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風俗英語怎麼介紹
❶ 作文 我的家鄉風俗 湖南
湖南自古為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人民勤勉,精耕細作,種植水稻已有萬余年歷史。
漫長歲月,長沙先人培育出早、中、晚、粘、糯、秈、粳、長芒、短 芒等眾多稻穀品種,據1949年統計,僅瀏陽縣栽培的水稻品種就有149個. 長沙地區多在高岸田種早稻,早稻收割後種紅薯、玉米、豆子、高梁、蕎 麥等雜糧。低岸下濕田種遲熟品種,如冬粘、重陽粘。早稻多在清明前後 下種,所謂「桐子葉馬蹄大,作秧無掛礙。」谷種下泥,一般在田間扎以 假人,或懸假鷂,以防鼠雀。第一次扯秧,要點香燭,鳴統放炮,叫開秧 田門。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賀曰「栽米樹」。栽禾往往由能手 「劈頁」(開頁)——在大田對岸插一桿,下田先栽幾蔸,瞄準成線,以 此為基準,邊退邊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隨手禾」。到彼岸 時,秧苗橫直成線,猶如一頁書,煞是好看,故名劈頁。第二人從右邊依 「頁」而栽,叫「削頁」,余此類推,次第排開。若前者被後者超過,則 被戲之為「關鴨子」、「鑽布袋」。若中途拐了彎,則被笑為「過洞庭 湖」。為搶季節,親友前來幫工,叫「打報工」。栽禾被視為重要的競技 活,能手倍受尊敬,稱為栽禾師傅。收割早稻,要稱肉打酒,盛情招待, 所謂「栽禾師傅扮禾客」。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鐮刀傷手。曬谷,多用篾 制曬簟,或將曬谷場糊以稀牛糞,使其光滑無泥沙。谷曬干後,用風車 吹,而無「揚場」的。除水稻外,長沙種植大麥、小麥、蕎麥、高梁、包 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葉、蠶桑、薴麻、棉花、黃花菜 等農作物的歷史也很悠久。豆類作物,常種蠶豆、豌豆、黃豆、黑豆、紅 豆、綠豆、飯豆、泥豆、峨嵋豆、荷包豆等。其中黃豆又分五月黃、六月 黃、七月黃、八月黃等。泥豆又名懶豆,是製作瀏陽豆鼓的上等原料。紅 薯和煙草是明代引進的,但發展很快,種植面廣,有「一季紅薯半年糧」 之稱。
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其中有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的長沙花鼓戲,流行於常德地區的常德花鼓戲,流行於湘北嶽陽、臨湘一帶的岳陽花鼓戲,流行於衡陽地區的衡陽花鼓戲,流行於邵陽地區的邵陽花鼓戲,流行於湘南祁陽、零陵、東安一帶的花鼓燈和流行於湘南的道縣、寧遠、藍山、新田等縣與調子班合流的零陵花鼓戲。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和音樂風格,形成了各個不同的支派 又到了三月三,正風箏滿天的時候,也是桃花盛開,草長鶯飛,出去旅行的好時節。但在我們湖南卻有這么一個習俗,吃地菜煮雞蛋。
基於一種傳統,我們家每年都要地菜煮雞蛋。今天一大早老爸就給我們采來了一大堆地菜,他說地菜一定要三月三這天采了煮著雞蛋吃,市場上買的基本上是昨天採的,那樣失去了葯用價值和意義。且不論他的觀點正確與否,這種習俗做為一種傳統文化的存在我們還是要保存,雖然我妹妹後來也買回來一大把,但我們還是用老爸的地菜煮了雞蛋吃。地菜煮蛋,可以只用地菜和雞蛋再加了適量水(依你地菜的數量和你對地菜湯的需求)煮了吃,當然當地菜熬出湯來後渣是要扔掉的,只將雞蛋夾出來放到碗里,然後每個碗里倒進一碗地菜汁。也可以在都地菜雞蛋時加入薑片、楓球、紅棗、黑豆等中草葯一起煮。其實我並不太喜歡吃地菜煮雞,更不喜歡那地汁的味道,但為了身體健康,為了遵從父母的意願,還是吃了一個雞蛋,喝了一大碗地菜湯。
