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翻譯 » 論語中的義和利怎麼翻譯成英語

論語中的義和利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時間: 2020-12-29 00:08:00

㈠ 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譯(新版)

《論語十二章》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反復練習實踐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麼;

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並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6、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 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每個人都應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三軍可以的元帥可以被抓,也不能隨意污辱我的人格。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夏說,一個人知識要淵博更要有堅定的意志,多聽多問還要切近平實的思想。做到這兩點,仁這個學問的中心就有了。

(1)論語中的義和利怎麼翻譯成英語擴展閱讀

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其中多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選自《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

所選的十二章語錄是孔子及其弟子關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個人修養等方面的經典論述,都是蘊含著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則見於《學而》篇,第三、四、五則見於《為政》篇,第六,七則見於《雍也》篇,第八,九則見於《述而》篇,第十,十一則見於《子罕》,第十二則見於《子張》,其內容都與學習和為人處事有關,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㈡ 查《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看待義與利的文言文是哪句

【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譯文】
孔子專說:「君子明屬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評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說。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

㈢ 和因義起,同由利生。義者,宜也,各適其宜,未有方體,故不同。然不同乎義,而非執巳之見,無傷於和。利

(清儒劉寶楠,原文)和因義起,同由利生。義者,宜也,各適其宜,未有方體,故不同。然不同乎義,而非執巳之見,無傷於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務於是,則有爭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異也。
(譯文大意)和的原因由義引起,同時由於共同的利益而生出的和。追求義的人,覺得適宜,各適其宜,尚未在諸多方面(強求一致),所以不同之義也可以和。這樣不同之和,而不是執己之見,沒有傷及於和。注重利的人,覺得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眾致力於這些,那麼有爭論之心,所以同而不和。這是君子、小人的區別。
《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注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皇侃疏曰: 「'和'謂心不爭也。不同謂立志各異也。君子之人千萬,千萬其心,和如一而所習立之志業不同也。」
清儒劉寶楠則雲:「和因義起,同由利生。義者宜也,各適其宜,未有方體,故不同。然不同因乎義,而非執己之見,無傷於和。」
網友評論,這幾段話,道出了儒家多元觀的要義,即各人稟賦不同,環境不同,「所習立之志業」自亦有異,豈可強求一律?所謂義,並非指抽象而固定的教義(即所謂有方體),而是「各適其宜」。所謂未有方體,正是《易·系辭》「神無方而易無體」。

㈣ 出自《論語》的成語翻譯和今義

(1) 犯上作亂:「不好犯上,而好作亂,未之有也。」(《學爾篇》)釋: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沒有過。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鮮矣仁!」(《學爾篇》)釋: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3) 言而有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學爾篇》)釋: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為政篇》)釋: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
(5) 知之為知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篇》)釋: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釋:這都可以狠心做出來,什麼事不可以狠心做出來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八佾篇》)釋:已經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釋了,已經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經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盡善盡美:「盡善矣,又盡美也。」 (《八佾篇》)釋:美極了,而且好極了。
(9) 見賢思齊:「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篇》)釋:看見賢人,便應該想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10) 文質彬彬:「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雍也篇》)釋:文采和朴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君子。
(11) 敬而遠之:「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雍也篇》)釋:嚴肅地對待鬼神,但並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說是聰明了。
(12) 舉一反三:「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述而篇》)釋: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馮河:「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述而篇》)釋: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不用船隻去渡河,這樣死了都不後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釋:孔子在齊國聽到韶的樂章,很長時間嘗不出肉味。
(15) 樂在其中:「飯疏食'

㈤ 論語十二則原文及翻譯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習並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從心裡感到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君子作風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自己還不精通熟練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命運;六十歲時對各種言論能辨別是非真假,也能聽之泰然;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卻不逾越法度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翻譯】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無所得。」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翻譯】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翻譯】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翻譯】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論語中的義和利怎麼翻譯成英語擴展閱讀: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論語的研究成果:

