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閱讀兩種教學模式

英語閱讀兩種教學模式

發布時間: 2023-08-28 22:06:31

1. 英語閱讀課可採用哪些教學方法

1、 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2、 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3、 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4、 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 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6、 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7、 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8、 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9、 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 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 以上材料僅供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感覺一下英語ing的英語教學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學模式,對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2. 淺談外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啟示

淺談外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啟示

本文主要介紹和分析了外語閱讀教學中的三種模式,並結合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 闡釋了互動式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啟示。

一、閱讀模式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的興起,閱讀理論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先後出現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及互動式閱讀模式。這些模式試圖描述閱讀過程中閱讀者處理信息時伴隨的心理變化過程。
自下而上閱讀模式把閱讀過程看成一個直線形的被動的解碼過程,即讀者通過對字母、單詞、短語及句子之間銜接的識別,重新構建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這是一種知識性閱讀,閱讀只依賴閱讀材料本身所呈現的信息,其注意力放在識別和辨認課文中的詞、句和語法等表層結構和意義特徵上。
自上而下閱讀模式注重語篇和語義的理解。這種閱讀模式強調讀者已有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認為有效的閱讀在於用語篇信息中盡可能少的線索作出准確的判斷,閱讀不是被動地接受文本信息,而是讀者積極利用已有的語義知識、背景知識、語境知識等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如猜測、驗證、修正、繼續推斷等。
交互性閱讀模式,認為閱讀不是單純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過程,而是兩者相互作用的處理過程。閱讀過程是運用多種信息和知識對文本進行解讀的過程,意義不僅來於文本,而且來於讀者對文本的解讀,是文本的表層結構和讀者對文本涉及話題背景知識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結果。這一理解過程是非線性的,是雙向、主動的加工、處理信息的互動過程,是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這種閱讀模式不僅要求讀者對文本的意義進行解釋和推理,還要求讀者結合文本字面的詞語、句型結構,以及語言結構之間的相互關系來確認假設,強化聯系,建立理解。
二、理論背景
交互模式與圖式理論緊密相關。現代圖式論認為圖式是指儲存在人的記憶里的知識結構(Adams and Collins),這個結構有不同的等級,較為抽象的知識處於較高層次,而比較具體的知識位於下層,當下層圖式被具體化時,高一級的圖式便被激活。閱讀理解是讀者頭腦中的圖式和文本信息交互作用的過程,當讀者將記憶中的圖式與文本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聯系起來並使之相匹配時,就能理解語言材料的內容。互動式模式既重視運用圖式知識進行預測、推斷高層次知識,又強調低層次的迅速解碼能力,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兩種能力可以互為補充。根據圖式理論,閱讀的最有效的模式就是互動式模式———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式的結合。“交互性”閱讀模式有以下主要特點:(一)閱讀是多種認知技能並用的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這種閱讀過程強調自然、真實、互動的學習體驗。(二)強調閱讀技能培養的綜合性。閱讀作為語言和信息的主要輸入來源,需要利用聽、說、寫等綜合技能交流思想、意見和信息,“交互性”閱讀過程必須是語言整體性的運用過程。(三)閱讀能力只能通過閱讀行為本身才能得到提高。強調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學習的觀念。
交互性閱讀模式不是某種一成不變的模式,它是一種處於不斷發展和更新中的閱讀理論,它吸收了兩個模型的優勢,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嚴密性和條理性。它使閱讀過程由單向走向雙向,使閱讀教學理論由單一走向綜合,已經成為閱讀研究的主流。
三、閱讀模式對外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根據交互模式理論基礎,在閱讀教學的三個步驟——預讀( pre-reading)、閱讀(while-reading)和後讀 (post-reading)中運用互動式模式有如下啟示:
(一)提高語言知識水平,構建完好的語言信息符號系統。Goodman認為,讀者在閱讀時,要憑借三個語言信息符號系統:表音、詞音和符號;句法結構、語言結構和語法;語義或意義構成方面的因素。閱讀教學中,要激活有關的圖式,學習者首先必須具備相當的語言知識。如果語言知識欠缺就會造成“自下而上”的閱讀方式受阻,也就談不上“相互作用”和“雙向交流”閱讀活動了。只有達到一定的語言水平,學習者才能與文本發生意義上的聯系。Clarke 和Silberstein曾提出語言頂標 (language ceiling)概念,認為語言頂標較低的讀者理解文本的能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William 提出,學習者必須能同時增加自己看到就懂的詞彙即:主動詞彙(active vocabulary),增強自己對文本中常見句型和修辭方式進行識別的能力,否則,再好的閱讀策略和技巧都不起作用。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習者建立豐富的語言圖式( linguistic schema),即努力提高學生識別詞彙、習語以及語法結構的能力。
(二)累積各種圖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閱讀不是一個單純吸收信息的消極過程,而是讀者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 結合文字信息進行理解的積極過程。因此,影響讀者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除語言知識外,還有非語言知識(或非視覺信息),即內容圖式。互動式閱讀過程離不開圖式知識,外語學習者累積的各種知識越多,自然越有利於獲取新的知識。圖式分為三種類型: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結構圖式。一般來講,我國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語言圖式,而對內容圖式與結構圖式重視不夠。因此,閱讀教師應在通過語篇分析,幫助學生積累結構圖式的同時,向學習者介紹與文本內容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以便在學習者的頭腦中建立豐富的非語言知識,幫助他們減少閱讀障礙, 促使自上而下閱讀渠道的暢通。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言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習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己的.特點,創造性地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外語教師有必要幫助培養學習者的諸如預測、快讀、詞義猜測等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去除指讀、有聲朗讀、唇讀和默讀、回讀等不良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
(四)增強積極參與意識,主動與作者進行雙向交流。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是積極的參與者,始終進行著對文本的信息加工和意義推測。為了使語言交際取得成功,作者往往使用各種手段,力求向讀者表明自己的意圖,以求得到讀者對篇章信息進行正確的推理。例如,一篇好文章的作者會通過標題、 段落中心句、 篇章的開頭和結尾等位置進行最大限度的明示,以期讀者做出對該文章中心大意的最大限度的推理。預測、 快讀、 猜測詞義等閱讀技能與策略都需要讀者的積極參與,以及與作者進行雙向交流。
四、結論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實例向學生展示正確的閱讀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地建立互動式閱讀方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促進作用。最後,需要指出的是,互動式閱讀模式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它會受到課堂教學時間和學生語言水平的限制,所以如果採用分級的教學方法,把層次不同的學生,編在不同的班裡,就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Adams,M.J. and A. Collins.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reading [A].In R. O. Freedle (Ed.).Norwood, N. J. Ablex,1979.
[2]Clarke,M.A.& S.Silberstein.To ward a Realization of Psycholinguistic Principles in the ESL Reading Class[J]. Language Learning,1977,(1).
[3]Goodman, K. S.“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s Guessing Game”[A].In H. Singer & R.Ruddell (eds.).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C].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76.
[4]Williams, R.Top 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reading [J].ELT Journal,1986,(6).
[5]束定芳,庄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

