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教學聽課筆記
1. 高中英語聽課記錄範文
假如你是高中英語的新老師,去聽 其它 老師的課堂學習時,我們的聽課筆記如何記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中英語聽課記錄模板,供大家參閱!
高中英語聽課記錄 範文 1
一、 首先於老師設置了Presentation 環節,讓學生上台通過PPT展現歐洲城市。兩個組各派一名學生代表上台展現他們組的PPT. 同時於蕾老師讓台下的學生在觀看PPT 的時候做好筆記。
二、 第一位學生呈現PPT後,於蕾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回顧PPT內容,並把回顧的內容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如:place,tourist attraction, building, celebrity ; 對於第二位學生的PPT, 於蕾老師帶著學生 總結 出了關鍵詞,如:location, population, climate, festivals.
三、 於蕾老師引導學生在介紹城市時可以包括的內容有: history, culture, customs, landscape.
四、 於蕾老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重新組織城市介紹內容,選擇關鍵點和介紹順序。同時請學生表達她們的想法。
五、 於蕾老師給學生准備了Pre-writing的內容。拓展氣候、地域、人口等方面的英語表達,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詞彙,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句型。
六、 接著於蕾老師給了學生一篇寫作範文,通過分析欣賞範文,帶動學生一起總結歐洲城市介紹話題的寫作要點。
於蕾老師的發音很清晰,跟學生互動很自然,課堂設計很有邏輯性,
在與學生互動和教學設計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高中英語聽課記錄範文2
本周,英語科組對高二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檢查。高二年級有七個班,共有五位英語老師。從聽課情況看出,老師們都能精心備課,用心上課。具體反饋如下:
首先,集體備課,教學同步。高二備課組的英語老師們在集體備課、統一教學進度方面做得比較好。這周是本學期第十周,教學進度統一在選修7第四單元的教學。
其次,因材施教,各取所需。 高二英語 老師在集體備課的同時,注重在不同的班用不同的 教學 方法 傳授相同的知識。本單元的課題是Sharing,談及有關與人分享、助人為樂的話題。在基礎較好的四班,鍾華老師上了一節口語寫作課,啟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圍繞本單元Using language的話題進行討論,討論之後讓學生編成小 文章 進行基礎寫作。而在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五班和六班,鄔文娟老師在處理這一課時,先給學生相關信息,列出一系列問題並給出一些相關 短語 讓學生進行歸納和整理。在講解課文時,謝春燕老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課文中的重點單詞的拓展和用法方面,因為一班的學生基礎較好,學習靈活度高。而二班的李玉嫻老師和七班的鍾文娟老師則把重點放在句型的分析,讓學生區分簡單句和復合句,並對時態和語態進行詳細的解說。老師們根據自己學生的基礎和特點備課,做到備課堂備學生,能夠預知到學生在課堂里的困惑,能夠找准重難點進行講解。
另外,高二老師各有教學特色。如鄔文娟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英語歌曲與 諺語 ,用填歌詞或者猜詞義等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 學習英語 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鍾華老師善於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增加學習的成就感與動力。李玉嫻老師能夠把所學英語與實際生活巧妙結合,讓枯燥的詞彙或者句型翻譯顯得生動有趣。鍾文娟老師善於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簡化新授內容的難度,讓學生能夠輕松接受較難的知識點。謝春燕老師的課堂中,學生思維較活躍,而老師能夠隨機應變解決學生的困惑與難點。
高二英語老師集體備課到位,從教學進度到教學重難點的分析,都體現了老師們的集體備課。高二教學課堂氛圍好,師生融洽,高考知識點講解到位,教學效果顯著,並不意味著哪位老師具備了最好或者最優秀的教學方法,而只能說我
們的老師用了適合學生的方法,我們的老師懂得分析學生、分析教材、分析教法。而不足之處也僅在於課堂內較少檢測學生上一節課的掌握內容,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看似完全掌握了,但是英語畢竟是一科需要反復運用,反復重現與操練才能熟記的課程。因此,對上一節的復習檢測非常重要,避免學生似懂非懂的狀態。很多學生就是上課認真聽了記了,也以為記住了,真正用起來的時候卻對某個單詞或者某個句型不確定,因此在考試的時候頻繁出錯。因此,我們老師們平時在這方面應多檢測多操練。另外,我們也建議高二英語老師增加高考的閱讀題進行操練,增加學生單詞量,讓學生盡最大的努力有最佳的狀態去迎接高三。 以上是高二教學常規檢查聽課反饋。
高二英語教學意見與反饋
踏入新的學年,我們轉眼成為高二的學生,在接受更豐富的知識的同時迎來了更多新挑戰。
高二英語詞彙量多,難記,閱讀量大,做題速度要求高,基礎知識扎實是必要的,也是對大家英語能力的一個考驗時期。以上是同學們升上高二後深切感受到的。根據同學們反饋的信息,我們做了一個分析與總結。
1. 我們都有課外做題訓練的心,但是真正能持之以恆的同學很少。根據同學們的建議,大家認為課堂上可適當增加專題訓練,並表示在專題課後感到有一定能力性提高。更希望老師能周期性發相關資料給我們閱讀(配套練習),或在英語周報中為我們挑選一些值得閱讀的專題篇目。
培養閱讀能力,除了做題,我們覺得還需要增加一定的知識面,如閱讀《21世紀中學生報》、《瘋狂英語》等英語讀物。其中一些內容能吸引我們去閱讀、查字典,並能了解一定的英語考試方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閱讀能力,而這正是我們現在缺少的。
2.我們深知對文段和 句子 的背誦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及對課文的理解,但是根據多數同學的反映,能在考試寫作時用上有關句型的同學少之又少,盡管是英語成績好的同學。試問在緊湊的時間內完
成英語試卷,並用僅余的約30-40分鍾怎能重溫背誦課文,組織語言仿寫句子並考慮5個句型的分布呢?能做到從茫茫腦海里瞬時抽出精華以及所需片段的同學相信只有那些對英語極為收悉的才能做到。但不能否認,這增強了我們的語感,對語法選擇題有一定幫助。
3.多數班級周三下午是英語連堂或三連堂,老實說,我們都沒耐心連續認真聽三節課。拿這個時間來講解相關專題或限時做題再講解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們更這個時間能有一個“英語小空間”,能針對我們的能力與興趣,而不是必要的練習。我們可進行像研究性學習那樣的課題,如“電影賞析”,“英語巨無霸”等,或舉行如對詞彙,背誦,聽力等小型比賽。
補充:我認為自從取消午讀後我們高二級的 英語聽力 訓練確實不夠,也許我們能拿周三下午約15分鍾做英語聽力訓練。
成功不離同學與老師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協助老師,希望反饋的情況與建議有助於老師對同學們的了解,在後期英語工作中有更多進步,並帶領同學們獲得質的飛躍!
2.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它對於了解和認識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 範文 ,供大家參閱!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篇1
要寫好 作文 並不難,只有多多積累,多多練習,大家一定會成功的。這篇二年級寫 國慶節 的作文由精品學習網帶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初中英語的聽課筆記範文
1.引語為一般陳述句,變為間接引語時一般由that引導(可省略)
2.如果直接引語中的主語為第一人稱,變為間接引語時人稱要隨主語作適當變化
3.如果引述動詞為一般過去時,間接引語中動詞的時態一般推移到過去時間 4.其他變化 指示代詞 時間狀語 地點狀語 動詞 this—that today-that day here—there come--go these--those now-then
重點片語: 1. keep out不讓......進入 2. out of style不時髦的;過時的 3. call sb. up打電話給...... 4. pay for付款 5. ask for要求 6. the same as與......同樣的 7. in style時髦的;流行的 8. get on相處;進展 9. as much as possible盡可能多 10. all kinds of各種;許多 11. on the one hand, ......(在)一方面,...... 12. on the other hand, ......另一方面,......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篇2
時間: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
授課教師:xxx
班級:初二(14)班
授課內容:外研社初二下 Mole 6 Unit 1 She said China was very excitingplace.
