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學生熱愛生活英語怎麼說
⑴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教材進一步豐富了文化教學的內容,包括我們的民族文化,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非英語國家的文化,通過文化內容的學習,學生的視野會更開闊思想會更豐富,思維會更活躍,交流會更得體。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是「特定社會中成員所擁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社會習慣等的總和」。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有利於學生進行文化交流。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利於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不是靠單純灌輸語法知識的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就能有效開展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英語課標》中指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於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有益於接受屬於全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有益於培養國際意識。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文化導入,努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發展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要想充分擴大學生接觸英語國家文化的范圍,必須採取多種方式。
1通過英語詞彙,進行文化對比。
中西文化差異在語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廣,如日常見面時的問候、稱贊、致謝、道歉以及委婉語、禁忌語乃至身勢語言等,教師應該努力激活教材內容,進行文化比較,。西方人認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聽別人的經濟收入、年齡、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狀況等是一種侵犯,因為那些是屬於與提問者無關的內容。而通過用談論天氣的辦法來打開與西方人談話的話題是非常明智的。所以當在教學有關天氣的內容時,教師應有意識地指出這一文化背景,並告訴學生談論天氣的方法多種多
樣,如Lovely day,isn』t it? It』s a fine day, isn』t
it?等等。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內涵的詞彙,教師就適當提醒學生。中西方人給動物和顏色的文化附加意義也不是一樣的,如在中國,有人聽見You are a lucky
dog必然生氣,但在英語中lucky dog是「幸運兒」, 「clever dog」 意為「聰明的人,「It rains cats and
dogs」意為「下傾盆大雨」,「愛物及烏」的英語表達是Love me,love my dog;「人人都有得意之時」的英語表達是Every dog has his
day。在美國,狗作為寵物對人們極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紅色」在我們漢語文化中象徵「歡樂、吉祥、喜慶、熱烈」,是一個褒義詞,然而在英語文化中「red」
卻與「危險、暴力、流血」相聯.紅茶在英語中叫「black tea」,而非red
tea.數字「thirteen13」在中國沒有什麼,但是在西方國家卻是不祥的象徵。原因是西方大多數人信奉基督教,而在最後的晚餐上第十三個人的出現,出賣了耶穌,使耶穌蒙難,因此13
被認為是不吉利的象徵。一般來說西方國家門牌號,沒有13號,電梯也沒有13層。九年級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專門講到了西方人見面的文化禮儀,談論不同國家的風俗禮儀,學會尊重他人。日本人和韓國人第一次見面「bow」,巴西人和墨西哥人第一次見面「kiss」,美國人第一次見面shake
hands,而我們中國人第一次見面 「shake hands」.從而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餐桌禮儀table
manners的學習,了解不同國家的餐桌禮儀,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能懂有關不同國家的飲食eating
habits,生活習俗customs,提高對文明生活的認識。詞彙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英語詞彙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英語詞彙的正確讀音和意義,還應教詞彙的文化意義,讓學生充分掌握英語詞彙與漢語詞彙的不對應文化現象,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通過節日文化,介紹背景知識。
節日文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應該巧借這個話題,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假日及主要慶祝方式。如九年級的第二單元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介紹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Mid autumn Festival 及西方的萬聖節Halloween
。這是一個典型的節日文化單元。聖誕節是為紀念耶穌誕生而在12月25日舉行慶祝活動的節日。12月24日晚上被稱為聖誕夜Christmas
Eve,是家庭團聚,共進晚餐,互贈禮品的時間。孩子們還會期待著聖誕老人Santa
Claus在聖誕夜送來禮物。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死後復活的重大節日。復活節象徵著重生於希望。對孩子們而言,尋找被復活節小兔Easter Bunny
藏起來的復活節彩蛋Easter
Eggs是復活節的傳統活動。萬聖節是紀念所有聖徒的日子,萬聖節前夜,人民往往會在房屋四周的牆上懸掛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或屍骨等裝飾品,窗前和門口則懸掛或放置著齜牙咧嘴的南瓜燈籠。當晚,
成人門還喜歡舉辦化妝舞會,孩子們也會打扮一番並在社區挨家挨戶索要糖果,以Trick or
treat不招待就搗亂!等方式盡享歡樂。並且我們還可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元宵節The lantern
