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影響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❶ 「中英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翻成英語怎麼說
Sino-Brit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ranslation
❷ 「文化因素對翻譯的影響」用英語應該如何翻譯
cultural factors' effect on translation
❸ 把 文化促進交流 交流促進文化 翻譯成英文的!
culture and exchange can promote each other
❹ 文化定勢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英語怎麼翻譯急!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set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❺ 希臘神話對英美文化的影響 翻譯成英語
the influence of Greek mythology for British(Engl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❻ 文化這個詞怎麼翻譯成英語
culture
❼ 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外文化差異與翻譯 〖摘要〗 由於世界是一個整體, 這決定了人類眾多的語言之間具有某些相似性, 因而不同語言之間就存在著相互溝通交流的基礎, 存在著可供參考的意義.正是由於該意義的存在, 不同語言之間的所指意義形象上.思維方式, 思維形象的異同會造成語言文化差異, 翻譯時可採取思維方式的轉換,思維形象的轉換與移植來處理. 又因為文 化差異的因素對翻譯的影響不可低估. 不同民族的語言交流實質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 只有重視文化內涵, 才能克服翻譯過程中語言的障礙. 真正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文著重從詞義聯想和意象, 理解和思維, 比喻和習慣表達, 宗教信仰和歷史典故等四個方面論文化差異對翻譯有影響. 〖關鍵詞〗文化差異, 翻譯, 影響 所謂翻譯, 簡單地說, 就是把原文的意思在譯文中表達出來. 但是這簡單的一句話, 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因為" 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的產品, 因此它必須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 . 在英漢翻譯的實踐中, 通過對兩種文化差異的對比, 從而掌握它們的特點, 並運用這些特點解決翻譯中遇到的困難, 是十分重要的. 美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認為, 翻譯中出現的最嚴重的錯誤往往不是因為詞語表達不當所造成的, 而是因為錯誤的文化假背景所 導致的. " 歸根到底, 翻譯中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為兩 種語言差異而造成的障礙. " 可見, 在翻譯這個千里之行的旅程中, 始於足下的應當是對兩種語言文化差異的對比. 這是翻譯的一個主要任務, 也是一個難題. 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 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溝通, 不僅取決於他們對語言本身的理解, 而且取決於他們對語言所負載的文化意蘊的理解. 唯有深刻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 才能跨越語言鴻溝, 從而使翻譯中的問題迎刃而解. 在此, 本文著重從四個方面談談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1 詞義聯想與意象對翻譯的影響 詞在特定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聯想記憶, 不同民族的人們對事物屬性認識不同, 他的心 理反映也不 同, 在詞義聯想與意象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 異. 例如, 在東方文化中, " 紅娘" 一詞是指促成美好姻緣的人, 常會使人想起中國古典名著《西廂記》中的丫環; 而在西方文化中, go- between和 match- maker除 了表示" 媒人" 的意思外, 還有" 中間人" , " 掮客" 的含義. 人們也就不可能產生類似的文化意象. 可見, 產生詞義聯想失誤或缺乏適宜的文化意象, 就會造成翻譯過程中錯譯或誤譯的現象. 請看例句: 例1: One eye- 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 says. 這是一句諺語. 如果詞義聯想不當, 直譯為" 一次目睹勝過十次耳聞. " 則譯文沒有完全體現原文的含義. 在英語中, ten一 詞除了表示具體數學" 十" 之外, 還用以泛指" 多" 的含義, 所以, 譯為" 百聞不如一見" 更為妥當, 貼切. 例2: She is the boss s girl Friday. 這句話的關鍵是girl Friday一 記號, 如果望文生義, 想當然地譯為" 情婦" , 就會錯譯. 在英語中, girl Friday是 個成語, 意為" 得力助手" (尤 指秘書), 因此, 正確譯文是: 她是老闆的私人秘書. 2 理解與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理解和思維方式, 英漢兩個民族也不例外, 在觀察, 理解與思維方式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對同一事物, 往往因理解不同, 而產生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 對顏色詞的理解和使用, 便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在英漢兩種語言中, 顏色的所指是完全一樣的, 但由於理解的差異, 使其文化含意完全不同. 請看下列一組單詞 的英漢對比(參 照英語奧林匹克小學四年級分冊主編包天仁吉林教育出版社) . 