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卡梅隆的介紹英語怎麼說
㈠ 哪位好人幫忙寫一下詹姆斯卡梅隆的英文介紹英文哦。。。關於他的電影作品的。。多謝了!!
James Francis Cameron[1] (born August 16, 1954) is a Canadian film director, procer, screenwriter, editor, and inventor.[2][3] His writing and directing work includes The Terminator (1984), Aliens (1986), The Abyss (1989),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True Lies (1994), Titanic (1997), and Avatar (2009). In the time between making Titanic and his return to feature films with Avatar, Cameron spent some years creating documentary films, and also co-developing the digital 3-D Fusion Camera System. Described by a biographer as part-scientist and part-artist,[4] Cameron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underwater filming and remote vehicle technologies.[2][3][5]
In total, Cameron's directorial efforts have grossed approximately US$1.84 billion in North America and US$4.6 billion worldwide,[6] making him one of the highest-grossing directors of all time.[7] Cameron's Titanic and Avatar are the two highest-grossing films of all time.
Background
Cameron in September, 1986
Cameron was born in Kapuskasing, Ontario, Canada, the son of Shirley (née Lowe), an artist and nurse, and Phillip Cameron, an electrical engineer.[8][9] His paternal great-great-great-grandfather emigrated from Balquhidder, Scotland in 1825.[8] As such, he descends from Clan Cameron. Cameron grew up in Chippawa, Ontario and attended Stamford Collegiate in Niagara Falls; his family moved to Brea, California in 1971.[10] While studying physics and English at Fullerton College and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see 'Awards' section below for honorary doctorate), Cameron used every opportunity to visit the film archive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o the surprise of many people, although Cameron had a large ecational background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he chose a philosophy major from Fullerton College in 1973.[4] Cameron says of his time there that he was,
"completely self taught in special effects. I'd go down to the USC library and pull any thesis that graate students had written about optical printing, or front screen projection, or dye transfers, anything that related to film technology…if they'd let me photo it, I would. If not, I'd make notes."
After dropping out, he worked several jobs such as truck driving and wrote when he had time.[11] After seeing the original Star Wars film in 1977, Cameron quit his job as a truck driver to enter the film instry.[12] When Cameron read Syd Field's book Screenplay, it occurred to him that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art were possible and he wrote a ten minute science fiction script with two friends, entitled Xenogenesis. They raised money and rented a camera, lenses, the film stocks, studio and shot it in 35 mm. To understand how to operate the camera, they dismantled it and spent the first half-day of the shoot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o get it running.
Major films
[edit] The Terminator (1984) Main article: The Terminator
After completing a screenplay for The Terminator, Cameron decided to sell it so that he could direct the movie. However, the proction companies he contacted, while expressing interest in the project, were unwilling to let a first-time feature film director make the movie. Finally, Cameron found a company called Hemdale Pictures, which was willing to let him direct. Gale Anne Hurd, who had started her own proction company, Pacific Western Proctions, had previously worked with Cameron in Roger Corman's company and agreed to buy Cameron's screenplay for one dollar, on the condition that Cameron direct the film. Hurd was signed on as procer, and Cameron finally got his first break as director. Orion Pictures distributed the film.
Initially, for the role of the Terminator, Cameron wanted someone who wasn't exceptionally muscular, and who could "blend into" a normal crowd. Lance Henriksen, who had starred in Piranha II: The Spawning, was considered for the titular role, but when Arnold Schwarzenegger and Cameron first met over lunch to discuss Schwarzenegger playing the role of Kyle Reese, both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yborg villain would be the more compelling role for the Austrian bodybuilder; Henriksen got the smaller part of LAPD detective Hal Vukovich and the role of Kyle Reese went to Michael Biehn. In addition, Linda Hamilton first appeared in this film in her iconic role of Sarah Connor, and later married Cameron.
The Terminator was a box office hit, breaking expectations by Orion Pictures executives that the film would be regarded as no more than a sci-fi film, and only last a week in theaters. It was a low-budget film which cost $6.5 million to make, cutting expenses in such ways as recording the audio track in mono. However, The Terminator eventually earned over $78 million worldwide.