本節課雖然沒有逐字逐句地詳細記錄黃老師的教學過程,但是,坐在教室,用欣賞的眼光看著眼前這位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老師,心中還是有很多的感慨。
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有兩點:
第一、黃老師有很強的親和力,課堂上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師生關系非常的融洽。
第二、黃老師有著很強的專業素質。從語言的角度來看,教師語言標准、地道、流暢、自然。這都是我需要努力學習、充實、不斷提高的。
聽了黃老師的課,也讓我對兩個方面有了機會進行更多的思考。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是板書和課件。
一邊聽課,一邊瞎想,一邊將所想隨手記了下來。雖然不是那麼的深刻,但是,能讓人去思考總是好的。
1. 板書
板書,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從板書安排來看,通常我們會將板書設置成為三個部分。
第一、課堂教學展示區;
第二、課堂隨機生成區;
第三、課堂教學評價區。
每個部分都應當有著它獨有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展示區,也許會有 簡筆畫 或者卡片,也許會用要點單詞、 短語 或 句子 ,也許會有篇章的要點信息,一個箭頭一個符號傳達出篇章的邏輯關系等等。這些內容將會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從課題呈現,到操練鞏固,再到復習拓展,這一個區域都將是課堂教學重點難點的核心所在。
課堂隨機生成區。
我們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不應該把整個黑板全部讓課堂教學展示區所佔用,而應該注意「留白」。在留白的地方,當課堂教學隨機生成一些知識點的時候,當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需要教師補充說明解釋的時候,這一個區域應該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補充作用。
課堂教學評價區。
雖然我們面對的不是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但是,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開展小組活動,不論是pairwork還是groupwork,我們在小組活動進行的過程中,都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有效地評價。通過板書的評價情況,孩子們能夠從中找到自信、找到不足,找到學習的積極性、找到學習的動力。
從授課老師Kobe的板書情況來看,後面兩個區域的內容幾乎為零,而課堂教學展示區的設計相對來說,顯得隨意性比較強。雖然教師在板書的時候注意到了粉筆顏色的變化以突出要點難點,但是,書寫潦草,規范性不強,布局略顯雜亂,效果不好。
2. 課件
課件,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
用不用課件?不用課件行不行?什麼時候用課件?怎樣用課件?使用課件的目的是什麼?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應當是我們授課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從本節課課件的使用情況來看,整體情況良好。但是,如果從追求完滿的角度來考慮,我們依然可以發現一些問題。比如說:課件背景畫面的選擇、屏幕文字的容量、版面的合理設計等方面都有較大提升的空間。
課堂教學的文字內容與課件背景畫面沒有任何的信息聯系,讓人感覺非常不搭。
屏幕文字容量太大,版面設計不合理。幸虧教室里用的是大屏幕。如果是我們班級的電視屏幕,估計坐在後面的孩子們就會感到非常吃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隨堂淺思而記,雖不深刻,但能喚醒自己的大腦,讓自己去思考、去提升,不虛此行。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篇3
上午,來到**中學參加初三英語教研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市鎮中心英語教研組的成員和全鎮初三英語老師。
本次活動首先聽了六峰中學朱傑紅老師的一傑初三教研課,然後,大家開展了積極的教研討論活動,最後,曾衍明主任就初三英語復習工作做了一些工作部署。 下面是這節課的聽課記錄和聽後隨感。
Teaching procere
1. 課前朗讀,復習單詞
2. Greetings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unny.
緊接著復習其他表示天氣的單詞。cloudy, rainy, sunny, windy, fine, etc. 然後,啟發學生說出另外一些表示天氣的單詞:warm, cold, cool, hot, etc. 啟發的 方法 是通過師生問答開展的。教師問:What's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f it's rainy? 然後學生回答說:It'll be wet.
3. 由 It's a fine day. 復習感嘆句的表達形式。
How fine the day is! 當這一句話學生表述存在問題的時候,教師及時通過 What a fine day it is ! 啟發,並最終讓學生順利說出下面的句子: How fine it is! 接著,進一步問道:如何贊揚一個人呢?引出下列單詞:clever, smart, careful, hard, hard-working, 然後說: He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 I'll learn from him.
4. 朗讀Lesson 60 課文內容,之後,通過看幻燈片,談論圖片內容;(感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中文組織教學太多。如:首先,我們見到圖畫中有什麼?像這樣的句子完全可以直接用英語組織進行。教師通過幻燈片呈現 故事 ,在故事的呈現中滲透語言知識,形式很好。如果能就圖片提出一些目的性更強、有效性更高的問題就好了。)接著,教師繼續由圖片、話題引出。The dog is our best friend.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it. 這兩句話可否連起來呢?讓學生說出:The dog is our best friend and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it.
5. 檢查上次作文情況並步入正題----初三升中專題復習,書面表達
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做老師,閱讀並修改作文,談談他們的好與不好到底何在,應當如何修改。
6. 朗讀範文 聽課意見與隨想
總體感覺:朱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 經驗 ,並展示出了教師關愛學生、循循善誘等方面的教學特點。特別是在知識的引入過程中,十分注重啟發學生思維,並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 想像力 和益友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隨想與建議:
1. 書面表達是語言學習過程中語言輸出的部分。它不是被動的語言輸入,而是積極的主動輸出。可以說,書面表達對於初三的同學來說,是最難的一個能力項目了。
2. 思考: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或書面表達能力呢?
我覺得:第一,應當給與學生足夠正確的語言輸入;第二,應當專設書面表達作文課。在作文課上教師親自示範,並和學生一起作文。比如說在看圖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啟發學生如何看圖、如何說圖。(這樣可以更好的深入到學生的思維內核。)當說圖訓練充分之後,在開展進行書面表達。第三,注意要點的把握。如時態准確、選字恰當、長短句問題、連接詞問題等。第四,學生作文優秀的拿出示範,不佳的進行錯誤分析。在修改作文時需要考慮我們修改的標準是什麼?顯性和隱性的標准何在?同時,還可以結合考試標准中對書面表達的專門闡述,有所側重地開展教學活動。
3. 從教學環節安排來看,個人覺得各環節小任務明確,但是,各個小任務與大任務的目標一致性方面還有待加強。
4. 關於口語語言輸出的工作,有一個教學活動是否可以考慮:那就是課前給學生6-8個單詞或短語,讓他們用這些詞語說出一段 英語故事 。然後,在每節課上課開始的前三分鍾可以讓學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語言的輸入會有所幫助。
5. 從這節課中的作文材料來看,隨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問題。這不是一個英語知識問題。需要考慮的是:當我們路見不平的時候,要不要拔刀相助,如何相助? He knew what was happening. He threw the bottle hard and quickly to the man. -------We should help people in trouble.----But how? 也許,就這樣的話題,可以用英語開展更加深入地討論(語言輸出)。
3. 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通用範文6篇
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1
抱著學習的態度,我於9月21日-22日參加了洛陽市小學英語研討會。來自舊縣六區的近千名教師聚集一堂,從理論與實踐出發,對新課標、新教學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展示了六節優質課,分別從語音、閱讀、句型、對話各方面給我很多啟發。
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王彩琴教授的報告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最前沿、最先進的英語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她對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環節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使我們深切感受到新課程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的發展變化,同時也讓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正確使用課堂教學技巧等方面帶來思考。
講課的七位教師有效地通過言語、色彩、圖像、實物等多種手段構建情感生成舞台,叩開學生的心扉。在學習課文中,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想像力。聲情並茂的誦讀是一種真切的自我情感體驗。澗西區英語學校段老師的閱讀課上得有聲有色,使學生在輕松的閱讀中掌握了大量的語言信息,使學生輕松愉快的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洛陽市第五十五中的藍菲兒老師,把一個個枯燥無味的音標,將得像一個個美麗的音符,她編的順口溜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嵩縣實驗小學的老師。他在教「Doyoulikemusic?」這一課時,走進教室邊唱邊跳,生動活潑的導入使學生興趣盎然。在教學中他使用很多事物教具,使學生一目瞭然,同時對這一課的句型反復襪肆操練,使學生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句型的用法。
我覺得要成為一名真正出色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基本功,那就是英語教師的發音必須准確優美,語音語調純正地道,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語言環境的熏陶。這一點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並且,我明白了英語課到底要給學生帶來什麼,絕不是表面的熱鬧,而是要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英語本身的魅力,以及學以致用時帶來的幸福與喜悅。
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2
今天坐在辦公室斗好脊里正閑著,聽說英語組進行評教評學活動,於是也去湊熱鬧。
雖然說,上課的內容安排合理與否,課堂結構緊湊與否,教材處理到位與否,對於我這個門外漢平說都是不知道的,但是「外行看熱鬧」,這個熱鬧的氛圍我卻能深深地感受到。整堂課學生的熱情高漲,直到下課還意猶未盡,這種現象在語文、數學課中可能是很少見的。而且課堂上無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積極投入當中,可以說沒有一個不參與進來的。為什麼對於一種自己毫不熟悉的語言學生會有如此大的熱情呢?
