差生。怎樣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
1、掌握差生心理,建立的師生感情。
2、理解、尊重、寬容,善待差生。
3、根據英語特點,採取科學方法。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篇三)
通過觀看杜郎口視頻教學我感到深受教育和啟發,杜郎口中學真正把新課改的理念落實到日常的教學實際中,這與我們喊著新理念用著舊方法形成鮮明的對比,確實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我在學習過程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感受最深:
一、首先感受到的是這所學校的獨特的激勵氛圍,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學校樓道牆壁上,不是我們看慣了的名人像,名人言,而是在讀學生的像,學生的話。試想,警語標示在眾人面前,不是對學生最好的激勵嗎?另外,學生在小黑板上展示前,總有自己的勵志語,每天在更換。這樣經常的自我激勵,同時接受眾人監督,學生的內心世界就要航標,他們的行為就有規范。
二、感受到杜郎口中學真正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
課堂上,教師講解少,學生活動多。預習、展示直至解題反饋,學生始終是主角。預習時學生自己提煉、歸納、總結甚至設計考題,展示時有個性的表述,以及解題反饋中學生輪流上講台,講步驟、說答案、論原理、作補充等等,學生的表現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積極、大方的。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中,他們的內心感受和認識就很深刻。我想,放手讓學生表現,也就是杜郎口中學敢於放手改革從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吧。長此以往,學生的主動學習將會成為習慣,將學習作為快樂的享受將成為他們終身享之不盡的財富。
三、小組合作不是擺設,真正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想。
與我們平時的分組學習不同的是,杜郎口中學的分組學習始終貫穿於課堂教學中,並且小組建設富有成效。六人或八人一組,從預習到展示到反饋,小組學習討論一直是課堂的核心組織單元。雖然期間有分有合,有個人的小黑板展示,有在全班師生面前的解題分析,但小組學習依然是隱性、潛在的組織形式。小組合作的意義遠不至於此,它能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和共享能力。有一個細節給我印象很深。一個女孩是小組長,在組織預習時,儼然是一名教師,充滿了自信,安排井井有條。學生的發言語言流暢,表述准確,比起我們老師來還要好。我想,這種合作學習方式長此以往,一定能培養出一大批有用人才。
四、小黑板展示作業體現透明、開放的教學思想。
我們學習杜郎口經驗,不能簡單的停留在增加小黑板的模仿上,重要的是我們要透過小黑板看到其背後的意義所在。這是杜郎口教學思想的最直接、鮮明的體現,它把學生的思想、思路、思維結果展示給大家,展示給老師和同學,構建了一個開放式的作業形式。這樣與寫在作業本上不同的是,首先學生有自我批評意識。每個人都是要強、上進的,不願將錯誤呈現給大家,所以就有了檢查意識、規范意識,字要寫得工整,表達不要出錯;第二,學生能互相批評,互相學習,看出別人的錯誤也就警示自己不再犯類似的錯。這樣,印象深刻,學習效果好。
總之,杜郎口中學的學生活動多,增強了課堂的生成性,有利於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相對於教師備課的預設教學,這種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突破預設,深挖教材,拓寬教材。達到教學相長,讓課堂成為師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的重要平台。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篇四)
1、通過高看學生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的鬥志。
我第一節課進教室我就告訴他們,他們的平均分是分,但我不是要把他們當差生來教,而是把他們當做高材生來教。因為以前每天只記幾個單詞,幾個句子。現在每天要記很多。我說:「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我的高材生。希望你們努力配合。」學生聽了很興奮。同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注意始終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很有信心。比如在反饋各種大,小測成績時。對於考得好的,我公布分數,並大加贊賞。對暫時沒考好的,不公布成績。而是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當然,這群學生的基礎比較差,缺漏很多,做題時會丟三落四,不經意間失分可能就會比較多。於是,他們在平時小考的時候,我會在監考中適當地給予一些提示。我認為這種情況下的提示能夠引起學生充分的重視,比起過後的講評可能效果更好。一節課考不完的情況下,我允許他們下課討論,不過討論的時候不能寫,下一節課繼續考。這個做法不僅是為了讓他們最後能取得好成績,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為了他們養成積極討論的習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熱情更高。
2、注重單詞,短語過關,加強基礎訓練