據記載,地菜,甘溫無毒,和脾、利尿、止血、明目,是一味能治多種疾病的好草葯,還可健身。 後經查明,尋草葯的日子,正是三月初三。 人們為了紀念,便把這個日子定為吃地菜的日子。據說,一年吃一次,就可以保安康。
我們這兒有諺語,「農歷三月三,不忘地菜煮雞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軟。」在我們家鄉的鄉下,屋前屋後,水塘邊都有這種小小的白花,細長的葉子的地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湖南喝一碗。
❷ 介紹湖南的風俗作文
(一)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民俗民風也隨著地域的差異而有著很大的區別。每一個民族都有著區別很大的民俗傳統。
我的家鄉在湖南,一個文化底蘊很濃的地方。在我的家鄉有著很多獨特的風俗人情。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已經被淡化了,然而倘若你來到湖南,特別是在湖南朴實的農村,你便可以感受到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了。
在我的家鄉湖南就是一個保留著獨特風俗的地區。每逢喜事,照湖南人熱情的性子,都會在自家院子里用木板搭一個戲檯子,請藝人來家裡唱湖南著名的花鼓戲。在屋裡擺上大圓桌,請親戚鄰居到家裡吃飯看戲,擺大圓桌象徵團圓,祥和。桌上不會擺太多碗菜,但是每一碗都內容豐富,我們叫它「雜味菜」是當地最有名的菜之一,菜里有香腸,木耳,豆乾……這種菜雖不及「淮揚菜」那樣精緻,卻能從這道粗獷豪邁的家常菜中吃出農家獨有天然樸素的風情,也別有一翻風味。
在農村,吃自己種的菜和大米,很少去買東西,房子也是自己家蓋的。我們住的房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年輕時用汗水夯築起來的,紅磚,黑瓦是我們那兒房子最大的特徵。我們家有兩層樓,上面睡覺,下面吃飯,格局簡單。那不像城市裡的房屋,閃閃發亮,富麗堂皇。那都是用天然的土砌成的,走進去就嗅到一種清香的泥土味,有種能讓人返璞歸真的獨特氣息。
大人們聽到韻味十足的腔調也跟著哼起來,小孩們則在桌上的大碗里聚精會神地挑著香腸,一幅多麼熱鬧祥和的畫面!戲聽完了菜吃完了,客人主人依依惜別,臨走前主人總會向客人遞上一塊臘肉,肉熏得紅通通的,這裡面裝著的是湖南人熱情好客的美好情誼。
(二)
我的家鄉是湖南,湖南和廣州的民風民俗有著極大的不同,接下來我給你們說說。
湖南的公交車和廣州的完全不一樣。車上所有的人都很和藹、慈祥。廣州一上公交車就有一個機器讓你投兩元錢進去,而老家不同,老家的公交車上,有個專門售票員。她會先問你到哪裡,如果是遠的地方就會收多你一點錢,如果是6元,你給5元,她也不會說什麼。是10多元,還可以討價還價。碰上新年的話,售票員會對你說 「新年快樂。」
湖南人很熱情,跟廣州完全不同。在湖南如果家裡要是有人結婚,或者過壽,只要一碰上喜事,就會邀請親朋好友和鄰居一起來參加。湖南人稱這不叫派對,叫做酒,參加的人稱吃酒。吃酒時男人都是坐在大廳里,女人和小孩就坐在喝茶的屋裡,這是由於地位不同。做酒都是在家裡做,請一個藝術團在外面搭個舞台,表演。再請個煮飯的隊伍,來煮飯。客人們看完表演就去裡屋准備吃酒。大家一坐下菜就來了,一桌五六個人,十盤菜,全是肉。湖南的人不像廣州,廣州聚會都是喝紅酒,而湖南鄉村是喝營養快錢和米酒還有白酒。湖南把米酒當水喝,喝得越多表示主人越大方,喝醉了更好!
這就是我的老家——湖南!這就是我老家的民風民俗,它跟廣州的可大不一樣呀!