[edit]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Main article: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During the early 1980s, Cameron wrote three screenplays simultaneously: The Terminator, Aliens, and the first draft of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While Cameron continued with The Terminator and Aliens, Sylvester Stallone eventually took over the script of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creating a final draft which differed radically from Cameron's initial version. Cameron was credited for his screenplay in the film's final credits.[13]
㈡ 介紹下詹姆斯卡梅隆
網路上就有~ 我復制下來的 ···
代表作-《深淵》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這似乎註定他一生下來就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他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他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時詹姆斯·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他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詹姆斯·卡梅隆被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給別人開過大卡車。1977年,詹姆斯·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創造的東西。這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碌起來,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成為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詹姆斯·卡梅隆是幸運的,他的才華很快就得到了好萊塢製片人羅傑•卡曼的賞識,從羅傑•卡曼那裡他得到了人生第一份電影方面的工作——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戰》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的第二小組導演和電影製作設計師。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以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在以後的電影創作中,詹姆斯·卡梅隆一向把特技製作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還經常親自參與設計和實施特技的製作。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里,卓越的特技製作不但總是創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熱血沸騰的視覺效果,而且能夠和情節自然地融為一體,絲毫沒有生硬和炫耀的感覺。但這並不是說,特技就是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全部。詹姆斯·卡梅隆不但是個優秀的特技工程人員,更具有一般的工程人員不具備的想像力,以及一些別的東西。
1981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問世。這部名叫《食人魚2:繁殖》的影片完全在義大利拍攝,詹姆斯·卡梅隆和一口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相處得並不愉快,而拍攝完畢後,製片方出於對這個羽翼未豐的導演的輕視,不讓他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25歲的詹姆斯·卡梅隆一氣之下,用一張信用卡撬開了工作室的門,自己想方設法學會使用了義大利的剪輯機,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自己剪輯了整部片子。在這個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下定決心不再為任何人賣命,一定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在義大利期間,詹姆斯·卡梅隆備受疾病、飢餓和貧困的折磨。痛苦的經歷使他每晚噩夢纏身,一次他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噩夢:被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殺手追殺。根據噩夢的內容,詹姆斯·卡梅隆寫了一個浸滿其卓越才華的電影劇本《終結者》。他把這個劇本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製片人高爾•安尼•赫特,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高爾答應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並贏得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終結者》的成功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1985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這部影片同樣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代表作《異形2》1986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二部作品《異形2》問世。這部影片是著名導演瑞德利•斯科特的科幻經典《異形》的重拍版。詹姆斯·卡梅隆編導的這部影片的續集明智地避免了重復原片的風格,而是把人和異形的戰場從單個的太空船搬到了一個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種動作片的風格重新演繹了發生在太空的恐怖故事,整部影片洋溢著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此片的視覺效果也絕對一流,其美工設計給人一種卡梅隆影片所一貫具有的,純粹的(而非形式主義的)機械審美快感,而其特技製作也堪稱達到了電腦生成影像參與電影製作之前的高峰。《異形》獲得了七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西古內爾•韋弗的最佳女主角提名,結果獲得了最佳音響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獎。