有了學習熱情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可不行,我們快、中、慢班三個老師都注重讓學生記單詞,短語。根據需要我每次讓學生記一個話題的單詞,短語。課堂上測,然後學生互批,最後老師表揚寫得好的同學。慢班則每次讓學生記20個單詞。每個單詞10分,總分200分。這樣學生即使只能記住一半的單詞也能得100分。當然,只注重單詞是不夠,我們還注重配套練習。一開始我和慢班的石義老師輪流出課堂小練,後來發現了的教輔材料,跟我們對學生的要求剛好比較一致,對於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很有幫助。就改用了這份練習。之後,我們還做了些綜合訓練。要注意的是這部分學生在做題時經常表現出不自信很猶豫,對於有困難的題更是不惜花大量的時間。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幫助他們控製做題時間。對於中班學生,我有自知之明,我一開始就知道我的目標是120分的基礎分。中考前我拿08年的中考試卷讓他們做,最高分居然能考到130多分。於是心中竊喜,看來中考時成績可能還會前進幾名。結果聽說中考英語試卷很難,很多學生做聽力時就找不著北了。說是有回聲。於是,估計分層教學的優勢恐怕是發揮不了了。擔心成績又會很差。不過,事實證明,他們平時努力掌握的基礎知識不會因為試卷太難而完全不堪一擊。
因此,我仍然認為激發自信心,努力掌握基礎知識,對九年級中下成績的學生是最重要的。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篇五)
高中幾年下來,我們在學習與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的去反思,同樣也沿襲了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在此,列舉幾條,希望對英語教師能有幫助。
對待學生方面
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內在潛力,在每節課的起立過後的問候語中,我都要求學生大聲喊:we must learn english well。(我們一定要學好英語).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喊出了學生的心聲,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及時與學生交流,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責任,嚴格要求。
第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及時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 對待教學方面
第一,聽力部分適合專項訓練與教學聽力突破想結合,尤其注意聽力材料的整合和定向突破。
第二,完型閱讀訓練做到限時間,而且要求學生在試卷上作好標記,那些是摸稜兩可的,最終得分為多少。待試卷發下後,檢測自己得分與估分之間的差距,尋找原因。
第三,作文書寫訓練不放鬆,我校從細節做起,每天三分鍾練字時間,學生可自由選擇書寫內容。規范學生的書寫質量,進行跟蹤對比批改,對書寫規范的文章在學校報廊里進行表揚。
第四,課堂現場批改,給學生二次思考時間。當學生給出的第一個答案出現錯誤時,我們應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再次思考。鼓勵他們多動腦。
第五,面批與課後針對性輔導相結合,及時解決學生在當天或在近期內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糾正常見的錯誤。
教師個人素質方面
第一,多讀書,博覽群書,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第二,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做一個關心學生的人。
第三,注重知識積累和好題錯題收集工作,可以以網站的形式呈現,做到隨用隨取,做一個有心人。
第四,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學法,多寫文章,鑽研課題,做一個研究型的人。 第五,經常反思教學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做一個善於反思的人。
第六,搞好與領導,同事和學生的關系,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教學之路漫長,我們惟有多研究,多反思,才有更多的進步。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篇六)
本期我擔任六年級英語教學,作為第一次代英語,這真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如何做好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也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在這里我就把我在這幾個月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摸索出的一點頭緒和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共勉,不足之處敬請大家斧正。
一、愉快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愉快的情景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是很重要的。小學英語是小學生跨入英語王國的第一步,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從小就喜愛英語,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開展愉快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愛上英語,要學英語。
二、加大課堂口語訓練力度,積極進行英語思維
我們的英語教師必須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不講或少講漢語。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並使之生動活潑有趣,教師可以藉助圖片、實物或模型等直觀教具和表情、身勢以及其他副語言行為輔助教學。
例如教「pencil」一詞時,教師可先舉起手上的鉛筆,然後說「this is a pencil」,並重復二、三次,重復時故意把「pencil」一詞重讀,然後再拿起學生的鉛筆說:「look ,this is a pencil」,並點頭,作肯定狀。接著,分別舉起幾個學生的鉛筆,還是重復前面
的那一句,並點頭作肯定狀,學生大體就能理解「pencil」的語音信息就是漢語中「鉛筆」這個具體實物。
名詞教學如此,動詞、介詞、代詞等的教學也不例外,因為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語言詞彙都是相當淺顯,緊貼日常生活。