深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
1、教師角色的定位準。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夥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2、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整堂課中,老師對於學生的回答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並採用多形式的表揚,讓學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這對於平時聽到都批評多的學生來說是很少有過的,因而上起課來興趣更濃,勁頭更高。
3、在游戲中學習。玩是小孩子最開心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一堂課都是在游戲中度過,那孩子們肯定是樂得合不攏嘴。在整堂英語課中,老師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新鮮又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讓他們一個個樂此不彼,怪不得連下課也不知道。甚至於我們這些聽課老師也興致勃勃地加入其中。
課聽完了,對於自己所任教的語文也應該好好地進行反思,也期待著自己能夠上出讓學生不願下課的語文課!
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3
11月3日我空滲們二七區全體英語老師去隴西小學觀摩了小學英語優質課。真實,自然,高效的課堂讓我感到受益匪淺,雖然各個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
一、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功
三位老師基本功扎實,語音標准,語言流利、親切,板書規范,口語流暢,整堂課都特別的流暢,規范的板書除了能利於學生抓住本課的重點內容,利於課文的理解外,也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創設和諧的語言教學氛圍
所聽的這三節課的老師都非常注重和學生的互動交流,親切的教態,流暢的口語都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言的慾望,始終以鼓勵為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三、教師授課各有特色
李蘭香老師製作的卡片形象而生動,促進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真實的情境中感知和學習語言,學生易於接受。
秦甜甜老師的課件,使一篇很長的閱讀理解,重難點表現的那麼一目瞭然。學生很容易抓住本篇閱讀課文的重點。
魏海莉老師的課,通過自拍的Video更近一步的使學生熟知重點句型,通過視覺、聽覺的刺激,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所學語言在真實生活中的運用。
通過這次聽課,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努力讓自己的課堂做到更好。
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4
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去小學聆聽了老師的一堂精彩的英語課。聽課學習,對於我來說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聽這一節課,我覺得在教學方面收獲的很多,下面就談談自己聽課的一些 心得體會 :
一、巧妙地使用媒體,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本節課宗老師廣泛地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而且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准備也是相當的充分: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二、精彩的預熱導入,教學過程環環相扣
課堂上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源於宗老師生動的預熱和豐富多彩的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在體驗分享中學習。宗老師在課前、課文處理、鞏固和拓展時採用了chant,play games等活動手段,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激情,也充分展現了教師過硬的教學功底。
三、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專業的素養
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宗老師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形象精練的講解,美觀實用的課件,大方得體的肢體語言,自編自演的chant都令人賞心悅目,值得我們英語教師學習。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學上的很多不足。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該思考的問題,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課堂紀律更好?怎樣讓孩子喜歡上課?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學海無涯,教學生涯同時也是我的學習生涯,我將更加努力地向優秀教師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將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優秀人民教師。
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5
上周四,我們去西董聽濱州市教學能手評選的優質課,感受很深,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觸動。總結如下:
一、大多數講課的教師基本功扎實
她們課堂上教態自然,大方,口語流利,處理各個環節都那麼沉著,自信。兩位老師的口語很棒,感覺很地道。老師們都感情豐富,飽含激情,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也深深的感染了學生。學生在課堂中都很主動地配合老師的教學。
二、教學准備充分,精心設計課件,大膽進行實踐教學。
大多數老師都精心備課,從導入到一節課結束,都那麼環環相扣,有的老師以故事導入,娓娓道來,有的老師以歌曲把學生帶入到學習英語的環境,他們都精心設計課件,各種圖片引導學生學讀詞句,有幾位老師大膽的進行實物教學,可見課前准備是費了很多心思,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親手製作沙拉,在活動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邊說邊做,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的小組在活動中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在活動中有的記錄,有的動手做忙的不亦樂乎,這就是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較好的生活情景,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自然有趣。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
老師們通過圖片,實物,動作等,讓學生讀寫本課重點詞句,閱讀,聽力訓練,描述過程,從個體到整體,從整體到個體,進行多方位的訓練,加強了學生的記憶,使學習不再枯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掌握了知識。
我的一點建議:
1、有得老師過於重視表演製作沙拉的過程,忽略了文字的描述,使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
2、在教學單詞方面,用的時間少,有的缺少寫得環節,在以後的描述中,容易犯錯。
通過聽課,我感覺自己本身的業務還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別是口語,還需加強。在今後的上課中,注意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愉快的接收知識,我還要注意自己的教態,要善於調動學生。學無止境,我要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上課能力,爭取上好每一節課。
英語老師聽課教學心得6
榮幸能夠參加這次中心校組織的優質課觀摩活動,半天的安排很充實,並且在回程的路上大家還在討論心得,意猶未盡。盡管學生水平不一,兩位教師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下面我就譚老師的英語課,說說我的感受吧!
首先,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譚老師既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又重視了學生個性健康和諧的發展,最大限度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意識。互動模式多樣,採用看圖或創造一個語境,讓學生展開聯想,激起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
其次,譚老師善於利用學生的「舊知」實現向「新知」的遷移,注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從「學會」迅速過渡到「會學」上來。其中譚老師對學生採用師生對話引出新課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並且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要求清楚明確,難易適中。我個人認為倘若老師能稍微放慢教學節奏,刪除部分內容,留給學生足夠思維空間,讓學生學得更有成就感,便不失為一節極為優秀的課。
最後,譚老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這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聽課中我發現譚老師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從而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另外,譚老師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充滿激情。在課堂上能輕松,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而且還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為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
通過這次聽課,我對自己也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去思考,怎樣在教學中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分層次教學?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時空和學習平台。我們應該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並尊重學生的不同需要與興趣。要充分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興趣、求知慾、好奇心、上進心,善於找出學生的進步點,提供好的學習方法,創設成功的機會,激發學生向上的動機與行為。譚老師的確有許多值得自己學習和借鑒的東西,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4.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通用模板8篇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1