英語漢語 black tea 紅茶 black coffee 濃咖啡(不 加糖或牛奶) black eyes 挨打後的黑眼圈 dark eyes 黑眼睛 brown sugar 紅糖 blue film 黃色影片 in the black 贏利 in the red 虧損, 赤字 white sale 大減價 white lie 善意的謊言 White elephant 貴而無用的東西 此外, 英漢兩個民族在邏輯思維上也存在著差異, 請看例句: 例3. 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 這句話若直譯為: " 今天誰也不會太愚蠢" , 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英語中的雙重否定結構, 體現為一種逆向思維的方式. 其正確譯文應該是: 今天, 無論你怎樣出洋相, 都不算過分. 例4.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這也是一個體現為逆向思維的雙重否定結構. 如果直譯為: " 過高估計這項發明的價值是不可能的" , 則與原文的意思大相徑庭. 正確的譯文應為: 這項發明的價值無論怎樣估計也不會太高. 由此可見, 在翻譯實踐過程中, 只有對不同民族在理解與思維上的差異作深入細致的了解, 才能避免錯譯, 誤譯, 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比喻和習慣表達對翻譯的影響 比喻及習慣表達都是具有濃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語言成份, 也是翻譯過程中導致理解障礙的原因之一. 只有深入研究, 對比, 理解兩種語言在比喻和習慣表達上差異, 才能擺脫理解障礙造成的困境, 真正達到譯文" 入木三分" . 由於文化差異, 不同的民族對同一世界的認識, 可以有不同的透視角度, 因而就會產生喻體不同, 比喻相似的現象, 即比喻的差異. 請看下列一組詞的英漢對比(參 照英語奧林匹克小學四年級分冊主編包天仁吉林教育出版社) . : 英語漢語 as strong as horse 氣壯如牛 as blind as a bat 鼠目寸光 for the birds 對牛彈琴 goose flesh 雞皮疙瘩 something fishy 蛛絲馬跡 as wise as an owl 像猴子一樣聰明 a lion in the way 攔路虎 lick one s boots 拍馬屁 Diamond cuts diamond 棋逢對手 A flash in a pan 曇花一現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風燭殘年 To grow like mushrooms 雨後春筍 此外, 兩種語言在習慣表達上也有差異, 請看例句: 例5.If you ever think he is lazy, think again. 這如果直譯為: " 如果你認為他懶的話, 再想一想吧" . 從表面上看十分忠實原文, 但由於忽略了在特定環境下英語習慣表達的特點, 實際上完全沒有將原文的真正意思譯出來. 其正確譯法是: 如果你認為他懶的話, 那你就錯了. 例6.When I say Chinese food, I mean Chinese food. 這句話照字面直譯為: " 當我說中國菜時, 我是指中國菜" . 這不僅破壞了原句的意思, 也沒有將句中特定的表達法體現出來. 如果譯為" 我說的是正宗的中國菜" 那就好多了. 4 宗教信仰與典故對翻譯的影響 東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與歷史典故中, 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 認為上帝創造一切, 宗教多有" 聖經" , " 洗禮" , " 修女" , " 教堂" , " 上帝" 等詞彙. 而中國人信奉佛教, 道教, 多有" 玉帝" , " 觀音" , " 菩薩" , " 佛主" , " 慈悲為懷" 等宗教詞彙. 在中國文化中, 歷史典故豐富多彩, 如" 盤古開天" , " 牛郎織女" , " 項庄舞劍" , " 卧薪嘗膽" 等等. 在西方文化中, 許多歷史典故來源於古希臘和羅馬神話及聖經故事. 請看例句: 例7.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 You won 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這句話中的doubting Thomas源 於聖經故事, Thomas是 耶穌的12門 徒之一, 此人生性多疑. 後來, 英語中使用doubting Thomsa表 示多疑之人. 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內涵, 我們便可以將其譯為: 你這個人真多疑, 我說什麼你都不信
❽ 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英語和漢語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礎上的兩種語言,它們各自反映著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我們在學習漢語時很少存在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困擾,如:「三顧茅廬」、「調虎離山」等成語不會影響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辭職「下海」去經商,就業的「雙向」選擇等新詞的涵義一般都能充分地領會。但在學習英語時,人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對於一個句子或片語,即使對每個單詞詞義了如指掌,也很難譯出它所表示的真正含義,就是譯出來也是面目全非,有的譯文甚至讓人不知所雲。比如:He was in the seventh heaven last night . 許多譯者把它譯為「他昨晚到七重天去了」,「他昨晚去極樂世界了」或「他昨晚升天了」。人們往往運用漢語文化知識將in the seventh heaven 同漢語中的「升天」、「死」的概念聯系起來,必然導致以上十分荒謬的譯文,究其原因,是由於譯者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一定的語言總是歷史地和一定文化相關聯。各種語言本身只能在交織蘊藏語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認識;語言和文化總是被一起研究的。」
從人類學的角度看,人既是社會人,也是文化人,「言語的使用總是參照特定的文化,言語行為不僅總是發生在特定的語境中,而且總是發生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中。這種社會文化對人的言語行為均