三、學生書本中的「音標」現象不可輕視
有不少學生從一開始的英語學習時,就養成了用漢字拼音給英語單詞注音的不良現象,這些不良現象看似很小,但是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四、豐富的課外生活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除了課堂的40分鍾,課後也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興趣小組和英語角,給學生充電,增加學生知識量。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比賽。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英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大全(篇七)
有一則童話故事這么講到:在一個池塘里,住著一對好朋友青蛙和魚。它們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魚離開水就會死去。於是,青蛙決定自己跳到岸上,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述給魚。在岸上,它看到了戴著帽子的大人,吃著棒棒糖的小孩,在草坪上吃草的奶牛,以及空中飛著的鳥。它回到水中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了魚聽。沿著青蛙的描述,魚在大腦中開始形成了「人」、「奶牛」「飛鳥」的圖像。然而,由於魚缺少對這些事物的直觀感知,對它們的認識也就停留在了自我理解的層面。於是,魚眼中的「人」也像它們自己一樣,只是大人戴了頂帽子,小孩手裡握著棒棒糖;它眼中的「奶牛」也就是身上有黑白相間的斑點,頭上有犄角的魚;它眼中的「飛鳥」也就比自己多了一雙可以在天空飛翔的翅膀。由於先前的經驗和理解,魚形成了「魚人」「魚牛」「魚鳥」這些對周邊事物的錯誤認知。關於如何糾正這種錯誤,在我看來,有兩種方法:其一,魚真正地跳出水面,親自去觀察和驗證自己所聽的內容;其二,青蛙對所講內容進行檢測,通過反饋,掌握魚的認知情形,做出適度地調整和糾正。
將此故事進一步延伸到我們的教學中,教師就是故事中的青蛙,學生則是魚,而人,奶牛,飛鳥等則是學習內容。魚對青蛙所講內容的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受限於它們之前已有的知識。換句話說,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已經或多或少地對所學內容有所認知,而這些前概念對他們的後續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碰到這樣的情形:一個語法項目講解很多遍,仍然有同學表示不能理解,作為教師的我們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實際上,這種情形的出現,往往是由於教師和學生站在了學習內容的對立面,教師本能地認為重復很多次的內容,學生應該可以很好的把握。殊不知,學生理解的困難極有可能源於錯誤的前概念,例如,混亂的語法知識等。因此,我們應當意識到並且明白,每位學生都是帶著前概念對新的學習內容加以理解的,不能因為欠佳的表現就武斷地認為他們不努力。
正確的、豐富的前概念,有助於學生不斷地樹立自信心,取得更大的突破;而錯誤的前概念,無論對於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些學生對外語學習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無論在作業還是課堂表現上,都積極主動,外語學習呈現良性循環狀態。而有些學生對外語學習則抱著厭惡的態度,認為自己就是學不好外語。我曾與他們進行交流,問他們「為什麼這么嫌棄外語?」他們回答道:「老師,我小學英語就沒學會,初中英語就聽不懂,您說我高中英語還能聽懂嗎?」顯然,多年來外語學習的挫敗感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接受自己破罐子破摔的現狀,這不禁讓人感到一絲悲涼。在實際教學中,面對學生錯誤的前概念,讓其跳出自己的池塘,親自去觀察學習事物,獲取正確的認知似乎比較困難。在此情形之下,作為青蛙的教師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所教內容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逐步扭轉學生錯誤的前概念,才可能改變他們的學習甚至是人生軌跡。
作為一名高中外語教師,我常常有一種無力之感。進入班級的孩子們,已經是有著至少六年外語學習體驗的學生。也就是說,他們攜帶了豐富的前概念,或對或錯,進入了課堂。面對他們,特別是已經對外語產生反感的孩子們,我所能給予的,就是充分的理解他們所需,創造性地設計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耐心地鼓勵他們,讓他們相信「一切其實都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帶領他們感受外語學習的快樂。我常常對學生說,最可怕的不是你不會,而是你選擇放棄。我希望,每一點微小的舉動,都能促使他們修正錯誤的前認知,為未來的學習鋪好寬闊平坦的路。在每條魚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碰到許多的青蛙;同樣,在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的老師。學生前概念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多方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在知識領域,教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或許,一次耐心的解釋,一個淡淡的微笑,或者一個肯定的眼神,就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奇跡。