上課伊始,李老師和我們一起梳理了對新課標的認識,讓我們對新的課程標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現行的語文課教學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知識理解型」的教學模式,一種是「思維訓練型」的教學模式。前者教師致力於讓學生理解語文完整的知識系統,一般按照「解題——釋詞——分段——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練習」的程序教學。運用這種模式的教師強調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而忽視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只讓學生理解語文工具的知識,而忽視培養他們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後者教師致力於發展學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閱讀課文——教師提問——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程序教學。運用這種模式的教師則強調語文課程的發展性,而比較忽視語文的工具性。只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不重視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以上兩種模式盡管有不同的教學理念和不同的教學活動結構,但它們也有兩大共同點,一、是前者教師「一講到底」,後者教師「一問到底」。教學活動都以教師為主體,而不以學生為主體。二、是教學活動都以理解為重點,前者是理解課文的知識內容,後者是通過理解課文發展學生智力。兩者都是重理解,輕感悟;重分析,輕運用。
根據《語文課程標准》衡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是否科學,是否合理的標准:1、是否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2、在教學中是否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3、是否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重視語文課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即正確處理基礎性與創造性的關系;5、是否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即要遵循發展性原理,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寫字、學漢語拼音、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和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進行綜合性學習。我認為閱讀教學應注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掌握語文工緩宏具的知識和學會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並重點培養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聽完李老師的講座後,我靜心思考之後覺得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一、閱讀課教學方式的轉變,二、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三、注意閱讀教學中人文內涵的滲透。通過今天的學習,以及課下的反思,我相信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會不斷的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的品質。
英語老師聽課心擾圓冊得感悟2
12月6號,陳默老師的心理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學視角》講座如期在大慶舉行,那天氣腔寬溫突降,但寒冷的天氣並沒有阻擋專程來聽陳默老師課的各位老師的熱情,整整三個小時的講座非常精彩,陳默老師從孩子每個年齡段所面臨心理任務和孕育能力,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了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特徵、老師與孩子溝通的誤區以及如何正確地與孩子溝通,聽完講座我覺得有很多收獲要與大家相互交流:
講座一開始,陳默老師就為我們陳述了當今教師面臨的教育難題是前所未有,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首先她為我們分析了各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任務及此階段需要孕育的能力。
針對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陳老師給我們指出了應對策略。所以班主任應該當學生的保護人,把對學生的愛放在第一位,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不僅從身體(出生和體能)、心理(氣質類型和個性特徵);還要從環境(家庭結構和親子關系)了解學生。總之,只有心到,班主任才能做好。
想讓孩子願意學習,就要懂得孩子學習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學習的理解和成年人不一樣,不是建立在理性的角度,如學習好才能有出息等,家長說千萬遍也沒有用,不懂,他們是從感性的角度看待學習的,學習有沒有樂趣?他們對學習有沒有感覺?所以,想讓孩子願意去學習,要把握三點:
2、能分享,要為孩子營造分享的氛圍,這是一個人的學習動機也是心理需求;
3、有成就感,對孩子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及時真誠地鼓勵,並且堅持不懈。
以上三點其實是一個理想狀態,在中國現實的教育環境中,是完全相悖的,不可能實現,就連做實驗,老師都要求把每一個實驗步驟背會,全部是教條的,孩子不可能產生真正的興趣。學校的評價標准單一,永遠是分數,分數高就是好學生,分數低就是差學生,這樣的環境下,對好學生差學生都不利。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不可能扭轉整個社會環境,也不能成天抱怨和無奈,陳老師特別強調——學校沒有的家長補!父母一定要把這些學校沒有的「營養」給孩子補上,通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幫助孩子對學習建立興趣,特別是在很小的時候。多講故事,多提問題,他可能會對語文產生興趣;散步的時候數數馬路邊上有幾棵樹,再看看樹中間有幾個空,她可能對數字就有了概念;和孩子建立共同語言,對孩子學到的新知識展開真誠的探討,鼓勵他不斷地挖掘知識的內涵;堅持正面評價,及時真誠地贊美和肯定,等等。其實,成人學習也是這幾個特點,我們的拓展訓練就強調「體驗」、「互動」、「寓教於樂」,強調「分享」,用及時並且誇張的方式給予獎勵等。
父母還要記住一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為孩子注入心理能量。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孩子該如何學習,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即使在嬰兒期,他們對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家長盡可能減少干預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環境中,家長對孩子都有很高並且幾乎相同的期望,考好大學,找好工作,我們這幾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大的,並且似乎愈演愈烈(上幼兒園要徹夜排隊,高考幾乎全民動員)。我們並不幸福,因為這根本不是我們自己的期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父母對孩子的高期望應該是——形成自尊人格。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完成自己的夢想。做到這一點也很簡單,長期信任!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自己承擔責任,尊重,理解,包容他們。陳老師有一段對幸福人生的定義:你培養的孩子收入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能夠欣賞自然美,會享受藝術美,獨處時不焦慮,群處時也不焦慮,有跟伴侶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我覺得說得特別好,以一個平和的心面對孩子,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成長,不要忽略他,也不要過度關注。
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小時候的影響是特別大的,而父母和家庭環境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我們已經總會為人父母,能為下一代做的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和正確的教育觀念。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3
通過這次暑假的師德培訓,使我更深的認識了和諧教育,它的內涵包括:與社會和諧;與教師職業的和諧;與教育對象的和諧;與職業同伴的和諧;自我和諧。我們的工作區分於其他勞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在班主任培訓時,資深的周紅五博士也闡述了「把學生當人看」的教育實質。它們不僅使我認識到生活中充滿愛,更使我懂得如何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懂得關愛學生的教師。
一、教師如何愛學生?
我想教師應該正確把握好「愛」的藝術,用好自己神聖的愛。
前面都做好了,為什麼不一如既往,有始有終呢?愛是細膩的,愛是細致的,我們要用心的讓他們體會到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去愛他們。
二、用心、真誠地賞識學生,努力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斷以學生好的一面來激勵學生,使學生對自己有信心。
三、樹立以生為本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我們知道有什麼樣的班主任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生。傳統的教育是更多地體現教師的作用,教師要求學生做什麼,學生就做什麼,是強帶有強制和強迫性的,這樣就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忽視了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個有自己思想的人。而現代教育觀則著重強調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也看作是學校的主人,而且要求班主任的工作處處以學生為中心,在選擇教育方法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弄清學生想什麼,關心什麼,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因材施教,嚴格管理,正確引導是以生為本教育觀念的主線。
認識到這些以後,我堅信,在今後任職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工作中我一定多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樹立以生為本的班主任工作理念,還學生一個屬於學生自己的天地。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4
周一例會我們觀看了高金英老師的《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報告。我聽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如果我是學生,能有這樣一位老師一定很幸福。高老師以鮮活的案例闡述理論,時而溫情感人催人淚下,時而犀利深刻發人深省,時而詼諧幽默惹人發笑。教育的智慧盡顯其中。
一個平凡的班主任竟然能夠做出如此多的不平凡的事。初建宏志班,高金英老師就擔任班主任,對既沒成功經驗又沒失敗教訓的她來說,惟一「有譜」的是「我有愛」。因為在此前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即是在「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的實踐中走過的。而講座中最讓人心情不能平靜的也是宏志媽媽關於「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的部分。聽著高老師一件件感人的事例,這也一次次的驗證了高老師的信條:「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回想起高老師的講座真是精彩多多:聽報告更像是聽高老師的單口相聲。高老師的講座之所以講的如此收放自如,得益於她那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小故事,那一段段讓人捧腹的笑話。而那不僅僅是一個小故事,一則笑話,它們都被高老師賦予了教育意義,而且還是那麼的「潤物細無聲」,彷彿是吃了糖衣葯丸。高老師將一句句普普通通的道理講得那麼生動,那麼真切,那麼讓人信服,讓這些枯燥的大道理瞬間變得鮮活而充滿生命力,並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印入人心。由此,我認為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用心學習,笑話不是一笑而過的話,格言也不是手抄百遍後的理解,當教師就要能抓住風的一瞬並讓它變成能量,在高老師身上我知道了原來用心積累,用心賦予一個笑話於新的內涵也是一種學習,有底蘊的老師才有魅力!