festival 。八年級上冊Unit 8 專門講到了美國的感恩節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ates,美國的感恩節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禮拜四,在傳統意義上是一個喜慶豐收,合家歡聚的重大節日。加拿大也有感恩節,但時間是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教師可以介紹人們在哪裡慶祝感恩節,什麼時候慶祝,為什麼要慶祝,怎樣慶祝,及感恩節的主食--火雞turkey等等背景知識。另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愚人節April
Fool』s Day,狂歡節,父親節Father』 s Day,母親節Mother』s
Day,等重要節日,給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背景知識,讓學生真實直觀地感受外國文化,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學以致用。
3通過閱讀課,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要給學生介紹閱讀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該國的文化。.新目標?go for it?教材中八年級上冊Unit 5
專門講到文化一詞。美國文化著名的標志之一就是卡通畫。這是一篇閱讀文章,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理解美國的文化知識。Walt Disney沃爾特.迪士尼,
steamboat Willie威利號汽船,Mickey Mouse 米老鼠, Hollywood Walk of Fame
好萊塢星光大道。新教材滲入了更多的中國文化,Reading 「Could you
please」專門講到了禮貌及語言,語言中的禮貌性,而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用比較客氣委婉的語言請人做事的習慣,這不符合英語會話的基本規則。Beauty in
common things則融入了中國的文化元素:天燈sky lanterns,剪紙paper cutting,泥塑和泥人Chinese clay。Sad
but
beautiful閱讀文章讓我們領略到了?二泉映月?,我國民族音樂的經典,樂曲旋律委婉流暢,跌宕起伏,意境深邃,時而像對美好景色的回憶,時而像對黑暗社會的控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為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導入新課,將生動活潑的影響材料呈現給學生。然後,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讓師生都參與到閱讀中來,互相提問和解答,在問答中,教師應對中西方文化有差異的地方增強敏感度,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以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課後教師還可以印發幾篇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閱讀,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文化具有民族性、獨特性,是變化的,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英漢語言文化差異由語言的民族文化性質決定。作為英語教師,尤其應把相應的文化知識同步貫穿在語言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在學習運用外語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同時,英語教師還應注重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文化信息,為學生介紹其文化背景
知識。文化英語教學既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又能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充分地發揮了英語教學的作用。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總之,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加強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真正熟練、准確地掌握英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⑵ 對學生怎樣進行「愛的教育」
在學校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愛的教育 一、愛是什麼?有人說愛是一個口袋。往裡裝,產生的是滿足;往外掏,產生的成就感。我想,愛更是一種感受。一個人被需要時,才能感應與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一個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麼的偉大,於是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愛,是世間最美好的詞彙,學會愛,我們才有平和的心態、博大的胸懷,懂得體貼與照顧,知道真情所在;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當今孩子中,愛心卻越來越難尋覓了,現在家庭中的單向受益使孩子只知道接受別人的愛,形成眾人為我服務的心理定勢,長期處於被關愛的氛圍中,勢必強化學生的自我中心,使學生的自我中心向社會中心轉移發生困難。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中小學通過教育,幫助學生從小學會關心他人,提高其體諒、安慰、關心、謙讓、奉獻等社會行為水平。二、 愛與教育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 。 愛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從孔子的「仁愛」到墨子的「兼愛」 說明了愛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的思想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 教育不是用來栽培仇恨的,它的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教給人們懂得愛、學會愛、珍惜愛,愛自己也愛別人。愛對於人生的重要性恐怕沒有多少爭議了,古往今來的許多賢哲都曾有過論述,例如,泰戈爾曾經說過: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雪萊也曾說過:愛的需求或力量一旦死去,人就成為一個活著的墓穴,苟延殘喘的只是一副軀殼。