自漢代以來,便有不少人註解《論語》。它與《孝經》都是漢初學習者必讀之書,是漢人啟蒙書的一種。漢朝人所注《論語》,已亡佚殆盡,今日所殘存的,以鄭玄注為較多,因為敦煌和日本發現了一些唐寫本的殘卷,估計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論語集解》以後,就多半隻存於《論語集解》中。《十三經註疏·論語註疏》就是用的何晏《集解》,宋人邢昺的《疏》。至於何晏、邢昺前後還有不少專注《論語》的書,可以參看清人朱彝尊《經義考》,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及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和吳檢齋(承仕)《疏證》。

關於《論語》的書,真是汗牛充棟,舉不勝舉。以下列舉一部分:

1.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註疏》——在《十三經註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襲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記》,可以參考,基本文文字出現於《校勘記》的,便在那文字句右側用小圈作標識,便於查考,非今人之註疏可比。

2.朱熹《論語集注》——朱熹從《禮記》中抽出《大學》和《中庸》,合《論語》、《孟子》為《四書》,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論,朱熹本人也是個客觀唯心主義者。但一則自明朝以至清末,科舉考試,題目都從《四書》中出,所做文章的義理,也不能違背朱熹的見解,這叫做「代聖人立言」,影響很大。二則朱熹對於《論語》,不但講「義理」,也注意訓詁。所以這書是論語註疏中的重中之重,非今人之註疏可比。

3.劉寶楠《論語正義》——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滿意於唐、宋人的註疏,所以陳奐(1786—1863年)作《毛詩傳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義》。劉寶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義》之法,作《論語正義》,因病而停筆,由他的兒子劉恭冕(1821—1880年)繼續寫定。所以這書實際是劉寶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徵引廣博,折中大體恰當。

4.程樹德《論語集釋》。

5.楊樹達《論語疏證》。這書把三國以前所有徵引《論語》或者和《論語》的有關資料都依《論語》原文疏列,有時出己意,加案語。

㈥ 論語——里仁。。每句話的翻譯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語】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系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乾重要范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原文】
4·1 子曰:「里仁為美(1),擇不處仁(2),焉得知(3)?」

【注釋】
(1)里仁為美:里,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處: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譯文】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評析】
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

【注釋】
(1)好:音hà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
(2)惡:音wù,憎惡、討厭。作動詞。

【譯文】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評析】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一方面。當然,孔子在這里沒有說到要愛什麼人,恨什麼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評析】
這是緊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即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評析】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盪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評析】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里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准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和前一章討論的都是道的問題。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里,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

【注釋】
(1)適:音dí,意為親近、厚待。
(2)莫:疏遠、冷淡。
(3)義:適宜、妥當。
(4)比:親近、相近、靠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

【評析】
這一章里孔子提出對君子要求的基本點之一:「義之與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為人公正、友善,處世嚴肅靈活,不會厚此薄彼。本章談論的仍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制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於利而行,多怨(2)。」

【注釋】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
(2)怨:別人的怨恨。

【譯文】
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

【評析】
本章也談義與利的問題。他認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會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責。這里仍談先義後利的觀點。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1)?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2)?」

【注釋】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2)如禮何:把禮怎麼辦?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評析】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採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賣國主義」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評析】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評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章中,孔子只說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在後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對此,我們將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評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說。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

【原文】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評析】
本章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問題。這是修養方法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鑒,不重蹈別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闢之見。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2)而不怨。」

【注釋】
(1)幾:音jī,輕微、婉轉的意思。
(2)勞:憂愁、煩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評析】
這一段還是講關於孝敬父母的問題。事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這就成了封建專制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綱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1),遊必有方(2)。」

【注釋】
(1)游:指游學、游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2)方:一定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評析】
「父母在,不遠游」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歷代都用這個孝字原則去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這種孝的原則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原文】
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1)

【注釋】
(1)本章內容見於《學而篇》1·11章,此處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評析】
春秋末年,社會動盪不安,臣弒君、子弒父的犯上作亂之事時有發生。為了維護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別強調「孝」。所以這一章還是談「孝」,要求子女從內心深處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絕對服從父母,這是要給予批評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譯文】
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評析】
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約(1)失之者鮮(2)矣。」

【注釋】
(1)約:約束。這里指「約之以禮」。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訥(1)於言而敏(2)於行。」