具有客觀存在的制約。」因為人們在特定的文化體系中生活,一言一行無不受該文化模式的制約,許多活動是在潛意識支配下進行的。因此「對他方文化的了解是交際的一個重要特徵。」然而由於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亦指文化個性,不同的文化之間自然會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形態。這種文化形態差異反映到語言層面上,則表現為語言差異。中西方文化差異及思維模式的差異必然會給英語翻譯造成一定的影響。要想真正掌握英語翻譯的方法與技巧,不能僅僅限於對英語詞面意義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外國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乃至人情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知識,了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異。從文化差異出發去研究語言差異,才能有效地把握語言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文化差異引起的詞彙歧義給英語翻譯帶來一定影響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構素,是語言大系統賴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異在詞彙層上體現的最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為廣泛。」由於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不同的文化,其各自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語言上的烙印使得兩種語言很少有絕對對應的詞彙。大部分詞彙不是在概念意義上而是在文化意義上表現出巨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往往會給英語翻譯帶來極大的影
響。英文里出現的Hippies , yippies ,「me」generation , hot dog ,overkill 對我們來講是生疏的,即使譯作「嬉皮士、雅皮士、自我的一代、熱狗、超過所需的殺傷威力」,仍不能表達原英語詞義的全部內涵和外延。社會文化的差異往往使同一個詞具有不同的內涵,如propaganda 含有「撒謊、欺騙」等文化意義,而漢語的「宣傳」則無此義。Olive branch 象徵和平,而漢語「橄欖枝」原本與和平無關。spiritual civilization 有強烈的宗教意義,而「精神文明」本身則與宗教毫不相干。再如我們常將porridge 釋為「粥、稀飯」,其實二者之間也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英國人吃的porridge 是將燕麥片(oatmeal) 放入牛奶或水中煮成的,而我們通常吃的「粥」或「稀飯」則多是用稻米、小米或其它穀物加水煮成的,顯然中國的「稀飯」沒有porridge 的內涵。另外,有許多詞,如landlord (地主) 、capitalist (資本家) 等在西方國家中往往有積極的涵義,但對中國人來講,卻帶有強烈的
貶義。從跨文化的角度看,詞義的差異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價值的差異。
在西方法律文化中,所追求的個體權利意識源自於個人本位的法律觀。這種由商業社會導致出來的人化精神,一方面作為一種主體需求而具有生命力地存在著,體現著自由、公平、競爭、奮進的思想內涵,並極大地影響和震憾著東方傳統法律文化意識的地位。這種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
強調個人。「indivialism」是英美人所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它所表達的是崇尚個人奮斗的價值觀念。然而漢語中的「個人主義」,是中國古代哲學基本原則「天人合一」、「內聖外王」、
「實踐理性」、「中庸之道」相排斥的詞語,其中文的詞典意義往往被表述為「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把個體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僅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觀念和作法,它表現在中國傳統
文化方面,對於這種「喻於利」的小人,當然要受責、挨罰、入刑。因此,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就「個人主義」而論,認識的角度則大相徑庭。如果不注意這些文化上的差異,盡管都是一個詞,從其自身而譯,必然謬之千里!
二、民族文化背景知識的貧乏是英語翻譯最大的障礙
「知識的佔有是翻譯的前提。」英、漢兩種語言都有悠久的歷史,它們在各自民族的發展中,又都積累和創造了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動的語言,這些語言更具有鮮明的文化知識內涵特色,它們只表達某種語言所獨有的事物和現象,無論形式和內容上在另一種語言中都不容易找到相對應的比較現象。這就需要在英譯漢中理解原文所涉及的歷史背景、典故和專門術語,這樣才能消除或降低文化差異給釋譯帶來的消極影響。如:
(1) In March1959 ,kassim destroyed the shell of the Bagdad by formally withdrawing. 將句中的「destroyed the shell of the Bagdad pact」譯為「使巴格達條約(組織) 解體」的不乏其人。
顯然,這些人對這一有關的歷史情況一竅不通。而其事實是,卡賽姆當時退出該條約後,並非使其「解體」,而只是將條約更名為「中央條約組織」而已。此句的確切譯文應是:「卡賽姆於
1959 年3 月正式退出巴格達條約,從而使條約的組織更名為『中央條約組織』」。
(2) Do you know that the bee navigates by polarized light and the fly controls its flight by its back wings ? 此句的障礙在於「polarized light」一詞。人們往往因對有關的科技專業知識
無知而將其誤譯為「極光」。然而, 對蜜蜂而言,「polarized light」卻是指從不同的方向所顯示出不同特色的「偏(振) 光」。因此,這句話較為准確的意思是:「你知道蜜蜂是藉助『偏振光』飛行,而蒼蠅是有後翅控制飛行的嗎」?