F. 【實施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理解100篇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判頌析 通過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各種不足之處,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閱讀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教學拘泥於學生對所讀材料的表層理解,許多學生不能對所讀文章的要點進行有效的推斷,也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脈絡,從而影響了理解的准確性和全面性。許多教師仍採用師生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被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應當是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閱讀的目的也應有不同的側重,而千篇一律的閱讀教學模式難以實現不同的閱讀目的。
(二)閱讀教學中忽略了語法分析。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談語法色變」,未能引導學生藉助語法正確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對長句、難句、省略句及意思晦澀句的理解與分析,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阻礙了學生獲取文章的內含信息。
(三)閱讀教學中生詞處理不當。如何處理閱讀材料中出現的生詞和歧義詞使許多教師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許多教師片面追求閱讀時的「整體理解」,舍棄了對詞彙的教學,只是在閱讀前將有關詞彙匆匆略講而過,而且只涉及詞彙的一般含義,忽視了詞彙在語篇中的特定含義。
(四)閱讀教學中濫用多媒體。雖然閱讀教學以多媒體來輔助詞彙教學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把本應通過文字解讀和推理歸納才能獲得的信息以直觀形式展示給學生,致使直觀教學替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抹殺了學生的好
奇心,不利於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文字解碼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分析及啟示
⒈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作了分級定位,即「能根據閱讀目的使用不同閱讀策略」(六級),「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遲祥句和長句」(八級),「能通過上下文和句子結構猜測詞義」(六級),「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七級)等,從而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閱讀教學的過程既是對詞彙語篇進行理解的過程,又是對句子進行系統歸納和概括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發掘閱讀材料內涵和正確使用閱讀策略能力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推理能力的過程。
⒉近年來的英語高考閱讀理解文章和試題也充分體現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和導向。高考閱讀文章的取材到問題的設置有以下特點:①文章體裁多樣,題材各異文章難度呈現一定梯度。②閱讀文章中出現的難句和長句等復雜句逐年增多。③根據語境推測生詞意義和對代詞指代意義的考查題增多。
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倡導任務型教學,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目標要求。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感受成掘旦鄭功,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⒋語言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新的語言知識從輸入到運用有一個處理消化的過程,完成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理解語言的機會。
因此,我們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實施任務型教學。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研究目的在於:通過完成閱讀過程中的環節相扣的小任務,指導學生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兼顧培養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的設計
所謂「任務」,簡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任務參與者之間的交際過程也是一種互動過程。
新編高中英語閱讀教材中的課文具有話題廣泛、信息密度高、語言知識豐富等特點,它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鑒於此,高中英語閱讀課的任務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趣味性原則:教師就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盡量採用真實的內容和方式,採取多變的教學活動形式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2.啟發性原則:在設計閱讀課任務時,教師要在深入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心理特徵,力爭做到設計的任務能激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參加語言實踐。