拓展資料:
湖南民俗文化:
湖南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淳樸」,即敦厚雄渾、未加修飾、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脫之性。「重義」,即強烈的正義感和向群性。二者融貫,構成了獨特的湖湘文化。
(一)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話、贛方言、客家方言,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是一個方言復雜的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既能說本民族語言,又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
1、湘方言
湘方言(也叫湘語)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包括長沙、株洲、湘潭、衡陽、邵陽、岳陽、益陽、婁底等,2010年統計約為4500萬人口。湘語從內部語音差異上看,又有新湘語和老湘語的分別。老湘語廣泛流行於湖南中部寧鄉、衡陽等地,新湘語流行於長沙、株洲等大中城市。
2、西南官話
西南官話在湖南主要分布於湘西北和湘西的大部分地區和湘南的郴州市區和部分城鎮,西南官話形成的時間較晚,但在湘西北、湘西一帶影響很廣泛,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漢語方言,是湖廣地區(湖南湖北)的第一大方言。
(二)湖南湖南戲曲
湖南省現有地方戲曲19種,藝術表演團體近100個,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湖南花鼓戲。花鼓戲《老表軼事》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實現了在國家級精品劇目評選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實景節目《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成功上演。
此外,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等藝術形式也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涌現了何紀光、李谷一、宋祖英、張也、陳思思、湯燦、雷佳、王麗達等一大批著名湘籍歌唱家。
參考鏈接:湖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_網路
❸ 湖南的習俗有哪些
嬰兒出世都要到神龕前燃放鞭炮,向祖宗報喜。昔時重男輕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認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歡天喜地。認為生女是「生個空人」,是背時貨,一愁包腳,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嬰現象。
小孩降生時,如有不速之客進屋,稱「逢生」。來客就是嬰兒的乾爹或乾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時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災禍」之說。為解脫,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紅線,以「刺破災禍」。男逢女生,則認為是好事,要「逢時三年」。
鄰居女眷聽到鞭炮響,會趕來問慰祝賀,並分別送以雞蛋、紅糖、干刀豆絲、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說「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後胎衣要用陶罐盛著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統與家鄉土地永不分離。世傳送胞衣時不能回頭,否則倒奶。
嬰兒父親即日要帶著鞭炮和一隻雞到岳父家報喜,生男孩帶公雞,生女孩帶母雞,岳家無需問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親鄰聽到鳴炮報喜,紛紛恭賀並送以雞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稱「湯餅之會」。外公外婆帶去早已准備好的嬰兒搖窩、坐欄等,一般還備有嬰兒棉襖、夾襖、單衣、棉抱裙、夾抱裙、鞋、帽等各一對,人嘆「外婆難做呀」!有的還留下照顧產婦,叫「伴月」。婿家親鄰或「請外婆茶」,或「請外婆飯」。