1989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重量級作品《深淵》問世。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類作品有些不同,雖然其中穿插了很多驚險的打鬥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點還是用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在一個科幻的背景下講述了一個關於夫妻感情的故事。很多觀眾認為這部影片的節奏過慢,使人昏昏欲睡,這使得這部影片的票房不如卡梅隆的其它影片賣座。但也有很多影迷被片中人物的感情所打動。在撰寫《深淵》的劇本時,卡麥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電影製作人高爾•安妮•赫德的感情危機,自然地把自己的經歷帶入了創作之中,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寫得感人至深。
代表作《終結者2》1991年,被影迷們盼望已久的《終結者2》終於浮出水面,這部影片震驚影壇,並且賺得了2億美元的國內票房,獲得了四項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最佳化妝和最佳音效剪輯)。《終結者2》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人們終於相信,電影特技表現已經無所不能,唯一的制約只是人們的想像力。在每個單個的場面中,詹姆斯·卡梅隆也發揮了卓越的導演和剪輯才能,在場面調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時間的控制(太短不過癮,太長又使人厭倦)等方面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終結者2》之後,詹姆斯·卡梅隆於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特技製作公司「數字領域」,和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分庭抗禮。1994年由「數字領域」製作特技的第一部影片《真實的謊言》出爐。這部影片試圖把間諜驚險片和喜劇情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成功地發掘出了動作明星施瓦辛格的幽默潛力,但它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結尾那一架「海鷂」式垂直起落戰斗機。它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發射「小牛」導彈打中跨海大橋的場面既壯觀華美,又具有軍事演習一樣的真實感;而後來的機翼上的搏殺又呈現出繁復和誇張的卡通風格。作為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能夠選中這種獨特的武器扮演片中「重要角色」,並且把它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又一次證明了他對機器美的特殊愛好和感悟力。另一方面,和多數影片把特工人員描繪成冷酷無情的殺人機器相反,《真實的謊言》把他們描繪成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再一次體現了卡梅隆特有的樂觀主義精神。
代表作《泰坦尼克號》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攝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標的精神的他,在《泰坦尼克號》中得到了最高的體現,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操辦了幾乎每一件事,從給特技人員畫受力分析圖講解大船沉沒的原理,到為片中的傑克提筆畫素描。在拍攝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對演員和職員也非常的嚴格。投資方的冷言冷語、手下的怨聲載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攝過程中遇到的難以想像的困難,這一切使卡梅隆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他仍然堅持著,並且喊出了近乎悲壯的豪言壯語:「『泰坦尼克號』可沉,《泰坦尼克號》不可沉!」
這一切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在《泰坦尼克號》推出3個月後,全美票房收入高達4億7千萬美元,而國際票房更是超過了18億,使這部影片成為了最賣座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更是獲得了14個奧斯卡獎的提名並獲得了其中的11個,平了《賓虛》的紀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頒獎晚會上,卡梅隆近乎瘋狂地舉起奧斯卡獎,大聲說出片中的著名台詞:「我是世界之王!」
輝煌之後,詹姆斯·卡梅隆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消失」,《泰坦尼克號》之後他一直沒有推出大的銀幕作品,直到2005年,他才正式宣布開拍他的新片———《阿凡達》,這是一部真人表演結合電腦CG動畫的科幻片。在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時,這位好萊塢最會「燒錢」也最會「賺錢」的大導演承認,此片在票房上很難超越《泰坦尼克號》,但是他又立即補充了一句:沒人能超越《泰坦尼克號》。這位曾經在奧斯卡頒獎禮高呼「我是世界之王」、被很多人形容為「暴君」的大導演,仍舊是一副霸氣十足的模樣。
2010年第一個周末,科幻巨制《阿凡達》(Avatar)依舊表現生猛,以創紀錄的6830萬的第三周票房成績實現「三連冠」。上映短短十七天,《阿凡達》已在全球席捲十億美元!挑戰《鐵達尼號》的巔峰紀錄不再是奢望。新年首周末,北美市場沒有新片大規模上映,詹姆斯卡梅隆的最新力作《阿凡達》根本沒有把老對手放在眼裡。新年第一天,《阿凡達》勁收2520萬美元,刷新歷史上元旦票房最高紀錄。本周末,該片以6830萬美元的成績毫無懸念地登頂票房榜,輕松實現票房「三連霸」。這一成績也創造了歷史上第三個周末最高票房紀錄。《阿凡達》第二個周末成績只比首映周末微跌2%,締造第二個周末票房最高紀錄;第三周也僅僅小跌一成,可見《阿凡達》的長線吸金能力無可匹敵。
據票房統計機構估算,《阿凡達》上映十七天以來,在北美市場累計收獲3.52億美元票房,平均每天超過2000萬美元;海外總票房達6.7億美元,全球累計票房突破10億美元大關,高達10億2000萬美元。在全球總票房榜上已經高居第四位,僅次於卡梅隆的愛情史詩片《泰坦尼克號》、《指環王:王者歸來》和《加勒比海盜2》。口碑極佳的《阿凡達》將在下周躋身全球總票房亞軍,屆時,史上全球總票房冠亞軍影片導演將由詹姆斯卡梅隆一人囊括。按照目前的強勢吸金能力,加上《阿凡達》更高的票價和更多的上映影院,超越《泰坦尼克號》18.4億美元的巔峰紀錄並非奢望。
截止2010年1月7日,今晚《阿凡達》(Avatar)的全球累計票房將超過《指環王:王者無敵》(Lord Of The Rings: Return Of The King)的11.1億美元,只用20天時間就成為影史第二賣座片!