3.階梯性原則:閱讀課中任務的設計要注重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並形成由初級任務向高級任務過渡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在語言技能方面,應遵循先聽讀、後說寫的設計順序,使教學呈階梯式層層遞進。
4.滲透性原則:任務的設計不應該局限於課本教學,而要滲透到學習和生活中,以培養學生思維想像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
5.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任務實踐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主體,教師應努力做好教學中的鋪墊工作,通過引導、啟發和輔導等形式,使學生不斷思考、歸納和總結,最終獲取新的知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四、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探索
根據任務型教學的基本理念和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高中英語閱讀課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任務前(Pre-task/Task before reading)。任務前活動包括教的活動、意識提升活動和計劃。教的活動與介紹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結構密切相關;意識提升活動只在提高學生對語言結構的意識;計劃就是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任務。這一段我們應完成以下任務:
1.了解背景知識,預測活動內容:學生課前通過各種媒體了解背景知識,教師適當補充,背景知識又稱非直觀信息,它儲存於學生的長時記憶中,是直接影響閱讀分析和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適當了解背景知識,可以幫助掃除可能出現的障礙,激發其閱讀的慾望。同時,也可讓學生根據文中圖片及標題等對閱讀內容進行預測,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興趣。
2.掃除語言障礙:要使閱讀有意義,不但需要非直觀信息,還需要直觀信息等。因此,掃除閱讀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生詞釋義的量,有的生詞詞義要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
3.明確閱讀目的:閱讀目的決定了閱讀的方式及速度。目前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目的旨在通過規范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其中包括獲得課文大意的掃讀技能、獲得課文具體內容的跳讀、精讀技能以及培養語感、獲取樂趣的泛讀技能。教師應在閱讀教學前確定第一教學階段的閱讀目的及閱讀方法,呈現本課所要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任務,比如,讓學生閱讀後填圖或表格等。
第二階段:任務環(Task-cycle/Task while reading)。任務環包括符號辨認和內容理解。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弄清課文的結構和具體內容,還要幫助學生弄清楚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可以設計數個微型任務,構成任務鏈,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採用下面四個環節來完成任務:
1.聽力理解:學生聽錄音,了解課文大意,完成1-2個聽力題,從而提高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有關信息的能力。
2.掃讀理解:該環節要求學生快速通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主題句、關鍵詞,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一個整體印象。教師可用以下方法來檢測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
(1)課文主要信息正誤判斷;
(2)選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標題或圖片;
(3)要求學生回答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綜合性問題。
3.略讀質疑:在該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有關信息重點地進行略讀,找出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4.細讀賞析:在該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審美的觀點認真閱讀全文,了解文章的細節、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間的聯系,促進對篇章結構的理解。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來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
(1)要求學生回答一些關於課文的細節問題;
(2)要求學生討論歸納各段大意;
(3)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寫各類圖表;
(4)要求學生藉助語法分析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句子中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地理解閱讀材料,獲取作者所傳遞的信息,達成閱讀目標的有效方法;反之,脫離句法分析的閱讀往往是膚淺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長句和難句進行語法分析,既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要增強學生的理解深度。