3. 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哪些

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哪些

談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能力培養的結合:閱讀文教學側重於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文化素養的培養與提高。這與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並不是孤立分開的,將兩者結合,在閱讀中學習寫作,在學習寫作中掌握閱讀的有效方法。

一、介紹文章背景法

背景知識的介紹可加深對材料的領悟,也滲透了德育教育,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學生會更加明確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逐漸擺脫漢語思維的習慣。

二、整體教學法

是指從整體角度上抓住文章的結構、主旨、中心思想。實施時可以抓中心、標題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縱觀全文結構和內容,了解常見的寫作模式,從而應用到寫作訓練中。選取各類代表性的文章運用整體教學法讓學生掌握各種文章的結構,內容,主旨,這樣,學生會知道這類文章的寫作模式,如什麼樣的句子是表現主旨、結構、中心思想,通常放在什麼地方等,寫作時加以運用這點,寫出的文章便有了優秀文章的雛形。

三、段落提問教學法

是通過一些細節和整體的提問使學生掌握相關信息。把這種教學的成果可應用到寫作訓練中。不斷的提問能促使學生在寫作之前考慮相關知識,從而使文章內容更充實,細節更完整,重點更突出。

四、線索教學法

尤其針對於記敘文。其包括的內容有:個人經歷、文學傳記、新聞消息、歷史文獻及講述故事的小短文、小說之類。閱讀時應抓住幾個要素5w+h (who、when、where、why、what、how)或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順序。這時,可對相應的`寫作題進行訓練。多多對以5w+h 開頭的特殊疑問詞提問可以培養學生寫作時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注意的問題。