但是,如何在中學生當中培育愛,如何教會他們正確地愛人愛己卻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擔負著建設祖國未來重任的中學生們身上加強愛的教育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因為這不僅關繫到每個受教育者自己的身心健康,也關繫到我們整個社會的和諧。可以說,一個不懂得愛、總是生活在仇恨中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同樣,一個缺乏愛的社會也是不和諧的社會。愛理應是和諧社會理念主題中應有之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新事物新觀念不斷出現,生活方式日新月異。現在的學生接受新思想快,可謂是優點,但優越的生活也使他們產生了一些不良現象,特別是在今天,我們常常聽到:「競爭激烈,奮斗的重要」,我卻認為無論何時,培養學生「真、善、美」的情感,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卻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愛別人,關心別人,心中有他人。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愛同學、愛父母、愛集體、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榮耀祖國的「大愛」三、 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對於一個教育者來說,如何正確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呢? 首先教育學生愛自己的父母。一個學生,首先應做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如果心裡沒有對親人的眷眷深情,如連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的父母都不熱愛,又怎麼可能去愛別人,愛集體,愛祖國呢?在班級,所有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孩子總以自己為中心,似乎把自己當作了太陽,而其他親人、老師則成了星星圍繞他轉,罷輒將「代溝」、「不理解」掛在嘴邊,頂撞父母,甚至離家出走,他們認為與父母的一切矛盾,責任都在於父母,而對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為自己的付出則視為常事,認為那是父母應該做的,很少去體諒。對於這種現象,我注意從小事入手,讓學生們去體會父母的愛。在我們班時就有一個學生,當父母管教他時總跟父母吵嘴,甚至以不念書來威脅家長,父母為此很傷心。我找到這位學生,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述父母為他所得的一切。第二天,他主動來找我,並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要孝敬老人。抓住這個機會,我組織了一些活動。例如在家長會上讓孩子也參加,有的學生還給家長以書信形式談出自己的心裡話,家長講了為孩子付出的心血。這使學生們震動很大。他們開始了解和體會父母的苦心,父母的不易,和父母頂嘴的少了,幫父母分憂的多了。從家長的反饋意見來看,學生切身體會到父母的辛苦,變得懂事多了,看到學生們的變化,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教育學生愛自己的老師。一個懂得感恩的學生要愛自己的師長,當學生對老師說「老師好」「老師辛苦了」「謝謝老師」時,這些話語中包含著深刻的道德情感,表現出一顆心與另一顆心接觸時美好的感受。因此我們教育學生見到老師要問好,這是尊敬師長最起碼的表現。然而,許多學生卻不以為然,對老師漠然的問候,遇到老師視而不見甚至頂撞師長。怎麼才能改變這種現象呢?我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書中找到答案,他說:「師生關系中應充滿尊重勞動的氣氛,沒有對勞動和從事勞動的的人的尊重,就會產生懶惰、懈怠,就會輕率地對待物質、精神、道德財富。」因此,要讓學生尊敬老師,就必須讓他們認識老師勞動的艱辛。一天,在上英語課前,我先到班級告訴學生英語老師病了,由於牙痛半個臉都腫了,說話非常吃力,正在醫治中,可為了不耽誤同學們的學習,她不肯請假,此時正好英語老師走進班裡,望著老師腫起的臉,學生非常感動。課後英語老師告訴我,這堂課學生表現非常積極,我們明白學生是用行動表示對老師的尊敬。於是我又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老師一天的勞動,當他們看到化學老師利用中午時間給學生補課,物理、數學老師工作到黃昏,燈下仍有他們批作業的身影,學生們被感動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老師無私的愛,換來了學生尊重與愛戴。節日期間學生送上的是一封封充滿感情的慰問信,帶著美好祝福的卡片,課上能刻苦學習,課下有熱情的問候,當老師生病時,講台上會有把椅子,講桌上會多一杯熱水,真誠的情感使師生關系更和諧了。教育學生愛自己的同學、夥伴,愛自己的集體。作為學生,接觸更多的是集體。和同學如何相處也是他們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在這里我告訴學生要「善良、熱情、以誠相等」,要因為我的存在使集體更美好,要善於感受身旁的人,要樂於支持、鼓勵、幫助處於困難的人。不能感情冷漠,因為那就是心靈的失明。「運動會」、「藝術節」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集體榮譽感。最能表現學生間的愛心,場上的運動員努力奪冠,場一的學生搖旗吶喊,拿出自己的錢為運動員買飲料、麵包。當有同學遇到困難時,全班學生會伸出援助之手,班級中常出現愛心奉獻的場面,有的學生在日記中寫到:「我們班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困難時我們有真誠的幫助,喜悅時我們有快樂的分享,我為這個集體而驕傲!」當我看到這些話時,我似乎也透過這一張張微笑的面孔看到了一顆顆善良的心。教育學生要愛我們周圍的世界,愛我們的祖國。我雖感嘆世間的變化,更痛心社會有陰暗的一面,但我會盡全力為他們營造一個純凈溫暖的空間,使他們學為別人的幸福而喜悅,為別人的痛苦而分憂,懂得去愛這個世界,去愛這個世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讓他們用一顆純真、善良的心,把這個世界裝點的更美好。一旦他人或者祖國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分擔痛苦,分享愛的快樂,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我們人人付出一點點愛,齊心協力,什麼困難我們都可以戰勝!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越來越強大。愛的教育是一個大的課題,需要我們真誠地用心去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也有不同的衡量標准,但不變的是對孩子的關愛與關注……在我看來,要進行愛的教育,老師自己首先要學會愛。言傳重要,身教更重要,自己有愛,才能授人以愛。老師要切實地以愛心、以愛的行動去對待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