(3) John can be relied on ,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有的譯者望文生義,不假思索地將其譯為:「約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魚,還玩游戲。」這樣的譯文往往給人一種風馬牛不
相及的感覺。窮其原因是對「eat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的源淵不明。原來在英國歷史上宗教激烈斗爭中,舊教規定,在齋日教徒可以吃魚。新教徒推翻了舊教政府後,拒絕教徒在齋日吃魚以示其忠於新教,所以「play the game」就是有規可循,因此轉移為「守規矩」。一旦掌握了這樣一個文化歷史背景,此句就可輕而易舉地譯為「約翰為人可靠,既忠誠又守規
矩。」
(4) to have january chicks. 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識,要正確譯出這個詞語是很困難的january 是指月份?chicks 是指小雞還是指寶寶? 原來january 是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商人的故事》這一篇文章里的主人公,名叫january ,60 多歲時,與一名叫May 的年輕漂亮的姑娘結婚後所生一子,故有to have january chicks 之說,即中文中所為的「老來得子。」
上述例句只是英語翻譯中的一小部分,但足以說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我們在學習中,不僅應努力提高語言本身的修養而且要盡量多了解該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
三、不同民族的思維模式制約語言的翻譯
「每個民族均有民族心理的歷史積淀和深層構築,任何人都必定須帶有本國、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遺傳基因,」這種遺傳基因決定著他的精神氣質、思維方式乃至行為走向等等,並因此構成不同國別、民族、地域人的特點和差異。這種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准確性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英語里有許多固定搭配、習語、慣用語和漢語完全不同,能否用不同的文化心理正確理解、靈活運用這些詞語是英語翻譯的難點之一,也是英語翻譯必須逾越的障礙。請看下面幾例:
(1) The moon was above ,cold and beautiful ,and the music reminded soapy of these days when his life contained such things as mothers and roses and clean thoughts and collars. 如果把該句的「mothers」、「roses」、「clean thoughts」、「clean collars」理解為「母親」、「玫瑰」、「干凈的思想」、「干凈衣領」則必然不通。要想正確譯出此文,就必須了解西方人的心理特徵,對語義作進一步引深的理解,並作以相應的調整,將其譯為「母愛」、「愛
情」、「理想」、「生活」,才符合漢語的習慣。此句應譯為:「一輪
嬌媚而冷落的明月懸空高照,那優揚的音樂使他回首往昔,諸如生活中慈祥的母愛、幸福的愛情、崇高的理想和富裕的生活」。
(2) The businessman offered him. 500 under the rose.「under the rose」不能理解為「在玫瑰花下」。按照西方人的習慣和心理特徵進行分析,玫瑰花是定情之物,在其花下當然就是私下約會。因此,「under the rose」其含義當然是:私下(privately) 、暗地裡、秘密地(secretly) 。這句話就能正確地翻譯為:「那個商人答應私下送他500 英磅」。
主觀認識及世界觀的不同,經常會影響到不同文化之間的詞義傳遞,其譯文往往會使人費解或一知半解。英語成語「as timid as a hare」(膽小如兔) ,而漢語則說「膽小如鼠」。又如:形容「愚蠢」,英語習語有「as stupid as a goose」,而漢語則說「蠢得像豬」。英語中goose (鵝) 可用來形容指代「傻瓜」、「笨蛋」,帶有貶義,而「鵝」在漢族人的觀念中常常是美麗與純潔的象徵。在漢語里貓頭鷹被視為不祥之物,人們認為貓頭鷹叫,預示著將要死人,而在英語里owl 則是聰明機智的象徵,
例如:as wise as an owl 。在漢語的許多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利用花作比喻的例子。然而同是一種花,因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主觀認識,其比喻象徵意義也各有千秋,例如:中國人認為荷花(lotus flower)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但歐美國家的人們卻因主觀認識上的差異則把它比喻為「疏遠了的愛」(estranged love) 。
英漢民族分屬於東西方民族,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他們的語言結構和思維方式都各有自身的特點,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心理模式和心理趨向。同是一種事物,「由於民族間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語言中就會出現不同的意識感知,而且這種意識感知的不相融協,又必然導致出兩種截然不同