五、討論教學法

老師要善於設疑並正確引導,讓學生分成組,站在不同的立場闡述觀點。運用這種方法,寫作時能開闊寫作視野,對問題的討論能更全面,當然寫出的文章更具有可讀性。如關於smoking,可以設立一些可討論的問題:Do you like smoking? Why orwhy not? 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辯證觀及自由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創造性。

同時,還要總結閱讀中的慣用法、成語、習語、口語表達,加強學生聽、讀課文,根據材料用自己所學進行總結、歸類、分析。

;

4.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與其詞彙量、文化背景知識和閱讀策略等密切相關。選擇適當的閱讀策略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和總的閱讀能力十分重要,而一個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又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閱讀策略的掌握和運用。 一、英語閱讀模式 英語閱讀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top-down model)。閱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過程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有創造性的心理過程。讀者在閱讀中始終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不斷對視覺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讀者應該具有必要的語言能力,同時也對讀者的認知能力和語篇分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閱讀的另一種模式是自下而上的模式 (bottom-up model)。在這種模式中,讀者獲取信息是從辨認最基本的語言符號開始,即從字母到單詞、短語,然後從短語到句子、段落,最後從短語到篇章、再到對作者意圖的把握。 隨著對閱讀心理過程研究的不斷深入,閱讀的相互模式 (interactive model)逐漸形成並趨於成熟。這種閱讀模式認為,在實際閱讀過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兩種模式會交替或同時出現,它取決於文章的類型、讀者已有的背景知識和語言能力等因素。在實際閱讀中,讀者無論採用哪種閱讀模式都會用到許多閱讀技能。而閱讀技能又可以被分解成許多閱讀微技能。例如,猜詞、略讀和排序等。教師只要學習並掌握英語閱讀理論,了解英語閱讀模式及英語閱讀微技能的基本知識,才能從理論高度審視和調整教學方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選擇和採用的各種措施,它既包括學習者的心理過程,又包括其具體行為,學習策略種類繁多。英語閱讀策略是指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調控閱讀環節的操作過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靈活運用一系列閱讀方法或技能的學習過程。在高中階段,雖然閱讀教學一直受教師的重視,但教學效果卻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教師忽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教與學不對路是主要原因。比如說學生對閱讀課不感興趣、認為學習課文就是為了學習語言知識和應付考試,那麼教師上課主要側重語言知識的講解和考試技巧的傳授、忽視語篇教學、不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閱讀能力的培養。 總的看來,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閱讀速度較慢,且正確率也較低;高三有 75%以上的學生其閱讀速度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能運用閱讀策略進行閱讀的學生其成績顯然高於其他學生;部分學生能在無意識狀態下運用閱讀策略,只有少部分學生能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應該說高中學生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自學能力不斷提高,也不滿足於被動的學習方式。他們渴望得到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閱讀能力的訓練。教師應注意學生的這些特點,以及搜集學生的反饋信息,改進閱讀教學手段,努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目前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大同小異。具體表現為:第一課時教師教學生詞和短語;第二課時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或自讀課文 (默讀或朗讀),教師就課文提問,然後教師分析課文,講解知識點,學生記筆記,最後讓學生復述課文和做練習;第三課時教師繼續講解語言點,其餘的時間都被用來做各類練習。這種閱讀教學方法看似教師在幫助學生運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進行閱讀,實質上並沒有真正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學生總是在沒有任何生詞障礙的情況下閱讀,而且盡管閱讀課文前後都已經安排了略讀、排序等適合閱讀策略訓練的練習,但往往沒有多少教師能利用這些練習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策略的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始終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有些教師還逐句分析課文,使學生養成了依賴教師的思想。 三、改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根據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的分析,我們對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妨做出一些改進。 首先,教師應從思想上轉變教學觀念,應把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閱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教師要逐漸完成角色的轉變,即要由教學理論的實踐者轉變為研究者,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做出改進;教師要由課堂上的權威轉變為一名學習策略的指導者,指導學生確認當前的閱讀策略是否得當,幫助他們學會閱讀。 其次,教師要加強英語教學理論的學習,學會用教學理論指導閱讀教學設計。