高老師的講座給我的感觸太多,我無法一一述說。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很多的機遇,同樣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如何去面對挑戰?如何能夠真正的勝任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要耐得住寂寞,能夠沉下心來,去讀一些書,一些有用的書。「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老師!」博覽群書,取之所長,為我所用。用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教師的教育工作會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聆聽高金英老師的報告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幸福,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讓我們渴望並努力去做一名「充滿陽光味道」的老師!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5
今天,聽了_x老師<為生命奠基>的講座,心裡感受頗深,體會多多;作為一名教師,自從踏上講台那一刻起,心中沒有不想把學生教好的。教書育人出人才、出成績,可以說是每個教師心中的嚮往。這個講座很好,意義非常深刻,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深思、學習、借鑒。
認識自己、認識學生、認識小學教育。聽了講座後我認為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己,要清楚自己有什麼,掌握什麼,能給學生教什麼,自己在哪些地方還存有差距,認識並掌握學生的差異,不同群體應該怎樣去教,怎樣去管理。正確認識小學基礎性教育的重要性,小學是基礎,我們就是打基礎的人,像x老師說的那樣,我們都是在為生命奠基的人,有了這樣的認識,才能讓我們在教學工作中端正態度。
作為教師沒有鑽進去的力量,就不會有飛出來的激情。在教學實踐中,要想教好,首先自己應該學好、學扎實。俗話說「打鐵先得自身硬」,否則,就會感覺教不了學生。只有平時不斷學習,最大限度的豐富和完善自己,才能夠有鑽進去的力量和飛出來的激情,教學工作才能做得有聲有色。正如x老師說的那樣,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老師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
真正理解三個超越的內涵和實質,不能是形式上的照抄照搬。x老師雖然從教語文,可我覺得三個超越適合各科的教學。課本是給我們工作的平台,僅僅是綱,以課本作為引子實現教材超越,才是真正意義的完善教材。那樣才能使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更加全面。課堂是教學的場所,超越課堂就是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那樣更直觀、生動、形象,收效也更明顯,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很贊賞x老師為讓學生了解維吾爾族的風俗文化等,自己穿了維族女裝,把知識內容直觀有效地展示給學生,這正是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超越教師就是超越自我,聽了講座後我深受啟發,作為教師不能只局限於教,而更要設身處地的去學,像同行學、像社會學、像學生學。多做知識積累,這樣才能全面提升我們的執教水平,才能無愧於學校、社會和廣大學生。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6
4月19日,我終於找到了熟悉的聽課感受。因為今天的課都是初中語文課。有江蘇省青年名師曹文彥老師講授的《紫藤蘿瀑布》、施玥老師《獎》,山東省青年名師朱則光老師講授的《百合花開》、北京特級教師李衛東老師的《背影》,此外還有一堂高中課《世間最美的墳墓》,由浙江名師張悅講授。
上午的課很精彩,我只能引用專家黃厚江老師的評點來闡述:第一節很「精緻」,第二節很「舒展」、第三節很「本色」。
來自蘇州的曾文彥老師,年輕有為,朗讀配畫,詩情畫意,「花語」串堂,入情解讀,整堂課很有詩意。無論是環節設置還是語言組織,相當精緻。
朱則光老師的《百合花開》教學設計,我以前在他的博客中讀過,感覺很不錯。後又在一次省級賽事上由一位女老師演示過。當時感覺課很精緻,朗讀很出色,以讀帶評,很圓滿。但是今日親自聽朱老師講一遍,頓覺口齒生香,妙不可言,風格迥乎不同。黃老師評價「進得去,出得來,放得開,收得攏」。我覺得這節課有兩大亮點:一是個性解讀。百合戰勝自然環境、戰勝社會環境、戰勝自我,終於「默默」盛開,開滿山谷。在我眼中,百合的成功僅是信念的成功,卻沒有想到還有三個層次的挑戰,真是耐人尋味。二是老師的解讀用文學化的方式來呈現,也就是「我要開花」段落的朗讀處理。先根據句式內容讀,這是初讀;在結合語境的理解來讀,更深更有味;後用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齊讀三遍。聽著學生越讀越有味道的朗讀,我終於明白了朱老師的層層鋪墊、層層渲染,心中嘆為觀止。黃厚江老師稱贊是「細針密縫」。朱老師的《我用殘損的手掌……》中豐富朗讀方式,已經讓我很佩服,但今日的朗讀方式,卻是出乎意外的,不禁佩服朱老師的教學藝術。
施玥老師《獎》,真的很本色,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優質課。但最後的環節中「傳遞一句心聲」,可謂畫龍點睛,境界全出。
令我耳目一新的是黃厚江老師的課堂評價標准,真的很精彩,只能虔誠地記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慢慢體會、思考:
不是好課的標准:
⑴教師忙學生不忙,不是好課;教師不忙學生忙,也不是好課。
⑵教師精彩學生不精彩,不是好課;教師精彩學生精彩,但與語文無關,不是好課。
⑶教師把學生當驢趕,不是好課;老師把自己當做學生的驢,也不是好課。
⑷只有教師的問題,沒有學生的問題,不是好課;只有學生的問題,沒有教師的問題,也不是好課。
好課的標准:
⑴知道語文教什麼、知道語文閱讀是什麼?知道教什麼的課,是好課。
⑵教師教得精彩學生學得精彩,學生在教師點撥下學得精彩的課,是好課。
⑶教有教法,學有學法,只見語文不見法的課,是好課。
⑷文本理解、正確、透徹,並有獨特發現的是好課。
令我有「驚艷」感覺的還有李衛東老師的課。《背影》,我教授過好幾次,但總覺得不能上出味道來。但今天李衛東老師的解讀讓我眼前一亮。是啊,背影的描寫並不出色,動人的是它的背景,再三的叮嚀、禍不單行的家境、家庭瑣屑父子失和、大去之期的信,在這種語境中,那青黑色的背影豈不令人心動?在閱讀文章時,我也有類似的感受,可是李老師卻完整深入地剖析出來,角度新穎,堪稱經典。還有那層層漣漪的板書設計,心動不已。
記錄下自己的一點思考:
《百合花開》與《丑小鴨》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用主題整合來讀,是否也很新呢?
《背影》中的解讀能否借鑒朱老師的朗讀技巧呢?
「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能否解讀成社會的高度?
閱讀教學的篇章寫法教學與情感教學如何協調?……
「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7
學校組織語文教師到庄口初中聽課學習。我聽了三堂語文課,每一堂課都是具有學習意義,但都各有特色。對於正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這次學習使我產生很大的思想震動,當然收獲也很多。我謹將自己的所得所獲所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注重指導學生朗讀,恰當點評學生的發言。
在語文課堂中應讓學生多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入境界,並且還要生發聯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讀,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在這次語文課堂上,許老師在執教《羚羊木雕》一課中將閱讀貫穿始終,對學生的讀書通常做了如下安排:
1、觀其大意,謂之粗讀,只要求將課文讀通,了解其大意。
2、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
3、點評朗讀。通過這三步既發揮了學生的客觀主動性,又在學生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習慣培養。
很多老師會在課件上給學生出示「學習方法」,名字多樣「溫馨提示」,如汪萍老師在執教《夏感》品讀課文環節是這樣設計的: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夏天?括弧中是這樣提示的:(提示:如找關鍵詞,相對應的句子等)。讓學生收獲一種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個別老師很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三、設置簡單有效的課堂情境,創設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捷徑。因此,很多老師在新課的導入中會有意地設疑,激疑或精心設計,或課前播放歌曲,或課前進行語言互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新課意境。
我對王小兵老師印象深刻,在他的作文課堂上,我發現他非常擅長並注重語言的運用,極其幽默。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活潑的授課方式,整個課堂歡樂愉悅,讓我們聽課老師也深深陶醉其中、樂在其中,很輕松。
四、進行了恰如其分的課堂評價,進行適時鼓勵和評價。
課堂評價,是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它不僅是某個環節的終結,更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慾望。這次活動中,老師幾乎運用了及時評價,並且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言、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微笑等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
五、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調控課堂游刃有餘。
教學基本功是所有教師都必須掌握的。這次語文教學學習中,每一位老師的教學基本功都比較的深厚,例如許老師那堂《羚羊木雕》。雖短短幾個字的板書,卻能簡明扼要出文本主要內容,使人一目瞭然就知其主要內容,通過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對此我也仔細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認識到自己的專業基本功還應需加強,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方法應須改進,盡可能的利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老師聽課心得感悟8
本學期參加了學校的聽課活動,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現在聯系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 心得體會 。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第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聽課中時常看到老師們獨特的 教學設計 ,精美的課件製作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語文的教學。
第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聲音。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性很高!