的語言效果。西方人對「狗」這種動物就存在著兩種不同看法,在我國傳統習慣中,「狗」往往比喻壞人壞事,所以與「狗」有關的成語都含貶義,如「狐群狗黨、狗仗人勢、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英國人則相反,他們往往把狗看成是有褒義,如lucky dog(幸運兒) ;a top dog (優勝者) ; Every dog has it』s day(人皆有得意之日) ,而非「狗總會有他的一天」。人有把「dog doesn』t eat dog」看作是「狗不咬狗」,其實是「同室不操戈,手足不相殘」。更具寵愛之意的是「Love me ,love my dog」,與漢語中的「愛屋及烏」的意思極為相似。由此可見,對於「狗」這種動物的認識,反映在不同民族語言上就出現了明顯的偏愛和厭惡兩種社會效果。「龍」的例子則更是這樣,dragon 一詞,在中國人看來,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並對其情有獨鍾。對「龍」的特殊偏愛,是中國人共同的心理特徵。我們稱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稱皇帝是「真龍天子」;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 望子成龍」;男子漢要叱吒風雲「, 龍吟虎嘯」。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是厭惡的象徵。西方人認為龍是兇殘肆虐的怪獸,凶惡的敵人,正因為dragon 在英語民族文化中不被人們所喜愛,常作貶義詞使用,所以,當我們在英文中看到「the old dragon」時就不能按中國傳統習慣譯為「年邁的龍」,其真實
含義是「魔鬼」、「萬惡之源」。當在國外報刊上看到稱某人是「dragon」時,你千萬不要把其認為是中國人的真龍天子,而是對那些可惡、兇猛特別是對專門打人的壞警察的一種貶稱。
以上種種充分說明,民族間的相互接觸為一種語言吸收同化另一種語言的詞語提供了條件,但能否同化仍受到民族心理的制約。
總之,英漢兩種語言雖有相同和相近的表達方式,但更多的是表達方式的個性特徵。正是這些不同的表達方式和中西文化差異才使人們產生出許多翻譯的誤解和困惑。要排除表面意思的迷惑,避免錯誤的理解,克服中西文化差異給英語翻譯造成的障礙,我們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就應當從「文化」入
手,經常閱讀一些有關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地理、政治與文化、文學藝術、宗教等方面的書刊資料,只有不斷掌握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變遷史,才能在英語翻譯中盡量縮小這種文化差異影響。或者說,擁有英語文化知識和各個領域的知識越豐富,對英語民族心理狀態把握到一定層次,對原文的理解才會愈深透,其譯文表達才能「忠實」於原作。
❾ 通過這種方式語言和文化得到發展並彼此影響翻譯為英語怎麼說
一、國際商務談判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必要性二、中西方文化差異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體現三、 應對國際商務談判中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策略給你參考個提綱 語言得還是自己組織
❿ 文化對影片翻譯的影響(英文)
我在Google Scholar搜索到這些相關的資料,你再深入搜索看看有沒有靈感:
1)文化態勢與影片翻譯
魏耀川 - 電影評介, 2008 -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由傳媒技術層面上來劃分的"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文化態勢影響了影片翻譯的流向與取材,並在
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影片翻譯的策略選擇.從文化態勢視閾研究影片翻譯,有助於發現文化傳播的一般
規律,有利於我國影片文化的對外輸出,這對當下中國"軟實力"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2) 現代文明的三重隱憂——對影片《 周漁的火車》 的一種文化解讀龍晴 - 藝術廣角, 2004 - cqvip.com
... 間隙空間對字體設計的影響——談漢字結體與美; 解讀<<茶花女>>; 個人·自由·救贖——從;
肖邦鋼琴協奏曲; 影片《花木蘭》二度編/解碼跨文化分析; 論體育舞蹈選項課對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的價值; 寫生在美術創作中的作用; 女性情誼的電影; 不信春風喚不回——談黃梅戲電視劇 ...
3) 英漢影片翻譯特色研究楊海靜 - 2006 - cdmd.cnki.com.cn
... 較之文學作品翻譯有著更為復雜的特點。本文嘗試從姚斯的接受理論和語境理論出發,探討影片翻譯
的制約因素和策略,以期對提高影片翻譯質量有所借鑒。只有影片翻譯的質量得到保證,
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觀眾才能更好地體會影片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 影片翻譯和其它 ...
4) 英文影片名中譯探索范敏, 陳巧巧 - 華章, 2009 -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 15) 分類號: H509 關鍵詞: 影片名 知識脈絡 中譯 知識脈絡 語言差異 知識脈絡 翻譯原則 知識脈絡
機標分類號: G64 G11 機標關鍵詞: 英文影片名翻譯國際文化交流語言文化影片翻譯翻譯過程中國
手法歐美 基金項目: DOI: 參考文獻(4條). 何躍敏當前西片譯名中的問題與對笨 1994(4 ...