【注釋】
(1)訥:遲鈍。這里指說話要謹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數(1),斯(2)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1)數:音shuò,屢次、多次,引申為煩瑣的意思。
(2)斯:就。

【譯文】
子游說:「事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

㈦ 《論語》 中「善者」的古義和今義分別是什麼

善者的古義和今義分別是:


  1. 古義:性情品德良好的人;今義:善良的人。

  2. 論語里「擇其善專者而從之」和「鄉人之屬善者好之」。

  3. 前句「善者」指「善」的言行(所謂優點),後句「善者」則是指「善」的人(所謂「好」的人)。

㈧ 論語十二章原文和翻譯

本篇引語】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系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乾重要范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原文】
4·1 子曰:「里仁為美(1),擇不處仁(2),焉得知(3)?」

【注釋】
(1)里仁為美:里,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處: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譯文】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評析】
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

【注釋】
(1)好:音hà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
(2)惡:音wù,憎惡、討厭。作動詞。

【譯文】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評析】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一方面。當然,孔子在這里沒有說到要愛什麼人,恨什麼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評析】
這是緊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即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評析】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盪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評析】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里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准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和前一章討論的都是道的問題。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里,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

【注釋】
(1)適:音dí,意為親近、厚待。
(2)莫:疏遠、冷淡。
(3)義:適宜、妥當。
(4)比:親近、相近、靠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

【評析】
這一章里孔子提出對君子要求的基本點之一:「義之與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為人公正、友善,處世嚴肅靈活,不會厚此薄彼。本章談論的仍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

㈨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翻譯,看詳細

譯文:

君子和而不同。所謂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爭;所謂不同,是指每個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樣。天下君子千千萬萬,大家的心都是人一樣,而所學、所立的志向不一樣;至於說「小人同而不和」,是因為小人都干壞事,因此說是「同」;喜歡互相爭斗,因此說是不和。

原文:

雲「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謂心不爭也;不同,謂立志各異也。君子之人千萬千萬,其心和如一 而所習立之志業不同也。雲「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為惡如一,故雲同也;好鬥爭,故雲不和也。

(9)論語中的義和利怎麼翻譯成英語擴展閱讀:

一、《論語集解義疏》概況

在訓解《論語》的諸多著作之中,《論語集解》居於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地位。從皇侃的《論語義疏》到邢昺的《論語註疏》、朱熹的《論語集注》、再到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這些「論語學」史上有重要影響的經典注本,無一不是在《論語集解》的基礎上成就。

《論語集解》是兩漢長期古今經學之爭後出現的第一部集解體訓釋專著,它吸收了漢魏時期《論語》注釋的優秀成果,加之編纂者何晏等人在當時政壇和學界的實力和影響力,因此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影響深遠,在我國的訓詁史上尤其是《論語》的訓釋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論語集解義疏》創作動因

魏晉之際,玄風正熾,何以會產生這樣一部著作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其一,自《論語》成書後,各種訓說次第出現,紛繁蕪雜,異說紛紜,人們在研習時,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在此情況下,迫切需要整理出一部擇善而從的著作,以供學生研習,於是《論語集解》應運而生。

其二,魏正始年間,齊王曹芳在位,他精通《論語》。據《晉書·禮儀志》記載,魏齊王正始二年,帝講《論語》,通使太子釋典。臣下為了討好皇帝,故撰集此書奏上。「意當時諸臣,亦以帝通《論語》,故撰集訓說以獻之爾。」

熱點內容
照亮半球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1-09 16:28:59 瀏覽:691
今天星期六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09 16:24:33 瀏覽:373
家庭英語怎麼說語單詞 發布:2025-01-09 16:23:55 瀏覽:681
我會說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09 16:22:17 瀏覽:65
坐在書桌前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1-09 16:17:25 瀏覽:182
電視台和最喜歡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09 16:12:34 瀏覽:693
他們只在電視上看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1-09 16:12:24 瀏覽:249
探視權利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1-09 15:53:34 瀏覽:700
她最喜歡哪個季節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09 15:41:02 瀏覽:302
它喜歡玩線球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1-09 15:34:36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