教師要有效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自己要先做閱讀策略的學習者,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清楚應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對學生進行哪種閱讀策略的訓練,才有可能選擇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閱讀技能,並能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第三,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策略的指導。通盤考慮高中三年的教學內容,從高一年級起,就要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明確每學年閱讀教學的目標和應該採取的措施。教師要使閱讀策略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結構、文化背景和情感特徵等;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細化到每一個單元,盡量減少閱讀教學中學法指導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針對各個年級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表現在: 高一年級的第一學期為初、高中過渡期,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讓學生寫日記和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在以往閱讀中運用閱讀技能的情況,並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學生的反饋信息,以便確定恰當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師應向學生系統、全面地介紹有關閱讀策略和閱讀模式的基本知識,讓他們認識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閱讀策略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高一年級應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技巧,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和猜詞、略讀等閱讀微技能,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以略讀為例,教師可培養學生在文章中迅速找出所需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首先確定略讀目標,然後確定查找范圍,迅速瀏覽,直到獲得所需的資料。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所給的問題,也可以自己編寫問題對學生進行略讀訓練。每次訓練前,教師應先向學生說明略讀的特點,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意識地使用略讀技能進行閱讀。教師可讓學生提前預習生詞,但應鼓勵他們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進行猜詞。課內外的閱讀訓練都應堅持計時,讓學生記錄自己每次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正確率。 在高一階段訓練速度的基礎上,高二年級應側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現舉幾例做法加以說明。例如識別替代詞:英語中 this,that, it, one等代詞常被用來替代上文中已提過或下文即將提及的內容。快速識別這些替代詞對加快閱讀速度、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部分課文中的閱讀替代詞以黑體形式出現,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要求學生閱讀中能利用替代詞預測下文,並能講出替代詞的作用。再如識別關聯詞:英語中常用as,while, although, instead of,before等關聯詞或表明上下文的因果和比較對照關系,或說明時間順序,或表示語氣轉折。教師應培養學生注意這些語篇粘和手段或語篇標記的作用。訓練中可要求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也可將抽掉關聯詞的課文列印出來讓學生填寫。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句子結構,進一步理解作者意圖。 高三年級的閱讀教學主要以復習為主。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按不同層次對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章進行分析。例如排序:對一組信息重新排序時,要根據關聯詞的位置及作用,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或空間順序將句子有機地結合起來,還要注意文章前後的一致性。閱讀課上教師可先向學生講明排序的方法,並讓學生做排序練習,然後讓學生對照閱讀文章,以此來檢查其閱讀理解能力。再如利用所讀信息解決問題:有些文章要求學生讀後去做某件事,例如,根據所讀信息寫回信和便條等,這些活動或任務為學生提供了接觸真實語言素材的機會。學生通過閱讀不但可以獲取信息,還可以利用信息解決問題。另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通過分析各類體裁和題材的文章,明確其功能,讓學生明確文章功能對理解作者意圖至關重要。 復習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對閱讀策略進行歸類,並通過練習加以強化和鞏固。教師應要求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並應用閱讀策略,閱讀過程中要養成對所運用的策略進行自我評估的習慣,以便及時調整不合適的策略。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作者使用語言的語氣、遣詞造句的方式和修辭技巧,正確體會和認識作者的創作意圖和目的,以便更准確地理解文章,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高中階段的閱讀教學還有兩點值得注意:在進行每一種閱讀策略訓練前,教師都應明確告訴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的要點,以便學生能積極地配合;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課外讀物,以鞏固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閱讀技能;高效的閱讀能力需要培養和訓練。教師只有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策略,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當然,學生掌握了閱讀策略並不等於閱讀水平就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和已有的學習經驗等都會對閱讀理解產生影響,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這些因素,並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 , 最終達到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