第三,注重反復朗讀。好文章是用來讀的,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老師都把朗讀當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藉助朗讀反復欣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朗讀、點評、再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生從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內涵。
第四,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作為一名新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學期的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
5. 英語聽課記錄評語及建議
英語聽課記錄評語及建議如下:
1、教師教學知識內容比較廣泛,教學聲音洪亮,字跡美觀,設計教學內容流程合理。
2、教師的表現力不夠強烈,學生對教學知識內容並沒有特別感興趣。
3、教學需要用心去領悟,教師教學的聲音大小掌握合理,學生能夠跟隨老師的講解,快速進入新的知識點學習。
4、教師課前准備充分,對於備課內容的整體了解比較具體,教學的時候,沒有出現停頓現象。
5、這堂課,教師的基本功扎實,知識講解准確,教學設計合理,始終以學生為主。
6、教師教學內容有專屬於自己的特點和風格,課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7、教師能夠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課本知識,這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
8、對待學生要親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真正走近學生,和學生進行深度交流和對話。
9、教師講得多,學生活動的少。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只有讓學生體驗感受,才能切實掌握知識。
10、學生在提問的時候,老師能第一時間解答學生的問題,並不耽誤講課時間,看來教師對時間的把握非常嚴格。
6.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範文
記錄所聽英語課程信息,是我們在聽課時應該做的筆記。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了初二英語聽課筆記記錄 方法 ,供大家參閱!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 範文 篇1
上午,來到**中學參加初三英語教研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市鎮中心英語教研組的成員和全鎮初三英語老師。
本次活動首先聽了六峰中學朱傑紅老師的一傑初三教研課,然後,大家開展了積極的教研討論活動,最後,曾衍明主任就初三英語復習工作做了一些工作部署。 下面是這節課的聽課記錄和聽後隨感。
Teaching procere
1. 課前朗讀,復習單詞
2. Greetings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unny.
緊接著復習其他表示天氣的單詞。cloudy, rainy, sunny, windy, fine, etc. 然後,啟發學生說出另外一些表示天氣的單詞:warm, cold, cool, hot, etc. 啟發的方法是通過師生問答開展的。教師問:What's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f it's rainy? 然後學生回答說:It'll be wet.
3. 由 It's a fine day. 復習感嘆句的表達形式。
How fine the day is! 當這一句話學生表述存在問題的時候,教師及時通過 What a fine day it is ! 啟發,並最終讓學生順利說出下面的 句子 : How fine it is! 接著,進一步問道:如何贊揚一個人呢?引出下列單詞:clever, smart, careful, hard, hard-working, 然後說: He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 I'll learn from him.
4. 朗讀Lesson 60 課文內容,之後,通過看幻燈片,談論圖片內容;(感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中文組織教學太多。如:首先,我們見到圖畫中有什麼?像這樣的句子完全可以直接用英語組織進行。教師通過幻燈片呈現 故事 ,在故事的呈現中滲透語言知識,形式很好。如果能就圖片提出一些目的性更強、有效性更高的問題就好了。)接著,教師繼續由圖片、話題引出。The dog is our best friend.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it. 這兩句話可否連起來呢?讓學生說出:The dog is our best friend and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it.
5. 檢查上次 作文 情況並步入正題----初三升中專題復習,書面表達
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做老師,閱讀並修改作文,談談他們的好與不好到底何在,應當如何修改。
6. 朗讀範文 聽課意見與隨想
總體感覺:朱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了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 經驗 ,並展示出了教師關愛學生、循循善誘等方面的教學特點。特別是在知識的引入過程中,十分注重啟發學生思維,並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 想像力 和益友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隨想與建議:
1. 書面表達是語言學習過程中語言輸出的部分。它不是被動的語言輸入,而是積極的主動輸出。可以說,書面表達對於初三的同學來說,是最難的一個能力項目了。
2. 思考: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或書面表達能力呢?
我覺得:第一,應當給與學生足夠正確的語言輸入;第二,應當專設書面表達作文課。在作文課上教師親自示範,並和學生一起作文。比如說在看圖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啟發學生如何看圖、如何說圖。(這樣可以更好的深入到學生的思維內核。)當說圖訓練充分之後,在開展進行書面表達。第三,注意要點的把握。如時態准確、選字恰當、長短句問題、連接詞問題等。第四,學生作文優秀的拿出示範,不佳的進行錯誤分析。在修改作文時需要考慮我們修改的標準是什麼?顯性和隱性的標准何在?同時,還可以結合考試標准中對書面表達的專門闡述,有所側重地開展教學活動。
3. 從教學環節安排來看,個人覺得各環節小任務明確,但是,各個小任務與大任務的目標一致性方面還有待加強。
4. 關於口語語言輸出的工作,有一個教學活動是否可以考慮:那就是課前給學生6-8個單詞或 短語 ,讓他們用這些詞語說出一段 英語故事 。然後,在每節課上課開始的前三分鍾可以讓學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語言的輸入會有所幫助。
5. 從這節課中的作文材料來看,隨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問題。這不是一個英語知識問題。需要考慮的是:當我們路見不平的時候,要不要拔刀相助,如何相助? He knew what was happening. He threw the bottle hard and quickly to the man. -------We should help people in trouble.----But how? 也許,就這樣的話題,可以用英語開展更加深入地討論(語言輸出)。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範文篇2
課前板書
1. Do you like festival?
2. What kinds of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China?
3.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4. What does your family usually do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Teaching procere Before class
Read the words in Mole 2 During class:
1. Read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Mole 2
2. Have a dictation of the words in Mole 2
3. Ask and answer:
Do you like festivals?
What kinds of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China?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What does your family usually do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4. Group work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nine groups and the topic for them to discuss is: What does your family do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5.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6. Match the phrases and the pictures.
7. Listen and read.
8. Finish Part 3 ---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9.Homework
評課意見:
1、課前進教室,提前板書相關內容,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打下基礎,並能有效的節省時間;
2、教學環節設計安排清晰明了,過渡自然。
3、能結合學校分組分享教學法和英語教學的學科特點,有效開展分組活動。如全班學生分成九個小組,共同討論分享—What does your family usually do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並能充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英語表達;
4、合理運用教學資源方面做得比較好。比如說教學掛圖。教師能組織學生開展talk about the pictures 的教學活動。
5、每個教學環節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清晰准確地交代教學任務。如分組分享活動的任務是---Talk about what your family usually does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又如 Listen and Match 的任務是聽錄音材料,將相關短語劃線;再如 Listen and read 部分,任務是回答下面問題。
What are Lingling and her family doing? What are the boys doing? What is Lingling doing?
What is Lingling’s mother doing?
建議:
1、 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值得考慮 比如說復習階段。教師基本上是組織學生集體朗讀、教師升降調帶讀的形式,然後組織學生進行聽寫。整個過程完成時間7:50。也就是說,從7:40到7:50,復習階段花費了十分鍾的時間。
結合自己前兩天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思考,覺得復習階段是每一堂課的常規環節,應當常抓不懈;復習階段的內容選擇應當有的放矢,充分結合新授課內容;復習環節的時間分配不應當喧賓奪主;
復習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不一定每次都是朗讀、聽寫。 又如:教學活動開始之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關於節日方面的問答,並開展分組分享活動,在分組活動完畢之後,又組織進行分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運用小組討論的集體力量,大膽運用英語表達,為下階段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效果好。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能有效地將學生的答案板書,便於新授課的引入,同時,在分享的過程中能夠分組答題情況,適時開展評價活動。需要引起重視的還是時間。這個環節結束的時間是8:05。 還如:第八頁的第一個環節Match the pictures and the phrases 結束的時間是 8:14。
從上面幾個環節來看,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 Listen and read 目前只剩下10來分鍾的時間了。而這是明顯不夠的。
2、 教學掛圖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輔助。但利用的還是不夠充分。不論是掛圖的「掛」,還是talk about the pictures,都還有很大的空間可為;
3、 教師課堂英語組織教學方面,可是適當多些英語,少些漢語。同時,注意語音語調。如:festival的讀音等。又如:我們聽一遍,邊聽邊跟讀。好不好?再如:我們接著聽下面這段對話,將你聽到的短語劃線。好不好?類似這樣的內容,教師完全可以通過英語組織完成。
4、 板書的書寫和設計還可以精益求精。比如說版面的設計,比如說字母L 的大小寫形式。
5、 語言知識的專項練習是否可以適當增加。如關於現在進行時的內容—不僅課本內的活動設計合理,而且,workbook中也有相關內容。教師可以更好的利用已有內容開展教學活動。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範文篇3
聽課班級:青杠中學8年級2班
授課教師:Miss Lin
課題:8年級1單元語法點
課型:復習課
教學目標:讓同學們熟練地掌握現在完成時態的用法以及倒裝句的用法
教學方法 :認知法
教學重點:現在完成時態的結構及使用情況
教學過程:1,教師在greeting之後,領讀單詞,同學們跟讀。同時教師糾正同學們易犯的清輔音濁化和忽略重音的問題。
2,進入正題,列舉課文例句,說明現在完成時態的結構。
A, 現在完成時的三種句型:一般句型,特殊疑問句型,一般疑問句型。
B, 現在完成時的使用情況:have gone to/ have been to/ have been in
C, 用現在完成時表示一段時間的句子結構:for+一段時間 since+一般過去時的句子/ 過去的時間點/ 過去一段時間+ago,以及在這種情況下短暫動詞變為延續性動詞的知識點。
D, 副詞在現在完成時中的使用,逐一介紹yet just ever never already before,並舉例說明。
3,介紹倒裝句:舉例說明完全倒裝與不完全倒裝。特別強調了so do I/neither do I,do可以是be動詞、情態動詞和助動詞。
課堂評價:1,教師首先鞏固學過的單詞,教學過程由淺到深,易於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點。將語法點與例句相結合,生動形象,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師的板書思維嚴密,邏輯性強,淺顯易懂。便於帶動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走。
3,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缺乏,從而導致學習氛圍不是很濃厚。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聽課班級:青杠中學8年級7班
授課教師:Miss Liu
課題:8年級5單元的詞彙及相關語法
課型:復習課
教學目標:讓同學們鞏固之前學過的表達顏色的詞彙,並知道怎樣提問和回答。
教學方法:認知法
教學重點:英語中表達color的詞彙和怎麼詢問一個事物的顏色。
教學過程:1,做listening dictation,鞏固上一堂課學的color的詞彙,並帶領學生跟讀。
2,教師用不同顏色的卡片和學生互動,逐一介紹各種色彩的英文詞彙,並讓學生跟讀。教師問學生答,What color is it? It’s orange.