三朝日,長輩婦女將艾葉、楓球、雞蛋等熬湯為嬰兒洗澡,叫「洗三朝」。洗畢,用雞蛋滾擦嬰兒全身,以祛風,祝福健康。再給嬰兒換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長輩抱著,在嬰兒身上蓋一篩子,篩上接剪刀、算盤等,眾人簇擁,或手敲趕雞棍(即一頭劈開的竹棍,作趕雞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廳神龕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畢,沿廳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據說可防「臍風」危害。長沙縣還有用趕雞棍追打嬰兒祖母之習俗,名「打喜」。
三朝日親友賜紅紙包封祝賀,赴湯餅會,叫「打三朝」。主家煮熟雞蛋,上紅,分贈眾人,叫吃紅蛋,又叫吃滾屁股蛋。河西有的地方還往嬰兒父親臉上擦紅,祝賀他做了「大人」。
❹ 湖南的風俗
湖南自古為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人民勤勉,精耕細作,種植水稻已 有萬余年歷史。
漫長歲月,長沙先人培育出早、中、晚、粘、糯、秈、粳、長芒、短 芒等眾多稻穀品種,據1949年統計,僅瀏陽縣栽培的水稻品種就有149個. 長沙地區多在高岸田種早稻,早稻收割後種紅薯、玉米、豆子、高梁、蕎 麥等雜糧。低岸下濕田種遲熟品種,如冬粘、重陽粘。早稻多在清明前後 下種,所謂「桐子葉馬蹄大,作秧無掛礙。」谷種下泥,一般在田間扎以 假人,或懸假鷂,以防鼠雀。第一次扯秧,要點香燭,鳴統放炮,叫開秧 田門。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賀曰「栽米樹」。栽禾往往由能手 「劈頁」(開頁)——在大田對岸插一桿,下田先栽幾蔸,瞄準成線,以 此為基準,邊退邊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隨手禾」。到彼岸 時,秧苗橫直成線,猶如一頁書,煞是好看,故名劈頁。第二人從右邊依 「頁」而栽,叫「削頁」,余此類推,次第排開。若前者被後者超過,則 被戲之為「關鴨子」、「鑽布袋」。若中途拐了彎,則被笑為「過洞庭 湖」。為搶季節,親友前來幫工,叫「打報工」。栽禾被視為重要的競技 活,能手倍受尊敬,稱為栽禾師傅。收割早稻,要稱肉打酒,盛情招待, 所謂「栽禾師傅扮禾客」。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鐮刀傷手。曬谷,多用篾 制曬簟,或將曬谷場糊以稀牛糞,使其光滑無泥沙。谷曬干後,用風車 吹,而無「揚場」的。除水稻外,長沙種植大麥、小麥、蕎麥、高梁、包 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葉、蠶桑、薴麻、棉花、黃花菜 等農作物的歷史也很悠久。豆類作物,常種蠶豆、豌豆、黃豆、黑豆、紅 豆、綠豆、飯豆、泥豆、峨嵋豆、荷包豆等。其中黃豆又分五月黃、六月 黃、七月黃、八月黃等。泥豆又名懶豆,是製作瀏陽豆鼓的上等原料。紅 薯和煙草是明代引進的,但發展很快,種植面廣,有「一季紅薯半年糧」 之稱。
趕秋節
傳說在遠古時代(神農取谷種母題神話的另一傳說),苗族先祖神農,派一男一女去東方取谷種,教苗民種植,使人們有五穀食用。所以,湖南花垣縣麻栗場至吉首市矮寨一帶的苗民,每年立秋日到來前,要過趕秋節,把神農派去取谷種的一男一女稱為秋公秋婆,以此紀念神農的恩德。因為農歷立秋日到來之前,水田、旱地作物正在黃熟,由於神農的護佑,豐收已成為定局,因此,趕秋節如同動員會一樣,四面八方的苗民都去趕秋集會舉行對歌、跳鼓、打鞦韆及其他娛樂活動,紀念神農先祖與秋公秋婆。後來,趕秋節插入英雄美女的愛情傳說,使趕秋節具有禱念神農取谷種偉業和歌頌自由愛情意義的群眾性娛樂節俗活動。近年來,花垣縣麻栗場的趕秋節,每年參加的群眾達七八萬人之多。可見苗民對神農派人取谷種之崇拜。苗族節慶 踩花山 是境內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桿,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桿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斗畫眉、爬花桿。
打背節
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沖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一邊掙扎。掙脫時,捉住小夥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整個場地,男追女逐,歡蹦亂跳。打累了,男女雙雙即各找一個地方打土電話(即用兩個竹筒,中間連一長線,各在一方對著竹筒講話、唱歌都能聽見),相互傾吐蜜語衷情,以企結成伴侶。情投意合後,再告訴父母,擇吉日成親。
跳香節
苗族不僅在豐收定局時的立秋之前祭拜神農,而且在秋收完成後,還要舉辦大祭神農的節慶,苗民谷稱為跳香。跳香節,一般在秋後農歷十月舉行。盛行跳香節祭五穀神和神農的地區,有湖南瀘溪、吉首、古丈、沅陵、辰溪等縣市,每當跳香節到來時,由苗族祭司主持,節期一般為一天一夜,除祭祀五穀神與神農外,還要跳跳香舞,當地苗族稱之為「督熊」,「督」苗語意為起伏地跳,「熊」,意為苗族。即這天,苗族祭司要主持男青年跳苗舞來祭禱五穀神與神農。像苗族這樣的秋收前和秋收後的十月,有專門的節俗和舞蹈來祭禱神農,在其他民族尚未發現。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傳統的社交活動。如"會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節(農歷正月初五舉行,又名"踩花山"),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節日,節日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青年歡聚對歌,表演踩鼓,跳獅子和蘆笙舞,熱鬧非凡。除此之外,苗族也過漢族的春節等節日。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瀏陽三朝送號習俗