5. 如何進行有效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提高閱讀能力是我國 大學英語 教學的主要目的下面我跟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進行有效的 大學英語 閱讀教學吧,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一下啊!

摘要: 提高閱讀能力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學生只有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才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得所需的專業信息。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直是廣大師生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試圖從任務教學法的理論著手,探討如何搞好閱讀前的准備階段、閱讀階段和讀後階段這些教學環節。

關鍵詞: 任務教學法; 大學英語; 閱讀教學

一、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及其不足

傳統的閱讀教學一般採用語法翻譯教學法,而且往往遵循如下模式:1•要求學生通過查生詞、聽課文錄音來預習新課。2•讓學生閱讀課文以檢查語音語調,通過提問來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3•教師解釋並舉例詳細講解生詞及規定的語法內容,在講授語音、翻譯、同義詞辨異和語言現象時,還伴有操練和練習。4•做課後的練習,總結概括、復述課文內容等。

一般認為傳統語法翻譯教學法有著如下的不足,即:1•過於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播,忽視語言技能的培養。2•誇大了語法和母語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3•教學過程比較機械,脫離實際意義;4•只重視筆語,不重視口語。用這種方法進行閱讀教學必然難以承擔培養現代社會所要求的聽說讀寫譯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的重擔。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了許多很有見地的教學方法,其中包括任務教學法。

二、任務教學法概要

(一)語言理論

任務教學法是在交際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套教學方法。它是根據蘇聯心理語言學家Vygostky的語言和學習理論而提出來的。Vygostky強調學習的社會性以及教師和學習者對促進個體學習的重要作用。他認為,文化知識的獲得首先是人們相互作用的結果,然後轉變為自己的知識。

(二)特點

任務教學法強調通過師生共同完成語言任務,使外語學習者自然地習得語言,促進外語學習的進步。它一方面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在完成一系列任務中提高交際語言能力,指導學生達到交際目標。另一方面,它注重探索知識體系本身的功能,特別是探索學習及運用語言之道。

(三)任務的含義

關於任務的定義,各家的說法不一。Willis(1996)認為:任務就是活動。學習者以交際為目的,通過使用目標語來達到某個結果(Tasks are always activities where target language is used bythe learnerfor a communicative purpose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utcome.)[3],而Nunan(1989)更明確地指出:任務就是在課堂上使用目的語做的一件事。它涉及到對語言的理解、操作、運用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義的表達上,而不是在形式上(A task is a piece of classroom work which involves the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manipulating,procing or interpre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4]。這些定義雖然表達各異,但都強調語言學習是在解決交際問題的過程中達到的,都強調交際的真實性和互動性,是真正的以學生為主的。任務完成的結果是評估任務是否成功的標志。

(四)Willis的任務實施模式

Willis將任務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即:准備階段(Pre-task),任務實施階段(Task Cycle)和語言焦點(Language focus)。不同階段的側重點均有所不同。准備階段主要是起著熱身的作用,包括任務的導入,真實的材料提供。在任務實施階段,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採取不同的交互方式,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任務實施階段又由三個部分組成:任務(Task),設計(Planning)和匯報(Report)。語言焦點階段包括語言分析和語言練習,活動的重點將從語言意義轉向語言形式上。

三、任務教學法在大學 英語閱讀 教學的運用

Sperter和Wilson認為,語言交際是一種有目的、有意圖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傳達交際者的意圖。語言交際活動涉及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信息意圖指交際者向交際對象表達或進一步表達一組信息的意圖,相當於話語的字面意義。交際意圖指的是交際對象和交際者互明交際者有傳遞信息意圖的意圖。它指的是話語背後的意思。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交際對象首先由理解交際者的信息意圖,再透過信息意圖去捕捉交際者的交際意圖。另外,接受美學認為,一部作品的完成,離不開讀者對此作品的接受、理解、評價和補充。因此,我們認為,語篇的理解不僅僅涉及到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際,而且也應包括讀者與讀者之間的以語篇作為平台的交際活動。從這個意義上看,任務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運用完全是可能的。

下面以《大學英語》第二冊第四單元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Qut(以下簡稱Lady)為例具體說明任務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運用。

(一)閱讀前階段

在閱讀前階段,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布置任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明白閱讀的要求和目的及要達到的結果。對於Lady一文,閱讀的目的是了解“購物袋女士”的生活及心理狀態,分析這一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了解大都市人情的冷漠和社會工作者的職責。

1•激活圖式,為閱讀打好基礎

圖式理論認為,讀者的背景知識直接影響對文章內容理解的程度。因此,在明確閱讀任務之後,教師應有目的地組織讀前的准備活動,幫助學生激活他們頭腦中已有的與閱讀任務有關的圖式,包括語言圖式、內容圖式,結構圖式等。如教師課前介紹或者組織學生討論有關美國社會問題、美國夢及其價值觀念等話題,為即將開始的閱讀打好基礎。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著題目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

此項活動的目的在於通過比較自己思維成果和作家的思維成果,找出差異,幫助學生如何具體運用英語,培養他們的分析和創造技能。鑒於中國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有限,教師應隨時在語言方面提供幫助,他們也應學會從別的組員那裡得到幫助。