3,為了鞏固顏色問答的這個句式,教師將全班分為兩個大組,教師抽出不同顏色的卡片,讓一邊提問,一邊回答。
4,放磁帶,聽dialouge,教師詢問學生dialogue的主要內容。並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朗讀dialogue。
5,分析dialogue中的主要語法點。Come from=be from並舉例說明。
課堂評價:1,師生互動活躍,從而帶動了課堂的學習氣氛。
2,教師通過卡片的具體顏色來逐一介紹英語中表達各種色彩的詞彙,非常形象,易於學生掌握。
3,教師在正式上課前首先聽寫上一節課學過的單詞,從而使學生們進入了課堂學習的狀態,為之後的互動打好了鋪墊。
4,教師的Spoken English相對薄弱,有些單詞的發音不到位,語言的流暢性也比較欠缺。
看過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筆記的人還看了:
1.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範文
2. 初二英語聽課記錄相關範文
3. 初中英語聽課記錄範文
4. 小學英語聽課記錄範文
5. 高中英語聽課記錄範文
7. 關於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精選6篇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1
前幾天我有幸參加了佛山石灣一小的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我感觸很深,收獲頗多。
第一節是陳惠貞老師的新授課《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這節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堂上的資料。第二節是麥老師的新授課《通分》,這節課老師充分調動學生學慣用心性,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潛力。
在聽課活動中,我看到了兩位老師朝氣蓬勃、充滿激情的教學,還有他們善於挖掘新事物,以及他們有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並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清晰的教學思路。在聽課的同時,我回想到了自我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他們的教學活動中讓我學到了很多。這次聽課我有幾點體會:
1、體現課標精神,重視營造愉快課堂。
透過觀摩一系列的展示課,感受到每位老師都是在努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就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此刻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我們看到每位教師都體現重視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先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理解者,施與者和容納者;此刻課堂中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創設教學情景。
新課程標准要求孩子的學習資料是現實的,有好處的,富有挑戰性的。在這些課中,教師都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從情景中引入要學習的資料,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3、體現主動性學習,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在教學設計中,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重視孩子的動手操作,重視孩子的手腦結合。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學生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知識。
4、體現常規教學潛力,重視雙基訓練的落實。
縱貫這些展示課,我們感覺老師們的常規教學潛力都十分強,十分重視學生雙基訓練的落實,不是原先那種華而不實的評優課,是扎扎實實的常規教學研究活動。這些課資料很扎實,課堂容量很大。
5、體現教學資源優勢,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資料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侍賀的影響,在聽過的這些課中,每位教師都根據自我的教學需要使用了現代信息技術,這些現代技術的應用,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研室領導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對課堂教學不斷探索,走出適合自我的教學路子。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2
前幾天有幸參加了蘇州吳江市震澤中學的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我感觸很深,瘦弱頗多。
用一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能概括我的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加重要,學習方法是老旦派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我們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當抓住機會,明白學生學習,將「漁」的潛力教給學生,使學生不但能夠學會,而且能使學生「會學」,讓學生了解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發展思維,構成潛力,能獨立解決問題。這種「漁」的方法我覺得也適用於其他學科。
在劉朱剛上的詩歌鑒賞這以復習鑒賞課中,方法的教授體現得尤為突出。劉朱剛老師在上課的開始用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的知識,這樣就到達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當學生應對學案中提出的問題時,劉朱剛老師又滲透著詩歌鑒賞的方法性,滲透著方法性教學遲慧。
第二位老師是顧老師的課,她的課思路很清晰,環節流暢,她講的是《始得西山宴遊記》第二課時。劉老師抓住重點「始得」並貫穿全文,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可見劉老師的課扎實有效,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她上課也比較自然、流暢,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學習!
這兩位老師的課將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十分突出,自我扮演著主導主角,她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潛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聽了她們的課後,我深刻地反思自我的教學過程,感慨萬千,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自我雖然也認真投入,但跟她們比,實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沒有到達必須的高度,很多教學環節設置沒有深度,在點撥功夫上還有所欠缺,尤其是課堂評價語言,我更是單調,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語文教學成績沒能到達預想的效果。聽了她們的課,我學到了很多,今後自我必須將所學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自我的教學中去,盡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學潛力,不辜負領導和學生的期望。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3
聽了幾位老師的課,讓我有了學習的機會,受益非淺,感觸很深。我覺得兩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有這么幾個亮點:
一、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教學就應是源於教材但又要高於教材,尤其在當今社會顯得更重要。教材只但是是一個範文或者例子,老師在教學時要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並且到達終身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逐步領會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竅門。幾位老師都能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劉玲玲老師主要是教給學生抓住關鍵詞來理解句子的方法,讓學生透過讀句子找出關鍵詞,由理解關鍵詞的含義進而來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幾位老師都能讓學生抓重點句來理解課文,透過反復讀,邊讀邊做批註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二、讓學生質疑問難,解決問題。
「質疑問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學生有疑問,才有思考。兩位老師都能讓學生透過讀句子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而解決提出的問題。
三、尊重學生的體驗。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這種新理念,已成為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兩位老師在這兩節課中也能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思考、體會,創設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交流各自的體驗,來領悟文章的資料與中心思想。
當然,幾位老師還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的,如在指導學生朗讀等方面還有待大家共同討論,研究,因為這也是我自我做不好,也不知該如何去做好的問題,請多多指導。
步入教師崗位的時間已年多,在過去的工作中,透過培訓和教學獲得了一些教學經驗,但是對於要成為一位成熟的教師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眾所周知,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而一種快速的獲得教學經驗的方法就是聽課。每個學期學校都要展開聽課活動,在這近半個學期的聽課學習中,我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對這次聽課活動後總結的一點 心得體會 :
首先,務必要有對教材的充分理解。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准備,教師只有明白上什麼,怎樣上,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要作好足夠的課前准備。課前准備包括備課、備學生、備教材。作好充分、足夠的准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三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李勇師在處理課文時分別採用了「說」、「采訪」、「畫」「游戲」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學生把自製的禮物獻給自我的老師,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愛。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我: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潛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其次,務必要改變舊的教學模式,音樂課不一樣於其他科目,更需要學生與教師的自主互動,使課堂活躍起來。
總得來說,透過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忙。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以人為鏡,才能夠體察自我的優點和缺點。透過聽課學習別人的長處,透過聽課,反思自我,才能不斷進步,這也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透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忙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4
這學期,我參加了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幾位老師的課,我感觸很深,收獲頗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最深的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著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而且能「會學」,即: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發展思維,構成潛力,能獨立解決問題。許多老師在課的開始運用復習舊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導入新課,這本身滲透了「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當學生應對材料中的問題時,老師又告訴學生閱讀說明文要講究知識性、文學性,「先思考再動筆」這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個別老師的課思路清晰,環節流暢,從整體到部分合理過渡,再之後重點切入到品讀詩句上;課扎實有效,注重訓練,板塊清晰,值得我深刻學習!