(5)要求學生正確理解特定語境中的詞彙,它是有效推敲作者意圖的關鍵和理解全文的前提。
在語境中學習詞彙,擴充詞彙,了解新詞,正確把握語篇的意義,發掘文章的內涵,也是閱讀理解的重要任務之一。例如,在一篇介紹數碼相機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They are very hot this year. The prices have come down and the quality has gone up. Who wants to travel with 30 rolls of film? With a large memory card to store pictures, you can shoot and shoot and never to worry about changing a roll.句中劃線詞彙均為多義詞,在上述特定的語境中才產生了它們的特定語意;學生只有了解了整篇文章的真實意義,才可能讀懂這段話的內容。
當然,在各環節的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提醒學生注意閱讀速度,並根據不同的閱讀方法和任務,向學生提出不同的閱讀速度。
第三階段:任務後(post-task/task after reading)
任務後活動包括討論、評價和操練。教師可設計以下任務:
1.展示: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通過表演、報告、復述、背誦、聽寫、默寫等方式向全班展示任務完成情況。
2.討論與評價: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興趣或觀點,完成一些交際任務。引導學生以討論的形式表達個人的觀點,例如:同意或不同意,喜歡或不喜歡,提出建議或解決問題,評論課文中的人物,想像故事的多種結局,等等。然後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評價要具有激勵性。
3.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做相關內容的作業,如:課文的改寫、縮寫或續寫,采訪,報道,或做同樣題材的短文填空、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等等。
五、結束語
在任務型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學生大腦始終處於一種激活狀態,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學習任務的不斷深化,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准,並使學生產生成就感。
總之,任務型閱讀教學強調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當然,我們全體師生還須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和完善任務型閱讀教學的基本操作模式。
(責任編輯:鄭 衛)
G.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分享
導語:“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師承擔著教書與育人的雙重任務,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與技能,而且要正確引導學生做人、做事。“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學科、對老師的好惡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新的課程標准也將學生的情感態度列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分享
一、做人與做事的修養
現代社會中,教師的角色更加多樣化,不僅社會角色增加,職能角色也變得多元化,頻繁的角色轉換和多方面的角色期望,使得教師的角色沖突時常發生。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各方面的壓力,如果教師不能對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時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就可能造成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要,這不僅關繫到教師自身的健康水平,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筆者認為,在做人與做事修養方面,教師除了育人,還要育己,自覺提高自身素質修養,才能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教學知識與技能的修煉
教師的教學知識與技能應該包含幾個方面:
一是豐富的、超越所教學科範圍的科學文化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二是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學科專業技能;
三是教育學方面的知識、智慧與教學方面的能力和經驗。
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是教師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得心應手地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基礎;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學科專業技能是教師教好所教學科的起碼條件;相關的教育學方面的知識、智慧與教學方面的能力和經驗是教師把自己所知轉化為學生所知、把自己所能轉化為學生所能的一套獨特的智慧的和藝術,是教師自己所知和自己所能本身所不能代替的。
高中英語教學心得分享