(二)閱讀階段

閱讀的目的在於獲得信息,而獲得信息的基礎是對語篇的理解,即弄懂原文。

對於一個語篇的理解至少同時涉及四種不同意義的理解:概念意義(conceptual meaning),命題意義(propositional meaning),語境意義(contextual meaning),語用意義(pragmatic meaning)。在閱讀階段,我們所關心的是語篇的意義,而不是語篇的形式。

在閱讀階段,教師的作用在這個階段扮演的角色是協調員、指導員和監督員。學生成為閱讀活動的主體。他們是作者—讀者和讀者—讀者交際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方,既是被評論者,又是評論者,既是被反饋者,又是反饋者。

6. 傳統的英語閱讀模式和新的閱讀模式的對比

1、傳統的英語閱讀模式僅僅注重詞彙與語法的學習,而運用較廣的篇章教學模式過於強調篇章的結構分析,容易忽略語言知識的傳授,這些都不符合綜合英語閱讀的規律和目標。
2、新的入閱讀模式是綜合式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既注重通篇理解能力又重視語言難點的掌握,並以訓練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為側重點,從而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積極有效地進行閱讀學習。

7. 英語閱讀課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愉快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使整個教學都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同時,在教學時,使學生進入語境,創造情景,幫助學生通過英語直接理解教學內容意思,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興趣活動。如:唱歌、游戲、饒口令等。運用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又在「學中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功與快樂總是相伴而行的。那麼,教師在教育中就應該運用好表現──成功──快樂三步曲方法,尤其對後進生,要多給予肯定評價。
2.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特別是教學一些字母、單詞時,利用實物、圖片、表情動作等創設大量的視覺情景,對兒童反復進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進行反復多遍的聽說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演示效果,而盡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理性階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質。例如:在學習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單詞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在新授的Isita...」時,可以直接利用學生手中的實物來進行對話,並且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去,要以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學習中的每一個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獎勵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對自身學習的滿足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模仿練習法
學習英語模仿練習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學生要說得准確,首先必須看得准,聽得准。因此,教師在范讀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並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於大聲講英語,說錯了及時糾正,並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以免在語音上給學生留下後患。另外,應鼓勵學生課下盡量用所學過的常用表達方式進行相互對話。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為學語言而教語言,而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4.講授法
英語並不像我們的母語──漢語那樣從小就開始學說、理解和運用。而英語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就顯得特別難學。所以,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講述和講讀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講授法並不是照本宣科,單板、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講授要有一定的啟發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與之結合起來。

8.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 時,很多同學都會遇到瀏覽速度過慢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語閱讀 教學 方法 ,供大家參閱!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篇1

目前,在校的中學生在 學習英語 的過程中存在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諸多的問題中最重要的是閱讀能力差,考試中失分嚴重,即學習英語的時間少,只限於課堂,平時很少有聽、說、讀、寫的機會。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以上情況,經過認真 總結 和思考,為大家提供幾種教學方法以提高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

一、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七步教學法”

1、預學。在教學課文前,要求學生做好 課前預習 ,藉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 文章 內容有大概的了解,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課堂上或課後解決。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為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堅持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

2、導學。導學是一堂課的開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導學部分,教師不能忽視,教師應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要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

3、聽讀。學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內容後,讓學生進行聽的練習,在聽之前可以提一兩個問題,問題要有代表性,要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後才能得出答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如果文章比較長,可以選擇部分重點段落給學生聽。聽完後,核對答案,朗讀課文。朗讀課文可視學生理解情況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讀,也可以是學生集體朗讀或分組閱讀,或個體練讀。在讀的過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腦同時並用,提高記憶能力。另外,還應注意語氣、神態,要通過朗讀做到心領神會。

4、設疑。學生聽讀後,已經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時要求學生默讀文章,解決教師精心設計或練習冊中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這幾點:①先易後難;②先理解後拓展;③先淺後深,兼顧兩頭。通過設疑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點。

5、復述。復述課文是閱讀課課堂教學的升華,是培養學生組織語言連貫表達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通過復述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變文章中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會說才會寫,堅持復述,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6、解難。所謂解難,就是指英語課堂教學中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突破難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答;另一種是學生將預習時或經過課堂教學後還有疑惑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討論解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7、查測。這一步驟主要是檢查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查測的內容一般是課文教學中的重要語言點,也可以是拓展性問題。查測的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筆試。用不同的方式檢查學生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些知識沒有完善需要補充或提高,進而盡量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督導學生課外閱讀