至1月8日晚,《阿凡達》票房已經以11億3100萬美元的票房超越《指環王:王者歸來》。
當然目前電影史最賣座的仍然是卡梅隆自己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18.42億美元。
題外話:《阿凡達》之後,中國各地估計要大批大批的建設IMAX了
[編輯本段]成就及榮譽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獎
1998年第55屆金球獎 最佳導演獎
1998年堪薩斯城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1998年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2010年第67屆金球獎 最佳導演獎
電影史票房榜前二名被詹姆斯卡梅隆包攬
截至1月6日,上映僅20天的《阿凡達》全球累積票房正式超過《魔戒3:王者無敵》名列影史第二位。至此,全球票房前兩名的位置均被詹姆斯·卡梅隆的影片占據,第一名依舊是全球累積票房18.42億的《泰坦尼克號》。另據透露,《阿凡達》在內地上映三日後,票房已高達1.1億。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
《阿凡達》Avatar ------- (2009)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末世黑天使》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 Titanic ------- (1997)
《真實的謊言》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深淵》The Abyss ------- (1989)
《異形2》 Aliens ------- (1986)
《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1984)
《食人魚2:繁殖》 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 ------- (1981)
作為演員的電影作品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末世黑天使》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繆斯女神》The Muse ------- (1999)
作為編劇的電影作品
《阿凡達》 Avatar ------- (2009)
《終結者4:救世主》Terminator Salvation ------- (2009)
《終結者外傳》 "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 ------- (2008)
《終結者3:機器的興起》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 (2003)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 ------- (2000)
《末世天使1》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Titanic ------- (1997)
《末世紀暴潮》 Strange Days ------- (1995)
代表作《真實的謊言》《真實的謊言》 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深淵》 The Abyss ------- (1989)
《異形2》 Aliens ------- (1986)
《第一滴血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 (1985)
《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1984)
作為製片人的電影作品
《阿凡達》 Avatar ------- (2009)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飛向太空2002》Solaris ------- (2002)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 ------- (2000)
《末世天使1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Titanic ------- (1997)
《末世紀暴潮》 Strange Days ------- (1995)
《真實的謊言》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終極豪情》 Point Break ------- (1991)
㈢ 哪位好人幫忙寫一下詹姆斯卡梅隆的英文介紹
網上搜的。
James Francis Cameron (born August 16, 1954) is a Canadian filmmaker, director, procer, screenwriter, inventor, engineer, philanthropist, and deep-sea explorer. After working in special effects, he found major success after directing and writing the science fiction action film The Terminator (1984). He then became a popular Hollywood director and was hired to write and direct Aliens (1986); three years later he followed up with The Abyss (1989). He found further critical acclaim for his use of special effects in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After his film True Lies (1994) Cameron took on his biggest film at the time, Titanic (1997), which earned him Academy Awards for Best Picture, Best Director and Best Film Editing.
After Titanic, Cameron began a project that took almost 10 years to make: his science-fiction epic Avatar (2009), which was in particular a landmark for 3D technology, and for which he received nominations for the same three Academy Awards. Despite Avatar being his only movie made to date in 3D, Cameron is the most successful 3D film-maker in terms of box-office revenue. In the time between making Titanic and Avatar, Cameron spent several years creating many documentary films (specifically underwater documentaries) and co-developed the digital 3D Fusion Camera System. Described by a biographer as part scientist and part artist, Cameron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underwater filming and remote vehicle technologies. On March 26, 2012, Cameron reached the bottom of the Mariana Trench,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ocean, in the Deepsea Challenger submersible. He is the first person to do this in a solo descent, and is only the third person to do so ever.