(一)溝通感情,勉勵關懷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使之發揮積極主動性,需走進他們的內心,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我鼓勵他們發奮圖強,力爭三年後跨入自己理想的大學。高三補習班的學生,有的喪失了自信心,深感前途迷茫,有的則破罐破摔。通過我不斷接觸和仔細觀察,綜合各方面的信息,給予他們指導,力所能及地打動他們學習的慾望。“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學科、對老師的好惡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漸漸地,很多學生開始喜歡我授課,無數次的心靈交流,使我們的情誼日漸深厚。
(二)因材施教,務實“雙基”
從第一次的測試中,我發現大部分同學聽、說、讀、寫的基本功很不扎實,需加強“雙基”訓練。同學們瀏覽新教材後,也感到他們即將面臨一個新的“學習高源”。備課中,我參考教參及一些“雙基”教輔材料,結合所教學生實際,採用一些獨特的做法。
1.變考前集中復習為課上天天復習
高中英語知識總量較之初中英語成倍增加,課時卻相對較緊。我所教的學生中,中差生居多。如把復習集中在期中或期末考前進行,勢必擠占平時教學課時,影響課文的透徹講解。因此,我對教材中的每一個重要語言點都盡可能做到:以新帶舊,深入淺出。課堂習題濃縮精選,先放低要求,待務實鞏固後,再循序漸進,逐步拔高。這樣就變課前集中復習為課上天天復習。
2.強化詞彙、句型、語篇教學
在詞彙教學方面,堅持分單元集中講授,適度擴展,並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構詞規律。在課文教學方面,強調句型和語篇的有機聯系,要求學生以句子為單位,有選擇地背一些重要句型,這樣既可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又可達到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效果。上閱讀理解課時,經常圍繞中心大意,常用句型和篇章結構等幾個重要環節展開。精讀、泛讀相結合,對不同的閱讀課文採用點撥、啟發、提問、講解、展開和深繹等教法。
4.巧抓閱讀,促進寫作
到了高中階段,在進一步提高聽說能力的同時,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既是一種能力,又是語言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廣泛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鞏固記憶,有助於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繫到學生高考筆試成績的高低。上好閱讀課,對學生運用英語常用句型、寫好英語短文大有裨益。因此,我常鼓勵學生盡量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使之逐漸提高閱讀速度,獲得獨立閱讀的能力,更好地配合課堂教學,鞏固教學成果。
(三)指點學法,重點突破
每次大小測驗之後,我總要將學生們的成績進行分析,找出他們的弱項,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作為重點加以突破,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平時的教學觀察,我發現他們丟分多是因為語感不強,詞彙量普遍較少,閱讀理解能力不強。
H. 做英語課外閱讀訓練心得體會500字
個人認為,英語的學習歸根到底就在於2個詞:一是堅持,二是興趣。
怎麼樣堅持?就是要一天學一點,一天進步一點,緊緊咬住,不要荒廢。而在學英語的各個環節中,無論聽說讀寫,如果單詞量不足的話,就會感覺寸步難行,因此背單詞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中心環節。最好就是給自己規定個短期目標,一天要記多少個單詞,完成為止。也許學其他的科目可能還有捷徑可以走,但要學好英語真的沒有捷徑。有不少朋友問我,怎麼樣才能快速學好英語?我都只能搖頭,沒有辦法,只能堅持:讀,聽,看,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不過,相比於其它科目,學英語也有一個優勢,就是不需要整塊的時間,我們可以在排隊等候的時候、在其它零碎的閑暇時間裡面,記上幾個英語單詞或知識點,既利用了時間,又填補了空閑,也不失為一舉兩得。
但背單詞畢竟是枯燥的,這就需要一種激發自己興趣的辦法。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興趣不單單從考試的角度出發,而是通過對英語的熟練和語感越來越好,逐漸體會到它音韻和形式的美,從而產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的願望,對英語的興趣自然會水漲船高的。比如,可以玩玩英語游戲,看看英語MTV或英語原聲電影,參加英語沙龍,或者到英文網站閱讀英文新聞等。由於英語統考的時候不需要考聽和說,我們從事醫療工作的,平時一般也缺乏聽說英語的機會,因此我是以閱讀為主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興趣和水平的。可以閱讀的英文學習資料非常多,主要是要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的材料,以讀起來有點吃力,但不影響對整篇的理解為適宜的難度。在有不懂的生詞存在時仍然能夠領會文章的意思,這是我們必須訓練出來的能力。當你發現英語也成為你通向豐富知識的路徑時,你自然而然就會體驗到駕馭這門語言的樂趣。
在英語統考的時候,第一卷是選擇題,其中語法和情景對話的單選題考的是知識點,我認為對於這部分關鍵是要快,即快速做出判斷,不必鑽牛角尖。閱讀理解是得分大戶,考的是整體的理解,我覺得在閱讀理解上多花一點時間來斟酌相對比較值得。第二卷是翻譯和作文,雖然只有30分,但如果拿不到18分以上,即使全卷過60分也要被判為不合格。做漢譯英的題最害怕的是被個別詞卡住了,這個時候,就要避免在一個詞上空耗時間,而是盡快找個意義近似的詞或片語來代替。另外就是作文的問題。短時間內提高英語作文能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背熟若干篇範文,然後在考試時用題材相似的範文的格式和句型去套。但我認為平時多練習英語寫作還是很重要的,最好每個星期寫一兩篇,除了訓練作文這一塊外,對提高漢譯英的能力,對英文語感和興趣的培養也大有裨益。
以上是我個人學習英語的一點心得體會。大家在學習上都是久經考驗的好手,每人都有自己的獨門功夫。但願我的方法能夠再帶給大家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