總之,幾位老師的課處處體現著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教育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方式引導學生用心主動的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語文思想方法,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聽了他們的課後,我深刻地反思自我這幾來年的語文教學歷程,感慨良多。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自我雖然也算極其敬業,但跟語文大家相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主要表此刻 教學設計 上,我沒有到達必須的高度,很多教學環節的資料設置沒有深度,在點撥功夫上還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課堂評價語言,我更是單調,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致使語文教學成績沒能到達我意想的效果。聽了他們的課,我學到了很多,今後自我必須將所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應用到自我的教學中去,盡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學潛力,不辜負領導和家長學生的期望。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5
我校組織全體教師的同課異構活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我獨特的見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透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這兩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兩位老師在課件里呈現游戲,其情境的資料和形式的選取都貼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搞笑的情境。兩位老師聯系游戲、激發興趣、探索新知、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十分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這樣的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們會十分樂意參與這項游戲,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著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十分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創設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
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一樣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英語老師聽課個人心得6
「我已剪短我的發,剪斷了懲罰……」凌晨5點10分鬧鈴響了,起床後看到窗外還是漆黑一片,今天之所以起這么早,是因為我們學校的數學老師要一起去南京立賢小學參加「基於相長課堂的探索與實踐」活動。起來收拾好之後就出發去等車了,說實話,這么早獨自一人從家走到等車的地方,心裡還是有點害怕的,但是想到能和一群有活力的數學老師,能和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一起去學習,這種內心的激動還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天漸漸地亮了,車子也來了,我們九個數學老師終於集合了,6名年輕的新教師在鄧主任、趙主任和王主任的帶領下,踏上了去南京立賢小學學習的道路。
8點我們到達了立賢小學,距離上課還有半個小時,我們找了一個最佳位置坐下後准備欣賞立賢小學三位數學老師帶給我們的精彩:一年級的程歡老師執教的得數是5以內的加法、三年級的邵美琴老師執教的解決實際問題和五年級的周愛藝老師執教的找規律。聽了這三位老師的課,我覺得收獲很大,我能從每一位老師身上學到很多很多:
首先上課的是一年級的程歡老師,雖然她是一位剛剛走上工作單位才兩個月的年輕老師,但是在她的課堂上絲毫看不出任何的膽怯與緊張,而且一年級應該是比較難教的,對於一個剛工作的新老師能把課堂常規抓的這么好,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程老師在上課前會讓學生做好上課准備,讓學生把課本、鉛筆、橡皮有序的放在課桌上,然後趴在桌上等待老師上課。整個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積極性很高,踴躍發言,程老師也會盡量給每一位學生表現的機會。程老師通過一句 口號 導入到新課的教學,用學生熟悉的圖片來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而且程老師在課堂中也有一個和「小雞」做操的活動來讓學生適當放鬆一下,但我覺得如果能把這個活動稍微延遲一點效果可能會更好,程老師大概在上課10分鍾左右就進行了這個活動,我認為上課時間並不是很久,學生注意力還能集中,如果在過了20分鍾左右的時候進行這個活動,效果應該會比較明顯。另外還值得我們學習的是程老師並沒有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上課,而是把教材用「活」了,教材上有一道連線題,是將加法算式和得數連起來,程老師並不是就簡單的讓學生完成這個練習題,而是變成了好幾個題目來讓學生反復練習鞏固。還有在鞏固練習的階段,程老師並沒有一味的讓學生做題目,而是引導學生在教室里觀察發現,說出加法算式,學生不僅鞏固了只是還有很願意去發現去思考。最後快下課的時候也進行了適當的小結,學生很清楚今天所教的內容。
第二節課是三年級的邵老師上的解決實際問題,課上得很精彩。邵老師在上課前就讓學生通過課前學習單將要學的內容預習了一遍了,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反應很快,表現很積極。邵老師通過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准備了一系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發現解決,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通一個問題,並且每次找同學匯報時都會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分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算出來的,還要求學生在題中圈出來,我想這樣的訓練學生肯定會很清楚解題的思路,做一題掌握一題。最重要的是,邵老師還在課件上出示了學生解題時的錯誤例題,讓學生發現錯在哪裡,這樣學生就會記住,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在拓展練習的環節,邵老師出示了學生很熟悉的牛奶圖片,不是直接讓學生列式計算,相反是老師給出算式讓學生討論,根據這個算式補充條件,你知道了什麼就能求出什麼,這樣的訓練學生會更有興趣。整節課教學設計非常合理,課堂秩序有條不紊,學生一直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不同方法。
最後一節課是五年級的周老師上的找規律,因為是高年級的課了,所以老師在上課前並不要太多的講常規問題。周老師通過用花卉、彩燈、彩旗布置公園來慶祝國慶節導入新課的教學,出示了公園里的圖片,讓學生逐一發現花卉、彩燈、彩旗的規律,然後周老師再引導學生通過找規律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可以寫字、畫圖形、計算、用奇數偶數判斷等。在練習的環節,周老師設計了很多練習,有頭腦風暴、自己找規律、小小設計師(自己設計規律)……學生感覺自己一直像在玩游戲一樣,這樣的學習氛圍,學生沒有壓力,效果自然會好。最後也有適當的小結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本節課到底學了什麼。
其實,三位老師上課還有很多相同一致的地方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去學習:
1、三位老師都很寬容,每一位老師都是用寬容真誠的心態來面對學生,每次上課都是微笑的面對學生,課堂上可以看出平等的師生關系,老師只是引導學生去學習,和學生在課堂上一起成長。
2、三位老師很善於鼓勵誇獎學生,每一次學生匯報結果之後,老師都會發自內心的說出評價學生、誇獎學生的語言。「你聲音真洪亮啊」、「謝謝你」、「說的很完整」、「真棒啊」、「請把掌聲送給他」、「為什麼要吝嗇你們的掌聲呢」……這是我在立賢小學這三節課上聽到的最美的聲音,每一位老師都會根據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說出鼓勵表揚他們的話語。
3、三位老師都將課堂還給學生了,給學生充分的機會表現自己,展示自己,每次題目出現後,不管是自己獨立完成還是小組合作完成,老師都會讓學生去上台匯報自己的結果,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4、三位老師喊學生回答問題時都選好了1號、2號、3號,當然這並不是事先安排好學生回答的意思,這1號、2號、3號是老師在課堂巡視的時候選好的,根據學生練習的情況,可以在巡視的時候發現有用不同方法解決的,選擇你需要的1號、2號、3號,而且這樣在匯報的時候也簡潔明了。
最後的一個匯報和點評,我也學到了很多,知道了立賢小學的「相長」精神:師生之間的相長、生生之間的相長、課內與課外作業的相長、情感與智慧的相長、教與學的相長,還有我認為值得學習的立賢小學的創新型作業、教師的教學隨筆。
總之今天的活動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很感謝學校給了我們新教師這種學習的機會,我也會在自己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慢慢去學習,去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8. 如何設定英語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課堂筆記1)
三維目標是一個目標,是一個整體,不能割裂開來。
先聽再說,根據學生說的內容,給學生指導。聽是輸入,說是輸出。
目標設定錯誤
認知邏輯順序不能錯。目標之間沒有交叉,只強調知識技能,不能用master/掌握,ABC目標是老師教學設計時做的。A 預習單 B核心目標(出示)C類課堂中融入。混淆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預期結果)
learning aims 更廣泛的意義,教育。(學段,學期目標)贏得比賽
learning goals 短暫性的,一個月內,年末實現(單元目標 language goal)進球
learning objectives 課前做不了的,但是課後就能實現的。一步一個能實現的(課時目標)下一個動作,一個行動。
teaching objectives
learning objectives
教學目的的一個表述,讓學生有一個什麼樣的預期結果,教學過程中你所期待的結果。已教學目標為導向,去組織教學,最後還要回扣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