瀏陽北鄉有三朝送號習俗。鄰里親友將取定的男嬰字、派、號名用大楷書於紅紙上,額以「恭惟某某夫婦喜得文郎志慶」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孫志慶」之類的賀詞,在鞭炮聲中貼於廳屋正梁兩端牆上。因屋場、族人等情況不同,有同時送幾個號的。清代以前,生女嬰不道號。民國以後,也有給女嬰送號的,但只送一個名字,一般是「閨字某某」。
還有辦滿月酒、百日酒、周歲酒的。長沙縣有用鯉魚給嬰兒親嘴並喂湯的習俗,叫「開葷」或取「鯉魚跳龍門」之意。親友赴宴,贈之金銀手釧、項圈、「長命鎖」等物。周歲時,有的將文具、針線、口紅、書畫之類擺於盤中,讓嬰兒去抓,以測其志趣,名曰「抓周」。以後每歲生日都叫「長尾巴」,父母總要維以荷包蛋,所謂「大人生日一餐飯,細伢子生日一個蛋」。10歲、20歲等叫「總生」、「整生」,親友多送布料鞋襪等作為禮物,父母一般要請幾桌客。平時生日叫散生,除姑舅、姨媽登門之外,鄰里婦眷要送以雞蛋、面條等相賀,主人待以「旱茶」,故又稱「吃茶」。 古語雲:44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可見古人稱壽的最低限度是60歲。以後有50歲稱壽的。長沙人做壽講「男進女滿」,即男做虛歲,女做實歲,做60大壽被認為是重開花甲,特別隆重,稱為壽星公、壽星婆。有的搭壽台、陳壽桃、點壽燭,有的親友送壽匾、壽屏。壽星端坐壽台,接受兒孫跪拜,此時鞭炮燃放時間越長越好。開筵時,先吃壽面,面條細長,象徵長壽,故長沙人叫生日飯為吃面。 也有50歲以前就慶壽的,但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說,即男滿29歲,女滿40歲不做壽。有的生日外出避客,叫躲生。有的人依「母在堂,不做壽」的古訓,即使是60歲或70歲,只要高堂健在,就不做壽,自己生日看成母親的難日,只給母親添菜,以感謝母親的生育之苦和養育之恩。
結草標 哭嫁
土家苗寨有結草標為記的習俗。草標為幾根草編結而成,以形狀區別不同用意,廣泛用於生產生活和交易活動中,旱地播種或水田插秧後,將標結成"又"字形,以祝願豐收和看護莊稼,鋤草時把草結在鋤頭上,放鴨時結在浪竿上,封山育林時結在樹上,背柴時結在背簍上,以示物有其主。賣牛,草標結在牛角上,賣豬時結在豬籠上,以示此牛此豬出售。草標還是情感交流的載體。青年男女戀愛,在約會地點結成圓形的草標,表示團聚求愛。若女方同意即在草標上繫上一根絲線,不同意就另結兩個分開的草標,表示不再往來。若草標用青草與黃草紮成,表示秋後相會。幾根草結在一起表示相會,其根數表示幾天後相會。哭嫁:清康熙13年清朝廷對湘西土司王朝實行改土歸流制,即改土官為流官。地方官吏不再由土司王指派或世襲,而由封建朝廷派遣。從此,中原文化進入湘西,湘西的千年俗風開始受到沖擊。開放自由,純情率直,以歌會友,以歌戀情的自由戀愛方式開始被「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門當戶對」所取代。男女一生的婚姻,終身的幸福,全憑父母、媒婆一句話而定。有些女的結婚時還從未見過夫婿的面貌。懷著對未來生活的恐懼,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同時,借哭聲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鄰里鄉黨的照顧之情,敘述兄弟姐妹的手足情誼。父母親、諸位長輩、兄弟姐妹也均以哭聲作答,勸慰女子到夫家後尊重雙親、愛護弟妹、和睦鄰里、常回家看看。哭嫁的高潮是大罵媒婆,把媒婆罵得狗血淋頭。媒婆卻決不生氣。因為媒婆憑經驗知道女子新婚之夜即能認識媒婆的價值。土家族常以未婚女子的哭嫁水平來衡量該女子的聰明程度。
趕僵屍 放蠱
趕僵屍:全世界范圍內唯湘西有此民俗。看香港的電視台鬼片電視和內地錄相廳鬼片,均可見到趕僵屍的恐怖場面。古代湘西人在外地做官、經商、求學、闖盪江湖,死後不願火化,由親朋雇請湘西巫師將死人穿上黑衣、黑褲、黑襪、黑布鞋,戴黑帽,口中念念有詞,求神作法,讓僵硬的屍體站立起來走路回老家。趕僵屍有兩個條件:一、必須是在夜晚,人少的地方,白天陽氣太盛則不成;二、所趕僵屍必須是三具以上,太少趕不動。至於僵屍為什麼能走路,則是一個至今無人能解的迷。表面看好象是迷信,但它卻是一種客觀存在。放蠱:湘西的歷史上曾有個存在了八百年的土司王朝,實行的是非常殘酷的封建農奴制。老百姓遭受重重壓迫,婦女比男人的命運更苦,毫無人生權利可言。湘西的婦女(特別是苗族婦女)為了最起碼的生存權,被迫採取措施,保護自已。她們從山上捉捕來幾十種有毒的較小動物,將它們一起放在桶子里用蓋子蓋住,不給它們餵食,逼著那些飢餓已極的小動物互相殘殺。飢餓已極的小動物以大吃小,餘下最後一條最大的動物。餘下的這條最大的動物全身聚集著幾十種有毒小動物的毒性,成為劇毒動物,被人晾乾研成粉末,儲存於瓶內,即為「蠱毒」。湘西婦女若遭人侵犯,即悄悄將藏於指甲的蠱毒倒入仇人的茶杯、酒杯或飯菜內、或水缸里,即為「放蠱」。只有放蠱的人才有獨門解葯。解放後此俗已不興。