In total, Cameron's directorial efforts have grossed approximately US$2 billion in North America and US$6 billion worldwide. Not adjusted for inflation, Cameron's Titanic and Avatar are the two highest-grossing films of all time at $2.19 billion and $2.78 billion respectively. Cameron also holds the achievement of having directed two of the three films in history to gross over $2 billion worldwide. In March 2011, he was named Hollywood's top earner by Vanity Fair, with estimated 2010 earnings of $257 million. In October 2013, a new species of frog Pristimantis jamescameroni from Venezuela was named after him in recognition of his efforts i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addition to his public promotion of veganism.
㈣ 詹姆斯·卡梅隆的介紹
詹姆斯·卡梅隆1954年8月16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好萊塢電影導演、編劇。1981年,執導首部電影《食人魚2:繁殖》。1984年,因自編自導科幻電影《終結者》成名。1986年,自編自導電影《異形2》。1991年,憑借電影《終結者2》獲得第18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以及最佳編劇獎。1994年,執導電影《真實的謊言》。1997年,他執導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取得了18.4億美元的票房,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紀錄1;該片在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1個獎項,詹姆斯·卡梅隆亦憑借該片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獎2。2005年,他被英國雜志《Empire》評為「世界最偉大的20位導演之一」。32009年12月,他執導的科幻電影《阿凡達》上映,該片全球總票房超過27億美元,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紀錄45。2010年,入選《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6同年他獲得美國視覺效果工會獎終身成就獎。72011年,獲得美國製片人工會獎里程碑獎。
㈤ 誰能給我詹姆斯.卡梅隆的簡介
詹姆斯·卡麥隆
男,生於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Kapuskasing
星座: 獅子座
更多譯名:
占士金馬倫、詹姆斯卡麥隆、詹姆斯·卡梅倫、詹姆士柯麥隆
更多名字:
本名: James Francis Cameron
昵稱: Iron Jim 代表作品:《泰坦尼克號》《異形2》《真實的謊言》《終結者2》《阿凡達》代表作-《深淵》 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這似乎註定他一生下來就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他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他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6�1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時詹姆斯·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他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1981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問世。這部名叫《食人魚2:繁殖》的影片完全在義大利拍攝,詹姆斯·卡梅隆和一口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相處得並不愉快,而拍攝完畢後,製片方出於對這個羽翼未豐的導演的輕視,不讓他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25歲的詹姆斯·卡梅隆一氣之下,用一張信用卡撬開了工作室的門,自己想方設法學會使用了義大利的剪輯機,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自己剪輯了整部片子。在這個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下定決心不再為任何人賣命,一定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在義大利期間,詹姆斯·卡梅隆備受疾病、飢餓和貧困的折磨。痛苦的經歷使他每晚噩夢纏身,一次他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噩夢:被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殺手追殺。根據噩夢的內容,詹姆斯·卡梅隆寫了一個浸滿其卓越才華的電影劇本《終結者》。