1、設定目標以引發閱讀動機

教師應當重視和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並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廣泛、

均衡的課外閱讀,努力使一部分課外閱讀時間成為課內閱讀訓練的延伸和補充。

2、跨越生詞障礙

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最頭痛的事也是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於生詞了。我們把英語作為外國語來學,中學英語所涉及詞彙也有3800多個。這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常常聽到一些學生閱讀時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詞太多。

其實,一般人在閱讀時,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單詞,生詞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猜測的(人名、地名、組織機構名除外)。詞義猜測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方法:

(1) 根據定義或解釋說明猜測詞義

(2) 根據對比關系猜測詞義

(3) 通過因果關系猜測詞義

(4) 根據語篇邏輯關系及常識猜測詞義

(5) 根據列舉的事例猜測詞義

(6) 根據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

3、克服閱讀的不良習慣

(1)慢讀(slow reading)。有許多中學生總認為讀得越慢,對文章信息了解得越多,理解程度也就越高,因而自覺不自覺地總把閱讀速度放慢,以求對文章更好的理解。閱讀速度與理解率幾乎沒有關系。

要糾正這種不良習慣,首先要改變那種認為閱讀越慢越好的錯誤觀念,平常注意提高閱讀速度。其次要經常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在做閱讀理解練習時,不僅要注意准確率,而且要注意一定的速度,逐漸養成 快速閱讀 的習慣。

(2)指字(pointing)。讀者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筆、尺等指著字行,並隨著眼球轉動而移動手指或其他指字物體。實驗證明,這種方法反而會降低閱讀速度,而且往往使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書頁的字行上,而非文章的思想內容上。

對付這種毛病的方法不難,只要讀者在平時的閱讀中,不斷提醒、剋制甚至強迫自己將習慣用於指字的手或其他物體離開讀物,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克服。

(3)聲讀(vocalising)。養成這種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讀者缺乏默讀訓練或對文章中的文字不熟悉。實驗證明,聲讀比默讀慢得多(一般人默讀速度是他朗讀或講話速度的兩倍),而且不利於理解文章的內容。

要克服聲讀,一開始可採用閱讀時緊閉雙唇,用牙齒咬住舌頭或口裡含東西等辦法,然後多做快速閱讀訓練。

(4)心讀(sub-vocalising)。心讀是一種除本人外其他人覺察不出來的有聲閱讀方式。心讀時,讀者在心裡對自己清晰地發出某個詞的讀音並好象清楚地聽到自己在念一個詞。造成的主要原因和書面語言的性質有關。因為文字既代表意義又代表聲音,讀者自然地將文字聲音聯系在一起。但太多的心讀過分依賴言語而非語義,因而影響閱讀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對閱讀效率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克服心讀惟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有意識地將閱讀速度加快到超過最快的講話速度,因為在這樣的快速閱讀中,讀者已經沒有時間去念出每個單詞的聲音了。

(5)心譯(mental translating)。心譯就是讀者在閱讀英文時,先將英文譯成母語,然後經過母語去理解所讀的內容。它是讀者在掌握母語後再去學習外語時常犯的一個毛病。由於這種閱讀方法必須經過多重的翻譯環節,必然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的准確性。

(6)過分復視(too many regressions)。復視是對已閱讀的內容感到不放心或沒看懂,再次倒回去讀的現象。每個讀者都需要復視,但復視次數太多會影響讀速。

要減少復視,首先要明白對某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對的,閱讀時並不是要你記住每一個單詞和每一個細節,而是只要理解文章大意,並建立起一遍就能讀懂的自信心。其次,除非在做閱讀理解題我們可根據問題稍作復視外,在一般的閱讀中堅持強迫自己的目光始終從左向右移動。

要消除這種毛病,首先讀者要認識到它的害處,認識到閱讀英文時用英文思考不僅必要而且可能,並在平時閱讀中自覺去克服才能有效。其次,這一習慣必須經過大量的快速閱讀訓練才能去掉,因為當沒有時間讓你重復多重翻譯環節時,你的腦子會逐漸自然而然地與英語建立直接的聯系。

4、進行快速閱讀訓練

教師應通過課文教學、補充閱讀量,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訓練,使他們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閱讀的幾種方法。