吊腳樓 背簍
吊腳樓 苗族、土家族住宅,同宗同姓的人聚居成一村一寨,以姓氏做寨名,如李家灣、向家坡。住宅由正屋、偏屋、木樓三部分組成。正屋一般修六扇五間,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或"七柱十一棋"。"七柱十一棋"的大屋為十扇九間。住山地的,多依山傍水建造坐北朝南、純木結構的居腳樓。吊腳樓為每扇四柱撐地,橫梁對穿,上鋪木板呈懸空閣樓,繞樓三面有懸空的走廊,廊沿裝有木欄扶手。木欄上雕"回"字格、"喜"字格、"亞"字格等吉祥圖案。憑樁可觀景,可晾曬衣物。閣樓屋脊以瓦作太極圖形,四角翹檐,玲瓏飄逸。屋脊與檐均用灰漿安砌花格窗,上嵌玻璃,塗刷油漆。
背簍 武陵源一帶山高坡陡,道路崎嶇,不便肩挑而宜背負。當地土家、白、苗族人多用竹片織成長筒形背簍作生產、生活用的負重工具。根據不同用途,背簍規格、製作各異。用於生產的大而粗糙耐用,用於生活的小巧玲精細。柴背簍用粗厚的青竹篾編織,形狀較大,四周用竹片做成"牆";洗衣背簍選料精細,用水竹破成細篾精心編織,上大下小;陪嫁背簍形狀如同洗衣背簍,只是製作工藝更為考究,簍口用斑竹和青竹鑲邊,表示陰陽交合,中部用紅漆刷約3厘米寬的圓圈,以示喜慶。篾絲細膩,圖案別致,花紋巧,以示新娘心靈手巧。背小孩的是椅架式背簍,簍框用毛竹製成,用布做背帶。
❺ 湖南的風俗有哪些
風俗復有很多,我知道的告訴制你。過春節時都要去趕場,可以准備好過年的年貨,一般過年都要殺豬,一家人吃團圓飯,老人過世要批麻戴孝,要從小孩身上剪下一節下棺祈求保佑,拜祭祖先要許願望保佑…觀音生日要去拜祭。望採納
❻ 湖南人的風俗習慣
湖南人家鄉過年風俗
小年與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過小年的習俗,只是具體時間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過小年是「過年」的「開幕式」,從這天開始,喜慶的氣氛持續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區視農歷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益陽等地以二十三日為「小年」,而邵陽、婁底等地卻以正月十五日為「小年」。衡陽及湘北地區較看重過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過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區都有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風俗。據說,灶王爺二十三日這天要上天言人善惡,因而祭灶這一天,家家要將灶台、幾案、鍋碗瓢盤打掃乾乾凈凈,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禮許願,希望灶神吃了以後,不說人們的壞話。這叫「送灶神」。
春節與貼春聯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傳統節日。原在「臘日」(陰歷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歲末。春節時張貼對聯由來已久。對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據《淮南子》記載,桃符是用桃木製成的,即在桃木板上書「神茶」、「郁壘」二神的名字或畫此二神像掛於門首,五代時始在桃木板上書聯語,據說我國第一副對聯是五代里後蜀的孟昶所題:「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清人所著《燕京歲時記》中說:「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街頭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可見,自五代以後,歡迎的祝辭,換掉了難以理解的符咒,後來,桃符為大紅紙張書寫的春聯所代替,今天,湖南各地也都有張貼對聯的習慣。
拜年與壓歲錢
人們通常把春節期間的訪親問友叫「拜年」,相傳古時隆冬季節有騷擾人們生活的「年」怪,「年」怪有三怕:一怕聲響,二怕紅色,三怕火光。這樣每到「年」要出來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放鞭炮、貼紅紙寫春聯,點起一堆篝火,等兇猛的野獸「年」跑了以後,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賀新喜」,這些傳說慢慢衍化,就成了今天的習俗。
民間拜年要選日子。長沙、常德等地,「初一不出行,初二丈母娘,初三以後,村裡村外互來往。」株洲、湘潭、衡陽等地,「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乾娘,初五初六團團轉,初六以後隨便行,」並有「七不出八不歸」的忌諱。邵陽等地,「初一村裡走,初二外婆家,十五接回老媽。」婁底等地認為長輩到晚輩家拜年是好吃的表現。拜年時,放鞭炮以示喜慶,衡陽等地,主要放鞭炮接客,邵陽等地客人帶鞭炮到主人家門前自放。