他把這個劇本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製片人高爾�6�1安尼�6�1赫特,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高爾答應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並贏得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終結者》的成功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1985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這部影片同樣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攝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標的精神的他,在《泰坦尼克號》中得到了最高的體現,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操辦了幾乎每一件事,從給特技人員畫受力分析圖講解大船沉沒的原理,到為片中的傑克提筆畫素描。在拍攝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對演員和職員也非常的嚴格。投資方的冷言冷語、手下的怨聲載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攝過程中遇到的難以想像的困難,這一切使卡梅隆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他仍然堅持著,並且喊出了近乎悲壯的豪言壯語:「『泰坦尼克號』可沉,《泰坦尼克號》不可沉!」
這一切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在《泰坦尼克號》推出3個月後,全美票房收入高達4億7千萬美元,而國際票房更是超過了18億,使這部影片成為了最賣座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更是獲得了14個奧斯卡獎的提名並獲得了其中的11個,平了《賓虛》的紀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頒獎晚會上,卡梅隆近乎瘋狂地舉起奧斯卡獎,大聲說出片中的著名台詞:「我是世界之王!」
2010年第一個周末,科幻巨制《阿凡達》(Avatar)依舊表現生猛,以創紀錄的6830萬的第三周票房成績實現「三連冠」。上映短短十七天,《阿凡達》已在全球席捲十億美元!挑戰《泰坦尼克號》的巔峰紀錄不再是奢望。新年首周末,北美市場沒有新片大規模上映,詹姆斯卡梅隆的最新力作《阿凡達》根本沒有把老對手放在眼裡。新年第一天,《阿凡達》勁收2520萬美元,刷新歷史上元旦票房最高紀錄。本周末,該片以6830萬美元的成績毫無懸念地登頂票房榜,輕松實現票房「三連霸」。這一成績也創造了歷史上第三個周末最高票房紀錄。《阿凡達》第二個周末成績只比首映周末微跌2%,締造第二個周末票房最高紀錄;第三周也僅僅小跌一成,可見《阿凡達》的長線吸金能力無可匹敵。
㈥ 詹姆斯卡梅隆的英文簡介
James Francis Cameron (born August 16, 1954) is a Canadian film director, film procer, screenwriter, editor, and inventor. His writing and directing work includes Piranha II: The Spawning (1981), The Terminator (1984), Aliens (1986), The Abyss (1989),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True Lies (1994), Titanic (1997), and Dark Angel (2000–2002). In the time between making Titanic and his return to feature films with Avatar (2009), Cameron spent several years creating many documentary films (specifically underwater documentaries), and also co-developed the digital 3D Fusion Camera System. Described by a biographer as part-scientist and part-artist, Cameron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underwater filming and remote vehicle technologies.
In total, Cameron's directorial efforts have grossed approximately US$2 billion in North America and US$6 billion worldwide. Without adjusting for inflation, Cameron's Titanic and Avatar are the two highest-grossing films of all time at $1.8 billion and $2.7 billion respectively. In March 2011 he was named Hollywood's top earner by Vanity Fair, with estimated 2010 earnings of $257 million.
㈦ 卡梅隆簡介
1954年8月16日生於加拿大的著名電影導演,擅長拍攝動作片以及科幻電影。他導演的這些電影經常超出預定計劃以及預算,不過都很賣座。1984年推出自編自導的科幻片《魔鬼終結者》後,使他一夜成名
具體的看網路
㈧ 美國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生平介紹
詹姆斯·卡麥隆
男,生於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Kapuskasing
星座: 獅子座
更多譯名:
占士金馬倫、詹姆斯卡麥隆、詹姆斯·卡梅倫、詹姆士柯麥隆
更多名字:
本名: James Francis Cameron
昵稱: Iron Jim
生平:
詹姆斯·卡梅隆1954年8月16日出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父親是一位工程師。1971年他遷往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主修物理,但是大學畢業後,他卻給別人開卡車。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做什麼了。他在影壇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羅傑·考曼(Roger Corman)1980年影片《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中任藝術總...