(1)養成泛讀的習慣

(2)養成“成組視讀”習慣

(3)養成計時閱讀習慣

三、以寫導讀

1、布置寫作任務,激發學生查閱資料

實踐證明,通過布置各類寫作任務,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依託的課外泛讀訓練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寫作任務可以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導向。

2、以寫導讀常用的方法

以寫導讀最常用的方法當數縮寫。如果文章過長,也可選取其中的核心段落讓學生縮寫。設置這種縮寫練習的關鍵在於不能讓學生有機會摘錄原文語句,拼湊成文。教師可以規定縮寫文章的開頭、銜接部分和結尾,並要求學生使用原文中的關鍵詞語。

總之,閱讀,作為 英語學習 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掌握方法是最基本的要素,但要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更主要的是在方法的指導下,閱讀盡可能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並逐漸積累自身閱讀 經驗 ,久而久之,在做題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篇2

在閱讀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原則進行閱讀。

一、略讀策略

通過整體粗讀快速瀏覽全文,領略內容大意,抓住主題句,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到文章的主題句,抓住中心論點的能力,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幫助理解為細讀做准備。

【案例】略讀技巧的巧妙運用

初三英語上冊Mole8 Unit 2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 .文章以攝影比賽為話題,介紹了Tony為參加攝影比賽而拍攝的經歷和上屆攝影比賽的結果公示,學習定語從句。攝影比賽這個話題,學生非常地熟悉也很感興趣。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第一段是

中心段落,其中中心句出現在本段的最後一句There are four prizes ,so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這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依次介紹了4個獲勝者,最後一段總結這次攝影比賽的結果和意義。然後回答問題:

1. How many prizes are there in the photo competition?

2.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four prizes for the photo competition?

【點評】

通過學習,不但清楚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而且容易地掌握了文章的結構。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度,這樣就了解了文章的概貌。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這種略讀的技巧,我們會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一點點地進行練習,然後進行綜合運用。

二、推讀策略

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或語法。初中英語課程標准規定,閱讀理解材料的生詞率不超過3%,並且考綱還要求學生具備分析判斷生詞詞義的能力,即猜詞的能力,這是閱讀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猜測詞義要指導學生根據語法知識先猜測詞性,然後根據上下文判斷是哪個類別的詞,最後根據句意、文意推測它的大致意思。

【案例】詞義猜測的種類和應用

推測詞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利用構詞法猜測詞義;通過對比猜測詞義;通過定義或解說猜測詞義;通過因果關系猜測詞義;通過上下文的語境及相互關聯猜測詞義;利用常識猜測詞義等。

猜測詞義閱讀題通常針對文章中某一個詞、 短語 或 句子 的含義而設置的問題,這類題型主要培養學生利用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和舊的詞彙來理解和猜測生詞的閱讀理解能力。這類題型的設問方式通常有:What is the meaning of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例如,在教學初二下冊Mole 9 Heroes 的閱讀課文My hero-Dr Norman Bethune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來理解In 1938 he came to China to treat the Chinese soldiers in the mountain north of Yan’an中的“treat”的含義。根據下文中的相關詞語“few doctors, had to work hard, opened hospital to ”的意思,學生就能夠猜出它的含義。

【點評】

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又形成了一種

能力。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夠拓展學生的想像與思維。長期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推測能力,學生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等能力都將得到加強。當然,若遇到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尤其是在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三、細讀策略

細讀屬於精讀的范疇,又稱深讀或研讀,可以分段細讀。它是為了准確地尋找所需要的細節,並理解細節,抓住主要事實和關鍵信息所揭示文章結構內在的聯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熱點內容
他非常喜歡狗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4-25 19:43:21 瀏覽:882
教室裡面有些男孩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4-25 19:41:57 瀏覽:759
天然層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發布:2025-04-25 19:40:56 瀏覽:451
我們玩的那麼開心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4-25 19:40:54 瀏覽:780
觀察動物園的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4-25 19:35:13 瀏覽:492
怎麼跟四年級講英語作文 發布:2025-04-25 19:34:27 瀏覽:216
我不喜歡陰天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4-25 19:30:06 瀏覽:403
司法公正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4-25 19:29:16 瀏覽:154
裁剪機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發布:2025-04-25 19:17:44 瀏覽:659
我非常喜歡英國食物的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4-25 19:17:42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