湘黔一帶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快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春節拜年給「壓歲錢」的風俗,古已有之。清《燕京歲時記》上說:「除夕以彩繩穿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給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餳(糖)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這是前人描寫分到壓歲錢的喜悅心情的一首詩。如今,尊長給晚輩的「壓歲錢「的票額越來越大了。
❼ 湖南有哪些風俗
1、湖南花鼓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過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四,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3、年三十夜,長沙農村家家會在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卜過年」。
4、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長沙燈市,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農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
❽ 湖南的春節習俗簡介
1、小年與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過小年的習俗,只是具體時間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過小年是「過年」的開幕式,從這天開始,喜慶的氣氛持續到無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區視農歷以 24日為「小年」,益陽等地以23日為「小年」,而邵陽、婁底等地卻以正月十五日為「小年」。衡陽及湘北地區較看重過小年,而株洲等不太注重過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區都有在12月23日祭灶神的風俗。據說,灶王爺23日這天要上天言人善惡,因而祭灶這一天,家家要將灶台、幾案、鍋碗瓢盤打掃乾乾凈凈,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揖邦行禮許願,希望灶神吃了以後,不說人們的壞話。這叫「送灶」,整個祭祀活動才算完成。
2、除夕與團年飯
大年三十夜守歲是湖南民間年俗之一,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滅,全家人相守歡聚到十二點以後。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臘肉,做好酸魚等佳餚,備好包穀燒酒,歡歡樂樂吃「團年飯」。但這時全家還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裝,手裡操一支滿面春風梭鏢,獨自躲進大門角落裡,兩眼不住窺伺寨外,以防野獸和外族來犯,要是朋友來了,主人高地跑出門外,將朋友拉進屋裡,高低要吃一頓友好的團年飯,一道圈爐歡度除夕良宵。
吃團年飯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長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陽、婁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陽。吃團年飯,全家大小圍坐一桌聚餐,最長者最先嘗菜,並要求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的渴一口酒,以討吉利。
大年初一會由一家之主准備早茶,將雞蛋,爆米花、紅棗、白糖同煮。雞蛋以圓為佳,象徵全家團圓;爆米花象徵魚米豐收、五穀豐登;紅棗、白糖象徵生活甜蜜、幸福。
3、春節與貼春聯
春節是我國最大傳統節日。原在「臘日」(陰歷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歲末。春節時張貼對聯由來已久。對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據《淮南子》記載,桃符是用桃木製成的,即在桃木板上書「神茶」、「郁壘」二神的名字或畫此二神像掛子於門首,五代時始在桃木板上書聯語,據說我國第一副對聯是五代里後蜀的孟昶所題: 「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清人所著《燕京歲時記》中說:「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可見,自五代以後,歡迎的祝辭,換掉了難以捉摸的符咒,後來,桃符為大紅紙張書寫的春聯所代替,今天,湖南各地也都有張貼對聯的習慣。