在每一篇詳盡描述詹姆斯�6�1卡麥隆生平的文章里,幾乎都要不可避免地使用「惡名昭著」這個詞——沒錯,他在拍攝地是個苛求、專橫的「暴君」;在家庭中是個不會體貼並且見異思遷的丈夫;在好萊塢同行看來,卡麥隆是一個偏執狂和燒錢的機器。然而在很多普通影迷眼裡,這些指責完全無關緊要,它們不是雞蛋里挑骨頭就是出於嫉妒的惡意攻擊,世界上只有一個詹姆斯�6�1卡麥隆,那就是大英雄詹姆斯�6�1卡麥隆,大天才詹姆斯�6�1卡麥隆,無與倫比、無所不能的大導演詹姆斯�6�1卡麥隆。
無疑,詹姆斯�6�1卡麥隆是二十世紀最引人注目的導演之一,他曾經兩度創造電影投資的最高紀錄,拍攝過一部世界上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平了一部影片獲得奧斯卡獎數目的紀錄,並且每一部影片都為以後的電影樹立了技術的標桿。在說起詹姆斯�6�1卡麥隆的時候,人們不免要提到另一位傑出的商業片導演斯蒂文�6�1斯皮爾伯格,能跟這位二十世紀的電影巨人相提並論,本身就說明了卡麥隆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下面關於卡麥隆生平和作品的敘述中,筆者也不免要將他和斯皮爾伯格進行一些饒有趣味的比較。
就像很多傳記作者喜愛的名人一樣,詹姆斯�6�1卡麥隆的早年生活就不同凡響且充滿預示性。1954年,卡麥隆出生在加拿大奧蘭多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其父是一個電氣工程師,而母親是一個藝術家,似乎他一生下來就註定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卡麥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在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卡麥隆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6�1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奧德賽》。當時卡麥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卡麥隆被一所大學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更主要地是給別人開大卡車——有趣的是,直到今天詹姆斯�6�1卡麥隆看起來還是更像一個卡車司機,而並非一個電影導演。1977年,卡麥隆看到了喬治�6�1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創造的東西。這使詹姆斯�6�1卡麥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碌起來,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成為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卡麥隆是幸運的,他的才華很快就得到了好萊塢製片人羅傑�6�1卡曼的賞識,從卡曼那裡得到了人生第一份電影方面的工作——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Galaxy of Terror)的第二小組導演和電影製作設計師。詹姆斯�6�1卡麥隆是少有的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認識到這一點對理解卡麥隆以及他的作品非常重要。在以後的電影創作中,卡麥隆一向把特技製作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經常親自參與設計和實施特技的製作。在卡麥隆的電影里,卓越的特技製作不但總是創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熱血沸騰的視覺效果,而且能夠和情節自然地融為一體,絲毫沒有生硬和炫耀的感覺,這與卡麥隆的特技師出身是分不開的。但這並不是說,特技就是卡麥隆電影的全部。卡麥隆不但是個優秀的特技工程人員,更具有一般的工程人員不具備的想像力,以及一些別的東西。
1981年,卡麥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問世。這部名叫《食人魚2:繁殖》(Piranha 2: The Spawning)的影片完全在義大利拍攝,卡麥隆和一口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相處得並不愉快,而拍攝完畢後,製片方出於對這個羽翼未豐的導演的輕視,不讓他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25歲的卡麥隆一氣之下,用一張信用卡撬開了工作室的門,自己想法學會使用了義大利的剪輯機,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自己剪輯了整部片子。在這個過程中,卡麥隆下定決心不再為任何人賣命,一定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㈨ 誰能給我幾個著名外國導演的簡介,最好是英文的!
英文的,實在給不了!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男,生於1946年12月18日,美國俄亥俄州 美國導演,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曾就讀加州州立學院三年,12歲開始用8厘米的電影攝影機拍家庭影片。1960年,他編導了一部片長四十分鍾的戰爭片《無處容身》,在「峽谷影展」中獲勝,並使他獲得了一台十六厘米的攝影機作獎品。1968年,他獲得一位開光學儀器公司的富翁投資十萬美元,讓他導演一部用三十五厘米攝影機拍攝的短片《安培林》,講述一對年輕戀人在莫哈威沙漠相遇後一齊坐車到加州海邊的故事,結果在第二屆亞特蘭大影展上獲獎。環球公司的行政總裁恰好看到了這部短片而與他簽約。從此開始了他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時代。作品以卓越的講故事技巧著稱,名字已成為好萊塢的化身。 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男,生於1944年5月14日,美國加州 1977年,初出茅廬的盧卡斯以其非凡的藝術才華執導了影片《星球大戰》(《Star Wars》)並藉此樹立了其導演道路上的首座里程碑。