4、開門炮
開門炮是湖南的春節習俗中最熱鬧的,是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各地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在湖南的春節習俗中,株洲人在春節拜祖的時候最有講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間擺一條長椅,然後點起紅燭,待紅燭燃過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將焚完,就開始燒「金紙」(一種貼著金箔,折成元寶狀的紙錢)。
5、」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稱為「拜年無大小」。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大年初一會由一家之主准備早茶,將雞蛋,爆米花、紅棗、白糖同煮。雞蛋以圓為佳,象徵全家團圓;爆米花象徵魚米豐收、五穀豐登;紅棗、白糖象徵生活甜蜜、幸福。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會招財進寶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
(8)湖南風俗英語怎麼介紹擴展閱讀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❾ 湖南省的民風民俗
一,節日
端午節在西部沅澧流域特別受重視、各地普遍存在競渡習俗,相當多的地方,有大端午和小端午之分,即在五月十五再過一次大端午。九月九重陽在西部沅澧區受到特別重視,不僅要釀造重陽酒,而且還要製作重陽糕相互饋贈,有些地方甚至在十九日再過一次大重陽節。
過小年以臘月二十四日全省相當普遍,但祭灶時間存在明助區域性,湘資流域大多數地方在小年的雍,僅少數地方是在小年的前夕或次夕,而沅澧流域大多數地方則都是在臘月二十三日晚上先期祭灶。
二,民間信仰
東部湘資流域有朝岳的習慣。「每歲七月,邑人往禱南嶽者,齋宿戒行李,以八月朔謁岳廟進香,又有沿途拈香且祝具拜,以三、五、七步為節,至廟方止者,謂之燒拜香。」南嶽的廟會因而成為湖南最熱鬧的集市之一。
西部沅澧流域,歷史上對於馬援的崇拜非常發達,伏波廟遍布各地。竹王的崇拜也很普遍,而且還發展為天王神。
三,婚姻禮儀
東部湘資流域許多地方歌堂風俗非常盛行,西部沅澧流域哭嫁習俗比較突出。歌堂和哭嫁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歌堂主要為伴嫁,哭嫁的主題是別離,歌堂以學習社會生活知識為主,重智力開發;哭嫁以親情為紐帶,重抒發情感。
四,民歌
作為口傳語言民俗的民歌,西部沅澧流域相當發達。在沅澧流域,有薅田鼓、茶山鼓、薅草鑼鼓、挖土歌等田歌,由勞動號子與山歌相結合,以鑼鼓或者鑼鼓錢作為打擊伴奏,用於山區集體勞動場合。
五,上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風俗,每當趕年場或重大節日如「四月八」、「趕秋節」等,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上刀梯者,必有膽識、技巧和武功,從第一級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鋒利,爬至梯頂,頭發往刀上一擱,即斷成兩截。
登梯者還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掛金鉤、大鵬展翅、觀音坐蓮、古樹盤根等節目,施展全身本領。上刀梯是驚心動魄的表演,是英雄所為,是一種奮爭,一種自我犧牲,是苗族人民過去生活的顯現。
❿ 湖南的風俗有什麼
飲食習俗是指有關飲食行為的風俗和習慣,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的群體性飲食行為方式。湖南特定的自然和社會歷史條件,形成湖南獨具風味的飲食習俗。
一、在湖南,「吃」具有比較豐富的社會涵義。首先在人們婚嫁喪娶等大事中,總是以吃作為其重要內容。其次,「吃」也是人們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朋友之間相互往來,一定要盛情招待,以示主人的熱情、豪爽。
二、在飲食結構方面,湖南人日常飲食一般以大米為主食,副食方面,農村以蔬菜為主,城市則肉食、水果的比重較大。湖南人還喜歡根據節令來製作一些腌菜、乾菜、泡菜、榨菜、臘菜,每逢客至,總要端上桌來顯示主婦的手藝和持家能力。
三、湖南嗜酸喜辣成風。無論是平日的三餐,還是餐廳酒家宴會,總要有一兩樣辣椒菜。湘西苗族和湘黔桂邊界的侗族同胞則長期以酸菜作為當家菜。湖南人嗜酸喜辣之風就形成湖南菜餚中獨特的酸辣味。在湘菜的諸多調味方法中,最注重的就是酸辣味。
此外,湖南人還喜歡吃苦味。瀏陽豆豉、苦瓜等帶苦味的菜餚在湖南頗受歡迎。
四、湖南人好吃異味。在湖南,蚌殼肉、螺螄肉一直被當作美味,臭豆腐、怪味豆也很受歡迎。近年來啤酒鴨、牛鞭、羊鞭,在長沙也頗有食客。尤其是在湘西地區,蛇、鼠、鰍、鱔、蝌蚪,乃至各式昆蟲均在炒吃之列,並被視為珍貴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