該片一上映便在世界影壇引起轟動。它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提出並探討了一個由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給人類和世界帶來的社會問題,更在於它在一個極富想像力的故事框架之內運用現代尖端科技成果如激光、電腦、機器人等向觀眾展示了一種神奇的宇宙奇觀。影片的特技含量極高,令觀眾們嘆為觀止。它在世界科幻影片的創作與生產中具有開拓性意義並因之而獲得了第五十屆奧斯卡獎的6項大獎。 《星球大戰》的大獲成功也使盧卡斯獲得了巨額利潤,用這筆錢,盧卡斯在加里弗尼亞創設了他個人的電影製作公司。《星球大戰》雖然使盧卡斯名利雙收,但是為拍好這部影片,盧卡斯耗廢了大量的精力。基於此,他曾發誓再也不導演巨片了,而是把主要精力轉移到他的製作工作上來。 80年代初,他先後擔任了影片《星球大戰》的續集《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和《Return of the Jedi》(1983)的製片人。同時,他又與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合作,製作了《印第安納·瓊斯》系列(《Indiana Jones》)。這些影片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更是屢創佳績,反響不俗。1986年製作了影片《Howard the Duck》後,盧卡斯又開始從三、四十年代的流行影片中提取素材,把它們製作成一些具有英雄式 冒險經歷的影片,它們受到了年輕人的廣泛歡迎。八十年代中期,盧卡斯開始大力構建他的未來事業。他曾在三番市附近設立包括音樂製作在內的電影製作公司,又曾於1992年在美國ABC公司發展電視事業。盧卡斯總是喜歡製作那些融現代娛樂和具有教育意義的情節與一體的影視作品,而這一風格也正符合了大多數觀眾的興味。近來,盧卡斯在其影視事業上更加孜孜以求,他總是把眼光投射到那些風格獨具的小說作品上,希望從中挖掘素材並用他那天才的製作能力創造出更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來。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男,生於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 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做什麼了。他在影壇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羅傑·考曼(Roger Corman)1980年影片《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中任藝術總監,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在電影《食人魚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開始了他的導演之路。該片在義大利拍攝,由於卡梅隆和劇組的工作人員有些矛盾,在拍攝結束後,製片人甚至不讓他參加影片的最終剪輯。心高氣傲的卡梅隆一怒之下,自己學會了使用義大利剪片機的操作,花了幾個星期剪輯了整部電影。從此,卡梅隆發誓要為自己製作電影。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憑借著在夢中得到的一個靈感,撰寫並導演了電影《終結者》(Terminator)。這部以未來世界為背景的動作片由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影片投資很小,但是卻非常的賣座。實際上,《終結者》是一部具有卡梅隆典型風格的電影,如富有創意的劇本、完美的特技、鮮活的人物以及在他後面的電影中頻頻出現的女性英雄。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卡梅隆受到廣泛關注。 1985年,卡梅隆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的劇本,該片由史泰龍主演並廣受好評。隨後卡梅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科幻動作片,有《異形》(Aliens)、《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等。他的電影常常啟用邁克爾·比恩(Michael Biehn)、詹妮特·戈德斯坦恩(Jenette Goldstein)、蘭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和施瓦辛格等明星為主演,並且經常有核戰爭的故事線索包含在內。為了營造完美逼真的效果,詹姆斯的電影鏡頭中,尤其是在追逐戲中,常常有巨大的破壞場面。他之所以成為電影業界最成功人士之一,大部分要歸功於1997年拍攝的票房巨艦《泰坦尼克號》。盡管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可謂是毀譽參半,既有大肆吹捧者,也有極力貶低者,但卻忠實地保持了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扣人心弦,特技出神入化。當然,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電影的前半部中對故事的情感鋪墊缺少靈性。這表現出詹姆斯·卡梅隆善於在緊張的情節中表現人物的性格,卻不善於在細小的情節中表現人的情感。即便有著這些瑕疵,《泰坦尼克號》仍然是當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巨大的拍攝成本,高額的票房以及多達14項的奧斯卡提名和11項奧斯卡大獎使得導演卡梅隆和電影在好萊塢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卡梅隆曾經和他的製片人吉爾·安·赫德(Gale Anne Hurd)結為夫婦。1989年,他與凱思琳·比吉洛(Kathryn Bigelow)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